登陆注册
34184200000048

第48章 评论(5)

6.困境与突围——我看当前的军旅文学

新时期军旅文学第一个十年已成既往,当我们冷静地来回顾与检视时,是否可以说还存在许多问题亟待解决。比如说反映当代军旅生活创作的窘迫是不是与作家们的文学观念比较滞固,主体意识比较弱化有关?进而言之,对军旅文学的宗旨或前提做偏窄、浅表理解的文学观念还需要进一步克服。毋庸讳言,我军的性质、特点、任务及传统等因素规定了军旅文学的两个主旋律:“爱国主义、英雄主义”,和一个基本要求:“为提高部队战斗力服务。”这或可看做是军旅文学的“三大前提”。问题是怎样认识与理解。过去我们的理解总是太急功近利而显得简单化,结果使部队创作一度变成了“好人好事”的表扬和军事训练的宣传,并未起到歌颂“爱国主义”,“英雄主义”和“为部队服务”的作用,与真正的文学艺术更是相去甚远。当然,今天我们对“三大前提”的理解显然是与过去大异其趣了,但是有没有可能出于多年形成的思维定势,仍使我们的艺术构思和价值取向在功利主义的单一和表浅的轨道上作惯性滑行?或者说由于“整齐划一”的群体意识和“去异求同”的深层心理,仍使作家们不能真正地张扬个性与强化主体意识,从而延宕了军旅文学创作的繁荣与发展?我认为这种现象是有的。在此谈点看法。

先谈当代战争生活的创作。

七十年代末打响在南部边疆的自卫还击战,用最初的炮火硝烟淬炼出了刘毛妹、梁三喜、靳开来等一系列崭新的英雄典型,军旅文学的传统现实主义精神从这儿复苏,充满当代意识的军人形象亦从这儿起步。如果说梁三喜们的“位卑未敢忘忧国”还只是一种传统道德力量的新形态外化的话,那么,《雷场上的相思树》里士官生们的心灵与行为历程,则表现为一种文化背景比较富于当代色彩的开放的个人品格,为今天民族精神的重建提供了参照。还击战迄今枪声未停,规模不大却旷日持久,作家们的神经中枢对于它的刺激反应已由敏感兴奋而渐渐转入了麻木疲软,南部枪声的寥落也带来了军旅文学的寂寞。难道说文学也像打仗,捷足先登者一举攻占了主峰高地,后来者便只能是清扫战场,小打小闹(当然,我们注意到了朱学武、王中才、何继青、雷铎等人对“战争心态小说”和“战后心态小说”的审慎探索,只是还没有成为一种“气候”;新近又有朱苏进的中篇《欲飞》,从死亡角度切入战争作形而上思考,以死来反观生的意义;还有江奇涛的中篇《杂货店》不作英雄非英雄之类的简单攀比,而力图通过战区生活的原态反映,写出一种簇新的“战场文化”,“战争死亡”和“战场文化”两个角度无疑是有新意的,但它究竟能提供多大的哲学与审美内涵,则还需要沉淀一段时光之后才能看得更清楚)?大量的同类题材要么是虚假肤浅的“英雄颂歌”,要么是前此作品中人物、故事、主题的雷同展开。因此,面对南线题材创作的整体水准,我不愿乐观。

战争,原本是军旅文学兴盛的催化剂。它包含着最丰富的历史和美学的内涵,蕴藏着最巨大的生活和人性的内容。雨果、托尔斯泰、肖洛霍夫、海明威等都是这座文学富矿最伟大的探险者。而我们的作家为什么只能从中撷取有限的宝藏呢?是不是功利理解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的战争观掣制他们只能作出一元的简单的判断与选择呢?其实,在我看来,对任何一场战争都起码可以有三个认知层面。一是功利主义,即从某一政党、某一阶级或某一国家的利益出发,来鉴别战争的性质,如正义与非正义,侵略与反侵略等等;二是历史主义,即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判定战争的意义,这里得出的结论就可能和第一层面不完全一致。如明显是侵略性的鸦片战争的大炮却轰毁了大清帝国的城堡,从某种意义上说由此掀开了中国现代文明史的扉页,这是战争发动者始料不及的;三是人道主义,即从人性的角度审视战争,不妨把战争看成既是人类进化血与火的洗礼,又是社会前进中的巨大歧途,它既展示人性善的辉煌,又呈显人性恶的晦暗,它以杀人来爱人,以毁灭来建设,它是人类社会的最大悖论。如果我们能把握三个层面来立体地、辩证地和宏观地揭示战争,就有可能超越狭隘的功利主义局限,不再满足于作正义与非正义、英雄与非英雄之类的简单裁判和爱国主义的简单歌颂,也不再仅仅把战场当作演奏“主旋律”的布景,把人物当作演奏“主旋律”的道具;而有可能对战争作出政治、经济、道德、历史乃至文化和人性的综合把握,在多元的审美价值中完成对人性的沉落与升华、毁灭与重建过程的深层揭示,写出真正的人的英雄和英雄的人,力争与世界战争文学对话。偏窄浅表、单一的功利主义战争文学观念显然影响了当代战争文学的拓进。此其一。

再谈当代军旅和平生活的创作。

比较早而又比较成功地揭示出和平时期军人价值的是朱苏进。《射天狼》差不多是第一次将一个军人在没有刀光剑影的环境中的奉献与牺牲表现得如此高尚而真切,袁瀚概括了一代军人在心灵和现实两个世界中的艰难历程。此后,朱苏进更加执拗地倾诉职业军人渴望在战争中建功立业而不可得和将对战争的热爱与憎恶集于一身的矛盾与痛苦。《引而不发》把这种倾诉推向了极致,甚至以丧失部分真实性作了代价。等到了《凝眸》和《第三只眼》,原来掺杂在朱苏进笔下的功利观念才更见消隐,而朱苏进式的感情开始凸显,经由对军人生活的具体写真达到对民族心态的哲学抽象。多少令人不无遗憾的是,在阔大空旷的和平军营里,我们似乎总是只见到朱苏进一人的纵横驰骋,虽然不乏群起效法者,但皆不能出其右(大概只有与《凝眸》同时的海波的长篇《铁床》有相当的深度,差可与之比肩),往往是他的一部新作问世,便标示着和平生活军旅文学的高度。问题是,朱苏进犀利的“第三只眼”已经对我们惯常罕见的军人的人性恶和心理负面有所洞察(即或已到了一种可能允许的极限?),那么,他下一步还能向我们提供些什么呢?和平时期军人的无价之价在于把高山般的功劳铺得又平又远的奉献道路上长途跋涉,既没有鲜花,也没有勋章,还要抛妻别子动如参商,还要忍受职业选择与现实矛盾的自我煎熬,默默地消耗着青春、情感和智慧……这就是全部吗?

依我看来,至少还有一个重要层面,那就是和平时期军人蓬勃生命的欲望和青春个性的激情,无时无刻不处在与部队钢铁条律的限定与钳制的搏击之中。从某种意义上说,军人的胜利就是一种自我抑制、自我控驭的胜利,正所谓“自胜者强”。伴随着这种搏击与自胜的艰难与痛苦,浸润在每一个军人的和平生涯里。它既超越与涵盖了“职业军人”情感经历的曲折(像《引而不发》中西单石对战争的渴望与失望等等),也超越与涵盖了“非职业军人”生活道路的崎岖(像《沉默的冰山》中老杨福驻守高原二十年却无法成家等等)。它是属于全部军人的,又是属于每一个人的;它是关于人的特殊生存状态最一般然而又是最本质的矛盾,它是人性在失衡态中从扭曲努力走向矫正的过程;它表现在和平军人特点中最为普遍也就是最为深刻,它最容易为人们所忽视或不理解,因而又最需要作家们给予洞幽发微的观照与揭示。可惜迄今为止,这差不多还是一块隐秘的处女地,并没有多少军旅作家发现了她或准备在这儿辛勤拓垦。或许这又是因为功利主义文学观的眼镜遮蔽了他们的目光?此其二。

与此相关的还有另一种现象:改革开放以来,军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标准、道德观念以及情感表达等等,与商品经济发生了什么样的对应关系?军旅作家们无可奉告。当然,我不想就这种现象过多责难,我倒认为产生这种疏离情有可原。那就是说,当国家走上发展经济的正常轨道之后,军队的地位与作用急剧淡化,虽然同处于一个大的经济文化背景之下,但毕竟不在中心不在旋涡里面,他们的反应势必要发生得迟缓一些,而作家们要感受要捕捉也势必要拉一段距离。在这方面我主张不要操之过急,军旅文学与改革之间一时的疏离应当视为是正常的,甚至也许是必要的。

由于对当代战争与和平两块生活单一的价值取向和浅层的艺术思维,再加上军队与商品经济的相对隔膜等原因,就使得目前反映现实军旅生活的创作陷入平面重复停滞不前的困境。作家们有意无意地回避追踪当代军人心灵与行为历程,而出现了如下两种倾向:(1)“向后看”,回过头去写童年生活和历史题材,(如莫言、乔良、张延竹、苗长水等);(2)“向外看”,走出军营去写地方题材(主要是报告文学,如李延国的《中国农民大趋势》、《走出神农架》,钱钢的《唐山大地震》,尹卫星的《中国体育界》,何晓鲁的《江西苏区悲喜录》等)。我当然无意指责这两种路子,何况对历史题材的重新开掘也是必要的并已取得显著成功;而“走出神农架”投入改革的广阔天地,表现了作家们一种强烈的参与意识,对今后更高层次的军旅文学创作无疑是一个积累与深化。但是,当这两种倾向成了主要倾向,尤其当我们把它与其产生的背景(如前所述)联系起来思考时,就不能不给人以某些忧虑。

诚然,战争是军旅文学繁荣的催化剂,尤其当作家们固守以往的“爱国主义”、“英雄主义”和“提高部队战斗力”三大前提的狭隘浅表的理解上,就更容易把一个一个虚幻的所谓军旅文学“新浪潮”的到来寄希望于某场战争的降临与刺激。但是,正如一篇报告文学标题所指示的:《本世纪无大战》,那么,军旅文学今后的出路何在?它又究竟怎样才能走出当前的困境呢?

7.“军事文学”与“军旅文学”辨——兼论当代军旅文学的三个阶段

世纪之交,回望来路,新中国军旅文学所走过的五十年历程,与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脉络大体合拍。如果省略其基本停滞乃至荒芜的“**********”十年(1966—1976),并以文学生态环境的转换更迭来作区划的话,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前十七年(1949—1966)、80年代和90年代。它的繁衍昌盛和冷热沉浮,或深或浅地记录了人民军队和人民共和国成长壮大的艰辛步履,或明或暗地反映了中国军人五十年的光荣与梦想,亦从诸多侧面折射出了当代中国社会和当代中国文学的演进轨迹。它是中国当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显著的地位和不可替代的价值。

但是,在回顾军旅文学五十年之际,不可不对“军旅文学”的称谓作一辩证。一般看来,这只是个题材范畴,它指的是以战争(和军旅生活)为主要反映对象的这一类文学,世界上较通行的说法叫“战争文学”。但是,在当代中国,“战争文学”的说法反倒较少采用。原因在于当代中国尤其是近二十年来的军旅文学,其描写对象更多的是相关的军旅生活而非直接的战争内容,套用“战争文学”一说,显然既不全面也不准确。因此,较长时期以来,在指称这一领城的文学时,常常是“军事文学”和“军旅文学”乃至“战争文学”(多是针对纯粹战争题材作品而言)三种提法交叉并用。三者之间,若以历史论,“战争文学”一说最为资深,纵可以追溯到古代战争文学,横可以旁涉及俄苏战争文学;“军旅文学”一说出现最晚,但后来者居上,当属新时期中国军旅批评家的成功创造;“军事文学”一说亦属中国特色,具体出自何时何人何文也不易考,但早于“军旅文学”则是无疑。三者之间若以影响论,一度莫过于“军事文学”,它曾主要由官方和传媒正式使用,无形中带有“钦定”和“正统”色彩,久而久之,约定俗成,曾为业内人士和普通读者所认同。而三者之间的消涨则与当代军旅文学“三个阶段”的嬗变呈现出某种对应关系。

同类推荐
  • 番石榴飘香

    番石榴飘香

    打开马尔克斯世界的钥匙。《番石榴飘香》是另一位哥伦比亚作家P.A.门多萨和加西亚·马尔克斯的谈话录,内容涉及马尔克斯人生的各个方面,穿插着门多萨介绍谈话背景的优美散文,是最有名、流传最广的马尔克斯访谈录,书中的许多句子后来都成了读者心目中马尔克斯的标志性言论。当马尔克斯谈马尔克斯时,他会说些什么……
  • 十六夜膳房

    十六夜膳房

    本书巧妙借用民间耳熟能详的孟婆、忘川等元素,以生死之命题搭建美食于情感之间的桥梁,将现代都市人的诸般情感体悟作为丰富食材,烹制出各类让人或感动、或失落、或悲戚、或愉悦的人间料理。你我的失措、爱恨、遗憾、生死,都蕴于每一道食物之中,杂陈人生百味。它在试图还原一个热气腾腾的真相:只要心怀温柔,每个人都会活过很好的一生。
  • 沉思与凝望(理论评论卷)

    沉思与凝望(理论评论卷)

    新中国成立后,伴随着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的不断推进,文学事业蓬勃发展,涌现出一大批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极大地激发了人民群众当家做主人、建设新中国的旺盛热情。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学取得新的历史性进步,创作队伍更加壮大,创作活力更加旺盛,当代文学在记录时代发展、见证历史巨变、弘扬民族精神,在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促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等方面,发挥了独特作用,做出了积极贡献。现在,我们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兴起文化建设新高潮,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赋予每一位作家艺术家光荣而神圣的职责,呼唤着更多的好作品问世。
  • 世界经典民间故事全集——儿童趣事的故事

    世界经典民间故事全集——儿童趣事的故事

    我们编辑的这套《世界经典民间故事全集》包括《清官能吏的故事》、《书生才子的故事》、《农夫诙谐的故事》、《工匠谈闻的故事》、《百姓闲聊的故事》、《儿童趣事的故事》、《世俗流言的故事》、《动物王国的故事》、《万物戏说的故事》和《自然传说的故事》等10册内容,精选了古今中外各种幻想故事、动物故事、生活故事、民间寓言和民间笑话等数百则,是启迪智慧,增长知识,扩大视野的良好读物,也是青少年学习和研究民间故事的最佳版本,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收藏和陈列。
  • 流向远方的水

    流向远方的水

    本文收录了作者的一些散文随笔,简单的文字中透露出作者深刻的内涵以及对诗词的理解,对诗词有兴趣的读者,可以阅读一番。
热门推荐
  • 喂!那个郎君

    喂!那个郎君

    有色心没色胆的二十一世界正直好少女纪白,因为难得鼓起勇气踏出偷窥美男之路,却被一巴掌扇到古代,成为一名娇滴滴的弱女子!既来之则安之,悲愤无处申诉的纪白,目标只有一个:傍个高富帅相公公!【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天纵遨游

    天纵遨游

    都说“穿越者牛逼不解释”,可是许天穿越之后,不但不牛逼,还是一个傻子。一个傻子也就罢了,至少有一个威吓四方的爹罩着吧,至少有爹好办事啊。可是他的爹竟然只是一个小村长的酒鬼,一个酒鬼也就罢了,至少也要有一个什么金手指之类的,可是他却忘记自己是一个穿越过的人,完全融入到这个社会。什么萝莉、御姐的,和自己通通都没有关系。好不容易将院长的宝贝给吸收了,结果还被发现,不但宝贝被封印,连他自身也被封印。这世上好像所有倒霉的事情都被他遇到,而这个傻子,却在某一天发生了变化……(新人新书需要大家的支持,求推荐、点击、收藏,在这里先谢过啦~)
  • 忧伤拂过的夏天

    忧伤拂过的夏天

    是离开还是等待?谁许谁的一世繁华,造就了一世情深。是谎言还是敷衍?谁欠谁的幸福约定,酝酿出一生怨恨。他们曾有幸在一起编织过一段段开心的回忆,青春无悔。命运的安排,现实的残忍,何筱仙一步一步的走向未来,有欢笑,有泪水,有感动,有悔恨····我们每一个人都有放不下的回忆,也许相似,也许不同,苦涩青春,细细品尝,忧伤拂过的每个夏天陪你回首青春。————致我们最美的青春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建设大汉

    建设大汉

    通信公司的客户经理李健穿越到了东汉末年的乱世。他在曹操动手之前保护了汉献帝,“奸雄”又岂能呼风唤雨;他赶在刘备之前去了隆中,“枭雄”没了诸葛亮又岂能三分天下有其一;他让孙权心甘情愿地做了大汉的臣子,“英雄”又岂能盘踞江东,笑傲天下。今日长缨在手,看他如何缚着大汉王朝这条“苍龙”在历史的洪流中掀起滔天巨浪!
  • 废材逆袭计划

    废材逆袭计划

    慕菡萏(十一)与形影不离的同道杀手慕雨荷(十二)再一次任务中双双死亡。醒来后俩人发现自己居然还活着!慕菡萏成了废材大小姐,慕雨荷却成了天才二小姐。在妖,魔,鬼,仙四族的帮助下,废材大小姐如何逆袭?拭目以待!(请收藏本书,第一次写的,表介意好吗?谢谢大家啦)本文暂且停更
  • 顽石踏天传

    顽石踏天传

    且看一块小石头,如何带着一个顽皮小丫头和老猥琐,如何坑蒙拐骗,无敌天下.
  • 侦探邢煜

    侦探邢煜

    青年侦探在一次又一次的迷案中大显身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阿拉德之虚空秘典

    阿拉德之虚空秘典

    一方已知的位面,一本未知的魔法书,一个来自魔界的少年。在好奇心的指引下,踏入次元学的大门。神秘的仪式、从未见过的魔法,深藏的混沌……还有,召唤出来的娇俏少女。“在你接触次元学前,你应当知晓,你的所知比起宇宙是何等渺小。你的过往,你的感官,你的知识——乃至你所有的一切,既是助力,也是阻碍。”“你要时刻保持对未知的好奇,虽敬畏,但无畏。”“你的恐惧总是来自于你的无知,真相往往脱离常理,但它无法被谎言所改变。”“若你将要探索那思想的彼端,那么不要忘记——”“当你注视深渊时,深渊也在注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