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210400000016

第16章 女人,世界屋脊上新鲜的太阳——青藏风景线系列之三(2)

每天,她都要到兵站旁边的温泉河里去打水,打来的水除了做饭烧水外,还送到车场让司机洗手、洗车、灌水箱。她拎着一捅水吃力地走着,有时不得不把水桶放在地上,歇息一会儿,再走。后来,有个司机告诉她:找个扁担去吧,挑水比提水省劲。于是,她又天天挑着一担水走在雪原上,还是显得那么吃力……

我多次看到过她挑水时艰难步履的身影。我总是这样想:

她瘦弱的身躯里储藏着多少惊人的力气!

非常出乎我意料的一件事:我们连里的一台车在唐古拉山半山腰抛锚了,我们几个人鼓捣了老半天也弄不好。天黑了,大家饿得肠子拧绳绳。就在这时,她和兵站两个战士上山送饭来了。她脱下了平时不离身的那件工作服,穿一件花格棉袄,在车灯的照映下显得那样娇柔、瘦小,好像换了一个人似的。同时,我也发现,她的美丽、漂亮因为这身花棉袄而陡增几分。我们这些山野抛锚人心里像燃起了一团火一样的热烈。我们很快就把故障排除掉,与送饭人一起下山了。

奇怪吗?原先这车的毛病是怎么也整治不好的!

下山时我们特地腾出驾驶室的一个位子,让给她坐。我们几个小伙子坐在大厢里神侃穷聊。最后我们像发咒似的这样议论:她在高原上是呆不久的,她会很快下山的。

我们一致的想法是:高原这个鬼地方是留不住这样漂亮的女人的!

然而,我们错了。一个月过去了,她没有走。三个月过去了,她还没有走。半年过去了,一年过去了,她仍然在温泉兵站忙忙碌碌,不辞辛劳地干着活。只是我们发现她的脸变得越来越黑红了,这是高原的紫外线馈赠于她的。

我们放心了。因为谁都巴不得她能长期住在这里。这是我们的心里话。尽管谁也明白这样对她意味着什么。

汽车兵带着她的盛情在山山水水间奔驰。过祁连、上昆仑。车轮鼓起一阵大风,好不神气。在线上奔忙的司机们人人心里都揣着一个美好的愿望:早一天赶到温泉兵站去投宿。

那儿有静静的,可以酣睡的港湾;那儿有青青的,可以抚摸人心的小草!

谁也不知道她的名字,也没有人打听她叫什么。战士们都不约而同地叫她“大姐”,叫“大姐”比什么都亲,叫“大姐”最能表达当兵的深情。大姐,你好!

她仍然那样悄无声地每天忙乎着,打水、做饭、招待……

雪山是她的骨架,冰河是她的情感。

山路虽显得平平缓缓,“大姐”也走得疲惫了。

那是一个清晨,纷纷扬扬的一场大雪把唐古拉山覆盖得没有一条缝,天地间一片洁白。

雪原上,有一个黑点在蠕动,那就是她。她在背冰,冰河冻结了,她一趟又一趟地把冰敲下来背回兵站,好化冰取水。站上一时一刻都离不开水啊!

那天,她整整背了一天冰。圆木房里都垒起了一座小冰山。这些冰,足够用上二三天的了。

为啥要攒这多冰?

她的眼圈红红的,对紧紧围着她的那些穿着油渍渍工作服的司机们说:

“我就要离开温泉了,这是最后一次背冰。”

“离开?为啥?”大家七嘴八舌地发问。

“他病了,是高山病,病情可重了,要回老家去治疗。”

她说的“他”,是指自己的爱人,兵站的一位职工。当时他已经下山到格尔木住了院。

原来,“大姐”是在站最后一班岗啊!

她就是这样离开唐古拉山的。走的那天流着眼泪,眼圈红红的。她对大家说,她回去后就不会再上高原了,会给同志们写信的。还说,你们都是些苦人儿,没人心疼你们,知冷知热的要自己多操心。又说,希望你们都找一个好媳妇,一个男子汉没有贴着心的女人是不行的,尤其是在这个地方……

她说了好多,好多。不知为什么,这个平时沉默寡言的女人一下子有了说不完的话。

那天送“大姐”的人,没有不流泪的。

据说,从那以后,温泉兵站就断了女人。直到这个兵站从青藏线的版图上消失,这里再没有长住过女性。当然,住半天一宵的过路客是有的。人家走时还留一句话:八辈子再也不想来温泉了!

我非常钦佩“大姐”,她把女人瘦小的,却是坚强的脚印,沉甸甸地印在了这个被一些人称为“禁区”的地方。她给高原人干枯的心田里注入了滋润。

脚印,是她的心声,也是一块巨石。

我不由自主地又想到了郑永菊小姐,她不正是踏着“大姐”留在开拓地上的脚印,才走出了那么轻巧的舞姿般的身影吗?

“大姐”,你现在在哪里?我想你该是小60岁的人了吧。

2.她应该拥有一座昆仑山

肩膀上的那幅大校军衔,使她平添几分威风。这是目前青藏兵站部最高的军衔。

而她仅是个军医,普普通通的女军人。她凭自己奋斗高原的资历赢得荣誉。

她叫周桂珍,在青藏线上呆了整整35年。19—53岁,这是人生中最辉煌最金贵的一段岁月。她把青春丢在了风雪青藏线上。我见到她时,她虽然显得苍老,但很结实,很像个藏族老妇人。昆仑山那缓慢的岁月给她的脸上落下了沉甸甸的痕迹。53岁了啊!

青藏线今天的繁荣是她和像她这样的第一代昆仑人用肩膀驮来的。

1956年,她19岁。在这个富有浪漫幻想的年龄,她作了一次最浪漫的选择,告别了桂林叠彩山下的故乡,来到了最高最远的世界屋脊上。也许小桂珍把这个选择当成了一次最有诗情画意的旅行。你听,她和领导当时的对话:

“小周,格尔木要新建个医院,我们这里要有一批同志去那里。当然你是我们准备要分去的预选对象。但是,你如果在内地已经有了男朋友,就可以留下来。”

“谁有男朋友?羞死了!我去。早就巴望着上青藏高原呢!”

这个周桂珍,怎么搞的嘛!本来她明明白白的在西安有男朋友,还说羞死了。只要她哪怕是小声小气的含含糊糊地说一句“我有了”,她就不会分到格尔木的。

领导宣布她去格尔木以后,她才如梦初醒似的问大家:

“格尔木?在什么地方?”

谁也说不上来。人们对那个世界太陌生了。

家里听说她要去格尔木,还以为她要出国呢,惊恐了好一阵子。

的确,那时候谁知道中国还有这么个地名。再说“格尔木”这名字也很像在外国。她的男朋友和她一起在地图上找她要去的地方,他们的眼睛在青藏高原的角角落落“深翻”了一遍,就是没有见到“格尔木”三个字。男朋友安慰她说:

“没关系,你先去,我随后就跟着去给你作伴。”

周桂珍心里好暖,“这才叫爱情呢!”不过,这话她没说出口,心里默诵着罢了。爱情这东西,意会比言传更有味。亮出来是一杯开水,捂着是一坛醇酒。真的!

她要去的单位就是现在坐落在昆仑山下的解放军22医院。那阵子,医院还不知在哪位设计师的脑袋里装着没出世呢,呈现在周桂珍面前的是一片高高矮矮、错落不齐的帐篷,连一间房屋都没有。内科帐篷、外科帐篷、病号帐篷、生活帐篷、会议帐篷……在这诸多的帐篷中,作为寝室的帐篷大概是最富有色彩了,院长、政委、主任、医生、护士、司机、炊事员全挤在一堆。当然,女同志例外,她们单独集中在一个帐篷里。那里完全是另外一个世界。

周桂珍在30多年后给我回忆起当时那个世界的情景时还是那么绘声绘色,那么激动——

女人们总是多事的。当然不仅指她们爱唠叨爱缠绵的天性,而且还指她们的生理,这事那事,今天你来了,明天她有了,男人们是永远享受不到的。真怪,到高原的头一个月,好像一道命令一样,十多个女士的例假全部提前光临。你瞧,挂在帐篷里牦牛绳上的那些专用品,像万国旗一样丰富多采。

虽不雅观,可谁还有心劲顾得了这些?再说女子世界里的摆设外人也看不见。她们忙忙碌碌一天,身上每个细胞里的精力似乎都耗得一干二净,回到帐篷里,脚不洗,脸不擦,倒头就睡,睡下就打鼾。人乏好困觉嘛!

荒原上的巨风能淤塞住春天?她不信。

一个暴风雪的夜晚,周桂珍朦朦胧胧地觉得自己的身子好像离开了地面,轻飘飘地跟着一股什么力量飞了起来……

开始还挺悠哉的,很快就像打滚似地乱撞乱碰起来,好疼,好晕!五脏六腑仿佛被颠得都快倾倒出来了!

糟糕!帐篷被风掀上了天。

就在她刚刚明白是怎么回事的一瞬间,一切都晚了,只听嘎吧一声,帐篷拔地而起,荒原的暴风雪一下子拧成一股强劲的冲击波扑向她。她失去了平衡,成了漩窝里的中心点……

整个地球好像都失去了平衡。

但是,她的意识非常清醒:抓住帐篷!必须抓住!

时间过去几十年后,周桂珍提起此事,带着明显的不以为然的口气对我说:“抓住帐篷?真有意思!人都快毁了,帐篷有何用?对啦,那时候我们这些小青年的思想非常单纯又坚定:人在,帐篷就在!”

她笑了,笑得十分开心。

她还真行,不晓得从哪来的一股“回天之力”,当时竟然奇迹般地抓住了帐篷的一个角角。

帐篷并没有因为她的撕拽而着陆,仍然拖着她继续“飞行”。速度很快,越来越快。

耳旁掠过振痛耳膜的呼啸声。好像不是风,而是飞机的声音。其实,她从来也没有坐过飞机,她只是猜测飞机就应该是这样的声音。坐在飞机上的人大概就是眼下她尝到的这种滋味吧。

她死死地抓住帐篷,说什么也不松手,绝对不松手。

不知“飞”了多长时间,她被帐篷牵着连走带拽地到了格尔木河边,停住了。是被什么东西绊住了吗?什么也没有呀!比如树木,比如沟呀坎呀什么的,都没有。

直到现在,她也弄不明白是什么东西救了她,才没有使她无休无止地“飞”下去。

她端端正正地落到了河中心。

正是隆冬寒天,又在深夜,昆仑山中的天气之冷可想而知。天地间漆黑一片,啥也看不见,周桂珍坐在厚敦敦的冰层上似乎还感觉到冰下面的流水颤动声,那是一种遥远的、不可琢磨的声音,说它来自地球那边也不夸张。听起来很怕人。

她想站起来,可是身子怎么也动不得,冻的?累的?吓的?她不知道。

右腿膑骨骨折——这是她后来才知道的。当时除了痛还是痛,浑身瘫散,站不起来。她只好爬,双手撑地爬行。多有意思,她在20世纪60年代回到爬行时代生活了一阵子。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这种“待遇”呀!连她也记不清爬了多长时间,才爬到了河边。原来帐篷也在这儿摊放着,她一把抓住那结了冰的绳索,好像怕它再飞走似的。在格尔木,帐篷是会飞的。她的担心并不是多余的。医院来找她的同志这时已经赶到了格尔木河边。

天色大亮。因为雪没有完全停。仍然是二三米外啥也看不清。

直到这时候,周桂珍才明白了一件事:并不是很多人都碰到了她这样的遭遇,胆战心惊地坐了一趟“飞机”,就她一个人被大风雪卷到了郊野。还有,起暴风雪时她也不是在地铺上睡觉,而是在帐篷里值班。

一切都是瞬间发生。她有生以来就坐了这一回“飞机”。

真正坐飞机是什么滋味,她从来没品尝过,也不想再品尝了。

22医院由小到大,帐篷变大楼,周桂珍是见证人。这个医院是从她的瞳仁里长大的啊!在青藏线上,在中国,有多少这样历史见证人,他们既是开拓者的子孙,又是开拓者的先人。

35年,弹指一挥。

当年的那个19岁的、不敢说自己已经有了男朋友的少女,早已被光阴的浪潮冲刷得无踪无影了,时间雕刻出了另外一个周桂珍。此刻坐在我面前的是一位昆仑老人,不,她是一位大校军官。她的两颊被高原的紫外线涂染得红艳艳的,面部浅表毛细血管呈放射状破裂。高原上的人不管是男是女,一概如此。两鬓的霜斑,额头的皱纹,是昆仑寒风对她的慷慨而殷勤的馈赠。唯有那双目光,那样的有神,那样的自信,仿佛可以看到一切,看穿一切!

残酷的高原磨耗了她的生命,也锻炼了她的生命。她是挺立在昆仑之巅的一位知识型的女性。

像周桂珍这样的同志,在青藏线上是一代人,他们在青藏公路一通车就成为这儿的常住公民。高原自然界的熔炉和几十年来党的春雨般的教育,使他们形成了一个十分可贵的,任12级暴风也撼不动的品德:奉献是无尚光荣的,伸手是非常可耻的!

周桂珍把生命切成无数个整块,分赠给大漠、荒原、山川,使沉闷了千年的世界屋脊响起生命的呐喊。这是对她最好的赞颂。

那年,她以高超的医术和炽热的赤诚把一位藏族老阿爸从死亡的边缘上抢救过来。老阿爸奇迹般地活过来后,连他的亲人们都不相信人间还会有这样妙手回春的“曼巴”(藏语:

医生)。老阿爸和家人诚心诚意地从自家的羊群里挑选了50只膘肥体壮的山羊,送到医院,说什么也要周桂珍收下。她怎能收这么沉重的礼物?这是老人的一半的家产啊!

她对老人说:阿爸,你把羊赶回去,告诉牧民们,谁有病尽管来找我,我们是人民的军医,对牧民们24小时门诊。

老阿爸不得不按周医生的话办。他说:羊我可以赶回帐圈,可是,你知道吗,你永远是藏家人心中的女菩萨。

在老人看来,女军医的恩情比山重。

在周桂珍看来,这50只羊比昆仑山还沉。

那天,我和周桂珍闲聊,她对我说:

“如果有一天,组织上要给我立功授奖的话,我要请求在我的立功喜报上画一座昆仑山。”

说完这话,她的脸刷一下变得好红。

我完全理解。她在青藏线上干了35年,没有立过一次功。

甚至连嘉奖也少得可怜。她是一个从来不肯出头露面、心甘情愿地默默无闻地生活着、工作着的人。她是和荆棘一起生长的,从不做玫瑰式的梦。但是,昆仑山夜夜都在她的梦里。

虽然昆仑山不是她的专利,但是她应该拥有一座昆仑山。

同类推荐
  • 再见,好时光

    再见,好时光

    苏善生编著的《再见好时光》以散文、随笔的形式书写了一本关于人生感悟的图书。爱,原来是需要爱来当参照物的,年少时的我们,少不更事,常常看不到父辈们那份深沉的爱,是因为那时我们自己根本就不会爱。长大后,我们懂了,那个这样爱了我们一生的人,却是渐行渐远。花开当珍惜,爱也要趁早。
  • 芸编指痕·书话编

    芸编指痕·书话编

    精选了郑逸梅写人物、谈掌故、品艺事、话图书的文章上百余篇,撷英采华,变成这部郑逸梅美文类编。共分人物编、书话编、掌故编、艺事编四辑。所选皆为郑文精粹,而又以类相从,可以和而观之,也可性有偏嗜,各取所好,一编在手,尽享快乐阅读的陶然之感。
  • 安民为天

    安民为天

    本书对作出巨大牺牲的百万移民充满了血肉之情。对三峡库区20年来“移民、安民”的艰辛过程也作了客观、理性的描述。书中首次披露了这场伟大的移民运动中大量鲜为人知的故事,塑造了一批个性鲜活的人物,读来令人震撼、感动,又发人深思,是一部既有鲜明时代特色,又具有历史厚重感的作品。
  • 我不怕迷茫彷徨,只怕虚度这好时光

    我不怕迷茫彷徨,只怕虚度这好时光

    生活是美好的,我们只是需要训练自己去发现他们。用简单、热爱为标准来经营我们的日子,把任何一种生活都过成美好的样子。细细品尝生活,用心雕刻时光,那么你所度过的每一天都不算浪费。
  • 朱自清散文经典

    朱自清散文经典

    朱自清的诗,影响着一代人的心灵,带给读者一种艺术上的熏陶和精神享受。不仅感染了成干上万的热心读者,还丰富了世界文学宝库。他的散文造就了优美的意境,华丽却不浮躁,为培养繁荣散文和文学青年创作提供了宝贵的艺术经验。《荷塘月色》、《背影》等都运用了诗意的心怀和丰富的想象力,在艺术和思想上呈现出一种纯正朴实的作风。散文是文学殿堂中一种首要因素,是初期新诗中难得的作品。揭露血泪的人生,充满了革命精神。他被公认为新文学运动中成绩优秀的散文作家,彰显了充实而不做作的艺术生命力,为白话美文提供了典范,受到了广大读者青睐。
热门推荐
  • 旅迹重生

    旅迹重生

    少女从悬崖跳下去后,没想到却进入了一个尘封已久的世界,在那里,少女开始经历许多不可思议的事情,慢慢地改变她原有的观念,而且收获珍贵的情感和美好的际遇。带着这份既美好又伤感的回忆勇敢的回到原来的世界。
  • 沉沦世俗为你的美

    沉沦世俗为你的美

    初见时惊鸿一瞥是你,南柯一梦也是你高考后,终于不用再刷五年高考三年模拟了,终于不用起的比鸡还早,睡得比狗还晚了,没想到宋夷光刚入学不久就因为拒绝了所有表白被爆喜欢女孩子直到有一天,宋夷光因为没有修够学分,所以不得不去上枯燥的选修课,然后对讲台上的老师惊鸿一瞥【场景一】据说她心心念念的谢老师喜欢艳丽的女人,宋夷光下了血本买了一双高跟鞋和一套超短裙,结果……“你知道你是来干嘛的吗?”“我……来上课”“今天你不用来上课了”“嗯?老师,我可以解释的啊”【场景二】据说他当闺女养的那个小姑娘喜欢喝牛奶,他让人买了五箱搬到了家里“你买这么多牛奶干嘛”“热牛奶助眠”一个看穿一切的热心市民“助眠啊,我还以为是因为某人爱喝呢”
  • 群神乱吾

    群神乱吾

    不过是一棵小香草,莫名其妙飞升成仙,结果无辜被万人鄙视。凡心动,动凡心,愿同君赏花开花落,望与君看云卷云舒。群神乱舞,群神乱吾。关于更新和新文,请入群:79475339【知好色则慕少艾】
  • 造系统的

    造系统的

    在这个世界里,你又能看出几分真,几分假?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群龙

    群龙

    2012,藏匿于西藏地底的一处神秘封印渐渐松动,远古神龙,西方巨龙,无数蛮荒古兽重见天日,被封印数亿年之久的万兽之皇龙族即将携带着无边怒气带给人类毁灭性的灾难上古四大家族,神秘的龙语者,固执的卫龙族一夜崛起秦天,一个普通大学生,却拥有最强悍的修道体质,看他如何消灭巨龙,踏上求仙之道各位书友,看完本书后,若是对本书有兴趣,可加群1882278347
  • 饮鸩止爱

    饮鸩止爱

    全世界都知道,我今天嫁给了尹鸩。全世界也都知道,我是个为了嫁入豪门不择手段的坏女人。连尹鸩本人,也在婚礼开始前,亲口对我说:“简瞳,记住,你只是个演员,扮演我妻子的角色。这辈子,直到你死,你都休想我会爱你一秒钟。”我才不管他们说得多么难听。尊严在我眼里,一文不名。我一定要嫁给他,我的世界只有他。偷鸡不成没关系,反正我有的是米。可惜,固执如我,却偏偏忘了,他叫尹鸩。“饮鸩止渴,甘之如饴”的鸩。--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写手无敌之穿越

    写手无敌之穿越

    我是一名写手,一名高傲的写手,呸。我是一名网文作家,有一天,我获得了一个系统,你知道吧?我好激动,只要我不停地写小说,我就可以升级,不说了,我码字了。(故事纯属虚构,不要当真啊,我不是杨冰!)
  • 李二狗的修仙之旅

    李二狗的修仙之旅

    这是一个简单的故事。这是一个不复杂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