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277700000003

第3章 序言(2)

就文学话语的权力而言,似乎是个永恒的困境。按照福科的观点,知识本身就是权力,权力和权势在任何时候都与知识的运用结下不解之缘。但知识的运用者总是要有足够的自我意识,对权势的侵蚀作用保持警醒态度。1976年,罗朗.巴特在法兰西学院做就职演说时,一反常态阐释本专业的研究方略,大谈一个令人奇怪的“忘却”主题:“我设法使自己被有生命物具有的忘却力量所支配。”他没有提议去教授他所知道的东西,而是提出要“摆脱记忆,即听凭不可预见的变化的摆布”,这些变化是“忘却”加浙干人们所经历的知识、文化和信仰的沉积之上的。巴特给自己的要求是:“无需权势,一些知识,一些智慧以及尽可能多的趣味。”巴特后来在巴黎学界如日中天,他本来可以运用他的名声和地位,但巴特显然在有意回避权势,他谈得更多的是对趣味的愿望,而非权势。运用自身的理论话语产生的权势,这是任何在文学的制度体系里占据一席之地的人们应该避免的,而仰仗非文学性的权势来构造理论与批评的权威则更不可取。尽管说艺术与理论的纯粹性从来都是一种空想,但有意地运用权势这无疑不会有利于当代理论与批评的建设。现在,耐不住寂寞的人们急切渴望被加冕,有些人宁可丢弃理论的一致性和基本的逻辑关联,为的是不与既定的文化秩序发生一点抵牾。有些人正致力于在理论知识的运用与生存之道的“稳妥”、有利可图之间找到平衡。精明、圆滑正在理论话语的字里行间蔓延,正在使新理论话语变得不伦不类、自相矛盾。

中国的理论批评只有当它是权力的话语时,它才能表达最有效的话语权力。这就使得中国的批评话语与文化创作实践构成奇怪的关系,当它是一种权力话语的时候,其话语权力主要起到一定压制的作用;而无权的话语则以“有用性”起到作用,它主要是以附庸位置而发挥作用。正如我在前面讨论过的那样,当代中国的文学批评一直在两个极端摇摆,除了扮演棍子的角色,再就是成为附庸。随着意识形态起绝埘支配作用时代的结束,棍子的角色已经无须扮演;但棍子变成“刺头”,在新闻媒介的推波助澜下,骂派批评风行一时。毫无疑问,骂派批评有其存在的理由与价值,特别是当今中国批评软弱无力,骂派批评表现了批评少有的锋芒,在针砭时事方面起到其他批评不可替代的作用但骂派批评只是批评的一种存在,如果骂派批评成为批评界的主流,惟马首是瞻,刊物和媒体围着骂派旋转,这不能说是文学批评觉醒的标忐。长此以往,批评实则成为媒体的附庸,满足于制造一些轰动效应,过把“文化明星”的瘾,沉醉于一时的虚假繁荣。如果文学批评只是出于新闻效应来攻击作家,这种做法只会把文学批评变成恶作剧,这将是批评可笑的错位,无助于中国文学批评的建设。

但在另一方面,批评成为作家的附庸也同样可悲。中国批评家与作家的关系过于密切,这使批评家能及时掌握最新的创作动向,并且有能力“顾及全人”,这对于具体的评论实践是一个有利条件,但这也容易使批评丧失自主性和尖锐性。王尔德当年就不无刻薄地说:“当代有些作家和画家似乎想象:文艺批评的主要功能便是对他们的二流作品喋喋不休地瞎谈一气。对这些作家和画家愚蠢可笑的自负,我始终觉得好笑。”可见,在欧美,作家艺术家也不一定能正确对待文学艺术批评,但在中国,这样的作家似乎显得过分而且普遍得多。大多数中国作家只愿意听好话,特别是作家成名以后,少有人听得进一点批评意见。在这个广告盛行的年代,作家深谙此道。文学批评是什么?

不过是作品的广告而已。既然是广告,当然也就不能指出产品的缺陷和需要改进之处。有些作家自认为已经登峰造极,他们的作品的价值只能由美元、法郎、台币和港币来表现,对批评本来就不屑一顾,哪里还容得批评家说三道四?即使有点兴致听听批评家的意见,也不过是想听听颂扬和赞美,满足一下自我感觉。有些作家认为自己已是如日中天,写出的作品理所当然是杰作,当然指着它能畅销海内外,岂有不好之理?但事实上,当今中国不少所谓的名作家,一直在原地踏步,自我重复,甚至退化,写出二三流的作品。更尖锐一点说,除极少数的作家写过极少数的一流作品,当代中国那所谓最好的作家丰要是在写作二流的作品。这种评价并不是有意贬低当今中国作家,这是理所当然的事实,哪有那么多的杰作?哪有那么多无可挑剔的一流作品?

要确立文学批评的自主位置,批评家与作家保持一定的距离是必要的。就这一点而言,西方的学院派批评家与书评家的分离,可能提供了有益的借鉴经验。20世纪中叶以后,学院派批评崛起,与作家的直接对话这种事,已经全部让位给职业书评家和专栏作家。但中产阶级的趣味和体面,使得书评家和作家都不可能有过分密切的关系。书评家为维护自己饭碗,当然要敲打作家;更不用说大学院墙与社会现实近在咫尺,如隔天涯;学院派批评更不可能与现实有什么直接联系。60年代以后,按照激进的先锋派批评家苏珊.桑塔格等人的看法,“小说已经死亡”——当然是指所谓“纯文学”的小说,“小说”已经成为畅销书,关于小说的话题只能由书评家和专栏作家来操作。

文学理论与批评只是把第三世界的文学作品和两方的大众文化资源,当做理论的原材料来使用。理论与批评是在自言自语,并且在创造着这个时代最有挑战性的文化景观。

在中国情形有所不同。尽管90年代“纯文学”这种说法已经非常可疑,“严肃文学”也已大规模走向市场,随着传媒的兴盛,书评家与专栏作家如鱼得水,大展宏图。但中同文学的制度化体系尚未发生实质性变化,不管文学写作本身发生如何变化,文学的传播方式发生什么实质的改变,文学的阐释方式、文学的社会功能定位和价值实现,依然是在“民族一国家”的宏伟叙事中来阐释,这使得那些自由撰稿人组成的书评家和专栏作家无法掌握“宏伟叙事”的结构与方法,不管是在肯定与否定,保守与激进两方面都无法把握当代文学的主导潮流。文学批评的阐释权依然落在文学制度体系内的职业批评家手中。中国的作家本身也处在文学的制度化体系内,他当然认同制度体系内的批评话语,也自然与专业文学研究者发生社会关联。文学批评还是在制度化的体系内部流通,并且这种流通产生的象征资本一有有效的社会价值。因此,在相当长时期内,文学批评与史学创作实践还要发生直接关联,不可能以社会外在的文化生产和传播机制来划定他们之间的距离,这种距离只有依靠文学批评去创建自身的独立位置和品格才能确立。归根结蒂,对文学说话,而不是对非文学的社会功利说话,文学批评和文学创作才能找到永久的更新之路。

同类推荐
  • 苏曼殊作品集(二)(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苏曼殊作品集(二)(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苏曼殊作品集(二》本书分为诗歌、题画·题照、书信等部分。
  • 禅机1957:苦难的祭坛

    禅机1957:苦难的祭坛

    本书将至少涉及两代知识分子,我想尽力全景式地写出这台大戏来,通过序曲至尾声,我们将会看到他们的喜怒哀乐、生离死别、升降沉浮,不过是命运经盘上的一次次轮回。这里没有一般意义上的好人和坏人,也没有真正的侥幸者和发迹者,有的只是一片历经烟熏火燎、遍布断壁残垣的废墟,以及在这废墟里被理性的血泪渐渐浇灌出的人格的新芽……
  • 南下北上求学记

    南下北上求学记

    一对敢讲真话的作家经过深入调查,亲身体会,讲述孩子上学的那些事儿。中国父母必读——当我们对“应试教育”已经绝望的时候,只有依靠自己的智慧和见识,为孩子寻找成长的出路。
  • 快乐心灵的名家散文(青少年快乐阅读系列)

    快乐心灵的名家散文(青少年快乐阅读系列)

    本书以青少年能够理解和接受的方式让他们熟悉和了解散文的内涵,吸收其中的精髓,进而学到更多的知识,懂得更多的做人道理。……本书精选了最优美的精彩故事,这些故事和其中阐释的哲理,让青少年的心灵受到鼓舞和升华,让青少年更有信心和勇气地去梦想与憧憬,活得更有激情;让青少年在面临挑战、遭受挫折和感到绝望时,从中汲取力量;让青少年在惶惑、烦恼、痛苦和失落时,从中获取慰藉;让青少年在面对一切感到木然时,心中涌起无限的亮色;让青少年在青春的冷淡与叛逆情绪中,被生活的真善美所感动……
  • 行走在路上的身体和灵魂

    行走在路上的身体和灵魂

    本书,是作者近几年骑行天下之时,在承接山水的滋养和灵润中的漫思之妙笔、逸想之绝唱;《行走在路上的身体和灵魂》就是你年轻心灵的一面镜子,展卷而读,从那字里行间,你将发现一个勇于冒险、无畏前行、融心大块的自我!
热门推荐
  • 猎黑之王

    猎黑之王

    锦衣卫高手穿越时空来到现代,打黑猎黑的战斗就此打响。解救被至邪力量蛊惑的妹妹、大战残暴的变态尤导、猎杀黑社会异能军团、覆灭合金置身金刚狼…
  • 九尾记二

    九尾记二

    世事一场大梦空,人间始终离别苦.记前事不可追,逝去不能挽。曾经是多么地年轻,年轻得以为自己不会失去任何东西。如果可以,逆流时光,变异世事,扭转乾坤……我想,我愿意为此付出一切。
  • 冷傲邪妃妖孽帝

    冷傲邪妃妖孽帝

    她,21世纪暗夜女皇,杀人不眨眼,一朝穿越神凰大陆,修炼、虐渣,两不误,却误惹一个神一般的男人,“风轻落,谁给你的胆子,敢打本皇子。”“本座给的,有意见!”...“帝君寂,你能不能不要再跟着我了。”“不能。”“为什么?”“你是我娘子。我要妇唱夫随。”
  • 我们的校霸

    我们的校霸

    外面的世界我需要的时候给你介绍打得过流氓
  • 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学调查

    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学调查

    全书分八个部分阐述了从事故调查基本理论、调查步骤、方法直至做出调查结论,写出调查报告整个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学调查全过程的具体内容和程序。本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应用性,是基层调查机构开展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学调查培训和工作中应用的一部非常有价值的参考书。
  • 女配逆袭:男主男配别想跑

    女配逆袭:男主男配别想跑

    樱百雪在死了之后,被一个自称“豆豆”系统给“捡到”,从而让她完成个个不同的任务,使自己复活,可是还没等她完成完,结果系统被不知明东西给袭击,让樱百雪失去了原本的记忆,跌入不完善的界面,那么她将来怎么办呢?…………【本作者凑不要脸的宣~群:122852465】
  • 半亩喜事

    半亩喜事

    被囚禁在后院冷宅,当如何?洛舞儿蹲墙角啃鸡腿,含糊道:吃饱、睡好;带领佳丽西苑开荒,鞭策美人们投入前任怀抱。人活着要有梦想,梦想,懂么!洛舞儿文邹邹道:淌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天、靠地、靠祖上,不算是女汉!除了梦想,还要有情怀!洛舞儿抓狂,咬牙道:领一群精神不正常的妾氏过幸福生活,顺道怂恿弃妇改嫁。
  • 重生成女配宋氏

    重生成女配宋氏

    宋琴默的一缕幽魂因怨气被束缚了整整三百年,经历了朝代更替,当最后一丝怨气消失之时,宋琴默本以为自己可以喝上那碗孟婆汤重过新生,却未曾想一睁眼竟然重生了!重生了的宋琴默并不想在过前世那般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只围着一个男人打转的日子了,却始终躲不过命运的安排,当她下定决心为了自己前世那两个夭折的女儿奋起之时,却发现这一世的李氏与前世的李氏不是一人,竟是来自三百年后的穿越女!
  • 伪道士的幸福生活

    伪道士的幸福生活

    因为一次好心,他得到了一个老道士的青睐;因为一个老道士,他得到了非凡的本领;因为出色的身手,他加入了拉轰的国安;之后,彪悍不解释......
  • 安全教育高三(上)

    安全教育高三(上)

    《安全教育》系列编写的是孩子安全教育的图书。本书主要讲述的是自我保护能力是孩子们快乐健康成长的必备能力。只有学会自我保护,远离危险,我们的孩子才能拥有幸福,享受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