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290900000004

第4章 荆轲刺秦王

日本演员真田广之曾在接受采访时说,陈凯歌在日本得到的评价很高,被看作是中国的黑泽明,我想,他指的是《荆轲刺秦王》。

黑泽明以日本战国为背景的史诗片《影子武士》获戛纳最高大奖,于是成为东方史诗电影的代表,而以中国战国时代为背景《刺秦》没有得到国际电影节的认可(仅获戛纳最高技术大奖),于是国人更加相信,这是一部烂片。

但是,又有什么关系。诚如《刺秦》的主题之一,胜负并不是表面上看来的那么明显,而时间则会证实一切。

在一切都向前看,节奏越来越快,价值越来越成为一切的主宰的时代里,这样的电影大概是不会再有了。如果说《卧虎藏龙》是优雅而精致的中国文化时代的展示,《刺秦》则可以说是那个混沌初开,但却充满生机和坦荡的中国文化的时代的最佳代言。对于中国那段历史、那段文化而言,幸有《刺秦》。

当时的国人无法接受《刺秦》的原因之一,大概是从影片的人物身上看不到古人的风雅,反而好似一群小丑。《刺秦》中有很多小丑,很多小丑式的行为,但实际上,那些小丑似的行为的背后,却很多正是君子,是大丈夫的灵魂。也正因为如此,他们才可以不在意自己的仪表如何。如同天下闻名的刺客荆轲,可以在燕市上编草鞋,可以受怆夫胯下之辱,可以整天洗衣,众国士骂他只能做妇女之事,他浑不理会。因为他内心有着强大的自信和精神力量,而不像现代的我们一样,需要靠别人的目光和评价来求得生存的动力。

樊於期送头颅给荆轲,只淡淡说:好东西,还是得送给朋友。然后两人如顽童般嬉笑打闹,全无豪言壮语,感激嘱托,尽是心照不宣。

《刺秦》中的每一个人,都不是用轩昂的外表,或是什么冷酷深奥的言行,来令别人尊敬或者害怕。恰恰相反,正因为他们内心有足够的力量,所以更加不需要这些似乎是必需的仪式。

王志文演的嫪毐也是小丑,但骨子里仍然是大丈夫,是为家庭忍辱负重、委屈求全的人,他最后接受燕丹的请求造反,也只是为了不让“两个儿在宫里藏一辈子”。当嬴政看到真相后,他马上就换了一副面孔,不再是一个小丑了,当失败被擒之后,他所说的也只是“不杀我的门客,我就降!”这才是真正的高贵。甚至连战国时代的小孩子都是如此坦荡,被抓后店家问偷了几回,很干脆地回答:偷了好几回了!

潘长江与赵本山都在片中演出,潘演狱吏,赵演高渐离,这一热一冷的两种幽默风格的小品演员,虽然都以搞笑为职业,在陈凯歌看来,也有高下之分。前者的搞笑上蹿下跳一如小丑,后者则有着冷眼看世界般的民间智慧。

《刺秦》里也有表面很堂皇尊贵的人,像燕丹,能喊出“五步之内,燕丹的血就将与大王的血流在一起”的壮语,但骨子里,却恰恰正是小丑。未堕落前的嬴政看他看得极准:这件事(统一天下)总是要有人做的,不是我,也许就是你。

燕丹从头至尾,都是一个郁郁不得志的跳梁小丑。而且人们可以看到,若是最终权力斗争的胜利者是他,以他病态乖戾的性格,以他一时心情不爽便拔剑杀部下的偏狭,只怕比嬴政更加残忍暴戾,诚如陈凯歌在《少年凯歌》中写道的:如果当一个人弱小时还不能怜悯弱小,又能对他将来的强大指望些什么呢?要知道很多丑陋的事情我们没有做,并不是因为我们心灵纯净,而可能只是因为我们没有那样的力量去做,或者没有被放到那样的舞台之上。

还有燕国的国士们,大呼“士可杀不可辱”,秦舞阳逼死恐惧中的燕国少年剑士,但到了真正登上咸阳大殿的时候,却吓得体如筛糠。

荆轲问樊於期:燕国的国士去杀秦王,行不行?樊於期一眼看穿了他们嚣张外表下的虚弱,答道:不行。因为“喜怒形于色”。

非内心有强大的信念和人格力量,非对人性历史的本质有很深的理解,不可能这样来拍摄电影。

整部《刺秦》都是在讲,强力与强权骨子里的真正脆弱和恐惧,以及精神力量的真正强大。

为什么嬴政一出场时与赵国打仗,奋勇杀敌,如入无人之境,最后却变成胆怯的懦夫。因为他在卑劣的权力斗争中,已经渐渐失去了道德和信仰的支柱,没有了精神力量的他,只是一个工具,一具行尸走肉罢了,而对于一个失去了人性与道义的人而言,世界就只有利益而已。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曾经强悍坚毅的他,因为自己道德上的卑劣,先是被嫪毐的临死不惧、重情重义所震撼,随后被自己的爱人赵女的善良纯洁的母性所震撼,最后他又被荆轲临死前的大义凛然,轻蔑冷笑所震撼。嬴政,这个符号,代表了一切统治者,权力斗争的胜利者的特质。

识破嫪毐和母后的私情后的那一幕最是传神,明明已动了杀机,却还要向母亲亲亲热热地告别,用亲情来做自己的掩护。转过脸来,随即杀了母亲的孩子,将母亲流放外地,永不相见。

战国时代,生逢乱世,到处是绝望景象。嫪毐的门客被包围镇压时,是生命尽头的绝望。邯郸城破时,是国族沦亡的绝望。在秦军的大屠杀中,人们血流成河,则是个体的绝望。所有人都处于绝望中,即使是胜利者嬴政也活在恐惧中,“现在,我也害怕了”。

嬴政为什么变得残暴不仁,不过因为恐惧,恐惧权力的失去,恐惧从巅峰摔下。

那个时候的陈凯歌,还有着纯属于自己的胜负价值。在电影中,秦王胜了,但从人格的角度,他却是彻底地输了,而《刺秦》想要说的是:后者重要,前者并不重要。秦王的胜利是以失去一切为代价的,他失去了母亲的爱,失去了爱人原本对他的尊敬,他亲手杀死了父亲,灭掉了实际上是自己的家族,他残暴嗜杀,失掉了全天下人的心。最后他诈还断剑,输掉了最后一点点人格尊严。到最后,他只能用那句连自己也早已不相信的“一统天下的大愿”来麻醉和欺骗自己。

身居高位的人,哪一个不是寝不安席的,恐惧着权力的失去。我自己便曾见过这样的大人物,在和全家人吃年夜饭的时刻,也仍不忘钩心斗角,虚虚实实。而站在他对面的荆轲,在电影中输了,但他在人格上却赢了,赢得了千秋万世的尊敬。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这种价值和我们今天的现实,也是反的。

我们今天衡量人几乎只有一条标准,就是看他能否在现实中成功,为了这个成功,你可以不择手段,可以奴颜卑膝,都无所谓,因为社会看的是结果,而不是过程。这个时候我们看《刺秦》,无怪看不懂。因为电影说的,和我们现代人想的,根本就是差着十万八千里。全是反的。

这才是《刺秦》招来一片喝倒彩声的最重要原因所在。

前一阵子闹得一片喧嚣的对《狼图腾》的争论中,有一句说得最好:我们需要的不是狼性也不是羊性,而是人性。

《英雄》里说,天下战乱,只有统一才能结束人民的痛苦。其实这个理论在《刺秦》的开篇就讲到了,由秦王之口说出,但到最后,这个理想却变成荒谬的谎言。绝对的权力,让人绝对的异化,这也是《刺秦》的主题之一。

那么出路在哪里?《刺秦》的回答是人性,人性的高贵,善良。

荆轲是片中塑造的最成功的英雄人物,但电影中最美好的角色却都是女性,而荆轲也正是因为这些女性的感召,内心的正义和责任才得以重新被唤醒。周迅饰演的盲女,对荆轲所讲的她听到的生活,她所说的“杀人的人也有名字”,都使荆轲这个冷血的杀人者开始质疑自己的人生。“你不杀我,我就要一辈子跪下来乞食,日子不尊严”,这句话也许是针对某部电影的价值观所写的,但却是一句让观者也会震动的话语。更重要的是赵女这个角色,真的是“永恒的女性,引导我们走”。

在整个戏剧化、黑暗残酷的电影世界里,她的真实、质朴、母性、包容,使她成为一个另类,像那个黑暗时代里的一道光。

赵女,她眼里的人只是人,真正的价值所在,而不是他的外衣(权力,地位,财富等),所以他尽管爱嬴政,却在他成了王之后选择离开,“人做了王,就没意思了”。而当她看到嬴政要救护六国百姓,建立理想国的志愿时,她被感动了,她因为这个高尚的理想再度爱上了嬴政。她给自己脸上刺字,随燕丹回燕国找刺客,都是为了嬴政口中的理想国,为了“仗就不用打了”,百姓避免流血,但当她最终明白自己的理想在乱世中其实是多么幼稚时,她痛苦万分,几乎死去。

她几乎是片中所有角色心灵母亲式的人物,不论是对嬴政,对荆轲,甚至是对卑劣的燕丹。童年时她抚慰和激励了孤苦的嬴政,使他成为后来的秦王。当嬴政变成残暴嗜杀的魔王时,她尽管失望之极,改口称嬴政为“陛下”,但仍温柔地希望嬴政从此改过,“只要你救护赵国的孩子,你还会赢得天下人的爱”。当荆轲向她讲起自己曾经的罪恶时,她又是以宽容的微笑抚慰了他已经对世界失去希望的心。还有那些难以忘记的细节,诸如儿时的玩伴燕丹伸手去握住她的手,她故意用菜刀在蒜上一拍,惊得燕丹连忙缩手,她却像个母亲一样对燕丹温柔地笑笑:没吓到你吧?

至少对我来说,赵女这个角色,是我所见的,中国电影中最美好、最光辉的一个女性角色,几乎是完美女性的化身。

当她对秦王说:“你看到我脸上刺的字,你就不会忘记(救护天下百姓的许诺)了。”那时,虽然我对巩俐这个演员并不感冒,但仍然觉得她的脸简直就是女神一般。

整部电影充满了赎罪意识。荆轲刺秦,是为了不让秦王“再去杀天下的孩子”,也是为赎自己曾经的罪。他和秦王完全相反,秦王是从理想者变成魔鬼,荆轲则是从杀人机器变成信徒。

陈凯歌亲自演吕不韦,也是在向父亲赎罪。“文革”中的少年陈凯歌,在被要求与被批斗的父亲划清界限时,去推了父亲一把。

后来他在自传中写道:我更多的是害怕被集体抛弃。

后来,他在秦王身上找到了共鸣。电影中秦王的害怕被秦人抛弃,失去权力,一如自己当年的害怕被集体抛弃。

他扮演白发苍苍的吕不韦,在李雪健饰演的秦王说出:“我只要你告诉天下人,我不是你的儿子。等天下大定了……”时,大声喝止道:“天下不定,你就没有父亲了吗?”他是在替自己的父亲来质问时空中的那个自己:天下不安定,你就可以背叛自己的父亲了吗?

由此可以明白,《刺秦》中充沛的人格力量、坚定的人生信仰从何而来——每个人都曾有错误,可是,却不是每个人都有勇气,去质问那个曾经的自己。

这一幕陈凯歌是为自己拍的,但是却感动了真正看懂这一幕的外人。

犹如《哈姆雷特》里波罗纽斯对儿子所说的教诲:首要的是对待自己要真实,这样才能对人也真实。

我想,这句话大概是莎士比亚在谈他对人生,也是对艺术的态度。

一部莎士比亚式的五幕戏剧。虽然极尽朴拙,亦极尽完美。

屠居华、易振洲的美术、道具,全不以奇巧华美示人,而以真实再现战国时代的苍凉雄奇为目标。人们评论胡金铨的电影,仿佛真的回到明朝,而《刺秦》这部电影,也好比真的回到战国,燕、赵、秦几国的战争手法,风土建筑,衣着装饰,以至市井民俗,都得到了考古式的再现,而同时又表现得庄严大气,含而不露,毫无匠气卖弄之感。赵季平的音乐,张进战调度的大场面战争,也都大气磅礴,达到了极高的水准,共同造就了陈凯歌这一战国英雄交响乐的最终成功和传世价值。

实际上,《刺秦》应该说是一部史诗电影,只是有一定武侠的成分,说成武侠片就有些小了,但从太史公把荆轲当成侠客来写的角度上,还是在此一谈,虽然这种赞誉来得有些晚了,但真正的经典命运不也往往都如此吗?

PS

同类推荐
  • 世珍拾羽

    世珍拾羽

    我喜欢一切美且好的事物。每天清晨,当我从一夜憨实的睡眠中自然醒来,睁开双眼,透过卧室那半敞的门扉朝门厅望去,目光一定会落在那柴木嵌老花板的柜子上的雕漆剔红花好月圆圆几上,于是,我一天的好心情便宛如圆几上那丰满的牡丹花般灿烂起来。感谢上帝,把这些我心目中美且好的事物送到了我的面前,让我与它们,不,它们与我朝夕相伴,使我这颗曾经和很多人一样的心几乎很少再纠结、挣扎、烦躁、不安。想到它们,我的心便如母亲般柔软,充满温暖和感动,因为,我爱它们。有人说,收藏是件奢侈的事,我从来不觉得,当然,我也从来不觉得自己的这点玩意能算作收藏。细想想,收藏一词多少是有些狭隘的,收到了,藏起来,有什么意思呢?
  • 音乐之源

    音乐之源

    《音乐之源》一书,由81篇短文组成,每篇大多千字左右,都是人们最关心、最常用的音乐文化知识,力求比较系统、简洁、准确地介绍这些音乐文化的起源和发展,并突出其知识性、通俗性、趣味性。
  • 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印章、玺印

    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印章、玺印

    本书内容包括印章概说、印章的选材、历代各章名家、印章的鉴赏、印章的收藏、细说玺印的产生与嬗变、精品鉴赏、玺印与书画、印石鉴藏等。
  • 课外雅致生活-生命的澎,交响乐

    课外雅致生活-生命的澎,交响乐

    雅致,谓高雅的意趣;美观而不落俗套。生活是指人类生存过程中的各项活动的总和,范畴较广,一般指为幸福的意义而存在。生活实际上是对人生的一种诠释。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价值的体现,实现我们的梦想,带着我们走进先进科学社会,懂得生活的乐趣。
  • 宁夏岩画

    宁夏岩画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人类早期文明的密码;华夏第一龙;“神灵”的代言人;载歌载舞为生存;生与死的追逐等。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凤凰涅槃:彼界少爷吻媚殇

    凤凰涅槃:彼界少爷吻媚殇

    “寒,你喜欢干嘛?”“喜欢睡你……”“滚!!!”“我喜欢睡觉和你嘛,简称睡你……”她,一代天娇,倾国倾城;母亲早丧,寻父报仇。一人肩负诸多压力;他彼界殿下,淡淡一笑,摄人心魂,为她踏破盛世,覆灭江山。道:“此生不悔!”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被女鬼纠缠的那些年

    我被女鬼纠缠的那些年

    鬼岭之中的小村落。吴灿迷路误撞女人洗澡,自此念念不忘。几年后,那女人模样丝毫未变,并且喜欢上了吴灿。家人知道吴灿中邪,请道士帮忙,发现那洗澡的水池居然是乱坟岗。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风童传

    风童传

    风童,一个三百岁的少女妖精。什么是命什么是运?我还不信我不能逆天改命!离寻,一个为玉帝私心受了十世凡劫的司命神官。你记着我不是为了你,但你要,我剖心挖肺也都给你。良辰,一个玩世不恭凡事随心的浪荡剑客。你既是我的娘子,那就不准忘了我,哪怕,这只是梦里……纵然身处悬崖峭壁,也要放声高歌,纵然行走于刀剑之上,也要婀娜起舞。谁能剥夺你做梦的权利?谁能将你绝杀于地?
  • 等风散去

    等风散去

    陈怡在初二那年遇见了许嘉朗,是和哥哥一起去网吧打游戏,看见了许嘉朗慵懒又明媚的笑容,那是第一次见面,她觉得他就是她想象中白衣少年的样子,记得他说:“妹妹长得挺可爱啊!”陈怡不知所错,只是作为礼貌腼腆的笑了一下,然后偷偷的瞟了几眼刚刚夸他的男孩子。那个时候也没想到他们两个会有故事,还是那么刻骨铭心的故事。她见到的一直是阳光贴心的男孩,她没见过他发疯的样子,因为那是许嘉朗小心翼翼维护的盔甲。可是有一天她见到了,两个人又会如何选择呢?她以为他们两个是在网吧开始的,其实不是,那是在很久之前……所以,在S大,许嘉朗对陈怡说:“我从你14岁,就一直在等你这个小姑娘长大,现在我学会了怎么去喜欢你,你准备好让我在追你一次了么?”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那年我们未完的青春

    那年我们未完的青春

    一场巧合,造就了李沐一次重生。“这辈子,我不要权倾天下,不要富可敌国,我只想谈一次轰轰烈烈的恋爱。”面庞略带稚嫩的李沐披上外衣慢慢走向赤龙二中那个梦开始的地方。那年我们未完成的青春,就让它再奏响一次。那年你要看的雪,我想陪你看。-《那年我们未完的青春》
  • 南起笙歌

    南起笙歌

    高中:算啦算啦,大家都是高中生,好好学习才是王道,那些情情爱爱的东西都放到一边好了。大一:不要他了,不要他了,大学里边有那么多人,我就不信找不到一个可以跟我在一起的人。我这么清纯可爱,总有一个瞎了眼的人看上我的。大二:呜呜……我别人谁都不要,只要他,可是,可是,世界上怎么会有这么高冷的物种存在~~~~(>_<)~~~~。不管了,不就是倒追么!大不了脸皮一扔,我不要了,死缠烂打,我就不信拿不下你。俗话说,爱情可以改变一个人。但是,南筱绿那哪是改变,简直就是变种了好么!从一个脸皮薄得易碎的小女生变成一个脸皮比城墙还厚的“糙(女)汉子”,这容易么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