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304500000008

第8章 中唐诗选

刘长卿

刘长卿,字文房,宣州人。长卿少年隐居嵩山读书,屡试不第,直到天宝后期才登进士第,并与钱起、郎士元、李嘉佑并称钱郎刘李。长卿作诗多写漂泊贬谪的游宦生活和人生失意的凄凉之感,风格含蓄清雅,冲淡闲远。尤工五律,自诩“五言长城”。有《刘随州诗集》传世。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①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②。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注释

①主人:这里指作者留宿的人家。②白屋:以白色茅草覆盖或者未经油漆涂刷的屋子,多是贫苦人家所居。

赏析

古人的生活天然充满了艺术的气质。外出远行,夜晚就借宿在庙宇或者人家中。虽然不免辛苦,但总有一份自由自在的随意和洒脱。文人们或者赶考,或者求学,或者探访风景,往往旅途奔波,比普通人更多了些“在路上”的无奈。刘长卿仅用了短短20个字,就描写了山行、投宿再到风雪之夜的狗吠人归,让我们和他一起经历了一个难眠的夜晚。

善于剪接材料是诗人最见功力的地方。在暮色的笼罩中,远处的青山看起来还是那么遥远。值得庆幸的是,诗人还可以在路边的一座贫寒的茅屋中借宿。夜半时分,诗人躺在床上,忽然听到了一阵狗叫的声音,原来是这家的主人在风雪之夜赶了回来。前两句写客人投宿,后两句写主人还家;前两句是静景,后两句是动景;前两句看色彩,后两句听声音,真可谓交相辉映。

这幅优美的风雪夜归图,弥漫着一种难以言说的寂寥之感。客居他乡,本来就容易产生乡关之思,更何况听到门外的声声问候,更加触发了诗人的思绪。诗人并没有说明自己到底想到了些什么,但读者却可以从中做出各种相关的联想,反而有一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的艺术效果。

经典点评

明·唐汝询《唐诗解》卷二十三:“直赋其事,然令落魄者读之,真足凄绝千古。”

听弹琴

泠泠七丝上①,静听松风寒②。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注释

①泠泠:形容声音清越。②松风:古琴曲有《风入松》,传为晋朝嵇康所作。

赏析

古琴是中国古代特有的弹拨乐器,相传是上古时代神农所创。作为最古老的乐器之一,古琴已经渐渐远离了现代人的生活,但像《阳春白雪》、《高山流水》、《梅花三弄》、《平沙落雁》等名曲一直脍炙人口。而嵇康在临刑之前弹奏的古琴曲《广陵散》,以慷慨激昂的情调,凝固成知识分子高洁人格和反抗暴政的绝唱。

隋唐以来,燕乐兴起。宋人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说:“先王之乐为雅乐,前世新声为清乐,合胡部为燕乐。”所谓燕乐,就是隋唐至宋代宫廷宴饮时的歌舞音乐。燕乐使用的乐器以琵琶为主,音律变化急促,属于隋唐时代的流行音乐。此后,高雅庄重的古乐就越发不合流俗了。清越激荡的七弦古琴,音调朴素的《风入松》曲,听起来宛如“秋风入松,万古奇绝”。这样古雅的曲调虽然深受诗人的喜爱,但是现在的人们却很少弹奏了。为什么今人不再弹奏?诗人并没有明说,然而倘若世无知音,我们弹琴又给谁听呢?

《吕氏春秋》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伯牙善于弹琴,钟子期善于听琴。钟子期死后,伯牙摔琴绝弦,终身不再弹琴。没有知音的欣赏,本来就是人生的一大遗憾。刘长卿一生仕途不顺,性格又孤直耿介,难免会郁郁寡欢,与世俗不合。正如诗人在一首《幽琴》中感叹:“所贵知音难”,满腹才情的诗人在听古琴曲中流露出一种无可奈何却又孤芳自赏的寂寞。知音难觅的无奈,怀才不遇的遗憾,直到今天仍然能引起我们情感上的深深共鸣。

经典点评

民国·俞陛云《诗境浅说》续编:“岂独七弦古调,弹者无人。文房特借弹琴以一吐抑塞之怀耳。”

张继

张继,字懿孙,襄阳人。天宝十二年登进士第。继以气节自矜。其诗多旅游题咏之作,情致清远,不尚雕饰。高仲武在《中兴间气集》中称赞他的诗“事理双切”、“比兴深矣”。《全唐诗》录其存诗一卷。

枫桥夜泊①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②,夜半钟声到客船。

注释

①枫桥:在今江苏省苏州市西郊。②姑苏城:即今苏州市。寒山寺:在枫桥西,因唐初诗僧寒山居住而得名。

赏析

意象安排上的疏密结合,使这首诗具有一种摇曳生姿的美感。前两句意象绵密,写了“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以及“对愁眠”的旅人六个意象。一个月落乌啼的夜晚里,流布天地间的秋霜,江边象征离别伤感的枫树,远处星星点点的渔火,惹得客居的游子忧愁难眠。后两句意象稀疏,只描绘了一种情景:姑苏城外寒山寺传来声声钟响,引起漂泊在外的游子无限的思乡之情。面对静谧萧瑟的秋夜景象,听着寒山寺悠悠不绝的钟声,浪迹天涯的人们大概都经历过这样辗转难眠的漫漫长夜吧!

关于“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两句诗,历来就颇多争议。早在北宋时期,大文豪欧阳修就在《六一诗话》中指出:“诗人贪求好句,而理有不通,亦语病也。”并特别拈出这两句诗,认为“句则佳矣,其如三更不是打钟时!”三更会不会打钟?后人们常常引经据典加以论证。我不知道,诗人在写诗的时候,耳边是不是有钟声响起;我只知道,我在读诗的时候,心底却真切感受到钟声萦绕。那钟声,净化了我们的心灵,也将游子的愁绪拉得更加深沉悠长。

经典点评

明·胡应麟《诗薮》外编卷四:“张继‘夜半钟声到客船’,谈者纷纷,皆为昔人愚弄。诗流借景立言,惟在声律之调,兴象之合,区区事实,彼此暇计?无论夜半是非,即钟声闻否,未可知也。”

钱起

钱起,字仲文,吴兴人。天宝十年进士,官至尚书考功郎中,大历中为翰林学士。其诗多应景献酬之作,艺术水平较高,为“大历十才子”之首。大历年间,公卿离京,如没有钱起作诗为之饯行,就会被时人鄙视。高仲武在《中兴间气集》中评价他的诗“体格新奇,理致清赡”。有《钱考功集》。

归雁

潇湘何事等闲回①?水碧沙明两岸苔。二十五弦弹夜月②,不胜清怨却飞来③。

注释

①潇湘:潇水、湘水,都在今湖南境内,故以潇湘泛指湖南。衡山回雁峰即在湖南境内。②二十五弦:指古乐器瑟。③不胜:不能承受。

赏析

暑往寒来,北雁南飞。相传衡山回雁峰是大雁南飞的归宿,大雁飞到回雁峰北就停下来,在湘江下游过冬。湘江正是湘水女神居住的地方。传说她们是尧的两个女儿,舜的两个妻子——娥皇和女英。舜巡游天下病死苍梧,二女闻讯赶来奔丧。她们痛哭,留下了血泪斑斑的湘妃竹;她们鼓瑟,传下了缠绵哀怨的瑟曲《归雁操》。然后,她们双双投身湘江,以死殉夫。

这首诗采用问答体的结构,艺术构思极其巧妙。诗人看到北归的大雁,就询问他们为什么从水清沙暖的江南飞回。大雁的回答是:因为不能够承受湘水女神凄凉幽怨的瑟声。以问雁开篇,以雁答作结,极富浪漫主义色彩。湘妃鼓瑟是钱起诗中爱用的意象,他参加进士考试的成名作《省试湘灵鼓瑟》,用的就是同样的典故。这样的瑟声,引得“苍梧来怨慕”,使得“楚客不堪听”。

乔忆《大历诗略》:“写归雁恐意不在归雁,手挥目送,其亦别有兴寄耶?”比兴手法的运用,给这首诗赋予了更加深厚的思想内涵。一年一度,每当看到天边呈“一”字或“人”字飞翔的大雁,漂泊在外的人们难免会生发出思乡之念。朱光潜先生说“写景必显,写情必隐”,虽然诗人想要表达一种羁旅之愁,但在行文上含而不露,用艺术形象来说话,也就更有打动人心的力度。

经典点评

宋·周弼《三体唐诗》卷一:“瑟中有《归雁操》,诗意谓:潇湘佳境,水碧沙明,何事即回?我瑟夜弹方怨,汝却飞来乎?又一说以‘二十五弦弹夜月’为湘妃鼓瑟,谓潇湘佳境,雁不应回,乃湘瑟之怨,不可留耳。此诗人托兴之言,其说亦通。”

韩翃,字君平,南阳人,生卒年不详。玄宗天宝十三年进士。曾在京城闲居十年,与钱起、卢纶等人唱和,为“大历十才子”之一。唐德宗赏识其《寒食》诗,迁翃为中书舍人。其诗多送别酬赠之作,风格富丽华美。高仲武《中兴间气集》称:“韩员外诗,匠意近于史。兴致繁富,一篇一咏,朝士珍之。”有《韩君平集》。

寒食①

春城无处不飞花②,寒食东风御柳斜③。日暮汉宫传蜡烛④,轻烟散入五侯家⑤。

注释

①寒食:节日名,一般在清明节前两日,届时不生烟火,只吃冷食,故称“寒食”。②春城:这里指春天的长安城。③御柳:御苑中的柳树。④汉宫:这里以汉代唐,指唐宫。传蜡烛:唐代惯例,寒食后的清明日,朝廷取榆柳之火以赐近臣。另有一说,寒食日只有得到皇上的特许,才可以燃火。⑤五侯:东汉桓帝时曾同日封单超等五个宦官为侯,这里指中唐时代的宦官和宠臣。

赏析

寒食节是中国古代非常重要的一个传统节日。相传春秋时期晋文公重耳逃亡时,介子推等人随从他流亡在外19年。一次,重耳饿了,介子推把自己大腿上的肉割下来煮熟了给他吃。后来晋文公奖赏功臣时,介子推没有得到封赏,便隐居在深山中。文公求见不得,就下令烧山,想把子推逼出来,结果介子推宁可被烧死,也不出山。人们为了纪念这位志士,就把这一天定为寒食节,家家禁火,只吃冷食。

这首诗的主旨是批判中唐时代宦官宠臣专权的现实,但笔调却是一派承平祥和的气象。阳春时节,花开千树;寒食前后,风吹柳斜。日暮时分,宫廷赐火,“五侯”之家渐渐飘出袅袅青烟。全诗语意清淡,然而读来却不免让人深思,正符合中国古代“温柔敦厚”的诗教说。中唐后期,宦官专权已经成为社会上的重要问题,但统治者却不思变革,反而处处加以优待和维护,这也成为导致唐朝灭亡的原因之一。诗人率先感受到了宦官专权的弊政,作诗加以讽喻,但描写得很含蓄,堪称“唐诗之通于《春秋》者也”。

据《唐才子传》记载,这首诗创作之初就广为流传,唐德宗还特别赏赐韩翃为官。当时有两个人都叫韩翃,宰相不知道这是赏给谁的,就奏问德宗,德宗批复:“‘春城无处不飞花’韩翃也。”皇上的钦点,使韩翃一举为天下人知晓。

经典点评

民国·俞陛云《诗境浅说》续编:“二十八字中,想见五剧春浓,八荒无事,宫廷之闲暇,贵族之沾恩,皆在诗境之内。以清丽之笔,写出承平景象,宜其一时传诵也。”

司空曙

司空曙,字文初,一字文明,广平人,生卒年不详。大历初年进士,为“大历十才子”之一。其诗多为赠答和羁旅漂泊之作,感情真挚,笔调淡雅。胡震亨在《唐音癸签》中评价他的诗“婉雅闲淡,语近性情”。《全唐诗》录其诗二卷。

云阳馆与韩绅宿别①

故人江海别,几度隔山川。乍见翻疑梦②,相悲各问年③。孤灯寒照雨,深竹暗浮烟。更有明朝恨,离杯惜共传。

注释

①云阳:古地名,在今陕西省咸阳市三原县境内。韩绅:韩愈叔父。②翻:反而。③问年:相互询问这几年的情况。

赏析

安史之乱期间,人们流离失所,辗转各地,在精神上和情感上都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惨痛遭遇。因而这个时期,描写亲情、友情、乡情的诗篇往往写得深刻入骨。如“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旅望因高尽,乡心遇物悲”等等,但最为著名的还是这首被称为“久别忽逢之绝唱”的《云阳馆与韩绅宿别》。

曲折而富有情致的叙事过程,向我们讲述了一个关于相见和离别的故事。自从与韩绅江海一别,就一直没能相见。虽然曾经几度相约,但因为山川阻隔,总是无法如愿。命运是如此的奇妙,竟然让我们在云阳馆里偶然相逢。他乡遇故知,犹恐在梦中。我们满怀悲切,询问彼此别来经年的生活。窗外寒雨飘飘,室内孤灯一盏,竹林深深处,烟雾袅袅浮动。更让人伤心的是,今夜虽然联席夜话,明日却要各赴征程。对于这样的生活,我们别无他法,只能共进一杯离别酒,珍惜相聚的短暂时光。

“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古代交通不发达,宦游在外是非常艰苦的旅程,所以才会有那么多送别的诗篇。一曲“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曾经在无数离别的宴会上唱响,却始终能够拨动离人的心弦。诗人与韩绅在客舍相见,本来就非常伤感,而如今一别,当真不知何日才可再见。可是,他们又是多么幸运,可以在茫茫人海中不期而遇。纵然此后分别,今晚的相聚也一定会慰藉彼此未来的征程。

经典点评

清·沈德潜《唐诗别裁集》卷十一:“三四写别久忽遇之情,五六写夜中共宿之景,通体一气,无饾饤习,尔时已为高格。”

李端

李端,字正己,赵州人。大历五年登进士第,官至杭州司马。李端才思敏捷,真率自然,为“大历十才子”之一。其诗多送别酬唱之作,尤长于七言歌行。《全唐诗》录其存诗三卷。

听筝

鸣筝金粟柱①,素手玉房前②。欲得周郎顾③,时时误拂弦④。

注释

①金粟柱:华丽的系弦柱。金粟就是桂花,筝柱有桂花装饰的花纹,故称。②玉房:玉石装饰的房子。③周郎:即周瑜。三国时代的周瑜精通音律,时有“曲有误,周郎顾”的俗语。这里指弹筝女子爱慕的男子。④拂:弹奏。

赏析

这首诗的立意非常巧妙,将弹筝女子微妙的心理写得十分传神。正如清人徐增在《而庵说唐诗》中所做的分析:“妇人卖弄身份,巧于撩拨,往往以有心为无心。手在弦上,意属听者。在赏音人之前,不欲见长,偏欲见短。见长则人审其音,见短则人见其意。李君何故知得恁细。”的确,女子表演的效果好,“赏音人”就只会注意欣赏音乐;而故意时时弹错,“赏音人”才能明白她是在有意传情。等到“赏音人”明白,那么回望她的目光中就会有别一样的温柔。在众多的听筝者和弹筝者中,倘若能有这样一对心有灵犀的人儿,那么冰冷的玉房也会透出一种旖旎的风情,让人感到温暖如和煦的春天。

诗中的少女美丽、灵动、多情而又聪慧,是一个在唐诗史甚至整个诗歌史上也并不常见的文学形象。这首诗仅用一个细节,就把女子可爱的形象建立了起来,并且还巧用典故,可谓语约而意丰,含蓄而不晦涩。现在,当女性已经可以并且乐于积极主动追求自己的爱情和生活的时候,我们重读这首小诗,仍然会发出会心的微笑。

经典点评

民国·俞陛云《诗境浅说》续编:“此诗能曲写女儿心事。”

胡令能

胡令能,贞元、元和间人,隐居于圃田,家贫,少以洗镜锼钉为业,时人称之“胡钉铰”。胡令能通禅学,其诗浅俗生动,构思奇巧。《全唐诗》录其存诗四首。

小儿垂钓

蓬头稚子学垂纶①,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注释

①纶:粗丝线,这里指钓丝。

赏析

这是一首古诗中难得一见的儿童诗,很容易让我们联想起清人袁枚的《所见》:“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想来只有童心未泯的诗人,才能在生活中捕捉到这样生动有趣的情节。

看到大人们在钓鱼,小孩子也学着手拿钓竿在水边垂钓。你看他小心翼翼的样子:侧身坐在青苔岸边,用绿草掩盖住自己的身影。这时有人向他问路,他却因为害怕吓跑了鱼儿,只是不断摆手,不敢回答路人的问话。一个天真可爱,专注认真的形象就这样跃然纸上,让我们看后不禁莞尔一笑。

从孩子的眼中看世界,世界就是一派稚嫩和单纯。而成年的我们,面对纷繁的世事,失去了一份专注,也失去了投入的快乐;对成败得失的计较,让我们忘记了做事情本身的快乐。很多时候,只有在纯真的心灵中,我们才能体会到人生的真美。

经典点评

今·刘永济《唐人绝句精华》:“此写儿童情态亦自生动。”

韦应物

韦应物,京兆万年人。早年任侠负气,生活颇为放荡。后折节读书,曾任左司郎中,世称“韦左司”;又曾任江州刺史、苏州刺史,亦称“韦江州”、“韦苏州”。其诗题材较为广泛,以田园诗最为著名;各体皆工,尤以五言诗见长,风格高雅闲淡,含蓄简约。后人将其与陶渊明并称为“陶韦”,与王维、孟浩然、柳宗元并称为“王孟韦柳”。有《韦苏州集》十卷。

寄全椒山中道士①

今朝郡斋冷②,忽念山中客。涧底束荆薪③,归来煮白石④。欲挂一瓢酒,远慰风雨夕。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注释

①全椒:县名,今属安徽省,在滁河上游。②郡斋:滁州刺史的官署。

③荆薪:即柴。④煮白石:道家有“煮五石英法”,即在农历九月九日,将薤白、黑芝麻、白蜜、山泉水和白石英放进锅里熬煮,认为服食可以延年益寿。

赏析

人们说,君子之交淡如水。我想,韦应物和山中道士定然就是这样的朋友。他们或者并不常常见面,但是想起对方的时候,一定会感到由衷的温暖。那温暖也是淡淡的,却可以沁入人的心田。即使远隔万里,彼此也会有默契的挂念,也会有心领神会的思念。

韦应物的诗,向来以“寄至味于淡泊”著称。在他的笔下,一切都是平淡自然的。一日,诗人坐在郡斋里,感到天气寒冷,就想起了正在山中修行的道士老友。想见他正到远远的山涧中打柴,回来熬煮丹药,日子过得何其冷清,又是何其高雅。多想给他送去一壶酒,让他在这个凄风冷雨的夜晚感到友谊的温暖。可是道士隐居在山中的何处呢?落叶满山,甚至掩盖了他行走过的痕迹。淡淡的思念中流露出淡淡的惆怅,淡淡的迷茫中伴随着淡淡的无奈,每次读到这首诗的时候,我总是会想到韦应物,那个曾经“身作里中横,家藏亡命儿”的浪荡少年,究竟经历过多少人生变故和心理落差,才能够将所有的深情厚谊融化在“一片神行”、不着痕迹的诗篇里!

这首诗名气很大,公认是韦应物五古的代表作。特别是最后两句,一派空灵,纯乎化工。苏东坡非常喜爱这首诗,并刻意步其韵写了两句:“寄语庵中人,飞空本无迹。”但终究比不上韦应物的诗自然天成。正如施补华在《岘俑说诗》中所评:“《寄全椒山中道士》一作,东坡刻意学之而终不似。盖东坡用力,韦公不用力;东坡尚意,韦公不尚意,微妙之诣也。”

经典点评

宋·洪迈《容斋随笔》卷十四:“其为高妙超诣,固不容夸说,而结尾两句,非复语言思索可到。”

滁州西涧①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②。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注释

①滁州:今安徽省滁县。西涧:在滁县西。②深树:树林深处。

赏析

古诗中向来有“诗中有画”的传统,这与中国古代的文人们都有很高的艺术修养与艺术追求有关。有些诗作,能够容纳较多的画面,如北宋诗人苏轼的《题望湖楼》:“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四句诗可以视为四张画,技巧极为高超。相比之下,韦应物的《滁州西涧》的四句诗,一句一景,不仅可以视为四张画,而且是四张有关联的画面,可以构成一种动态的连接,更加能够引起人们的想象。

这首“发纤秾于简古,寄至味于淡泊”的诗还有更深的妙处,它也可以被理解成有寄托的政治讽喻诗,讽刺了“君子在下,小人在上”的不公正的社会现实。作者独怜的是涧边生长的“幽草”,讽刺的是高高在上只会鸣叫的“黄鹂”,世事险恶犹如晚来带雨的“春潮”,贤人正如在野外渡口无人理会的孤“舟”,不受重用,毫无作为。“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本是封建社会经常出现的社会现实。生逢安史之乱,韦应物空有一身抱负,却始终没有能够在政治生活中大显身手。据记载,韦应物被罢免滁州刺史之后,由于清廉奉公,竟然无法凑足回长安的旅费,只得在滁州西涧暂时住下来。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创作的《滁州西涧》,描写了荒山野渡的情景,成为唐代山水诗中的名篇。

经典点评

清·沈德潜《唐诗别裁集》卷三:“淡然无意,所谓天籁也。”

卢纶

卢纶,字允言,祖籍范阳,后迁居蒲州,生卒年不详。大历初累举进士不第,安史之乱中曾为河中元帅府判官,转检校户部郎中。卢纶于当时诗名颇著,为“大历十才子”之一。其诗多为赠答之作,边塞诗成就较高。王士祯曾称其为“大历十才子之冠冕”。有《卢纶集》。

和张仆射塞下曲①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②。欲将轻骑逐③,大雪满弓刀。

注释

①张仆射:这里指张延赏,官至左仆射同平章事。②单于:匈奴的首领。③将:率领。轻骑:装备轻便的骑兵。

赏析

虽然身处中唐,但卢纶的边塞诗较多地保存了盛唐诗歌的气势和风貌,透露出军营健儿特有的豪迈。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敌人在夜色的掩护下匆匆逃跑。这本来是一次秘密行动,但受惊而疾飞的大雁暴露了敌人的行动。于是,我军率领着轻骑兵展开追击。在漫漫黑夜中,只能看到漫天的风雪落满了将士们的弓刀。诗中的景物描写,既表现出将士们英勇杀敌的强烈愿望,又表现出边塞自然环境的艰苦。不管有多么艰苦,在诗人的笔下,边疆将士永远都充满了一往无前的昂扬斗志,这就是为后人所称道的“盛唐气象”。

作为“大历十才子”之一的卢纶,早年长于写赠答的诗篇,后来从军边塞,诗风也随着边塞健儿的壮举而变得雄壮。由此看来,火热的边塞生活使卢纶的精神世界有了很大的改变,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功夫在诗外”。

经典点评

清·许学夷《诗源辨体》卷二十一:“纶五言绝‘月黑雁飞高’一首,气魄音调,中唐所无。”

李益

李益,字君虞,孤臧人。大历四年进士,官至礼部尚书。李益在当时诗名卓著,王建推之为“天若不生君,谁复为文纲”。李益一生五在军间,历时十余年,创作了大量边塞诗,真挚地抒发了将士们的思亲怀乡之情。李益长于七绝,堪与盛唐时代的王昌龄媲美,胡应麟在《诗薮》中认为:“七言绝,开元之下,便当以李益为第一。”有《李益集》二卷。

喜见外弟又言别①

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别来沧海事②,语罢暮天钟。明日巴陵道③,秋山又几重。

注释

①外弟:表弟。②沧海事:化用“沧海桑田”的典故,形容变化非常大。③巴陵:地名,在今湖南省岳阳市。

赏析

十年会发生多少事?人们可能由相识变成陌路,也可能从天真的少年变为成熟的青年。十年之前,表兄弟们聚在一起狂欢;十年之后,背井离乡的他们已经认不出彼此的面目。只有彼此说出姓名,才能在他乡相认,回忆起记忆中依稀的稚嫩面容。当谈论起曾经拥有的共同的忧伤,共同的欢喜,那应该是浮生若梦吧!叙说了这些年沧海桑田般的变化,已经日近黄昏。聚散匆匆,明日表弟将踏上去往巴陵的征途,此后又是重山阻隔,后会难期了。多情自古伤离别,每个人都注定只能是他人生命中的匆匆过客。就像《桃花扇》“借男女之情写兴亡之感”一样,这里也是借兄弟之情写安史之乱后大历年间的“乱离”、“沧海”之感。再次的分别,各自在飘零的路上苦守残破的人生,兄弟之情隐入漫漫尘埃,家国变乱的主题却由此确立了起来。

对于古人而言,每一次遥远的离别都意味着长期的分散。如今,交通异常发达,只需要半天的时间,我们甚至可以飞越地球的两个半边。可是,那些震撼人心的关于离别和思念的作品也就不见了。和古人相比,我们面对的世界固然越来越大,可心灵的空间是不是反而越来越小了呢?

经典点评

清·潘德舆《养一斋诗话》卷七:“字字从肝肺中流露,写情到此,乃为入骨,虽是律体,实三百篇,汉、魏之苗裔也。”

夜上受降城闻笛①

回乐烽前沙似雪②,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③,一夜征人尽望乡。

注释

①受降城: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县。唐太宗曾经在这里接受过突厥一部的投降,因而得名。②回乐烽:在今宁夏灵武县西南。一说应在西受降城附近。

③芦管:乐器名,这里指笛。

赏析

和爱情一样,战乱与征伐似乎也是诗歌永恒的主题之一。有了征战,也就有了征人;有了征人,也就有了无尽的乡关之思。从《诗经》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开始,战争主题和思乡主题就紧密交织在一起,并且被蒙上了浓重的伤感情绪。从此,征人就成了让我们牵挂的人。

诗情、画意、音乐,完美融合在这首七言绝句中。月色苍茫如霜,白沙因为反射了月光竟然似雪,这正是边关的独特风光。这一夜,不知从哪个营帐里传出一阵悠扬的笛声,吹着征人们熟悉的来自故乡的乐曲。整整一个长夜,无人入眠,将士们都望着家乡的方向,陷入了沉思之中。征人们会想起什么?是年迈的双亲正在遥望西北边疆?是温柔的妻子正在灯下缝制寒衣?是幼小的孩子正在床上酣睡?或者是亲人们正坐在一起,共同盼望着他们的凯旋?不需要言语来表白,因为无论多么华美的语言,在此时此刻都会黯然失色。于是,这个画面也在我们的头脑中定格:边关的明月,幽怨的芦管和望乡的征人。这种悲凉的风格也和盛唐时期以昂扬为主调的边塞诗形成了鲜明的反差。

以正义的名义,以崇高的名义,人类一次次陷入征伐之中。在这个过程里,我们甚至集体失语,分不清是非,辨不明真伪。我们被卷入时代的巨潮,并在时代的巨潮中飘荡。丰功伟业的背后,是无数平民百姓的斑斑血泪和累累白骨。边疆的明月默默无语,见证了边关健儿们无数个思乡的夜晚。

经典点评

宋·阮阅《诗话总龟》前集卷十三:“李益诗名早著,征人早行篇,好事者画为图障。如‘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天下歌之。”

宫怨

露湿晴花春殿香①,月明歌吹在昭阳②。似将海水添宫漏③,共滴长门一夜长④。

注释

①春殿:春天的宫殿。②昭阳:即昭阳殿,汉成帝时皇后赵飞燕居住的宫殿,后代表得宠宫人的居所。③漏:古代的一种计时工具④长门:即长门宫,是汉武帝时陈皇后失宠后居住的宫殿,后代表失宠宫人的居所。

赏析

据史料记载,唐代后宫曾有数万妃嫔以及女官。所谓“后宫佳丽三千人”,绝非夸大其词。大多数美貌如花的女子进宫后,根本无缘与皇帝相见一面,相对一语,相守一晚。当然,也有这样的妃嫔,她们曾经得蒙圣宠,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很快又失宠。她们拥有过短暂的温暖和荣光,因而失去的时候就更加失落凄寂。回忆是苦涩的,尤其是不得不面对别处的欢歌。

冷热对比的描写中,我们更能够体会长门宫人的苦痛。你看,在昭阳殿里,夜晚的薄露打湿了白天开放的花朵,夜风习习,吹来满殿的花香;月色溶溶中,歌舞声声,是何等的欢乐美好。然而在长门宫中,只有无尽的冷清和宁静,甚至可以听得见宫漏滴水的声响;夜是那么长,仿佛将整个大海之水都倾注在宫漏中,滴滴答答,永无穷尽,什么时候才能过完这漫漫长夜呢?红颜未老恩先断,后宫之中,这样的故事其实从未断绝。由来只有新人笑,有谁听到旧人哭?被“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的团扇,象征着在长信宫里寂寞自守的班婕妤;被许诺“金屋藏娇”的陈皇后,最后也难免遭到被抛弃的命运,只能在长门宫中终老后半生。

现如今,越来越多的女性走出家门,甚至做出了令男性敬佩的事业。女性在社会中承担起越来越重要的工作,扮演起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爱情、家庭不再是女性的全部生活。只是在夜阑人不寐的时候,就算最精明强干的女子,也会渴望有一个可以长夜思念的人吧?

经典点评

明·唐汝询《唐诗解》卷二十八:“以昭阳歌吹,比长门之漏声,是以弥觉其长耳。”

孟郊

孟郊,字东野,湖州武康人。贞元十二年进士。孟郊一生穷困潦倒,但生性孤直,死后友人等从张籍议,私谥为“贞曜先生”。其诗以五言古诗为主,多描述自己一贫如洗的生活以及仕途坎坷的愤懑,造句立意均不袭陈言,并能在朴实无华处见出锤炼之功。苏轼将他与贾岛并列,称为“郊寒岛瘦”,并赞赏他“诗从肺腑出,出辄愁肺腑”。有《孟东野集》。

古怨

试妾与君泪①,两处滴池水。看取芙蓉花②,今年为谁死!

注释

①试:试看。②看取:就是看,“取”是语气词。芙蓉花:荷花。

赏析

想知道相思能有多深?想知道哀怨能有多浓?那就来读读这首《古怨》吧。请让我们两个人将眼泪滴入荷花池中,那么池中的荷花就会被相思的泪水浸染而死去。可是你猜猜,我们两个谁的泪水更多更苦涩?芙蓉花又是因为我们哪一个人的泪水而死的呢?孟郊的诗,一向以构思奇特著称。他将全部的心力和才华都倾注在诗歌创作中。在孟郊看来,作诗不仅仅是吟咏性情,更是作为一种灵魂的归依。

这首诗使我们很自然地联想到李白的《长相思》:“昔日横波目,今作流泪泉。不信妾肠断,归来看取明镜前。”同样是为情而落泪,却远远没有孟郊诗写得沉痛,写得深刻。李白毕竟是浪漫而明快的,孟郊却倔强而悲苦。

孟郊另有一首《闺怨》,可与本诗对照来读:“妾恨比斑竹,下盘烦怨根。有笋未出土,中已含泪痕。”人们歌咏湘妃竹,往往都是从竹上的斑斑泪痕入手。在孟郊看来,湘妃竹上的泪痕在竹笋尚未出土时就深深包含其中了。这是何等的强烈,何等的深刻!没有任何生僻的词语,却构造出了极为新奇的意象,让人印象深刻,经久不忘。

经典点评

清·黄叔灿《唐诗笺注》:“不知其如何落想得此。四句前无可装头,后不得添足,而怨情已极,此天地间奇文至文。”

登科后①

昔日龌龊不足夸②,今朝放荡思无涯③。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注释

①登科:又称登第,特指考取进士。②龌龊:这里指处境不如意。③放荡:自由自在,无拘无束。

赏析

这首诗因为留下了“春风得意”和“走马看花”两个成语而为后人铭记。从这首诗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一个和印象中“清奇僻苦”、落魄潦倒完全不同的孟郊形象。根据唐制,进士考试在春天发榜,新进士在长安城南曲江、杏园一带宴集同年,并骑马游城。孟郊有过两次落第的经历,因而这次高中进士,也就分外兴高采烈。从前多少寒酸事,现在都不值得拿来一提;今天只要放纵心情,享受这无边的欢乐。一个人春风得意的时候,连马都跑得快了些,只用了一天的时间,就看完了整个长安城的似锦鲜花。这是何等的意气风发!千年以后,我们仍然可以真切感受到诗人跳动的脉搏、奔腾的热血和昂扬的心绪。

此前三年,也就是德宗贞元九年,孟郊第二次落第后作了一首《赠别崔纯亮》:“食荠肠亦苦,强歌声无欢。出门即有碍,谁谓天地宽。”抒写自己四处碰壁的苦闷。《青箱杂记》中将两首诗对比,嘲讽孟郊“气量窄狭”。自从隋唐建立科举选官制度以来,这几乎成了所有读书人唯一的目标和使命。余秋雨在《山居笔记》中写过清代的“十万进士”在科举制度的挤压下,过着多么辛酸屈辱的生活。孟郊是一个真诚的人,他用自己的一支笔,记录下了曾经的悲喜人生。在文学史上,孟郊一生不得志的经历造就了他清奇僻苦的诗风,成就了他后世的不朽名声;在个人感情上,我们无法不感动于那个“春风得意”的孟郊,那个“一日看尽长安花”的孟夫子!

经典点评

宋·周紫芝《竹坡诗话》:“一第之得失,喜忧至于如此,宜其难得之而不能享也。”

游子吟①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②。

注释

①游子吟:乐府古题。②晖:阳光。

赏析

从前有个叫杨黼的人,想要去四川拜无际菩萨为师。半路上杨黼遇到一位老和尚。

和尚:“与其去找菩萨,不如去找佛。”

杨黼:“佛在哪里?”

和尚:“你回家时,看到有个人披着毯子,反穿鞋来迎接你,那就是佛。”

杨黼依照吩咐回到家时,已经是深夜。母亲听到儿子的叫门声,高兴得来不及穿衣,披着毯子,鞋也穿错了脚,就冲出来开门。杨黼见了,顿时醒悟,从此专心侍奉双亲。

这则语录的名字叫“佛在家中”。其实,每个人在家中都有这样一个对我们有无限慈悲心的“佛”,她宽容我们的年轻无知和鲁莽过错,她为我们奉献所有却从来不寻求回报,她永远为我们敞开家门、守候归宿——这个人就是母亲。她用手中的针线,不眠不休地赶制冬衣;她放飞我们去寻求理想,却在无数个不眠的夜晚等待我们的归来;她的恩泽像春天的煦日,作儿女的永远无法报答。

孟郊46岁时第三次去长安应考,就是尊奉母亲的意愿。终于进士登第后,他随即东归以告慰母亲。四年以后,孟郊仍然是奉母命赴洛阳应铨选,并选为溧阳县尉。孟郊到任后,立刻派人迎接母亲前来,并写了这首感人至深的《游子吟》。诗人在题下自注:“迎母溧上作。”这一年孟郊已经50岁,历经了宦海风波,历经了人世坎坷,越发体会到亲情的可贵。慈母手中的线,就像绵绵不绝的爱,一头系着母亲的牵挂,一头系着天涯游子的思念。

经典点评

清·贺裳《载酒园诗话》又编:“贞元、元和年间,诗道始杂,各立门户。孟东野最为高深浑厚,如‘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真是六经鼓吹,当与退之《拘幽操》同为全唐第一。”

李约

李约,字存博,李唐宗室,陇西成纪人,生卒年不详。曾为浙西观察从事,后官至兵部员外郎。李约工诗文,善音律,好黄老,喜好收藏书画。胡震亨称其诗“亦豪亦恬,虽篇什无多,疏野可赏”。《全唐诗》录其存诗10首。

观祈雨

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①。朱门几处看歌舞②,犹恐春阴咽管弦。

注释

①箫管:乐器。水庙:指龙王庙。②朱门:指富豪人家。

赏析

同样是久旱无雨,穷苦百姓和豪门贵族却有着完全不同的心态。旱情严重,已经是树叶尽落、黄土生烟,忧心如焚的老百姓们别无他法,只能敲锣打鼓到龙王庙前求雨;而达官贵人们却津津有味地欣赏歌舞表演,唯恐下雨会影响到管弦的音色。这就是同时共存的人们!就像那句著名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一样,这首诗告诉我们,随着唐王朝国势的江河日下,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已经成为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

《水浒传》中引用过这样一首民歌:“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农夫心里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两千年的封建社会中,中国农民始终处于社会的最底层。他们在烈日下辛勤耕作,但收获总是微薄。天灾人祸,苛捐杂税,历代统治者总是将沉重的负荷转嫁到他们的身上,“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的悲剧在历史上一次次上演,让人读来叹息悲伤。

经典点评

宋·何汶《竹庄诗话》卷十五:“一首见伤时之意。”

崔护

崔护,字殷功,博陵人,生卒年不详。贞元十二年登进士第,官终岭南节度使。诗风精练婉丽,语极清新。《全唐诗》录其存诗6首。

题都城南庄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①。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②。

注释

①人面:指曾经偶遇的那个女子。②笑:花开之意。

赏析

唐人读此诗时,就已流传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年的清明节,没有考中进士的书生崔护在城南的一处庄园里,遇到了一位美丽多情的女子。女子知道崔护是个游春的读书人,途经此地,想要讨碗水喝,就请崔护落座喝茶,自己却斜倚在一株桃树下,默默注视着他。两个人没有多说话,但离别的时候,都有恋恋不舍之意。等到第二年的清明节,崔护忽然想起了这个面若桃花的女子,就再次前去寻访。春风依然,门墙依旧,美人却不知踪影。崔护题下这首小诗,黯然离去。两个相同的场景,两种不同的情怀,在对比中让我们强烈感受到失去美好事物的惆怅和忧伤。物是人非是一个多么残忍的词汇,它让我们用永恒的追忆悼念美好的过去,却将伤心和痛苦留在了现在。

这个故事还有另外一个版本,说崔护不久第三次去了都城南庄,这次看到了那个为他相思而死的女子。崔护伤心痛哭的泪水,竟然让女子起死回生,此后两人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善良的人们不忍心见到相爱的人不能厮守终生,就设计了这样大团圆的结局,留下了天上人间的美丽传说。不过相比之下,我宁愿他们缘悭一面的永诀。虽然是有始无终的爱情,却是一段难得的人间佳话!他们将彼此的身影,停留在最美的瞬间,然后戛然而止,留下了不尽的余味,让人们细细回想。生命中注定会有很多错失了的美丽风景或美好姻缘,不妨就让这些“错失”留在我们的心间,凝铸成美好的想象。没有遗憾的人生,也未尝不是一种遗憾啊!

经典点评

宋·魏庆之《诗人玉屑》卷八:“后以其意未完、语未工,改第三句云:‘人面只今何处在?’盖唐人工诗,大率如此。虽有两‘今’字,不恤也,取语意为主耳。”

张籍

张籍,字文昌,吴郡人,后迁居和州。贞元十四年进士,曾任水部员外郎、国子司业,世称“张水部”或“张司业”。张籍“长于乐府,多警句”,白居易称其“风雅比兴外,未尝著空文”。其乐府诗能够继承汉魏乐府传统,敢于揭露社会现实,风格质朴自然。籍与王建齐名,世称“张王乐府”。

节妇吟

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①。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②。知君用心如日月③,事夫誓拟同生死。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注释

①罗襦:轻软的短袄。②良人:丈夫。明光:汉代有明光殿,此处借指皇宫。

③如日月:像日月一样光明磊落。

赏析

不知道有多少人的心中会在某个时刻,涌起“恨不相逢未嫁时”的感叹。在恰当的时间遇到了恰当的人,我们可以相守终生;在不恰当的时间即使遇到了恰当的人,我们也只能含泪转身,这就是冥冥之中没有人能说得清的缘分。有缘无分固然是人生的遗憾,不过我们更应该有一种坚守,珍惜已经得到的幸福。

这是一个曾经发生并一直在发生的故事:您虽然知道我已经有了丈夫,依然赠给我夜明珠;我感激您的绵绵情意,想将它系在罗衫里。但是我早就发誓,要和丈夫同生共死。我深信您的磊落用心,还是要把明珠奉还,并将您的深情厚谊,永远珍藏在美好的记忆中。情思虽然缠绵,语言虽然委婉,但是意志却十分坚决。要求女子出嫁后从一而终,固然是封建礼教对女性的约束。不过,“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幸福,又何尝不是每一个人内心的渴望?

现代人读这首诗,可以当作一首很好的情诗来读,它表达了一个女子在新欢与旧爱之间进退两难的心情。不过,就张籍创作的实际情况而言,这首诗别有深意。原诗题下有小注:“寄东平李司空师道。”李师道是权倾一时的藩镇军阀,他邀请张籍为他效命。张籍并不愿意,就写下了这首极具象征意义的诗篇作答。李师道读了这首诗,纵然心里不悦,也只好就此作罢。后人批评这首诗中的节妇太过柔弱,大概也包含了张籍不敢正面得罪李师道的因素。在乱世中保全道德和节操,不仅需要放弃的勇气,还需要放弃的技巧。

经典点评

宋·王安石《题张籍诗集》:“苏州司业诗名老,乐府皆言绝妙词。看是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王建

王建,字仲初,颍川人。大历十年进士,官终陕州司马。早年曾作《宫词》百首,流传颇广。王建擅长乐府,与张籍并称,世称“张王乐府”。其诗大多取材于田家、蚕妇、织女、水夫等,比较深刻地反映了社会现实。有《王司马集》八卷。

十五夜望月①

中庭地白树栖鸦②,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③。

注释

①十五夜:指中秋节的晚上。②中庭:院子中间。③秋思:秋天里的思绪。

赏析

从《诗经·陈风·月出》的“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开始,没有什么比月亮更能寄托我们的情思了。月亮曾经带给我们多少美好的想象:“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曹丕曾经带领我们徘徊在思妇的窗外聆听寂寞的声响;“江畔何年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张若虚带领我们发出天真的痴问;“我歌月徘徊,我舞影凌乱”,李白曾经带领我们在月下长歌起舞;“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苏轼曾经带领我们慨叹人生的困苦和世事的无常。月亮似乎亘古以来就存在于遥远的天上,存在于思乡的梦中,存在于诗酒的最醒目处。

阶下中庭、月白如霜、寒鸦栖树,映照到这首诗中的月色,从一开头就显得凄寒惨淡。清冷的露水静静地打湿了无语的桂花,就像这月啊,慢慢地浸润了记忆中最美的年华。一种忧伤的情愫慢慢地渗透了进来,渗透进我们的心里,弥漫成一种挥之不去的情怀。在这样一个月明之夜,人们不约而同地举头遥望,这淡淡的秋思将要落到哪里?

经典点评

民国·俞陛云《诗境浅说》续编:“以‘不知’二字作问语,笔致犹见空灵。前二句不言月,而地白疑霜,桂枝湿露,宛然月夜之景,亦经意之笔。”

韩愈

韩愈,字退之,河南河阳人。郡望昌黎,故世称韩昌黎。贞元八年登进士第。历任监察御使、国子博士等。因谏迎佛骨,被唐宪宗贬为潮州刺史。后被召回长安,官终吏部侍郎,故又称韩吏部。死后谥“文”,又称韩文公。韩愈以儒家道统继承者自居,以弘扬仁义、排斥佛老为己任。他领导了中唐时代的古文运动,提出了“不平则鸣”的观点,并创作了数量众多的古文作品。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其诗“奇崛险怪”,多用赋体,好发议论,有“以文为诗”之称,有时也有险怪、奥涩之弊。有《昌黎先生集》。

山石

山石荦确行径微①,黄昏到寺蝙蝠飞。升堂坐阶新雨足,芭蕉叶大栀子肥。僧言古壁佛画好,以火来照所见稀。铺床拂度置羹饭,疏粝亦足饱我饥②。夜深静卧百虫绝,清月出岭光入扉。天明独去无道路,出入高下穷烟霏。山红涧碧纷烂漫,时见松枥皆十围③。当流赤足踏涧石,水声激激风吹衣。人生如此自可乐,岂必局促为人鞿④。嗟哉吾党二三子⑤,安得至老不更归⑥。

注释

①荦确:奇险高峻。微:狭窄。②粝:糙米。③枥:栎树。围:两臂合抱为围。④为人鞿:就是被人控制。鞿,马嚼子。⑤二三子:泛指几个人。⑥不更归:即“更不归”。归,指辞官归老。

赏析

说韩愈“以文为诗”,这一首就是最好的例证。游山玩水是文人的传统,不过能将游玩的过程在一首诗中表现得淋漓尽致,韩愈堪称首创。你看,从“黄昏到寺”、“夜阑静卧”到“天明独去”,我们好像也随诗人的脚步一起欣赏了深山古寺的奇特景象。当然,这种写法也是最引起后人争议的地方。从根本性质上说,“以文为诗”也是诗,因为它具有诗歌应该具有的形象美和艺术性,绝不是分了段落的文章。

典型意象的运用,让人们对这首诗过目不忘。幽暗的古寺、诡异的蝙蝠、肥大的芭蕉、稀有的佛画,都是很少在古诗中出现的意象,组合在一起营造出壮大瑰玮的气势;粗粝简单的晚饭、百虫无声的深夜、赤足趟水的兴致、风吹衣袂的激荡,这是多么爽朗大气的心态,多么豪迈壮阔的人生!难怪金代诗人元好问在《论诗绝句》中写道:“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晚枝。拈出退之‘山石’句,始知渠是女郎诗。”前两句是秦观《春雨》中的诗句,对仗工整,文辞优美。然而和韩愈的《山石》相比,未免显得太过柔弱。韩愈用一种遒劲的气魄、壮美的风格,给诗歌增添了新的审美情趣。

稍觉遗憾的是,结尾的议论部分本可以写得更含蓄一些。不过,韩愈的诗歌中常常用议论来表达对社会人生的看法,这一点也对宋代的诗歌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经典点评

清·何焯《义门读书记》昌黎集卷一:“直书即工,无意求工而文自至,一变谢家模范之迹,如画家之有荆、关也。”

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①

纤云四卷天无河②,清风吹空月舒波③。沙平水息声影绝,一杯相属君当歌④。君歌声酸辞且苦,不能听终泪如雨。洞庭连天九疑高⑤,蛟龙出没猩鼯号⑥。十生九死到官所,幽居默默如藏逃。下床畏蛇食畏药⑦,海气湿蛰熏腥臊。昨者州前搥大鼓⑧,嗣皇继圣登夔皋⑨。赦书一日行万里,罪从大辟皆除死⑩。迁者追回流者还,涤瑕荡垢朝清班。州家申名使家抑,坎坷只得移荆蛮。判司卑官不堪说,未免捶楚尘埃间。同时流辈多上道,天路幽险难追攀。君歌且休听我歌,我歌今与君殊科:“一年明月今宵多,人生由命非由他,有酒不饮奈明何!”

注释

①张功曹:指张署,当时任江陵府功曹参军,是韩愈的朋友。②河:银河。

③波:月光。④相属:相劝。⑤洞庭:洞庭湖。九疑:即九嶷山,在今湖南省宁远县境内。⑥鼯:鼯鼠,一种可以在林中滑行的老鼠。⑦药:指毒蛊,相传南方少数民族用毒虫制成的杀人毒药。⑧捶大鼓:指州署接到赦令后击鼓召集官民公布。⑨嗣皇:继位的皇帝,这里指唐宪宗。夔皋:舜时代的两个贤臣。⑩大辟:死刑。除死:免死。迁者:贬官的人。流者:流放的人。涤瑕荡垢:这里指废除弊政。州家:指州刺史。申名:申报提名。使家:指观察使。抑:压制。判司:唐代对诸曹参军的统称。捶楚:受到鞭挞。唐代参军一类的小官犯了过错要受到笞刑。天路:通天的路,这里指返回朝廷的路。殊科:不同类。明:指明月。

赏析

张功曹与韩愈为同僚好友。唐德宗贞元十九年,关中大旱,当时任监察御史的韩愈和张署直言劝谏唐德宗减免徭赋,同时被贬往南方,韩愈被贬为阳山令,张署被贬为临武令。唐宪宗登基大赦天下时,他们本可以调回京城,但由于湖南观察使杨凭的压制,他们仍然不能回到京城任职,只能在江南一带任“参军”一类的卑职。

宾主唱和的结构,非常奇特,被称为“虚者实之,实者虚之,得反客为主之法”。这首诗的主体部分都是通过“君歌”,即张署的悲歌来陈说愤懑的,但其实这是作者借歌者之口抒发自己心中的不平。结尾部分的“我歌”虽然貌似旷达,实际上很难冲淡前面的哀伤情绪。在清空朗月的中秋夜晚,诗人听了张署酸苦的高歌后,泪如雨下。想想这一年多来的遭遇,怎能不感慨万千!九死一生来到贬所,面对的是与中原不同的极度恶劣的自然环境;终于等到了天下大赦,自己却依然只能沉沦下僚没有被起用的机会。宦海无常,人生的升迁荣辱往往只能归之于命运;月夜良辰,我们还是饮酒遣怀来纾解内心的烦恼吧!诗人的感情一唱三叹,饱满而富有节奏。

在意象上,俗、恶、丑的题材被写入诗中,比如“猩鼯”、“腥臊”、“蛟龙”、“湿蛰”等等令人生畏的意象有力地衬托了贬所的荒凉险恶。阳山之贬是韩愈政治生活的一个重大转变,也导致了韩愈的诗风转向狠重粗豪。不过,韩愈的诗歌总是让人能够真实地感受到一个壮年男子的慷慨悲吟,雄浑而又阳刚的气息令人难以忘怀。

经典点评

今·钱仲联《韩昌黎诗系年集释》卷三:“程学恂:此诗料峭悲凉,源出楚《骚》。入后换调,正所谓一唱三叹有遗音者矣。”

听颖师弹琴①

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②。划然变轩昂③,勇士赴敌场。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喧啾百鸟群④,忽见孤凤凰。跻攀分寸不可上⑤,失势一落千丈强。嗟余有两耳,未省听丝篁⑥。自闻颖师弹,起坐在一旁⑦。推手遽止之⑧,湿衣泪滂滂。颖乎尔诚能,无以冰炭置我肠!

注释

①颖师:一位擅长弹琴的和尚。②相尔汝:彼此以尔汝相称,表示亲密。③划然:突然。④喧啾:形容群鸟的鸣叫声。⑤跻攀:手足并用来攀登。⑥丝篁:丝竹、弦管类乐器。⑦起坐:忽起忽坐的样子。⑧遽:急忙。

赏析

根据韩愈的描绘,我们很难想象弹琴者是唐代一个著名的和尚。在人们的印象中,得道的高僧大多摒弃了七情六欲,忘却了俗世烦恼,永远都是一副慈眉善目的祥和模样。由此可以推想,他们弹奏的琴声,也定然是冲淡恬静、悠扬高远的。不过,颖师弹琴却跌宕起伏、变幻难测,忽而像亲昵恩爱的小儿女在喃喃细语,忽而像奔赴沙场的勇士在昂声怒吼,忽而像随风飘扬的飞絮不知会飘落到什么地方,忽而像百鸟争鸣般喧嚣,忽而又像高傲独立的凤凰般孤寂……高音的地方似乎高到不能再高,低音的部分却又一落千丈。再看听琴的韩愈,被琴声感动得忽而起立,忽而坐下,忽而涕泪滂沱,就像冰、火一齐置于胸中那样无法忍受,只好请求颖师不要再弹了。

时而清寂时而激越的琴声,就像韩愈充满波折的人生。韩愈个性木讷刚直,为人又极为深情,这就导致他的内心总是处于一种怨愤激荡的情绪中。我们读韩愈的文章,能够真切体会到他对亲朋故旧的念念深情。他是用全部的爱和热情来拥抱生活。然而步入仕途之后,韩愈刚直用世的性格又让他在一次次宦海风波中,身心都备受折磨和打击。他一直处于政治斗争的漩涡中,要振奋起全部的力量对抗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压力。这也就难怪在听了颖师的弹奏后,韩愈会深受感动,痛哭难忍。这时,音乐和心灵的契合,实现了最大化的共鸣。

经典点评

清·方扶南《李长吉诗集批注》卷一:“摹写声音之至文。”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①

一封朝奏九重天②,夕贬潮州路八千③。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④!云横秦岭家何在⑤?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⑥。

注释

①左迁:贬官。蓝关:即蓝田关,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侄孙湘:韩愈之侄韩老成的儿子,韩湘。②朝奏:早上给皇帝的上书,即《论佛骨表》。九重天:指天子。③潮州:今广东省汕头市。④肯:岂肯。⑤秦岭:这里指终南山。⑥瘴江:指潮州以南一带,此地多瘴气。

赏析

自从佛教传入中国以来,香火连绵不断。究其原因,有普通百姓的迷信盲从,有文人高僧的研习改造,也有朝廷官府的大力支持。唐宪宗时期,就曾经派人到凤翔法门寺迎佛骨入宫供奉。对于此事,韩愈认为劳民伤财,上《论佛骨表》极力反对。唐宪宗一怒之下,甚至打算将他处死。幸好得到裴度等人的帮助,才能够保住性命,被贬到距离朝廷八千里远的潮州作刺史。

年过半百的诗人仓促地踏上了漫漫征程。一场弥天大祸让他付出了惨痛的代价,让他面对的是不可预料的后半生。大雪纷飞的路上,只有刚刚赶来的侄孙韩湘陪伴。远望终南山,怎能不挂念还留在长安的妻儿?行至蓝关,就告别了这充满危机却又让人无限留恋的京城。潮州瘴气笼罩,还是一片荒蛮之地,这一去凶多吉少,也许就是永别了吧?所有的才华还来不及施展,就要在这历经磨难的舞台上仓促谢幕;所有的抱负还来不及实现,就在这白雪皑皑的蓝关上匆匆抛弃。末路英雄的叹息,总是分外悠长。

鲁迅先生说:长歌当哭,须在痛定之后。韩愈不是没有设想过写这篇《论佛骨表》会造成的后果,但他还是那么做了。大丈夫生于天地间,本来就应该有所作为。只要能为朝廷尽力,为百姓尽心,诗人不惜用生命去争取万分之一的可能性。这首诗既表达出他对朝廷的忠心,又发泄了心中的不平,成为后世忠君恋阙、吟咏迁谪的典范之作。

经典点评

民国·俞陛云《诗境浅说》丙编:“昌黎文章气节,震铄有唐,即以此诗论,义烈之气,掷地有声,唐贤集中,所绝无而仅有也。”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①

天街小雨润如酥②,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③。

注释

①张十八员外:指时任水部员外郎的张籍。②天街:皇城中御街。③皇都:指京城。

赏析

哲人说:生活中并不缺少美,缺少的只是发现美的眼睛。早春时节,烟雨霏霏,天气乍暖还寒,草色若有若无,每个人都亲身经历过这样的情景吧。但是有谁真正用心去细细体味?有谁又能将之描绘得“如在目前”?这不仅需要我们有敏锐的观察力,还需要我们有善感的心灵。

“润物细无声”的春雨飘然而至,带来了关于春天最初的信息;顽皮的小草从冬季的沉睡中苏醒,冒出嫩芽,赶赴一个春天的约会。这时候的春景最美丽,最有韵味,甚至好过柳絮满天飞舞的阳春!作为韩愈早期诗歌的代表作,《早春》写得清新明快,颇有盛唐诗歌的风味。

记得小时候,不管是下雨还是下雪,都是我们的节日。用双手接窗外的细雨,感受夏日的丝丝清凉;踩在隔夜未融的积雪上,奏出咯吱咯吱的乐章。我们曾经和大自然如此亲近!如今,在喧嚣的都市中,每个人都行色匆匆,追寻着各自的梦想。现代化的进程远比我们预想的更快,林立的高楼,将我们重重包围,阻隔了我们和大自然的亲近。只有在香山挂满红叶的时候,我们才意识到秋之将尽;只有在更换日历的时候,我们才意识到又是一年!

据说阿尔卑斯山上有这样一块石碑,写的是:慢慢走,欣赏啊!人生不仅仅是一场速度的赛跑,更应该是质量的攀登。面对大自然的神奇美景,我们不妨放松心情,停下奔忙的脚步,静静感受花开的芬芳,倾听叶落的声响。

经典点评

元·刘埙《隐居通议》卷十一:“荆公早年悟其机轴,平生绝句实得于此。虽殊欠骨力,而流丽闲婉,自成一家,宜乎足以名世。”

刘禹锡

刘禹锡,字梦得,洛阳人。贞元九年登进士第。官至监察御使。曾与柳宗元等人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永贞革新”,失败后被贬为朗州司马。晚年任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少年从诗僧皎然、灵澈学诗,晚年有“诗豪”的美誉。其诗能够继承《诗经》传统,吸收民歌营养,并紧密联系当时的政治生活。成就较高的是怀古诗和赠别诗。苏轼评价他的诗“词意高妙”、“奔轶绝尘”。有《刘梦得文集》四十卷。

秋词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①,便引诗情到碧霄。

注释

①排云:冲破云层。

赏析

自从宋玉《九辩》的“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开始,我们便把秋天和忧愁拉在了一起。不过,刘禹锡并不是这样认为的。在这个于逆境中始终能够坚守气节不为动摇的诗人看来,秋天更胜过春天。难道不是吗?你看那晴空之下展翅高飞的鹤,心中自然而然会涌起无限的诗情。刘禹锡的一生仕途坎坷,但是他能够在逆境中保持一种乐观的精神来面对命运的挑战,这样的精神融入到他的诗中,自然会给他一双独具的慧眼,使他可以将萧飒的秋景点染成亮丽的颜色。

这是两首的组诗,另外一首:“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这仍然是秋天的赞歌。这两首诗都将春天和秋天对比,但是并没有贬低秋天,而是在春天固然很美的基础上得出秋天更美的结论。春天也好,秋天也好,只要走到大自然中去细心体会,那么春天有春天的芬芳,秋天有秋天的豪迈。正像一首禅诗中所说:“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一年好时节。”

经典点评

今·周本淳《唐人绝句类选》:“首二句一反悲秋老调,引出下文。三四写秋景,一鹤高飞引出诗情远上,以明‘胜春朝’之实。气势充盛,画面简洁,翻陈案,出新意,读之令人神往。”

元和十年自朗州承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①

紫陌红尘拂面来②,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③,尽是刘郎去后栽④。

注释

①朗州:今湖南省常德市。②紫陌:长安城内兴庆宫附近的大道。③玄都观:长安的一所道观,旧址在今西安市南。④刘郎:诗人自称。

赏析

长长的题目交代了这首诗的写作背景。贞元元年,永贞革新失败,刘禹锡被贬到遥远的朗州作刺史。十年一觉漂泊梦,刘禹锡终于有机会回京,有了再被起用的可能。只是京城依旧,人事全非。在玄都观看花的人们,都兴高采烈议论着桃花的艳丽;不过当年自己在长安的时候,玄都观里还没有这样的景色呢!就像朝廷中的新贵,都是“刘郎去后”才跻身于政治舞台的;那些熙熙攘攘的看花人,也不过是阿谀奉承的流俗之辈。

这首诗不胫而走,新贵们自然又气又怒,很快又把刘禹锡远放为连州刺史。又是漫长的14年过去后,刘禹锡再次回到京城,官任主客郎中。这时的玄都观里,桃花荡尽,又是另一番景象。感慨颇深的刘禹锡又写了一首《再游玄都观》:“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同样是用桃花来讽刺朝廷新贵,不过那些新贵已经成为过眼云烟。倒是诗人自己,历经忧患磨难,成为笑到最后的胜利者。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坚守理想需要付出巨大的决心和勇气。20余年辗转于巴山楚水之间,志同道合的友人离散各地,丝毫没有升迁的希望,大多数人都会在这样的挫折中沉沦。刘禹锡却像一个真正的斗士,熬过朝廷新贵的诬蔑和打压,终于等到再被起用的时机。在生命的低潮期默默忍耐,胜利往往产生于再一次的坚持之中。

经典点评

明·唐汝询《唐诗解》卷二十九:“陌间尘起,看花者众。桃为道士所栽,新贵皆丞相所拔,是以执政深疾其诗。”

竹枝词①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②。

注释

①竹枝词:四川、重庆一带的民歌,唱时吹短笛,击鼓而歌。②晴:既指天晴,又与“情”字谐音。

赏析

诗歌中最早出现的是民歌,民歌中最多的是情歌。这些情歌往往在劳动的过程中产生,并且因为健康的情调和爽朗的风格,流传得持久而又广泛。刘禹锡被贬官西南之后,吸收当地民歌的营养,创作了不少富有民歌风味的作品。

用“晴”双关“情”,是民歌中早有的手法,但这首诗双关之妙确实巧夺天工。春日的江南水乡,柳色青青,江水初与岸平,正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这时,忽然从远处传来男子嘹亮的歌声。那声音是多么动听,多么熟悉啊!听到歌声的少女心中既甜蜜又忧虑。就像现在的天气,东边有太阳西边却下雨,那唱歌的男子对我究竟是有情还是无意?

一个朋友对我说:“暗恋、单恋、相恋、苦恋、热恋、绝恋、失恋,还有早恋、初恋、黄昏恋、三角恋、婚外恋……我们的生命,都浪费在爱情上了。”现代人的爱情往往浅尝辄止,生怕自己会受到伤害。看看这首诗中的男女,他们的爱情是多么纯真而又自然!

经典点评

明·许学夷《诗源辨体》卷二十九:“梦得七言绝有《竹枝词》,其源出于六朝《子夜》等歌,而格与调则子美也。黄山谷云:‘刘梦得《竹枝》九章,词意高妙,元和间诚可独步。道风俗而不俚,追古昔而不愧。比之子美《夔州歌》,所谓同工而异曲也。’”

西塞山怀古①

王浚楼船下益州②,金陵王气黯然收③。千寻铁锁沉江底④,一片降幡出石头⑤。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从今四海为家日⑥,故垒萧萧芦荻秋⑦。

注释

①西塞山:在今湖北省大冶市东,三国时为吴国西部要塞。②王浚:西晋益州刺史,灭吴之战的主要功臣。益州:今四川省成都市。③金陵:今江苏省南京市,三国时为吴国国都。王气:在古人的观念中,帝王居所的上空会有异样的云气出现,称为王气。收:消失。④千寻:极言其长。古时八尺为一寻。铁锁:吴国曾以铁锁链拦江,阻止晋船东下,被晋人用火烧熔。⑤降幡:表示投降的旗帜,这里指东吴投降。石头:即石头城。在今江苏省南京市清凉山附近,这里代指南京。⑥四海为家:指天下一统。⑦故垒:古代的营垒。芦荻:生长在水边的野草。

赏析

六朝如梦,兴也匆匆,亡也匆匆;六朝留下来的故事,都付笑谈中。据《唐诗纪事》记载:长庆年间,元稹、刘禹锡等人共聚白居易的家中,相约以六朝兴废为题材,各写一首《金陵怀古》。刘禹锡最先写成,就是这首《西塞山怀古》。白居易看后感慨:“四人探骊龙,子先获珠,所余鳞爪何用耶?”于是放笔不作。

先秦时代的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只是很多统治者都不明白这个道理,或者不愿意明白这个道理。东吴凭借长江天险,一向占据地利的优势。面对西晋的进攻,甚至想出“铁索拦江”的方法,却丝毫无法阻拦西晋统一天下的步伐。此后在金陵建都的几个小朝廷既没有能力统一全国,就满足于偏安的现状,纵情享乐,很快也相继灭亡了。如今天下统一,西塞山边只留下残破荒凉的故垒,供后人凭吊。

联系当时的历史背景,诗人也是以史为谏,在嘲讽“安史之乱”后割据地方的军阀。“安史之乱”虽然平定了,但是各个割据的军阀仍然拥兵自重,成为唐王朝的心腹之患。白居易、刘禹锡等有识之士无不为之忧心忡忡。站在历史的高度上,诗人指出王气不足凭、地利不足恃,分裂最终都会走向统一,这是没有人可以抗拒的历史大趋势。

多少六朝往事,多少伤心嗟叹,都随着时间的冲洗渐渐淡去。只有西塞山依然在长江之滨巍然矗立,见证着所有的兴衰荣辱。人世的多变与自然的永恒相比,显得多么短暂和渺小。俱往矣,回首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史,又何尝不是“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经典点评

明·陆时雍《唐诗镜》卷三十六:“三四似少琢炼,五六凭吊,正是中唐语格。”

石头城①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②,夜深还过女墙来③。

注释

①石头城:见《西塞山怀古》注⑤。②淮水:秦淮河,在今江苏省,流经南京市。③女墙:矮墙。

赏析

金陵怀古,是历代咏史怀古诗中最为常见的题材。这是《金陵五题》组诗中的第一首,也有总括的含义。就像一幕匆匆上演又匆匆谢幕的舞台剧,没有一个时代比六朝更富有戏剧性,人们从中可以看到历史,看到命运,看到人生,看到自己。

静静地,诗人徘徊在石头城前。虽然经历了数百年的时光冲洗,六朝故都以及周围的环境依然还在。时光荏苒,风流不再,当彭湃的激流拍打着空落落的都城,才发现所有的繁华都已经转瞬成空。只有秦淮河边的月色依然,在深深的夜晚照进石头城边的矮墙。轰轰烈烈的,往往不能持久;默默无声的,往往显得冷漠。短暂的六朝和永恒的月色相对照,诗人向我们讲述了一段沧海桑田的往事。虽然没有直接强烈的抒情语言,但是这些景物充满了诗人对故国萧条的感慨。

全诗于怀古的具体内容并没有一句直露的交代,而是将怀古的感情完全融化到寂寞的景物描写之中,因此大诗人白居易在看了这首诗后感慨道“我知后之诗人无复措辞矣”。元人萨都剌的《念奴娇·登石头城》就写道:“指点六朝形胜地,惟有青山如壁”、“伤心千古,秦淮一片明月”。而周邦彦的《西河·金陵怀古》更是通篇化用刘禹锡的诗:“山围故国绕清江,髻鬟对起。怒涛寂寞打孤城,风樯遥度天际”、“夜深月过女墙来,伤心东望淮水”。

经典点评

清·沈德潜《唐诗别裁》卷二十:“只写山水明月,而六代繁华俱归乌有,令人于言外思之。”

乌衣巷①

朱雀桥边野草花②,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③,飞入寻常百姓家。

注释

①乌衣巷:旧址在今江苏省南京市东南秦淮河畔。②朱雀桥:秦淮河上的桥,在乌衣巷附近。③王谢:东晋时两大世居乌衣巷的豪门王家、谢家。

赏析

是谁在朱雀桥边独自徘徊?是谁在乌衣巷口低声呢喃?400年的光影掠过,留下的是朱雀桥边,野草芜杂;乌衣巷口,夕阳斜照。高屋华厦、流水车马,富可敌国的王、谢之家如今烟消云散,只剩下一些前尘旧梦的影子,成为文人的慨叹,落入渔樵的闲话。

穿越漫长的400年,诗人来到传说中的朱雀桥边。在厚厚的已经沾满灰尘的历史书中,我们早就知道这里曾经是盛极一时的世族旧家:以书法闻名天下的王羲之、王献之,创作清新自然山水诗的谢灵运、谢朓……我们受着他们的文化滋养,我们听着他们的传说长大。他们是锦衣玉食的承平公子,他们是啸傲山林的高人逸士,他们的家族可以左右皇族的兴衰,他们的势力可以与帝王“共天下”。再次来到这里,诗人看到的是桥边的荒草、无人问津的野花和寻常的百姓人家。繁华如梦总成空,那么显赫的王谢之家,终究在历史无情的洗礼之下,变成永恒的过往。燕子沿着旧路,飞回夕阳斜照的乌衣巷下。一样的呢喃细语,似乎在诉说着岁月的沧桑变化。王谢的高堂也好,百姓的房屋也罢,燕子总要遵循自己的生活轨迹,在檐下累巢筑窝。是有情?是无情?诗人伫立在落日的余晖中,和我们一起默默地陷入沉思。

经典点评

清·沈德潜《唐诗别裁》卷二十:“言王、谢家成民居耳,用笔巧妙,此唐人三昧也。”

白居易

白居易,字乐天,下邽人,晚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贞元十六年登进士第,授秘书省校书郎、左拾遗。后因上书请求急捕刺杀宰相武元衡的凶手,得罪权贵而被贬为江州司马,后历任杭州、苏州刺史,官终刑部尚书。白居易思想驳杂,儒释道兼收并蓄。他是继杜甫之后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领导了中唐诗坛的“新乐府运动”,提倡“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白居易自分其诗为讽喻、闲适、感伤、杂律四类,总体风格以通俗浅易、老妪能解见称。薛雪在《一瓢诗话》中评价他的诗“言浅而思深,意微而词显”。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五卷。

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①,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②,晴翠接荒城③。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④。

注释

①离离:草木繁茂的样子。②远芳:远处的草。③晴翠:阳光照耀在草上映出翠绿色。④“又送”两句:化用了《楚辞·招隐士》中“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的含义。王孙:贵族,这里指作者的朋友。萋萋:草木繁盛的样子。

赏析

这首诗是白居易16岁时的成名作。据说白居易刚到长安的时候,就是拿着这首诗去拜见当时的诗坛领袖顾况,顾况看到他的名字笑着说:“米价方贵,居亦弗易”,等读到“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两句,惊喜过望,连连称赞“道得个语,居亦易矣”。

小草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植物,它们默默生长在不起眼的地方,既不用谁去照管它们,也没有谁去注意它们。可就是这种小草,生命力却极为顽强。你看那郊外平地上繁茂的野草,每年都随着季节的流转而生灭。纵然经历了野火的焚烧,第二年在春风的吹拂下依然会重新生长起来。诗的前半部分只是诗人为表达离情所作的“兴”。后半部分转入送别的主题:远远望去,古道已经被这种具有顽强生命力的野草占据,荒芜的古城也是苍翠满眼,这都说明时已春深。暮春是一个令人感伤的时节,因为我们要面对的是春光逝去,也象征着我们日渐衰老的年华。在这样的时节,偏偏又要送友人离去,诗人的内心自然充满了忧伤的情怀。

借咏草而写离别,是古典诗歌的传统题材。“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白居易用“萋萋”一词将咏草之繁茂与抒发离情的凄苦拍合在一起,可谓一语双关,含蓄之致。

经典点评

元·方回《瀛奎律髓》卷二十七:“‘春风吹又生’一联,乐天妙年,以此见知于顾况。”

长恨歌

汉皇重色思倾国①,御宇多年求不得②。杨家有女初长成③,养在深闺人未识。天生丽质难自弃④,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官粉黛无颜色⑤。春寒赐浴华清池⑥,温泉水滑洗凝脂⑦。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⑧。云鬓花颜金步摇⑨,芙蓉帐暖度春宵⑩。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天旋地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临邛道士鸿都客,能以精诚致魂魄。为感君王辗转思,遂教方士殷勤觅。排空驭气奔如电,升天入地求之遍。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金阙西厢叩玉扃,转教小玉报双成。闻道汉家天子使,九华帐里梦魂惊。揽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银屏迤逦开。云髻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风吹仙袂飘飘举,犹似霓裳羽衣舞。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含情凝睇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回头下望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唯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注释

①汉皇:以汉代唐是唐诗中习见的现象,这里指唐玄宗李隆基。倾国:汉代民间的音乐家李延年的《佳人歌》中有:“一笑倾人城,再笑倾人国”,这里指绝色的美人。②御宇:指君临天下。③杨家有女:指杨玉环。④自弃:指不被人注意。⑤六宫:泛指皇后妃嫔居住的地方。粉黛:代指美女。无颜色:黯然失色。⑥华清池: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城南骊山西北。⑦凝脂:形容肌肤的细腻柔滑。⑧承恩泽:指受到皇帝的宠爱。⑨金步摇:一种头饰,上有金花,下有垂珠,插在头上,随人行走而摇动。⑩芙蓉帐:指绣着并蒂莲的幔帐。早朝:指古代帝王五更前在正殿接见大臣处理朝政。金屋:据《汉武故事》记载,汉武帝年少时要用黄金筑屋娶表姐阿娇为妻。这里指唐玄宗对杨贵妃极度宠爱。列土:分封土地。这里指唐玄宗因为宠爱杨贵妃而赏赐其全家。可怜:可爱,令人羡慕。“不重”句:据《史记·外戚世家》记载:“生男无喜,生女无怒,独不见卫子夫霸天下!”指卫皇后受到汉武帝宠爱后一家荣耀。骊宫:骊山上的华清宫。慢舞:即曼舞,指轻盈美妙的舞姿。丝竹:指管弦乐。渔阳:今天津市蓟县。鼙鼓:骑兵用的小鼓,这里代指安史之乱。《霓裳羽衣曲》:唐代大型舞曲,这里代指杨贵妃的舞蹈。九重城阙:代指皇宫,皇宫的门有九重。烟尘:比喻战火。乘:一车四马为一乘。西南行:代指唐玄宗逃难四川。翠华:皇帝乘坐的车上面的华盖,用翠鸟的羽毛装饰。摇摇:行色匆忙的样子。百余里:暗指马嵬坡,在今陕西省兴平市西马嵬镇。六军:天子军队的总称。宛转:缠绵的样子。娥眉:代指美女,这里指杨贵妃。翠翘:一种头饰。金雀:一种用黄金铸成的凤形的头饰。玉搔头:一种玉制的发簪。

云栈:高耸入云的栈道。萦纡:迂回曲折。剑阁:道名,今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东北。峨嵋山:今四川省境内,这里泛指四川的高山。圣主:这里指唐玄宗。天旋地转:代指郭子仪收复长安,战局向着有利于唐王朝的方向发展。龙驭:皇帝乘坐的车马。此:指马嵬坡。空死处:就是“空见死处”的意思。都门:代指长安。太液:指太液池,在长安大明宫北。未央:汉代宫殿名,唐代曾经在其故址的基础上加以修缮。西宫:指太极宫,遗址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南内:指兴庆宫,遗址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南。这一句暗指玄宗回到长安后被肃宗软禁于此。梨园弟子:宫廷中的歌舞艺人。椒房:皇后居住的宫殿。阿监:宫廷中的女官。清娥:少女。耿耿:星光微弱的样子。鸳鸯瓦:一俯一仰的瓦。霜华:霜花。翡翠衾:绣着翡翠鸟的被。临邛:今四川省邛崃市。鸿都:汉代洛阳的城门名,这里代指长安。客:客居。方士:道士。穷:找遍。碧落:指天堂。黄泉:指地府。五云:五色的云彩。太真:杨贵妃做女道士时候的法号。参差:依稀。阙:门上的楼观。扃:门户。小玉:吴王夫差的女儿。双成:西王母的侍女。这里都是指太真的侍女。九华帐:绣着各种回环图案的幔帐。迤逦:形容拉开珠帘时曲折流动的样子。觉:醒。袂:衣袖。阑干:纵横交错的样子。凝睇:看得出神。昭阳殿:汉武帝的后宫之一,这里代指杨贵妃生前的居所。蓬莱宫:传说中的仙宫,这里指杨太真现在的居所。钿合:用金丝和珠宝镶嵌制成的盒子。一扇:即一半。长生殿:殿名,属于华清宫。连理枝:枝叶相连的两棵树。

赏析

突然而至的安史之乱中断了唐王朝的泱泱盛世,也埋葬了唐玄宗和杨贵妃童话般的爱情。他们既是这个悲剧的制造者,又是这个悲剧的承担者。在历史转折的关头,他们扮演了并不光彩的角色,也忍受了天人永隔的痛苦。白居易有感于此,创作了充满了感伤情调的“风情”诗——《长恨歌》。对这首诗的创作背景,白居易还特意写了个小序加以说明,既要“惩尤物,窒乱阶”,以为将来之戒;同时又不忍使民间流传的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故事因时光流逝而“消没”。所以,这一“长恨”具有双重主题,开始部分有明确的批判,而最终让位于对爱情的歌颂。

多么刻骨铭心的爱情,让杨贵妃“三千宠爱在一身”的荣幸,让唐玄宗“上穷碧落下黄泉”的追寻;多么惨痛无奈的爱情,让杨贵妃“宛转蛾眉马前死”的无助,让唐玄宗“孤灯挑尽未成眠”的相思;又是多么坚贞不渝的爱情,让他们期待“但令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的重逢,让他们许下“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誓言。这就是唐玄宗和杨贵妃之间的爱情,演绎了千百年,演绎了千百遍,仍然让我们为之心动。

中国古诗向来缺少叙事的传统,这首《长恨歌》弥补了这种缺憾。叙事、抒情、写景的完美融合,堪称古诗中的典范之作。我们可以说它是具有抒情特色的叙事诗,或是具有叙事意味的抒情诗。

沿着《长恨歌》的叙述,我们重新温习了他们的爱情。一心寻找倾国美色的唐玄宗遇到了天生丽质的杨贵妃,故事就顺理成章的发生了。他们相爱,在皇宫中纵情享乐。爱屋及乌,连杨贵妃的兄弟姐妹都得到册封。满朝文武的叹息,边将坐大的隐患,唐玄宗全然不顾。飘飘仙乐,轻歌曼舞,人生在世,又夫复何求!

动地而来的渔阳鼙鼓让所有的美梦戛然而止。在马嵬坡上,六军将士不可遏制内心的愤慨,请求处死杨贵妃。唐玄宗不能相救,只得掩面任她离去。此后的朝朝暮暮,无时无刻不是伤心断肠啊!

天旋地转,唐玄宗旧地重回,玉颜却阴阳两隔。西宫内的一草一木都见证了他对杨贵妃的日夜思念。只是一别经年,怎么连重逢的梦也未曾做过一个!

居然有个临邛道士,在海外仙山上寻找到雪肤花貌的杨贵妃。她殷勤接待道士,并托他将当年的定情信物带给玄宗,重申长生殿中的今生来世的诺言。于是,他们刻骨的相思变成了绵绵不绝的长恨。

这是一首千古绝唱。波澜一生的唐玄宗与绝世美人杨玉环,他们的分别,他们的相思,他们的长恨,历经千百年而不减,至今让人思之而回肠荡气。爱情,不仅不能填满人生的遗憾,反而会制造更多的遗憾。可纵然有这么多的不尽如人意,我们还是向往爱情,追求爱情,歌颂爱情。太多的英雄人物,都跌倒在美人的石榴裙下。值得还是不值得,他们的功过是非只能任由后人评说。

谁在长恨?又恨些什么?诗人没有明说。经典的意义就在于它具有无限的可诠释性,人们可以从中解读出各种各样的结果:批评唐玄宗的荒淫误国,赞美他与杨贵妃之间真挚的爱情,或者希望后世的君王以此为借鉴……

经典点评

清·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卷二十五:“指陈时事,而铺写详密,宛如画出,使今世人读之,犹可想见当时之事,余以为当为古今长歌第一。”

新丰折臂翁①

新丰老翁八十八,头鬓眉须皆似雪。玄孙扶向店前行,左臂凭肩右臂折②。问翁臂折来几年,兼问致折何因缘③。翁云贯属新丰县,生逢圣代无征战④。惯听梨园歌管声⑤,不识旗枪与弓箭。无何天宝大征兵⑥,户有三丁点一丁⑦。点得驱将何处去,五月万里云南行⑧。闻道云南有泸水⑨,椒花落时瘴烟起⑩。大军徒涉水如汤,未过十人二三死。村南村北哭声哀,儿别爷娘夫别妻。皆云前后征蛮者,千万人行无一回。是时翁年二十四,兵部牒中有名字。夜深不敢使人知,偷将大石捶折臂。张弓簸旗俱不堪,从兹始免征云南。骨碎筋伤非不苦,且图拣退归乡土。此臂折来六十年,一肢虽废一身全。至今风雨阴寒夜,直到天明痛不眠。痛不眠,终不悔,且喜老身今独在。不然当时泸水头,身死魂孤骨不收。应作云南望乡鬼,万人冢上哭呦呦。

老人言,君听取。君不闻开元宰相宋开府,不赏边功防黩武。又不闻天宝宰相杨国忠,欲求恩幸立边功。边功未立生人怨,请问新丰折臂翁。

注释

①新丰:县名,故址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东北。②左臂凭肩:左臂扶在玄孙肩上。③因缘:缘故。④圣代:圣明时代。折臂翁大概生于开元中期,社会安定,经济繁荣,故称“圣代”。⑤梨园:玄宗时宫廷中教习歌舞的机构。⑥无何:不久。⑦点:征。⑧云南:此处指南诏。⑨泸水:今雅砻江下游及金沙江会合雅砻江以后的一段江流。⑩瘴烟:即瘴气,山林间因湿热蒸发而产生的一种能致人疾病的气体。汤:滚开的水。兵部:唐尚书省六部之一,主管中央及地方武官的选用、考查,以及有关兵籍、军械、军令等事宜。牒:文书,此处指征兵的名册。将:用。簸:摇动。万人冢:作者自注说,云南有万人冢,在鲜于仲通、李宓军队覆没的地方。呦呦:形容鬼哭的声音。宋开府:指宋璟,开元时贤相。杨国忠:天宝十一载拜相,为著名奸相。

赏析

白居易在50首新乐府中,描写了3个著名的老翁:一个是“心忧炭贱愿天寒”的卖炭翁;一个是痛斥地方官“剥我身上帛,夺我口中粟”的杜陵叟;还有一个就是“偷将大石捶折臂”的新丰折臂翁。这些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普通百姓,展示了中唐社会生活的不同层面。

一位80余岁的老翁,拖着折断了60余年的断臂,忍受着风雨之夜难眠的痛楚,不以为苦,反而深深庆幸,这就是中唐的社会现实。平民百姓不能改变国家兴兵作战的决定,不能改变“户有三丁点一丁”的政策,又不想成为战场上的孤魂野鬼,只好用伤害肢体的办法逃避兵役。老翁从来没有后悔当年的决定,他的快慰成了对边功战事最大的讽刺。此诗的结尾虽然有几句议论,但因为前面的故事太富于传奇色彩了,加之这些议论又落到“请问新丰折臂翁”上,也就只觉有力而不显直白了。

这首诗下的小序是:“戒边功也。”唐玄宗统治后期,杨国忠当政,对南诏作战,前后死伤士卒20多万。安禄山趁此机会起兵,导致唐朝的中衰。玄宗晚年好大喜功,轻开边衅,穷兵黩武,百姓只能听候朝廷的命令,被迫卷入无情的不义战争中去。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边关作战,不管胜利还是失败,茫茫战场上处处都是普通士兵的累累白骨。国家一个错误的政策,就会给百姓造成不可弥补的创伤。白居易希望天子知道这样的事实,体恤臣民百姓,好好运用手中的权力。

经典点评

清·沈德潜《唐诗别裁》卷八:“穷兵黩武之祸,慨切言之。”

放言①其三

赠君一法决狐疑②,不用钻龟与祝蓍③。试玉要烧三日满④,辨材须待七年期⑤。周公恐惧流言日⑥,王莽谦恭未篡时⑦。向使当初身便死⑧,一生真伪复谁知?

注释

①放言:言论放肆,不受拘束。②诀:判定。③钻龟:用龟背占卜的方法。祝蓍:用蓍草占卜的方法。④“试玉”句:作者原注:“真玉烧三日不热。”⑤“辨材”句:作者原注:“豫章木生七年而后知。”⑥周公:周武王之弟,成王的叔父。成王年幼为王,周公摄政,管叔等人说周公要害成王,周公被迫外出避难。随后成王发现流言是假的,就接周公回来。⑦王莽:汉元帝皇后的侄儿,常常做出谦恭退让的姿态,最后篡汉自立,改国号为“新”。⑧向使:如果。

赏析

面对越来越快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复杂的社会现实,人们越来越辨识不清事实的真相。我们质疑爱情,不再相信天长地久的誓言;我们质疑友情,不再相信肝胆相照的承诺;我们在质疑中迷惑,焦急地寻找判断“狐疑”的良方。

白居易用一首哲理诗告诉我们:生活中遇到不能做出准确判断的事情,最好的方法就是用时间来证明。火烧三日不热的,才是真正的美玉;树木需待七年之后,才能看出是否是栋梁之材。对人的判断又何尝不是这样?周公辅佐成王时,悉心为成王料理政事,人们却怀疑他有篡位的野心;王莽韬光养晦时,礼贤下士,人们都为他的恭谦有礼而感动。然而历史的发展向我们展示的却是完全不同的结果。周公辅佐成王,功成身退;王莽却在羽翼丰满的时候,篡汉自立,暴露了真正的面目。如果过早地下结论,谁能够对他们的一生做出准确的评价?

这首诗前有一个小序,介绍了创作这首诗的背景。白居易的好友元稹被贬官江陵时,曾经写过五首《放言》诗,抒发自己内心的愤懑。五年后,白居易被贬官江州司马,他在赴任的途中,也写了五首《放言》诗,作为和作。作为封建时代的知识分子,他积极参与政治,屡次上书指陈时政,对皇帝寄予很高的期望,结果却因为越职言事而被贬官。忠而见疑,信而被谤,白居易黯然离开京城。他写了这样一组诗,宣泄对自身遭遇的愤愤不平,并相信滚滚的历史长河最终一定会证明他的忠贞和清白。

经典点评

清·黄周星《唐诗快》:“真正千古名言,佛说真经,不过如是。”

琵琶行

浔阳江头夜送客①,枫叶荻花秋瑟瑟②。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③。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④,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捻抹复挑⑤,初为《霓裳》后《六幺》⑥。大弦嘈嘈如急雨⑦,小弦切切如私语⑧。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⑨,幽咽泉流冰下难⑩。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渐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曲罢曾教善才伏,妆成每被秋娘妒。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钿头云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注释

①浔阳江:长江流经九江的一段。②荻花:芦苇。③回灯:把灯拨亮。④转轴:调节音调。⑤拢、捻、抹、挑:皆指琵琶的弹奏手法。⑥霓裳:《霓裳羽衣曲》。六幺:唐大曲,又称《绿腰》、《乐世》。⑦大弦:粗弦。嘈嘈:形容声音厚重。⑧小弦:细弦。切切:形容声音细微急促。⑨间关:黄莺叫声。⑩难:艰涩。虾蟆陵:长安街巷名,正称“下马陵”,在城东南,临近曲江,为当时有名的娱乐区。地今仍存,在西安市和平门内西侧。善才:唐时对琵琶艺人及曲师的通称。秋娘:唐歌舞伎的常用名,泛称歌伎。五陵少年:汉高、惠、景、武、昭五帝陵在长安西,后迁豪贵居五陵地区,世人遂称富贵人家子弟为“五陵少年”。缠头:以钱帛赠歌舞伎,称缠头。弟:教坊中的男役。阿姨:这里指鸨母。故:衰老。浮梁:今江西省景德镇北,唐时为茶叶贸易中心。阑干:纵横交错的样子。黄芦:黄苇。苦竹:又名伞柄竹,笋味苦。杜鹃啼血:蜀后主杜宇,号望帝,被迫让位,传其死后化为杜鹃,春月昼夜悲鸣,口吻带血。呕哑嘲哳:杂乱细碎的声音。呕哑,小儿语或鸟叫声;嘲哳,一作啁哳,繁细嘈杂之声。促弦:把弦拧紧。青衫:唐八、九品文官服青色官服。白氏位为州司马,实职则仅为从九品将仕郎,故着青衫。

赏析

这首诗下有长长的小序:“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娼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遂命酒,使快弹数曲。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二言,命曰《琵琶行》。”小序既交代了写作背景,又概括了诗歌的主要内容,与诗歌的正文相得益彰。

中国古诗中常常出现歌女的形象,要么是花前月下的点缀,要么是酒边樽前的陪衬,几乎不具有个性化的特征。我们不知道她们从哪里来,去向何处,甚至不知道她们的名字。今宵有酒就在这里买笑寻欢,明天酒醒就全然将她们忘却。歌女们年轻貌美,却注定难以逃离凄苦的命运,这本来就是当时社会规则的一部分。难能可贵的是,白居易塑造了一个血肉丰满的琵琶女形象,她的身世和人生遭际博得了后人无限的关切与同情。

“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歌女在千呼万唤声中出场,那“大珠小珠落玉盘”的琵琶声响,那“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袅袅余音,都突出了琵琶女演奏技艺的高超。这么高超的演奏技巧,却丝毫无法改变她的命运。作为京城教坊中最出色的歌女,她经历过“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的风光热闹。只是,逢场作戏的灯红酒绿之后,只留下无尽的空虚和无奈的现实。“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等到年老色衰的时候,门前车马冷落,没有人再来关心她的生活。不管多么有才华,也只能“老大嫁作商人妇”。人生中有太多不如意的事情,她常常在寂寞中抱着琵琶怀想当年的生活。

全诗的主人公似乎是歌女,其实诗人不过是将“满腔迁谪之感,借商妇以发之,有同病相怜之意焉”。中国诗人常属意用女性自比,尤其是失意的文人更愿意以失宠的不幸女性自比,正所谓“我未成名君未嫁,可能俱是不如人”。白居易正是这样,空有满腔的抱负、满腹的诗书,但最终却被贬官为江州司马,早早终结了自己的政治生命。同样从京都来到遥远的异乡,同样在此终日抑郁无人欣赏,白居易与琵琶女的遭遇何其相似!难怪两句“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就把二人的命运紧密地绾结在一起。

这首诗与《长恨歌》一样,将叙事与抒情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而诗中的警句似显更加众多与精彩。除“同是”二句外,如“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两句,“大珠小珠落玉盘”一句,“此时无声胜有声”一句等等,穿插在长篇叙事抒情诗中,使全诗显得更加生动精彩,成为人们千百年来传唱不衰的名篇。

经典点评

今·陈寅恪《元白诗笺证稿》:“既专为长安故倡女感今伤昔而作,又连绾己身迁谪失路之怀,直将混合作此诗之人与此诗所咏之人,二者为一体。真可谓能所双亡,主宾俱化,专一而更专一,感慨复加感慨。”

大林寺桃花①

人间四月芳菲尽②,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③。

注释

①大林寺:在庐山香炉峰顶,相传为晋代僧人昙诜所建,为我国佛教圣地之一。

②人间:指庐山下的平地村落。芳菲:泛指盛开的花。③不知:岂料,想不到。此中:这深山的寺庙里。

赏析

时光静静流逝,似乎毫无踪迹,但是轻轻打量我们的周围,花落花开,春去春回,岁岁年年,总有些什么在提醒我们对时光的凭吊。就像每年都会盛开的桃花,一到四月份不就悄然凋零了吗?于是我们惆怅着,感慨着:又是一年春光尽。只是来到大林寺,忽然看到满寺的桃花只是刚刚盛开的样子,不知不觉要对自己微笑了:原来春天是到了这里啊!大林寺地处高远,人迹罕至,山下已经是初夏,寺中仿佛才到二月,正是梨花、桃花刚刚开放的时候。诗人何其幸运,在这高高的庐山之巅,再次与春天偶然相逢。

写这首诗的时候,白居易依然在那个江州司马的闲职上,在诗友的往来唱和中过着看似平静安宁的生活。大诗人陆游在《游山西村》中写道:“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在每一个看似绝境的背后,都隐藏着新的玄机。人生也是一样,沿途各有各的风景,如果不是太过执著,反而会收获很多莫名的惊喜。当然,惊喜的前提是我们要始终保持一颗敏感而且善于观察和体会事物的心。那样,就不必为春归何处而寻寻觅觅。不管身处何方,只要心中存有春天的气息,就会找到最美好的时光。

经典点评

清·田雯《古欢堂集杂著》卷二:“香山山峙云行,水流花开,似以作绝句为乐事者。”

问刘十九①

绿蚁新醅酒②,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③?

注释

①刘十九:即刘轲,此时隐居庐山。②绿蚁:酒名。新造的酒面上浮有米渣,形似绿蚁。醅:未经过滤的酒。③无:即“否”。

赏析

谁也无法拒绝这样亲切温馨的邀约,谁也无法拒绝这样雅致好客的主人。天晚欲雪,摆上新酿的绿蚁酒,点燃温暖的小火炉,再寄上一首小诗作为短笺,邀请您共度良宵。我想,收到信的刘十九一定会发出会心的微笑,欣然赴约。

酒淡情意真,炉小温情浓。悠长的冬夜里,窗外天寒地冻,室内温暖如春,邀上一二知己,举杯谈文章,温酒叙家常,既是难得的友朋之乐,也是高雅的文人情怀。毫无疑问,主人是深谙待客之道的。难怪白居易会有那么多的座上客!“去我三千六百里,得君二十五篇诗”的元稹,“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的刘禹锡,还有创作了《长恨歌传》的陈鸿等等,都是他樽前盏后吟诗作赋的至交好友。

当今的人们时常慨叹知己难觅,似乎这个速食的时代中,友情变得那么珍贵,那么可遇不可求。一个多世纪以来,科技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太多太大的转变。有了电视,我们即使一个人独处,房间里也会充满了喧嚣;有了电脑,我们即使蜗居床边,也可以和天南海北的陌生人闲聊;有了电话,我们记不清有多久不曾提笔写信;有了短信息,我们只要按一下“转发”,就完成了问候。在这个信息爆炸的年代,我们的生活过得竟是如此忙碌和粗糙!真想就在今晚,拿出一瓶好酒,邀请几位早就想见面却一直没有见着的老朋友,团团围坐在地毯上,静静消磨那温暖的时光。

经典点评

清·孙洙《唐诗三百首》卷七:“信手拈来,都成妙谛。诗家三昧,如是如是。”

勤政楼西老柳①

半朽临风树,多情立马人。开元一株柳②,长庆二年春③。

注释

①勤政楼:《旧唐书·睿宗诸子传》:“玄宗于兴庆宫南置楼,西面题曰花萼相辉之楼,南面题曰勤政务本之楼。”②开元:玄宗年号。③长庆:穆宗年号,长庆二年即822年。

赏析

这首咏柳诗,写得似乎是四个毫不相关的画面。倘若仔细揣摩,就会发现其中内在的情感逻辑。开元距离长庆近百年,那时种的柳树现在已经半朽;多情的立马人在七八十年后看到这样的景物,再遥想当年的情景心事,怎能不伤心感怀?内心的冲击虽然强烈,但诗人却用淡淡的笔触道来。如此深沉苍茫的人生感慨尽在不言之中,体现了作者达到化工的高超艺术手法。

白居易在《曲江感秋》中写道:“元和二年秋,我年三十一。长庆二年春,我年五十一。”这首诗下有小序:“今游曲江,又值秋日,风物不改,人事屡变。”孔子说:“五十而知天命。”年过半百的诗人对人生命运的领悟尽在短短的20个字中。《世说新语》中载,东晋大将军桓温看到自己当年种的柳树已经长到十围那么大,不禁感叹:“树犹如此,人何以堪!”时光易逝而功业难成,是人们共同的忧虑。

在艺术手法上,全诗没有一个谓语动词,堪称绝妙。这让我们很容易联想到元人马致远的小令《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语短情深,余韵不尽,在短短的五句中刻画了11个名词性意象,因而成为脍炙人口的名作。但仔细体味,还是有“下”和“在”两个动词存在。这首《勤政楼西老柳》完全由名词写成,显得更加技高一筹。

经典点评

清·高宗弘历敕编《唐宋诗醇》卷二十三:“不著一字,尽得风流。”

李绅

李绅,字公垂,无锡人。为人短小精悍,故友人白居易辈称之为“短李”。穆宗年间,与李德裕、元稹号为“三俊”,为新乐府运动的最先倡导者和积极参与者。武宗朝拜中书侍郎同平章事,进尚书右仆射,封赵郡公。《全唐诗》录其《追昔游诗》三卷,《杂诗》一卷。

悯农

春种一粒粟①,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②,农夫犹饿死。

注释

①粟:谷子,这里指谷种。②四海:泛指全国各地。

赏析

李绅更为人熟知的是另一首《悯农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如果挑选出在中国最为人熟知的两首古诗,除了李白的《静夜思》,就是上面的《悯农》,虽然很多读者并不知道这首诗的作者是中唐诗人李绅。

中国传统上是一个农业社会,农民的温饱问题一直是最主要的社会问题。俗语云:“一粒入土,万粒归仓”,而如今天下太平,四海的农夫都在辛勤耕作着,为什么农民获得丰收后还是被饿死?诗人用明白的话语提出了一个深刻的社会问题,值得人们深思。

《老子》说:“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为什么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运行规则竟然如此不同?为什么辛辛苦苦奠定社会基石的农民始终处于社会的最底层,始终过着悲惨的生活。在漫长的封建社会,无数具有民本思想的知识分子一次又一次地发出这样的疑问,他们赋诗作文,对广大劳苦的农民给予了深切的同情,也给后世留下了许多感人至深的精彩诗篇。

经典点评

明·彭大翼《山堂肄考》卷一百四十四:“吕温诵之曰:‘此人必作宰相!’后果如其言。”

柳宗元

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世称柳河东,贞元九年登进士第。曾与刘禹锡等人参加了王叔文领导的“永贞革新”,失败后被贬为永州司马,十年后迁为柳州刺史,卒于此地,世称柳柳州。柳宗元和韩愈一起,推动了中唐的“古文运动”,主张“文以明道”。其诗幽峭明净,自成一家。有《柳河东集》四十五卷,《外集》二卷。

江雪

千山鸟飞绝①,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②,独钓寒江雪。

注释

①飞绝:飞尽。②蓑笠翁:穿着蓑衣、戴着斗笠的渔翁。

赏析

古代最广为人知的两个垂钓者,一个是商末周初的姜子牙,他在渭水之滨垂钓,遇到了周文王,成就了后世不朽的功业;另一个就是这个“独钓寒江雪”的孤独老者,在天地一片苍茫之间,留给后世一个永恒的背影。冷淡高旷的情感,显示了“蓑笠翁”不同流俗的格调,这正是柳宗元自己精神生活的真实写照。“永贞革新”失败后,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而且朝廷还有特别的诏令,不得享受大赦。这无异于中断了柳宗元的政治生命。在永州的日子,柳宗元是孤独寂寞的,他四处游览,留下了脍炙人口的《永州八记》;他学佛学道,只为解除精神上的苦闷。他痛苦过,彷徨过,可是就算在天地都归于寂灭的洌洌寒冬,也始终恪守着自己高洁的人格。

诗中对比反衬手法的运用,强烈震撼了我们的心灵。远处千山环绕,周遭道路万条,宇宙竟是如此的苍茫辽阔;一帆孤舟,一位钓者,个人又显得如此的脆弱渺小。然而,看似渺小的主人公始终不改孤洁之情,悠然在风雪之中垂钓,这该是多么淡定的风度,多么高雅的情怀!面对沉重的人生忧患,柳宗元用敏锐的哲学洞察力思索着灵魂的出口。一个人在失意落魄的时候,在人事纷争中感到伤害的时候,最好的治疗方式就是走到大自然中去,看看山的巍峨,水的壮阔,造物的神奇,就一定会从中感受到超越“小我”的永恒,并且在这种永恒中获得平静、安宁和力量。

经典点评

宋·范晞文《对床夜语》卷四:“唐人五言四句,除柳子厚《钓雪》一诗之外,极少佳者。”

渔翁

渔翁夜傍西岩宿①,晓汲清湘燃楚竹②。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③。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注释

①西岩:指永州的西山。②清湘:清澈的湘江。楚竹:永州古属楚国,故称永州的竹子为楚竹。③欸乃:摇橹声,一说指渔歌声。

赏析

处处无家处处家,一艘小船就是渔翁的天下。汲湘水,燃楚竹,夜宿在西岩之下;山清水秀,“欸乃”声声,回首漂泊的白云,仿佛生活在画中。这渔翁如此高雅,分明是柳宗元的自况和理想。柳宗元在永州,“自肆于山水之间”,留下了永不磨灭的《永州八记》。他像一个行者,在永州的山山水水中留下寻觅的足迹。曾几何时,出生在诗礼大家的柳宗元,4岁习文,20岁登进士第,一路春风得意。在偏僻的永州,比仕途更无望的,是文化上的疏离。于是,他只能是寂寞的行者,他只能是超凡脱俗的渔翁。

“岩上无心云相逐”,化用了陶渊明《归去来辞》中“云无心以出岫”。脱离樊笼、复归自然的陶渊明,是后世文人永恒的精神家园。在永州的十年,柳宗元何尝不想像陶渊明一样在自然山水中寻找生活的乐趣和心灵的宁静。但是,激切孤直的个性决定了柳宗元最终还是生活在一种幽怨悲凉的情绪中。

北宋大诗人苏轼认为这首诗的最后两句“虽不必亦可”。诚然,舍去最后两句,意境似乎更为简明悠长,但最后两句本身的意境也很悠远洒脱,舍去了也颇为可惜。

经典点评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十九:“东坡云:‘诗以奇趣为宗,反常合道为趣,熟味此诗有奇趣。’”

登柳州城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①

城上高楼接大荒②,海天愁思正茫茫。惊风乱飐芙蓉水③,密雨斜侵薜荔墙④。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共来百越文身地⑤,犹自音书滞一乡⑥。

注释

①漳、汀、封、连:与柳宗元同时被贬的另外一些革新集团成员的贬官地。②大荒:泛指荒凉偏僻的边远地区。③飐:吹动。④薜荔:一种缘壁而生的长绿蔓生植物。⑤百越:即百粤,在这里泛指南方少数民族,古时他们有文身的习俗。⑥滞:停滞,淹留。

赏析

为了实现大唐中兴的梦想,柳宗元积极投身到“永贞革新”之中,意气风发地探讨富国强民的政策,自以为可以实现多少读书人梦寐以求的“经邦立国”的抱负。然而,只有短短的五个月,“永贞革新”就在宦官权贵的反对声中草草收场。政治斗争中只有成败,没有对错。此后,柳宗元为此付出了自己的后半生作为代价。

在永州,柳宗元度过了漫长的10年。没有官职,没有家人,他只能纵情山水,研习佛道,自以为只能在永州终老。元和九年,柳宗元、刘禹锡等人同时被召回京城,似乎皇帝打算重新起用他们。然而,生命的转机来得艰难,去得却突兀,就像马戏团小丑手中的扑克牌一样反复无常。作为再一次权力斗争的牺牲品,柳宗元等人再一次被放逐。这一次,是更加遥远的柳州。

初到柳州,柳宗元写了这首诗寄给遭受同样命运的几位故友。登楼远眺,看到海天茫茫,就像自己心中难以排遣的忧愁,充斥了整个宇宙。疾风骤雨中,荷花池水被暴风吹起层层涟漪,薜荔斜墙被雨水重重敲击。这一派愁云惨雾的景象,正如诗人黯淡愁苦的心绪。想要问问老友们的情况,可是重岭密林的遮蔽,九曲江流的阻挡,不但相见不容易,就连互通音信也很渺茫。处境艰难,心情烦乱,难怪后人评价他的七言诗“满纸涕泪”。再加上诗中选用的意象大多被赋予了暗示性的双关,正如“点评”中所引吴乔的分析,遂使全诗更在凄苦中打上了一层悲愤的烙印。

“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这是柳宗元写给弟弟的送别诗中的一句话。在穷僻荒远的柳州,在凄风苦雨的城楼,柳宗元吟唱着逐臣的哀曲,感动了无数后人。

经典点评

清·何焯《义门读书记》卷三十七:“中四句皆寓比意,惊风密雨喻小人,芙蓉薜荔喻君子,乱斜侵则倾倒中伤之状,岭树句喻君门之远,江流句喻臣心之苦,皆逐臣忧思烦乱之词。”

元稹

元稹,字微之,河南人。幼年丧父,家境贫寒,15岁明经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等职,官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元稹与白居易齐名,世称“元白”,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宫中乐工,常诵其诗,呼为“元才子”。以悼亡诗和艳诗流传最广,诗风委婉轻靡。有《元氏长庆集》。

行宫

寥落古行宫①,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②。

注释

①古行宫:指洛阳行宫上阳宫。②“闲坐”句:指宫女们闲谈天宝时代的玄宗旧事,抒发盛衰的感慨。

赏析

这首诗应该比照白居易的《上阳白发人》一起来读。这些行宫里的宫女,是在天宝末年被“潜配”到上阳宫,在冷宫里一住就是40多年,成了“上阳白发人”。40余年来,她们守着寂寞的宫殿,照顾着鲜艳盛开的宫花,等待着皇帝也许会、也许永远也不会的驾临,消磨了一生一世。那些白发宫女们,已经有很多年没有接触过外面的世界了,坐在一起也只能谈论她们刚刚进宫时的往事,谈论她们几十年前印象中的玄宗。

以乐景写哀情,悲哀也就显得更加幽怨。整首小诗中,我们看不到宫女自诉的幽怨。可是鲜花的红艳和宫女的白发,形成了多么强烈刺目的画面,让我们深深感受到花虽年年红,人却难得再少年;外面已经是元和年间了,而宫女们的记忆中还是玄宗天宝年间的事情。宫女们大概还在谈论着唐玄宗的多情和杨贵妃的美丽,并且深深羡慕着吧?历史的陈迹在她们的口中仍然是咀嚼不完的话题,这是何等的讽刺!“玄宗旧事出于白发宫人之口,白发宫人又坐宫花乱红之中,行宫真不堪回首。”一个小小的行宫,折射出诗人深沉的盛衰之感。不过,这首诗表现得比白居易的诗作含蓄,因而更有韵致。

经典点评

宋·洪迈《容斋随笔》卷二:“言少意足,有无穷之味。”

遣悲怀①

昔日戏言身后事,今朝皆到眼前来。衣裳已施行看尽②,针线犹存未忍开。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③。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注释

①悼念亡妻之作。②施:施舍。行看:将要。③送钱财:指烧纸钱等物。

赏析

我们可以将很多女子的名字和元稹联系在一起,《莺莺传》中的张生,原型就是元稹自己;令终生未嫁的才女薛涛一见钟情,写下“谁言千里自今夕,离梦杳如关塞长”诗句的,也是元稹;元稹呢,他又遇到了擅长参军戏的刘采春,赞美她“言词雅措风流足,举止低回秀媚多”。“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他不是薄情浪子,他只是一个太多情的诗人。翻翻元稹的诗集,我们知道他从来没有忘记自己的妻子韦丛。虽然他们只在一起生活了短短七年,元稹写了很多诗来追忆往事,倾诉思念。

这是怀念亡妻韦丛的组诗中的一首。欢乐的时候,谁会想到分离;分离之后,昔日欢乐的画面就变成了今日伤心的回忆。从前的那些戏言,本来只是夫妻间说笑的借口;现在只剩下一个人,心中的惨痛根本无法预想。你穿过的衣裳,我已经渐渐施舍殆尽;你做过的针线,我仍然原封不动保存着,不忍心打开。看到旧日的奴婢,我就会记起你总是善待她们,因而对她们也多了分怜惜;想起曾经的贫穷生活,我怕你在阴间依然受苦,就多烧些纸钱。死亡是难免的,人人都要经历,只是像我们这样的贫贱夫妻一旦分开,就更加让人哀恸。诗人善于捕捉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借以表达对亡妻的郁郁深情。语言平实质朴,情意真实感人,诗中的悲痛之情弥漫开来,充斥了我们的心胸。往者已矣,生者还能做些什么?大概也只有“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了。

经典点评

清·章燮《唐诗三百首注疏》卷五:“此从死后咏到生前,留言遗物,真情梦幻,一一描写,何等悲怀。”

离思

曾经沧海难为水①,除却巫山不是云②。取次花丛懒回顾③,半缘修道半缘君④。

注释

①“曾经”句:意思是见识过无比深广的沧海,就会觉得别处的水都相形见绌了。这一句化用了《孟子·尽心篇》:“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

②“除却”句:意思是见识过巫山无比美丽的云彩,就会觉得别处的云彩都黯然失色了。③取次:任意,随便。花丛:比喻众多美女。④缘:因为。修道:指尊佛奉道,修身养性。

赏析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一个人一旦经历过高层次的体验,就觉得其他都不值得称道了。所以,当我们看过深广的沧海,看过巫山的云彩,普普通通的山山水水就不足为道了。

元稹深爱着贫贱与共的妻子。妻子死后,对于其他的女色,元稹已经无心眷恋。对此,诗人只是淡淡地说:这一半是因为你的缘故,一半也是因为我在修道。但“曾经”两句高度的锤炼和奇特的构思表达了对妻子无限深厚的情义和由衷的、无可替代的爱慕。是的,惊天动地、生死不渝的爱情固然让世人惊叹,可是,真正将一段感情铭记在心间,保留在心灵,固守在心田,这该是更真挚、更沉痛的,也只有真正体会过深情的人才能够了解。至今,人们仍然把“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作为赞美一个人所经历过的最高境界。

有些事情,年轻时我们不了解,而等到了解了,我们却已不再年轻。这是每个人的无奈。假如岁月可以重来,相信每个人都会比现在更优秀、更成功、更幸福,可是,一切都注定只能在流逝中聆听我们的感慨。

经典点评

清·计有功《唐诗纪事》卷三十七:“公先娶京兆韦氏蕙丛,韦逝,为诗悼之。”

闻乐天授江州司马①

残灯无焰影幢幢②,此夕闻君谪九江。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注释

①元和三年三月,元稹被贬为通州司马;八月,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

②幢幢:灯影昏暗,摇曳不定。

赏析

自从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提出了“文人相轻”的观点之后,这差不多成了千古以来对文人公认的负面评价。诚然,文人们恃才傲物,难免逞一时的才气之争,传下了解说不清的无数公案,为后人们羡慕着,也嘲笑着。不过,翻翻文学史,我们也不难发现很多文人之间珍贵的友谊。仅就中唐而言,孟郊和韩愈,韩愈和柳宗元,元稹和白居易,白居易和刘禹锡等等,他们因为彼此深切的理解和共同的追求,成为真正的以义相交的知己。

写这首诗的时候,元稹已经被贬为通州司马。在通州的时候,元稹染上了严重的疟疾,身体一直很衰弱。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室内残灯摇曳,他忽然听到了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的消息。元稹陡然一惊,挣扎着坐了起来,怎么会这样?他感到惊讶,想不到老友遭受了和他同样的命运,被贬谪到偏远的郡县;他感到伤心,因为他深深了解白居易的为人,知道他一定是被人冤枉;他感到悲愤,朝廷尽被权贵肖小占据,忠诚的大臣一个个被远放外任;他也一定还有种种的担忧,不知道老友能不能承受这样突如其来的打击,是不是准备好了即将离京的行装?种种复杂的情绪都郁结在心头,可是诗人什么也没有说,只是独自听着风雨敲打窗棂的声音,陷入深深的思索之中。一种深沉的情感忽然拨动了我们柔弱的心弦,在那个凄风冷雨的夜晚,我们看到了友谊的温暖和力量。

经典点评

明·唐汝询《唐诗解》卷二十九:“残灯无焰,愁惨之时,垂死起坐,至情所激。风吹雨入,凄凉可知。非元、白心知,不能作此。”

贾岛

贾岛,字浪仙,一作阆仙,自称碣石山人,范阳人。早年曾出家为僧,法名无本,后遇韩愈,还俗应举,却终未及第。文宗开成二年,因飞谤责授遂州长江主簿,世称贾长江。三年后,迁普州司仓参军。其诗以苦吟著名,对后世影响较大。今人李嘉言有《长江集新校》。

剑客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①。今日把示君②,谁有不平事?

注释

①霜刃:露着寒光的剑刃。②把示君:拿给你看。

赏析

相信绝大多数读者都是从“推敲”的典故中认识了贾岛,记住了“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的精美诗句,知道他“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苦吟诗风。不过这首《剑客》写得声情壮烈,造语豪健,构思巧妙,据文学史家们的考证,应该是他某次落第后的妙手偶得之作。

剑客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司马迁在《史记》中就记载了曹沫、荆轲、豫让、聂政等一批剑客的悲壮业绩。各种传奇笔记中,往往将剑客们塑造得神秘莫测、勇武仗义。这些记载共同构成了我们对剑客的想象和崇拜,他们可以为了知己而死,他们彰显人间正义,他们管尽人间不平事。历史的发展,剑客最终退居到沾满灰尘的古书中,退居到关于远古的想象里,退居成男孩子的豪言壮语和女孩子的闺阁痴想。贾岛只是一介文弱书生,但剑客的精神偏偏在这首小诗中复活了。

通篇使用比喻和象征的手法,给剑和剑客都赋予了更加深刻和丰富的内涵。十年辛苦不寻常,打造出来的宝剑必然也是锋利无比。宝剑新发于硎,定有着惊天动地的巨大威力。就像诗人自己,经历了十余年寒窗苦读,满怀豪情和抱负,想要干一番大事业,然而事与愿违,始终得不到施展才华的机会。于是贾岛的作品体现了无数有理想的人们共同的呐喊:天下可有冤屈不平的事情?倘若有,他们必将以雷霆万钧之力,荡尽人间不平事。

经典点评

唐·韩愈《送无本师归范阳》:“奸穷怪变得,往往造平淡。”

访隐者不遇

松下问童子①,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注释

①童子:这里指诗人所寻访的隐士的小徒弟。

赏析

自从周代开始,中国就有了隐者这个群体,不管是纷纷乱世,还是太平盛世,他们往往隐居在深山大泽中,过着简单朴素的生活。也许每个人在尘世中感到喧嚣和浮躁的时候,都会向往隐士的生活境界。可是究竟有谁能真正放下红尘中的名缰利锁,真正作个隐者呢?要知道,真正的隐者是对自然的真正向往和回归,而绝不是所谓的“终南捷径”。

显然,贾岛访问的这位就是一位真正的隐者。在这首诗中,隐者根本就没有出场,而只是存在于诗人和童子的问答中。外出采药的隐者,确实在这座山中,可是遥遥望去,山中云雾迷茫,根本就无从寻找。短短20个字,省却了所有主客的称谓,全凭文字外的逻辑,神行其间。同时,全诗又包含了非常复杂的情感变化,使来客在失望中曾经产生一丝希望,最后又归之于失望,反倒给人们留下了悠悠不尽的情韵。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成了回荡千年的空谷足音,这个意思又抽象出一种哲理意蕴:它可以用来代表一切确定而又模糊的对象。人和人之间的际遇往往就是这样,越是有意寻找,越是找不到;什么时候不找了,他反而会出现在你的面前,好像从来未曾离开过。

经典点评

清·章燮《唐诗三百首注疏》卷六:“此诗一问一答,四句开合变化,令人莫测。”

张祜

张祜,字承吉,祖籍青河,后居南阳。早年浪迹江湖,屡举进士不第。交游颇多名公巨卿,又与杜牧、许浑、刘禹锡等多有交谊。张祜论诗推崇风雅、楚骚,宫词及五律均有名篇。杜牧对其颇为称赏,称赞其“谁人得似张公子,千首诗轻万户侯”。有《张处士诗集》。

宫词

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一声《何满子》①,双泪落君前②。

注释

①《何满子》:曲名。白居易《听歌六绝句》之五《何满子》自注:“开元中,沧州有歌者何满子,临刑,进此曲,以赎死。上竟不免。”②君:君王。

赏析

宫词是唐诗中颇为常见的题材。从“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我们看到了冷宫女子浓浓的寂寞;从“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我们看到了宫女深夜不寐的惆怅;从“白发宫女在,闲坐说玄宗”,我们感受到了宫女的孤独;从“含情欲说宫中事,鹦鹉前头不敢言”,我们知道宫女不仅仅寂寞,而且还有很多不敢言说的隐衷。于是,当读到这首《宫词》的时候,我们似乎还可以真切地看到那个孤独的身影:离开家乡三千里之遥,在深宫中度过了20年的岁月,只要唱起一声《何满子》,两眼的泪水就忍不住落在君王的面前。

除了一个“落”字,全诗都是名词性语句,这已经是难得的高超艺术技巧。而在每一句诗中都嵌入一个数词,就更显出作者的独具匠心。“三千里”的遥遥故土,“二十年”的漫漫分别,“一声”悠扬的曲调,“双泪”就纷纷而落。简单新颖,明白如话,使这首诗在创作之初就广为传唱。

据《唐诗纪事》卷五十二记载,这首诗“传入宫禁,武宗疾笃,目孟才人曰:‘吾即不讳,尔何为哉?’指笙囊泣曰:‘请以此就缢。’上悯然。复曰:‘妾尝艺歌,请对上歌一曲,以泄其愤。’上许,乃歌一声《何满子》,气亟立殒。上令医候之,曰:‘脉尚温而肠已绝。’”宫人临死之前想要演唱的就是这首哀婉断肠的曲子,而歌声未绝,美人却香销玉殒,可见这首诗感人肺腑的力量。张祜因此而作《孟才人叹》:“却为一声《何满子》,下泉须吊旧才人。”这个故事未必可信,但宫女们的悲惨命运却得到人们普遍的同情。

经典点评

清·章燮《唐诗三百首注疏》卷六:“‘故国三千里’,离乡远也。‘深宫二十年’,侍君久也。末二句,言不能保其身。居于深宫者且然,而况在于国外者乎?”

王播

王播,字明扬,祖籍太原。父恕,为扬州仓曹参军,遂居扬州。贞元十年登进士第,为官30余年。播少孤贫,以文辞自立。与弟弟王炎、王起皆以文名世。

题木兰院①

三十年前此院游,木兰花发院新修。如今再到经行处,树老无花僧白头。

注释

①木兰院:今扬州惠昭寺木兰院。

赏析

唐朝惯例,很多贫寒士子在入仕之前,都寄宿在寺院、道观里读书。因为寺院里大都有丰富的藏书,并且可以免费提供给读书人饮食和住宿。据《唐摭言》记载,王播年少时,曾经客居于扬州惠昭寺木兰院,随僧人们一起吃饭。有些僧人嫌弃他,有意把饭前敲钟改成饭后敲钟,等到王播听到钟声来吃饭时,僧人们已经吃完了。王播在羞愧中离去。20余年后,王播出任淮南节度使,重游木兰院,发现自己少时所题的诗作都已经被碧纱罩上。于是王播写了两首绝句,另外的一首是:“上堂已了各西东,惭愧阇梨饭后钟。三十年来尘扑面,如今始得碧纱笼。”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闻。世态炎凉,人情冷暖,于此时见得最为真切。

30年不再,人生早已物是人非。而今再来重寻,竟然发现连从前的旧物也寻找不到了。少时鲜艳盛开的木兰花,新修的木兰院,而今已经破落,树亦无花僧已白头。物是人非,还有什么可说,一切尽在不言中。人生就是这样:不断地经历,不断地得到,不断地失去。当回首往事时,看到岁月的流逝就这么在不经意中留下难以磨灭的痕迹,当看到青丝在时光的打磨下就这么静悄悄变成白发,当看到昔日嬉戏的痕迹变成今日只能供我们凭吊的陈迹,涌上心头的,不再是少年时代的怨恨和不平,不再是青年时代的壮志凌云,而是一种属于中年人的通透的了解和彻悟,从而感受到对命运的敬畏和感激。

经典点评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十六:“东坡云:世传王播饭后钟诗……戏作诗云:‘饥眼眩东西,诗肠忘早晏。虽知灯是火,不悟钟非饭。山僧异漂母,但可供一莞。胡为二十年,记忆作此讪。’”

朱庆余

朱庆余,字可久,越州人,生卒年不详。宝历二年进士,干秘书省校书郎。与当时诗人贾岛、姚合、张籍等人多有唱和。其诗犹长于五律七绝,内容多写个人生活。辛文房在《唐才子传》中评价他的诗“得张水部诗旨,气平意绝”。有《朱庆余诗集》一卷。

闺意献张水部①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②。妆罢低头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③?

注释

①闺意:闺中情事。张水部:即曾任水部员外郎的张籍。②舅姑:即公婆。

③入时无:是否符合时尚。

赏析

人们常说“丑媳妇总得见公婆”,这首诗就描写了拜见公婆前的新媳妇微妙复杂的神态和话语。洞房花烛过后,就要开始真正的家庭生活,公婆是生活中的另外一个重心,能否讨得他们的欢心,也会影响到自己在丈夫心目中的地位。于是新娘子早早起床打扮好自己,就等着天亮后去拜见公婆,给他们请安。已经打扮得漂漂亮亮的新娘子还是有点儿信心不足,她悄悄地小声问夫君:我这眉毛画得漂亮吗?时髦吗?公婆会喜欢吗?

中唐时代的王建也写过一首《新嫁娘词》:“三日下厨房,洗手作羹汤。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聪明能干的新嫁娘投石问路,向小姑请教婆婆的秉性,非常富有生活气息。两首诗对照来读,别有一番风情。

但这首诗还有更巧妙之处。原来,唐代有一个不成文的惯例,就是在科举考试之前,考生总要设法通过某些手段联系到主考官,将自己的诗词文章呈现给他,让主考官对自己的才能有所了解。这首诗还有一个名字叫《近试上张水部》,就是朱庆余即将参加进士考试之前,进献给张籍的一首诗,借新婚女子的口吻询问张籍:我写的文章会得到您的赏识吗?张籍还有一首答诗:“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也就是告诉朱庆余,你的才华一定会得到世人的欣赏。经过这样一番唱和,朱庆余的名字也就流传开来。

经典点评

明·杨慎《升庵诗话》卷一:“洪容斋云:‘此诗不言美丽,而味其词意,非绝色第一不足以当之,’其评良是。”

李贺

李贺,字长吉,福昌人。唐宗室后裔,但其家庭早已没落。因避父“晋肃”讳,不得参加进士考试。曾为奉礼郎,后辞官归昌谷闲居,世称李昌谷,27岁即郁郁而卒。所作多为五言古体和七言歌行,尤以乐府见长。其诗继承《楚辞》的浪漫主义精神,想象新奇,奇崛幽峭,秾丽凄清。有《李长吉歌诗》四卷。

李凭箜篌引①

吴丝蜀桐张高秋②,空山凝云颓不流③。江娥啼竹素女愁④,李凭中国弹箜篌⑤。昆山玉碎凤凰叫⑥,芙蓉泣露香兰笑。十二门前融冷光⑦,二十三丝动紫皇⑧。女娲炼石补天处⑨,石破天惊逗秋雨。梦入神山教神妪⑩,老鱼跳波瘦蛟舞。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注释

①李凭:中唐乐手,善弹箜篌,名噪一时。箜篌:古代一种弹拨乐器,有横、竖两种样式,李凭弹奏的是二十三弦的竖箜篌。②吴丝:江浙一带出产的弦丝。蜀桐:四川所产优质梧桐,可做古琴等乐器。张:弹奏。高秋:暮秋,即阴历九月。③颓:堆积,停滞。④江娥:即湘娥,传说中舜的两个妃子娥皇、女英。⑤中国:指“国中”,都城长安。⑥昆山:即昆仑山,相传是玉的产地。⑦十二门:代指长安。长安城四面各三个门。⑧紫皇:道教中天上最尊贵的神。⑨女娲:传说中的女神,相传曾经炼石补天。⑩神妪:传说中的人物,好音乐,能弹箜篌。吴质:即吴刚。露脚:指很密的露珠。寒兔:传说中广寒宫中的玉兔,代指月亮。

赏析

荀子在《乐论》中指出:“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故人不能无乐。”对于古代的文人而言,欣赏音乐不仅能得到心灵的陶冶,更是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之一。古诗中描写音乐的作品为数不少,但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并不多。清代的方扶南将这首诗和白居易的《琵琶行》、韩愈的《听颖师弹琴》相提并论,推许为“摹写声音至文”,并认为“韩足以惊天,李足以泣鬼,白足以移人”。这种说法得到了后世广泛的认可。

从来没有听过箜篌的演奏,却早早地就从李贺的诗中知道了这种乐器:它发出的声音定然是激昂高亢的,昆仑山的美玉为之碎裂,尊贵的紫皇为之动容,就连补天的女娲也停下忙碌的工作,怔怔地,看到它石破天惊的威力;那箜篌发出的声音也应该是凄厉哀怨的,漂泊的云朵为之停步,啼竹的湘妃为之忧愁,就连月宫中的吴刚也斜倚着桂树,玉兔也任凭被露水打湿,静静地,度过一个个不眠的夜晚。《论语·述而》中说:“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好的音乐拥有巨大的感染力,比语言更深刻,比文字更直接。不论古今,不分中外,当熟悉的乐曲在耳边想起,我们总会有着共同的忧伤或者喜悦。

在没有录音的时代,再美好的音乐也难以再现,而李贺运用超凡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配合神话传说的渲染,将李凭弹箜篌这一瞬间即逝的声音保存了千年之久,这不得不使我们感谢诗歌的魅力了。

经典点评

民国·高步瀛《唐宋诗举要》卷二引吴汝纶语:“通体皆从神理中曲曲摹绘,出神入幽,无一字落恒人蹊径。”

梦天

老兔寒蟾泣天色①,云楼半开壁斜白②。玉轮压露湿团光③,鸾佩相逢桂陌香④。黄尘清水三山下⑤,更变千年如走马。遥望齐州九点烟⑥,一泓海水杯中泻。

注释

①老兔寒蟾:即传说中住在月宫的玉兔和蟾蜍。②云楼:想象中的月宫楼阁。③玉轮:指月亮。此句意谓满月从露水上流转过,一团月晕也被沾湿。④鸾佩:雕着鸾凤的玉佩,这里指系着鸾佩的仙女。桂香陌:月中飘着桂香的大路。

⑤黄尘:指陆地。清水:指海洋。三山:传说中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⑥齐州:指九州。九点烟:从天上看九州仿佛九点烟尘。

赏析

天赋的才情、忧郁的气质、奇特的想象、敏锐的体悟,这些特质决定了李贺天生就是一个诗人。他笔下的意象,或险怪、或瑰奇、或峭峻、或恐怖,显得有些另类,但都有着震撼人心的神采,散发出诡异的诱惑,为我们营造了一个光怪陆离的诗歌世界。

遥远的天空,是历代浪漫主义诗人共同想象的幻境。从“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屈原,到“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的李白,再到“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的苏轼,天宫成了他们对美好人生的一种向往,对理想境界的一种追求,对现实纷争的一种超越,对自然乃至自我的一种想象。半醉未醉之际,半梦半醒之间,李贺神游天外,梦旅霄汉。

阴云四合,天色渐暗,忽然飘落一阵细雨,也许是月宫中的玉兔和寒蟾在哭泣吧。忽而雨停了,月亮悄悄从云层中露出光影,照在层层楼阁之上,发出凄清的光芒。满月在露水上碾过,湿湿的,柔柔的,如此娇俏艳丽。一阵环佩叮咚,在桂花飘香的路上,我竟然遇到了美丽的仙女。她们温柔多情,与世无争,过着宁静的生活。再看看来时的尘世,千年历史就像跑马般变换;从月宫中俯视,地球上的茫茫大海就像从杯中倒出的一泓清水,而几块陆地犹如点点烟尘。这一描写虽然全凭想象,但具有极超前、极科学的真实性。现在的宇航员,从太空遥望地球,看到的就是这样的情景。没想到1000多年前的李贺早已为我们谱写了今日的“航天曲”。

经典点评

清·黄周星《唐诗快》卷一:“诗中句句是天,亦句句是梦,正不知梦在天中耶,天在梦中耶?”

金铜仙人辞汉歌①

茂陵刘郎秋风客②,夜闻马嘶晓无迹。画栏桂树悬秋香,三十六宫土花碧。魏宫牵车指千里,东关酸风射眸子。空将汉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③。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携盘独出月荒凉,渭城已远波声小④。

注释

①金铜仙人:汉武帝时所铸捧露盘铜仙人,手托承露盘以贮露水,和玉屑服下,以求长生。②刘郎:指汉武帝刘彻。③铅水:指铜人的眼泪。④渭城:即秦都咸阳,这里借指长安。

赏析

李贺是早慧的,据记载他7岁的时候就写下“殿前作赋声摩空,笔补造化天无功”的诗句,并得到韩愈的赞赏。上苍赋予他绝世的聪明才智,也带给了他沉重的忧患和打击。孱弱的身体、压抑的心灵、落魄的家境、无缘科举的遗憾,让他在生活的路上举步维艰。而作为宗室之后,看到唐王朝江河日下的政局,更增添了他内心的感伤情绪。

这首诗下有小序:“魏明帝青龙元年八月,诏宫官牵车西取汉孝武捧露盘仙人,欲立置前殿。宫官既拆盘,仙人临载,乃潸然泪下。”故国灭亡,连金铜仙人都“潸然泪下”,更何况是有血有肉的人们?不想离去,却又不得不离去,这样的征程必然充满了苦涩。千里之外的关东朔风,吹酸了眼睛,也吹酸了人心;想起故国的汉武帝,金铜仙人泪如铅水,掷地有声。渐行渐远的车马后,留下了渐听渐小的渭水声声……盛极一时的大唐王朝如今民不聊生、满目疮痍,作为“唐诸王孙”的李贺却四处碰壁、报国无门。被迫辞汉的金铜仙人身上,凝聚着李贺的家国之痛与身世之悲。

面对无常的现实和无奈的人生,李贺发出“天若有情天亦老”的慨叹。世上万物都有生有死,只有高高在上的苍天,凝视着人间所有的喜怒忧伤,却从不改变自己运行的规律。倘若上天有情,应该也会因为世事的变幻而老去吧!诗人巧妙将一己之悲扩展为宇宙之悲,难怪司马光会称赞这一句“奇绝无对”。后人往往用北宋石曼卿的“月如无恨月常圆”与之相对,也算得上巧夺天工。

经典点评

清·沈德潜《唐诗别裁》卷八:“多情者天,以生物为心可见,兹以无情目之,写胸中愤懑不平,而年命之促,已兆于次。”

南园①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②。请君暂上凌烟阁③,若个书生万户侯?

注释

①南园:为李贺读书处。②关山五十州:指当时藩镇割据、中央不能掌管的地区。③凌烟阁:贞观十七年,唐太宗命人画开国功臣24人于长安凌烟阁。

赏析

虽然体弱多病,李贺心中却始终都奔腾着激昂的热血;虽然只是一介书生,李贺却有着跃马疆场的壮志。是啊,男儿为何不拿起利剑到疆场杀敌报国,收复失地呢?请您看一下被列到凌烟阁的公侯名录,有哪个是书生出身呢?面对当时的战乱,在书斋中的李贺也恨不得立刻冲向战场,实现自己画榜凌烟阁,得封万户侯的壮志。

唐人的思想开阔而又复杂,往往各种价值观念杂糅其间。从初唐诗人杨炯《从军行》中“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的雄心壮志开始,投笔从戎就成了很多文人的理想。随后,盛唐的边塞诗派更是将勇武的豪侠气魄熔铸成为诗人们追慕的风尚,也成就了很多文人在幕府建功立业最后到中央为官的抱负。这首诗虽然写在中唐,读起来却颇有盛唐风味。

在《南园》组诗的另一首中,李贺写道:“不见年年辽海上,文章何处苦秋风?”斯文沦落,其中也包含了诗人深沉的家国之痛和身世之悲。总有些理想,我们注定不能实现;在深深的忧愤中,我们只能慨然长叹。

经典点评

清·沈德潜《唐诗别裁集》卷二十:“如文潞公之破贝州,王文成之擒宸濠、平八寨,何不可万户侯耶?”

§§第四章 晚唐诗

同类推荐
  • 鲁迅读过的书

    鲁迅读过的书

    从鲁迅的阅读来梳理其思想精神的渊源,本书是第一次,有筚路褴褛之功。本书收入鲁迅寓目、阅读过的各类图书凡四千余种,分作“国学”、“现代”、“西学”、“综合”四编,其卷帙浩繁可以概见鲁迅思想的博大精深。作者不是简单地将鲁迅读过的书进行编纂,而是祛除遮蔽深度解读,厘清了作为鲁迅思想之源的阅读史,从中发现了鲁迅的“光荣与漏洞”,确立了阐释鲁迅的新维度。
  • 天书悟语——智慧绝学

    天书悟语——智慧绝学

    本书主要内容为:人有智犹地有水,一操一纵,度越意表,小人有才未学无济于国等。
  • 和座主尚书春日郊居

    和座主尚书春日郊居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七根火柴(王愿坚经典作品集)

    七根火柴(王愿坚经典作品集)

    《七根火柴》是作家王愿坚的经典名作。本书是作家王愿坚的经典作品集,收录了作者描写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红军和老革命根据地人民的斗争生活的一系列作品,在那段战火纷飞的岁月里,红军战士为了新中国的建立,为了祖国的解放和民族的自由英勇奋斗,他们不畏艰难,不怕牺牲,作品生动展现了红军战士在长征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感人至深的故事和事迹,歌颂了他们在艰苦的年月里仍然保持的乐观向上、不屈不挠和舍生忘死的革命精神。
  • 奥威尔书评全集(中)

    奥威尔书评全集(中)

    “承认现实的恐怖,以这种方式将它消解。葬身鲸腹——或承认你就在鲸腹中。”——乔治·奥威尔。【作者简介】乔治·奥威尔(1903—1950),英国伟大的人道主义作家、新闻记者和社会评论家,传世之作《一九八四》、《动物农场》脍炙人口,历久弥新,被誉为“一代英国人的冷峻良心”。【内容简介】奥威尔可谓是20世纪最发人深省且文笔最为生动的随笔作家之一,他以过人的精力和毫不妥协的语言,用笔和纸与其时代的偏见进行抗争,也因此而闻名于世。本书收集了迄今所能搜集到的奥威尔在不同报刊、文集中发表的长短书评,横跨奥威尔的整个创作生涯,其中包括《查尔斯·狄更斯》、《在鲸腹中》、《评》等多个名篇,以近百多万字的篇幅,呈现奥威尔书评的全貌。本书为三卷本套装的第二册。
热门推荐
  • 明星爸爸宝贝妞

    明星爸爸宝贝妞

    “妞妞。”“嗯?”“你爱不爱爸爸?”“爱!”“有多爱?”“很爱!”“很爱是多爱啊?”“像天空一样大的爱!”“嗯!”在登临人生巅峰的时候,罗凯回到了重生前的那一刻。当他再次见到妞妞,才明白自己的归来,正是为了弥补对女儿的亏欠!于是罗凯发誓,这一生他要用尽所有的力量……让妞妞成为世界上最幸福的宝贝!-----------爸妞群:494193990,热忱欢迎大家的加入。
  • 我掌管百万神话大佬

    我掌管百万神话大佬

    【新颖爽文,燃到爆!!!】重生之后,东方初发现体内有个神话世界。跟他印象不同的是,神话中的神兽、神器、远古之神等大佬们,竟然全都是宝宝的模样。大佬宝宝们成长和修炼,东方初的力量就会提升。东方初唯一要做的,就是帮助所有神话大佬成长。“神兽青龙力量成长进度100%,可以召唤。”“轩辕剑力量成长进度100%,可以召唤。”“远古大神后羿……”那一日,无数神话大佬同时现世,震撼世界,在所有大佬身后,一尊擎天伟岸的身影自天地交汇处缓缓站起,开天神斧力劈而下,百万丈金色神光穿透苍穹,天空裂开,大地蹦碎。随后,天空之上浮现出一座颠倒的大陆……
  • 哈利波特与黄金的勒梅

    哈利波特与黄金的勒梅

    当嘈杂的人群复归于静,黑发男生慢慢走上讲台,眼眸里泛着金海。“很高兴来到这里,女士们先生们。我是凯尔·勒梅,尼古拉斯和佩蕾内尔的孩子。”Whenthenoisycrowdreturnstosilence,theboywithgoldeneyesslowlytakesthepodium.“Greetings,ladiesandgentlemen.I'mKyleFlamel,thedescendantofNicolasandPerenelle.”
  • 妃倾天下:王爷别贪欢

    妃倾天下:王爷别贪欢

    "她因撞破男友与闺蜜的奸情,惨遭男友毒手,抛尸荒野!一朝穿越,她成为轩王府不受宠的王妃。夫君冷落,侧室欺压,连府里的下人都不将她放在眼里!老虎不发威,真当她是病猫?既然王府风气不好,那她就行使当王妃的权利,好好整治一番,贱人嚣张,她就瞧一瞧,到底谁更嚣张!"--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独宠刁蛮狐妃:咩咩羊宝腹黑爹

    独宠刁蛮狐妃:咩咩羊宝腹黑爹

    一朝穿越成狐狸生个咩咩羊宝天才可爱又呆萌带着羊儿子闯天下勾美男,缺德事做尽,谁知儿子亲爹腹黑羊男找上门来死缠烂打各种无赖。一只狐狸两只羊,坏事做到牙都酸。
  • 风之寻

    风之寻

    一代至尊被自己的弟子设计,打入了另一个世界,变成了一个普通人,他想回到他的世界。
  • 最强美女战队

    最强美女战队

    天下的美女都是老子的!这是周宇踏上修途后说的第一句话……
  • 史上最强创世

    史上最强创世

    什么?你说你已经掌握了天级功法?要一雪前耻额!徒弟们,让这位看看你们学的神级功法!无耻之徒,竟然拿帝兵偷袭本帅哥!三百六十五帝兵组成的周天星辰大阵啊!给我把他轰成渣!你确定你们宗门要跟哥抢这个徒弟?某某大陆第一宗门?有创世神撑腰,很厉害?好吧,创世神,这个宗门你看看值多少钱,哥买下来!不同意?好吧!创世大召唤术!问我干什么?另一个世界的创世神正往这里赶路。到时候你们两个好好谈谈………………“哥什么都缺,就是不缺功法神器,当然也不缺漂亮的宝贝徒弟!”周成面对一邋遢抠脚大汉,鄙视的说道!“……”
  • EXO之来不及后悔

    EXO之来不及后悔

    不好意思弃文了!大大还有个作品!!!!!!!!!!!
  • 从九叔开始

    从九叔开始

    恭喜九叔又添佳徒恭喜诸天万界各位圣人,大能,又添师弟这是三观不正的主角被九叔再教育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