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309800000002

第2章 远年回声(2)

在大学音乐系读书时,省吃俭用,挤出钱买了些琴谱,“****”中全被抄走,心疼得多次跟我说道。没有钢琴时无所谓,这会儿有了钢琴,而且是属于自己的钢琴,自然会想起那些琴谱。她多次去王府井、前门、琉璃厂,那些音乐图书专卖店,都未买到钢琴曲谱,扫兴中常勾起她心思。妻子大学同学的姐姐,有天到我家作客,进门便告诉妻子,她听她妹妹说,妻子渴望《世界钢琴名曲大全》,特意给她买了一套送来,妻子听后特别高兴。如同牧人有了马,又有了美丽鞍座,可以在草原驰骋了。那种会心的快乐感,我也许不能完全体会,但是,从她那舒展的眉宇间,我明显看出有着满足感。

我家有了钢琴,悠扬、宁静琴声,不时在居室回响。她弹琴时正好我看书,或者写些急需短文,有时难免心生烦躁,常常不得不离开桌案。可是我又能说什么呢?妻子是个病人呵,弹琴唱歌是她的爱好,更是医她病的“大夫”,我怎么能忍心剥夺呢?不能,绝对不能。有次一位作家来电话给我,他从电话听筒里,听到悠扬钢琴声,开玩笑地说:“老兄,过得真够滋润哪,还有钢琴伴奏呢!”我只是嘿嘿地笑笑。他哪里知道,这是琴声,更是诉说,多少痛苦往事,多少人间悲欢,多少疾病折磨,都用音符记录了下来。这并不流畅却真诚的琴声,曾被寒风吹打得哑然,曾被苦雨淋湿得沉默。如今这琴声重新响起,别人听来不管怎样美妙,在我总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直到妻子去世后多年,这台钢琴再不发声,默默地静静地放着,有时偶尔瞥上一眼,耳畔都有琴声在响。曲调是她常弹的《少女的祈祷》。

这时,我脑海就幻化出一个画面:一位美丽少女跪在神像前,双手合十,虔诚地祈祷神灵,不要让恶魔再来,夺走她美好的理想,毁灭她温馨的家园。其实,我并不理解这乐曲的含义,仅仅凭《少女的祈祷》名字,仅仅凭它优美动听曲调,做了我的理解和诠释。同作曲家创作意图,或许并不那么吻合,或许有些歪曲误解,反正我用我的生活经历,赋予了我的内心想象,这样,我心里方能多少好受些。钢琴也就不再是冰冷钢铁,而是有灵性的寄情物,它那黑白分明的琴键,就是对人间美丑是非,最直接最明确的爱憎表达。

这又是个微雨连绵秋日,钢琴依旧在,主人已远去,有琴无声的日子多年。这是无法抗拒的法则,这是人生命运的规律,我能够坦然地接受。有人对我说,逝者托梦生者,说明逝者牵挂生者,或者生者有负逝者,还好,妻子去世这么多年,我很少梦见她,看来我们依然彼此信任。

“莫思身外无穷事,且尽生前有限杯”。尽管妻子走后这些年,我又遇到些不愉快的事,比之过去政治运动,比之往昔天灾饥饿,对我的伤害还可怕。好在有众多朋友陪伴,他们用真诚温暖我,他们用话语开导我,他们用薄酒祝福我,我相信,这也是妻子的佑护。妻子弹奏《少女的祈祷》,就是为我祈祷,就是为我祝福,表达妻子对我晚年生活,因有幸福陪伴她不再担忧。

琴在人空,岁月更替。我写这篇短文章,既是对你的怀念,更是对你的告慰,过去的艰难困苦,不曾把我们击倒,今后的艰辛病痛,更不会让我低下头。风声雨声落叶声,都是你悠扬琴声,这些声音存在,你的琴声就会响着。响在天地间,响在我心中,响在所有善良人耳畔。

2014年8月6日

我的小院 我的故事

我常常地想起五十多年前,在北京居住的那个院子。

有时想起会悄然落泪,有时想起会暗自微笑,有时想起会心神茫然。我曾经多次追问过自己,从少小到年老,从家乡到京城,少说也住过十几个院子。有的院子亭台楼阁环绕,有的院子花木荷塘散落,有的院子青砖瓦舍典雅……每个院子都称得上建筑奇葩,看上一眼都是美的享受。可是,不知为什么,对那个居住三年的普通小院,我却总是有着牵肠挂肚的眷恋,直到现在想起来都会心动不已。

这个坐落北京东城的院子,是怎样的院子呢?说起来再平常不过了。既没有王府的亭台楼阁池塘花木,也没有豪宅的雕廓画柱照壁鱼缸,更谈不上几进院多少间房,在北京的四合院里极其普通。走进大门的前院,有间比较大的房舍,摆放着佛龛香炉供品,陈设着黄垫绣帐垂帘,显然是个作佛事的地方,只是不见和尚尼姑道士。晨昏诵经的朝拜者,大都被人称为居士。那袅袅的香火烟,那幽幽的钟磬音,伴着如诉如泣的诵经声,在小院里悠悠飘荡,让我这凡人也有种超度感。穿过经堂旁一条夹道,就是个宽敞方正院落,青砖灰瓦房屋整齐排列,院子里有几株繁茂槐树,春天弥漫着浸润心肺的花香,给小院增添几许勃勃生机,秋天落花随风飘零漫地似雪,使小院略显几点清清落寂。这小院中的槐花,成了我年轻的印记,只要想起这小院,就能依稀闻到花香,仿佛青春并未逝去。

20世纪50年代的中央机关,职工宿舍还不时兴盖楼,我供职的某部买下这个小院,当作单身职工的公寓。几十个单身汉子居住于斯,与其说是个机关宿舍,还不如说是个行旅客栈,早晨起床有的连被都不叠,就匆匆忙忙去上班了,晚上赴约或看电影很晚才回来,有的连灯都不开就钻进被窝儿。白天只有工友老孙头儿老两口看管和照料公寓,打扫室内卫生,往暖壶里冲水,有时帮谁办点儿杂事。做完这些事情,就搬出小方桌,老两口儿边喝茶,边聊天儿晒太阳。整个院子寂静得能听到树叶摩擦声。

这个院子所在街道羊管胡同,距北管公园(现在俄罗斯大使馆所在地)、交道口都不远,早晨和黄昏到公园散步,节假日到交道口看电影,或者到北新桥逛书店,就成了我生活的主要内容,日子过得倒也算平和自在。尤其让我感到高兴的是,在这所单身公寓里,有几位喜欢文艺的翻译和工程师,由于爱好相同使我们成了朋友。只要有时间大家就凑到一起,谈论诗歌、小说、电影、绘画,有时还用留声机放音乐唱片,什么贝多芬、施特劳斯、柴可夫斯基、莫扎特等等,这些世界级音乐大师的作品,我就是在这时候知道和接触的,从此也就喜欢上了西洋音乐。

这座小院也有热闹时候,周末休息或者节假日,整个小院就像个集市,有女朋友的要去约会,梳理打扮完哼唱着小曲,迈着轻快脚步走出,还不忘炫耀地说声“走啦——”,潜台词是“我有女朋友噢”。没女朋友的就窝在家里,院子就成了找乐儿的地方,有的拉琴唱洋歌唱京戏,有的饮功夫茶闲聊天儿,有的旁若无人地看书,还有的用煤油炉子烧饭。当然,人的组合并非随意而为,大都是或以性情相近,或以家乡地域相连,或以业余爱好相似,自然而然地凑合到一起。

倘若有一天某个人带个年轻女人进院,几乎所有人都会兴奋,用羡慕和温暖的眼神,上下地打量这位女士,如同欣赏画作般精细,然后就悄声品头论足。有的多嘴人还会说:“某某,什么时候请我们吃喜糖呵?”女士听到就娇羞地低下头,怯怯地紧跟着男人,急促促地跑到屋里。这某某男人呢,往往笑而不答。于是,纯粹男人式的哄叫声口哨声,就会迅疾地飘散在院中,这仿佛成了对初访女士独特而友好的见面礼。当事人的尴尬与无奈,单身汉也许还体会不到,然而,却是每个单身汉所向往的事,盼望什么时候自己也有这一天。

终于,轮到我了。1955年的一天,要领女朋友来公寓,她也得过“男人关”,如何不致让她太尴尬,我费了不少的心思。最后总算想出个招儿。

我的女朋友是个大学生,起初,我俩不是看电影就是逛公园,完全处于“隐秘”地恋爱。交往了一段时间,觉得可以公开了,先是我去了她学校宿舍,她的几位要好同学,对待我都非常友善客气。她提出到我住的公寓看看,怕她受不了这纯男人见面礼,头天我买了一斤大虾酥糖,分发给单身公寓里每位哥们儿,还给了公寓的老工友夫妇。大家立刻敏感地意识到我有了什么好事喜事,有的人就问:“怎么,还未见人哪,干嘛就送上糖了?”我只是诡秘地笑而不答,故意地卖卖关子抻抻气,性急的人又是催又是逼,我这才坦诚地告诉他们,我是双喜临门哪,一是领导批准我报考大学,二是我有了女朋友,报考大学要备课,就不便出去约会了,只好让女朋友来看我。我有女朋友的事,瞒不住了,请诸位多多关照,人家头次来,别让人家太难为情。您还别说,这糖还蛮管用,既甜嘴又堵嘴,好几位都说:“在这个院子里,你是最小的弟弟,不承想,你悄悄地有了对象,我们帮助你成全这两件美事。”从此,我就一心一意复习功课,除中午出去吃点饭,其余时间,心思都扑在书本上。假日里女朋友来公寓,帮我洗洗衣服,用煤油炉子做点儿饭,读书读累了,听听音乐、聊会天儿,说的都是报考大学的事。我俩都对未来有着美好的憧憬。

这是自打住进这个小院以来,我度过的最舒心最快乐时光,以为这个小院会是我的福地。相信从这里开始,我的前途无比坦荡,道路会越走越宽阔。想象着将来大学毕业,无论到哪里做啥工作,只要有机会来北京,我都会专程拜访这个小院。

唉!想得太美了太早了,个人算盘打得再精,有时也精不过天算。那时候的政治运动,就像现在的可怕癌症,简直让人猝不及防,说不定,什么时候摊在谁的头上。就在我做着读书美梦时,突然搞起了“反胡风运动”,这本来属于文艺界的事,由于挂上了“反革命小集团”荆冠,因此,就迅速在全国范围蔓延开来,各行各业都抓各种“小集团”。可是我万万未想到,这运动竟会摊到我头上。先是一位同公寓的人举报,我床头摆着本诗集《星之歌》,作者老诗人鲁藜被《人民日报》点名,怀疑我不是同党也是“外围”,就在单位挂上了“另类”号儿;接着是我的两位诗人朋友单位,外调他们的所谓什么问题,我讲了他们的真实情况,不太符合政治运动的时宜;再者就是我写了首小诗《寻春》,赞美幼儿园孩子的纯真,说我未把工农兵生活当春天,是典型的胡风说的“处处有生活”。这三条罪状加在了我头上,这还了得!

最令我愤怒和沮丧的是,这运动早不来晚不来,偏偏在我报考大学时,来坏我梦寐以求的好事。在临考头一天的下午,某部保卫处两个彪形大汉,突然来到公寓我的屋里,边诱边骗地拿走我“准考证”,而后正式通知我接受审查。眼睁睁地看着梦想和前程断送,又急又恼又无奈又无助,当晚捂在被窝里偷偷地哭泣,生平第一次感受命运的捉弄。未过几天就是小会审大会批,让交待与“胡风****集团”关系,深挖“资产阶级名利思想”,弄得我一时间日夜不得安宁。倘若真有其事也罢,根本是没有的事,让我拿什么交待?不交待就是态度不好,批斗者轮番地施压、批判,纠正我对抗运动的情绪。后来经过内查外调,见我确实不是敌人,这才暂时放我一把,只批判我的名利思想。

有天夜里睡不着觉,不由想起1951年,放弃学业,背着父母,毅然离家参加军干校。积极追求进步参加革命,这会儿却被怀疑审查,既后悔当初的选择,又感伤现在的处境,越发觉得冤枉和委屈。政治运动是这样残酷,人间世态是这样无情。我进入社会才四年呵,就尝到了挨整的滋味儿,谁知将来的路会怎样呢?实在没有勇气多想。

有天刚开完我的批判大会,传达室工友送来个邮包,里边装着两本苏联作家的书,这是早先我赠送给女朋友的,我以为她想以这种方式告诉我:我们永远不分离。打开书的扉页一看,我就愣了。她在扉页她签下的名字上,用钢笔狠狠地涂划了无数道儿,从那凌乱深陷的笔痕上,我猜想,她准是边划边痛骂我牵连了她,让她这个要求进步的青年,如今成了政治“落后分子”。直觉告诉我这是绝交通知,我一看眼泪唰地流下来,本已经因委屈而疼痛的心,仿佛又浸泡到凉水里,浑身上下都在不停地颤抖,下意识地靠在了椅子上,歇息片刻才慢慢开始镇静。政治受审查,读书被阻止,爱情遭失恋,这三把明晃晃的刀子,同时插进我年轻的心窝儿。实在无法忍受和承担了,当天回到居住的公寓,进屋就放声号啕大哭,多日的郁闷似闸水倾泻。哭声冲破小院的寂寥,哭声冲走寓友的说笑,有几位年长者赶过来,他们用不痛不痒的话,给我以劝慰和开导,却无法帮我解脱艰难境遇。我家在外地北京无亲人,此时,最让我思念的就是父母,却又不想让父母为我担心,只好自己吞咽这人生第一杯苦酒。

同类推荐
  • 宅女的宅猫

    宅女的宅猫

    书中讲述了作者怎样遇到他的那只小猫三宝,于是就展开了与三宝的共同生活和经历,慢慢的与三宝越来越熟悉、亲密、默契。和它一起睡觉,帮它逮虱子……随着与时间的推移,作者与“三宝”从熟悉到亲密再到默契的经过。她的那只小猫带给她无穷尽的生活乐趣,它性格怪异,与药店里的其他猫不同。它好强、倔强、爱玩。作者用极其细腻的笔法书写他们的生活,“三宝”显然已成为作者生命中的一部分。书中提到了三宝与药店里猫的不同和三宝的不服输、爱玩、爱吃与可爱之处。让我们一起陪作者享受三宝带给我们的生活乐趣。
  • 神曲:地狱篇(英文版)

    神曲:地狱篇(英文版)

    但丁的《神曲》是西方世界除了《圣经》以外,影响力最大的一本书。但丁本人也成为西方三大著名诗人之一,被称为意大利语之父,文学的三大精神源泉之一。最近美国最有影响力的畅销书作者、《达芬奇密码》作者丹布朗又出新书《地狱》,首版印200万册,该书就是根据但丁《神曲》里的第一部分《地狱》来展开故事情节的。该书有望明年(2014年)搬上银幕,到时会迎来对《神曲》的热烈追捧。本英译本是英语世界里最权威的译本,它是美国19世纪著名诗人朗费罗执笔翻译的,并且,出版后随即成为英语世界里的经典译本。
  • 迅风辞赋集

    迅风辞赋集

    本书为辞赋作品集,是作者多年来的心血结晶,更是一个身处基层的文学爱好者艰辛奋起的例证。作者曾两次荣获中国地市报副刊作品二等奖、四川报纸副刊作品二等奖,还荣获了“中华赋坛十大精英辞赋家”荣誉称号。
  • 唐僧写给观音的36封信

    唐僧写给观音的36封信

    官场、职场、道场、情场,无论是否看上去很美,都只是一个道理:人人在实现着利用与被利用的价值。在《唐僧写给观音的36封信》一书中,辛可大师通过36封托名唐僧的书信,对经典名著《西游记》加以另类解读。作者无情奚落了原作中的偶像,把吴承恩不忍明说的真相全部曝光,辛辣批判了中华历史文化中的“优良传统”和“正统观念”。作品以经典为原料,展示了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以及令人瞠目的现代作风和有悖常识的历史观察,是近年来最具颠覆力、最让“正人君子”失眠的文字作品。正史野传信手拈来,说古论今笑骂不羁。酣畅淋漓,舒经解闷,辛辣戏讽的文风,纵横驰骋的笔墨,一卷在手,非让你一口气读完为止。
  • 2011年散文排行榜

    2011年散文排行榜

    为了梳理和总结2011年中国散文创作,中国散文学会在浩如烟海的散文创作中,推荐编选了2011中国散文排行榜,入选的40余篇作品均富有艺术特质,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代表了2011年度中国散文创作的整体面貌。囊括了包括余秋雨、贾平凹、陈忠实、梁晓声等著名作家的2011年佳作。
热门推荐
  • 分裂的西方(译文经典)

    分裂的西方(译文经典)

    《分裂的西方》围绕美国911事件以及随后美国入侵伊拉克,阐述了欧洲一体化的问题,特别提到了联合国的改革和未来。他指出,造成西方分裂的并不是国际恐怖主义的危险,而是现今美国政府的政策。该政策忽略了国际法,对联合国弃之不顾。这条裂痕已经贯穿了欧洲,也贯穿了美国自身。作者希望提醒大家注意这种差异,他以此为契机研究国际法宪法化,旨在探讨欧洲一体化的问题。
  • 彼岸花开:千年之约

    彼岸花开:千年之约

    “千年前,你是魔族唯一的小公主,彼岸之花的宠儿,我爱你入骨,你恨我入骨。你怀恨而亡,是我最不愿看到的,我能做的,等你千年之归,再续前缘,只愿此世不在那入圈套之中......”“千年前,你是神族最有作为的神子,下一代神族的继承人。我恨神族,恨的入骨,更恨神族杀了我唯一的哥哥......我发誓见神族杀之,可是,我如此可笑的爱上了你。为了你我付出了一切,而你回报的却是魔族的覆灭。我恨你,恨到入骨,却爱你深入骨髓。我不会再见你,即使是消失在这片天地之中,也不愿再见......吾以吾之灵魂起誓,吾与汝永生永世不再再见,如若再见,也必定是彼岸之花再开之时,如若违之吾愿魂飞魄散,原天地为证......”
  • 恋想悠悠别时圆

    恋想悠悠别时圆

    故事讲述了一个平凡女孩和一个大明星的爱情罗曼史,在相处过程中一对欢喜冤家慢慢地对彼此爱慕之情越来越深,最终天意弄人还是离别了。 树秋说:遇上你是我这辈子最不幸的事,昨天被当成贼、今天我的工作没有了,唯一的稻草都被打得七八烂....话还没说完,云溪深情款款地望着她说;你还有我,以后我养你就好,不论大事小事我都会负责到底,你要相信我。
  • 霸道校草快快过来抱我

    霸道校草快快过来抱我

    16岁的离别带来了他此生的冷漠她回来了却出了车祸不料一次车祸改变了她俩的命运。
  • 万魔灵帝

    万魔灵帝

    繁华都市看似平静如常,却又处处暗藏杀机,
  • 精神的故乡

    精神的故乡

    跟孩子们谈谈精神,是我这本小书的任务。这真是一件有趣的任务,但同时也是一件困难的任务。精神这种东西太抽象了,又听说孩子们习惯于形象思维,对抽象的东西是不感兴趣的。不过,我又想,如今大人们都在忙于物质的事情,譬如挣钱呀,装修房子呀,买汽车呀,等等,哪有工夫关心精神这种没有用处的玩意儿,要谈精神也只有跟孩子们谈了。再说,精神是属于人的心灵的东西,而凡是和心灵有关的一切东西本质上必定是单纯的,是从孩提时期生长起来的。所以,只要我谈的真是精神,就一定能与孩子们谈得通。如果谈不通,就意味着我谈得不好,甚至谈的根本不是精神而是别的什么复杂的东西。看起来,写这本书对我自己也是一次考试呢。
  • 长歌遗世

    长歌遗世

    尘世间的岁月嗔痴,不过短歌一曲叹。清风白露玉长歌,遗世明珠今遗世。
  • 劫魔

    劫魔

    一个灰色的故事;也是一个黑色幽默;更是一个悲剧。空间错乱,葬魂台;葬魂台上,葬魔碑;葬魔碑下,吾魔身;待到千劫百世过,用吾真身踏洪荒!
  • 佛说坚固女经

    佛说坚固女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重生之惊羽

    重生之惊羽

    她是行走在黑暗中的杀手,更是往生殿新任至尊。生性凉薄,残忍无情。后来她死了,死于一碗“大哥”送来的毒药,死在黑暗中。可能是老天可怜她,让她在阳光下醒来,成了镇国将军府的小“少爷”眉清目朗,风华正茂。重活一世,她发誓不再轻信他人,宰了带着面具的小人,全了少年人未完的心愿。可好不容易得到的这份温暖,最终还是被无情击碎。但不一样的是,这次她还有要守护的人。苏家世代为将,都死在战场上,她便领兵符,入朝堂,上战场,替父亲与爷爷守好这大周国土。既然所有人都笑她自不量力,那她便让这些人看看自己的本事。浴血奋战,得胜归来,至此叱岔风云的往生殿殿主有了一个新的身份—-大周惊羽将军。朝堂诡诈,家人的死另有蹊跷?看她如何一步步查清真相,手刃敌人。一路成长,身后却不知从何时开始站了一个人,那个心狠手辣的暮公子,百姓心中大周的守护神……这是一个关于治愈的故事,也是阿凉与暮公子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