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309800000031

第31章 艺文情事(1)

三位前辈的文学“中国梦”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文学界和国人都非常高兴,广大文学爱好者像过大年似的,在网上连连评说莫言,对莫言表示由衷地祝贺。2012年在台湾参加世界华人文学大会,亲见与会华人作家为此欢欣鼓舞的情景,暇时逛下榻饭店附近数家书店,出售的莫言作品集都加有祝贺腰条,可见其社会影响之大。有的与会华人作家,还满怀信心地预测,下一位获此奖项的大陆作家,可能是某一位或某几位,对于华文文学走向世界,有着真诚的期待和信心。其情其景实在令人感动。

关于莫言获奖的原因,以及莫言创作的得失,有多位评论家论述,终归都成了历史,我就不想再多说什么了。

“莫言热”过去以后,文学出版界应该做些什么?对于这个话题,我倒想说一说。如果不把这个问题弄清楚,莫言获奖也只是莫言自己的事,对整个华文文学没有推动作用,那就未免有点遗憾和可惜了。

莫言获奖之所以受到普遍关注,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它打破了多年以来,我国读者熟悉外国文学、国外读者却不熟悉中国文学这样一个完全不对等的格局,国外读者开始注意起中国文学。

说到这里人们不禁会问,造成不平衡格局的原因,究竟在哪里呢?

著名汉学家、瑞典学院院士、“诺奖”终身评委马悦然,在上海的一次演讲中说:“全球化的文学就是翻译。”此话可谓一语中的。那么,我国现当代文学作品,举国家之力,有多少译成外文呢?我手头没有现成数字。据马悦然讲,仅2005年到2007年译成瑞典文的文学作品,74%是从英文版图书翻译的。从亚洲和非洲各国语言翻译的作品总共不到1%。这就是说,我国文学作品直接被译成瑞典文的,仅占这1%中的零点几,相信翻译成其他语种的也不会多。这同我们翻译国外文学作品相比,悬殊和反差是多么大呵。

意识到这种情况的学者,别以为只有马悦然等国外汉学家,据我所知,早在三十多年前,我国已故文学前辈张光年、陈冰夷、杨宪益,就已经积极倡导并开始操作让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事宜。莫言这次获得世界文学大奖,他们若地下有知一定含笑九泉,为中国文学走向世界感到欣慰。

诗人、评论家张光年(光未然),文学翻译家陈冰夷,都曾经担任中国作家协会领导,生前一直致力于中国文学的翻译推介,并亲自组建中外文化出版公司,专门从事介绍、翻译中国文学。中国文学翻译家杨宪益,不仅和他夫人戴乃迭合作翻译诸如《红楼梦》《牡丹亭》《儒林外史》《聊斋志异》《老残游记》《唐宋诗歌散文选》《鲁迅全集》等百余种汉语图书,向世界介绍中国优秀文学作品,而且也是成立专门中译外机构——中外文化出版公司——积极倡导者。

熟悉中国文坛情况的人都知道,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刚刚恢复的中国作家协会百废待兴,千头万绪,要做的事情很多很多,但是,以巴金为首的中国作家协会领导,依然没有忘记向世界推介中国文学。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巴金,他本人就是一位优秀作家和翻译家,他翻译的《屠格涅夫中短篇小说集》(苏联·屠格涅夫著)、《草原集》(苏联·高尔基著)、《秋天里的春天》(匈牙利·尤利巴基著)、《一个卖鱼者的生涯》(意大利·凡宰特著)、《薇娜》(波兰·廖·抗夫著)、《狱中记》(美国·柏克曼著)等国外文学名著,影响了我国几代读者,滋养了当时大批青年作家。

那时主持工作的多位领导,除依据传统处理中国作家协会日常事务,为促进中国文学创作质量的提高,他们还做了这样几件开拓性的工作:一是设立各个文学门类的全国性的评奖;二是组建作家出版社;三是创办《小说选刊》和《中国作家》杂志,做这些事情的终极目的,都是为了集结作家队伍,提高创作水平,促进中国文学的繁荣发展,让中国文学尽快走向世界。

作家出版社最早是人民文学出版社副牌,1980年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划归中国作家协会正式组建新社。就是在组建作家出版社的同时,张光年、陈冰夷、杨宪益倡导,成立中外文化出版公司,作为作家出版社副牌,向世界推介优秀的中国文学作品。足见这三位文学前辈的远见卓识。

当时国家已有外文********。据说,这个建议报到******以后,曾经遇到一些外来的阻力,理由是“不可有两个渠道”对外介绍中国文学。当报送时任******部长胡耀邦,胡耀邦批示:“我看两个渠道未必不可”(大意),最终在胡耀邦鼎力支持下,这三位文学老人的倡议得以实现。这就是中国作家协会的第二家********——中外文化出版公司。

中外文化出版公司的机构设置,从名称到经营管理模式,完全跟世界出版界对接,国家只批准社号不投入资金,这在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大陆,可以说是绝无仅有的一家出版社。可惜由于某种特殊原因和情况,这个********还未正式出版图书,就因经营不善宣布破产寻求转让。就是在这种艰难境遇下,中国作家协会主要领导唐达成、鲍昌,找从维熙和我研究如何处置此事。如果作家出版社想留这个副牌,就要负责偿还中外文化出版公司债务,如果转让牌号,得到的转让金既可偿还欠下的债务还有节余。中国作家协会领导初步认为,出版社牌号比金钱更宝贵,保留下这个新型********的牌号,会有利于推动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经过多次反复研究,从维熙和我表示同意偿还债务保留社号,继续用这个********,向世界介绍中国现当代文学。

当时,从维熙是党组成员兼任作家出版社一把手,我作为他的主要助手主持作家出版社日常工作,党组便决定把我抽出来接管中外文化出版公司。

我于1988年接手中外文化出版公司以后,立即着手积极筹措资金,力求尽快出版外文中国文学作品。为探寻与国外合作的途径,我们策划出版了《中国作家看世界》丛书,目的是想先让国外了解中国作家。此书出版后效果相当好,法国、澳大利亚、奥地利等国驻华大使馆,先后举行招待会酒会祝贺丛书出版,众多在京著名作家、翻译家应邀出席。有的国家大使馆的文化参赞,还设家宴邀请我们做客,研究两国如何进行文学合作交流。在此基础上,我们组织了一次以“中国文学走向世界”为题的研讨会,邀请一百多位著名作家、翻译家、编辑家出席,还特意邀请多位北京大学、北京外国语学院留学生参加。中外文化出版公司的名声从此被国外一些********认知,当年企鹅出版公司就与我们联系,拟共同出版大型画册《敦煌》。还有多家欧美出版公司表示了合作意向。

中外文化出版公司财力有了基础,我们就着手策划翻译中国文学作品,经过多次考察研究论证,邀请军旅文学评论家陆文虎选编了一本《中国当代军事文学作品选》,请老翻译家胡志挥主持翻译成英文出版,想借此书向世界先行“投石问路”。入选此书的作品有:徐怀中的《西线轶事》、胡石言的《柳堡的故事》、王愿坚的《党费》、彭荆风的《今夜月色好》、朱春雨的《亚细亚瀑布》、王中才的《最后的堑壕》、乔良的《灵旗》、莫言的《红高粱》、朱苏进的《射天狼》。这第一本中译英图书出版后,我们拿给张光年等三位文学前辈看,他们颇感欣慰并给予鼓励,认为开局不错方向对头,希望照此路子继续往下走。

这本《中国当代军事文学作品选》,收入的莫言成名小说《红高粱》,即使不是第一次翻译成英文,起码是最早由我国自己组织翻译的作品。因此,得知莫言荣获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老翻译家胡志挥特别高兴,我见他有文章回忆当时情景,说:“除了《红高粱》外,(其他作品)均很快落实了英译人选。有个外国朋友得悉我在北大兼课,便介绍一位在北大教英语的外籍女教师(翻译《红高粱》),她读了(《红高粱》)原文表示说:作品写得很好,但她在理解和表达上均有很大困难,便推荐我去邀请大卫·柯鲁克(北京外国语学院教授)次子迈克承担(翻译)。迈克看完原文后,也说‘心有余力不足’。接着,我又去找朱世达(文学翻译家),他说:自己刚调至中国社科院当研究员,实在无法效劳,便极力向我推荐两位新华社英文部的同事。其实,经他们组长的推荐,我已约他们俩合译朱春雨的《亚细亚瀑布》。回家仔细审读他们俩已上交的译稿,果然水平不低。于是,我立即登门去跟他们商量(翻译《红高粱》)。他们阅读《红高粱》原文后表示:时间倒不成问题,但因有些情节不太熟悉,在英文表达上可能会存在一些困难。我表示:凡遇到没有把握的只管留着,最后由我与英国专家审稿时统一解决。在我的恳请下,他们俩终于接受了翻译《红高粱》的繁重任务。”翻译家胡志挥的回忆文章,对于如何翻译中国文学作品,对于了解莫言作品翻译情况,我觉得都有一定参考价值。

正当我们满怀信心,组织众多编辑家、翻译家,打算再编译几位作家作品时,在1989年报刊社整顿中,中外文化出版公司社号被撤销,勒令停止一切业务活动。我国文学出版界这个新生儿,刚刚学会迈步走路就夭折。我再次见到张光年、陈冰夷,跟这两位文学老人说起此事,他们无不为之叹息连说:“可惜,可惜。”

中外文化出版公司社号吊销后,时任中国作家协会党组书记的马锋,让我汇报中外文化出版公司情况,我把沿革过程的来龙去脉说清楚以后,他以探询的口气跟我说:“机构怕是保不住了,留下的人,你看还能做点什么呢?”我建议换牌子做原来的事,成立个“中国文学编译中心”,继续做中国文学翻译介绍工作,实现三位文学前辈的心愿。马锋认为这个意见可行,让我拿个具体方案,交由中国作协党组研究决定。我把组建“中国文学编译中心”方案交上去没几天,中国作协党组副书记玛拉沁夫找我和艾克拜尔·米基堤、张曰凯谈话,郑重传达中国作协党组决定,同意在原中外文化出版公司基础上,成立“中国文学编译中心”,由我们三人分别任正副主任,并希望早日开展文学作品翻译介绍工作。

艾克拜尔·米基堤当时在创联部工作,得办理调离移交手续才能过来,张曰凯原在的《小说选刊》此时也已经停办,党组领导谈话后他很快就来上班。正在我们重整旗鼓准备再干时,玛拉沁夫找我,告知上级主管单位部门负责人,在未向领导汇报情况下,就完全否定了“中国文学编译中心”。张光年、陈冰夷、杨宪益三位文学老人依靠自己力量实现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梦想,自此彻底成了泡影,再无法挽回而成为文学界的遗憾。

以今天的视角审视这件事情,我以为,三位文学老人的美好愿望和设想体现了文化自觉、自信、自强的精神。他们的文学“出国梦”,他们的超前意识和举措,他们对文学事业的历史使命感,实在值得文学后来者尊敬、学习,有志者更应该继续他们的事业。

这三位文学前辈倡导的文学作品中译外,最初提出设想并付诸实现的1980年,距莫言获得“诺奖”的2012年,时间早了整整32年;组建“中国文学编译中心”被否定的1989年,距莫言获得“诺奖”的2012年,时间早了整整23年。这就是说,在实现文化自觉、自信、自强方面,在打破文学翻译介绍不对等格局方面,在让世界读者认识中国文学方面,不见得是经意的,却被忽视和被怠慢了二三十年宝贵时光。实在可惜。

诚然,机会已失,时不再来。我作为当事人和亲历者,把了解的情况写出来,其目的就是希望在实现文化(文学)自觉、自信、自强方面,当今活跃在文坛的作家、翻译家和领导者,在向世界介绍翻译中国文学方面,多做些有益国家和文学的实际事情。我国文学界和翻译界责无旁贷。

中国文学走向世界,既要靠国外汉学家,更要靠我们自己。我国现在的经济实力和外语人才,比之二三十年前,都更有基础和条件,做好这项工作完全有这个可能。我国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提供的大量创作素材,让当代中青年作家的才能得以充分地发挥和展现。尤其令人欣慰和兴奋的是,现在有实力的中青年作家,对外国文学的熟悉借鉴,都展现出全新的风貌,使中国文学走向世界,在介绍和翻译上更为容易。

总之,在这个机遇和条件具备的年代,让世界认识和了解中国文学,可以说是事逢其时人逢其事。我们万万不可再轻易放过。这样,莫言获得的诺贝尔文学奖才不至于像过年燃放的鞭炮,噼噼啪啪响过一阵子,就归于平静成为历史佳话。

2013年3月6日

活在黄河魂魄中的诗人

——纪念著名学者、诗人张光年百年诞辰

你也许不熟悉张光年这个名字,可是你不能不知道《黄河大合唱》。《黄河大合唱》和《义勇军进行曲》,跟法国的《马赛曲》、意大利的《我的太阳》,都是振奋民族精神的不朽之作,在关乎国家存亡的关键时刻,起到了团结、凝聚人心的作用。如果你听过《黄河大合唱》这部体现民族魂魄的作品,你就会知道词作者光未然。光未然是张光年先生写作诗文常用的笔名。

同类推荐
  • 空间·边缘·对话: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新论

    空间·边缘·对话: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新论

    本书为西北民族大学全国社会科学基金配套经费赞助项目。全书分为三部分:世界文学研究、民族文学研究、比较文学研究,汇集了比较文学和世界文学研究专业学术论文20多篇,从文本的角度深入解读有影响的世界文学作品,并结合中国文学研究的成果从比较文学的视野展开,有较高的学术研究水平。
  • 西方音乐中的文学

    西方音乐中的文学

    本书以西方文学发展的时代更替为主线,以与音乐关系密切的经典文学为主体,通过文学简史、作品欣赏、音乐链接等环节,展示西方音乐与文学的紧密联系。
  • 俄苏现代著名作家(世界文学百科)

    俄苏现代著名作家(世界文学百科)

    本套书系共计24册,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文学大师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家、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世界古代著名作家、亚非现代著名作家、美洲现代著名作家、俄苏现代著名作家、中欧现代著名作家、西欧现代著名作家、南北欧现代著名作家等内容;第二部分“文学作品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品、中国现代著名作品、世界古代著名作品、亚非现代著名作品、美洲现代著名作品、俄苏现代著名作品、西欧现代著名作品、中北欧现代著名作品、东南欧现代著名作品等内容;第三部分“文学简史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文学简史、中国近代文学简史、中国现代文学简史、世界古代文学简史、世界近代文学简史、世界现代文学简史等内容。
  • 胡竹峰作品:民国的腔调

    胡竹峰作品:民国的腔调

    本书笔涉鲁迅、胡适、郁达夫、张恨水、陈独秀、叶灵凤、周作人、张爱玲、齐白石、胡兰成、沈从文、台静农、废名、梁实秋、郭沫若、老舍、茅盾、巴金、林语堂、木心等多位民国文人,论行迹,谈文化,述掌故,兼作小考证,说的是文章姿容,更意在追述一种逝去的文化风度。作者文字平和冲淡,情感饱满,细节充沛,从不同侧面,展示众多民国人物各具风采的品性与精神特质,颇得文化散文之趣。
  • 飞翔的高度

    飞翔的高度

    本书是作者的精品散文集,包含江山多娇、我爱我家、走进美国等。人与其它动物的区别,就在于人有智慧。人的智慧所产生的作用,是不可限量的。所以,人的智慧才是人类飞翔的翅膀。我们相信我们的智慧,就让它高飞;我们凭借智慧,让幻想高飞,让精神驰骋。
热门推荐
  • 步巅

    步巅

    八年前,在一场两大家族的订婚宴上,一个年仅九岁的孩子杀掉了一群训练有素的死士,从此走进了武者的世界。八年过去,从人们视线中消失了五个春秋的少年竟出现在东海大学内,命运的宿敌袭来,刀与剑的碰撞,谁才是冷兵器之王?“野狗要想活命,就不要引起老虎的注意啊。”邪笑的少年这样对招惹他的人说道。“人一生中若是连一个可以托付性命的朋友都没有,那这一生岂不是太过悲哀了。”少年理所当然地笑道,嘴角扬起的弧度如同四月的暖阳。“军人就必须死在战场上?武者就必须死在对手的刀下?我从来不相信,热血冷却后平静安详地逝去才是大多数人的归宿。”他的血快要流干了,却仍然邪魅地笑着:“但是啊,面对敌人,我们是永远不能退却的,哪怕死去也不得不战,因为我有比命更值得去守护的东西,所以,我皇普彪,要战,战,战!”战至步到巅峰!
  • 斗罗之元素法师

    斗罗之元素法师

    斗罗位面的位面之灵,为了位面的升级,向高等位面,要了一个灵魂投入,斗罗位面的,一名刚出生的孩子中,这个孩子会被斗罗位面带来什么样的改变,斗罗里面能否升级成功
  • 苍茫仙旅

    苍茫仙旅

    人生就像一场旅途,重要的不是目的地,而是沿途的风景以及看风景的心情。但,又有多少人能真正做到这一点呢?来自深山村落的放牛娃在命运的安排下踏上了修真这条不归路,沧海桑田过后,却不知他是否还记得最初的梦想。
  • 西游之轩辕传奇

    西游之轩辕传奇

    洪荒世界,第四次天地大劫,却因穿越者龙轩辕而改变。从此,白帝传说,开始了。
  • 夏初我们将爱埋葬

    夏初我们将爱埋葬

    混乱的青春,我认为一直以来我过的浑浑噩噩,如今细想却清晰的可怕,在这青春短短几年的岁月里,我经历了多少,做错了多少【夏初】张扬的青春,我以为我活的绚丽多彩,结果细想却都说不出口,我到底追寻了什么,丢失了什么,得到了什么,竟像是一团乱麻梳理不清楚。【叶悦红】狂傲的年少时光,我认为的情深,坚定,竟成了枷锁与伤人的利器,如今细想这场兵荒马乱竟是因我而起。【周勋】
  • 沦落风尘的公主:倾国倾城

    沦落风尘的公主:倾国倾城

    一千年前的雪和一千年后的雪没有两样。一千年前的人却和一千年后的人大不相同。一千年前的她是皇宫内那个温婉如玉的女子,一千年前的他是笔端生花的画师。只是因了一次偶然的邂逅,这个女子便凝住在那画师的深情笔端……而这个女子也就此发誓——若有来世,请给我以轨迹,叫我寻到那位画师,给他以我的感激和回报……穿越千年之后,她能否找到那位她心目中念念不忘的人?……
  • 诸天万界投放主角

    诸天万界投放主角

    这是一个扑街写手随便创造了几个主角扔到诸天万界里替他打工挣稿费的故事。从和平时代的平凡人变为高维生物的工具人,主角们该何去何从?是奋起反抗?低头屈服?还是乐在其中?
  • 凌乱的记忆碎片

    凌乱的记忆碎片

    我还记得...曾经有几位朋友问我,说这个世上真的有鬼吗?听了他们的问话,我摇了摇头:“我也说不清楚,但我觉得,有这个字的存在就有这个东西。”也许,到了现在这个世纪,见鬼的几率几乎少之又少。就像是电影里拍的剧情一样,鬼不让你看呢!你怎样也见不到他。他(她)要真想让你见到,估计你也是活不成了。我们乡下一些老辈人曾经常讲过,晚上最好呆在家里不要出门,后果必有大难。当然了,那是我小时候听说的,我知道那些都是用来唬些不听话的孩子的绝技。可现在呢,我还真见到了传闻中的...“鬼”!并且还深深的爱上了她。。。
  • 神选游戏

    神选游戏

    腹黑高智的尹玖终于迎来了他的高中生活,然而作为一个高一新生,接下来的日子也太精彩了吧,这里是天朝不是岛国啊!什么?被神选中成为游戏者?五对五的类似英雄联盟的组队PK?失败者全部都要死,胜利者可以得到一个愿望奖励!尹玖表示压力好大,因为队友太坑,第一次战斗就送人头,后面还怎么玩?
  • 随身带着异世界

    随身带着异世界

    赵雨欣发现,原本是普通人的她,只要愿意,手在空气中一划,便能在空气中划出一道裂缝。好奇之下,用手将其撑大后,发现,在这裂缝的后面竟是另一个世界,一个与她的生活完全不同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她见到了魔法师们绚丽的魔法、修真者那不可思议的法术、剑士那华丽帅气的剑术,当然还有那些会卖萌、会变身成人类模样、会做家务的吃货妖兽们。这个世界实在太神奇了,可是……她还是没有搞明白,自己这究竟算是穿越了呢?还是有异能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