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451900000006

第6章

餘論下

論曰。隨緣所以餘論者。蓋其說有三。一則教旨。二則宗途。三則文義所涉。凡向所未明與夫言。而未盡者。今得以論之。或問。玄文明別教生法。有云畫師即無明心也。無明正當它生。那得與自併遣。云不自不它等。抑若理惑俱遣。圓離四性。是即不思議意。又何以為別。曰文明因心造法故。偏從無明言。而曰不自它生者。謂若必從無明等生。則成性過故也。今為彰性離故。若理若惑。俱須離四。亦如四念處。推觀無明云。為從無明生等。皆通言爾。又可推無明。則無明為自。法性為它。推法性可知。故理惑常定。而自它互論。所以俱遣也。然俱離性。而猶屬別者。則又約解惑相。翻而言故。當別教不思議生滅也。如文云云。若夫不自生等。其言雖同。所以離性。則隨教有異。至後二空示之。或問。玄文始明地攝各計不同。則[牙-(必-心)+?]諍不融也。及大師。以八識含藏。而融會之。還引攝論金土染淨。為證何也。曰論本自融。弘者偏執。由文本融故。得引之以和諍計。而偏執者。出於弘論師故。曰攝大乘人云者是也。然則攝論其文一也。而或以和諍計。或以示偏執。如念處云。云何其無定論歟。曰各有用。與不可槩論。玄文明之如上。而念處則引彼通文。以證別義。如曰依染如土。依淨如金。亦如玄文所謂。染譬六識。金譬淨識。豈非其文本通。以文通故。不妨偏取。依染一句。以證別義。則曰黎耶。依業識生故。言依它。依它即無明也。但文疑多上(故言依它也)一句致隔絕難曉。或問。妙樂云真如在迷。能生九界。則真生一切法也。又曰。覆理無明。為九界因。則妄生一切法也。何當文之相戾耶。曰苟得向例意。斯謂相成。非相戾也。但法有強弱。言有主賓異爾。其實[牙-(必-心)+?]相資待。以成造法之用。然以無明造九界。斷猶可爾。若真如所造。而斷九者。莫亦斷真如否。況別住行。所修空假。即是緣了二因。若次第斷九。應緣了亦斷耶。緣了斷則何以顯正。而又曰。九盡方名緣了具足何耶。曰此皆以圓難別。故於教門為難。若得向權實意。復何難哉。蓋以教權故。九界非性有可斷義。而以理實故。無可斷之理。不同圓詮指。修惡即性。無明九界。皆不可斷也。然則在別斷九。而非緣了者。蓋九界即迷染。能覆之惑。緣了即佛界。能顯之因。以不即故。謂之別修。以是佛因故。而能破於九界。還因破九。而顯緣了。故曰九盡方名緣了具足。此記固言之矣。如曰以別教中無性德九故。自佗斷。可釋初難也。又曰。別修緣了。而嚴本有常住法身。可釋次難也。更引妙宗。會釋彌顯。(云云)惜乎惑者。莫能用耳。然而九界果破否耶。曰克體而論。九界初無定法。而言有破否者。但依教詮旨。情解如何。非謂如器之破。而不復全。至於破已還顯。亦其理也。人多迷此。故略示之。或問。文於別教。立三種佛界。(云云)與圓同異如何。曰不同也。在圓則六即皆佛。豈特三種而已。況所以理性佛等。尤復不同。或問。四種緣了。其二見於妙宗。餘二復依何文。曰在它文則有之。今雖無顯名。亦可以種種二因兼之。而又曰。或初緣次了。或初了次緣者。還是指上。中邊空假。然則今明別修。於四的屬何種。曰正取中邊。通亦兼四。在文可知。或問。玄明事理本迹。正當事理。二重本法。而籤約無明法性。釋之何耶。曰彼之事理。對後教行等五。則並屬理性。故約性中。事理以說。如曰無住之本既通。通於無明法性。皆得為本故也。是則真諦。指理之言。不唯指於法性。亦指無明。即理之本。所以三千為其森羅者。即所謂三千在理。同名無明是也。或問。今引玄文。明別教所觀境意。彰何旨。曰此有二意。一彰別教真如。亦具諸法。但以教權。不即九界故。唯云有真實法等。二顯別理隨緣之義。故曰從是妙有。出生諸法。但生而不即與圓異耳。或問。妙記料揀。相位同異。本明世相常住。如指要節釋。妙宗揀顯。亦已明矣。而情猶未曉。今請置諸文相之說。直示其旨。曰世相所以常住者無它。直明諸法。本一而已。以本一故。不見代謝流動之異。亦不可分性相事理之別。是皆偏漸情見。何關開顯至一至妙之談乎。要知其理。試以一近事喻。正如一氣。貫乎四時。全一氣而生。全一氣而長。至於凋謝。亦全一氣。在凋謝處故。無適而非一氣。則無適而非常住也。法華據此。直示謂之理一。謂之究竟等。皆其旨也。了此方知。妙宗唯生唯住之說。起信所謂。四相俱時而有。古德云。壞則隨它去。先賢又曰。壞則隨它壞。所以長不壞。(此全與古德意同但加注脚耳)莫非此理也。或問。輔行引楞伽大論之文。無非為顯隨緣意者。然亦有異義乎。曰有之。不出因緣之義。所以楞伽。因自內出也。大論緣自外入也。因緣既具。彌顯隨緣。抑知引證尤不徒爾。或問。逆順二修。與兩番生起。同異云何。謂異則名同。謂同則對異。曰亦不一向也。二修約迷悟而言故。別唯二種生起。約教行為次故。各通十種三法。此則異也。亦可彼此會通。而有進否。故亦同亦異。今應作四句分別。謂是逆修。非逆生起。(第三句)是逆生起。非逆修。(第四句)是順修。是順生起。(第二句)非逆修。非逆生起。(第一句)所以續遺會之若此。指要會之如彼。然皆不及初句。竝不出四句意。對會可知也。或問。指要云今家明三千之體等。因此一文。難者有三。一難理有差別。二難不隨緣時。三難除無明有差別。(云云)然則今為四明說者。若為釋通曰。苟得向即具意。此亦不難。要之指要所以云者。蓋顯一家性具體用不二之旨故。無間隨與不隨。亦不論迷悟之異。始終常即常具故。三千法。法法宛然也。更以一文。表發其說。方知文理有憑。如不二門曰。三千在理。同名無明。三千並常。俱體俱用。豈非所謂三千之體隨緣起三千之用乎。又曰。三千果成。咸稱常樂。常樂則果德還源者矣。豈非不隨緣時三千宛然乎。又曰。三千無改。無明即明。既即明矣。則無復無明。豈非除無明有差別乎。而此差別。即無差別。但對彼淳一無差故。以無差。而差格之。然則文曰理體無差等。又曰。地具桃李等。又曰。始終無改者。今謂總不出三義。謂形對義。相即義。體性義。(云云)雖有三義。理非異途。一以貫之。共顯圓旨。而彼專以事理。形奪為難者。固非至於析者。直約三諦。分別為說。亦未為得也。是不唯不足以析彼之難。亦以見背宗之僻。蓋兆於此矣。或問。妙記有云。以即不即。而分教殊。則別教正當不即。向何於別。亦許言即。而論隨緣邪。又指要云。應知不談理具等。是必以具顯即。方成圓義。若但即而非具。亦別義而已。是則併與妙記之文違耶。抑又既許。以具顯即。何妨以即顯具。使隨緣屬於圓耶。曰別不言即者。是以圓形別。對揀之說也。就別自論。約理實邊。非無是義。今應與奪明之故。與之得即。失具指要之文是也。奪之即具。皆非妙記之文是也。亦可半與半奪。全與全奪在別。雖無全與之義。餘文亦應有之。但不併出一文。如曰中雖不具九界依正。非無佛界妙色妙心。豈非亦得言具乎。若更具論即具之旨。亦不出三義。一者互非。二者相顯。三者相即。(云云)如彼隨緣。知即而不知具。但是互非而已。約何以論。以即顯具。若其次二義。在今家。則可在經論。則可以先存諸大體故也。如彼申釋。苟不明言。惡得有之。或問。十不二門云。濁水清水。波濕無殊。此與藏疏所釋。不變隨緣義。云無變之性。不礙起浪。浪雖萬動。不礙一濕。是故動靜無二。法有何異耶。謂異則何以區別。謂不異則隨緣非別矣。曰要知異相。當取指要之文格之。如曰波喻三千俱用。濕喻三千俱體。須知染中其水雖濁。亦全濕為波。清時豈別有波濕。故曰無殊。以此格彼。方知論疏。未盡其旨。又如指要云。故知它宗圓極。祇云性起。不云性具。深可思量。惟其不云性具故。性一事異。及即理時。須破差別。歸乎一性。不能法法宛然。此其與圓不同爾。或問。指要又云。若不談體具者。隨緣與不隨緣。皆屬別教莫也。別教亦有不隨緣義。那得定謂別理隨緣耶。曰此且一往。據文偏明故。黎耶生法。非真如隨緣。二往言之。妄識生法。不少真如。故教旨則同也。或問。十門析難。既是扶宗之說。今何不取至於明宗析難而自立說耶。曰惟其扶宗人。莫不以為。然究其所說。或乖於道理。謬於是非者亦多矣。但以今意格之。其是否可知也。或問。隨緣二十問。為誰出耶。抑所謂安國師問者。為與今家同耶異耶。既設此問。為須答否。曰此問之出。有通有別。通為不信別理隨緣義者。別則專擬齊師而問。析難云。師嘗有二十問。擬於齊公。已破此難是也。其安國師者。雖是齊師所稟。至於立問之意。實與四明意合。如問文云云。文非不顯。但彼此立宗。各見一邊耳。若欲答者。正如金錍所設。四十六問。一答即足。今此但受別理隨緣之義。是即已答二十問也。不然其一一問。灼須疏理。或問。據融會一章。起信該通。三教藏疏。唯局別門。其文理明矣。奈何說者。猶以四明。破起信。為別教何耶。曰此有由也。蓋孤山甞謂。四明有鯨吞起信之說。自是傳為口實。殊不知隨緣名相。本出藏疏。豈以能解之失。而使所釋例受破邪。然則所判既定。則彼隨緣。屬別明矣。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紫藤学院的爱恋

    紫藤学院的爱恋

    描写校花与校草的爱恋,一个平凡的姑娘想过平凡的日子却注定不能过平凡的日子的生活
  • 终于没忘记

    终于没忘记

    一个人吃饭,一个人逛街,一个人看电影,一个人的家。
  • 五百世回眸擦破了肩

    五百世回眸擦破了肩

    虚虚实实,亦假亦真。这是我的生活,也有我梦想。无非就是在做一场白日梦。梦里有她有花还有个家。
  • 鬼眼天娇

    鬼眼天娇

    她是冥界的公主,是天女与冥王的珍宝。却身怀鬼瞳,可以预知生死窥探天机。无奈天地之大,留不得她!天界苦苦追杀,她惨死于雷劫下。一朝穿越,纨绔毒仙穿越于她身上,天地容不得你!我便帮你毁了这天,踏平这地!天地方可唯我独尊!在她一步一步茁壮成长的道路上,永远都有一位红衣男人守护她。此生我们长久到老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关于青春的单恋

    关于青春的单恋

    我崔小颖,人缘好,老师喜欢,自来熟,可就是桃花缘少的可怜,可偏偏喜欢南御这位桀骜不驯,却莫名老师很器重男生...可我偏偏就是宁愿失去却不愿主动的人...“嘿,小颖,南御”苏言在我耳边悄悄的说。“哪?“”走了“”跟过去看看“一脸坏笑的我,其实就只想看一眼。”人呢?“追过去的时候,空空如也。”他好像有看见你,跑了吧“苏言说道。”我就那么可怕么?好歹同学一场啊“(我哭死)莯冉第一次写文,写的不好请见谅,会有点混乱,还望各位读者大大原谅(づ ̄3 ̄)づ╭?~欢迎戳,欢迎骚扰....
  • 花木兰精神

    花木兰精神

    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人心中也会有一千个花木兰。花木兰精神在不同的时代里,在不同的语境中,在不同人的心目中,都会得到不同的解读。但是,高贵的品质总会有恒定的价值,时代的变迁、环境的变化并不会阻止优秀的女性在花木兰身上找到自己所需要的那种精神。花木兰,也许就是她们心中的另一个自己。《花木兰精神》的作者是曹荣。
  • 至痛亲情:我的狼妈妈

    至痛亲情:我的狼妈妈

    你相信吗?我的妈妈遭遇车祸离开人世后,竟变成了一只狼!她因为割舍不下我,所以变成狼来到人间处处保护我。我以为自己成了孤儿,原来妈妈一直都在我身边。
  • 短简

    短简

    本书收录作者在报刊上公开答复读者的书简、散文16篇。正如作者所言,“近一年来有许多不认识的年轻朋友写信给我,他们把我当作一个知己友人看待,告诉我许多事情……我也曾尽我微弱的力量回答那些充满信任与热情的来信。我的话都是十分平凡。但我写的全是我所真实地感到的,全是我知道得最清楚的,全是从我的狭隘的经验里得来的”。此书可以看作他与读者坦诚交流的记录。本书于1937年3月由良友图书印刷公司初版,现根据《巴金全集》本排印。
  • 遮天之我比叶凡活的长

    遮天之我比叶凡活的长

    死了我一个,还有千千万万个我站出来。一次次的失败,一次次的重来,从破损的残躯中诞生新的生命,可否达到长生?交流群:104303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