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577800000005

第5章 《吕氏春秋》与先秦文学批评的融会

第一节 贵生重己的审美主体论

〇强调“全性之道”

〇人本思想

〇“适性”、“贵生”、“重己”的审美主体论

《吕氏春秋》是由战国末年秦庄襄王丞相吕不韦的门客集体撰写的一部书。其中内容庞杂,“备天地万物之事”,它适应封建大一统帝国产生的需要,以恢弘的历史眼光和俯仰宇宙的气概,对宇宙自然、社会人事以及各种现象作了阐述,保留了许多有价值的文献资料。《吕氏春秋》对与文学批评有关问题的论述,大多体现在它的音乐理论中。先秦以来儒、道二家的文学批评观念中的“中和”思想,在《吕氏春秋》中得到了融合。

《吕氏春秋》与《淮南子》历来以杂家著称。郭沫若在《十批判书》中指出:“在大体上它是折衷着道家与儒家的宇宙观和人生观,尊重理性,而对于墨家的宗教思想是摒弃的。它采取着道家的卫生的教条,遵循着儒家的修齐治平的理论,行夏时,重德政,隆礼乐,敦诗书,而反对着墨家的非乐非攻,法家的严刑峻罚,名家的诡辩苟察。”《郭沫若全集》,第2卷,404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郭沫若先生的话,基本上把握了《吕氏春秋》的思想特征与方法特征。《吕氏春秋》论“中和”的最大特征就是调和儒、道,内道外儒,它鲜明地提出了“和出于适”的命题,将“适”置于“和”的范畴之上。而“适”的内涵就是重己、养性、卫生,主要来自于道家思想。道家论主体心性之和,立足于养身修性。老庄认为,万物以自然为旨归,所谓“和以天倪”,就是使心性摆脱外物(包括富贵、贫贱、寿夭、穷达、生死、毁誉)的役使,达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境地。《吕氏春秋》中的《重己》、《贵生》、《****》等篇,带有浓重的道家养生色彩。《本生》篇指出:

物也者,所以养性也,非所以性养也。今世之人,惑者多以性养物,则不知轻重也。不知轻重,则重者为轻,轻者为重矣。若此,则每动无不败。以此为君悖,以此为臣乱,以此为子狂。三者国有一焉,无幸必亡。今有声于此,耳听之必慊,已听之则使人聋,必弗听;有色于此,目视之必慊,已视之则使人盲,必弗视;有味于此,口食之必慊,已食之则使人瘖,必弗食。是故圣人之于声色滋味也,利于性则取之,害于性则舍之,此全性之道也。

《吕氏春秋》作者强调以“全性之道”作为基准来衡量审美活动,主张以主体的“全性”来选择声色滋味。虽然它也强调节制嗜欲,但完全是为了“全性”,而不是为了“修礼”。在中国哲学史与文论史上,《吕氏春秋》的作者首次明确地提出了以人为本的观念,强调主体对于外界事物的制导作用,它认为人是万物的主宰,而不是相反,任何事物都必须对人而生成。后来魏时嵇康以养生为特征的人生观与美学论,直接从《吕氏春秋》那里汲取了理论营养。

从以人为本的观念出发,《吕氏春秋》的作者突出了审美的需要必须与人的贵生相结合。《吕氏春秋》认为:“凡生之长也,顺之也。使生不顺者,欲也。故圣人必先适欲。室大则多阴,台高则多阳;多阴则蹙,多阳则痿,此阴阳不适之患也。”(《重己》)也就是说,圣人追求美的享受是为了顺应生命的保养,宫室台榭的建构以有利于生命为前提,而不是相反。如果一旦离开了人的生命本体,则任何享受都没有意义。在当时物质生活成为许多人追求的唯一目标,秦王朝以权力财富为荣的风气下,《吕氏春秋》作者的这些观点显然是具有纠正时弊、为人们指明生活意义的作用。

第二节 论音乐的“和”与“适”

〇“声出于和,和出于适”的命题

〇从音乐起源的角度谈“和”

〇“适”作为审美过程中的心境设定

〇“心必和平然后乐”与主体论

〇“音亦有适”与客体论

〇“衷也者适也,以适听适则和”与审美主客体的合一

《吕氏春秋》对中国古代的音乐理论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它将和谐作为音乐的最高审美形态。所谓“和”是从各个方面去说的,即音乐自身的和谐,以及对象与主体的和谐。值得重视的是,它在传统的中和观念之上,还提出了“适”的概念,明确声明“声出于和,和出于适”,将“适”即是否适应主体作为音乐与艺术欣赏的价值尺度,这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上的重要范畴。先秦时儒道两家对于“和”的问题均有论述,对于“适”则谈得不多,在《庄子》中的《大宗师》、《骈拇》和《达生》篇中也提到了“适”的问题,包括“适人之适”、“自适其适”和“忘适之适”三个层面,但没有作专门的论述。《吕氏春秋》的作者所以要在“和”之外另外标举一个“适”作为重要的范畴来讲,显然是为了彰显以人生为本体的思想。

《吕氏春秋》的作者论音乐之“和”,是与它的宇宙观和人生观一体化的观念相统一的。作者论音乐之“和”的产生,主要是从音乐起源的角度去谈的。其《大乐》篇在谈音乐产生时说:

音乐之所由来者远矣:生于度量,本于太一。太一出两仪,两仪出阴阳。阴阳变化,一上一下,合而成章。浑浑沌沌,离则复合,合则复离,是谓天常。天地车轮,终则复始,极则复反,莫不咸当。日月星辰,或疾或徐。日月不同,以尽其行。四时代兴,或暑或寒,或短或长,或柔或刚。万物所出,造于太一,化于阴阳。萌芽始震,凝氵寒以形。形体有处,莫不有声。声出于和,和出于适,和、适,先王定乐,由此而生。天下太平,万物安宁,皆化其上,乐乃可成。

这段文字描绘了音乐从最初的始基“太一”生出,经过阴阳两仪的交感变化,与天地万物融为一体的过程。《吕氏春秋》论音乐起源的看法显然受《周易》的影响。《周易》在描述天地万物氤氲化生时指出:“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吕氏春秋》用它来说明音乐的产生,认为“万物所出,造于太一,化于阴阳”,音乐也本于“太一”。但《吕氏春秋》论音乐的形成又突出了这几点:第一,音乐是由于“形体有处,莫不有声”而产生的,即万物形成后,物体运动的振响产生了音乐,这比春秋时一些思想家笼统地说“气为五味,发为五色,章为五声”(《左传·昭公二十五年》)更加接近唯物主义。第二,它把音乐的“和”与天地的“和”联系了起来,认为音乐的和谐本于自然界的和谐,“四时代兴,或暑或寒,或短或长,或柔或刚”,音乐之和是自然之和在音响上的反映。而且,音乐之和也受到社会人事的影响,“天下太平,万物安宁,皆化其上,乐乃可成”。反过来,“君臣失位,父子失处,夫妇失宜,民人呻吟,其以为乐也,若之何哉!”可见,音乐之和是社会与人世状况的反映。第三,最重要的是,它在先秦“以和为美”的思想中,第一次提出“声出于和,和出于适”,将“适”作为“和”的最高范畴,以为“先王定乐,由此而生”,这就比荀子等人的乐论大大前进了一步。

《吕氏春秋》论“适”,首先将它作为一种审美过程中的心境设定,认为心境如何决定了审美对象是否适应于主体。换言之,能否达到和谐的审美境界,并不仅仅取决于对象本身,而主要取决于主体。《吕氏春秋·适音》篇指出:

耳之****声,心不乐,五音在前弗听;目之****色,心弗乐,五色在前弗视;鼻之****芬香,心弗乐,芬香在前弗嗅;口之****滋味,心弗乐,五味在前弗食。欲之者,耳、目、鼻、口也。乐之弗乐者,心也。心必和平然后乐。心(必)乐,然后耳、目、鼻、口有以欲之。故乐之务在于和心,和心在于行适。

《吕氏春秋》的作者在这里指出,对声色之美的追求是人的本性使然,但是外界的声色滋味能否对人构成审美对象,关键在于主体心境如何。如果心境不乐,再好再美的声色滋味都不能成为对象,正如马克思所说:“忧心忡忡的穷人甚至对最美丽的景色都没有什么感觉。”(《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1版,第42卷,126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魏晋时嵇康在著名的《声无哀乐论》中提出“和声无象,哀心有主”,就深受《吕氏春秋》这一说法的启发。《吕氏春秋》进而指出“心必和平然后乐”,强调主体只有处于和谐的心境状态下才能对美声、美色、美味加以感受和品味,形成美感效应。这就打破了儒家乐论将和谐单纯视为外界感染所致的观念。

“适”除了主体的心境因素之外,也包含着审美客体的因素。《吕氏春秋》的作者强调审美主体的适并不是单纯的主体问题,也是与客体的性质相关联的。因为主体的美感心理的形成,离不开外界客体的刺激。在音乐与其他艺术种类的审美过程中,主客体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吕氏春秋》指出:“夫音亦有适,太钜则志荡,以荡听钜,则耳不容,不容则横塞,横塞则振;太小则志嫌,以嫌听小,则耳不充,不充则不詹,不詹则窕;太清则志危,以危听清,则耳溪极,溪极则不鉴,不鉴则竭;太浊则志下,以下听浊,则耳不收,不收则不特,不特则怒。故太钜、太小、太清、太浊,皆非适也。何谓适?衷音之适也。何谓衷?大不出钧,重不过石,小大、轻重之衷也。黄钟之宫,音之本也,清浊之衷也。衷也者适也,以适听适则和矣。”(《适音》)《吕氏春秋》的作者详尽地阐述了音乐之适与主体之适的关系,认为音量过大或过小、过清或过浊,都会刺激人的生理感官,引起不适。

那么,什么是“适”呢?这就是“衷音”,即恰到好处,“小大、轻重之衷也”,只有这种和谐之音才能使主体感到和谐舒适。为此,《吕氏春秋》提出要调和音声,使物以适人,主客体达到和谐一致,“乐之有情,譬之若肌肤形体之有情性也。有情性则必有性养矣。寒、温、劳、逸、饥、饱,此六者非适也。凡养也者,瞻非适而以之适者也。能以久处其适,则生长矣”(《侈乐》)。作者强调音乐之和在于使人适性,并且抨击了乱世之音“以巨为美,以众为观,俶诡殊瑰,耳所未尝闻,目所未尝见,务以相过,不用度量”的审美观念,认为唯有适音才能和乐。

《吕氏春秋》作为战国末期的一部杂家巨著,具有兼容并包、关注人生的特点。其“和出于适”的命题,具备了融合儒道文论的气魄。后来西汉的《淮南子》与魏晋时嵇康的《声无哀乐论》都在不同程度上继承了《吕氏春秋》的文学批评观念。

“关键概念”

重生贵己 声出于和 和出于适

“思考题”

1.为什么说《吕氏春秋》的审美观融合了儒道两家?

2.《吕氏春秋》与秦汉文学批评的联系体现在什么地方?

“参考书目”

陈奇猷,吕氏春秋校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许维遹,新编诸子集成·吕氏春秋集释,北京:中华书局,2009

同类推荐
  • 学生水上与冰雪运动学习手册—教你学跳水

    学生水上与冰雪运动学习手册—教你学跳水

    水上运动是集竞争性、观赏性和刺激性于一体的、富有现代文明特征的竞技体育项目。它是为了区别于陆上和空中体育项目,全部过程或主要过程都在水下、水面或水上进行的体育项目。
  • 教学论热点问题研究

    教学论热点问题研究

    本书通过对我国教学论研究的发展历史的回顾、总结和反思,特别是对近年来我国教学论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通过对文献与实践的研究,分析了当前教学论学科的热点研究问题及趋势,很好地反映了我国教学论学科建设与发展的基本走向,对教育实践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 让每个孩子都养成好习惯

    让每个孩子都养成好习惯

    本书以生动的事例体现了现今初等教育的发展,揭示了目前中小学教师重视考试成绩而忽视对中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的现状,指出了中小学生学习习惯培养对于学生终身发展的重要作用,该书对于广大校长、教师、学生以及家长都有很好的指导与借鉴价值。
  • 网络传播概论

    网络传播概论

    《网络传播概论(第3版21世纪新媒体专业系列教材)》是国内出版较早且影响力较大的网络传播方面的教材之一,推动了国内新闻院系的网络传播教学。本教材集新闻传播学、计算机技术、社会学、市场营销学等相关理论与知识于一体,并力图使它们有机结合,较好地实现了多学科的融合。彭兰的《网络传播概论(第3版21世纪新媒体专业系列教材)》全书贯穿了理论与实务既相区分又相联系的思路,汇集了网络传播技术、网络新闻传播实务、网络经营等相关领域知识,分析了网络传播的内在规律,研究了网络传播的各种潜在影响。第三版引入“社会化媒体”的研究视角,对网络传播的最新发展做了系统总结。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军事知识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军事知识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知识小百科》共12册,是专为中国青少年量身定做的一套全方位知识图书。《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知识小百科》涵盖了青少年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历史、科技、军事、文化等不同领域知识精华。本丛书旨在启发青少年学习积极性,积极引领中国青少年朋友走向未来,使青少年朋友们能够在轻松与快乐中学习知识、健康成长,是广大青少年学习新知识的理想读物。而这本《青少年应该知道的影视艺术知识》更是系统全面讲解影视知识,使青少年轻松学会。
热门推荐
  • 生肖之轮回

    生肖之轮回

    十二生肖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样的秘密?世界的诞生与毁灭究竟有着怎样的轮回?马上毕业的大学生究竟该何去何从?十二生肖偏偏找上我,是注定的轮回还是命运的选择?
  • 不太重要的创意

    不太重要的创意

    1234567890凑字数再发一遍1234567890
  • 子鹿

    子鹿

    锦衣卫骆子衿,自诩待人如一,准则二字从不离身,自他见到鹿鸣起,发觉她比他还要“两袖清风”。洛子衿:你既这般无欲无求,我的性子也该改了。鹿鸣好看的杏眼表现出了疑惑。骆子衿伸手顺了顺鹿鸣的毛发,唇角一勾。“更加不要脸,配你。”
  • 魏殇传

    魏殇传

    亡国公主重生,让母国不仅更强大,且自己成了女皇,可是那一份她想恨却无法割舍的那个人最终到底会怎样。。。。
  • 予我一世,地久天长

    予我一世,地久天长

    她被人算计,来到了他乡异国,身上只有一本护照,一张银行卡。在他乡异国,遇见了他。一夜之间,他们从陌生人变成夫妻,一纸证书,又能维持多久?“你是谁?”“我是谁?我是寒璟琛的前女友!而你,还不配坐阿琛的妻子!”“我们离婚吧。我们之间,太仓促了,都没有了解对方。也许,你以后会遇见更爱你的妻子。我已经签了字,找个时间我们去办一下手续吧。祝你幸福!”
  • 仙尊从头开始

    仙尊从头开始

    修仙世界实力顶尖女主穿越到男尊女卑封建社会,一到场就被包办了婚姻…由此展开的一系列故事!其实就是一个脑洞+自己的喜好转变而来的…
  • 极怖

    极怖

    在这个世界上,除了鬼,其实还有更可怕的事。这一切都源于对未知的恐惧,以及某种颠覆性观念。就像故事里,以为仅是一个纯粹的恶作剧,到梦的缠身,到底谋杀还是另有目的?或者,都不是。在一切事情的背后,也许还隐藏了一个更大的秘密,而在“我”知道这个秘密后,才发现原来这一切都是……好了,不要说话,关灯,让我带您走进极限恐怖的世界。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四叶草的味道

    四叶草的味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她是草原上被风吹过不小心遗漏下的种子,风过后,草原上平静如昔,但那颗种子却因此改变了一生。在那个幼稚的年龄,在那个最纯粹的年代,那个男孩子就这样闯进了她的心里,成为了她心中的太阳。冷峻邪魅的夏疏,温文尔雅的祝雅林,淡漠如烟的离草,清高傲慢的夏雪,四人之间的纷乱纠葛。原本是两个同等骄傲的男人之间的一场赌约,却引发了他们内心最深处的萌动,引发了一场铭骨刻心的爱情故事,一段童话版与现实版完美结合的最唯美故事。
  • 万年洪荒

    万年洪荒

    唯善是恶!唯恶是善!善与恶真的没有界限的吗?复仇之心兴起,谁人能挡?生死只在一线之间,谁人能挡?一把赤炎剑,开拓出天地间新的传奇!我为善恶!善恶即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