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725300000006

第6章 脂批与脂砚

上一节我们已经提出了一个出乎所有人意外的观点,认为《红楼梦》中描写的“魇魔”事件和元春“省亲”是暗写发生在清雍正六年二月初二前不久的一天发生的曹雪芹家被抄事件。为了更好地推理和论证上述观点,本节我们来讨论脂砚斋批语和脂砚斋本人的问题。

(一)关于脂批

《红楼梦》流传历史是先有手抄本然后才有印刷本,这是尽人皆知的事实。化名为脂砚斋的人在《石头记》手抄本中留下了大量的批语。我们称之为脂批。脂批数量极多。从署名来看,脂批作者有四人,分别是脂砚斋(脂砚)、畸笏叟(畸笏,老朽)、梅溪和松斋。署名梅溪和松斋的批语各有一条,署名畸笏及或可判定为畸笏叟的有六七十条左右。其余的署名脂砚斋批语或未署名为谁的批语是脂批重点和主体。脂批作者是与《红楼梦》作者曹雪芹同时代有共同生活阅历的人。脂批的史料价值和学术价值在“红学”研究中功不可没、无可替代。

脂批系列的《脂砚斋甲戌抄阅再评石头记》和脂砚斋“凡四阅评过”的己卯本、庚辰本是抄本系列的早期流传本,学术研究价值尤高。

中国文学史上张竹坡批评《金瓶梅》、金圣叹批评《水浒传》毛宗岗批评《三国演义》、李卓吾批评《西游戏》和脂砚斋批评《石头记》是有一定的传统承继关系的。但脂砚斋的批评又有明显的不同。前三者都是纯文学批评性质,作品作者和评点者并没有共同的生活阅历。脂砚斋及其他脂批作者都是《红楼梦》作者曹雪芹同时代的人,他们都有共同和近似的生活阅历。脂批作者甚至部分参加了《红楼梦》的创作和增删等工作。这些是“红学”界的共识,不必烦叙。本节我们要做的工作是把纷繁复杂的脂批根据推理的需要作一定的梳理分析,从而为论证工作提供帮助。

1.提示《红楼梦》文本是部分真实情况的再现:

《红楼梦》第二回介绍林黛玉的父亲林如海“乃是前科的探花,今已升至兰台寺大人。(甲戌本脂批:官制半遵古名,亦好。余最喜此等半有半无,半古半今,事之所无,理之必有,极玄极幻,荒唐不经之处。”

第二回写贾雨村闲住无聊,外出散步至郭外“智通寺”,门上有一副对联:

身后有馀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甲戌本脂批:先为宁荣诸人当头一喝。却是为余一喝。)雨村看了,因想到:“这两句话,文虽浅近,其意则深。(甲戌本脂批:一部书之总批。)我也曾游过些名山大刹,倒不曾见过这话头,其中想来必有个翻过筋斗来的。”(甲戌本脂批:随笔带出禅机,又为后文多少语录不落空。)

同回,贾雨村与冷子兴闲聊中说贾府:“大门前虽冷落无人,隔着园墙一望,里面厅殿楼阁,也还都峥嵘轩峻,就是后一带花园子里。(甲戌本脂批:后字何不直用西字,恐先生堕泪,故不敢用西字。)”批者提示此处描写是写曾经实有的一个西园。

同回,冷子兴介绍说:“次子贾政自幼爱好读书……,皇上因恤先臣,即时令长子袭官外,问还有几子。立刻引见。遂额外赐了这政老爹一个主事之衔。”(甲戌本脂批:嫡真实事,非妄拟也。)

第三回写林黛玉进贾府时有三四个争着打起帘栊。此处有甲戌本脂批:“真有是事,真有是事。”

同一回,“王夫人忙携了黛玉,从后房门(甲戌本脂批:后房门)由后廊往西,(甲戌本脂批:是正房后廊也。)出了角门,(甲戌本脂批:这是正房后西界墙角门。)是一条南北宽夹道。……王夫人遂携黛玉穿过一东西穿堂,(甲戌本脂批:这正是贾母正房后之穿堂也。与前穿堂是一带之屋。中一带乃贾母之下室也,记清。)便是贾母的后院了。”(甲戌本脂批:写得清,一丝不错。)

同回稍后有蒙王本脂批:“作者非身履其境过,不能如此细密完足。”

《红楼梦》第五回写“那宝玉刚合上眼,便匆匆的睡去,犹似秦氏在前,遂悠悠荡荡随了秦氏至一所在。”(甲戌本脂批:“此梦文情固佳,然必用秦氏引梦,又用秦氏出梦,竟不知立意何属。惟批书人知之。”

同回,“若非个中人,不知其中之妙。”此处甲戌本脂批:“三字要紧,不知谁是个中人?宝玉是个中人乎?然则石头亦个中人乎,作者亦个中人乎?观者亦个中人乎?”

同回,巧姐的判词:“事败休云贵,家亡莫论亲。”(甲戌本脂批:非经历过者,此二句则云纸上谈兵。过来人那得不哭。)

同一回,《红楼梦曲第十三支·好事终画梁春尽落香尘》……家事消亡首罪宁。宿孽总因情!(甲戌本脂批:作者具菩萨之心,秉刀斧之笔,撰成此书,一字不可更,一语不可少。)

第七回:宝玉对丫头说:“问姐姐是什么病。现吃什么药。论理我该亲自来,就说才从学里回来,也着了些凉,异日再亲来。”(甲戌本脂批:余观:“才从学里来”几句,忽追思昔日形景,可叹。)

第八回:写贾母喜欢秦钟,又与了一个荷包,并一个金魁星,命文星和合之意。(甲戌本脂批:作者尚记金魁之事乎?抚今思昔,肠断心摧。)

第二十二回:宝玉奶奶李嬷嬷生晴雯等几个丫鬟的气,讲了几句怪话,此处分别有戚本和蒙王本脂批:“真有是语,真有是事。”

第十八回:元春回家省亲时,贾母、王夫人和元春三人“只管呜咽对泪”。(庚辰本脂批:非经历过如何写得出!)

第二十五回:马道婆见宝玉脸上被烫,口内嘟嘟囔囔讲了一通话。此处有甲戌本脂批:“一段无伦无理信口开河的浑话,却句句都是耳闻目睹者,并非杜撰而有,作者与余实实经过。”

以上所引各条,说明了一个事情——《红楼梦》中的某些人物、事件、场景是作者生活经历的一种再现。脂批对这种情况进行了多次提示。《红楼梦》作为一部伟大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品,它有其深厚的现实生活基础。它是在提炼的基础上完成作品的创造的,它具有文学作品的共性。任何文学作品当然包括作为小说的《红楼梦》都是特定的历史时代、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条件下的产物。它不可能脱离特定历史事件,脱离现实的链接而存在。这种链接既包括宏观方面的——当时风貌,社会思潮,历史的进程,也包括微观的——作者所处时代环境,经历的具体人、事、物。单是有这些包括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共性就给我们揭秘《红楼梦》提供了可能性和操作空间。这是我们揭秘、探佚、原型研究的理论源泉和现实途径。不仅如此,《红楼梦》作为一部伟大的复杂的文学作品,因为它诞生于一个思想禁锢钳制严重、文字狱猖獗的封建社会,也因为作者个人家庭背景极为特殊因而具有其光彩夺目的个性。它的个性概括地讲就是它本身;具体地讲则既包括本节前面引述的那些由作者写旁人点评而呈现给我们后世读者的文化信息,又包括本节下文就要提到的《红楼梦》的写作原则、方式、技巧、途径等等。当然,它的个性还包括其他许多内涵、内容,但却不是本文讨论的内容。因此,《红楼梦》的上述独特的个性特点同样甚至更加可能为我们揭秘工作提供空间和可能,提供途径和方法。

2.双线交织法

《红楼梦》揭秘工作既可以从脂砚斋给我们提示的作者的写作方法和技巧中去打开突破口,寻找路径,还可以从文本本身出发发掘一些脂批不便提出或未能提出的路径和方法。

脂砚斋在批语中提到的作者众多的创作方法,和我们根据文本总结的《红楼梦》的其他创作方法加在一起组成我们要提出的一个新的概念——双线交织法。简单地讲就是作者曹雪芹把自己的特殊经历融入到《红楼梦》,把现实生活交织成文学作品的方式方法。揭示和剖析这些方法,就是我们的揭秘工作。

脂批揭示的《红楼梦》的写作方法。

A。省中实

《红楼梦》第四回“薄命女偏逢薄命郎,葫芦僧乱判葫芦案”。

金陵一霸薛蟠打死冯渊,夺走甄英莲一案被告到贾雨村所在衙门。葫芦庙里还俗小沙弥成为贾雨村所在衙门的门子,他因被当时黑暗社会现实感染而建议贾雨村乱判此案。这时贾雨村讲了一段话:“这也是他们的孽障,遭遇亦非偶然,……这正是,梦幻情缘,恰遇见一对薄命儿女!”(甲戌本脂批:使雨村一评,方补足上半回之题目,所谓此书有繁处愈繁,省中愈省;又有不怕繁中繁,只要繁中虚;不畏省中省,只要省中实。此则省中实也。

脂批告诉我们,《红楼梦》用了“省中实”的写作方法。这就是说,我们如果能判定《红楼梦》中某个地方或哪件事情写得简明扼要,就是写真事、实事。这就是说简洁省略的文字中隐含着实情。依此我们判断:《红楼梦》中有关甄家的断断续续的零星消息是写真;依此判断,《红楼梦》第三十七回开始写贾政点学差那段简洁的文字是写某件真实的事件。当然依此法,我们还可以做些其他揭秘工作。

B。不写之写。

《红楼梦》第三回,贾雨村被参革后听说都中奏准起复旧员,于是借助是林黛玉老师的身份,他托林如海找贾政从中协助。此段由林如海和贾雨村对话的文字介绍了没出场的贾政情况。此处有甲戌本脂批:“写如海实亦写政老,所谓此书有不写之写是也。”《红楼梦》“不写之写”的地方很多,最大的不写之写是贾宝玉生日的具体日期,通篇未一处明写,却拐弯抹角暗中透露。本书又一处重要的不写之写是贾府合族“除夕祭宗祠”却没有贾政在场。这些当然是我们揭秘工作重要的线索和内容。后面章节将详及。

C。一击两鸣·一笔两用。

《红楼梦》第五回,“如今且说林黛玉自在荣府以来,贾母万般怜爱,寝食起居,一如宝玉。”(甲戌本脂批:妙极。所谓一击两鸣法,宝玉身份可知。)

第七回:周瑞家的接受薛姨妈的任务,给贾府姑娘送宫花。“正说着,只见香菱笑嘻嘻的走来。周瑞家的便拉了他的手,细细的看了一回,因向金钏儿笑道:‘到好个模样儿,竟有些像咱们东府里蓉大奶奶的品格。’”(甲戌本脂批:一击两鸣法,二人之美,并可知矣。)

第二十五回:王子腾夫人寿诞,请贾母和王夫人。王夫人见贾母不去,自己也不便去了。(甲戌本脂批:所谓一笔两用也。)

《红楼梦》文本中写一处时间和事件有两层或多层含义。就是“一击两鸣”、“一笔两用”。例如,前面“惊心动魄的事件”一节中屡次提到的“十三”。又如发生在第三十七回贾政身上的“八月二十日”起程赴学差之任,“三四年”在外。《芙蓉女儿诔》中“五年八月有奇”等几处时段和时间点都系一击两鸣法的写作手法。把“鸣”的另一面找出来就会达到揭秘的目的。

D。综错与暗逗·暗透·逗漏

《红楼梦》第七回写焦大在宁国府“因趁着酒兴,先骂大总管赖二”。(甲戌本脂批:记清,荣府中则是赖大,又故意综错的,妙。)这里脂批意思是说宁荣两府,宁府居长,而他们也聘请了赖大、赖二两人做家庭总管,实际生活中是赖大在宁府,赖二在荣府,但到《红楼梦》文本中却变成了赖二在宁府,赖大在荣府。所以脂砚斋说这是作者故意综错的。

第十四回:秦可卿死后王熙凤协理宁国府,十分忙碌,“正说着,只见荣国府中的王兴媳妇来了,在前探头。”(甲戌本脂批:惯起波澜,惯能忙中写闲,又惯用曲笔,又惯综错,真妙。)

第八回:宝玉往梨看院途中见到买办钱华,宝玉被他夸字写得好。(甲戌本脂批:瞧他无意中又写出宝玉写字来。固是愚弄公子之闲文,然亦是暗逗宝玉历来文课事,不然后文岂不太突。)

第二十四回:写贾芸和林红玉的情思文章。秋纹问老嬷嬷话透露了贾芸消息,林红玉站在一旁静听。此处有两条庚辰本脂批:“用秋纹问是暗透之法”,“可是暗透法”。

第三回:林黛玉进贾府六岁左右,而己卯本、梦稿本写她到贾府后被问到年龄时回答十三岁了。也就是说黛玉进贾府花了6年多时间。这是“红学”中的一大悬案。

第四回:甄英莲十二三岁光景与前文描述不吻合。

第三十九回:刘姥姥二进大观园时,贾母曾透露年龄为六十八九岁,而书中第七十一回写八月初二乃贾母八旬之寿。一年老了十岁。这又变成了“红学”中的另一大悬案。

现在我们看来,这几处是作者曹雪芹故布迷魂阵,故意综错,暗逗、暗透这些破绽从而引起读者关注、思考,最终达到引导读者识别真相的目的。

本文第三节中提到的一些疑惑得到合符逻辑的解释。

E。空谷传声法·顺逆

《红楼梦》第一回石兄与空空道人对话中提到《红楼梦》创作方法,“至若离合悲欢,兴衰际遇,则又追踪蹑迹,不敢稍加穿凿,徒为供人之目而反失其真传也。”(甲戌本脂批:事则实事,然亦叙得有间架,有曲折,有顺逆,有映带,有隐有现,有正有闰。以至草蛇灰线,空谷传声,一击两鸣,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云龙雾雨,两山对峙,烘云托月,背面传粉,千皱万染,诸奇书中之秘法,亦不复少。)这条脂批中提到的空谷传声法和顺逆法将用于揭秘工作。

除这条脂批集中提示了《红楼梦》的写作秘法外,脂批还在各回分别提示了以下这些方法:横云断岭法、反叠法、双岐岔路法、忙中写闲法、曲笔法、惯起波澜法、山断云连法、金针暗度法等等。这些方法我们一时还不能用于揭秘,故只略为提及。

脂批没能提示的写作方法:

通过深谙《红楼梦》文本,我们认为还应归纳脂砚斋不便提示、不敢提示的两个写作方法。一是“移转法”,二是“现场关联法”。

《红楼梦》因为避嫌和防范文字狱的需要,把某些真实事件的实施主体进行移转,这样的方法叫作“移转法”。关于“移转法”本文已在第四节“惊心动魄的事件”中几次提到。在第二十五回“魇魔”事件中,真实的情况不是宝玉和凤姐持刀、拿杖,而书中却把刀、杖移转到两人身上。至于“现场关联法”,就是说《红楼梦》作者曹雪芹为了暗中提示书中人物与某一事件实际相关联而着意安排在事发现场。前文中已几次提及,根据曹公这一写作手法,本人将在后文中揭出一些事实真相,当然其中不乏拍案惊奇的观点。

(二)也说脂砚

脂批含多人的批语。脂砚却只指脂砚斋。要考察脂砚,当然首先要看脂批。

1.女性特征:脂批中有个现象:有哭有笑,哭比笑多。哭点低,女性特征明显。

第三回,林如海与黛玉话别。(甲戌本脂批:可怜,一句一滴血,一句一滴血之文。)

同一回,贾母搂黛玉呜咽起来。(蒙王本脂批:不禁我也跟他哭起。)

同回,黛玉被引到有书籍、茶具的小正房内(甲戌本脂批:伤心笔,堕泪笔。)

同回,王夫人嘱咐林黛玉(蒙王本脂批:儿女累心,我欲代伊哭诉一回愁苦。)

同回,宝玉归来。作者从黛玉眼中描写宝玉装束。(甲戌本脂批:少年色嫩不坚劳,以及非夭即贫之语,余犹在心。今阅至此,放声一哭。)

同回,写袭人规谏宝玉而宝玉不听。(蒙王本脂批:我读至此,不觉放声大哭。)

同回,袭人要拿通灵宝玉给黛玉看被黛玉止住。(蒙王本脂批:他天生带来的美玉,他自己不爱惜,遇知己替他爱惜,连我看书的人,也着实心疼不了,不觉背人一哭,以谢作者。)

《红楼梦》第四回,门子向雨村介绍四大家族情况“倘若不知,一时触犯了这样的人家,不但官爵,只怕连性命还保不成呢!”(甲戌本脂批:可怜可叹,可恨可气,变作一把眼泪也。)

同回,蒙王本脂批:“我为幼而失父母者一哭。”

第五回,宝玉见到巧姐的判词。脂批:“过来人哪得不哭”。

同回稍后,甲戌本脂批:“余为作者痴心一哭。”

《红楼梦》第五回《红楼梦曲·第六支乐中悲》“襁褓中,父母叹双亡。”(甲戌本脂批:意真辞切。过来人见之,不免失声!)

同回,《红楼梦曲·第十支聪明累》甲戌本脂批:“过来人见此,宁不放声一哭。”

第六回,刘姥姥一进大观园,王夫人嘱咐凤姐“也不可简慢了他。”(甲戌本脂批:王夫人数语,令余几哭出。)

同回稍后(甲戌本脂批:为财势一哭。)

第八回,写那贾府上上下下都是一双富贵眼睛,(甲戌本脂批:为天下读书人一哭!)

第十三回,秦可卿托梦给王熙凤:“三春去后诸芳尽,各自须寻各自门。”(甲戌本脂批:此句令批书人哭死。)

本回王熙凤总结宁府弊病。“此五件实是宁国府中风俗。”(甲戌本脂批:旧族后辈,受此五病者颇多,余家更甚。三十年前事见于三十年后,今余悲恸血泪盈面。)

第十六回,听到圣旨宣贾政入朝时,贾母心神不定伫立廊下。(庚辰本脂批:余掩卷而泣。)

第十八回,省亲时元春将宝玉携手拦于怀内。(庚辰本脂批:作书人将批书人哭坏了。)

第十九回袭人骗宝玉要赎身出去。宝玉说:早知道都要去的,我就不该弄了来。(蒙王本脂批:上古至今及后世有情者,同声一哭。)

第二十三回,贾政看到宝玉,想起贾珠,再看了王夫人(庚辰本脂批:批到此几乎失声哭出。)

第二十四回,贾芸到舅舅卜世仁家借钱(庚辰本脂批:可怜可叹,余竟为之一哭)

第三十二回,林黛玉感叹宝玉认她是知己,而自己却薄命。(蒙王本脂批:普天下才子佳人、英雄侠士都同来一哭。我虽愚拙,也愿同声一哭!)

周汝昌先生认为脂砚斋是《红楼梦》书中史湘云的原型,本人认同他的观点。他在论证时也讲了上述类似理由,但比较简短,本人认为列举多一点,更能使人信服。

2、李鼎之女

在整理《红楼梦》资料过程中,偶尔发现“鼎”字在手抄本中不是本字。所以就将手里有的甲戌本、己卯本、庚辰本和戚本之南图本中“鼎”字全部收罗出来,列成了下面这个表。我们能够凭这份表推理出“鼎”跟脂砚斋或曹公有关的。碰巧的是增加的资料里有周汝昌先生的《周汝昌校订批点本石头记》。在此书批点过程中周先生直接而很有见地地认为“鼎”字是在避讳,是在避李煦儿子李鼎的讳。由此他认定脂砚先生是李煦的孙女,李鼎的女儿,我完全赞同。现在仍把这个表整理出来是想为这一观点提供更坚实的证据。需要稍加说明的是甲戌本、己卯本、庚辰本避讳鼎字没有一个例外,而戚本南图本有一半以上的是鼎本字了。这就是说,离作者和批者时间越远越后的抄本这一现象越弱,这一点可以佐证这一避讳现象和脂砚斋有直接关系。另外还需说明一点,除文本外,脂批中也有四例避讳,一并收入表中,作为一个佐证。避讳是用了、、等三个字而不是周先生讲的只一个字。

3.佚名诗

自执金矛又持戈,自相戕戮自张罗。

茜纱公子情无限,脂砚先生恨几多。

是幻是真空历遍,闲风闲月枉咏哦。

情机转得情天破,情不情兮奈我何。

本文前面曾经引用过这首佚名诗,并作了详细的分析。这是我们认为脂砚先生是史湘云原型的又一重要理由。相关情况请参阅本文第四节“惊心动魄的事件”的相关内容,该诗是为了契合史湘云第二十回第一次出场,而出现在戚本的回后脂评中。

注:回数、页码据《周汝昌校订批点本石头记》

同类推荐
  • 2015中国年度中篇小说(上下)

    2015中国年度中篇小说(上下)

    阿来、叶广岑、李治邦、蒋峰、洪放等19位作家的19篇佳作,或聚焦当下,或着笔过往,丰富的内容,多样的叙述,精彩的故事,鲜明的形象,在反映生活的深刻和人性的复杂、呈现世相人心等方面,展示出优秀的品质和魅力。本书由中国小说界选家从全国近百种文学刊物中精心编选,视域广阔,旨在全景呈现2015年度中篇小说的创作实绩,力求公正客观地推选出有代表性、有影响力的作品。
  • 萧红作品集(四)

    萧红作品集(四)

    全屋子都是黄澄澄的。一夜之中那孩子醒了好几次,每天都是这样。他一睁开眼睛,屋子总是黄澄澄的,而爷爷就坐在那黄澄澄的灯光里。爷爷手里拿着一张破布,用那东西在裹着什么,裹得起劲的时候,连胳臂都颤抖着,并且胡子也哆嗦起来。有的时候他手里拿一块放着白光的,有的时候是一块放黄光的,也有小酒壶,也有小铜盆。有一次爷爷摩擦着一个长得可怕的大烟袋。
  • 布罗茨基诗歌全集(第一卷·上)

    布罗茨基诗歌全集(第一卷·上)

    本套书收录了20世纪最伟大的诗人布罗茨基用英语写作以及由他本人或在他本人的帮助下由俄语译为英语的全部诗篇,囊括了诗人一生中最重要、最著名的诗歌作品。本次出版这套书的第一卷的上册,主要内容为《佩尔修斯之盾——约瑟夫·布罗茨基的文学传记》及诗集《在旷野扎营》中的大部分诗歌。布罗茨基的文学传记,是洛谢夫结合自己与布罗茨基的交往和对他的研究所做,对布罗茨基的人物生平、文学创作、思想变化都介绍得非常详尽,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在旷野扎营》是布罗茨基出版的第一部诗集,内容均为他的早期作品,本卷中收录了七十首短诗和叙事诗《伊撒和亚伯拉罕》。对于布罗茨基来说,这些作品在其诗歌的道路上则标志着其风格的形成和确立:结构手法、词语的形象体系(象征性词汇)、独创性的诗律。
  • 善德堂随感诗集

    善德堂随感诗集

    该诗集共收录张邦应同志革命一生、呕心沥血所著的300余首诗文,分为家亲、经事、时势、游览、外访、悟言、悼友七部分。诗中生发出育人、立德、忠党、爱民、奋进的心声,有一定的艺术性和史料性。
  • 七里山塘风(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七里山塘风(谷臻小简·AI导读版)

    说到诗词里的苏州,除了寒山寺的夜半钟声,要数七里山塘街的流风遗韵了。本书以苏州地方的诗文典故、人物事迹为中心,讲述古往今来苏州及苏州人的历史变迁、道德文章、诗意风情。
热门推荐
  • 明月松江照

    明月松江照

    在一次任务中,他以为自己已经死了。却没想到一副残缺的身体穿越到了四纳国,一个封建王朝,一躺就是两个月。老天待她不薄,给了他一个皇后的身份。天生我材必有用,他要在这片大陆上建立一套卧底系统。继续一腔热血保家卫国。
  • 无仙

    无仙

    一个小道士的征天历程!一个与众不同的仙侠之梦!追风万里行,寂寞看苍穹!杯酒千秋去,天外无仙踪!他行千里路,收众同伴,一同闯荡大千世界!
  • 全身心投入工作

    全身心投入工作

    本书向你讲述了如何更好地全身心地投入工作:投入当然不是一点点,而是你的全部精力、心思与智慧;投入也不等于一味“苦干”,它还需要与灵敏、机巧、效率为伴;投入也并非仅仅为了付出,而是为了“产出”。只有产出大于投入,你的投入才愈发有价值..“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一个人如果不能全身心投入于自己所从事的事业中去,而只是企盼好运从天而降,那么,在他年老回首往事的时候,他就会为今生的碌碌无为而悔恨。一个人无论身居何处,无论从事何种职业,都要首先全身心投入其中,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求得不断地进步。这不仅是工作的准则,也是人生的准则。那些在人生中取得过成就的人,一定在某一特定领域全身心投入过。
  • 清水星河

    清水星河

    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你像诗,也是微风
  • 城,风衣男孩

    城,风衣男孩

    这是一个与青春有关的真实经历,也是几个美好年华里的少年故事。不是那么高大尚,也没有高富帅,也没有白富美……都是一群有有血有肉有缺点的在外闯荡的年轻人……不做作,不肉麻,不完美……是那么真实,那么生动!!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诸天之从锦衣卫开始

    诸天之从锦衣卫开始

    一觉醒来,阎枫发现自己得了一个系统,并且他穿越了,还是穿越到电影《锦衣卫》里成为了一名不起眼的小锦衣卫!从锦衣卫成长,穿越诸天万界,见识万界风情,谱写一篇肆意逍遥的万界传说!
  • 敬我为神明

    敬我为神明

    文艺版:我已脱胎,超凡于肉身。罪业之地,空余至邪。听命于吾主,肃清余孽。苟活于世的伪神啊,坠落尘世吧,献祭于这烈火。逗比版:我撕了主神的卖身契,现在被它拉黑了。怎么办?在线等!普通版:这是一个懂礼貌的小疯子,带着情绪收割系统,在异世界暴打各路轮回者的故事。...老规矩,本书很黑,玻璃心慎入。1.275526986(此群热闹,喜欢聊天的进)2.463481546(此群全员禁言,不说话的进)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物竞天择之崛起

    物竞天择之崛起

    我们来自何处?我们去往何方?人类是自然进化?还是被“神”所创造?既然在物竞天择中崛起,为何不能自行主宰命运?我的族群由我带领战出未来,追随我的族群我亦带领前行。‘世人皆言我变态,唉叹世人雾中迷;守的云开我自明,万善集身雾自清。’坚守本心、不为世人目光及言论所左右,向着心中的目标持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