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731000000011

第11章 待人宽厚,广结人缘

父亲对于苏东坡的影响,不仅仅是精神上的。由于苏洵是当时名士,在朝中有很重要的关系网,结交了许多知名人物,这些关系网对苏东坡也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使他一开始就能与一些名家仕宦打交道。这为他的仕途奠定了基础,也极大地扩大了他的政治视野与文化视野。

在君主专制的时代,一个有政治理想的人要想有所作为,一般都得以君主的信赖为前提;若要想以自己的那一套来施政,那就非得成为当代君主的心腹重臣不可。所以,结君心是为人臣者首要的事。然而,无论怎样开诚布公的皇帝,他的心腹重臣总是有限的,而且君臣之间的遇合也不全是理性抉择的结果。一朝天子一朝臣,局面已定之后,新进的臣子要结君心是困难的。当苏东坡在仁宗晚年入仕时,皇帝与重臣都是他的父辈,他就面临着如何结君心,获得最高统治者的赏识,从而开始自己的仕途之旅的问题。

苏东坡在京城,一开始就与宋仁宗信任的大臣如韩琦、富弼、欧阳修等人“优游浸渍而深交之”。这种办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他获得了几乎整整一代前辈的赏识。所以,他初年的仕途十分顺利,甚至那没有儿子的宋仁宗,也已经把苏氏兄弟看作可以留给子孙的两位宰相。这都是因为苏东坡一开始出仕就注意广交名家仕宦的缘故。

与这种进身的方式相应的是,年轻的苏东坡表现出一种世家子弟的名士风度。他身上有一种蜀中的唐代世族古风,喜欢自称赵郡苏氏。他与欧阳修存在着很深厚的师生关系,且与京城的名门望族晁氏交谊甚厚。他还与真宗故相王旦的子孙王素、王巩有密切交往。王旦任宰相十八年,门生故吏满朝,子孙清贵者甚多,王素在宋仁宗时已居显职,王巩是故相张士逊的外孙,又是苏东坡恩公张方平的女婿,与元祐时的宰相也有亲戚关系。苏东坡于嘉祐时守母丧居蜀期间,就拜见过王素,熙宁时居京城,也常去看望王素,与王巩更是一生的密友。他为王家写过《三槐堂铭》,称扬世德,为王素写过《王仲仪真赞》云:

《孟子》曰:所谓故国者,非谓有乔木之谓也,有世臣之谓也……盖功烈已著于时,德望已信于人,譬之乔木,封殖爱养,自拱把以至于合抱者,非一日之故也。平居无事,商功利,课殿最,诚不如新进之士;至于缓急之际,决大策,安大众,呼之则来,挥之则散者,惟世臣、巨室为能。

这里,苏东坡透露出一种六朝隋唐士族门阀的意识,使得他对于广交名门有着浓厚的兴趣。苏东坡与世家子弟王巩的诗酒之交,也不仅仅局限于文化活动,而且从中获取了很多政坛的信息。虽然后来王巩本人也被苏东坡的乌台诗案连累,但王巩的侄子王震却在宋神宗的身边,与闻机要,所以即使在新党执政的时候,他们也能及时知道神宗皇帝的思想动态。

除了世家子弟外,当代的名人司马光也是他结交的对象。司马光与王安石声望相当,在苏氏兄弟应制科时,苏辙对策过于激烈,险被黜落,而司马光极力主张录为优等,可想而知,苏氏兄弟对司马光是很感激的。与此相反的是,王安石对苏辙的对策持否定态度,拒绝起草苏辙的任命状,虽然此事的起因未必可从私交来窥测,但它本身的确是王、苏交恶的一个重要事例。在苏氏与王安石交恶的同时,他们与司马光的关系却越来越密切。苏洵去世时,司马光前往吊唁,二苏便请他写作母亲程夫人的墓志。

后来,苏东坡与王安石之间也存在很深厚的文学友谊。尽管他曾经遭受过王安石的政治打击,还是不计前嫌,在王安石退位之后,他主动赴金陵去拜访了王安石,两位著名诗人相谈甚欢,过去的恩怨全都消散了。王安石死后,苏东坡对王安石给予了高度评价,把他与诸葛亮等历史伟大人物相提并论。

苏东坡优游浸渍于旧君老臣之间,广交世家名宦,以建立社会关系,这给苏东坡带来了初入仕途的顺利,也有助于他的声名鹊起,在后来的忧患生涯中,他从中也得到许多帮助;然而,这也注定了他要经受人生的大起大落,因为他势必遭到来自政界另一翼的打击,即与旧君、老臣、世家、名宦相对立的新皇帝、新执政、新进、小人的疑忌与排斥。

苏东坡不但广泛结交世宦名家,而且很注意结交人物的道德素质。一般来说,他结交的都是贤者,是道德品质非常高尚的人。

苏东坡认为交友之中,应注意友分损益,即朋友有损友和益友。交友的损益对于人生极其重要。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交友时应心明眼亮,结交有德之友,绝无义之朋,这才是交友相益,才能同舟共济,患难相救。由此,苏东坡在生活中很注重结识贤人作为自己的朋友。

张方平是苏东坡早在参加科举考试时就认识了的朋友,他曾竭力向欧阳修推荐苏东坡。那年考试,欧阳修是主试,苏东坡顺利通过。后来,张方平和欧阳修都成为苏东坡的良师益友。在王安石变法时,苏东坡和他们一道并肩作战,反对变法。张方平在南京退隐时,曾经位至参知政事,这时苏东坡因为被别人诬告入狱,张方平愤然上书营救。南京官吏不敢转呈,他就派儿子张恕上京到闻鼓院投书。苏辙读到张方平奏疏的副本,大惊失色,对朋友说:“吾兄能够不死,全是张恕的功劳了。”

苏东坡结交的另外一个贤者是范纯仁——范仲淹之子。由于受家庭的熏陶,他的性格有如一盏明灯。苏东坡早年和父亲、弟弟一同进京,途中在江陵小歇,就认识了范纯仁。他们的关系始终很友善,互相尊敬。范纯仁做官的记录毫无瑕疵,是名父的名子,忠心为国,也是接受太后遗嘱的两个大臣之一。在苏东坡等三十余人遭到放逐期间,故相吕大防七十一岁,老病交迫,也被放逐。以儒家标准来说,这件事太不人道,但没有人敢为他说话。范纯仁就敢。亲友都劝他不要多事,他说:我年近七十,两眼半瞎,难道我愿意流放千里?不过这件事不说不行。我知道往后的命运,但是我还要说。他上书要求赦免老宰相,结果自己也被贬到南方。从范纯仁这种仗义执言的品格即可看出,苏东坡结交的范纯仁是一位真正的贤者。

在交友上,苏东坡有自己的风格。他主张应把政见和交友分开,不要因政见不同而影响了感情和友谊。王安石推行新政改革的时候,反对最强烈的是苏东坡。他们虽然政见不同,但俩人的私交很好。大体上说来,王安石虽然刚愎自用,却是个道德、操守都不错的人,是一位难得的贤者。尽管苏东坡曾经屡次遭受王安石政治上的打击与迫害,还是能排除政治差异,倾心与之结交。苏东坡路过南京时,曾专门去拜访王安石,王安石听说后,亲自骑着驴去接他,两人同游钟山,诗酒畅谈。

许多人知道,苏东坡说过: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其实他还说过一句:宁可行无车,不可居无友。朋友是人生的财富,人要广交好朋友,要努力使自己成为大多数人所接受,甚至欣赏的人,友好是交友金字塔的最底面。另外还需要对待任何人都学会一视同仁,学会谦逊,学会宽容。用心善待周围人。这是苏东坡的交友心态,也是做人心态。

苏东坡在做人和交友方面一向主张:待己者,当于无过中求过;待人者,当于过中求无过。心地宽厚,遇事总把人往好处想,这对于处好朋友关系大有帮助。

苏东坡年轻的时候有一个朋友,叫章淳,这人后来当了宰相,执掌大权。他当政时,把苏东坡发配岭南,后又贬至海南。再后来,苏东坡遇赦北归,此人却被放逐到岭南的雷州半岛。苏东坡听到这个消息,给他的儿子章援写了封信,说:听到这个消息,自己很惊叹,你父亲这么大年纪浪迹天涯,心情可想而知,好在雷州一带虽偏远,但无瘴气,可安慰你的老父亲,并对他说过去的别提,多想将来云云。可想而知,章淳知道后自是羞愧不已,一家人都对苏东坡心存感激。

苏东坡的胸怀要比一般的人宽广,对一个几乎将自己置于死地的人,在他落难时,还能尽朋友之责。

苏东坡广交人缘,每到一处能很快地跟当地的官僚百姓相处融洽。他身为一代英才,自然是鹤立鸡群,但他有过人之节,决不因为自己是名士而高高凌驾于其他同僚之上,而是平等相待,与他们亲如兄弟。后来苏东坡在教育儿子时,语重心长地说:“同僚之间虽然出生的地方相距很远,但在一起为官同事,就要像兄弟一样,有事互相商量决定。对待同僚应该像对待兄弟一样;同僚之间应该像一家人一样。”又说:“同僚之间亲密无间的友谊,其中本来就有兄弟般的情义。”

更难能可贵的是,他与老百姓也能成为最亲密的朋友。

苏东坡说:“我上可以成为皇帝的秘书,下可以成为乞丐的朋友,在我眼中天下没有一个不是好人。”此话一点不假。他每到一处,都愿意和周围的人打成一片,这也是他能够广交朋友的一个重要原因。苏东坡的这句话,是多么具有人性和包容心的人生哲言。也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三月,苏轼被调至湖州任太守。由于他在徐州做官有政绩,对老百姓又非常好,所以徐州的百姓十分爱戴他,很多人都与他成了好朋友。人们从四面八方拥来,为苏轼送行。有的泪流满面,万分感激地说:“前年徐州发生的洪水,如果不是您带领我们干的话,我们早就喂鱼了。”

苏东坡接触人生百态,朋友中有诗人,有大臣,有隐士,有药师,也有酒店老板和不识字的农妇。他的至交好友包括爱诗的和尚、不知名的道士以及比他更穷的人。他写的诗词也并非仅仅献给上层社会的朋友,而是更多地献给那些不知名的三教九流之人物。

同类推荐
  • 科尔

    科尔

    科尔,又译高尔(Cole,或Kohl、Kool),是一外国姓氏。通常在英语会串为"Cole",在德语的串法是"Kohl",在荷兰语的串法是"Kool",在美国的德国、荷兰移民后裔亦有使用"Kohl"和"Kool"。
  •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第27辑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第27辑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丛书,自发行以来深受广大教师、师范专业学生、教育工作者欢迎,成为很多地方教师培训用书,获得了较高的社会评价。丛书共有50辑,介绍了许多教育学家的教育思想和办学事迹。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第一资源。有一流的教师,才有一流的教育。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关心教育家的成长。
  • 张亚勤:让智慧起舞

    张亚勤:让智慧起舞

    有人说,他是“全世界的财富”。3岁识字,5岁读书,9岁小学毕业,12岁考入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成为1978年入学的全国最年轻的大学生,23岁获得乔治·华盛顿大学博士学位,31岁成为IEEE(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百年历史上最年轻的院士,33岁回国跟李开复一起创办微软中国研究院,34岁执掌微软亚洲研究院,38岁晋升微软全球副总裁,成为比尔·盖茨智囊团的核心成员……
  • 曾巩家族

    曾巩家族

    本书以南丰为中心,时间跨度从曾氏迁居南丰到南宋末年为止,以人物、事件为主线,从文化视角对曾巩家族的家学、家教、家风和家族史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挖掘。
  • 刘永好:民营巨匠独占鳌头的成功奇智

    刘永好:民营巨匠独占鳌头的成功奇智

    这本书主要介绍了刘永好抓住机遇、借改革之东风迅速崛起成为大陆首富的非凡经历。刘永好,1951年9月,生于四川成都市。1982年,刘永好同三位兄长一起辞去工职,用筹集来的1000元开始了创业。1988年,积累了第一个1000万元。1992年,注册成立希望集团。2001年度的《福布斯》个人财富排行榜上,刘氏四兄弟以80亿人民币个人财富位居排行榜榜首,成为大陆首富。我们是先富裕起来的一部分,所以先富要帮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因此我感到担子更重,现在考虑的不仅仅是自身发展,更要注重社会责任感,在自身发展的同时回报社会。国际上很多大公司能够持续发展,是因为对社会责任感的注重。
热门推荐
  • 倾城毒后之天下第一舞

    倾城毒后之天下第一舞

    她是天下第一舞姬,百国宴上,她为慕国在宴会上跳了一支舞,一舞倾城,此后,她便是大昭皇帝的妾了。后宫水深,她到底是该一死了之,还是带着最后一丝念想爬上那遥不可及的高位?
  • tfboys的纯白爱恋

    tfboys的纯白爱恋

    这是我的第一部小说,写的不好别介意。但是给票票,求评论
  • 蜜爱108式:霍少,别太撩

    蜜爱108式:霍少,别太撩

    【1V1】(独宠,爆笑,互怼)相传霍氏集团总裁,高颜值高智商高品位,但为什么偏偏要收养一个养不熟的白眼狼呢?“最近开公司没钱了。”秦思慕可怜巴巴的望着账上的个位数发愁中。“给你打了1个亿,不够再打。”霍辛诚道。“为什么别人家的产品销售这么好,我的产品为什么不行?”秦思慕自言自语道。“现在这些都是你的产品了。”霍辛诚将一打收购合同摆了秦思慕面前。“霍辛诚,你能离我远一点儿吗?”“不能,我会死。”一对相爱相杀的欢喜冤家新鲜出炉啦!日常各种爆笑互怼,各位小主不要错过哦!
  • 修仙系统之称霸世界

    修仙系统之称霸世界

    本文写了一个地球人穿越到六界中的凡界的星火世界,看如何开挂。后被夺舍。破开惊天大秘密
  • 玲珑物语

    玲珑物语

    嘉帝学院里面的学生,要么有显赫的家世,要么是学习上的天才,但当两者合二为一的时候,那就是完美。宫家的两个姐妹是遭人嫉妒的存在。姐姐宫羽玲虽然是个学渣,却拥有食神一般的厨艺;妹妹宫羽珑是个厨房杀手,却是个实实在在的学神级人物。一场阴谋,让她们旦夕之间从人人追捧的富家公主,变成了贫民窟里最下层的小市民。如果不是父亲挚友赫连家的帮衬,她们也许早就露宿街头。豪门惊梦之后,为了能够重振家业,姐姐收起自己的骄傲,从酒店的学徒到世界级的食神;妹妹从象牙塔中走出,从公司前台到执行董事,她们发誓要一点点把曾经属于她们的一切重新夺回。
  • 魂之守护着

    魂之守护着

    在魂之大陆上有着这样一群特殊的职业,他们叫做魂师。每个人出生的时候都有一定几率会伴生守护魂兽,魂兽的能力决定了魂师的潜力是否强大。而我们的猪脚,却因为各种原因成为了一个小萝莉的守护魂
  • 权力的赌徒

    权力的赌徒

    长篇历史小说经典之作《权力的赌徒》。还原西汉帝国功劳最大,口碑却最差的赌徒政治家——陈汤的官场人生。陈汤,扫平匈奴,“犯强汉者,虽远必诛”。他怀赤子之心,做小人之事。功过是非,让史家与政治家打了两千年的笔仗。陈汤这家伙,穷的叮当响,出身很差,名声也不好,这样的背景,在等级森严的西汉帝国,能混个小官就算烧高香了。但他看不上小官,他想要封侯。这样的一个屌丝陈汤,带着封侯的梦想,走上了无比险谲的官场之路,成了一个权力的赌徒。
  • 原先生今天也要秀恩爱

    原先生今天也要秀恩爱

    传言原家大少原肆是高岭之花,身家清白一尘不染。沈随心借酒行凶,把原肆这朵高岭之花强行以卑鄙的手段嫁进原家,成为人人唾弃的笑柄。更有人放话,沈随心三个月之内,必会被赶出原家,人人喊打。然而,事实上——“七个不要,八项不准?”沈随心看完好几页家规之后,转身就犯了个遍。“……老公宠我,我最乖!”沈随心乖巧.JPG,从此开启步步逆袭之路。
  • 噬血恶魔(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噬血恶魔(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本书撷取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元凶代表人物,力求展现他们不同时期、不同历史阶段独具特色的性格特征、丰富的内心世界,描绘了他们的作战经历,以及走向失败的过程。
  • 华南木棉

    华南木棉

    苏智原本以为他和苏叶之间会延续对她来说六年前的甜蜜,会安稳过完一生,但是一场措意,一场误会,让原本深爱的两个人寸步难行,迷乱纠缠,面对和曾经判若两人的苏叶,苏智该何去何从,内心惶惶不安的苏叶又该如何将苏智握于掌心,当苏叶知道一切真相之后,又该如何自处?也许,爱情一事,十有九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