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801000000008

第8章 电视文学艺术(1)

在电视艺术中,大量存在的是所谓电视文艺节目。对这些文艺节目如何进行分类,也没有定论。其表现形态:一是电视文艺的品种,如电视小品、电视散文、电视小说、电视报告文学、电视诗、音乐电视等等;二是综艺节目或者说是文艺栏目,它是根据各种不同要求和节目的特点编组起来的。如《正大综艺》《曲苑杂坛》等。

(第一节)中国电视文艺的演进轨迹

1958年北京电视台(即中央电视台)建立,在第一次播出中,就有了文艺节目,其内容有:诗朗诵《工厂里来的三个姑娘》《大跃进的号角》,舞蹈《四个小天鹅》《牧童和村姑》《春江花月夜》。从此,电视文艺节目成为电视节目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当时电视技术还比较滞后、电视普及程度还十分后进的条件下,中国的电视艺术工作者,对电视文艺节目的创造和制作,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多方面的试验,为后来的电视文艺的发展奠定了一个初步的基础。

当时的文艺节目主要是在演播室直接演播,能够播出的只限于舞蹈、相声、朗诵、杂技、歌唱等一些短小的节目。随着演播室的扩大,逐渐播出了一些大型文艺节目,如著名的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导演黄一鹤)、《赵青独舞》(导演邓在军)、话剧《七十二家房客》(导演王扶林、金成)等。这些节目开始运用电视手段做出一些艺术处理,对于电视传播的艺术特性有所发现、有所把握,并积累了一些经验。

转播剧场演出和转播电影是这一阶段电视文艺的主要形式。

如转播京剧,特别是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的剧目:梅兰芳的《穆桂英挂帅》、尚小云的《双阳公主》、苟慧生的《红娘》、马连良和张君秋的《三娘教子》、叶盛兰和杜近芳的《西厢记》、周信芳的《四进士》等,使更多的观众得以欣赏名家的表演,扩大了电视影响。而电影的转播,使电视成为“微缩电影院”,把电影引进到家庭中来。还有大型的文艺实况转播,如“五一”节、国庆节文艺晚会的实况转播,还有外国著名艺术团体演出的转播,使更多的观众亲眼目睹了这些过去难以参加和观赏的晚会和演出。

自办的电视文艺晚会,探索了晚会的电视艺术形式。如1961、1962年制作的三次“笑的晚会”,它以“笑”为主题,采取文艺茶座的形式,把相声和电影话剧的表演小品作为主要内容,辅以其他喜剧性的剧目,取得成功,受到了观众的欢迎。它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电视文艺创作的一次成功的尝试,为后来的综艺节目和文艺晚会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1964年12月,北京电视台才开始试验用录像技术广播电视艺术节目,当时以黑白录像机录制了著名演员常香玉主演的豫剧《朝阳沟》的第二场和京剧《红灯记》中《智斗鸠山》一场,在1965年元旦晚会中播出。这是当时在技术上最先进的电视艺术制作了。

80年代电视的大发展,给电视文艺的探索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可能,加之电视的兼容性,于是许多电视文艺的新形式诞生了,如戏曲电视剧、电视小说、电视散文、电视报告文学、音乐电视、电视小品等等。

电视传播的一个特点,即所谓马赛克的拼贴特点,使它长于不断的变换内容、不断地变换形式,并且适合把不同的内容和形式拼贴在一起,因此,综艺节目成为电视艺术的一个主要的形式。这样,就出现了形形色色的综艺节目,形形色色的晚会,如专题晚会、节日晚会、春节晚会等。特别是春节晚会,它已经成为中国春节风俗新的内容、新的组成部分,成为新的春节仪式。

90年代电视文艺的发展特点是频道化、栏目化和娱乐化。文艺节目的栏目化,使其播出定期化、风格化,同观众形成观赏的契约关系,如中央电视台的《综艺大观》《旋转舞台》《曲苑杂坛》等,既有分工,又各有特色,在不同的时段满足不同观众群的需求。频道化,是把频道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经营管理的播放单位,而文艺频道、影视频道的出现即是频道化的产物,它对于电视文艺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娱乐化,是电视走向市场的必然伴随现象。而港台的娱乐节目就成为仿效的对象,由湖南卫视的《快乐大本营》首起,继之竞相效尤,形成一种“娱乐风”。

(第二节)丰富多彩的电视文艺样式

在中国电视艺术的发展中,涌现了许多电视文艺的样式,可谓丰富多彩,百花争艳。但是,由于处于生长发展之中,作为一种电视艺术形式,还需要实践的检验。这里,选择几种稍加介绍。

一、电视小品

电视小品是由戏剧院校的教学小品的形式演绎过来的,当它为电视所发现,并通过几次电视小品的大赛推动,使之迅速发展起来,成为电视文艺的一个重要品种。现在电视小品已经成为综艺节目以及各种文艺晚会的支柱,春节晚会更把电视小品作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电视小品的艺术特性是:其一、在选材上必须切合小品的形式,它只能截取生活的一个片断,甚至是一个瞬间,抓住事件的核心,对准焦点,或展现生活的一个小小的侧面,或者揭示一种特定的心态,或是一两个人物的侧影。也就是说,内容要“小”、时间要“短”,人物要“少”。其二,在艺术呈现上,要抓住一点,加以开掘,点到为止,不求铺陈,单纯明快,意味隽永。其三,在情节设置上,精心安排,讲究悬念,层层递进,步步诱人。其四,在语言上要精炼,要生动,要有趣味。电视小品也有不同的风格类型,但以喜剧小品最受欢迎,它把相声,二人传等一些艺术元素吸收融入,涌现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作,如《吃面条》《超生游击队》《相亲》《大米与红高粱》等,并涌现了一批优秀的电视小品演员,如赵丽蓉、赵本山、陈佩斯等。

二、电视散文

电视散文,是根据文学中散文的启示而兴起的一个电视艺术形式,它或是根据文学的散文写出电视脚本,将其电视画面化;或是按照电视散文来创作新的脚本拍摄。其体裁,如同散文一样,或是山水游记,或是人物散记等等。它非常重视画面的光影效果,解说和字幕以及音乐与画面构成的有机结合。其特点是无论写人写事写景,或融情人景,或借景抒情,人事物像皆在情中,达到情景交融、诗意盎然的境界。

电视散文最初是由江苏电视台开始的,如屠格涅夫的《门槛》、孙犁的《荷花淀》、许地山的《落花生》。在这之后,江苏电视台和其他电视台陆续制作了一批当代作家的电视散文,如《湖畔》《雾失楼台》《小卜少的歌》《零点轶事》《月是故乡明》《扬州城标》《小扁扁》《灯扑》《依依故园情》等。

中央电视台1998年至2000年连续三届举办全国电视诗歌散文展播。涵盖了30个省二百多家电视台,三年来共有700部作品参展。其中著名的有《醉在呼伦贝尔》《父亲的漓江》《洪湖情》《我与地坛》《守望壶口》《红树林》《家园》《深南大道》《胡杨祭》《黄纱巾》《会画画的爷爷》等。其中《我与地坛》是根据史铁生的同名散文拍摄的。《胡杨祭》将新疆的特有的生态植物——胡杨的大批死亡进行了一种描述,体现了编导对生态的一种忧思。

三、音乐电视

MTV,80年代始于美国,后流行欧洲和亚洲的一些国家和地区,在中央电视台最初播出的是港台制作的MTV。在这之后开始有国内自己制作的MTV。MTV将电视和音乐结合得非常完美,令人赏心悦目。

1993年中央电视台举办首届中国音乐电视(MTV)大赛。中国的音乐电视分主流性、民族性和通俗性三种类型。最初推出的主流性的有王庆君的《我爱你,五星红旗》、李双江的《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阎维文的《说句心里话》、宋祖英的《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李双江的《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给人印象最深的不只是海南的风情,而是巨幅的红色布幔铺在海岛的岩石上,把红军曾经在这里战斗过的红色主题渲染得淋漓尽致。宋祖英的《长大后,我就成了你》,采用演唱者的第一人称进入歌曲的故事,将过去式和现在式融为一体。

通俗性的MTV,有孙国庆的《鹰》、李春波的《小芳》和《一封家书》、毛宁的《涛声依旧》、孙悦的《祝你平安》等。其中李春波演唱的《一封家书》,将游子思亲的意念,通过年迈的双亲手捧儿子家书的镜头体现出来,给人以亲情的抚慰。孙悦的《祝你平安》是透过少女和鸽子的意象来表现的。

民族性的MTV,有腾格尔的《父亲和我》《清粼粼的水……》等。其中腾格尔的《父亲和我》将摇滚音乐融入了草原民歌之中,体现了现代性和民族性的结合。

MTV最讲究的是摄像机的运动,这种运动方式已经成为一种MⅣ特有的风格,不仅影响到了电视广告,也影响到了电影。到2000年,中国音乐电视比赛已经举办了六届,创作了大量的MTV作品,也取得了一定的艺术成就。

在音乐电视的制作中,也出现了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即不加节制地把本来为满足人类听觉享受的时间艺术,转化为主要满足人们视觉快感的空间艺术,似乎成为主要供人“看”的东西了。

四、文艺专题片

文艺专题片,或者称之为文艺专题节目,它既和电视纪录片不同,也和专题文艺晚会相区别。

同类推荐
  • 课外雅致生活-中国家具

    课外雅致生活-中国家具

    雅致,谓高雅的意趣;美观而不落俗套。生活是指人类生存过程中的各项活动的总和,范畴较广,一般指为幸福的意义而存在。生活实际上是对人生的一种诠释。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价值的体现,实现我们的梦想,带着我们走进先进科学社会,懂得生活的乐趣。
  • 音乐基础知识:音乐理论入门(谷臻小简·AI导读版)

    音乐基础知识:音乐理论入门(谷臻小简·AI导读版)

    直至今日,具备音乐基本概念方面的知识并知晓其相互关系一直都是理解并享受音乐的重要前提条件。雷纳在这本重新汇编整理的音乐理论入门读物中为我们介绍了数十年来这方面的基本知识。他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解答了诸如声学、记谱符号、和声学、对位法和作曲法、乐器演奏以及节拍、节奏、速度、力度、旋律学和装饰音等方面的问题。
  • 影视精品导视

    影视精品导视

    任何教材都是关于知识的认识和理解。不同的认识会有不同的知识体现,不同的理解也会有不同的知识追求。“影视精品导视”课程,是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影视类专业的基础课。
  • 播音主持艺术11

    播音主持艺术11

    延安市副市长冯继红在发言中说,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举办此次纪念研讨活动,对于继承弘扬人民广播优良传统,交流探讨播音主持理论,培养优秀的新时期播音主持人才,促进我国广播电视传媒事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希望新时期的播音员主持人继续发扬延安广播播音的光荣传统,恪尽职守,不辱使命,再创人民广播播音事业的新辉煌。
  • 被选择与被遮蔽的现实

    被选择与被遮蔽的现实

    中国电影中的现实主义是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产生和发展的,它的身上体现出了极其明显的意识形态性.从1930年代到1970年代,政治意识形态对电影的强势介入和强力干预,将中国现实主义电影逐渐引向“一元化”的封闭发展道路。在新时期电影中,对现实主义创作精神的偏离和迷失,也让中国现实主义电影遭遇了新的尴尬与困惑。
热门推荐
  • 雨留下的印记

    雨留下的印记

    又名《kisstherain》在那个雨天,夏沫遇到了那个他
  • 成为了一个星球的至高神

    成为了一个星球的至高神

    这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少年因为一次意外成为了一个星球至高无上的神的故事。
  • 一本皇叔

    一本皇叔

    文艺简介:如果有人问你看的什么书,你可以光明正大的告诉他,我看的是一本皇叔。二笔简介:这就是一本皇叔。普通简介:我是刘皇叔,我为自己带盐,听说黑我的很多,那我就让你们看看本皇叔是如何混吃等死的泡妹子的。扬州新军:52811130欢迎各位!
  • 海商

    海商

    俗语有云“禁赌则庄家私开赌坊者发迹,禁娼则老鸨四处拉皮条者发迹,禁烟则烟馆走私鸦片者发迹。”如此,清朝有海禁,到乾隆年间仅余广州一处为通商口岸,偏是海运、河运发达的江南却设立了禁止外海通商的海关道。主角穿越后附身于江宁府一商家子弟,后经过努力,利用这个海禁,利用这个海关道,建立了他的“海商”霸主地位,让清政府闭关锁国的政策化为乌有。不是皇帝却胜似皇帝,不是海盗却比海盗还狠,一个让东印度公司,让整个欧洲都为之颤栗的名字“唐一鸿”,在这个特殊的空间之中诞生了。
  • 妖僧本僧

    妖僧本僧

    穿越后惨遭悔婚。一怒之下剃度为僧。可出家后,却......绝代妖僧的问鼎之路,就从一次偶然的穿越开始。
  • 明月楼系列

    明月楼系列

    长安城的朱雀大街上,有一日,建起了一座高楼,唤作明月楼。从此,恩怨纠葛,连绵而至。长达百年的风雨里,它见证了五代人的爱恨纠葛。而后,一点起于黄昏中的火光,湮灭了它的兴衰。PS:全书分5个不同篇章,分写五代人的故事。《绯月剑》《菩提叹》《广陵散》《玲珑锁》《烟花雨》
  • 神奇宝贝之阿桂

    神奇宝贝之阿桂

    一团火焰,掌控世界秩序。。。十八个牌位、四颗晶石,创造一切。。。毁灭一切的却是一个少年,不,准确的说是一个半人半神奇宝贝的“少年”。他在阴差阳错之下重生在神奇宝贝世界,本就是逆运而生的他,会发生一段怎样的毁灭之旅呢?。。。在神奇宝贝历史上将会出现这样一句——毁灭一切的人,阿桂。
  • 黑白天地乱神魔

    黑白天地乱神魔

    一花招惹满树香一世博得断情肠一念万般皆似海一瞬佛海卷涛来一佛普得众生疾一魔度人难度己黑白自分天地间,善恶自问手中剑
  • 桃桃的橙汁宝贝

    桃桃的橙汁宝贝

    女主人公桃桃和念念在初一新生军训结下了不解之缘,开启了初中以后的宝贝生活……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