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881700000024

第24章 皇权下的暴政(1)

《韩非子·外储说右下》:“冠虽穿弊,必戴于头;履虽五采,必践于地。”

《新语·无为》:“秦非不欲为治,然失之者乃举措暴众而用刑太极故也。”

一、民本思想的凋弊

春秋战国时期,绽开了一朵极为绚丽的思想奇葩——民本思想。其中最为后人称道并加以广泛引用的,是《孟子》和《荀子》中的两段话: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哀公》)

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当然不同于西方的民主主义。比如,在古希腊实行民主制的城邦,是不允许有君主存在的,但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却从来没有而且也从不试图在制度的层面上排斥和否定君主与君权。民本思想的主要特征之一,在于以民权制约或抗衡君权,也即在民与君之间构造一种“张力”。检视春秋战国时期的民本思想,可将其主要观点归纳为三:

1.君权的根本在民;

2.立君的目的在于保民;

3.如果君不称职,民可以批评以至反抗。

但是,民本思想这朵奇葩在战国晚期逐渐枯萎,至秦王朝几尽凋弊。其原因大致有两个方面。

1.适应于战时特点的法家思想受到政治家们的青睐和采纳,而民本思想的积极鼓吹者儒家却往往不能见容于这个崇生活场景尚攻取的时代。一些法家人物,在为大一统的专制帝国摇旗呐喊时,将君权至上论推向极端。《韩非子·外储说右下》说:“冠虽穿弊,必戴于头;履虽五采,必践于地。”照他们看来,君主再坏,终究是君主,臣民再好,终究是臣民。这就好比再破烂的帽子也要戴在头上,再美好的鞋子也必须踩在脚下。

法家也有一些重视“民”的言论。然而为法家所看重的,主要是可直接用于耕战的“民力”,而非“民心”。有的法家甚至公然宣称:“虽拂于民心,立其治。”(《韩非子·南面》)丝毫不见民心的向背对为政、治国的重要性。他们还将欲“得民之心”的儒家,斥之为“不知治者”,以为“民智之不可用,犹婴儿之心也”。为政如果想要适合民意、民心,乃是“乱之端,未可与为治也”(《韩非子·显学》)。

法家思想的本意,固然不在于造就一个绝对化的皇权,以让君主毫无约束,但思想界的这种动向,却在事实上为绝对化皇权的出现,做了舆论上的开路工作。

2.被胜利冲昏头脑的秦始皇,不仅错误地过高估计了自己的才智和力量,而且想“独擅天下之利”。他以“独制于天下”的政治实践,彻底否定和摒斥了民本思想。

二、“天下皆为虏”

早在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前,尉缭就说:秦王政“少恩而虎狼心,……诚使(假如)秦王得志于天下,天下皆为虏(奴仆)矣”。不过,那个时候秦王政对自己的“虎狼心”还时常加以克制,对别人的批评和指责有时也能接受和容忍。对一些有真才实学的人,他甚至还可以屈尊相待。正是由于这一点,洞察秦王政本性的缭,最后还是被秦王政挽留在秦国,并担任国尉,为秦的统一大业奔走效劳。

然而,随着秦王政专制政权的巩固和发展,特别是在统一六国后,秦始皇使专制君主的权力在实践中获得了最大程度的实现,他的残忍暴虐的本性就日益暴露出来。

秦始皇以为,凭借强大的军事官僚机器和一整套严刑酷法,就可以任意“臣畜天下”。他视人民为草芥,无休止地横征暴敛,肆意地摧残、蹂躏,自己则穷奢极欲,纵情享受。他对周围的大臣从不放心,“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他每天要亲自处理各种奏章文书,以竹、木简一石(120斤)为标准,不尽此数不休息。公卿大臣们只是仰承秦始皇的鼻息行事,个个诚惶诚恐。背逆他的意愿或惹他不高兴的,随时会遭杀身之祸。

横扫天下、一统六合的英雄,变成了作威作福、荼毒人民的暴君。

中国历史上的暴君并不少见,但以秦始皇所握有的高度绝对化的皇权和凌驾于一切之上而将所有臣民都践踩于脚下而论,他可算是所有暴君中之“最”了。

这里选择秦始皇残暴统治的若干事例略述于后。

三、“运石甘泉口,渭水为不流”

大兴土木,这大约是帝王们共同的“嗜好”,而秦始皇在这方面更是极尽其能事。

早在统一战争还在进行的过程中,秦始皇就在咸阳大造宫殿。每当消灭一国,他就派专人到该国摹绘那里的宫殿建筑,然后依照其式样,在咸阳附近的北阪,筑起同样的宫殿。据载,这个建筑群的规模很大,有各具特色的宫殿、楼阁145个。《史记·秦始皇本纪》说,它“南临渭,自雍门以东至泾、渭,殿屋复道周阁相属”。秦人亦将在战争中缴获的钟鼓、美女安置其内。据《三辅旧事》载,那里有“后宫列女万余人,气上冲于天”。北阪仿佛变成东方建筑的博览会、东方美女的展示地。

平定六国后,秦始皇的享乐欲望和好大喜功的心理急剧扩张。他大肆搜刮民脂民膏,滥征民力,劳民伤财地兴建了许多浩大的工程。比如:

在平定六国的次年(秦始皇二十七年),他下令在渭南建造信宫。信宫后改名为“极庙”,以象征天极的所在。

同年,下令修驰道。又筑“甬道”,联结极庙与咸阳。所谓“甬道”,就是在道路两侧筑起高墙,专供秦始皇从中行走。不让路人瞧见。

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修直道。

同年,秦始皇以“咸阳人多,先王之宫廷小”为由,在渭南上林苑营建“朝宫”。据载,“先作前殿阿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史记·秦始皇本纪》)殿前可树5丈高的大旗。宫前立12个巨大的铜人,各重24万斤,系秦初收缴民间兵器销毁改铸而成。还用磁石做大门,以防有人携带暗器入宫。

按照朝宫建筑群的营建规划,在前殿阿房宫周围,建有大小楼台亭阁相环绕。修建一条阁道,从阿房宫直达南山,在南山之巅再造宫阙。这一构思,可能与秦始皇想便于和天上神仙沟通有关。还要筑一条“复道”(在楼阁之间架设的通道),将阿房宫与咸阳连起来,其中有一段要跨越渭河。

如此庞大的工程,没能在秦始皇生前完工。秦始皇甚至未及予以正式命名。后世根据其前殿叫阿房,就称之为阿房宫。

关于阿房宫,唐代著名诗人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做了这样的描述:“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现知秦始皇时营造的宫殿还有兴乐宫、梁山宫等等。当时可供秦始皇享用的宫殿,关中有300,关外有400余。咸阳附近的宫殿都以“复道甬道相连”,秦始皇可以随意地行幸、游乐。

除以上所及,秦始皇兴建的庞大工程还有骊山(始皇)陵墓和长城。

据说,修骊山墓和造阿房宫所使用的劳动力达70万人(一说各70万人)。修建长城的劳动力达30万人(一说40万人)。

《剑桥中国秦汉史》(崔瑞德、鲁惟一等著)曾对修建长城的难度以及动用人力的数目作过一番评论。这些话有助于我们加深了解秦始皇是如何劳民伤财的,兹摘引如下:

“……不管长城究竟有多长,似乎可以确定地说,建造这样一种连绵延伸的防御工事,其后勤供应一定远远大于建造一座金字塔、堤坝或其他固定的纪念性建筑物的后勤供应。因为随着(长)城的延伸,筑城活动的中心经常变化,供应线也变得更长。此外,城墙不像正在修建的道路,它本身是很不完善的运输材料的手段。就长城而言,由于它越过的漫长的山脉和半沙漠地带,以及这些地区稀少的人口和冬季的酷寒气候,条件就变得特别困难。对蒙恬能够使之在现场进行真正建设的每一个人来说,需要几十人建造工地上的通道和运送物资供应。死亡的人数也必定是非常巨大的……对这个工程来说,蒙恬的30万人决不是夸夸其谈。”(中译本第78~79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骊山始皇陵的规模也极其惊人。据现代考古工作者的估计,仅陵园中的封土、内外城墙、四大俑坑和防洪水堤等的土方量,就不少于1317.7万立方米,需10万人干一年才可能完成。骊山陵的石料,采自渭河北面的甘泉山。当时流传着“运石甘泉口,渭水为不流,千人唱,万人钩”的民谣(或作:“运石甘泉口,渭水不敢流”)。工程之浩大、人力耗费之多,由此可以想见。

今天,长城和骊山陵(特别是秦兵马俑)都已作为人类文明史上的奇迹为人传颂,阿房宫等也时常作为一种“美谈”为人提及。可是,千万别忘了,它们是用多少百姓的生命和血汗换来的。

同类推荐
  • 法兰克帝国

    法兰克帝国

    重生法兰克国王幼子,本应按照传统和兄长平分王国,却被父亲封到新征服弗里西亚。此时的弗里西亚,虽说在后世是尼德兰王国(荷兰)重要组成部分,但在眼下,却是遍布沼泽,且人烟稀少的蛮荒之地。而他的兄长,更是已经成为父亲的共治者!面对如此局势,于格该怎么办?是做一个安分守己的弗里西亚公爵,慢慢经营领地,还是……(本书架空)
  • 中国历史一本通

    中国历史一本通

    本书按中国历史自然呈现的阶段性展现了每个历史时期的风貌,每章先概述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而后选取其中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和人物进行分析,力求揭示中国历史发展的主要趋势和基本特点,并以链接的形式展现了中国历史上的典章制度、思想文化、民族宗教、科学技术等方面的知识,辅以各种精美的历史图片,图文并茂地展示了中国历史文化的精华。
  • 三国之长公子刘琦

    三国之长公子刘琦

    三国类的小说,好早就想写了。三国子辈们:孙策--狮儿难于他争锋!孙权--生子当如孙仲谋!曹丕奸诈!曹植才华横溢!袁氏小子--官二代人手一州!刘禅--大智如愚!而刘表的儿子--猪狗!曹操评: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二世为人,看我刘表之子刘琦,别人说的猪狗一般的人物,如何凭借历史,仅靠一州之力征战天下。我刘琦自认不是聪明人,但我有蒯越,贾诩,徐庶,诸葛亮,庞统。我刘琦承认武艺不精,但我有黄忠,文聘,魏延,李严,张绣,甘宁。谁敢犯我!!!统统揍之!!内乱张羡,易耳一战可擒!曹操来犯,逼他送女求和!小霸王孙策,打他个落花流水,如丧家之犬!益州刘璋,哇好大一块肉!袁绍,还不用我动手,就灭了!合理歪歪怡情!!!!!!!过度歪歪伤身!!!!!!
  • 极简史记

    极简史记

    忠实于《史记》,取《史记》中的精华部分——人物纪传精华,用白话将史记中的将贵族们和英雄们的故事讲得透彻有趣,还以笔者案的形式,点出了不少故事之外的游戏规则和奥秘。
  • 明末铃医

    明末铃医

    李志轩,一个中医学院的学生。意外来到大明万历四十六年,戊午年。这一年,努尔哈赤以“七大恨”作为伐明的檄文,发起萨尔浒之战。这一年,中国各地水、旱、蝗灾频繁,饥荒瘟疫严重,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大明内忧外患,风雨飘摇!面对父亲刚刚去逝,老母怯弱多病,小妹年幼无知;面对将近年关,家里仍然一贫如洗,无以度日;面对满清铁蹄入关,山河破碎;以铃医为起点,他开始了在明末的荆棘之旅……
热门推荐
  • 古宅妖女

    古宅妖女

    古宅妖女这本书讲的故事,是我坐车的时候看到一座古建筑想起的,然后就忽然想写下来分享一下,欢迎大家多多捧场啊O(∩_∩)O~这本书主要是写一位古宅里住着女子,她的来历很神秘,百年一日的做着一种灵魂的交易,她的行为引起了灵异者协会的注意,于是,一场纠纷逐渐上映……
  • 魔斗双修录

    魔斗双修录

    自小体弱多病的他,不因不能修炼而放弃人生,反而变得更加坚强,且看历经磨难,开创属于他自己的神话!一路走来,有众美相伴,不孤单,爱情中有幸福也有苦涩和痛苦,将如何抉择?他与她们的故事又将会如何?
  • 漫漫归途

    漫漫归途

    他曾经是个开心的顽童,调皮而叛逆,毁坏邻居家的房子,偷喝圣餐里的酒,和朋友偷偷抽烟,还和女孩们胡混……他不是父母期望中的孩子,而父母的爱也成为了令人窒息的桎梏。于是他离家千里,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他以为这样,心便是自由的了,他便可以无视父母的一切意愿。然而,父母终有老去的一天,在接到父亲病倒的电话的那一刻,他幡然醒悟,世界上再没有这样一个安全、温暖的地方可以肆意纵容自己,我们终要回归。
  • 天使重生之复仇

    天使重生之复仇

    一个天使般的花季少女,在经历绝望之后又被丢进河里,被救后誓要追查真相,却发现了另一个自己,要如何面对呢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宠废材大小姐大少爷

    天宠废材大小姐大少爷

    一名少年偶然间穿越到了一名异世界少女身上,还是当今的第一废材,励志要恢复男儿身,在旅途中认识了性格迥异的伙伴们,开始了一场奇幻的冒险。
  • 这是一本假武林

    这是一本假武林

    ——他说:“这天地间有仙神妖鬼魔灵。”然后,天地异变,仙神鬼灵出现,妖魔作乱人世间!——他说:“为了所爱,逆天成魔又何妨。”然后,以武入道,拳碎星辰,掌断岁月,一念逆天命!一人阻挡万古诸敌,弑仙杀神屠灵惊妖鬼,鲜血染红星空,天地苍穹唯他称雄!世人称他为魔尊。
  • 魔导兵王

    魔导兵王

    罗兰大陆神圣魔导师挑战超级空间法术失败啦!他的肉身穿越到了现代,魔力仅剩下百分之一!他被当成要饭的、耍猴的、卖艺的、耍流氓的……而每个遇见他的人都想把他上交给国家……
  • 自我分析(卡伦·霍妮作品集)

    自我分析(卡伦·霍妮作品集)

    《自我分析》是女性心理学家卡伦·霍尼具代表性的著作之一,讲述了自我分析的可行性与可取性、神经症的内驱力、精神分析的不同阶段、自我分析的限制因素、系统自我分析的精神实质与规则等内容,对于从事精神分析疗法的专业人士有诸多的启迪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