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064600000007

第7章 阴阳精气章(2)

注云:上章言一月晦、朔、弦、望,采炼成丹之象,此章比一年十二月功行之象。其初得丹,比为复卦,复者一阳伏五阴也。圣贤攸行此道,则超凡人圣;邪人若行此道,则失命而丧身。文王故曰:“朋来无咎,返覆其道。七日来复,利有攸往。“朋来”者,有朋自远方来也;“无咎”者,有益而无损也;“返覆其道”者,用易之道也,颠倒而行也;“七日来复”者,月隐其光,七日再吐,亦犹人也经动七日而阳初生。“利有攸往”者,善进而无失。《东京赋》云:“日月会于龙[左犭右龍]者。”([左犭右龍]音闘,尾星也。),谓阳将复。孔子曰:“复其见天地之心乎”世人不知天地之心。老子号此心为“玄牝之门”;云房指此心为“生门死户”。《易》曰“雷在地中复。先王至日闭关,商旅不行,后不省方。”雷乃刚阳,地乃柔阴,以刚阳在柔阴之中,复彼先天之炁。先王至此日行此道,则闭关而不省,方得专心致志。“商旅”者,杂泛也;“不行”者,当绝其杂泛之事,专行其道。故象传曰:“不远之复,以修身也。”又曰:“中行独复,以从道也。“朔旦为复,阳炁始通”者,圣人之心一也。“复”者,先伏而后能复也。阳之始炁,出入相通,且无嫉害。“立表微刚”者,乾动而直也。黄钟之律,阳月建子。“兆”者,众庶也,始也。庶物生此阳炁,昔始滋彰;“播施柔暖,黎蒸得常”者,得复柔暖,一阳之炁,皆能复其常道也。上阳子曰:“作丹之妙,其要在此,切毋轻忽也。学道已得师诀,须晓三关三候,何也预营坛墠,先采药物。既得药物,出入相通,行炼己功,柔暖播施,微温直透,此为初关第一候也。临驭丹炉,施条接意,辟开道路,不僣不狂,分彩和光,愈低愈下。大吕应丑,日景渐长,是为中关第二候也。大簇律临,“仰以成泰”,泰之为卦,地上于天,阴若居上,水能润下,阳居于下,火临照上,故咸之。《翼》曰:“柔上而刚下,二炁感应,以相与止而说。男下女上,是以亨利贞。”夫五行颠倒,大地成宝。柔施于前,饶他为主;刚施于后,我反为宾。牡初小往,牝乃大来;金气相胥,阳全乾体。此云刚柔并隆,阴阳交接,是为下关第三候也。“渐历大壮”,结凝还丹;“侠列卯门”,榆荚归根;“刑德相负,昼夜始分”,言丹之兆,落在黄庭,以防以养,宜慎宜专。夬之为卦,阴以决别,阳炁既回,金丹怀孕。“乾健盛明”,金气已纯,阳终于巳。运行阴符,姤承乍包,阳无走逸,阳复得阴,“阴为主人”。坤之为化,初六履霜,井底寒泉,阴炁下来,六月为遯,敛精俟时。否届七月,阴阳不通,阴伸阳屈,阳炁内明。八月观象,量察秋情,任畜微稚,若麦之蘖;老枯复荣,若虀之芽。化气既竭,剥消其形,道穷则返,归乎坤元。一来一往,恒顺承天。此书撰作,深有法度。或序冒头,或括结尾。无冒头者,结尾括之;无结尾者,冒头总之。即如此章,是无冒头而以结尾括之。其首句曰:“朔旦为复”,复而临,临而泰,泰而大壮,大壮而夬,夬而乾,乾而姤,姤而遯,遯而否,否而观,观而剥,剥而坤。尾却结曰:“元幽远眇,隔阂相连”。只此两语,最为简易。“元幽远眇”者,阴阳二物,至玄极幽,不可捉摸;至玄极眇,不可思议,而其造化,功倍天地。“隔阂相连”者,二物间隔,动几万里,若得黄婆以媒合之,则虽至远而至近也。是以两物应度而育种,为“阴阳之元”。圣人用之而行其道,“廖廓恍惚”而不可捉摸者,未容度量,圣人推之以逆其用也。“先迷失轨,后为主君”者,柔顺利贞,君子攸行,先迷失道,后顺得常,此《十翼》之辞也。仙翁引而详之,中言“阴为主人”,末曰“后为主君”,皆坤之利,地之道也。“无平不陂,道之自然”。水之至平,潴为渊陂;畔岸不流,陂若盈科,则水自泛。以水喻道,自然之理。“变易更盛”,犹复至乾;“消息相因”,如姤至坤。故云:“终坤复始,如循连环”也。“帝王承御,千载常存”者,若帝王能承御乾坤逆顺之道,则千载之寿,亦未为多;若功崇行著,白日升天,亦分内事。昔黄帝一世为民,修世间福,再世乃得为臣,复修出世功德,三世乃得为君。遂捐天下,离弃万机,寻山水幽绝处,得鼎湖之君山,炼此九还大丹;丹成之后,白日乘龙而上升也。即洞庭湖,湖中有山,因黄帝炼丹,号日君山也。

养性立命章

将欲养性,延命却期。审思后末,当虑其先。人所秉躯,体本一无。元精云布,因炁托初。阴阳为度,魂魄所居。阳神日魂,阴神月魄。魂之与魄,互为室宅。性主处内,立置鄞鄂。情主营外,筑垣城廓。城廓完全,人物乃安。爰斯之时,情合乾坤。乾动而直,炁布精流;坤静而翕,为道舍庐。刚施而退,柔化以滋。九还七返,八归六居。男白女赤,金火相拘。则水定火,五行之初。上善若水,清而无瑕。道之形象,真一难图。变而分布,各自独居。类如鸡子,白黑相符,纵广一寸,以为始初。四肢五脏,筋骨乃俱。弥历十月,脱出其胞。骨弱可卷,肉滑若铅。

注云:此章言人先须养性,乃可修命。且性者何也乾之物也,人能养之,则乾阳不亏;精从内守,炁自外生,可以炼丹,可以入圣。世人莫知性命两者为何(一为一)物,或猜性是灵明知觉,或以性为肉团顽心,或认思想识神为性,或指不可捉摸为性,或拟顽空为性;或以令为命,他岂知杳杳冥冥之物为性(一为命),又焉知生生化化之门为命。惟只盲猜梦想,怎达圣人之道哉黄帝曰:天性,人也,人心,机也。君子得之固穷(一为躬),小人得之轻命。孔子曰:“穷理尽性以至于命。”孟子曰:“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俟天命也,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圣人之道,传至孟子,忒杀分明。《翼》曰“昔者圣人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上仙云:“修性不修命,如何能入圣;修命先修性,方入修行径。”人言释氏修性,道家修命,天下岂有二道哉是不参孟子存心养性,修身立命之道。盖欲立命,先养其性;若不悟性,焉能知命故《中庸》“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是以圣人无两心也。此谓将欲养性,延命却期。世人不知何者为养性,洞宾乃以炼丹以晓之;不知何者为立命,张许乃以炼丹喻之。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此养性也;男女媾精,万物化生,此立命也。积精累气,此养性也;流戊就己,此立命也。“审思后末”者,人负聪慧,执僻不回,谓有生必有死,奚有长生也哉!圣仙与佛,皆天所生,师岂能授,人岂能为!是不审思,甘分守死。“当虑其先”者,“虑”即念也。当念我身从何而有,若云父母阴阳之炁所生,则阴阳之炁,必可延命,必可成仙佛矣。故修大丹,与生身受炁之初,浑无差别,但有逆顺耳!仲尼曰:“未知生,焉知死”圣人明性命之所以死生,示阴阳之道,缘何逆顺。故顺而生物者,人也;逆而生丹者,圣也。此之谓“元精云布,因气托初”。何谓“阴阳为度,魂魄所居”盖阴阳以魂魄为体,魂魄就阴阳为舍。离为日魂,坎为月魄;魄乃阴中之阳,戊土专之;魂乃阳中之阴,己土直之;魂魄互为室宅,阴阳两相交通。性主实精于内,立置鄞鄂;情主伏炁于外,筑垣城廓。“城”者何也承华之包也。“廓”者何也炼丹之室也。当斯之时,乾之性动而直,则精炁合体;坤之情静而翕,“为道舍庐”。刚而直者,一施则退;柔而化者,布润以滋。丹产于鼎,还返成功。所谓“九还”者地四生金,天九成银,龙虎相交,金银之炁,复还鼎中,故云“九还”。其“七返”者,地二生火,天七成砂,魂魄相恋,砂火之精,返照鼎中,故云“七返”。“八归”者,天三生木,地八成汞,戊己一合,木汞之真,归炼鼎中,故云“八归”。曰“六居”者,天一生水,地六成铅,性情相感,铅汞之妙,回居鼎中,故云“六居”。“男白女赤,金水相拘”,男属青龙之木,女属白虎之金,被离火之精,炼而还赤也。“则水定火”者,坛墠精严,药物真正,须则其水之多少而抽添之,约其火之老嫩而烹炼之,此时为五行造化之初。“上善若水”者,水中有金,能生丽水,探其至清,全无挠动,无质无瑕,方能变化,是云“上善”。“道之形象”者,男女即道之形,乾坤乃道之象;形与象之中,能生真一之炁,乃不可以尽其形而图其象也。故此形此象,各任化机,分布而居,秉生秉杀,甲乙自东而游;庚辛自西而舍,故云“各自独居”也。“类如鸡子”者,还丹有形也;“白黑相符”者,阴阳得匹也;“纵广一寸”者,丹结之初,来如黍米之微,渐觉一寸之广。非但神室充裕,温遍四肢,润泽五脏,筋骨一皆快畅。十月功满,丹己成形,脱去其胞,号曰“阳神”。阳神之象,乃先天之炁结成,骨故可卷而软,肉比铅华而滑;非若后天之精血,以成人物者,其骨重肉滓不能变化。“肉滑若铅”,铅犹铅粉,亦曰“铅华”,俗言“水粉”,洁白软滑,女妇以此饰面,尚增光彩,况此阳神,乃先天真铅之炁以凝结而成其形乎此与第六章“内以养巳”相应。

二气感化章

阳燧以取火,非日不生光。方诸非星月,安能得水浆?二炁玄且远,感化尚相通,何况近存身?切在于心胸。阴阳配日月,水火为效徵。

注云:阳燧者,阳之物也,其中有炁,故感日而能生火。方诸者,阴之物也,其中有精,故感月而能生水。日月有天之高远,阳燧方诸之至微,阴阳二炁,尚相感化。况乎人身,真阴真阳,切在心胸,可亲可密,近而易求,安有相通而不感化哉缘以后之人不得其道耳!人身之阴阳,以比天上之日月;诸燧之水火,以喻人身之精炁。无情之物,尚尔相通;有情有灵,自然交感。且天地间最灵者人也。虽至贱至愚者,皆知阴阳化育之理,不待教令而使之然。一切愚迷,但知顺行以生人物,至于逆用,非师罔通。盖逆用阴阳之道,乃炼精伏炁以成丹也。

此章单明阴阳二炁以相通感而成造化也。

关键三宝章

耳目口三宝,闭塞勿发通。真人潜深渊,浮游守规中,旋曲以视听,开阖皆合同,为己之枢辖,动静不竭穷。离炁内营卫,坎乃不用聪,兑合不以谈,希言顺鸿濛,三者既关键,缓体处空房。委志归虚无,无念以为常。证难以推移,心专不纵横,寝寐神相抱,觉悟候存亡。颜色浸以润,骨节益坚强。排却众阴邪,然后立正阳。修之不辍休,庶炁云雨行。淫淫若春泽,液液象解冰,从头流达足,究竟复上升,往来洞无极,怫怫被容中。反者道之验,弱者德之柄。耕耘宿污秽,细微得调畅。浊者清之路,昏久则昭明。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念卿归

    念卿归

    从何时开始,她不在开口唤他哥哥。从何时开始,她看他的眼神开始不在清明…第一次见面她被师傅抱回了山里,一副营养不良的身体穿着一套洗的发白的衣服,他捉住她的手,扬起好看的剑眉对她说“放心吧,你以后就是我的师妹了,哥罩你。”因为这句话从此她对他的爱便开始生根发芽,随着时间的推移越发的深刻。最后一次见面她站在高高的城墙上,一身被风吹乱的红衣,对他含泪的点了点头“师哥,这次换我来罩你…”如若可以我愿用生命终结,来换你一生平安。
  • 走过荒原

    走过荒原

    徐传化是陆亚芳近作《走过荒原》的主人公,这位从沙地走出来的农民企业家,做过年,扛过活,跑过腿,十五六岁从老家逃难出来,在钱塘江边搭个草棚住下来,什么活都干,三百六十行几乎干了个遍。这个吃苦耐劳、心灵手巧的老农民,一直在寻找另一种生活方式。终于有一天,他嗅到了春的气息,感受到了改革开放的春风,凭自己的胆识与气度,找资金,找人才,找地方,开始了由两千块钱、一只缸起家的小作坊向一个民营企业王国的进发。上点年纪的人都知道徐传化,他是沙地里长出的一棵参天大树,是沙地里盛传不衰的神话。陆亚芳用的不是笔而是自己的心写这个活生生的人物,从外表写到内心,渗透了她的智慧和热情。
  • 异界君王崩坏日常

    异界君王崩坏日常

    前世被小人陷害的律千珩阴差阳错地附身到上古异兽体内。在异界摸爬滚打多年终于成为君王的他本想借着千年难遇的异象回到当初,为自己沉冤昭雪。不想中间出了岔子,径直穿越到平行时空的未来三五二零年!穿越到这个世界的原因,以及想到方法回到原来世界本就成了他的头号难题。不料却遇到了更令他百思不得其解的事情。家财万贯性格却稍有骄纵的大小姐,谦和有礼的富家少爷却是个女装大佬……这个世界的人形形色色,似乎还都身怀绝技!多年前的一场科研项目引发的一连串命案,始作俑者逐渐浮出水面。作为还没弄清楚这个世界的秩序的律千珩,几乎每天都在崩溃边缘反复横跳!
  • 一品县丞

    一品县丞

    市井小民包世同意外混了个县令当当,只不过这个县令却当的没有想象中美好啊!官场有风险,入仕需谨慎!!!入江湖,更要谨慎啊!!!
  • 华丽归来,总裁的王者娇妻

    华丽归来,总裁的王者娇妻

    他和她在校园相识,同是交换生,同样的身份尊贵,同样冷若冰霜,当爱情的平行线交错,他和她在一起了。短短二十日,他和她就爱的刻骨铭心,无奈误会越来越多,他和她终究分开了。六年后,他和她再度重相逢,能否守得明月开呢?
  • 醉梦生死:谋倾天下

    醉梦生死:谋倾天下

    乱世笙歌,九州共鸣,一名少女自云滇而来,只为缓缓划开这一世薄雾,寻求一隅安心之所。君臣佐使荣辱,同共十年休戚,妙笔生花,这一路只能是且看且行;执棋落子,这一局确道是孰输孰赢;山河故人,这一步终要是谁弃谁舍;嶙峋朔风,这一别不外是勿念勿扰!
  • 超级人脉术

    超级人脉术

    本书内容包括:人脉决定你的成就广结善缘,成为赢家人脉经营法典拓展人脉,改变命运人脉的维持与拓展。
  • 唐前史传文学研究

    唐前史传文学研究

    本书包括:史官文化与唐前史传文学、唐前史传文学的嬗变轨迹、唐前史传文学中人物形象的建立、唐前史传文学中人性的展现、唐前史传与民间文学等内容。
  • 地府拯救计划

    地府拯救计划

    又名《琐集》世间分为东西两派。西方有天堂与地狱,东方自有天间与冥界。鬼,是人间不愿提及的东西,他们总认为这代表了不详、厄运与污秽。人、妖,只要是东方的物种,死后都归于幽冥,化作一缕鬼魂。恶鬼下十八地狱,凡鬼入世道轮回,不愿入世的鬼就在幽冥定居。那定居在了幽冥的鬼怪必须遵守条约。万千年来,这鬼界却与天上人间也没什么不同了。既然是居所,那定然得有监管者,也就是鬼官。不巧,这一届的鬼官,有些厉害的过了头,是个修成了仙道的大人。世称,琐仙。从前有个阁主,在追妻路上一路狂奔……媳妇第一次叫他来,表面穿的人五人六,一点表情都莫得,实际上兴奋的快要当场来一个托马斯全旋。媳妇问他名字,他就开始幻想,片刻之间连以后孩子葬在哪里都想好了,还立志要记在粉红色的小本子上。半大点事儿,媳妇的喜怒哀乐都要记载,于是那本粉红色的小本子换了好几本,都可以出一本连载小说了。若干年后,他终于追回了他的白月光。“我真的很爱你,愿意为了你俯首称臣的那种,你想要什么,我都给你。”字数限制,详见作品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