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119200000013

第13章

关上联寸,故云附上,附上,附寸也。)上附上,右外以候肺,内以候胸中,左外以候心,内以候膻中。(按∶此举两寸而言也。寸位本上,上联鱼际,故云上附上。然前言关脉以上半部为内,下半部为外,而寸脉则反是者,盖合三部而论,关居中间为内,尺寸居两头为外也。灵兰秘典论曰∶“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注云位在两乳间,是也。此注云是嗌,误矣。)前以候前,后以候后。(按∶王注分上前为左寸口,下前为胸之前膺及气海,上后为右寸口,下后为胸之后背及气管,其言怪诞不经。余谓此与下二段皆总上三节寸关尺而言,此言前后者,以三部言,寸为前,尺为后,诊寸以候心肺之疾,诊尺以候两肾之疾也;以一部言,上半部为前,下半部为后,如诊右外候肺,内候胸中,左外候心,内候膻中之类是也。此以脉之部分,诊脏腑之疾病,就内而言,盖脉有三部,部各有前后,故云前后也。下节言脉之上下而分发胸喉腰足者,是以脉诊一身之疾病,就外而言,故云竟上竟下也。)上竟上者,胸喉中事也;下竟下者,少腹腰股膝胫足中事也。(上竟上,至鱼际也;下竟下,谓尽尺之脉动处也。按∶此节总论一身,而止言上下,要之胸喉以下,少腹以上,中部所主之事,在不言中矣。注但顺文平释,全未发明。)粗大者,阴不足,阳有余,为热中也。(粗大谓脉洪大也,脉洪为热,故云热中。按∶粗大者,浮大有力之脉,是为实火,不但热浮于外而已,故谓之热中。)来疾去徐,上实下虚,为厥巅疾。来徐去疾,上虚下实,谓恶风也。故中恶风者,阳气受也。(按∶疾,急数也。

徐,缓弱也。脉之至曰来,回曰去,来主上,去主下。实者邪气实也,虚者正气虚也。邪实于上,故病逆于顶巅;气虚于上,故风邪易入而为恶风之病。然风之得以中人者,非真风之恶也,阳虚不能捍邪故也。)有脉俱沉细数者,少阴厥也。(尺中有脉沉细数者,是肾少阴气逆也。尺脉不当见数,有数故言厥也。俱沉细数者,言左右尺中也。按∶沉细而缓,肾之平脉也,数则为火。今沉细兼数,是阴虚水亏而火上逆,名曰少阴厥。

厥,逆而上也,所谓阴虚火动是矣。)沉细数散者,寒热也。(按∶沉细为阴,数散为阳,阴阳相杂,故其为病或寒或热也。)浮而散者为 仆。(脉浮为虚,散为不足,气虚而血不足,故为头眩而仆倒也。按∶ 音瞬。)诸浮不躁者,皆在阳,则为热;其有躁者在手。(言大法也。阳为水气,故为热。)诸细而沉者皆在阴,则为骨痛;其有静者在足。(阴主骨,故骨痛。按∶浮为阳为热,沉细为阴为骨痛,此易明也。其有躁者在手,静者在足二句,注作手阳脉、足阴脉解,未确。其中必有脱误,阙疑可也。)数动一代者,病在阳之脉也,泄及便脓血。(代,止也。按∶凡血必随气而行,代则气断续而血内壅,血内壅则小大二便皆见脓血矣。)诸过者切之,涩者阳气有余也,滑者阴气有余也。(阳有余则血少,故脉涩,阴有余则血多,故脉滑也。)阳气有余为身热无汗,阴气有余为多汗身寒,阴阳有余则无汗而寒。(按,身热无汗者,火盛而气闭,外感伤寒,阳分病也。多汗身寒者,气虚自汗,治宜温补者也。阳盛无汗,阴盛身寒,治宜温散,仲景之用附子细辛汤是也。证治之妙,可即是而推矣。)推而外之,内而不外,有心腹积也。(按∶浮按不见,沉着于内,心腹之间必有蓄积。)推而内之,外而不内,身有热也。(按∶重按不见,脉浮于外,邪热在表也。)推而上之,下而不上,腰足清也。推而下之,上而不下,头项痛也。(按∶上谓寸,下谓尺也。寸主头项,尺主腰足。是故上推之而病脉见于下,是下部虚寒;下推之而病脉见于上,为火升头项。知脉之升降浮沉,则知病之所在而可以施治矣。王本推而上之,上而不下,推而下之,下而不上,误矣。按甲乙经,推而上之作下而不上,推而下之作上而不下,是也。今改从之。)按之至骨,脉气少者,腰脊痛而身有痹也。(阴气大过故尔。按∶重按之而脉微欲绝者,是为阳虚无气,命门火衰,在腰脊则阴寒而痛,在身中必有不知痛痒处也。)

平人气象论

平人,无病之人也。脉有常道,反常则病。有病无病,气象自是不同也。

黄帝问曰∶平人何如?岐伯对曰∶人一呼脉再动,一吸脉亦再动,呼吸定息脉五动,闰以太息,命曰平人。

平人者不病也,常以不病调病患,医不病,故为病患平息以调之为法。(经脉一周于身,凡长十六丈二尺。

呼吸脉各再动,定息脉又一动,则五动也。计二百七十定息,气可环周。然尽五十营,以一万三千五百定息,则气都行八百一十丈。如是则应天常度,脉气无不及太过,气象平调,故曰平人也。按∶人身之脉,与天合度,是故推演其数,为千为万,为尺为丈,理自不诬。然欲以之治病,则未免迂阔,不若就文诠释之为真切也。再动者脉二至,一呼一吸脉各再动,是脉四至也。呼吸定息脉五动者,谓呼吸之间,气稍一停,脉又一至,是共五动也。闰以太息者,天地之气,积余而成闰,故闰者气之余也。太息者息之半,谓脉既五动,而复有余气氤氲于指下,所谓脉有神者也。如是则谓无病,不如是则病,而医可以施治矣。)人一呼脉一动,一吸脉一动,曰少气。(呼吸脉各一动,准候减平人之半。按∶脉者气血之精华,气弱血虚,则脉来不及。曰少气,而少血在不言中矣。)人一呼脉三动,一吸脉三动而躁,尺热曰病温,尺不热脉滑曰病风,脉涩曰痹。(呼吸脉各三动,准过平人之半。尺者阴分位也,寸者阳分位也。然阴阳俱热,是则为温;阳独躁盛,则风中阳也;滑为阳盛,故病为风;涩为无血,故为 痹也。躁谓烦躁。按∶呼吸脉各三动,是六至之数脉也,躁则数之极矣。尺谓尺泽肤也,注作尺寸,误矣。言脉既有六至之数躁,而尺内皮肤又且焦热,为温热之病无疑。若尺肤不热,其脉但数而滑,是火因风炽,为病起于风。若尺肤不热,脉亦不滑,惟数而涩者,是火盛燥血,其病为痹而不仁也。滑涩俱根数躁言,脉涩又根尺不热言。经衣冠文物说脉是脉,尺是尺,但读语气自见,启玄何不之察耶。)人一呼脉四动以上曰死,脉绝不至曰死,乍疏乍数曰死。(呼吸脉各四动,准候过平人之倍,计二百七十息,气行三十二丈四尺,况其以上耶。脉法曰∶“脉四至曰脱精,五至曰死。”然四至以上,亦近五至也,故死矣。然脉绝不至,天真之气已无,乍疏乍数,胃谷之精亦败,皆死之候。)平人之常气禀于胃,胃者平人之常气也。(常平之气,胃气致之,灵枢经曰∶“胃为水谷之海”也。)人无胃气曰逆,逆者死。(按∶人非饮食则不生故也。)春胃微弦曰平,(按∶弦者肝脉,肝属木,旺于春。微弦者,弦而缓,肝之平脉,是曰春胃也。所以然者,胃脉缓也。后同。)弦多胃少曰肝病,(按∶弦多则急而不缓,故病见也。)但弦无胃曰死。(按∶纯乎劲急,绝无和缓之气,是真脏见也,焉得不死。)胃而有毛曰秋病,(毛,秋脉,金气也。按∶春脉见毛,木受金刑,虽有胃气,至金王时亦必病矣。)毛甚曰今病。(按∶若金邪王极,其病即发,木不能胜故也。)脏真散于肝,肝藏筋膜之气也。(按∶脏真解,注不明确。夫五脏既以胃气为本,是胃者五脏之真气也,故曰脏真。无病之人,胃本和平,其气随五脏而转。是故入于肝,则遂其散发之机,于是肝得和平之气以养其筋膜而无劲急之患。若以五脏之脉为脏真,是但弦但钩等,为已当死,又何能藏筋藏血,且亦是真脏而非脏真也。况于散、通、濡、高、下五字之义,竟无着落。)夏胃微钩曰平,钩多胃少曰心病,但钩无胃曰死。胃而有石曰冬病,(按,夏火畏水,故至水王之时则病也。)石甚曰今病。(按∶若水邪极盛,其病即发。)脏真通于心,心藏血脉之气也。(按∶其在于心也,心为五脏主,无所不通。心得和平之气,包藏血脉而无壅闭之患也。)长夏胃微软弱曰平,弱多胃少曰脾病,(按∶脾胃尤贵和平,故太强病,太弱亦病。微软弱者,虽弱而无太过之患,若过弱则健运失职而脾病。)但代无胃曰死。(按∶春弦、夏洪、秋毛、冬石,四时迭换,是相代也。而土则分王于四季,故弦洪毛石,脉各带缓,为有胃气。若反是,则名但代无胃之脉,为必死也。)软弱有石曰冬病,(按∶凡人之病多见于其所不胜,故肝心二脏皆病于毛石,而脾肺肾反病于其所胜者,何也?五脏之气无常也,盛则足以抗所不胜,衰则见侮于所胜。如脾者土也,土之所不胜者木,所胜者水。乃木不盛而水盛,故脉来见石也。石者冬脉,水之气也。水本畏土,今脾弱土虚而水无所畏,至于冬则水愈王而脾病。

若水邪王极,土不能制,且不必至冬而即病矣,是故下文曰石甚则今病也。或曰∶同一五脏也,肝心见制于所不胜,独不见侮于所胜,脾肺肾见侮于所胜,独不见制于所不胜乎?曰∶见制于所不胜者常也,见侮于所胜者变也,天地之理有常必有变。岐伯欲并着其理,而偶以肝心当其常,脾肺肾尽其变耳,读者幸毋拘文牵义可也。

知土之见侮于水,则知金水之见侮于木火,可类推矣。)石甚曰今病。(按∶王本作弱甚,于义不合。甲乙经作石甚,是也,从之。)脏真濡于脾,脾藏肌肉之气也。(按∶脾乃湿土,内运水谷,外养肌肉,和缓之气本根于脾。如上无所制,下无所侮,脾自濡润,而一身之气皆其所养矣。)秋胃微毛曰平,毛多胃少曰肺病,但毛无胃曰死。毛而有弦曰春病,弦甚曰今病。脏真高于肺,以行荣卫阴阳也。(肺处上焦,故脏真高也。以其自肺宣布,故云以行荣卫阴阳也。)冬胃微石曰平,石多胃少曰肾病,但石无胃曰死。石而有钩曰夏病,钩甚曰今病。脏真下于肾,肾藏骨髓之气也。(肾主下焦,故云脏真下也。按∶肾为五脏之根,位处于下。肾苟无病,则和缓之气,两肾相通。

肾主骨,骨藏髓,其本根固,则精自生而形自盛也。)胃之大络,名曰虚里,贯膈络肺,出于左乳下,其动应衣,脉宗气也。(……宗,尊也,主也,谓十二经脉之尊主也。按∶胃之大络所以谓十二经脉之宗者,胃为水谷之海,人借之以有生,气血因之以长养故也。)欲知寸口太过与不及,寸口之脉中手短者,曰头痛∶寸口脉中手长者,曰足胫痛。(短为阳气不及,故病于头;长为阴气太过,故病于足。按∶中手谓按之而应手也。)寸口脉中手促上击者,曰肩背痛。(按∶促上击者,洪大急数之脉也,阳盛火炽之候。人身以背为阳,阳火太过,故肩背痛也。)寸口脉沉而坚者,曰病在中;寸口脉浮而盛者,曰病在外。(沉坚为阴,故病在中;浮盛为阳,故病在外也。)寸口脉沉而横,曰胁下有积,腹中有横积痛。(亦阴气内结也。按∶脉道本直,其有不直而横者,乃有积块伏匿于其内。)脉虽但言横,而有力可知也。仲景云∶“积者,脏病也,终不移;聚者,腑病也,发作有时,展转痛移,为可治。……诸积大法∶脉来细而附骨者,积也。寸口,积在胸中;微出寸口,积在喉中。关上,积在脐旁;上关上,积在心下;微下关,积在少腹。尺中。积在气冲。脉出左,积在左;脉出右,积在右;脉两出,积在中央。

同类推荐
  • Roundabout Papers

    Roundabout Paper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扫魅敦伦东度记

    扫魅敦伦东度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禹贡锥指略例

    禹贡锥指略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顾误录

    顾误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神童诗

    神童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辉煌从菜园子开始

    辉煌从菜园子开始

    告别996的生活,吴飞回到了乡下老家。偶得神奇空间的他,养养鱼,种种地,偶尔开开同学会,……简介无力,起名也不会,所以大家就随便看看好了
  • 夜闻墨竹清谈风

    夜闻墨竹清谈风

    (原名:深夜记)“你错在哪里了?”“错在没护好他。”
  • 天网:大秦帝国

    天网:大秦帝国

    中国政府正在秘密进行一项危险的研究,它会毁灭一切……很可怕的研究……我作为一名正义的一方,有权利……破坏这项研究……——大秦帝国
  • 火影博人传之仙人降世

    火影博人传之仙人降世

    博人:“梦想?那种虚幻的东西不存在,我的理想是,成为木叶这个势力的老大。”鸣人:(?_?)鸣人:“我不会把火影之位传给你。”博人:“我会成为木叶的老大,而不是火影。”鸣人:“我有种不好的预感……”
  • 九叔世界之龙啸九天

    九叔世界之龙啸九天

    作为一名宅男,没天都在想能穿越多好,那天我再床上看着九叔的电影,吃着西瓜,可万万没想到,趴手机上昏了一觉,穿越到了九叔的世界,意外觉醒了邪祟积分系统,从此我走上了无敌的不归路
  • 棺星记

    棺星记

    天武元年,来自于神秘天外的黑金巨棺突然降临到人间。漆黑的棺身让人看了便有种不寒而栗的感觉,然而正当人们鼓起勇气去打开巨棺的时候……“砰砰砰”,接连数声沉闷的巨响……棺材板被应声打开,一个披头散发看不清面容的少年从棺中缓缓走出……
  • 红尘宝鉴

    红尘宝鉴

    这是一段精彩传奇的经历,一个亘古永恒的传说。因为千古不变的宿命,一切的因果都将在这一世做出个了结。天劫降临,洪荒乱世,群妖并起!圣光大陆、魔法大陆、极北冰原、神弃之地、极南之地等各方大陆烽烟四起诸派征伐!浩荡神州,官府、仙派、教会各有算计,面对这哀鸿遍野又将演绎怎样的故事?主角来自一团迷雾为了挚爱行走在人间,诛杀妖魔、对抗异族、闯荡小仙界,与妖魔、异族、魔修、仙派、官府发生了这样那样的故事……精彩的人物背景、环境设置、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还有主角和作者对人生的感悟,让你可以在迷茫与困顿之中放飞梦想寻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来吧,排遣寂寞寻找快乐继续你我人生的执着……
  • 走吧去追光

    走吧去追光

    你我相遇太巧,就像一切已经安排好。这是属于那两个男生的故事…
  • 都市修妖录

    都市修妖录

    一个觉醒天狐血脉的人类少年,一段努力拼搏争取自己命运的激情岁月。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恨情仇。且看胡小风通过自己的努力掌握自己的命运。“哎呦,小沁,认识你这么多年,还是头一次见你带男孩子出来呢,是不是你男朋友啊,来,快来给大娘我介绍介绍!”少女赶紧对着那大娘说:“蔡大娘,他不是我男朋友,是我同学,是他今天请我吃饭的!”“哈哈,大娘不管你们什么关系,赶紧到大娘这来,看在你带男朋友过来的份上,今天给你们打8折”!胡小风:“……”少女:“……”
  • 月夜成魔之地狱之门

    月夜成魔之地狱之门

    强盛至极的超级帝国一夜间覆灭,留下一个贯穿着两个次元的空间通道——地狱之门,带给大陆无尽的灾难,一只探险小队肩负起关闭地狱之门的重任。他们身份背景不同,性格迥异,离奇复杂的身世,旧仇新恨的纠缠,势力的角逐,神与人的阴谋让队员间的分歧越来越大,爱与恨撺掇的人心成为是真正的地狱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