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119200000004

第4章

黄帝曰∶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按∶言人之气,本与天通。)其生五,其气三,数犯此者,则邪气伤人,此寿命之本也。(三谓天气、地气、运气也。犯谓邪气触犯于生气也。按∶五,五脏也。言人根据五脏以生,五气不固,则天地运会之气,相乘为害,或病或死,寿命所关,故曰寿命之本。)苍天之气清净则志意治,顺之则阳气固,虽有贼邪,弗能害也,此因时之序。故圣人传精神、服天气而通神明。(按∶苍天,注单指春言,非也。天之色苍苍,故曰苍天。言天之气常清常净,人亦能清能净,则志意安和而治矣。果能顺天之气以为气,寒暑温凉与天合气,不但志意安和而已,抑且生生之气,永固无虞矣。传者,不尽之义。人之有生必有死者,以其精神尽而不能传也。得道之人,真精不漏,元气浑 ,如四时之迭换,同日月之营运,其为传也,亦何老少之分乎。如是则圣人周身之气,与天无间,服天气也;变化无方,通神明也。)失之则内闭九窍,外壅肌肉,卫气散解,此谓自伤,气之削也。(失谓逆苍天清净之理也。按∶凡人之气,周流一身,内而九窍,外而肌肉,清净则安和,烦扰则溃乱,安和则内外调达,溃乱则壅闭不通,卫气因之亦病矣。灵枢经曰∶“卫气者,所以温分肉而充皮肤,肥腠理而司开合者也。”内闭外壅,气以溃乱,而涣散不收矣。气之消削,非由于天,人自致之耳。)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此明前阳气之用也。谕人之有阳,若天之有日,天失其所则日不明,人失其所则阳不固,日不明则天境冥昧,阳不固则人寿夭折。按∶天运句,注解颇混。盖重言之,以见人不可无阳,犹天之不可无日也。)是故阳因而上,卫外者也。(按∶此正明阳之所系也。阳气轻清而上浮,象天之居高以临下,无不包摄,凡其所有,莫能外焉。故善养之,则气自周密,足以卫固夫一身;不善养之,则寒暑湿气诸邪,乘之而入矣。)因于寒,欲如运枢,起居如惊,神气乃浮。(按∶因者,乘虚而入之谓,此言因于寒之为病也。寒邪中人,荣血凝涩。治寒之法,静则留滞,动则散解,必如枢之运动而后可,辛甘发散之类是也。如宜动而反静,则寒邪内伏,卒然触发,状若惊骇,惊则气乱,精神浮越于外矣。始以阳气不固而致寒,继以不善治寒而乱气,养阳之道,可不慎哉。)因于暑,汗,烦则喘喝,静则多言,体若燔炭,(按∶此言因于暑之为病也。暑热伤气,气虚故自汗。暑者,火病也,火既盛,则躁烦而声厉,火或少息,亦啾唧而多言,静而不静,正火之为患也。唯暑为火病,其身之热,若炭之燔然。)汗出而散。(按∶此则言治暑之法也。暑为热邪,虽已自汗,仍须汗解,热论篇曰∶“暑当与汗皆出勿止”也。按暑有阴阳二证,洁古曰∶“静而得之为中暑,动而得之为中热,中热者阳证,中暑者阴证。”东垣曰∶“避暑于深堂广厦得之者名中暑,其证必头痛恶寒,身热无汗,心躁烦,此为阴寒所抑,而阳气不得伸越也,治宜发汗。若行人或农夫于日中劳役得之者名中热,其证头痛躁热,大渴大汗,无气以动,乃天热外伤肺气也,治宜解热。”按此皆中热之阳者也。若夫因暑受寒之证,汗之不愈,昔人直用姜附理中而愈,立斋所谓舍时从证妙法也。)因于湿,首如裹,湿热不攘,大筋 短,小筋弛长, 短为拘,弛长为痿。(按∶此言因于湿之为病也。湿邪中人,其气上蒸,头面浮肿,如有物裹之者,是宜轻扬发散之剂以去其湿,庶不致邪气内侵。若不急治,则湿化为热,湿热交并。攘者,除而去之之谓。不攘,则着而不去,湿热郁蒸,筋络受病,或急而为拘挛,或缓而为痿痹矣。夫同一湿热为病,大筋小筋,何有拘痿之别?盖筋大则粗而有力,故见拘挛;筋小则柔而无力,故见痿弱也。注言反湿其首,及将湿热分发,并不合理。 音软。)因于气,为肿,四维相代,阳气乃竭。按∶气即阳气也。阳气既不能卫外,不特寒暑湿相因而为患,即气亦能自病,是亦谓之因于气也。气周密则默运而流通,气疏泄则偏壅而浮肿。四维者,四肢也。四肢者,诸阳之本也。阳气盛,则四肢实而挥霍扰乱。阳气虚,则手足浮肿,或手已而足,或足已而手,是相代也。凡病此者,非阳气匮乏不至此,而实则由于卫外不固之所致也。竭字宜活看,勿竟作竭绝,盖甚言之,以见阳之不可不固也。按阳因而上二句是纲,以下因于寒四段是目,盖言阳气不能卫外,则诸邪乘虚而入也。寒暑湿气四条各自为一义,前后原不相蒙,王注将上下文逐段承转,辞义牵强,今厘正之。

阳气者,烦劳则张,精绝,辟积于夏,使人煎厥,目盲不可以视,耳闭不可以听,溃溃乎若坏都,汨汨乎不可止。(此又诫起居暴卒,烦扰阳和也。煎厥,以煎迫而气逆也。煎厥之状,目盲云云。按∶前言阳气不能卫外,则邪入而生病;此言人过劳,则气耗而阳竭也。烦劳者,劳而不已。劳而不已,阳气外浮,恢张污漫,神疲而精竭矣。所以者何?精非气不摄也,精气既伤,渐至火令,外则肢体焦灼,内则神气躁扰。以火煮物曰煎。

厥,竭也。水亏畏火,其人以煎熬而厥竭矣。煎厥之病,其状何如?以言其目则盲,而耳则闭,视听俱废,五脏之真气竭绝,溃溃乎若都邑之败坏,汨汨乎若水之流而不返也,不亦大可畏哉!注以张为胀,未确。以厥为气逆,亦偏。)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大怒则气逆而阳不下行,阳逆则血积于心胸之内矣。然阴阳相搏,气血奔并,因薄厥生,故名薄厥。按∶肝者将军之官,主怒而藏血,盛怒则肝伤,肝伤则气浮血涌,厄塞满闷,磅因礴上下,因致厥绝,今之盛怒狂叫,呕血欲死者是也。谨按自此以下六段,又言凡病皆足以伤气,不特前言过劳阳竭而已也。)有伤于筋,纵,其若不容。(怒而过用,气或迫筋,筋络内伤,机关纵缓,形容痿废,若不维持。按∶注根上解,以其同为肝病也,于义似通,但六段,段各一证,证各一义,不得以其同本于肝而强合之也。远行劳力则筋病,入房太甚则宗筋痿,是皆谓之有伤于筋也。筋伤,则纵缓无力,不能任重,若隘小之器,不能容物也。)汗出偏沮,使人偏枯。(按∶阳气盛,则汗出通身,阳虚,则气不周流,而汗出一偏矣。气阻一边,故云偏沮,是名偏枯,今之半身不遂等证是也。)汗出见湿,乃生痤痱。(按∶阳气所以卫外,汗出则气外泄而阳虚,腠理开豁,若又见湿,湿滞毫腠,痤痱生焉。痤,音才何切,小疖也。痱,音沸,湿热疮也。)高粱之变,足生大丁,受如持虚。(按∶膏粱者,肥甘物也。久食肥甘,后必有变,其为变也,多生丁毒。丁者,火也。大丁,热毒也。热毒伤人,无处不到,岂必在足。注言丁生于足,误矣。足生,谓足以生丁毒也。膏粱之子,内纵房劳,体必空虚,外恣口腹,热毒蓄积,如持虚体,受此热毒,其何能堪,是谓受如持虚,今之患痈疽而死者是也。)劳汗当风,寒薄为 ,郁乃痤。(按∶烦劳气耗,体多出汗,汗则玄府开而邪易入,自宜静密谨防。如或露体当风,或当风熟睡,风乘虚入,化而为热,外又感寒,磅因礴肤腠,必生 子。 ,俗名粉刺是也。若不解散,郁积之久,不止于 而且为痤矣。 ,织加切。)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此又明阳气之运养也。按∶人知阳气周密,则邪不能入,阳气壮盛,则病不能伤,此犹气之粗而显者也。若其内敛于宥密,则至精矣。精则元气布护,神以气而藏,一气浑涵,神得气而摄,其养为何如。若其中运夫经络,则又柔矣。柔则真气贯通,筋无弛缓之患,和气条达,筋又无挛急之虞,其养更何如。岂止卫外为固,刚强为用而已哉。)开合不得,寒气从之,乃生大偻。(开谓皮腠发泄,阖谓玄府闭封。然开合失宜,为寒所袭,内深经络,结固虚寒,则筋络拘 ,形容偻俯矣。按∶偻音楼。)陷脉为 ,留连肉腠。(按∶脉何以陷?人之一身,上下表里各有脉道。阳气不密,则外邪陷入于脉络,故云陷脉。邪既陷入,留连不解,肉腠之间,疮 生焉。 者,瘰 之类也。 音漏。)俞气化薄,传为善畏,及为惊骇。(按∶俞,背穴也。阳邪中人,多由背入,既入于俞,气即汗漫,猝走经络, 然而畏,惕然而惊矣。

所以者何?正为邪触也。气宜兼寒热言,注单作寒解,偏矣。俞音输。)营气不从,逆于肉理,乃生痈肿。(营逆则血郁,血郁则热聚为痈肿也。)魄汗未尽,形弱而气烁,穴俞以闭,发为风疟。(按∶汗何以言魄?魄藏于肺,汗出于玄府。玄府者,皮毛也。皮毛者,肺之合也。故云魄汗。未尽者,汗出不已,病之自汗者也。

自汗不止,形自弱而气自烁矣。形气大虚,风邪易入,正亏邪陷,不能外达,至秋而发,病因于风,则为风疟也。故下文即云∶)故风者,百病之始也。清净则肉腠闭拒,虽有大风苛毒,弗之能害,此因时之序也。(……按∶善入而人不知者,风也。诸邪病患,惟风为最。清净以下,与前第二节辞义大同小异,不过反复言之,以见人能清净则邪自不犯,无甚深意。注乃远引别篇,曲为之解,其辞费哉。)故阳蓄积,病死,而阳气当隔,隔者当泻,不亟正治,粗乃败之。(言三阳蓄积,怫结不通,不急泻之,亦病而死。何者?蓄积不已,亦上下不并矣。何以验之?隔塞不便,则其证也。若不急泻,粗工轻侮,必见败亡也。此节言三阳实证,乃阳之亢者,治宜攻下者也,皆由不善调养之所致。盖阳外泄则病虚,阳蓄积则病实,是故贵得其平也。)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昼则阳气在外,灵枢曰,“目开则气上行于头”,“卫气行阳二十五度”也。)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按∶生者气长渐盛,隆则盛之极也。闭非闭绝不通,谓去阳经而入阴分,犹分门而别户也。注以气门为玄府,误矣。)是故暮而收拒,无扰筋骨,无见雾露,反此三时,形乃困薄。(皆所以顺阳气也。阳出则出,阳藏则藏。暮,阳气衰,内行阴分,故宜收敛以拒虚邪。

按∶反此三时,注单指收拒三句,非。宜顶上节言,谓平旦与日中,气行于阳,可动则动;日西气行于阴,当静则静。如动静乖违,与时相反,则气弱而形坏也。)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按∶通篇专重阳气,故此节以前,单发阳之所系至重,而此节以后,则平论阴阳,以见阳之不可无阴,亦犹阴之不可无阳也。阴阳互根之理,正天地合德之妙,变化所由起,万物所由成,顺之则得其所,逆之则疾病生,为篇中一大关键,而注反略而不解,真未达岐黄要旨者也。亟,注作数解,殊无意味。按字书,亟,一切吉逆,亦切去吏,其音为气,因其音而推其义,疑即气字之讹也。盖阳主外,阴主内,阳卫外,阴藏精,合之后篇,言气归精,又言精化为气,则知****于阴,而阴实为起气者也。臆解存正。亟,去声。)阴不胜其阳,则脉流薄疾,并乃狂;阳不胜其阴,则五脏气争,九窍不通。……按∶阴阳本互根,不可偏胜,此正言偏胜之为害也。流,流动也。薄,漂薄也。疾,急疾也。阴不胜阳则阳独治,其证有二焉∶一为阴虚于下则阳浮于上,脉见浮洪数大,六七至以上,但按之无力,注为极虚而急数,是也,证似纯火,非火也,病由水亏,法宜壮水以制火,或用桂附从治以引火归源,其证专属阴虚;并,合并也,即前阳蓄积之谓,注为盛实,是也,三阳合并则阳盛而火旺,火旺则神明乱而为狂,即重阳者狂之谓,证似无水,非无水也,热极之故,治宜苦寒以泄热,仲景所以用三承气,其证专属阳盛。阳不胜阴则阳虚矣,阳气者,所以疏决阴滞,内注于五脏,而外达九窍者也。今阳既虚,则气弱而不能内注于五脏。五脏者阴也,九窍者五脏之所以通气者也,五脏之阴气,必借阳而后能各出于其窍。阳虚不能疏阴则阴气滞,阴气滞则乱而争,气乱而争,则不得各从其窍而闭塞矣。所以然者,阳清而阴浊,阳通而阴闭也。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梦里什么都有啊

    梦里什么都有啊

    一个一个的故事。有理想的丰满,有现实的残酷。希望能引起你们的共识。
  • 穿越:女尊万万岁

    穿越:女尊万万岁

    一场意外,她从21世纪一名特工跨越千年,穿越来到了女尊国,贵为王爷。原身患有自闭症多年,忧伤过度而死。不过这些都将成为过去式。以后这身子就由她花莲统治了。看她如何在这女尊国风生水起(本文主要写花莲如何在女尊国建立经济王国和一不小心招惹来美男,和美男斗智斗勇周旋的故事)喜欢的请阅读,收藏!
  • 王者之极限超神

    王者之极限超神

    在朋友的鼓动下,林昊终于进入了这所超现实的全面沉浸版游戏舱,却不曾想到,他竟开启了一座新世界的大门……创了个群聊,大家一起开黑啊~(王者之极限超神交流群:530881634)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仁义传奇

    仁义传奇

    做为太阳系唯一的智慧生命,人类总在孜孜不倦的寻找着其他智慧生命的踪迹。但是当看似娇柔可爱,实则狰狞可怖的外星生命真的降临在蓝星,降临在这颗人类唯一赖以生存的母星之后不久,一场席卷整个蓝星的大战,爆发了。大战起,将星现。在这场不知会持续多久的战争中,无数普通人因为无法解释的原因,或情愿,或不得已的成为了战士,投身到这一场又一场,几乎连绵不绝的残酷厮杀中,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而任义,这个读作任义,写作仁义,一脸桃花的年轻人,又会谱写出一曲什么样的诗篇呢?
  • 关于十年

    关于十年

    花开成了云,云也开成了花的模样,世界这么大就该去看看,你们现在的每一份努力都是为了让自己变得更好,十年之约演唱会,我们不见不散。然后在这个作品里我把他们当作的是三个朴实的少年,花季雨季里的坎坷和快乐都会让他们在成长的路上变得更加出色。
  • 子宁嗣音

    子宁嗣音

    纵然我们的感情却抵不过你的情亲吗?到底是将爱意错付了别人。
  • 极品小神医

    极品小神医

    “小神医,我要看病。”“不打紧,先把衣服脱了。”“啊?”“啊什么啊,你这头痛是脚气引起的,不脱衣服怎么治。”实习医生孙逸扬意外撞破主任好事,不料竟是人生巅峰的开始。小卖部保险套为何屡遭黑手?连环强歼母猪案,究是何人所为?老尼姑的门夜夜被敲,究竟是人是鬼?且看都市风云际会,一代欲医传奇。催更请加群:15455519现在是光杆司令
  • 媚世天音

    媚世天音

    面向大众的对于初音未来的介绍以及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