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150100000001

第1章 丹陽馬真人語錄

丹陽師父在龍門山重陽會上,謂眾曰:日用不得欺瞞天地人三才,常謹謹行,寸陰可惜,莫虛度也。睡眠亦人之所欲,須是減省。不得專打坐,行住坐外,只要心定皆是道。諸公休要起心動念,疾搜性命,但能澄心遣欲,便是神仙。別休生疑心,此是真實端的言語。惟常清靜難行,但悟萬綠虛假,心自澄,欲自遣,性自定,命自住,丹自結,仙自做,他人不能替得。各各用力休太急,常逍遙自在。弟子若不是師父說破,不敢認此為妙法。今則得效,傳與他人。諸公但請休疑心,常處無為清靜自然之理,不發姻火,便為得道也。

又曰:十二時辰,天道運行斡旋,造化還有息否?行道之人,須象天道,亦要十二時中無暫息停住,斡旋自己身中造化,要常清常靜,不起纖毫塵念,乃是修行。如行持,做神仙指日矣。苟或虧功失行,怎得了達。我觀汝輩十二時中,未有一箇時辰專心在道,將來怎得神仙。受了十方供養,如何還得?一朝合眼,死墮鄧都,長劫受苦,永無出期。我今叮嚀,說與汝等如何是道。但澄心遣欲,萬綠不掛,神氣沖和,便是道也。依此行持,不到錯了。你每行持不到,卻不得言掌教真人不是。豈不念七祖生前造無邊之業,受無極之苦,望子孫成道,憑天赦救拔生天。吾稽首門下弟子,自今後不可虛度,耐久不退,抱道而歸,此所謂願也。

又曰:薄滋味所以養氣,去慎怒所以養性,處汙辱卑下所以養德,守清靜所以養道,名不係於簿籍,心不在於世。此所以出人之殼,與天為徒。

又曰:專一學道,人人可得。人仙不同世俗,進取有黜落也。但清靜無為,最為上乘省力。

又曰:道人要妙,不過養氣。夫人汨沒於利名,往往消耗其氣。學道者別無他事,只在至清至靜,頤神養氣而已。心液下降,腎氣上升至於脾,念想絕,神自靈,丹自結,仙自做。若行不得挾泰山,超北海,非道也。

又曰:夫道者,但清靜無為,逍遙自在,不染不著,十二時中,但能行徹,必不誤爾。

又曰:氣難住,迅若奔馬,惟靜可以御之。當先去其外,儻若在眾人中,如在探山谷裹,方是道人。若不到無心田地,難以制御。

又曰:守清靜恬淡,所以養道;處汙辱卑下,所以養德;去瞋怒滅無明,所以養性;節飲食薄滋味,所以養氣。然後性定則情忘,形虛則氣運,心死則神活,陽盛則陰衰,此自然之理也。

又曰:道者行住坐臥,不可須臾不在道。行則措足於坦途,住則凝神於太虛,坐則調息於綿綿,臥則沉神於幽谷。久久無有間斷,終日如愚。

又曰:每日只要頭頭無事,萬綠都放下,六門下不人。少語言,不著一物,十二時中常要不昧,臧省睡眠,一齊放下。雖是六門,只是一箇主人,常常無物,便是補也。

又曰:初學入道之人,截自今日已往,俗事不掛心,專心至志,始終如一,切莫中路而廢之。若有毫末不除,則道不固。已往之事不可思,未來事不可念。且據日前為見在,便是無事之人。兒女情多,姻霞志少,則非學道者也。

又曰:汝等聽予言,不可忘內日用,外日用。外日用,大忌見他人過,自誇己德,拓賢嫉能,起無明俗念,欲心種種之過。內日用,真清真靜,不染不著,調氣養神,逍遙自在,暗積功行,不求人知,惟望天察。詩曰:大道人情遠,無為妙本基。世問無愛物,煩惱不相隨。

又曰:清靜者,清謂清其心源,靜謂靜其氣海。心源清則外物不能撓,性定而神明;氣海靜則邪欲不能作,精全而腹實。故澄心如澄水,萬物自鑑。養氣如護嬰兒,莫令有損。氣透則神靈,神靈則氣變,此清靜所到也。

又曰:無為者不可思慮愛念慎患,益積利害,其問雖有為而常無為,雖涉事而常無事。何況專一清心靜意,養氣全神,飄飄然遊於逍遙之場,適於無何有之鄉也。

又曰:人若行有心有為之功,盡是術法,若行無心無為之功,乃無盡清虛也。

又曰:酒為亂性之漿,肉為斷命之物,直須不喫為上。酒肉犯之,愆猶可恕,若犯****,罪不容誅。生皿色之害人,甚於狼虎,敗人美行,損人善事,亡精滅神,至於損軀,故為道人之大孽也。

又曰:大道以無心為體,忘言為用,柔弱為本,清靜為基。若施於心身,節飲食,絕思慮,靜坐以調息,安然以養氣。心不馳則性定,形不勞則精全,神不擾則丹結。然後滅情於虛,寧神於極,可謂不出戶而妙道得矣。自古神仙不敢跳過澄湛二字,乃妙言也。經云:澄其心而神自清。修行之人多言澄心,不識澄心之理。如何是澄心之理?只要一念不生,性體真空,杳然湛然,似天澄虛不別,是真澄心也。無心可澄,是名澄心。且夫靈源妙覺,本來清靜,因為萬塵汙其定水,塵多則水濁,心多財性暗。所以澄心損事,其水自清,其性自明。澄光淺者,動則塵生,澄光深者,縱有風浪動搖,其水不渾。譬喻人之功夫大小,學道不貴實功實行,不驗自己清濁,多將古人言句為用,便說本來無修無證。且道性雖無修無證,塵心日要損消,到忘心忘性,方契無修無證。故《道德經》云: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是也。

自古學道之人,體到實際真空,得無心真定,纔說自然。且道如何是體空處?夫體空者,心體念滅,絕盡毫思,內無所知,外無所覺,內外俱寂,色空雙泯,目視其色,不著於色,耳聽其聲,非聞於聲。故聲色不能入者,自然攝性歸性,混合杳冥,化為一點靈光,內外圓融,到此處方契自然體空之道也。夫自然體空者,若有所體,即是所不體;若無所體,即無所不體。豈不聞《學仙記》曰:殊不知至道之極,昏昏默默,無門無旁,四達皇皇,若有所在,即有所不在,若無所在,即無所不在。

又云:身不勞而功不大,行不廣而心不死。或於教門用力,大起塵勞,或於心地下功,全拋世事,此兩者於道最上。然既出家,心卻未死,中問不可虛費光陰,積功累行,一志無私,至死不退,向教而忘,休生妄想。師祖云任從天斷,是也。

師在華亭曰:道者何物?即氣便是根元,豈不知鼻中出者是也。又曰:夫道但務清靜無為,逍逼自在,不染不著。此十二字若能咬嚼得破,便做箇徹悄道人。但信老人言,行之自當有益,必不誤爾諸年少。

又曰:師在縣西高馬從仁庵,高唱:縱日消萬兩黃金,止好粗衣淡飯。言去歲過關外,聞人誦此語,喜其有理,故記之。

師曰:《清靜經》云: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言天地者,非指外覆載之天地也,蓋指身中之天地。人之身以上為天,以下為地,若天氣降,地脈通,上下沖和,真氣自固矣。

又曰:儒家云:以德報德,以直報怨。晉真人云:以信結交,以恩復條。可以至矣。

又曰:無心者,非同貓狗木石,蠢然無心也。務在存心於清靜之域,而無邪心也。故俗人無清靜之心,道人無塵垢之心,非所謂俱無心,而與木石貓狗一般也。

又曰:不生不滅見如來,悟了之時,免卻再投胎。丘君曰:此乃出陰神,若到天庭,忽有天花飛,方出陽神。此乃初地也。

龔道昇問曰:湛然常寂如何?師曰:將來和湛然都不用。

于清風問曰:弟子修行數年,道眼不明,心地不靈何也?師曰:別無他事,行道不精爾。

師曰:學道者不須廣看經書,亂人心思,妨人道業。若河上公註《道德經》,金陵子註《陰符經》,時看亦不妨也。不如一切不讀,貲盧都地養氣,最為上乘。

又曰:身中之氣不可散,心中之神不可昧。或問曰:何由得氣不散?師曰:身無為。又問:何由得神不昧?師曰:心無事。

師曰:張潤子有一句甚好。每道往來,但要照顧潤身之寶。師自笑曰:他開鋪席,話卻勸別人。

又云:詩日深藏白雪非為貴一廣種黃芽不屬貧。欲要養氣全神,須當屏盡萬綠,表裹清靜,綿綿固守,用之不勤。三年不漏下丹結,六年不漏中丹結,九年不漏大丹結,圓備是九轉丹成,亦名三千功滿。

又《十勸》云:一不得犯國法。二見教門人,須當先作禮,一切男女如同父母,以至六道輪迥,皆父母也。三斷酒色財氣,是非人我。四除憂愁思慮,攀綠愛念,如有一念纔起,速當撥之,十二時中常搜己過,稍覺偏頗,即當改正。五遇寵若驚,不得詐作好人,受人供養。六戒無明業火,常行忍辱,以恩復偉,與萬物無私。七慎言語,節飲食,薄滋味,棄榮華,絕憎愛。八不得學奇異怪事,常行本分,只要吃化為生,莫惹纖毫塵勞。九居庵不過三問,道伴不過三人,如有疾病,各相扶持,爾死我埋,我死爾埋。或有見不到處,遞相指教,不得生異心。十不得起勝心,常行方便,損己利他,雖居暗室,如對聖賢,清貧柔弱,恭順於人,隨綠度日,絕盡貪慎,逍遙自在,志在修行。始終如一,慎勿息惰,心清無為是真,意淨無惡是善,養氣全神,常起慈悲,暗積功行,不求人知,惟望天察。

長真譚先生示門人語錄

凡人輪迴,生死不停,只為有心。德山云:心生則種種法生,心滅則種種法滅。若一念不生,則脫生死。何為有心?蓋綠眾生貪瞋癡三毒孽,(起)無明心火。師云跳出三山口,是也。所以悟人修行,割情棄愛,摧強判銳,降伏除滅眾生不善心,要見父母未生時真性,本來面目是也。何為不善心?一切境上起無明怪貪嫉拓財色心,種種計較,意念生滅不停,被此業障舊來熟境,朦昧真源,不得解脫。要除滅盡,即見自性。如何名見自性?十二時中念念清靜,不被一切舊愛境界矇昧真源,常如虛空,逍遙自在,自然神氣交娠沖和。修行如了此一事,更有何生死可怖,更有何罪業可懼。如稍生一念,不為清靜,即是堅礙,不名自在。如何到得?只要諸公一志如山,不動不搖,向前去逢大魔,盡此一身永無迴顧,前期必了。晉真人云:心清意靜天堂路,意亂心荒地獄門。

長生劉真人語錄

心上通得一物,出得一物殼;通得萬物,出得萬物殼,證得虛無之道。若不通便處無為,心名頑空,既為聖賢,天下皆知。

太上云:能乞食者,是吾弟子。乞中有益蒙人恩,身不自在,曠劫以來,販骨如山,心猿未曾暫歇,業消盡見功也。自覺氣和神定,得自然真常之道也。若執一卷經做修行,然是亦未是,欲要心無礙,千經萬論都要通,卻不得執著,心神明都照破也。道為無形無影,往往人多疑有始有終,若心上無私常清靜,做徹便是道人,只清靜兩字都包了。太上云:吾尚自頭白,誰能形完全。身屬萬物之數,怎生憑假身要長生不死,有形則有壞,無形則無壞,心悟則邪欲不生,心慧則常照不滅,元神自見,然後保命長存,三才虛無混而歸一,成自然之功。

又云:修行人如神氣相見,得做神仙。問眾曰:如何得神氣相見?眾人各說異端,俱不達理。師言:要明萬法,出得萬物之殼,一分塵盡則明一分道,十分塵盡則明十分道。如塵心絕盡則可全於性,色心絕盡則可全於命,無明心盡則可保於沖和。修行人十二時中,只要內搜己過,方可得神氣內安,神氣安則為真功,不見他人非則為真行。天長地久,入道多年,內養精氣,精氣盛則神思氣,氣思神,自然神氣相見。如水土和為泥,造成器物,若未經真火緞煉,土再見水,復化為泥也。如經真火緞煉成器,則不壞矣。如磚瓦曾經火煉,亦可千年不壞,何況性命煉成至寶。

長春邱真人寄西州道友書

大抵修真慕道,須憑積行累功,若不苦志虔心,難以超凡入聖。或於教門用力,大起塵勞;或於心地下功,全拋世事,但克己存心於道,皆為致福之基。然道包天地,其大難量,小善小功,卒難見效。所以道:剎那悟道,須憑長劫煉磨;頓悟一心,必假圓修萬行。今世之悟道,宿世之有功也。而不知宿世之因,只見年深苦志,不見成功,以為塵勞虛誕,即生退怠,甚可惜也。殊不知坐臥住行,心存於道,雖然心地未開,時刻之問皆有陰功積累。功之未足,則道之不全。如人有大寶明珠,價直百萬,我欲買之而錢雖未足,須日夜經營,勤用儉求,積聚財物,或三千五千,或三萬五萬,錢數未足而寶珠未得,其積聚錢物,應急且得使用耳。比於貧婁之家,雲泥有隔,積功累行者無,然雖未得道,其善根深重,今世後世,聖賢提挈。方之無宿根者,不亦遠哉。惟患人心退息,聖賢不能度脫。若不退息,今世來世,累世提挈,直至了達耳。我無宿骨,雖遇明師,萬苦千辛,至今未了。丹陽、長真,皆是宿綠,則十年五載之問,天外飛騰自在。我雖未了,所受艱難亦與常人異耳。祖師云:無為道者,先捨家而後捨身,病即教他病,死即教他死,至死一著,抱道而亡,任從天斷。斯為至言,學者其審之。

又曰:汝等又不端的做修行,更不打些塵勞,如何消得十方飲膳?若有福出家,左右退不得,若無福出家,宛宛轉轉,須教退了,不能成就。

于清風曰:一意不離方寸,如何?師曰:此真空也。難言難說,待爾心上除了一分功,除了十分有十分功,除了九千九百九分,只有一分不除,不名清諍,直須除盡,聖賢向汝心上校勘,自有真師來度。

又曰:天真皇人云:煉神、煉氣、煉形,三件都行了,為天官、火官,陽也。息者,風也。以風吹火久煉,形神俱妙是也。古人曰:初念住,二息住,三脈住,四滅盡,入乎大定,與物不交,七百年老古錐也。妙哉!妙哉!塵勞見後若做些小,亦是外行,不可尋他,不可避他,雖是應物,亦不著他。

又曰:悟道之人如農家之積粟,自一合至萬石。又如世人之積財,自一文至萬貫。如此惜氣不損,則積氣自神矣。

又曰:性體虛空,方於正念。清風曰:若不到真空,陽神難出。師曰:未到真空,陰神亦出不得,難處做過,乃功行耳。清風曰:諍處做好。邱曰:鬧處做更好。汝等後生但守歲月,兼降色心,我下七年苦志,比他人七世功夫。

姚真人問:漏如何?邱曰:若體到真清真靜,自然不漏。

劉道堅問:修行內腎熱而心凍,滿身發熱,如何?邱曰:聖賢提挈過也,後來眼裹見者,耳裹聞者,不得執著。又曰:空中只見人頭落,乃金丹就也。

又問:胡城王出家幾年?答曰:三年也。爾不識字,休學文亂了修心,且發三五年苦志,莫言是非,且搜己過,休起無明,休愛華麗,絕盡貪慎,屏除****,瀟瀟灑酒,便是道人。

又曰:神定氣和,乃是見性也。但瑩淨與月無異。若人問有象,以無象答之。若問無象,以有象答之。若有無相參,玄之又玄。

又曰:功虧行少,只得歸蓬島。五百年後再來人世積功,天上功行難積,人世功行易積。上士得道,超三界外,不居蓬島。

或問曰:修行在志,提挈在聖賢?師答云:全在志。若無志,聖賢如何提挈。又問:如何是志?師云:勿令念起,乃志也。又曰:初做道人,下七八年苦志不退,雜念不生,莫忘初志,旋添次烈,遇魔不妨,聖賢暗中照顧,不肯壞了修行人。

又問內外日用?邱曰:捨己從人,克己復禮,乃外日用。饒人忍辱,絕盡思慮,物物心休,乃內日用。次日又問內外日用?邱曰:先人後己,以己方人,乃外日用。清靜做修行,乃內日用。又曰:常令一心澄湛,十二時中時時覺悟,性上不昧,心定氣和,乃真內日用。修仁蘊德,苦己利他,乃真外日用。

又云:耳裹聞的,眼裹見底,皆不得執著,在意修行,聖賢暗中提挈。若人每到神定氣和之問,覺內腎熱,黑蒸四大,一兩時方散,有山水日月之象。

又曰:我等三次撞透天門,日月自別直下,看森羅萬象。言訖而悔。謂曰:不可看他。

又曰:有一等道人,丹田搬運,亦是下等門戶爾,乃教初根小器人。若性到虛空,豁達靈明,乃是大道,此處好下手,庾要端的工夫。

有人問:調息綿綿如何?邱曰:但令如龜喘息,乃是道人活計,不可著他。古人云:神水不離身,華池日日新。若能常得飲,便是大羅人。

又舉馬師父在日,有人參住世延年。忽空中人言:汝等小器耳。禪家古。清靜兩箇字,是兩車糞土。色身元有限,****浩無涯,癡似蜂貪蜜,狂如蝶戀花。丹陽真人曰:即業根深重,業深不盡,道可冀耶。又有房中採戰之術,耗亂精神,敗德惑眾,名標鬼錄,跡墮酆都也。經云:長生至慎房中急,胡為死作令神泣。世人恣情貪欲者,身雖未死,而神已泣矣。中牟白沙鎮有趙三公,人問養生之道,答曰:生爾處,乃殺爾處。此乃至言也。經云: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益清靜則氣和,氣和則神王,神王則是修仙之本,本立而道生矣。此為內功,亦假外生。仙道真實,人道貴華,仙道人情直相返爾。諸惡可戒,諸善可修,萬行周圓,一身清潔,終身永效,不生退息,抱道而亡,不虧志節。大抵外修福行,內固精神,內外功深,則仙階可進,洞天可遊矣。古今成道者,皆福慧相須,慧為燈火福為油。燈火無油則不明,慧性無福則不生。故達士寧損其身,不損其福。世之人雖天資明敏,學海汪洋,若福行未加,則終不能探其道元之妙。古今得道聖賢,道通為一,福則有異。外功大者,仙位亦高,外行卑者,階居其下。古以天上聖賢,惡行之未廣,則重下人間,以償疇昔。人問濁惡難修而功疾,天上清高易處而功緩。軒轅久居天上,因議大行落在人問,先世為民,再世為臣,三世為君,濟物利生,功成乃仙去爾。至於冥府,亦類人問,寸地尺天,皆有所轄。凡為主者,悉是在世有功之人。大定初年之問,隴州一宦族李原通,安貧樂道,一日自言為昊山縣土地。又解州平陸縣李得和,與眾結靈寶會,祭祀亡魂,有善功。忽夜夢青衣,自空而降,責天書,開示曰:授中條山土地。李公曰:一生好道,不得下仙,而止授此職耶。仙童曰:三載職滿,別陞福地仙官爾。隴州沃陽縣張三郎,死而復生,為吳山縣翟家男,稍能言即說張家事,張即求之暫還,既見家中老幼,辨之莫差。張埋錢一窖,曾無知者,直指其處。又言其宿世曾為一雀,觸網而死;再世為犬嗜鈣,為一婦刀斫而死;三世為羊,長子宰之祭神;四世為翟家子。翟貧張富,翟嘗借九兩絲於張氏,既還而未勾其曆,張使重還,由此償宿債。又磁州道者李道明,曾寄沂水縣諸昊村庵舍,當出家之始,落魄不羈,沉湎杯酒,忽夜夢人追往官府,庭立數具鐵柳,有孔無縫,前一人跪,鞠使叱吏柳之,左右乃搓首,長細僅入伽孔,復以手按圓大柳不可脫。李拜跪哀訴無罪,鞠使言:汝既修行,尚爾縱欲耽飲乎。遂釋之,出門即化為鳶,飛翔于海,顧盼哀戚曰:胡為化此類耶。天長海闊,力困而下墮於水上,颯然驚悟,汗流褊體。然則人之為異類,異類之為人,或神有此明,而物乃目擊之事也。經云:人身難得,中土難生,假使得生,正法難遇。既為人而生中國,又逢正法,尚千萬人中,無一二皈依向慕者,況蠻夷外國,道化不行者乎。

郝太古真人語(錄)

既是出家,須要忘憂絕慮,知足常足。日二升之糧,積之何用。一年端布之裝,身外何求。一日之閑,一日之仙。道沖而無欲,神定而氣和。為造化之根源,窮陰陽之返復。道不遠人,人自遠道。日月不速,人自速之。勇猛剛強不肯,而低心而下意。遊歷他方,不如獨坐而守道。如逍遙而寂淡。飽食珍羞,不如蠣飯而塞肚。羅錡盈箱,不如粗衣而遮體。榮華宴樂,不如超然而守靜。當春登臺,不如安閑而有素。非義得財,不如貧窮而自樂。口能辨論,不如終日以無言。說古談今,不如抱元而守一。

多技多能,不如絕學以守拙。常懷舊怨,不如洗心而悔過。道氣綿綿,行之得仙,得意忘言,出入涓涓,太虛妙本,得魚忘荃,牢拴意馬,壓定心猿。守拙而萬物皆成,守道而千祥自降也。

又曰:日用者,靜處煉氣,鬧處煉神,行住坐外,皆是道也。晝夜見前,須要不昧。若睡了一時,無了一時,日日有功無睡,千日功夫了也。勿信他人言,有宿骨也。

又曰:修真之士,若不降心,雖出家多年,無有是處,為不見性。既不見性,豈能養命,性命不備,安得成真。何為如此,緣有心病也。第一心病,見他通達性命之理,自己欲參,不肯低浮名浮利,不下,他人不肯說,心生怨謗。第二心病,他人有綠,不思自己無復,不能化人生善,徒生惡念,損人道緣。第三心病,見他人看經書,自己不通而生謗心。此等之人,永不得大智慧、天眼自珠之徒也。第四心病,緣未起行,而強起綠動眾,擾亂他人,是不良之人也。第五心病,是心不足,反致心亂,是不足之人也。除此五病,低下參訪,必得其真。未能大靜,且守本分,未通大理,常看經教,未能動人,只合守靜。稍得薄緣,莫忘性命。能如此者,進道剋日成聖,不能依此者,決墮鄧都,不得人身,披毛帶角,永作六畜,九玄七祖何日超昇,緣汝敗道故也。夫七真五祖之語,皆演性命之端的,後學者多求小法邪徑,或用心引氣,或數息忘心,或運水火交馳,或究龍虎會合,萬端不可盡錄,致使祖師全真之理,滅而不顯。夫吾道以開通為基,以見性為體,以養命為用,以謙和為德,以卑退為行,以守分為功,久久積成,天光內發,真氣沖融i形神俱妙,與道合真。今之學者,是非利害,好惡貪慎,不離於心,心既如是,性豈能定,氣豈能和,自然走失,去道愈遠矣。虛披鶴氅,枉玷教門。見高明者,嫉拓百端,見老幼者,欺誑百狀。有小利處,覓縫鑽頭,問大道者,耳聾眼瞎。機心巧詐,好佞狂圖,不當來出家,望做神仙,不肯降心,恣縱今時情性,已作兇徒,不通經義,呼牛作馬,不知道理,轉黑為白。師父開下教門,望箇箇修仙。吾今褊觀門人,多多造業,妖言妖語。或作入夢出神,益觀修堂,記師家名姓,引著一隊業家婆,將著幾箇愍漢子,胡言亂語,說誘他人,合眼緘唇,推心辦道,惑昧會首,假聰明強知解,只知說是說非,不知罪福,不思辦道,縱頑心而不善,將來陰司業報,看待推誰。莫嫌苦口是直言,此是修行之良藥。欲入吾教,先要修心。心不外遊,自然神定,自然氣和,氣神既和,三田自結。三田既結,芝草自生。要得完備,勤謹而行。陰德伏鬼,陽德伏人。二德既備,道果立成。前輩惺惺李仙、咸陽王仙、隴西李仙、成都王仙、相州趙仙、滕州馬仙、徐州老仙,其姓名甚多,皆是豪傑之徒。自入道之後,低心下意,苦心堅志,奉師如神,敬友如賓,口不出戲言,身不為諂事。守師奉教二三十年,以致了達,脫形仙去,為教門之眼目,豈不偉歟!今之學者,不奉師,不敬友,見賢則有憎拓之心,見愚則有戲狎之意,不學好事,徒生勝心,此等之輩,生為教中魔軍,死作地獄種子。兩枝角或有或無,一修尾千定萬定。九玄七祖,盡遭塗炭,冰池有寒玲之苦,擭湯有熱惱之憂,劍樹刀山,千生萬死,莫待臨時悔也。

同类推荐
  • 华严发菩提心章

    华严发菩提心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种芋法

    种芋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现成话

    现成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医学实在易

    医学实在易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救命书

    救命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诸天之大争之世

    诸天之大争之世

    吕靖,资质平平,本想混个文凭,成为十阶修士,回家继承家业,做一辈子的富家翁。可当他踏上修行路,却发现修行一道,只有眼前路,再无身后身。天朝世界休养生息多年,诸多修行势力纷纷落子,征战诸天位面,只为重回世界之巅。此乃大争之世!
  • 16岁的梦

    16岁的梦

    现在的电视剧,牵个手、两三个眼神交换就能说下我爱你,你们信吗?16岁的第一次尝试,以剧本的形式,当作电视剧。可能就没有小说那么精彩了强拆、留守儿童、商战,交织在一起会怎样呢?在激烈的商战中,两个人的心越来越远,不同的价值观让他们选择了不同的路,两位主人公就在这潭淤泥中,坚守着自己的信念与选择,他们会成功吗?能够厮守吗?还是最终沦为家族联姻的牺牲品?王子与灰姑娘的差距能够减少吗?中国的电视剧都是拍好了结局,接受观众的吐槽希望大家能够看到我的作品,我想挖掘人物内心深处,而不是只负责把故事讲完。我也不想挂羊头卖狗肉,只是利用他们的身份,一味的言情。日久生情,两位的心就是一点一滴,慢慢靠近的
  • 志不在九万里高

    志不在九万里高

    本书送给我们高中不悔逝去的青春,大胆爱,在夏天的遇见,就在夏天告别吧。毕业后,我们在学校就再也没有家了
  • 凤凰盘涅:第一夫人

    凤凰盘涅:第一夫人

    前世她身负家族使命,只为家族而存,无欲无求,一场拯救,一场摧毁,一场邂逅,一场携手,只因那句“你的存在是我的骨血”,这便是爱,无怨无悔,上天入地,有你的地方便是家。
  • 寻游之寻仙传

    寻游之寻仙传

    主人公林阳,因为一块像玉的龙形石头穿越到了仙魔大陆,展开了一段寻仙之旅。
  • 凛冽剑尊

    凛冽剑尊

    在世间不承认他的时候,又失去了世人的认可,莫明的奇遇,游走在生死之间,犹豫在人魔之途,他由走上了一条非常道……
  • 穿成娇气包后我又被惦记上了

    穿成娇气包后我又被惦记上了

    季柠柠一觉醒来,发现自己从书中女主降成了炮灰,从人见人爱变成了人见人嫌。哥哥不爱,弟弟不疼,连直播间的粉丝都嚷嚷着让她滚。后来,采访的时候——记者:“季柠柠小姐是个什么样的人?”季司羽:“我那妹妹作天作地,烦得要命。”季枫:“我那姐姐嚣张任性,让人头疼。”粉丝:“我们家柠柠弱小可怜又无助,一无是处。”哦,看来是极其不招人喜欢了。记者:“那么对于季柠柠小姐和祁氏总裁祁宴时在游乐场约会的事情,你们怎么看?”哥哥弟弟一秒消失在采访现场,粉丝们骂骂咧咧地离开了直播间。再后来,听说......季总连夜出国买了季柠柠最喜欢的项链,季总弟弟马不停蹄地回家,只为给他姐姐做顿饭。##祁宴时成为季柠柠男朋友那天,微博彻底瘫痪了。然而大家发现,季柠柠艾特错人了,那个人似乎不是她的正牌男友。直到大家点进去,发现微博内容全是“柠柠又软又甜”、“柠柠好乖”之类的话,原来这个是祁总小号,难怪祁总能够抱得美人归,原来是嘴甜。当天晚上,季柠柠被人堵在门口,那个在外人眼里乖僻冷漠的祁总黏着她:“柠柠,今晚不走好吗?”还未说话,某人又继续说:“他们都说我嘴甜,你还没尝尝呢。”祁宴时从来没有想过,那个他心心念念的,每每想起心尖发颤的小姑娘,又回到了他身边,这次,他再也不会让她逃掉了。
  • 你又把天聊死了

    你又把天聊死了

    【日常生活流】这是一个轻松有趣且充满温馨的故事,主角江小寒有一个比自己小十一岁的妹妹,有一对喜欢秀恩爱的父母,有一个喜欢用暴力解决问题的女朋友,还有一个整天被家里逼着相亲的舅舅……【书友群:756378980】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史上最弱的神

    史上最弱的神

    “谁能告诉我,为什么我的世畀只有这么丁点大?”当陆游知道自己成为一个世界的神之后,原本感觉还是不错的。不过现在,他看着面前这块勉强足够站立的土地,表情有点不对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