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188300000071

第71章 外集(5)

上一段论正伤寒名义曰伤寒、曰伤风、曰伤风见寒、曰伤寒见风、曰合病、曰并病、曰两感、曰中雾露、曰中暑、曰热病、曰晚发、曰痉。五种湿病:风湿、湿温、寒湿、中湿、湿瘅。五种温病:春温、风温、温疫、温疟、温毒发斑。附水证、黄证,乃伤寒之大关键也,故并提之,共二十四种,湿温居半,可见湿热为病最多。

伤寒

虚烦头身不痛,无汗而脉鲜紧;虚烦者,七情六欲以致肾水虚,而心火烦躁,或杂病后余热未净而烦,或劳役气衰火旺而烦,或阴虚相火动而烦。有类伤寒初证,外亦发热,但头身不痛,脉不紧数为异。虽阴虚亦恶寒而不甚,脉亦能数而无力。

大概病后虚羸少气,烦躁欲呕者,竹叶石膏汤;轻者,小柴胡汤。痰逆恶心者,橘皮竹茹汤。阴证内寒外热,肢节痛,口不燥而虚者,阴旦汤。服凉药后,脉愈大而无力,热愈甚而燥渴者,单人参汤、或人参黄煎汤下五苓散。劳役气虚者,补中益气汤。阴虚者,四物汤加知母、黄柏。脾胃弱者,三白汤。惊悸痰盛者,温胆汤。

心神不安者,朱砂安神丸。妇人新产挟血虚烦者,四物汤加人参、淡竹叶、麦门冬、甘草。表虚忌汗,里虚忌下,但宜平和之剂调理。《千金》云:虚烦不可太攻,热去则寒起,若用伤寒汗下重剂而治虚烦,重则津竭而死,轻则内消盗汗,变为痨瘵。伤寒有未经汗吐下而烦者,胸满膈实烦热;有已经汗吐下而烦者,胸满烦躁懊,见各条。

痰证头项不痛,寒热而寸多浮。

痰者,津液所化,风伤肺,湿伤脾,凝浊而生。外证头项皆和,惟寒热类伤寒耳。初起便胸膈满闷,气上冲咽,寸浮为异。有热者,参苏饮、金沸草散、柴胡半夏汤;无热者,二陈汤、温胆汤;通用,导痰汤。

有痰结胸者,鹤顶丹、枳梗二陈汤;有痰上攻,非次头疼者,瓜蒂散吐之。

食积心腹满闷,外证头疼发热恶寒,全类伤寒。惟身不痛,心腹饱闷,嗳噎呕逆,右脉弦盛为异耳。《百证》云:头疼而恶心,身不痛者,食积也;头疼而身亦痛者,伤寒也。食在上脘,胸满恶心欲吐,实者,瓜蒂散吐之;食在中脘,痞胀欲呕,有热者,二陈汤加黄连、生姜、乌梅,或陶氏平胃散。腹痛欲泻者,胃苓汤;寒者,治中汤;心腹满痛不大便者,大柴胡汤下之。又有夹食伤寒,谓之太阴积证。表证,藿香正气散,或五积散去当归、麻黄,加人参、苏叶;有表复有里者,桂枝加大黄汤;表证已罢,但里实满者,小承气汤。凡伤寒下后,六七日不大便,烦热腹满而痛,胃中有宿食故也。若中寒夹食,即见吐利厥逆霍乱等证,急用理中汤加枳实,或四逆汤救之。凡夹食脾胃已伤,不可轻易汗下。

香港脚膝胫软柔。

脚曰气者,风寒暑湿四气蒸于足,循经入脏之深,而发则以渐,非若四气中人虽浅而骤也。外证全类伤寒,且有六经传变,一如太阳头疼身热云云,直至厥阴烦满囊拳。又有合、并二病。但初起脚膝软弱顽痹,转筋赤肿为异耳。如太阳证见外踝循京骨至小指外侧皆痛者,随四气偏胜发散,麻黄汤加防风、羌活、细辛、葛根、白术、茯苓,防己,或败毒散合槟苏散。阳明证见髀膝外廉下入中指内痛者,随四气偏胜微利,大柴胡汤加羌活、细辛、杏仁,或升麻葛根汤合槟苏散。少阳证见诸足指节痛者,宜和解,小柴胡汤去参加防风、葛根、细辛,白术、茯苓、麦门冬、干姜、小草。三阳合病,拘挛便闭者,合前三方加减而服,名左经汤。或专入足太阴经,证见股膝内廉、足大指端内侧痛或浮肿者,古桂附汤加防己、白术、茯苓。少阴经,证见足小指下连足心,廉股内痛冲胸不食,面黑溺涩,小腹不仁者,难治,八味丸救之。厥阴经。证见足大指连内廉,脐腹胀痛,脚挛干呕者,养真丹。如足三阴挛痹缓弱,上攻胸胁肩背,下注脚膝,足心热者,换腿丸。要之,风多入肝,病筋走注,脉浮无汗,小续命汤加独活。风毒肿痛,排风汤、槟榔散;筋急掣痛,乳香定痛散。湿多入脾,病肉重着,行起忽倒或肿,除湿汤;痰多者,用此汤吞清州白丸子。暑多入心,病气喘闷烦躁,所患必热,败毒散加大黄。寒多入肾,病骨挛急掣痛,所患必冷,五积散、越婢汤加木瓜,通用千金续命汤、流气饮子、乌药顺气散。烦躁者,单竹沥饮之;便闭者,三和散、脾约丸;毒瓦斯冲心作痛者,苏子降气汤下养正丹,或吴萸煎汤,刺入姜汁救之,死在旦夕。寻常春夏,槟苏散加川楝子,热肿赤者,败毒散加木瓜、苍术;秋冬,五积散加木瓜、槟榔、牛膝、吴萸。最忌补汤淋洗,草药摊。其证有因于气,因于饮食及丹石者,不可不知。

瘀血昏忘如狂,胸胁小腹不快;血乃人身河渠,贵流通而不贵凝滞。或当汗不汗,津液内渗;或不当汗而汗,津液内竭;或利小便过多,以致血热化为恶瘀;又或其人素有跌扑闪挫、善思善郁、过食煎炒,以致血热瘀滞。蓄于上焦,则衄血善忘,甚则昏迷,良久乃苏,或胸胁腹皆满痛,谵语昏愦,谓之血结胸证;蓄于中焦,则头汗作渴发黄;蓄于下焦,则如狂便黑,小腹急结,按之则痛,其脉必芤涩。外证寒热,全类伤寒。太阳证则如狂,阳明证则善忘,少阳证则寒热似疟。大概治上,犀角地黄汤;治中,桃仁承气汤;治下,抵当汤、丸。然必证重脉数,方可抵当攻之;证轻脉微,通用犀角地黄汤,加青皮、芩、连、大黄,或小柴胡汤加桃仁、生地兼栀子、茵陈。一切血证,皆此治法不易。伤寒有用承气大下不解,反便坚善食者,瘀血也。凡病日轻夜重,便是瘀血,所以打扑伤损,证亦类伤寒。

疮毒饮食如旧,掀发肿痛可求。

凡患痈疽背发疔疮,一切无名肿毒,初起寒热,全类伤寒。但伤寒不食,疮毒饮食如常,且身有红肿痛处可验。不可妄施汗下,宜外科法治之。俗呼流注伤寒,流者,行也;注者,住也。血气流行,遇寒邪则凝涩,结如堆核,大者如拳,小者如李,初起寒热,全类伤寒。未溃者,宜败毒散合凉膈散加金银花;已溃者,托里散,不可作正伤寒治之。俗呼赤膈伤寒,胸膈赤肿疼痛,寒热类伤寒,非正伤寒也,宜荆防败毒散合小陷胸汤,里实者,防风通圣散。

痘疹尻足当时冷,凡幼稚及年长之人,忽类伤寒证,如未患痘疹,尻足中指皆冷,宜从痘证初热条治之。

劳发痰火待日周。

素有痰火,略有劳动,便发寒热,全类伤寒。轻者,将息周日自愈;重者,颈腋膊胯之间遂结核肿硬,或消,下次遇劳又发,治宜八物二陈汤,加降火和解之药。

疏泄勿甚,旧谓伤为中,感冒为伤。今悉分之,正恐人以伤寒重剂而治感冒轻病,变生异证。盖感寒虽亦恶寒面惨,其头疼发热,不如伤寒之甚,脉多沉迟;感风虽亦恶风鼻塞,其发热等证,亦不如伤风之甚,脉多浮数。大概未发热者,感寒,香苏散;感风,苏葛汤、古苍荆散。已发热者,九味羌活汤之类热服,肌体微润即愈。寻常体薄多疾之人,只于原服药中加生姜、陈皮,或寒用二陈汤,风用三白汤加减。详见杂病。

内伤补益兼投。

挟内伤者,素冒风寒未发,加之饮食劳倦触动,外证全类伤寒。但左手人迎及关脉,大于右手气口一二倍,此重而内伤轻也,治以九味羌活汤去苍术、生地,用白术,随六经见证加减。如内伤脾胃,寒邪者,藿香正气散、人参养胃汤。如内伤饮食,风寒者,平胃散加黄连、枳实;便闭加桃仁、大黄。如内伤生冷,风寒者,五积散。内伤挟者,先因饮食劳役过度,身痛腰腿酸软,而其体已解,又感冒风寒,外证全类伤寒。但右手气口及关脉,大于左手人迎一二倍,此内伤重而轻也,治以补中益气汤,或调中益气汤,随六经见证加减。误作伤寒,大发其汗者死。内伤房室,又感风者,玉屏风散,或加桂枝、白芍;内伤房室,又感寒者,川芎汤。风寒两感者,玉屏风散合川芎汤。体薄者,通用十全大补汤,少加防风、羌活、细辛、白芷。肢冷者,加姜附。阴虚者,八物汤加陈皮、炒干姜,不可误用风寒燥药,愈亏肾水。内伤虚损,四肢无力发热,亦类伤寒,但必兼盗汗、遗精、白浊为异,内伤卫虚恶风,荣虚恶寒,亦类伤寒,但居密室则不恶也。内伤阴虚火动,恶寒非寒,恶热非热,但体清瘦,脉无力为异,内伤大渴体热,脉洪大,似阳明中热白虎证,但脉无力耳。内伤长夏困倦,似湿热,或发热头疼似温暑病。以上俱宜补中益气汤,或四物汤、四君子汤加减。详内外伤辨及杂病各条。解出《内经》,解者,肌肉解散;者,筋不束骨。其证似寒非寒,似热非热,四肢骨节解散,怠惰烦疼,饮食不美。或因伤酒,或中湿,或感冒风寒,或房事过多,或妇人经水不调,似痧病而实非痧也。治宜通其气血,疏其腠理,以内伤兼药调之;轻者,从俗刮痧,刺十指及委中血。痧证类伤寒,见杂病蛊瘴。

上一段论类伤寒名义。

旧以痰饮、虚烦、香港脚、食积、疮毒、瘀血,劳发、痘疹八证,六类伤寒。添加感冒、劳伤,共成十证。

要之百病皆类伤寒,不可不知。

正、类伤寒如斯,传变伤寒何谓?尝闻:传阳则潮(热自)汗(便)闭(溺)涩(腹)满,(口)渴(发)狂谵(语),甚则(发)斑呕(血)喘急,能升墙屋;变阴则厥冷呕吐利,不渴静蜷,甚则咽痛郑声,欲坐井地,请以初证言之。

伤寒

头痛三阳所主,而湿痰鼻塞胸烦;太阳表证,头痛自巅顶连两额太阳穴者,分有汗、无汗治之,若头痛如破者,急用连须葱白汤姑止之。

阳明表证,额痛连鼻目齿,葛根葱白汤、葱豉汤;阳明里证,晡热汗多头痛者,调胃承气汤;阳明证汗多烦渴,脉洪头痛者,白虎汤加白芷。少阳证,头角痛连耳,往来寒热者,小柴胡。湿家鼻塞声重头痛者,令病患先噙水一口勿咽,次将瓜蒂散一字入鼻内,搐出黄水为度。痰涎头痛难当,胸膈烦满欲吐,寒热者,瓜蒂散吐之。凡头痛连脑痛甚,手足俱寒者不治。

巅痛厥阴所司,而脾肾从足至颈。

三阴无头疼。太阴、少阴脉至颈胸而还,惟厥阴上系与督脉会于巅顶,下颃颡连目出额,必兼干呕吐沫,却无身热,亦与阳证不同,三味参萸汤主之;轻者,小建中汤。若厥阴得浮脉,则阴病见阳易愈。若脉沉痛入泥丸,手足冷爪甲青者,谓之真头痛。有上证而连齿痛者,属少阴厥证,俱不治。然风温在少阴,湿温在太阴,而反头痛,至阴毒及太阳少阴两感,亦有头痛,不与阴证无头疼相反耶。然少阴虽有反热而无头疼,厥阴虽有头疼而无身热,且头疼终不如阳经之甚。若身热头疼两全者,则属阳证。

项强连背邪初临,项硬而不能左右回顾,太阳初证。表实无汗,葛根汤;表虚有汗,桂枝汤加葛根。若误下邪气乘虚入里,反结胸而项强又不解,谓之结胸项强,大陷胸汤、丸,兼理中丸,或四逆汤服之。所以阴毒初病亦有项强,俱以热药治之,正阳散、附子汤是也。

项强连胁邪亦猛。

项强连胁下满者,小柴胡汤。又有风湿项强,病项强,见本条。

头眩有风有虚,未经汗下而眩者,邪渐入里,表虚故也。头目俱眩者,太阳并少阳伤风也;时时目眩口苦者,少阳风邪盛也,俱小柴胡汤主之。头眩善食不恶寒者,阳明风邪也,茯苓桂甘汤。已经汗下而眩者,里虚也。汗漏不止,心悸身摇惕,或发热者,玄武汤。虚烦头眩,心下痞满,腹痛气上冲咽,身战筋惕成痿者,茯苓桂术甘草汤。

经曰:下虚则厥,上虚则眩。所以妇人经水适来,易病真元耗散,皆令头眩。间有痰火上冲者,轻则起方昏眩,重则卧亦旋转,危哉!郁冒不仁不省。

郁,乃气不舒;冒,乃神不清,俗谓之昏迷也。经曰:诸虚乘寒则为厥。郁冒不仁,言寒气乘虚中人,如物蒙罩其首,恍惚不省人事,比之眩晕更重。太阳少阳病,头痛眩冒,时如结胸痞硬者,人参三白汤加川芎、天麻。吐下虚烦气冲,眩冒身摇者,茯苓桂术甘草汤。少阴证,脉沉迟,面微赤,身微热,下利清谷者,必郁冒汗出,理中、四逆汤,甘草干姜汤选用。血虚者,人参养荣汤加天麻。如不利止,头眩,时时自冒者难治。

太阳病,下之不愈,因复发汗,表里俱虚,其人必冒,汗自出则表和而愈。又痰饮郁冒厥逆者,三生饮。感湿头重眩晕者,芎术除眩汤。又有头重二证,太阳不能举者,宜发散;易病不能举者,宜补真元。妇人新产血虚挟寒必冒,见产后。

身恶寒,有热无热,阴阳班班;恶寒非寒热之寒,身虽灼热,亦欲近衣,却不可过复及近火气,则寒热相搏,寒不可遏。经曰:发热恶寒者,发于太阳也,乃阳证之表恶寒,无热恶寒者,发于太阴也,乃阴证之里恶寒。在阳则脉浮数,宜发汗;在阴则脉沉细,宜温中。或下证悉具,但有一毫恶寒者,为表邪未净,须先解表,俟不恶寒,乃可攻下。时时啬啬恶之甚者属太阳;乍止乍恶之微者属少阳;阳明不恶寒反恶热。惟太阳合病在表,则亦恶寒。若少阴证,恶寒而蜷,脉沉细,无头疼,无项强,厥冷自利烦躁,脉不至者,死。

背恶寒,口和口燥,虚实井井。

风寒客于表分,当一身尽寒,今但背恶寒者何也?盖背为阳,腹为阴,又以背为五脏所系,是以背恶寒也。

寒邪在里,不能消耗津液,故口中和,此属少阴,宜附子汤。热邪陷内,消耗津液,故口中干燥,全无滋味,此属阳明并三阳合病,俱宜白虎汤。中暑及暑月伤冷,阴气乘阳,亦有背恶寒者。

同类推荐
  • On Being and Essence

    On Being and Essenc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北轩笔记

    北轩笔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书法雅言

    书法雅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外科医镜

    外科医镜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大乘宝要义论卷

    大乘宝要义论卷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霸道与主宰

    霸道与主宰

    一个被毒妇威逼的的农村少年,随着那天的遭遇,那颗快泯灭了的追梦之心从那刻起便注定要绽放光芒!
  • 重生慕少之夫人不要走

    重生慕少之夫人不要走

    前一世负了她,重来一世宠她无度。不管她说什么都是对的,不管她做什么都是对的
  • 爱情有脚

    爱情有脚

    每个人的一生,总要遇到一些人,一些我们爱的人,和爱我们的人,有爱人,有朋友。爱人催促我们成长,朋友见证我们的成长。爱情,从来不会一成不变;而友情,却总能弥久历新。多年以后我们才发现,所谓爱情,不过是我们曾经对爱情的幻想,投在了一个人身上,如果能相守一生,那便是奇缘;如果不能,那就是孽缘。而爱情却一直都在,只是它有脚,当爱情在一个人身上停留不住了,便会离开,徘徊前进,寻找另外的人充当宿主……
  • 第十四次见面

    第十四次见面

    今晚他睡不着,因为明天他又要去见一个网友。“甜甜猪”,女,22岁,属羊。他对于她就只知道这么多,就连她的名字他也不知道。他睡不着,因为两年间的经历让他紧张。他紧张,因为他怕又一次遭遇恐龙。莫名的恐惧让他失眠。有风,风冷。人民公园西南角,桂花树下,长凳上。林键看着树上落的七七八八的树叶和地上的枯草。他突然想笑,十三次的经历,十三次的落荒而逃。今天他可能又要重复一次。他嘴角挂着微笑,他不怕,因为他对生活充满信心,对未来充满信心。约定见面是他提出来的,地点和条件是她指定的。看了看手表,他比约定的时间早了十五分钟。她还没有来。一阵风吹过,本来不多的枯叶又飘下不少。
  • 美人鱼不乖

    美人鱼不乖

    她八岁的时候,爸爸和妈妈离婚,法院把她判给了妈妈。妈妈却在第二天把她带到大海边,把她抛弃。她被陌生的一个奶奶所救,奶奶有两个孙子,大的叫舒家亿,小的叫舒家柯。那一年,小小的她,便记住那双像是一潭春水的眼睛。“哥,我喜欢你。”十四岁告白失败,伤心的把自己泡在浴池里,不小心睡着,醒来却意外发现自己是一条美人鱼……
  • 星际快穿之宿主大大你别飘

    星际快穿之宿主大大你别飘

    惊!暗域被神秘势力血洗,大佬苏沫不知踪迹“喂,你谁啊?”苏沫一脸不耐烦“乖,我是谁不重要,你记得我是你的未婚夫就好了”某神秘大佬一脸宠溺”“喂,你哭什么啊,装什么白莲”苏沫一脸不耐“你喜欢喝茶,喜欢虐打白连花,以后我就是你一个人的白茶,只许你一人打。”某神秘大佬慢条斯理苏沫:你这人,真是,太棒了啊
  • 微冥录

    微冥录

    少女天生不喜走寻常路,前世被人骗死,穿越依旧死性不改,万人敬仰的药师给她当老师,她不学医学毒,并且的学的出神入化,拿着毒药去给人治病。武力冲天的武神给她当老师,好不容易练出来的介位,偏偏隐藏起来。此乃谋财害命…唯独这次的伴侣当年,她是正常的,而他……
  • 三道阳关

    三道阳关

    获得神级选择的秦寺,在一次选择时穿越到了一个家族之中,然后他娘生了……毫无征兆的生了,后天造人,十月怀胎,这些完完全全都没有,只是肚子极速变大,秦寺就这么咕噜一下,出生了。他还了解到一个事情,那就是他出生的时候他娘还是二十一岁,待字闺中呢还!而他前世却已经十八……叫妈还是叫姐?只是一个严谨的问题!但是他老妈却让他叫——娘……
  • 黑道丫头恋上邪魅小子

    黑道丫头恋上邪魅小子

    她,是世界级四等十大家族中二等第一家,段家的大小姐,黑道大姐头,从小在国外长大,由于某些事,留下了心里阴影。他,是世界级四等十大家族中一等家族,宇文家的大少爷,黑帮老大,却对一个“小丫头”一见钟情,但是。。。。。。这个“小丫头”也太无理取闹了吧!(作:这是我第一次写文,第一次成为作者,我不想把自己的文介绍的多么多么好,我知道我写的不是很好,我还在成长中,我相信我一定会写出很好的文的)
  • 征战九霄天

    征战九霄天

    跟我比家门吗?我有一国统帅的爷爷,威武大将军的爹和叔叔,我有神秘莫测的外公和师傅。和我比无耻吗?好吧!你确实比我无耻。和我比帅?根本不用比,明眼人都知道我比你帅,为什么?那还用说因为我是主角。什么!想跟我混,你以为我是什么人都会收做小弟的吗?我要变强,没有梦想的最好别和我套近乎,什么!你喜欢我,这么直白不好吧!其实我好像也有点喜欢你哦,既然你喜欢我我也喜欢你,那我们一起战天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