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259200000027

第27章 疟疾

大意夏伤于暑。秋成囗疟。(经文)囗者。疟之总名也。因其有战寒壮热暴疟酷疟之义。故名。大抵无痰不成疟。外感四气。内动七情。饮食饥饱。房室劳伤。皆能致之。其中气凝滞。鼓动痰涎。则一也。(汇补)内因夏时伏阴在内。阳浮于外。真气消烁。其汗大出。人多烦渴。或过食生冷瓜果。或坐卧阴地取凉。致肤腠闭密。邪留于胃。聚而成痰。至秋阳气收肃。阴气下移。中州之痰气愈加壅滞。胃气行至其所。与之相遇。而寒热作焉。阴阳之气。更相胜负。故卫气行过。与邪暂离。故有时汗解。及邪卫复集。病必再作。此阴阳之升降。

邪正之合离也。(汇补)外候其寒也。欠伸毛悚。鼓颔战栗。汤火不能温。其热也。头疼脊痛。烦躁饮冷。冰水不能寒。或先寒后热。或先热后寒。或寒热多少。或单热单寒。(大全)三阳经疟太阳之疟。腰背头项俱疼。先寒后热。热止汗出。阳明之疟。目痛鼻干舌燥。寒甚乃热。热甚而汗出。喜见火日光。少阳之疟。口苦胁痛而呕。寒热往来。身体解囗。(入门)三阴经疟少阴之疟。寒少热多。呕吐独甚。舌干口燥。欲闭户牖而处。太阴之疟。惨然太息。腹满恶食。病至善呕。呕已乃衰。厥阴之疟。腰痛小腹满。小便数而不利。恐惧不足。腹中悒悒。(指掌)风疟凡疟皆生于风。风疟者。因避暑乘凉。汗出当风。闭其毛孔。热不得泄越而作。所谓夏暑汗不出。秋成风疟。

其症烦燥头疼。恶寒自汗。先热后寒。治宜发汗。(汇补)寒疟纳凉之风寒。沐浴之水寒。先伏于腠中。因秋风凉肃而发。其症腰背头项疼痛。先寒后热。治当大汗。(汇补)暑疟暑疟者。其症大汗大烦大喘大渴。静则多言。体若燔炭。汗出而散。单热微寒。宜清暑解表。(汇补)湿疟外着雨露。内停水湿。发则一身尽痛。手足沉重。呕逆胀满。名曰湿疟。宜解表除湿。(汇补)温疟冬中风寒。藏于骨髓。及遇大暑。腠理发泄。邪气与汗皆出。故先热后寒。名曰温疟。宜和解。热多小柴胡。寒多加桂枝。(汇补)瘴疟瘴疟者。山溪蒸毒。湿热蒸熏。邪郁中焦。发时迷闷。甚则狂妄。乍寒乍热。乍有乍无。一身沉重。不习水土者。

恒多患之。甚则血瘀于心。涎聚于脾。亦有口喑不能言者。宜先吐其痰。后利大肠。凉膈散。或小柴胡加大黄、木香。轻者藿香正气散。(汇补)疫疟一方长幼。病皆相似。此因天时寒热不正。邪气乘虚袭入所致。宜随时令施治。此司天运气之所宜考也。(汇补)鬼疟鬼疟因卒感尸疰客忤。寒热日作。梦寐不详。多生恐怖。言动异常。俗云。夜发为鬼疟者非也。宜祛邪禁压法。或平胃散。加桃仁、雄黄。(方考)瘅疟瘅疟者。肺素有热。腠理开发。风寒舍于皮肤之内。分肉之间。发则阳气盛。其气不及于阴。故但热而不寒。

(素问)今人素有火症。复挟饮食与痰。每多热而不寒。均宜消导清火。

痰疟痰疟因夏月多食瓜果油面。郁结成痰。热多寒少。头疼肉跳。吐食呕沫。甚则昏迷卒倒。寸口脉浮大者。吐之。关脉弦滑者。化之。若胸满热多。大便燥实。大柴胡汤下之。(汇补)食疟食疟一名胃疟。因饮食失节。饥饱不常。谷气乖乱。荣卫失所。寒已复热。热已复寒。寒热交并。噫气恶食。食则吐逆。胸满腹胀。食在膈上。探吐之。食停未化。消克之。食已消。疏解之。(汇补)虚疟元气本虚。感邪患疟。饮食少进。四肢乏力。自汗不止。倦怠嗜卧。微有表症者。人参养胃汤为主。久而不已。

但宜养正。六君子加柴胡、干葛。不可用劫夺法。转成他症。又有入房感寒成疟者。昼则寒甚。夜则发热。服药不得汗者。用苍、芎、桃、柳煎汤。浸足至膝。内服补剂。其汗必行。又有虚极之人。疟发之时。寒不成寒。热不成热。气急神扬。精神恍惚。六脉豁大。此元气衰脱。将有大汗昏晕之虞。宜防之。(汇补)劳疟劳役过度。荣卫空虚。其症发热恶寒。寒中有热。热中有寒。或发于昼。或发于夜。遇小劳便发。必气虚多汗。

饮食少进。又血虚午后发热至晚微汗乃解。此似疟非疟也。若误投疟治。必危。久而成瘵。舍补奚为。(汇补)疟母凡疟经年不瘥。谓之老疟。或食积痰涎瘀血结成痞块。藏于腹胁。作胀且痛。令人多汗。乃疟母也。此荣卫虚损。邪气留着。宜养正气。终当自化。设误为攻削。必至中满。慎之。(汇补)为热为寒人身之中。卫气居外。营血居内。阳邪与荣争。而邪火发于外。则为热。阴邪与卫争。而正气退于内。则为寒。

表邪多则寒多。里邪多则热多。表里相半。寒热相争。诸疟惟劳伤食积痰火。则寒已复热。热已复寒。谓之寒热相并。(入门)外有瘅疟。但热不寒者。乃邪并于表。则阳盛阴虚。阴虚生内热。阳盛生外热。而中外皆热也。牝疟。但寒不热者。乃邪并于里。则阴盛阳虚。肠虚生外寒。阴盛生内寒。而中外皆寒者。一定之则也。(汇补)阳分阴分大抵一日一发。及午后发者。邪在阳分。易已。间日发。及午后夜间发者。邪在阴分。难已。若间一日。连二日发。或日夜各一发者。为阴阳俱病。(杂着)阴分多而阳分少。则其发日远。阳分多而阴分少。则其发日近。甚则内外失守。真邪不分。休作无时也。(汇补)连发间发受病重者。邪气内薄于阴分。阴为脏。其邪深。横连募原。募原者五脏空穴之总名。在背为阳为募。在腹为阴为原。其道远。其气深。邪内居之。不能与正气并行。故间日蓄积乃发。(入门)其有三日一发者。乃三阴经疟。其病更深。发于子午卯酉者。少阴经也。辰戌丑未者。太阴经也。寅申巳亥者。厥阴经也。(丹溪)日轻日重时日支干之衰旺。每于人身有相关。盖甲丙戊庚壬。天时之阳也。乙丁己辛癸。天时之阴也。疟久食减。胃中之正气已孤。而邪去未尽。是以值阳日助正。而邪不能胜正则轻。值阴日助邪。而正不能胜邪则重。(汇补)日发夜发受病轻者。邪气外舍于阳分。阳为腑。其邪浅。客于腠理。与卫气并行。故一日一发。发有昼夜之殊。因卫气昼行于阳。夜行于阴。此气得阳而外出。故发于日间。荣卫昼行背与脊故也。得阴而内薄。故发于暮夜。荣卫夜行胸与腹也。

移早移晏邪气客于风府。循膂而下。卫气一日一夜。大会于风府。其明日下一节。故其作也晏。其出于风府。日下一节。二十五日下至囗骨。二十六日入于脊内。注于伏膂之内。其气上行。九日出于缺盆之中。其气日高。故作日益早也。(内经)所以正气胜而外出。则移早。为轻。邪气胜而入内。则移晚。为重。(汇补)脉法疟脉自弦。弦数多热。弦迟多寒。弦虚宜补。弦紧宜汗。弦而浮大可吐。弦而实紧可下。微弱为虚。代散则死。

如六脉迟缓者。将自愈。

治法无汗须发汗。散邪为主。有汗当敛汗。扶正为先。(心法)邪疟及新发者。可汗吐下。虚疟及久病者。宜补气血。

稍久而正虚邪滞者。宜一补一发。若深入于阴分者。宜先升后汗。至如邪乘虚入。则宜以发散祛其客邪。

然后扶培胃气。痰食气滞。则先以消导散其壅滞。然后渐补脾元。(汇补)避其锐气方其盛时。必毁。因其衰也。事必大昌。(内经)凡疟方发之时。不可服药。须于未发两时之先。否则药病交争。

转深为害。(汇补)截宜权变数发之后。曾经汗解。可商截法。久则中气愈虚。病邪愈深。设或脉尚紧盛。邪气方锐。未可轻截。恐补住邪气。变生他患。(汇补)截后宜补截而不愈。不可再截。恐损其气。宜分昼发夜发。寒热多少。以和解之。久则脾气虚衰。须服养脾祛痰之药。

脾气一盛。自然平复。(大全)疟病死症凡疟至吐泻不食。肿胀归腹者。不治。亦有峻补参、囗而获生者。亦仅百中之一二也。(汇补)用药主以二陈汤。合柴胡汤。因寒。加羌活、苏叶。因暑。加黄连、香薷。因湿。加苍术、浓朴。因瘴。加菖蒲、藿香。

因食。加山楂、麦芽。因痰。加枳实、胆星。头疼。加川芎。胸满。加枳壳。口渴。加知母。甚加石膏。去半夏。呕吐。

加藿香。大抵外感寒多。非草果、浓朴不能温散。热多。非柴胡、黄芩不能清解。阳疟无汗。须用苍术、葛根。阴疟无汗。须用升麻、柴胡。阳疟多汗。敛以参、术、黄囗。阴疟多汗。敛以归、芍、乌梅。阳疟三四发后不愈者。截以不二饮。阴疟数十发不愈者。提以补中益气汤。加白蔻仁以分邪正而疟自止。脾虚多热者。清脾饮。胃虚多寒者。人参养胃汤。其间日发。连两日发者。八珍汤大补气血。若微寒微热不能遽除。是正气已虚。邪气亦尽。加柴胡、黄芩鳖甲。于补荣卫药中。寻当自愈。

疟疾选方清脾饮(简易)囗治疟疾热多寒少。口渴溺赤。脉弦数者。脉滑有力。用苍术。脉濡无力。用白术。

青皮囗浓朴(姜炒)囗草果囗柴胡囗黄芩囗茯苓囗半夏囗甘草(炙各七分)囗姜囗枣不二饮囗治疟在阳分。三四发后。人壮可截者。

柴胡囗黄芩囗常山囗知母囗芍药囗槟榔囗青皮囗甘草水酒各一碗煎。露一宿。五更时服。忌热茶汤饭一日。

驱疟散(和剂)囗治疟疾热少寒多。自汗肢冷。脉弦迟者。

前胡囗柴胡(各八分)囗桂心囗桔梗囗浓朴囗半夏(各六分)囗黄囗干葛囗甘草(各四分)囗姜囗枣人参养胃汤囗治虚疟食少诸症。

草果囗人参囗茯苓(各五分)囗甘草囗橘红(各八分)囗浓朴囗苍术囗半夏(各一钱)囗藿香(五分)寒多。加干姜、桂枝。热多。加柴胡、黄芩、生姜、乌梅。水煎。

芎归鳖甲汤囗治劳疟表虚里损。真元未复。疾虽暂可。少劳复作。

川芎囗当归囗鳖甲囗茯苓囗青皮囗陈皮半夏囗芍药(等分)生姜、乌梅煎。

四兽饮即六君子汤加草果、乌梅、生姜、大枣。

黄囗鳖甲汤黄囗(中)囗鳖甲(下)囗何首乌(上)囗陈皮(下)柴胡养阴汤柴胡(上)囗当归(中)囗陈皮(中)囗知母(下)疟母丸青皮囗桃仁囗红花囗神曲(各五钱)囗三棱囗蓬术囗海粉(各七钱)囗鳖甲(醋制一两)囗香附(醋炒八钱)囗麦芽(五钱)神曲糊丸。以补药送下。

小柴胡汤(仲景)囗治疟往来寒热。

柴胡囗黄芩囗半夏囗人参(各一钱)囗甘草(五分)姜枣煎。加丹皮、山栀。名加味小柴胡汤。加石膏、知母。名柴胡白虎汤。

藿香正气散(方见似中风)囗补中益气汤囗八珍汤囗六君子汤(三方俱见中风)囗平胃散(方见暑症)

同类推荐
  • 寤言

    寤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八识规矩直解

    八识规矩直解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与阮芸台宫保论文书

    与阮芸台宫保论文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难经集注

    难经集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诗话总龟后集

    诗话总龟后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高傲的她低头了

    高傲的她低头了

    作为CN的创始者,可谓是掌握了这个世界,没有人可以违逆她,也没有敢违逆她!她生来便只配皇冠和拜崇,这样的她却为了他放弃了这一切,尊严?一次次的心碎……一次次的绝望她也只是微微一笑,因为是他,所以她退步,所以她绝望,“肾?多没意思!要完我们就玩打的……emmmm心?怎么样,”精致的脸上此刻带着一丝邪魅但……“我认输,看来冷先生和染小姐很相爱呢……心我乔某……会献上的”她一生都不会输,但这一次……看到冷慕言紧张染宓的神情她才知道……她输的有多狼狈
  • 人皆有错:名家经典

    人皆有错:名家经典

    科学是美丽的,科学中有对真善美的追求。《人皆有错(名家经典)》所辑文章,既有对自然奥秘的探索,也有科学研究的心得体会;既有科学与艺术、科学与人类文明、东西方科学的对照,也有对科学未来发展状况的争辩与沉思。读之,可以开拓科学视野,可以深味科学思想与精神,让我们一起来走进这块好奇、怀疑、智慧的疆域吧!
  • 仙魔少年志

    仙魔少年志

    太古、黄古、远古世纪在神魔的杀戮中破碎毁灭,万古以后,洪荒世界新立,万族争霸,又掀起了新一轮的仙魔大战!叶孤星,一个出身平平的山村少年,却带着与生俱来的神魔诅咒,走上了修道之路。大梦几千年,万古英雄泪。曾为仙斩魔,也为魔诛仙。少年志,仙魔路,太古、黄古、远古世纪诸多秘辛徐徐展开。。。。。。
  • 教师饮食保健手册(上)(教师职业发展与健康指导)

    教师饮食保健手册(上)(教师职业发展与健康指导)

    教师的职业是“传道、授业、解惑”,教师的职责是把教学当成自己的终生事业,用“爱”搭起教育的基石,用自己的学识及人格魅力,点燃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健康、快乐成长。
  • 三君过后尽开颜

    三君过后尽开颜

    女主魂穿,得到的新身体是女扮男装的“程昭然”,一个太监叫她进宫,变态皇帝厉祥想强暴她,女主反抗厉祥,打了他。厉祥囚禁女主。北亲王季禳篡位,杀了厉祥。救了女主。而厉祥似乎阴魂未散。女主陷入感情纠葛中。她想退隐,却又为局势所迫,领兵救了季禳。季禳要她入宫,“程昭然”以前的师父却带她离去。【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星辰超能风暴

    星辰超能风暴

    当上天选中了你作为万恶之源,你会怎么做?左角遭遇了一场车祸,醒来时不仅过去了五十年还获得了超能力?更意外的是,因为你,全世界都有了超能力者。作者日常潜水的书友qq群:826535733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提婆罗卡

    提婆罗卡

    Devaloka,音译提婆罗卡,一个神圣而纯洁的世界,传说它是万物之始,一切都从这里发端。它可以满足所有欲望,让你摆脱痛苦和忧愁。无数灵能者心驰神往,如今一群有魔法的高中生组成守望者同盟,一边探索异空间的宝藏,打败入侵的魔鬼,维护波尔市的和平,一边收集去往提婆罗卡的线索。他们最终能否到达圣地,并实现自己心中的梦想,少年们的故事等你来看...
  • 从未来穿越回来摆地摊

    从未来穿越回来摆地摊

    一场突发有意识的实验,忘了设置穿越的时间,结果多穿越了几百年,来到了2018年摆地摊。他究竟会弄出什么波浪?
  • 南城北妄

    南城北妄

    本来就是错误的选择,为什么到最后还是输了。当年,南城莫名的离开,让北妄苦苦寻找了七年,等找到南城的时候,一切都变了。等待太久得来的东西,多半已经不是当初自己想要的样子了。南城北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