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265100000068

第68章

佛说偈已。长者意解。大小欢喜。皆得须陀洹道

又四分律云。尔时世尊为利益众生命终。说偈云

一切要归尽  高者会当堕

生者无不死  有命皆无常

众生堕有数  一切皆有为

一切诸世间  无有不老死

众生是常法  生生皆归死

随其所造业  罪福有果报

恶业堕地狱  善业生天上

高行生善道  得无漏涅槃

遣送缘第七

述曰。生死连环。不离俗谛。虽复出家志求胜道。分段难舍。变易未除。仍依三界。随俗迁流。至于存亡。皆依内外。临终之日。安置得所。葬送威仪。具存下说。且论亡尸。安置南北。魂魄不同。今此略述。礼记礼运曰。体魄则降。知气在上。死者北首。生者南向

郊特生曰。魂气归于天。形魄归于地。故祭求诸阴阳之义。祭义曰。气也者神之盛。魂也者鬼之盛

左传昭二年。子产对赵景子曰。人生死化曰。魄既生魄阳。曰魂用物精多则魂。魄强是。以有精爽至于。神明匹夫匹妇。强死其魂魄犹能凭依于人。以为淫厉。况良霄乎

淮南子曰。天气为魂。地气为魄。魄问于魂曰。道何以为体。魂曰以无有形乎。魂曰有形也。若也无有。何而问也。魂曰吾直有所遇之耳。视之无形。听之无声。谓之幽冥。幽冥者所以喻道。而非道也

问曰。既知魂与魄别。今时俗亡。何故以衣唤魂。不云唤魄答曰。魂是灵魄是尸。故礼以初亡之时。以己所著之衣。将向尸魄之上。以魂外出故。将衣唤魂。魂识己衣。寻衣归魄若魂归于魄。则尸口纩动。若魂不归于魄。则口纩不动。以理而言。故云招魂不言唤魄。故萧丧服要记曰。鲁哀公葬其父。孔子问曰。宁设魂衣乎。哀公曰。魂衣起伯桃。伯桃荆山之下。道逢寒死友人羊角。哀往迎其尸。愍魂神之寒。故改作魂衣。吾父生服锦绣。死于衣被。何用衣为。问曰。何须幡上书其姓名。答曰。幡招魂置其干地。以魂识其名。寻名入于闇室。亦投之于魄。或入于重(直龙反)室。重者重(徒用反)也。以重之内。具安祭食。以存亡各别。明闇不同。故鬼神闇食。生人明食。故重用蘧蒢。裹其食具。以安重内。置其神地也

依如西域。葬法有四。一水漂。二火焚。三土埋。四施林。五分律云。若火烧时安在石上。不得草土上。恐伤虫故。四分律云。如来轮王二人悉火葬。余人通前五分律云。尸应埋之(此谓王法不许施身复恐夏烧杀虫故令埋之自外无难水林亦得)依四分律及五百问事云。若见如来塔庙。及见五众出家人冢塔。大于已者。皆须展转依生时年腊而设礼。若一切白衣。见出家人冢塔不简大小。皆须敬礼

述曰既知此诸道俗等。若见师僧父母亡柩。外人吊来。小于亡者。至其尸所。如常设礼已。先至孝子所。默慰吊之。后至大德所。具展哀情吊而拜之。亦见愚痴白衣。妄行法教。展转教他。不听礼父母叔伯尊亲亡灵。口云我既受戒。彼为鬼神。故不合礼。恐破戒故。此不会圣意。反招无知之罪。伏惟师僧等。长养我法身。父母叔伯等。长养我生身。依斯乳哺长大成人。思此恩德昊天难报。历劫酬恩岂一生能谢。不存敬恩。反起慢堕。继踵鄙夫。何成孝子。故世尊极圣。尚自躬扶亡父尸送。况下凡愚辄生怠慢。故涅槃经云。知恩者大悲之本。不知恩者甚于畜生

又净饭王泥洹经云。白净王在舍夷国。病笃将终。思见世尊及难陀等。世尊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去此悬远五十由旬。世尊在灵鹫山。天耳遥闻父思忆声。即共阿难等乘空而至。以手摩王额上。慰劳王已。为王说摩诃波罗本生经。王闻得阿那含果。王捉佛手捧置心上。佛又说法。得阿罗汉果。无常对至。命尽气绝。忽就后世。至阇维时。佛共难陀等丧头前肃恭而立。阿难罗云在丧足后。阿难陀长跪白佛言。唯愿听我担伯父棺。罗云复言。唯愿听我担祖王棺。世尊慰言。当来世人。皆凶暴不报父母育养之恩。为是不孝众生。设其化法。故如来躬欲担于父王之棺。即时三千大千世界六种震动。一切众山颇俄涌没。如水上船。尔时一切诸天龙神。皆来赴丧。举声啼哭。四天王将鬼神亿百千众。皆共舆丧。白佛言。佛为当来诸不孝父母者故。以大慈悲亲欲自身担父王棺。四王俱白佛言。我等是佛弟子。从佛闻法。得须陀洹。以是之故。我曹宜担父王之棺。佛听四王担父王棺。即变为人一切人民莫不啼泣。世尊躬自手执香炉。在前行诣于墓所。令千罗汉往大海渚上。取牛头旃檀种种香木。以火焚之。佛言。苦空无常。犹如幻化水月镜像。烧身既竟。尔时诸王各持五百瓶乳。以用灭火。灭火之后。竞共收骨。盛置金刚函。即于其上便共起塔。悬缯幡盖供养塔庙。佛告众会。父王净饭是清净人。生净居天

又佛母泥洹经云。大爱道比丘尼。即是佛姨母。不忍见佛后当灭度。欲先灭度。与除馑女五百人(即是比丘尼也康僧会注法镜经云凡夫贪染六尘犹饿夫贪饭不知厌足令圣人断贪除六情饥馑故号出家尼为除馑也)以手摩佛足。绕佛三匝稽首而去。现神足德。于自座没从东方来。在虚空中作十八变。八方上下亦复如是。放大光明以照诸冥。上曜诸天。五百除馑变化俱然。同前泥洹。佛劝理家。作五百舆床麻油香华。种种梓材。事各五百。真伎正音。当以供养。一切凡圣。睹之莫不哀泣。阇维毕捧舍利诣佛所。于是四方各二百五十应真神足飞来。稽首佛足。至舍利所。千比丘俱皆就坐。佛告阿难。取舍利盛之以钵。着吾手中。阿难如命。佛告诸比丘。斯舍利本是秽身。凶愚恶暴。嫉妒阴谋。败道坏德。今母能拔。与丈夫行。获应真道。迁灵卒无。何其健哉。敕令兴庙供养

又增一阿含经云。佛告阿难陀罗云。汝等舆大爱道身。我当亲自供养。尔时释提桓因四天王等。前白佛言。唯愿勿自劳神。我等自当供养。佛言止止。所以然者。父母生子多有所益。长养恩重。乳哺怀抱。要当报恩。不得不报。过去未来诸佛母。先取灭度。诸佛皆自供养阇维舍利也。时毗沙门天王。使诸鬼神往栴檀林。取旃檀薪至旷野之间。佛躬自举床一脚。难陀举一脚。罗云举一脚。阿难举一脚。飞在虚空往至冢间。尔时佛自取栴檀木。着大爱道身上。佛言。有四人应起塔供养。一者佛。二者辟支佛。三者漏尽阿罗汉。四者转轮圣王。皆以十善化物。尔时人民即取舍利。各起塔供养

依杂阿含经。爱道姨母。即是难陀亲母也。又增一阿含经云。四部弟子中。略取前后者。且列八人。比丘中最初得道者。如拘邻比丘。善能劝化不失威仪。最后得道者。如须跋陀罗。临得道日入般涅槃。比丘尼中最初得道者。如大爱道尼。最后得道者。如陀罗俱夷国尼。优婆塞中最初得道者。如商客男。最后得道者。如俱夷那摩罗。优婆夷中初得道者。难婆女。最后得道者。如蓝优婆夷

受生缘第八

夫生则八识扶持。死则四大离散。迅矣百龄终归磨灭。循环三界回转靡停。故经曰。有始必终。既生则灭。圣教不虚。目睹交臂。所以于此缘中。略述六门

第一门中。临命终时。捡身冷热。验其善恶。具知来报。故瑜伽论云。此有情者非色非心。假为命者大小皆同。死通渐顿。诸师相传。造善之人。从下冷触。至脐已上暖气后尽。即生人中。若至头面热气后尽。即生天道。若造恶者。与此相违。从上至腰热后尽者。生于鬼趣。从腰至膝热气尽者。生于畜生。从膝已下乃至脚尽。生地狱中。无学之人入涅槃者。或在心暖。或在顶也。然瑜伽论云。羯罗蓝义。最初托处。即名肉心。如是识于此处最初托生。即从此处最后舍命。释云依瑜伽论。由造善生上故。从下渐舍。至肉心后方说上舍。由造恶生下故。先从上舍。至肉心后从下舍也

依俱舍论云。若人正死。于何身分中意识断灭。若一时身死。根共意识一时俱灭。若人次第死。此中偈曰

次第死脚齐  于心意识断

下人天不生

论中释曰。若人必往恶道受生。及人道。如此人等次第。于阿罗汉。此人于心意识断绝。有余部说于头上。何以故。身根于此等处。与意识俱灭故。若人正死此身根如热石水。渐渐缩减。于脚等处次第而灭。释云俱舍论。述小乘义故云。身死于此等处。与意识俱灭。若依大乘。身根于此等处与本识俱灭也

第二受生方法者。依俱舍论云。为行至应生道处故。起此中阴。众生由宿业势力。所生眼根。虽住最远处。能见应生处于中见父母变异事。若变成男。于母即起男人欲心。若变成女。于父即起女人欲心倒。此心起嗔。此中有众生由二起颠倒心。故求欲戏往至生处是即乐得属己。是时不净已至胎处。即生欢喜。仍托彼生。从此刹那。是众生五阴和合坚实。中有五阴即灭。如此方说受生。若胎是男。依母左胁。面向母背蹲坐。若胎是女。依母右胁面向母胁而住。若胎非男非女。随欲类托生。住亦如此。无有中有异。于男女皆具根故。是故或男或女。托生而住。后时在胎中增长。或作黄门。若托生胎卵二生。道理如此。若众生欲受湿生。爱乐香故至生处。此香或净或不净。随宿业故。若是化生。爱乐处所故至生处。如是若尔地狱众生。云何生乐处所。由心颠倒故。此众生见寒风冷雨触恼身。见地狱火猛炽盛可爱。欲得暖触故往入彼。复见身为热风光。及火焰等所炙。若痛难忍。见寒冷地狱清凉。爱乐冷触故往入彼。胎卵二生。于父母变异事生处。湿化二生。不由托赤白为身。故无此变。湿生但爱着香故。至所生处。随业善恶。所爱之香自有净秽。化生但爱所依之处。地狱虽是苦处。然罪人乐。亦得爱处于中受生。何以故。非爱不受生故。论云。如往昔造作能感如此生。乐见身是如此位。见彼众生亦尔。是故往彼。先旧诸师作如此说。若众生年三十时。行杀生业。网捕众生。行此事时。必有伴类。此业能感地狱生。后于中阴中见自身。如昔年三十行网捕时。故言位。又见昔伴与昔不差。见地狱时。如昔见江湖诸伴。类等相牵共入其中。缘此起变。即于中受生。后解昔所造业虽多。必以一业牵地狱生。或于年二十时作此业。或三十时作此业。后于中阴中见自身。如昔作业少老。见地狱众生。并如己年时。年时既相似。于此众生起变。即往就彼。由此爱故受生。依经部师作如此释

又瑜伽论云。若居薄福者。当生下贱家。彼于死时及入胎时。便闻种种纷乱之声。及自妄见。入于丛林竹苇芦荻等中。若多福者。当生尊贵家。彼于尔时。便自闻有寂静美妙可意音声。及自妄见。升宫殿等可意相见

又俱舍论云。若人临终起邪见心。是人以先不善为因。邪见为缘。故堕地狱。有论师言。一切不善皆是地狱因。此不善之余。生畜生饿鬼中。又往业盛故。堕畜生中。如****盛故。生于鸽雀鸳鸯之中。嗔恚盛故。生于蚖蝮蛇蝎中。愚痴盛故。生猪羊蚌蛤中。憍慢盛故。生于师子虎狼中。掉戏盛故。生猕猴中。悭嫉盛故。生饿狗中。若有少分施善余福。虽生畜生于中微乐。身口二业虽由心为主。然其口业受报者多。如骂人轻躁。喻如猕猴。即生猴中。若言贪悷如鸟。语如狗吠。騃如猪羊。声如驴鸣。行如骆驼。自高如象。恶如逸牛。淫如鸟雀。怯如猫狸。谄如野狐。如是诸恶。随口受报。然由三毒为本。三毒之中贪爱为重。如捉布一头。余则尽随故。智度论云。若不断爱爱则同生。是故四生皆由爱起。如说多欲生鸟雀中。多贪味故厕中受生。又爱欲故卵生胎生。贪香味故受湿生。随其所爱故起殷重业。则受化生。若殷重心乐行罪业。死时妄见地狱。受其化生。若殷重受福上界化生。故成论云如树根不拔其树犹生。贪根不拔苦树常在

又瑜伽论云。云何生我爱。无间已生故。无始乐着戏论因。已熏习故。净不净业因。已熏习故。彼所依体。由二种因增上力故。从种子。即于是处中有异熟。无间得生。死时如称两头低昂时等。而此中必具诸根。造恶业者所得中有如黑羺光。或阴暗夜。作善业者。如白衣光。或晴明夜。俱舍论云。此中有具足五根。金刚等所不能碍。须弥山下金刚中。有虾蟆于中受生。中有细色金刚不能碍之。有天眼者能见此事。更举所闻事。证曾闻人说。烧铁令热。破之见虫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在玄幻世界里当神豪

    在玄幻世界里当神豪

    花钱如流水,升级像喝水,祸害世界无止尽!
  • The Complete Works of Artemus Ward

    The Complete Works of Artemus Ward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家庭春季生活小常识(最实用的居家小书)

    家庭春季生活小常识(最实用的居家小书)

    春天的天气变化最为反复无常,使人出现种种不适症状,患上种种疾病,因此,春天也是“百草发芽,百病发作”的季节,应注意保健养生。本书从按摩、睡眠、饮食、排毒等方面提醒读者春季生活中的小常识,只要我们多了解一些生活的小常识,那么春天里的日子肯定是阳光灿烂,风和日丽的。
  • 收拳

    收拳

    拳愿阿修罗、刃牙、黑拳、格斗、血与肉。这是一个热血的格斗世界。而我,我是阿平,一个学不会收拳的人!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网游之幻世之争

    网游之幻世之争

    秦世悠——一个无父无母的孤儿,却在《幻世》开服时获得了终极游戏端,走上了制霸之路······但阴谋也在悄悄降临着······
  • 学长今天又脸红了

    学长今天又脸红了

    上了大学的林七夕每天最愿意做的三件事就是,早上撩学长,中午撩学长,晚上撩学长,每次看到学长脸红的时候,她就忍不住想着明天要再加把劲撩他……然而直到有一天,爱脸红的学长竟化被动为主动,把她堵在墙角,手指轻挑她的下巴,“今天想怎么撩?是这样,还是这样,还是这样……”随着他话音的落下,他的唇也渐渐的在她脸上落了下来……——咦,这个剧本有些跑偏了,画风不对呀!!!
  • 出走红楼

    出走红楼

    红楼梦醒,李纨梦成。现代女穿成李纨,嫁给贾珠,经过一堆乱码,在不知不觉中改了红楼轨迹,最后成就了自己的梦想——牵着英雄走天下。曹公:打死你个糖妹子。ps:女主男主作者都是浮夸的人,某些地方很不严谨。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