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744900000003

第3章 总论一

书经

虞书大禹谟

曰若稽古大禹曰文命敷于四海祇承于帝曰后克

艰厥后臣克艰厥臣政乃乂民敏德帝曰俞允若

兹嘉言罔攸伏野无遗贤万邦咸宁稽于众舍己从

人不虐无告不废困穷惟帝时克

西山真氏曰世之人主谓言已用而不必求言

而不知伏于下者之难达也贤已得而不必求贤

而不知遗于野者之难进也惟尧于此一以难视

之故能使言不伏贤不遗而致万邦之安虽然尧

犹虑其难也方且稽众以求事理之当舍己以求

人情之公皆自克艰一念为之

无稽之言勿听弗询之谋勿庸

无稽者不考于古弗询者不咨于众言之无据

谋之自专是皆一人之私心而非天下之公论皆

妨政害治之大者也言谓泛言勿听可矣谋谓计

事故又戒其勿用也此听言处事之要

益稷

予违汝囗汝无面从退有后言钦四邻

孙氏曰圣人不以无违自处而以有违求囗不

居其圣也

夏书引征

每岁孟春遒人以木铎徇于路官师相规工执艺事

以谏其或不恭邦有常刑

官以职言师以道言规正也相规胥教诲也百

工技艺之事至理存焉理无往而不在故言无微

而可略也

商书仲虺之诰

予闻曰能自得师者王谓人莫己若者亡好问则裕

自用则小

隆师好问则德尊业广自贤自用者反是谓之

自得师者真知己之不足人之有余委心听顺而

无拂逆之谓也

太甲下

有言逆于汝心必求诸道有言逊于汝志必求诸非

鲠直之言人所难受巽顺之言人所易从于其

所难受者必求诸道不可遽以逆于心而拒之其

所易从者必求诸非道不可遽以逊于志而听之

说命上

王庸作书以诰曰以台正于四方台恐德弗类兹故

弗言恭默思道梦帝赉予良囗其代予言乃审厥象

俾以形旁求于天下说筑傅岩之野惟肖爰立作相

王置诸其左右命之曰朝夕纳诲以辅台德

朝夕纳诲者无时不进善言也高宗既相说处

之以师傅之职而又命之朝夕纳诲以辅台德可

谓知所本矣

若金用汝作砺若济巨川用汝作舟楫若岁大旱用

汝作霖雨启乃心沃朕心

启乃心者开其心而无隐沃朕心者溉我心而

厌饫也

若药弗瞑眩厥疾弗瘳若跣弗视地厥足用伤

弗瞑眩喻臣言之不苦口也

惟暨乃僚罔不同心以匡乃辟俾率先王迪我高后

以康兆民呜呼钦予时命其惟有终说复于王曰惟

木从绳则正后从谏则圣后克圣臣不命其承畴敢

不祗若王之休命

木从绳喻后从谏明谏之决不可不受也然高

宗当求受言于己不必责进言于臣君果从谏臣

虽不命犹且承之况命之如此谁敢不敬顺其休

命乎

周书无逸

周公曰呜呼我闻曰古之人犹胥训告胥保惠胥教

诲民无或胥诪张为患

言古人德业已盛其臣犹且相与诫告保惠教

诲之教诲有规正成就之意非特保惠而已也惟

其若是是以视听思虑无所蔽塞好恶取予明而

不悖故当时之民无或敢诳诞为幻也

管子

立政

寝兵之说胜则险阻不守兼爱之说胜则士卒不战

全生之说胜则廉耻不立私议自贵之说胜则上令

不行群徒比周之说胜则贤不肖不分金玉货财之

说胜则爵服下流观乐玩好之说胜则奸民在上位

请谒任举之说胜则绳墨不正谄谀饰过之说胜则

巧佞者用

宙合

毋访于佞言毋用佞人也用佞人则私多行毋蓄于

谄言毋听谄听谄则欺上毋育于凶言毋使暴使暴

则伤民毋监于谗言毋听谗听谗则失士夫行私欺

上伤民失士此四者用所以害君义失正也

法法

堂上远于百里堂下远于千里门廷远于万里今步

者一日百里之情通矣堂上有事十日而君不闻此

所谓远于百里也步者十日千里之情通矣堂下有

事一月而君不闻此所谓远于千里也步者百日万

里之情通矣门廷有事期年而君不闻此所谓远于

万里也

九守

目贵明耳贵聪心贵智以天下之目视则无不见也

以天下之耳听则无不闻也以天下之心虑则无不

知也辐辏并进则明不塞矣

听之术曰勿望而距勿望而许许之则失守距之则

闭塞高山仰之不可极也深渊度之不可测也神明

之德正静其极也

桓公问

齐桓公问管子曰吾念有而勿失得而勿忘为之有

道乎对曰黄帝立明台之议者上观于贤也尧有衢

室之问者下听于人也舜有告善之旌而主不蔽也

禹立谏鼓于朝而备讯唉汤有总街之庭以观人诽

也武王有台灵之复而贤者进也此古圣帝明王所

以有而勿失得而勿忘者也

孔子家语

六本

孔子曰良药苦口而利于病忠言逆耳而利于行汤

武以谔谔而昌桀纣以唯唯而亡君无争臣父无争

子兄无争弟士无争友无其过者未之有也故曰君

失之臣得之父失之子得之兄失之弟得之己失之

友得之是以国无危亡之兆家无悖乱之恶父子兄

弟无失而交友无绝也

孔子曰巧而好度必攻勇而好问必胜智而好谋必

成以愚者反之是以非其人告之弗听非其地树之

弗生得其人如聚砂而雨之非其人如会聋而鼓之

夫处重擅庞专事妒贤愚者之情也位高则危任重

则崩可立而待也

文子

自然

夫天地不怀一物阴阳不产一类江海不让水潦以

成其大山林不让枉桡以成其崇圣人不辞其负薪

之言以广其名夫守一隅而遗万方取一物而弃其

余则所得者寡而所治者浅矣

韩子

难言

臣非非难言也所以难言者言顺比滑泽洋洋纚纚

然则见以为华而不实敦祇恭厚鲠固慎完则见以

为拙而不伦多言繁称连类比物则见以为虚而无

用总微说约径省而不饰则见以为刿而不辩激意

亲近探知人情则见以为谮而不让闳大广博妙远

不测则见以为夸而无用纤计小谈以具数言则见

以为陋言而近世辞不悖逆则见以为贪生而谀上

言而远俗诡躁人间则见以为诞捷敏辩给繁于文

采则见以为史殊释文学以质信言则见以为鄙时

称诗书道法往古则见以为诵此臣非之所以难言

而重患也故度量虽正未必听也义理虽全未必用

也大王若以此不信则小者以为毁訾诽谤大者患

祸灾害死亡及其身故子胥善谋而吴戮之仲尼善

说而匡围之管夷吾实贤而鲁囚之故此三大夫岂

不贤哉而三君不明也上古有汤至圣也伊尹至智

也夫至智说至圣然且七十说而不受身执鼎俎为

庖宰昵近习亲而汤乃仅知其贤而用之故曰以至

智说至圣未必至而见受伊尹说汤是也以智说愚

必不听文王说纣是也故文王说纣而纣囚之翼侯

炙鬼侯腊比干剖心梅伯醢夷吾束缚而曹羁奔陈

伯里子道乞傅说转鬻孙子膑脚于魏吴起收泣于

岸门痛西河之为秦卒枝解于楚公叔座言国器反

为悖公孙鞅奔秦关龙逢斩苌弘分胣尹子囗于棘

司马子期死而浮于江田明辜射宓子贱西门豹不

斗而死人手董安于死而陈于市宰予不免于田常

范雎折胁于魏此十数人者皆世之仁贤忠良有道

术之士也不幸而遇悖乱暗惑之主而死然则虽贤

圣不能逃死亡避戮辱者何也则愚者难说也故君

子难言也且至言忤于耳而倒于心非贤圣莫能听

愿大王熟察之也

扬权

凡听之道以其所出反以为之入

凡听言之道或有未审必出言以难之彼必反

求其理以入于此也

故审名以定位明分以辩类

审察其名则事位定明识其分则物类自辩

听言之道溶若甚醉

溶闲漫之貌凡听言者欲暗以招明愚以求智故

暗然若甚醉者则言者自尽而敷奏也

唇乎齿乎吾不为始乎齿乎唇乎愈囗囗乎

唇齿可以发言语也吾不为始则彼自为始吾愈

囗囗彼愈昭昭

彼自离之吾因以知之是非辐凑上下与构

离谓分拆其所言彼既分拆吾遂知之所陈之言

或是或非如辐之凑皆发自下情上不与之为构

也构结也

虚静无为道之情也参伍比物事之形也参之以比

物伍之以合虚根干不革则动泄不失矣

参三也伍五也谓所陈之事或三之以比物之情

或伍之以合虚之数常令根干坚植不有移革如

此则动之散皆无所失泄也

勋之溶之无为而改之

凡所举动溶然闲暇虽有所改无为而为也

喜之则多事恶之则生怨

谓臣所陈言君若喜之彼必自媚益为其事若乃

恶之彼必生怨而遂止

故去喜去恶虚心以为道舍

去喜恶以虚其心则道来止故为道舍

上不与共之民乃宠之

谓下之为事上不与共得则臣得自专其事必成

故得受其荣宠也

上不与义之使独为之上固闭内扃从室视庭参咫

尺已具皆之其处以赏者赏以罚者罚

闭内扃谓闭心以察臣也由内以观外若从室而

视庭也八尺曰咫尺寸者所以度长短既闲心以

参验之咫尺以度量之二者以具则大小长短皆

之其所不相犯错如此则可赏则赏可罚则罚无

乖谬

因其所为各以自成善恶必及孰敢不信

所为善恶既各自成善必及赏恶必及刑刑赏不

差谁敢不信

规矩既设三隅乃列

赏罚规矩既以设于一事二事则人知他事皆然

故曰三隅乃列也

主上不神下将有因

神者隐而莫测其所由者也既不神故可测则可

因故曰下将有因也

其事不当下考其常

主事不当则下以常理考之所以较其非

若天若地是谓累解

天地高厚不可测者也君用意如天地则上因下

考之累可解也

若地若天孰囗孰亲

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故无囗无亲也

能象天地是谓圣人

象天地之高厚而无私也

欲治其内置而勿亲

内谓君之机密也欲令机事不失所置之臣勿使

亲之

欲治其外官置一人不使自恣安得移并

外谓百官之政也欲令官政不失则每官置一人

焉夫两雄必争官有二人适足以增其猜竞故一

人则专而不恣岂有移易并兼之事

大臣之门惟恐多人

臣门多人威权在之故也

凡治之极下不能得

神隐不测故下不能得之治道无逾此者故曰治

之极也

周合刑名民乃守职去此更求是谓大惑

刑名不差****守职此治之至要者也去至要而

不用非惑而何也

猾民愈众奸邪满侧

亦既大惑故奸众而邪满

故曰毋富人而贷焉毋贵人而逼焉

君之富臣更从臣贷君之贵臣更令臣逼此倒置

之徒不识理道者也

毋专信一人而失其都国焉

专信一人则刑势聚焉故失其都

南面

人主有诱于事者有壅于言者二者不可不察也人

臣易言事者必索资以事诬主主诱而不察因而多

之则是臣反以事制主也如是者谓之诱诱于事者

困于患其进言少其退费多虽有功其进言不信不

信者有罪事有功者必赏则群臣莫敢饰言以惛主

主道者使人臣前言不复于后后言不复于前事虽

有功必伏其罪谓之任下人臣为主设事而恐其非

也则先出说设言曰议是事者妒事者也人主藏是

言不更听群臣群臣畏是言不敢议事二势者用则

忠臣不听而誉臣独任如是者谓之壅于言壅于言

者制于臣矣主道者使人臣有必言之责又有不言

之责言无端末辩无所验者此言之责也以不言避

责持重位者此不言之责也人主使人臣言者必知

其端以责其实不言者必问其取舍以为之贵则人

臣莫敢妄言矣又不敢默然矣言默则皆有责也

外储说

明主之道如有若之应宓子也明主之听言也美其

辩其观行也贤其远故群臣士民之道言者迂弘其

行身也离世其说在田鸠对荆王也故墨子为木鸢

讴癸筑武宫夫药酒用言明在圣主之以独知也

人主之听言也不以功用为的则说者多棘剌白马

之说不以仪的为关则射者皆如羿也人主于说也

皆如燕王学道也而长说者皆如郑人争年也是以

言有纤察微难而非务也故李惠宋墨皆画策也论

有迂深闳大非用也故畏震瞻车状皆鬼魅也言而

拂难坚确非功也故务卞鲍介墨翟皆坚瓠也且虞

庆诎匠也而屋坏范且穷工而弓折是故求其诚者

非归饷也不可

夫良药苦于口而智者劝而饮之知其入而已己疾

也忠言拂于耳而明主听之知其可以致功也

参言

听不参则无以责下言不督乎用则邪说当上言之

为物也以多信不然之物十人云疑百人然乎千人

不可解也吶者言之疑辩者言之信奸之食上也取

资乎众藉信乎辩而以类饰其私人主不餍忿而待

合参其势资下也有道之主听言督其用课其功功

课而赏罚生焉故无用之辩不留朝任事者知不足

以治职则放官收说大而夸则穷端故奸得而怒无

故而不当为诬诬而罪臣言必有报说必责用也故

朋党之言不上闻凡听之道人臣忠论以闻奸博论

以内一人主不智则奸得资明主之道已喜则求其

所纳已怒则察其所构论于已变之后以得毁誉公

私之征众谏以效智使君自取一以避罪故众之谏

也败君之取也无副言于上以设将然今符言于后

以知谩诚明主之道臣不得两谏必任其一语不得

擅行必合其参故奸无道进矣

吕氏春秋

听言

听言不可不察不察则善不善不分善不善不分乱

莫大焉三代分善不善故王今天下弥衰圣王之道

废绝世主多盛其欢乐大其钟鼓侈其台榭苑囿以

夺人财轻用民死以行其忿老弱冻馁夭瘠壮狡汔

尽穷屈加以死亡攻无囗之国以索地诛不辜之民

以求利而欲宗庙之安也社稷之不危也不亦难乎

今人曰其氏多货其室培湿守狗死其势可穴也则

必非之矣曰某国饥其城郭痹其守具寡可袭而篡

之则不非之乃不知类矣周书曰往者不可及来者

不可待贤明其世谓之天子故当今之世有能分善

不善者其王不难矣善不善本于义不以爱爱利之

为道大矣夫流于海者行之旬月见似人者而喜矣

及其囗年也见其所尝见物于中国者而喜矣夫去

人滋久而思人滋深欤乱世之民其去圣王亦久矣

其愿见之日夜无间故贤王秀士之欲忧黔首者不

可不务也功先名事先功言先事不知事恶能听言

不知情恶能当言其与人谷言也其有辨乎其无辨

乎造父始习于大豆囗门始习于甘蝇御大豆射甘

蝇而不徙人以为性者也不徙之所以致远追急也

所以除害禁暴也凡人亦必有所习其心然后能听

说不习其心习之于学问不学而能听说者古今无

有也解在乎白圭之非惠子也公孙龙之说燕昭王

以偃兵及应空洛之遇也孔穿之议公孙龙翟剪之

难惠子之法此四士者之议皆多故矣不可不独论

谨听

昔者禹一沐而三捉发一食而三起以礼有道之士

通乎己之不足也通乎己之不足则不与物争矣愉

易平静以待之使夫自得之因然而然之使夫自言

之亡国之主反此乃自贤而少人少人则说者持容

而不极听者自多而不得虽有天下何益焉是乃冥

之昭乱之定败之成危之宁故殷周以亡比干以死

悖而不足以举故人主之性莫过乎所疑而过于其

所不疑不过乎所不知而过于其所以知故虽不疑

虽己知必察之以法揆之以量验之以数若此则是

非无所失而举措无所过矣夫尧恶得贤天下而试

舜舜恶得贤天下而试禹断之于耳而已矣耳之可

以断也反性命之情也今夫惑者非知反性命之情

其次非知观于五帝三王之所以成也则奚自知其

世之不可也奚自知其身之不逮也太上知之其次

知其不知不知则问不能则学周箴曰夫自念斯学

德未暮学贤问三代之所以昌也不知而自以为知

百祸之宗也名不徒立功不自成国不虚存必有贤

者贤者之道牟而难知妙而难见故见贤者而不耸

则不惕于心不惕于心则知之不深不深知贤者之

所言不祥莫大焉主贤世治则贤者在上主不肖世

乱则贤者在下今周室既灭而天子已绝莫大于无

天子无天子则强者胜弱众者暴寡以兵相残不得

休息今之世当之矣故当今之世求有道之士则于

四海之内山谷之中僻远幽闲之所若此则幸于得

之矣得之则何欲而不得何为而不成太公钓于滋

泉遭纣之世也故文王得之而文王千乘也纣天子

也天子失之而千乘得之知之与不知也诸众齐民

不待知而使不待礼而令若夫有道之士必礼必知

然后其智能可尽解在乎胜书之说周公可谓能听

矣齐桓公之见小臣稷魏文侯之见田子方也皆可

谓能礼士矣

自知

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人主欲自

知则必直士故天子立辅囗设师保所以举过也故

尧有欲谏之鼓舜有诽谤之木汤有司过之士武王

有戒慎之鼗犹恐不能自知今贤非尧舜汤武也而

有揜蔽之道奚繇自知哉

贾谊新书

修政语

汤曰药食尝于卑然后至于贵药言献于贵然后闻

于卑故药食尝于卑然后至于贵教也药言献于贵

然后闻于卑道也故使人味食然后食者其得味也

多使人味言然后闻者其得言也少故以是明上之

于言也必自也听之必自也择之必自也聚之必自

也藏之必自也行之故道以数取之为明以数行之

为章以数施之万姓为藏是故求道者不以目而以

心取道者不以手而以耳致道者以言入道者以忠

积道者以信树道者以人故人主有欲治安之心而

无治安之故者虽欲治显荣也弗得矣故治安不可

以虚成也显荣不可以虚得也故明君敬士察吏爱

民以参其极非此者则四美不附矣

淮南子

人间训

或直于辞而害于事者或亏于耳以忤于心而合于

实者高阳魋将为室问匠人匠人对曰未可也木尚

生加涂其上必将挠以生材任重涂今虽成后必败

高阳魋曰不然夫木枯则益劲涂干则益轻以劲材

任轻涂今虽恶后必善匠人穷于辞无以对受令而

为室其始成竘然善也而后果败此所谓直于辞而

不可用者也何谓亏于耳忤于心而合于实靖郭君

将城薛宾客多止之弗听靖郭君谓谒者曰无为宾

通言齐人有请见者曰臣请道三言而已过三言请

烹靖郭君闻而见之宾趋而进再拜而兴因称曰海

大鱼则反走靖郭君止之曰愿闻其说宾曰臣不敢

以死为戏靖郭君曰先生不远道而至此为寡人称

之宾曰海大鱼网弗能止也钓弗能牵也荡而失水

则蝼蚁皆得志焉今夫齐君之渊也君失齐则薛能

自存乎靖郭君曰善乃止不城薛此所谓亏于耳忤

于心而得事实者也夫以无城薛止城薛其于以行

说乃不若海大鱼故物或远之而近或近之而远或

说听计当而身疏或言不用计不行而益亲何以明

之三国伐齐围平陆括子以报于牛子曰三国之地

不接于我逾邻国而围平陆利不足贪也然则求名

于我也请以齐侯往牛子以为善括子出无害子入

牛子以括子言告无害子无害子曰异乎臣之所闻

牛子曰国危而不安患结而不解何谓贵智无害子

曰臣闻之有裂壤土以安社稷者闻杀身破家以存

其国者不闻出其君以为封疆者牛子不听无害子

之言而用括子之计三国之兵罢而平陆之地存自

此之后括子日以疏无害子日以进故谋患而患解

图国而国存括子之智得矣无害子之虑无中于策

谋无益于国然而心调于君有义行也

刘向说苑

君道

明主有三惧一曰处尊位而恐不闻其过二曰得意

而恐骄三曰闻天下之至言而恐不能行何以识其

然也越王勾践与吴人战大败之兼有九夷当是时

也南面而立近臣三远臣五令群臣曰闻吾过而不

告者其罪刑此处尊位而恐不闻其过者也昔者晋

文公与楚人战大胜之烧其军火三日不灭文公退

而有忧色侍者曰君大胜楚今有忧色何也文公曰

吾闻能以战胜而安者其惟圣人乎若夫诈胜之徒

未尝不危也吾是以忧此得意而恐骄也昔齐桓公

得管仲隰朋辩其言说其义正月之朝令具太牢进

之先祖桓公西面而立管仲隰朋东面而立桓公赞

曰自吾得听二子之言吾目加明耳加聪不敢独擅

愿荐之先祖此闻天下之至言而恐不能行者也

王符潜夫论

明闇

国之所以治者君明也其所以乱者君暗也君之所

以明者兼听也所以暗者偏信也是故人君通必兼

听则圣日广矣庸说偏信则过日甚矣诗云先民有

言询于刍荛夫尧舜之治辟四门明四目达四聪是

以天下辐辏而圣无不昭故共鲧之徒弗能塞也靖

言庸回弗能惑也秦之二世务隐藏己而断百僚隔

捐疏贱而信赵高是以听塞于贵重之臣明蔽于骄

妒之人故天下溃叛弗得闻也皆高所杀莫敢言之

周章至戏乃始骇阎乐进劝乃后悔不亦晚矣故夫

兼听纳下则贵臣不得诬而远人不得欺也慢贱信

贵则朝廷谠言无以至而洁士奉身伏罪于野矣夫

朝臣所以统理而多比周则乱贤人所以奉己而隐

遁伏野则君孤而能存者未之尝有也是故明君位

众务下言以昭外敬纳卑贱以诱贤也其无讵言未

必言者之尽可用也其无慢贱未必其人尽贤也乃

惧慢不肖而绝贤望也是故圣王责小以厉大赏鄙

以招贤然后良士集于朝下情达于君也故上无遗

失之策官无乱法之臣此君臣之所利而奸佞之所

患也昔张禄一见而穰侯免袁丝进说而用黜是

以当涂之人恒嫉正直之士得一介言于君以骄其

邪也故饰伪辞以彰主心下设威权以固士民赵高

乱政恐恶闻上乃预要二世曰屡见郡臣众议政事

则黩黩且示短不若藏己独断神且尊严天子称朕

固但闻名二世于是乃深自幽隐独进赵高赵高入

称好言以说主出倚诏令以自尊天下鱼烂相率叛

秦赵高恐惧归恶于君乃使阎乐责而杀愿一见高

不能而死夫田常囚简公踔齿悬愍王二世亦既闻

之矣然有复袭其败迹者何也过在于不纳卿士之

箴规不受民氓之谣言自以己贤于简愍而聪于二

臣也故国已乱而上不知祸既作而下不杀此非众

共弃君乃君以众命系赵高病自绝于民也后求世

之君危何知之哉舜曰予违汝囗汝无面从退有后

言故国之道劝之使谏宣之使言然后君明察而治

情通矣且凡骄臣之好隐贤也既患其正义以绳己

矣又耻居上位而明不及下尹其职而策不出于己

是以囗宛得众而子常杀之屈原得君而椒兰挺谗

耿寿建常平而严延妒其谋陈汤杀郅支而匡衡救

其功由此观之处位卑贱而欲囗善于君则必先与

宠人为雠恃旧宠沮之于内接贱欲自信于外思善

之君愿忠之士所以虽并生一世忧心相皦而终不

得遇者也

荀悦申鉴

政体

天子有四时朝以听政昼以访问夕以修令夜以安

身上有师傅下有燕臣大有讲业小则咨询不拒直

辞不耻下问公私不愆外内不二是谓有交

杂言

或问进谏受谏孰难曰后之进谏难也以受之难故

也若受谏不难则进谏斯易也

徐干中论

慎所从

夫人之所常称曰明君舍己而从人故其国治以安

暗君违人而专己故其国乱以危乃一隅之偏说也

非大道之至论也凡安危之势治乱之分在乎知所

从不在乎必从人也人君莫不有从人然或危而不

安者失所从也莫不有违人然或治而不乱者得所

违也若夫明君之所亲任也皆贞良聪智其言也皆

德义忠信故从之则安不从则危暗君之所亲任也

皆佞邪愚惑其言也皆奸回谄谀从之安得治不从

之安得乱乎昔齐桓公从管仲而安二世从赵高而

危帝舜违四凶而治殷纣违三仁而乱故不知所从

而好从人不知所违而好违人其败一也孔子曰知

不可由斯知所由矣夫言或似是而非实或似美而

败事或似顺而违道此三者非至明之君不能察也

燕昭王使乐毅伐齐取七十余城莒与即墨未昭

王卒惠王为太子时与毅不平即墨守者田单纵反

间于燕使宣言曰王已死城之不拔者三耳乐毅与

新王有隙惧诛而不敢归外以伐齐为名实欲因齐

人未附故且缓即墨以待其事齐人所惧惟恐他将

之来即墨残矣惠王以为然使骑劫代之大为田单

所破此则似是而非实者也燕相子之有宠于王欲

专国政人为之言于燕王哙曰人谓尧贤者以其让

天下于许由也许由不受有让天下之名而实不失

天下今王以国让于相子之子之必不敢受是尧与

王同行也燕哙从之其国大乱此则似美而败事者

也齐景公欲废太子阳生而立庶子荼谓大夫陈乞

曰吾欲立荼如何乞曰所乐乎为君者欲立则立之

不欲立则不立君欲立之则臣请立之于是立荼此

则似顺而违道者也且夫言画施于当时事效在于

后日后日迟至而当时速决也故今巧者常胜拙者

常负其势然也此谓中主之听也至于暗君则不察

辞之巧拙也二策并陈而从其适己之欲者明君不

察辞之巧拙也二策并陈而从其致己之福者故高

祖光武能收群策之所长弃群策之所短以得四海

之内而立皇帝之号也吴王夫差楚怀王襄弃伍员

屈平之良谋收宰嚭上官之谀言以决江汉之地而

丧宗庙之主此二帝三王者亦有从人亦有违人然

而成败殊驰兴废异门者见策与不见策耳不知从

人甚易而见策甚难夷考其验斯为甚矣问曰夫人

莫不好生而恶死好乐而恶忧然观其举措也或去

生而就死或去乐而就忧将好恶与人异乎曰非好

恶与人异也乃所以求生与求乐者失其道也譬如

迷者欲南而反北也今略举一验以言之昔项羽既

败为汉兵所追乃谓其余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年身

经七十余战所囗者服遂霸天下今而困于此此天

亡我非战之罪也斯皆存亡所由欲南反北者也夫

攻战王者之末事也非所以取天下也王者之取天

下也有大本有仁智之谓也仁则万国怀之智则英

雄归之御万国总英雄以临四海其谁与争若夫攻

城必拔野战必克将帅之事也羽以小人之器暗于

帝王之教谓取天下由攻战务勇有力诈虐无亲贪

啬专利功勤不赏有一范增既不能用又从而疑之

至令愤气伤心疽发而死豪杰皆叛谋士违离以至

困穷身为之掳然犹不知所以失之反嗔目溃围斩

将取旗以明非战之罪何其谬之甚欤高祖数其十

罪盖其大略耳若夫纤介之失世所不闻其可数哉

且乱君之未亡也人不敢谏及其亡也人莫能穷是

以至死而不寤亦何足怪哉

刘勰新论

贵言

越剑性锐必托槌砧以成纯钩楚柘质劲必资搒檠

以成囗弓人性虽敏必藉善言以成德行故槌砧者

夷不平也搒檠者矫不正也善言者正不善也人目

短于自见故借镜以观形发拙于自理必假栉以修

束心暗于自照则假言以策行面之所以形明镜之

力也发之所以理元栉之功也行之所以策善言之

益也镜栉理形其惠轻也善言成德其惠重也人皆

悦镜之明己形而不慕士之明己心人皆欲栉之理

其发不愿善言之理其情是弃重德而采轻功不亦

倒乎为衣冠者己手不能则知越乡借人以制之至

于理身而不知借言以修其行是处其身轻而于冠

重不亦谬乎君子重正言之惠贤于轩璧之赠乐闻

其过胜于德义之名故楚庄王轻千乘之国而重申

叔一言范献贱万亩之田以贵舟人片说季路抱五

慎之诫赵盈佩九言之箴以此观之轩璧之与田邑

岂能与善言齐价哉夫桓侯不采越人之说卒成骨

髓之疾吴王不听枚乘之言终受亡灭之祸夫人之

将疾者必不甘鱼肉之味身之将败必不纳忠谏之

言故临死者谓无良医之蔽将败者谓无直谏之臣

而不听善言是耳聋也非其耳之有塞善言不入耳

乎是以明者纳规于未形采言于患表从善如转圜

遣恶如雠敌正音日闻于耳祸害逾远于身昔尧设

招谏之鼓舜树诽谤之木汤立司过之士武王置诫

慎之以圣哲之神鉴穷机洞微非有毫厘之谬也

犹设广听之术开嘉言之路岂不贻厥将来表正言

之益耶夫以先圣犹能采言于刍荛奚况布衣而不

贵言乎故臣子之于君父则有献可替否讽谏之文

知交之于朋友亦有切磋琢磨相成之义君子若能

听言如响从善如流则身安南山德茂松柏声振金

石名流千载也

册府元龟

招谏

尚书述帝舜之言曰予违汝囗汝无面从退有后言

成王稽首周公以求教诲穆王申命伯冏责其正己

斯皆古先哲王劳谦寅畏询谋补察之美也若夫弁

冕端委蔽旒塞纩中堂有千里之阻神龙有逆鳞之

威苟非屈己以详延虚怀以听纳即下之壅遏不闻

而上之满假自用矣是以二帝三王之世莫不树诽

谤之木设敢谏之鼓植进善之旌立记过之史乃至

公卿列士皆献诗以讽瞽史瞍有书箴赋诵之职

百工执艺庶人传语使下情尽达众志咸竭然后斟

酌而取舍焉故朝政无阙王度以贞德音享于人神

钦明格于上下矣而历代以还或因三光之谪见水

旱之作沴忧劳戒惧谘求谠议斯亦圣哲之常道也

若乃访采惟勤听受斯囗命令徒粲于方策骨鲠蔑

闻于登进先民有言曰应天以实不以文动人以行

不以言亦奚益于治体矣

访问

王者作民父母富有寰海念九围之至广当万机之

日繁若非明四目达四聪询于刍荛延夫隽造或西

清之闲燕或宣室之论思博采风谣广求民瘼则何

以察牧守之廉浊览古今之废兴究洪范之旨以叙

彝伦探治化之典以益神智加夫纳谠议为治平之

本诫谄谀乃丧乱之源俾上心繇是下浃下情得以

上通靡不由斯道也书曰好问则裕自用则小盖百

王之攸戒者矣

听纳

古之为天下者何尝不虚己访言畴谘询度择令典

而从人欲补阙政而成机务故帝尧有稽众舍己之

德汉祖有纳谏转圜之美用能极群臣之谋虑任四

海之志力塞未然之咎立非常之功使下情无壅而

刍荛不遣大猷是经而金玉其度者也东方朔曰谈

有悖于耳拂于目谬于心而便于身者有说于目顺

于耳快于心而毁于行者非明王圣主孰能听之盖

君人之用心当如冰鉴之不将不迎山泽之纳污藏

垢然后忠邪立辨囗远咸达择其善者闻斯行诸书

曰嘉言罔攸伏诗曰周道如砥其直如矢是之谓也

书曰木从绳则正后从谏则圣又曰稽于众舍己从

人是知容纳直言乐闻己失讲求至当之理询择悠

久之谋闻善若惊改过弗吝虽婴鳞而无忤惟虚怀

而兼容斯乃明主不恶直以博观臣下宁正言而无

讳者已其或事有过举令未顺时刑罚不中赏任非

允而或予违汝囗官箴王阙过则必正失者斯革始

或违忤终焉听从忘其诽谤之咎谅有忠直之志故

能刑无颇类政无灭裂昭德塞违令闻长世盖所谓

拂于心而求诸道逆于耳而利于行者不可以不察

也已

何垣西畴常言

论听言

人主立政造事图惟永久则当参酌群言是之谓佥

谋智略毕达则当择是而从是之谓独断若事必己

出而弗加咨访乃自用也谓之独断可乎自用则小

是君人者之大戒也

君臣相与谋谟各由其心之相契而入文帝天资仁

厚闻张释之长者之言而悦景帝资禀不及而晁错

术数之说得以投之故以德化民克成刑措之风以

智驭物循致七国之变一言契合治体以分可不谨

人主之心不可有所偏倚汉武初年独任宰相致田

蚡之专恣擅权厥后偏信诤臣致严朱吾丘主父诸

人交私诸侯潜蕴谮诉故曰偏听生奸独任成乱大

哉我宋之祖宗容受谠言养成臣下刚劲之气也朝

廷一黜陟不当一政令未便则正论辐辏各效其忠

虽雷霆之威不避也汉唐恶足以语此哉

有过而讳言适重其过因言而遽改适彰其美晋灵

公冬寒而役民凿池过也能听宛春之谏而能其役

后世有取焉为其能用人之善也况不为灵公者可

讳过而惮改乎

舜取人为善咨四岳辟四门无有不访也近君侧之

人有不待问而自言者或恐其有所挟而言未可遽

信也故必察焉所谓好问而好察迩言是也

同类推荐
  • 不空罥索心咒王经

    不空罥索心咒王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笔髓论

    笔髓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释迦如来成道记注

    释迦如来成道记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诊余举隅录

    诊余举隅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自治官书

    自治官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六御仙道

    六御仙道

    于尘世而言,仙者,可餐霞饮露,驻元长青,搬山倒海,言出法随。于天地而言,仙者,乃逆天之贼,盗天机,改天数,无所不用其极。于仙者而言,修行一道,顺天而又逆天,而其中大神通者,俯瞰众生、落子布局,欲取天地而代之。本已经疏通好关系,准备进入摩云宗外门道观的岳霖,却被突然驾临的宗门亲传弟子一言拒之门外,还不小心得罪与之同时拜山的天才少年,在逃亡过程中被动卷入到一场发生在数十年前的大事件之中。从一粒灰尘陡然变成棋盘上的棋子,他该如何破局?
  • 人类火种

    人类火种

    我们所能经历的最美好的事情是神秘,它是所有真正的艺术和科学的源泉。——爱因斯坦对于历史长河来说,22世纪初步成为宇宙文明的人类就像蹒跚学步的婴儿。美丽的星河并不是羸弱人类的天堂,生存与毁灭才是永恒的主题。但是,又有什么能够阻挡人们探索未知的激情呢?!科学家柳盛将逐步带你进入,属于人类的宇宙纪元。让梦想飞!
  • 这个任务有猫饼

    这个任务有猫饼

    ……简介已死女主:竹苑男主看心情有没有系统:54任务什么都有,只要你想得到,任务里都会有(更新时间不定)最后:祝食用愉快
  • 蚩尤后代在都市

    蚩尤后代在都市

    当你走进一个街边门市的奶茶店的时候或者咖啡厅时,要注意看店里的右侧有没有个门,门内可能隐藏着一位。。。。
  • 重生之成蚊

    重生之成蚊

    且看一只拥有人类灵魂的蚊子如何一步步踏上大陆的巅峰。(很精彩!希望大大点个收藏)
  • 星空帝国之龙的传人

    星空帝国之龙的传人

    一个曾经默默无名的青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开启了尘封的星空之门,一次不同寻常的寻根之旅,揭开了一个伟大民族的起源和一段凄美的故事。爱千年,恨千年,花开花落五千年。身已逝,心永存,只为你那不变的誓言!(欢迎大家多多点评,在您们的帮助下,我会做得更好。如果喜欢请各位大大多推荐,谢谢!)
  • 亲爱的,闺蜜

    亲爱的,闺蜜

    本故事讲述四个大龄都市女,美丽时尚的她们本有着旁人所羡慕的优秀条件,无奈在感情路上都遭遇错的爱情及错的人,于是,离婚的离婚,未婚先孕的未婚先孕,各自都带着尴尬的脚步跨入30岁大关,成了失婚少妇和未婚妈妈。但,尽管如此,她们依然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在遭受女人的最悲哀以后,她们选择互相依靠,勇敢站起来面对新的未来,开始了她们崭新的人生。就在她们自食其力开始悠然自得的时候,爱情却又再一次向她们走来,只是,她们是否还有勇气再去接受爱情呢?曾经,她们都以为爱,断了线,如今,爱却又重新连上了线,这是命运对她们的再一次考验吗!
  • 穿越次元异能世界去爱你

    穿越次元异能世界去爱你

    出版社小编程默在一次地铁意外事件之后,发现自己竟然可以在漫画和现实两个世界之间来回穿越,程默在漫画中越来越不能自拔,漫画里的人物也对现实世界蠢蠢欲动,而异能世界也在程默进入次元世界后开始启动……无限流,喜欢的来看……
  • 维曦

    维曦

    维曦:他既不是光,也不是暗。游离于两者之间,却永远也不会偏向任何一边。
  • 我不乞求他那一吻

    我不乞求他那一吻

    本书分五辑。包括“你曾经走进我的日子”、“相守的日子不谈爱情”、“玫瑰祭”、“遗留在深圳的爱”等二十余篇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