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744900000007

第7章 纪事一

书经大禹谟帝曰咨禹惟时有苗弗率汝徂征禹乃

会群后誓于师曰济济有众咸听朕命蠢兹有苗昏

迷不恭侮慢自贤反道败德君子在野小人在位民

弃不保天降之咎肆予以尔众士奉辞代罪尔尚一

乃心力其克有勋三旬苗民逆命益赞于禹曰惟德

动天无远弗届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帝初于历

山往于田日号泣于旻天于父母负罪引慝祗载见

瞽瞍夔夔齐栗瞽亦允若至諴感神矧兹有苗禹拜

昌言曰俞班师振旅帝乃诞敷文德舞干羽于两阶

七旬有苗格

新书修政语篇大禹之治天下也诸侯万人而禹一

皆知其体故大禹岂能一见而知之也岂能一闻而

识之也诸侯朝会而禹亲服之故是以禹一皆知其

国也其士月朝而禹亲见之故是以禹一皆知其体

也然且大禹其犹大恐诸侯会则问于诸侯曰诸侯

以寡人为骄乎朔日士朝则问于士曰诸大夫以寡

人为汰乎其闻寡人之骄之汰耶而不以语寡人者

此教寡人之残道也灭天下之教也故寡人之所怨

于人者莫大于此也

书经太甲中惟三祀十有二月朔伊尹以冕服奉嗣

王归干亳作书曰民非后罔克胥匡以生后非民罔

以辟四方皇天眷佑有商俾嗣王克终厥德实万世

无疆之休王拜手稽首曰予小子不明于德自底不

类欲败度纵败礼以速戾于厥躬天作孽犹可违自

作孽不可逭既往背师保之训弗克于厥初尚赖匡

救之德图惟终厥

说苑君道篇成王封伯禽为鲁公召而告之曰尔知

为人上之道乎凡处尊位者必以敬下顺德规谏必

开不讳之门撙节安静以藉之谏者勿振以威毋格

其言博采其辞乃择可观夫有文无武无以威下有

武无文民畏不亲文武俱行威德乃成既成威德民

亲以服清白上通巧佞下塞谏者得进忠信乃畜伯

禽再拜受命而辞

正谏篇荆文王得如黄之狗箘簬之矰以畋于云梦

三月不反得舟

作丹

之姬淫期年不听朝保申谏曰

先王卜以臣为保吉今王得如黄之狗箘簬之矰畋

于云泽三月不反及得舟之姬淫期年不听朝王之

罪当笞匍伏将笞王王曰不谷免于襁褓托于诸侯

矣愿请变更而无笞保申曰臣承先王之命不敢废

王不受笞是废先王之命也臣宁得罪于王无负于

先王王曰敬诺乃席王王伏保申束细箭五十跪而

加之王背如此者再谓王起矣王曰有笞之名一也

遂致之保申曰臣闻之君子耻之小人痛之耻之不

变痛之何益保申趋出欲自流乃请罪于王王曰此

不谷之过保将何罪王乃变行从保申杀如黄之狗

折箘簬之矰逐舟之姬务治乎荆兼国三十今荆国

广大至于此者保申敢极言之功也

齐桓公谓鲍叔曰寡人欲铸大钟昭寡人之名焉寡

人之行岂避尧舜哉鲍叔曰敢问君之行桓公曰昔

者吾围谭三年得而不自与者仁也吾北伐孤竹囗

令支而反者武也吾为葵丘之会以偃天下之兵者

文也诸侯抱美玉而朝者九国寡人不受者义也然

则文武仁义寡人尽有之矣寡人之行岂避尧舜哉

鲍叔曰君直言臣直对昔者公子纠在上位而不让

非仁也背太公之言而侵鲁境非义也坛场之上诎

于一剑非武也侄娣不离怀囗非文也凡为不善遍

于物不自知者无天祸必有人害天处甚高其听甚

下除君过言天且闻之桓公曰寡人有过乎幸记之

是社稷之福也子不幸教几有大罪以辱社稷

吕氏春秋真谏篇齐桓公管仲鲍叔囗戚相与饮酒

酣桓公谓鲍叔曰何不起为寿鲍叔奉杯而进曰使

公毋忘出奔在于莒也使管仲毋忘束缚而在于鲁

也使囗戚毋忘其饮牛而居于车下桓公避席再拜

曰寡人与大夫能皆毋妄夫子之言则齐国之社稷

幸于不殆矣当此时也桓公可与言极言矣可与言

极言故可与为霸

新序杂事篇桓公田至于麦丘见麦丘邑人问之子

何为者也对曰麦丘邑人也公曰年几何对曰八十

有三矣公曰美哉寿乎其以子寿祝寡人麦丘邑人

曰祝主君使主君甚寿金玉是贱人为宝桓公曰善

哉至德不孤善言必再吾子其复之麦丘邑人曰祝

主君使主君无羞学无恶下问贤者在傍谏者得人

桓公曰善哉至德不孤善言必三吾子一复之麦丘

邑人曰祝主君使主君无得罪于群臣百姓桓公怫

然作色曰吾闻之子得罪于父臣得罪于君未尝闻

君得罪于臣者也此一言者非夫二言者之匹也子

更之麦丘邑人坐拜而起曰此一言者夫二言之长

也子得罪于父可以因姑姊叔父而解之父能赦之

臣得罪于君可以因便辟左右而谢之君能赦之昔

桀得罪于汤纣得罪于武王此则君之得罪于其臣

者也莫为谢至今不赦公曰善赖国家之福社稷之

灵使寡人得吾子于此扶而载之自御以归礼之于

朝封之以麦丘而断政焉

晋文公田于虢遇一老夫而问曰虢之为虢久矣子

处此故矣虢亡其有说乎对曰虢君断则不能谏则

无与也不能断又不能用人此虢之所以亡文公辍

田而归遇赵衰而告之赵衰曰今其人安在君曰吾

不与之来也赵衰曰古之君子听其言而用其人今

之君子听其言而弃其身哀哉晋国之忧也文公乃

召赏之于是晋国乐纳善言文公卒以霸

晋文公逐麋而失之问农夫老古曰吾麋何在老古

以足指曰如是往公曰寡人问子以足指何也老古

振衣而起曰一不意人君如此也虎豹之居也厌闲

而近人故得鱼囗之居也厌深而之浅故得诸侯厌

众而亡其国诗云维鹊有巢维鸠居之君放不归人

将君之于是文公恐归遇栾武子栾武子曰猎得兽

乎而有悦色文公曰寡人逐麋而失之得善言故有

悦色栾武子曰其人安在乎曰吾未与来也栾武子

曰居上位而不恤其下骄也缓令急诛暴也取人之

言而弃其身盗也文公曰善还载老古与俱归

楚庄王囗政三年不治而好隐戏社稷危国将亡士

庆问左右群臣曰王囗政三年不治而好隐戏社稷

危国将亡何不入谏左右曰子其入矣士庆入再拜

而进曰隐有大鸟来止南山之阳三年不蜚不鸣不

审其故何也王曰子其去矣寡人知之矣士庆曰臣

言亦死不言亦死愿闻其说王曰此鸟不蜚以长羽

翼不鸣以观群臣之慝是鸟虽不蜚蜚必冲天虽不

鸣鸣必惊人士庆稽首曰所愿闻已王大悦士庆之

问而拜之以为令尹授之相印士庆喜出门顾左右

笑曰吾玉成王也中庶子闻之跪而泣曰臣尚衣冠

御郎十三年矣前为豪矢而后为藩蔽王赐士庆相

印而不赐臣臣死将有日矣王曰寡人居泥涂中子

所与寡人言者内不及国家外不及诸侯如子者可

富而不可贵也于是乃出其国宝璧玉以赐之曰忠

信者士之行也言语者士之道路也道路不修治士

无所行矣

楚人有善相人所言无遗策闻于国庄王见而问于

情对曰臣非能相人能观人之交也布衣也其交皆

孝悌笃谨畏令如此者其家必日益身必日安此所

谓吉人也官事君者也其交皆诚信有好善如此者

事君日益官职日益此所谓吉士也主明臣贤左右

多忠主有失皆敢分争正谏如此者国日安主日尊

天下日富此之谓吉主也臣非能相人能观人之交

也庄王曰善于是乃招聘四方之士夙夜不懈遂得

孙叔敖将军子重之属以备卿相遂成霸功诗曰济

济多士文王以宁此之谓也

说苑正谏篇楚庄王立为君三年不听朝乃令于国

曰寡人恶为人臣而遽谏其君者今寡人有国家立

社稷有谏则死无赦苏从曰处君之高爵食君之厚

禄爱其死而不谏其君则非忠臣也乃入谏庄王立

鼓钟之间左伏杨姬右拥越姬左裯囗右朝服曰吾

鼓钟之不暇何谏之听苏从曰臣闻之好道者多资

好乐者多迷好道者多粮好乐者多亡荆国亡无日

矣死臣敢以告王王曰善左执苏从手右抽阴刀刎

钟鼓之悬明日授苏从为相

楚庄王筑层台延石千重延壤百里士有反三月之

粮者大臣谏者七十二人皆死矣有诸御己者违楚

百里而耕谓其耦曰吾将入见于王其耦曰以身乎

吾闻之说人主者皆闲暇之人也然且至而死矣今

子特草茅之人耳诸御己曰若与子同耕则比力也

至于说人主不与子比智矣委其耕而入见庄王庄

王谓之曰诸御己来汝将谏邪诸御己曰君有义之

用有法之行且己闻之土负水者平木负绳者正君

受谏者圣君筑层台延石千重延壤百里民之衅咎

血成于通涂然且未敢谏也己何敢谏乎顾臣愚窃

闻昔者虞不用宫之奇而晋并之陈不用子家羁而

楚并之曹不用僖负羁而宋并之莱不用子猛而齐

并之吴不用子胥而越并之秦人不用蹇叔之言而

秦国危桀杀关龙逢而汤得之纣杀王子比干而武

王得之宣王杀杜伯而周室卑此三天子六诸侯皆

不能尊贤用辩士之言故身死而国亡遂趋而出楚

王遽而追之曰己子反矣吾将用子之谏先日说寡

人者其说也不足以动寡人之心又危

作色

加诸寡

人故皆至而死今子之说足以动寡人之心又不危

加诸寡人故吾将用子之谏明日令曰有能入谏者

吾将与为兄弟遂解层台而罢民楚人歌之曰薪乎

莱乎无诸御己讫无子乎莱乎薪乎无诸御己讫无

人乎

楚庄王欲伐阳夏师久而不罢群臣欲谏而莫敢庄

王猎于云梦椒举进谏曰王所以多得兽者马也而

王国亡王之马岂可得哉庄王曰善不谷知诎强国

之可以长诸侯也知得地之可以为富也而忘吾民

之不用也明日饮诸大夫酒以椒举为上客罢阳夏

之师

新序刺奢篇卫灵公以天寒凿池宛春谏曰天寒起

役恐伤民公曰天寒乎宛春曰君衣狐裘坐熊席隩

隅有是以不寒今民衣弊不补履决不苴君则不

寒民诚寒矣公曰善令罢役左右谏曰君凿池不知

天寒以宛春知而罢役是德归宛春怨归于君公曰

不然宛春鲁国之匹夫吾举之民未有见焉今将令

民以此见之且春也有善寡人有春之善非寡人之

善与

齐景公饮酒而乐释衣冠自鼓缶谓侍者曰仁人亦

乐是夫梁丘子曰仁人耳目亦犹人也奚为独不乐

此也公曰速驾迎晏子晏子朝服而至公曰寡人甚

乐此乐也愿与夫子共之请去礼晏子对曰君之言

过矣齐国五尺之童子力尽胜婴而又胜君所以不

敢乱者畏礼也上若无礼无以使其下下若无礼无

以事其上夫麋鹿唯无礼故父子同人之所以贵

于禽兽者以有礼也诗曰人而无礼胡不遄死故礼

不可去也公曰寡人无良左右淫湎寡人以至于此

请杀之晏子曰左右何罪君若好礼左右有礼者至

无礼者去君若恶礼亦将如之公曰善请革衣冠更

受命乃废酒而更尊朝服而坐觞三行晏子趋出

晏子谏上篇景公饮酒七日七夜不止弦章谏曰君

饮酒七日七夜章愿君废酒也不然章赐死晏子入

见公曰章谏吾曰愿君之废酒也不然章赐死如是

而听之则臣为制也不听又爱其死晏子曰幸矣章

遇君也令章遇桀纣者章死久矣于是公遂废酒

景公之时霖雨十有七日公饮酒日夜相继晏子请

发粟于民三请不见许公命伯遽巡国致能歌者晏

子闻之不说遂分家粟于氓致任器于陌徒行见公

曰十有七日矣怀宝乡有数十饥氓里有数家百姓

老弱冻寒不得裋褐饥饿不得糟糠敝撤无走四顾

无告而君不恤日夜饮酒令国致乐不已马食府粟

狗餍刍豢三保之妾俱足梁肉狗马保妾不已厚乎

民氓百姓不亦薄乎故里穷而无告无乐有上矣饥

饿而无告无乐有君矣婴奉数之策以随百官之吏

民饥饿穷约而无告使上淫湎失本而不恤婴之罪

大矣再拜稽首请身而去遂走而出公从之兼于涂

而不能逮令趣驾追晏子其家不及粟米尽于氓任

器存于陌公驱及之康内公下车从晏子曰寡人有

罪夫子倍弃不援寡人不足以有约也夫子不顾社

稷百姓乎愿夫子之幸存寡人寡人请奉齐国之粟

米财货委之百姓多寡轻重惟夫子之令遂拜于涂

晏子乃反命禀巡氓家有布缕之本而绝食者使有

终月之委绝本之家使有期年之食无委积之氓与

之薪橑使足以毕霖雨令柏巡氓家室不能御者予

之金巡求氓寡用财乏者死三日而毕后者若不用

令之罪公出舍损肉撤酒马不食府粟狗不食囗肉

辟拂嗛齐酒徒减赐三日吏告毕上贫氓万七千家

用粟九十七万钟薪橑万三千乘怀宝二千七百家

金三千公然后就内退食琴瑟不张钟鼓不陈晏子

请左右与可令歌舞足以留思虞者退之辟拂三千

谢于下陈人待三士侍四出之关外也

晏子朝杜扃望羊待于朝晏子曰君奚故不朝对曰

君夜发不可以晏子曰何故对曰梁丘据扃入歌人

虞变齐音晏子退朝命宗祝修礼而拘虞公闻之而

怒曰何故而拘虞晏子曰以新乐淫君公曰诸侯之

事百官之政寡人愿以请子酒醴之味金石之声愿

夫子无与焉夫乐何夫必攻哉对曰夫乐亡而礼从

之礼亡而政从之政亡而国从之国衰臣惧君之逆

政之行有歌纣作北里幽厉之声顾夫淫以鄙而偕

亡君奚轻变夫故哉公曰不幸有社稷之业不择言

而出之请受命矣

景公燕赏于国内万锺者三千锺者五令三出而职

计莫之从公怒令免职计令三出而士师莫之从公

不说晏子见公谓晏子曰寡人闻君国者爱人则能

利之恶人则能疏之今寡人爱人不能利恶人不能

疏失君道矣晏子曰婴闻之君正臣从谓之顺君僻

臣从谓之逆今君赏谗谀之民而令吏必从则是使

君失其道臣失其守也先王之立爱以劝善也其立

恶以禁暴也昔者三代之兴也利于国者爱之害于

国者恶之故明所爱而贤良众明所恶而邪僻灭是

以天下治平百姓和集及其衰也行安简易身安逸

乐顺于己者爱之逆于己者恶之故明所爱而邪僻

繁明所恶而贤良灭离散百姓危覆社稷君上不度

圣王之兴而下不观惰君之衰臣惧君之逆政之行

有司不敢争以覆社稷危宗庙公曰寡人不知也请

从士师之策国内之禄所收者三也

翟王子羡臣于景公以重驾公观之而不说也嬖人

婴子欲观之公曰及晏子寝病也居囿中台上以观

之婴子说之因为之请曰厚禄之公许诺晏子起病

而见公公曰翟王子羡之驾寡人甚说之请使之示

乎晏子曰驾御之事臣无职焉公曰寡人一乐之是

欲禄之以万锺其足乎对曰昔卫士东野之驾也公

说之婴子不说公曰不说遂不观今翟王子羡之驾

也公不说婴子说公因悦之为请公许之则是妇人

为制也且不乐治人而乐治马不厚禄贤人而厚禄

御夫昔者先君桓公之地狭于今修法治广政教以

霸诸侯今君之诸侯无能亲也岁凶年饥道途死者

相望也君不此忧耻而惟图耳目之乐不修先君之

功烈而惟饰驾御之伎则公不顾民而忘国甚矣且

诗曰载骖载驷君子所诫夫驾八固非制也今又重

此其为非制也不滋甚乎且君苟美乐之国必众为

之田猎则不便道行致远则不可然而用马数倍此

非御下之道也淫于耳目不当民务此圣王之所禁

也君苟美乐之诸侯必或效我君无厚德善政以被

诸侯而易之以僻此非所以子民彰名致远亲邻国

之道也且贤良废灭孤寡不振而听嬖妾以禄御夫

以畜怨与民为雠之道也诗曰哲夫成城哲妇倾城

今君不思成城之求而惟倾城之务国之亡日至矣

君其图之公曰善遂不复观乃罢归翟王子羡而疏

嬖人婴子

景公疥且疟期年不已召会谴梁丘据晏子而问焉

曰寡人之病病矣使史固与祝佗巡山川宗庙牺牲

珪璧莫不备具数其常多先君桓公桓公一则寡人

再病不已滋甚予欲杀二子者以说于上帝其可乎

会谴梁丘据曰可晏子不对公曰晏子何如晏子曰

君以祝为有益乎公曰然若以为有益则诅亦有损

也君疏辅而远拂忠臣拥塞谏言不出臣闻之近臣

嘿远臣喑众口铄金今自聊摄以东姑尤以西者此

其人民众矣百姓之咎怨诽谤诅君于上帝者多矣

一国诅两人祝虽善祝者不能胜也且夫祝直言情

则谤吾君也隐匿过则欺上帝也上帝神则不可欺

上帝不神祝亦无益愿君察之也不然则无罪****

所以灭也公曰善解余惑加冠命会谴毋治齐国之

政梁丘据毋治宾客之事兼属之晏子晏子辞不得

命受相退把政改月而君病悛

楚巫微导裔疑以见景公侍坐三日景公说之楚巫

曰公明神主之帝王之君也公即位有七年矣事未

大济者明神未至也请致五帝以明君德景公再拜

稽首楚巫曰请巡国郊以观帝位至于牛山而不敢

登曰五帝之位在于国南请斋而后登之公命百官

供斋具于楚巫之所裔款视事晏子闻之而见于公

曰公令楚巫斋牛山乎公曰然致五帝以明寡人之

囗神将降福于寡人其有所济乎晏子曰君之言过

矣古之王者德厚足以安世行广足以容众诸侯戴

之以为君长百姓归之以为父母是故天地四时和

而不失星辰日月顺而不乱德厚行广配天象时然

后为帝王之君神明之主古者不慢行而繁祭不轻

身而恃巫今政乱而行僻而求五帝之明德也弃贤

而用巫而求帝王之在身也夫民不苟德福不苟降

君之帝王不亦虽乎惜乎君位之高所论之卑也公

曰裔款以楚巫命寡人曰试尝见而观焉寡人见而

说之信其道行其言今夫子讥之请逐楚巫而拘裔

款晏子曰楚巫不可出公曰何故对曰楚巫出诸侯

必或受之公信之以过于内不知出以易诸侯于外

不仁请东楚巫而拘裔款公曰诺

齐大旱逾时景公召群臣问曰天不雨久矣民且有

饥色吾使人卜云祟在高山广水寡人欲少赋敛以

祠灵山可乎群臣莫对晏子进曰不可祠此无益也

夫灵山固以石为身以草木为发天久不雨发将焦

身将熟彼独不欲雨乎祠之无益公曰不然吾欲祠

河伯可乎晏子曰不可河伯以水为国以鱼鳖为民

天久不雨泉将下百川竭国将亡民将灭矣彼独不

欲雨乎祠之何益景公曰今为之奈何晏子曰君诚

避宫殿暴露与灵山河伯共忧其幸而雨乎于是景

公出野居暴露三日天果大雨民尽得种时景公曰

善哉晏子之言可无用乎其维有德

景公出游于寒涂睹死胔默然不问晏子谏曰昔吾

先君桓公出游睹饥者与之食睹疾者与之财使令

不劳力籍敛不费民先君将游百姓皆悦曰君当幸

游吾乡乎今君游于寒涂据四十里之氓殚财不足

以奉敛尽力不能周役民氓饥寒冻馁死胔相望而

君不问失君道矣财屈力竭下无以亲上骄泰奢侈

上无以亲下上下交离君臣无亲此三代之所以哀

也今君行之婴惧公族之危以为异姓之福也公曰

然为上而忘下厚籍敛而忘民吾罪大矣于是敛死

胔发粟于民据四十里之民不服政其年公三月不

出游

景公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公被狐白之裘坐堂侧

陛晏子入见立有间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

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晏子曰婴闻古之贤君饱

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

知也公曰善寡人闻命矣乃令出裘发粟与饥寒令

所睹于涂者无问其乡所睹于里者无问其家循国

计数无言其名士既事者兼月疾者兼岁孔子闻之

曰晏子能明其所欲景公能行其所善也

晏公之时荧惑守于虚期年不去公异之召晏子而

问曰吾闻之人行善者天赏之行不善者天殃之荧

惑天罚也今留虚其孰当之晏子曰齐当之公不说

曰天下大国十二皆曰诸侯齐独何以当晏子曰虚

齐野也且天之下殃固于富强为善不用出政不行

贤人使远谗人反昌百姓疾怨自为祈祥录录强食

进死何伤是以列舍无次变星有芒荧惑回逆孽星

在旁有贤不用安得不亡公曰可去乎对曰可致者

可去不可致者不可去公曰寡人为之若何对曰盍

去冤聚之狱使反田矣散百官之财施之民矣振孤

寡而敬老人矣夫若是者百恶可去何独是孽乎公

曰善行之三月而荧惑迁

景公畋于署梁十有八日而不返晏子自国往见公

比至衣冠不正不革衣冠望游而驰公望见晏子下

而急带曰夫子何为遽国家无有故乎晏子对曰不

亦急也虽然婴愿有复也国人皆以君为安野而不

安国好兽而恶民毋乃不可乎公曰何哉吾为夫妇

狱讼之不正乎则泰士子牛存矣为社稷宗庙之不

飨乎则泰祝子游存矣为诸侯宾客莫之应乎则行

人子羽存矣为田野之不辟仓库之不实则申田存

焉为国家之有余不足聘乎则吾子存矣寡人之有

五子犹心之有四支心有四支故心得佚焉今寡人

有五子故寡人得佚焉岂不可哉晏子对曰婴闻之

与君言异若乃心之有四支而心得佚焉可得令四

支无心十有八日不亦久乎公于是罢畋而归

景公射鸟野人骇之公怒令吏诛之晏子曰野人不

知也臣闻赏无功谓之乱罪不知谓之虐两者先王

之禁也以飞鸟犯先王之禁不可今君不明先王之

制而无仁义之心是以从欲而轻诛夫鸟兽固人之

养也野人骇之不亦宜乎公曰善自今已后弛鸟兽

之禁无以苛民也

谏下篇景公有所爱槐令吏谨守之植木县之下令

曰犯槐者刑伤之者死有不闻令醉而犯之者公闻

之曰是先犯我令使吏拘之且加罪焉其子往辞晏

子之家托曰负廓之民贱妾请有道干相国不胜其

欲愿得充数乎下陈晏子闻之笑曰婴其淫于色乎

何为老而见囗虽然是必有故令内之女子入门晏

子望见之曰怪哉有深忧进而问曰所忧何也对曰

君树槐县令犯之者刑伤之者死妾父不仁不闻令

醉而犯之吏将加罪焉妾闻之明君莅国立政不损

禄不益刑又不以私恚害公法不为禽兽伤人民不

为草木伤禽兽不为野草伤禾苗吾君欲以树木之

故杀妾父孤妾身此令行于民而法于国矣虽然妾

闻之勇士不以众强凌孤独明惠之君不拂是以行

其所欲此譬之犹自治鱼鳖者也去其腥臊者而已

昧墨与人比居庾肆而教人危坐今君出令于民者

可法于国而善益于后世则父死亦当矣妾为之收

亦宜矣甚乎今之令不然以树木之故罪法妾父妾

恐其伤察吏之法而害明君之义也邻国闻之皆谓

吾君爱树而贱人其可乎愿相国察妾言以裁犯禁

者晏子曰甚矣吾将为子言之于君使人送之归明

日早朝而复于公曰婴闻之穷民财力以供嗜欲谓

之暴崇玩好威严拟乎君谓之逆刑杀不辜谓之贼

此三者守国之大殃今君穷民财力以羡馁食之贝

繁钟鼓之乐极宫室之观行暴之大者崇玩好县爱

槐之令载过者驰步过者趋威严拟乎君逆之明者

也犯槐者刑伤槐者死杀不称****之深者君享国

德行未见于众而三辟着于国婴恐不可以囗国子

民也公曰微大夫教寡人几有大罪以累社稷今子

大夫教之社稷之福寡人受命矣晏子出公令趣罢

守槐之役拔置县之木废伤槐之法出犯槐之囚

景公树竹令吏谨守之公出过之有斩竹者焉公以

车逐得而拘之将加罪焉晏子入见曰公亦闻吾先

君丁公乎公曰何如晏子曰丁公伐曲沃胜之止其

财出其民公曰自囗之有舆死人以出者公怪之令

吏视之则其中金与玉焉吏请杀其人收其金玉公

曰以兵降城以众围财不仁且吾闻之人君者宽惠

慈众不身传诛令舍之公曰善晏子退公令出斩竹

之囚

景公令兵搏治当冰月之间而寒民多冻馁而功

不成公怒曰为我杀兵二人晏子曰诺少为间晏子

曰昔者先君庄公之伐于晋也其役杀兵四人今令

而杀兵二人是师杀之半也公曰诺是寡人之过也

令止之

晏子使于鲁比其返也景公使国人起大台之役岁

寒不已冻馁之者乡有焉国人望晏子晏子至已复

事公乃坐饮酒乐晏子曰君若赐臣臣请歌之歌曰

庶民之言曰冻水洗我若之何太上靡散我若之何

歌终喟然叹而流涕公就止之曰夫子曷为至此殆

为大台之役夫寡人将速罢之晏子再拜出而不言

遂如大台执朴鞭其不务者曰吾细人也皆有盖庐

以避燥湿君为壹台而不速成何为国人皆曰晏子

助天为虐晏子归未至而君出令趣罢役车驰而人

趋仲尼闻之喟然叹曰古之善为人臣者声名归之

君祸灾归之身入则切磋其君之不善出则高誉其

君之德义是以虽事情君能使垂衣裳朝诸侯不敢

伐其功当此道者其晏子是耶

景公为长庲将欲美之有风雨作公与晏子入坐饮

酒致堂上之乐酒酣晏子作歌曰穗乎不得获秋风

至兮殚零落风雨之弗杀也太上之靡弊也歌终顾

而流涕张躬而舞公就晏子而止之曰今日夫子为

赐而诫于寡人是寡人之罪遂废酒罢役不果成长

景公筑路寝之台三年未息又为长庲之役二年未

息又为邹之长涂晏子谏曰百姓之力勤矣公不息

乎公曰涂将成矣请成而息之对曰明君不屈民财

者不得其利不穷民力者不得其乐昔者楚灵王作

顷宫三年未息也又为章华之台五年又不息也干

溪之役八年百姓之力不足而息也灵王死干干溪

而民不与君归今君不遵明君之义而循灵王之迹

婴惧君有暴民之行而不睹长庲之乐也不若息之

公曰善非夫子者寡人不知得罪于百姓深也于是

令勿委坏余财勿收斩板而去之

景公春夏游猎又起大台之役晏子谏曰春夏起役

且游猎夺民农囗国家空虚不可景公曰吾闻相贤

者国治臣忠者主逸吾年无几矣欲遂吾所乐卒吾

所好子其息矣晏子曰昔文王不敢盘游于田故国

昌而民安楚灵王不废干溪之役起章华之台而民

叛之今君不革将危社稷而为诸侯笑臣闻忠不避

死谏不违罪君不听臣臣将游矣景公曰唯唯将弛

罢之未几朝韦冏解役而归

景公猎休坐地而食晏子后至左右灭葭而席公不

说曰寡人不席而坐地二三子莫席而子独搴草而

坐之何也晏子对曰吾闻介胄坐阵不席狱讼不席

尸坐堂上不席三者皆忧也故不敢以忧侍坐公曰

诺令人下席曰大夫皆席寡人亦席矣

景公出猎上山见虎下泽见蛇归召晏子而问之曰

今日寡人出猎上山则见虎下泽则见蛇殆所谓不

祥也晏子对曰国有三不祥是不与焉夫有贤而不

知一不祥知而不用二不祥用而不任三不祥也所

谓不祥乃若此者今上山见虎虎之室也下山见蛇

蛇之穴也如虎之室如蛇之穴而见之曷为不祥

景公为台台成又欲为钟晏子谏曰君国者不乐民

之哀君不胜欲既筑台矣今复为钟是重敛于民民

必哀矣夫敛民之哀而以为乐不祥非所以君国者

公乃止

景公为西曲潢其深灭轨高三仞横木龙蛇立木鸟

兽公衣黼黻之衣素绣之裳一衣而五彩具焉带球

玉而冠且被发乱首南面而立傲然晏子见公曰昔

仲父之霸何如晏子抑首而不对公又曰昔管文仲

之霸何如晏子对曰君横木龙蛇立木鸟兽亦室一

就矣何暇在霸哉且公伐宫室之美矜衣服之丽一

衣而五彩具焉带球玉而乱首被发亦室一容矣万

乘之君而一心于邪君之魂魄亡矣以谁与图霸哉

公下堂就晏子曰梁丘据裔款以室之成告寡人是

以窃袭此服与据为笑又使夫子及寡人请改室易

服而敬听命其可乎晏子曰夫二子营君以邪公安

得知道哉且伐木不自其根则孽又生也公何不去

二子者毋使耳目淫焉景公为巨冠长衣以听朝疾

视矜立日晏不罢晏子进曰圣人之服中侻而不驵

可以导众其动作侻顺而不逆可以奉生是以下皆

法其服而民争学其容今君之服驵华不可以导众

民疾视矜立不可以奉生日晏矣君不若脱服就燕

公曰寡人受命退朝遂去衣冠不复服

晏子朝复于景公曰朝居严乎公曰严居朝则曷害

于治国家哉晏子对曰朝居严则下无言下无言则

上无闻矣下无言则吾谓之喑上无闻则吾谓之聋

聋喑非害国家而如何也且合升鼓之微以满仓廪

合疏缕之绨以成帷幕太山之高非一石也累卑然

后高天下者非用一士之言也固有受而不用恶有

拒而不受者哉

问上篇景公问晏子曰古之盛君其行如何晏子对

曰薄于身而厚干民约于身而广于世其处上也足

比明政行教不以威天下其取财也权有无均贫富

不以养嗜欲诛不避贵赏不遗贱不淫于乐不遁于

哀尽智导民而不伐焉劳力岁事而不贵焉为政尚

相利故下不以相害行教尚相爱故民不以相恶为

名刑罚中于法废罪顺于民是以贤者处上而不华

不肖者处下而不怨四海之内社稷之中粒食之民

一意同欲若夫私家之政生有遗教此盛君之行也

公不图晏子曰臣闻问道者更正闻道者更容今君

税敛重故民心离市买悖故商旅绝玩好充故家货

殚积邪在于上蓄怨藏于民嗜欲备于侧毁非满于

国而公不图公曰善于是令玩好不御公市不豫宫

室不饰业土不成止役轻税上下行之百姓相亲

杂下篇景公欲更晏子之宅曰子之宅近市湫隘嚣

尘不可以居请更诸爽垲者晏子辞曰君之先臣容

焉臣不足以嗣之于臣侈矣且小人近市朝夕得所

求小人之利也敢烦里旅公笑曰子近市识贵贱乎

对曰既窃利之敢不识乎公曰何贵何贱是时也公

繁于刑有鬻踊者故对曰踊贵而屦贱公愀然改容

公为是省于刑君子曰仁人之言其利博哉晏子一

言而齐侯省刑诗曰君子如祉乱庶遄已其是之谓

左传昭公二十年十二月齐侯至自田晏子侍于遄

台子犹驰而造焉公曰唯据与我和夫晏子对曰据

亦同也焉得为和公曰和与同异乎对曰异和如羹

焉水火酰醢盐梅以烹鱼肉燀之以薪宰夫和之齐

之以味济其不及以泄其过君子食之以平其心君

臣亦然君所谓可而有否焉臣献其否以成其可君

所谓否而有可焉臣献其可以去其否是以平政而

不干民无争心故诗曰亦有和羹既戒既平鬷嘏无

言时靡有争先王之济五味和五声也以平其心成

其政也声亦如味一气二体三类四物五声六律七

音八风九歌以相成也清浊小大短长疾徐哀乐刚

柔迟速高下出入周疏以相济也君子听之以平其

心心平德和故诗曰德音不瑕今据不然君所谓可

据亦曰可君所谓否据亦曰否若以水济水谁能食

之若琴瑟之专壹谁能听之同之不可也如是

说苑正谏篇景公有马其圉人杀之公怒援戈将自

击之晏子曰此不知其罪而死臣请为君数之令知

其罪而杀之公曰诺晏子举戈临之曰汝为吾君养

马而杀之而罪当死汝使吾君以马之故杀圉人而

罪又当死汝使吾君以马故杀人闻于四邻诸侯汝

罪又当死公曰夫子释之夫子释之忽伤吾仁也

景公好弋使烛雏主鸟而亡之景公怒而欲杀之晏

子曰烛雏有罪请数之以其罪乃杀之景公曰可于

是乃召烛雏数之景公前曰汝为吾君主鸟而亡之

是一罪也使吾君以鸟之故杀人是二罪也使诸侯

闻之以吾君重鸟而轻士是三罪也数烛雏罪已毕

请杀之景公曰止勿杀而谢之

景公正书被发乘六马御妇人以出正闺则跪击其

马而反之曰尔非吾君也公惭而不朝晏子睹裔敖

而问曰君何故不朝对曰昔者君正昼被发乘六马

御妇人出正闺刖跪击其马而反之曰尔非吾君也

公惭而反不果出是以不朝晏子入见公曰昔者寡

人有罪被发乘六马以出正闺刖跪击其马而反之

曰尔非吾君也寡人以天子大夫之赐得率百姓以

守宗庙今见戮于刖跪以辱社稷吾犹可以齐于诸

侯乎晏子对曰君无恶焉臣闻之下无直辞上无隐

君民多讳言君有骄行古者明君在上下有直辞君

上好善民无讳言今君有失行而刖跪有直辞是君

之福也故臣来庆请赏之以明君之好善礼之以明

君之受谏公笑曰可乎晏子曰可于是令刖跪倍资

无正时朝无事

景公游于海上而乐之六月不归令左右曰敢有先

言归者致死不赦颜烛趋进谏曰君乐治海上而六

月不归彼傥有治国者君且安得乐此海也景公援

戟将斫之颜烛趋进抚衣待之曰君奚不斫也昔者

桀杀关龙逢纣杀王子比干君之贤非此二主也臣

之材亦非此二子也君奚不斫以臣参此二人者不

亦可乎景公说遂归中道闻国人谋不内矣

景公有臣曰诸御鞅谏简公曰田常与宰予此二人

者甚相憎也臣恐其相攻相攻虽叛而危之不可愿

君去一人简公曰非细人之所敢议也居无几何田

常果攻宰予于庭贼简公于朝简公喟焉太息曰余

不用鞅之言以至此患故忠臣之言不可不察也

礼记檀弓知悼子卒未葬平公饮酒师旷李调侍鼓

钟杜篑自外来闻钟声曰安在曰在寝杜篑入寝历

阶而升酌曰旷饮斯又酌曰调饮斯又酌堂上北面

坐饮之降趋而出平公呼而进之曰篑曩者尔心或

开予是以不与尔言尔饮旷何也曰子卯不乐知悼

子在堂斯其为子卯也大矣旷也太师也不以诏是

以饮之也尔饮调何也曰调也君之臣也为一饮

一食忘君之疾是以饮之也尔饮何也曰蒉也宰夫

也非刀七是共又敢与知防是以饮之也平公曰寡

人亦有过焉酌而饮寡人杜蒉洗而扬觯公谓侍者

曰如我死则必毋废斯爵也至于今既毕献斯扬觯

谓之杜举

说苑正谏篇晋平公使叔向聘于吴二人拭舟以逆

之左五百人右五百人有绣衣而豹裘者有锦衣而

狐裘者叔向归以告平公平公曰吴其亡乎奚以敬

舟奚以敬民叔向对曰君为驰底之台上可以发千

兵下可以陈钟鼓诸侯闻君者亦曰奚以敬台奚以

敬民所敬各异也于是平公乃罢台

晋平公好乐多其赋敛下治城郭曰敢有谏者死国

人忧之有咎犯者见门大夫曰臣闻主君好乐故以

乐见门大夫入言曰晋人咎犯也欲以乐见平公曰

内之止坐殿上则出钟磬竽瑟坐有顷平公曰客子

为乐咎犯对曰臣不能为乐臣善隐平公召隐士十

二人咎犯曰隐臣窃顾昧死御平公曰诺咎犯申其

左臂而诎五指平公问于隐官曰占之为何隐官皆

曰不知平公曰归之咎犯则申其一指曰是一也便

游赭尽而峻城阙二也柱梁衣绣士民无褐三也侏

儒有余酒而死士渴四也民有饥色而马有粟秩五

也近臣不敢谏远臣不敢达平公曰善乃屏钟鼓除

竽瑟遂与咎犯参治国

贵德篇晋平公春筑台叔向曰不可古者圣王贵德

而务施缓刑辟而趋民时今春筑台是夺民时也夫

德不施****不归刑不缓则百姓愁使不归之民役

愁怨之百姓而又夺其时是重竭也夫牧百姓养育

之而重竭之岂所以定命安存而称为人君于后世

哉平公曰善乃罢台役

新序杂事篇晋平公问于叔向曰国家之患孰为大

对曰大臣重禄而不极谏近臣畏罚而不敢言下情

不上通此患之大者也公曰善于是令国曰欲进善

言谒者不通罪当死

韩子外储说齐景公之晋从平公饮师旷待坐始坐

景公问政于师旷曰太师将奚以教寡人师旷曰君

必惠民而已中坐酒酣将出又复问政于师旷曰太

师奚以教寡人曰君必惠民而已矣景公出之舍师

旷送之又问政于师旷师旷曰君必惠民而已矣景

公归思未醒而得师旷之所谓公子尾公子夏者景

公之二弟也甚得齐民家富贵而民说之拟于公室

此危吾位者也今谓我惠民者使我与二弟争民耶

于是反国发廪粟以赋众贫散府余财以赐孤寡仓

无陈粟府无余财宫妇不御者出嫁之七十受禄米

鬻德惠施于民也已与二弟争居二年二弟出走公

子夏逃楚公子尾走晋

楚王谓田鸠曰墨子者显学也其身体则可其言多

而不辩何也曰昔秦伯嫁其女于晋公子令晋为之

饰装从衣文之媵七十人至晋晋人爱其妾而贱公

女此可谓善嫁妾而未可谓善嫁女也楚人有卖其

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熏桂椒之椟缀以珠玉饰以

玫瑰辑以翡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此可谓善卖

椟矣未可谓善鬻珠也今世之谈也皆道辩说文辞

之言人主览其文而忘有用墨子之说传先王之道

论圣人之言以宣告人若辩其辞则恐人怀其文忘

其直以文害用也此与楚人鬻珠秦伯嫁女同类故

其言多不辩

堂溪公谓昭侯曰今有千金之玉囗通而无当可以

盛水乎昭侯曰不可有瓦器而不漏可以盛酒乎昭

侯曰可对曰夫瓦器至贱也不漏可以盛酒虽有千

金之玉囗至贵而无当漏不可盛水则人孰注浆哉

今为人主而漏其群臣之语是犹无当之玉囗也虽

有圣智莫尽其术为其漏也昭侯曰然昭侯闻堂溪

公之言自此之后欲发天下之大事未尝不独寝恐

梦言而使人知其谋也一曰堂溪公见昭侯曰今有

白玉之囗而无当有瓦囗而有当君渴将何以饮君

曰以瓦囗堂溪公曰白玉之囗美而君不以饮者以

其无当耶君曰然堂溪公曰为人主而漏泄其群臣

之语譬犹玉囗之无当堂溪公每见而出昭侯必独

卧惟恐梦言泄于妻妾申子曰独视者谓明独听者

谓聪能独断者故可以为天下主

国语灵王虐白公子张骤谏王患之谓史老曰吾欲

已子张之谏若何对曰用之实难已之易也若谏君

则曰余左执鬼中右执殇宫凡百箴谏吾尽闻之矣

宁闻它言白公又谏王如史老之言对曰昔殷武丁

能耸其德至于神明以入于河自河沮亳于是乎三

年默以思道卿士患之曰王言以出令也若不言是

无所囗令也武丁于是作书曰以余正四方余恐德

之下类兹故不言如是而又使以象梦求四方之贤

圣得傅说以来升以为公而使朝夕规谏曰若金用

女作砺若津水用女作舟若大旱用女作霖雨启乃

心沃朕心若药不瞑眩厥疾不瘳若跣不视地厥足

用伤若武丁之神明也其圣之睿广也其知之不疚

也犹自谓未乂故三年默以思道既得道犹不敢专

制使以象旁求圣人既得以为辅又恐其荒失遗忘

故使朝夕规诲箴谏曰必交修余无余弃也今吾君

或者未及武丁而恶规谏者不亦难乎齐桓晋文皆

非嗣也还轸诸侯不敢淫逸心类德音以得有国近

臣谏远臣谤舆人诵以自诰也是以其入也四封不

备一同而至于有畿田以属诸侯至于今为令君桓

文皆然君不度忧于二令君而欲自逸也无乃不可

乎周诗有之曰弗躬弗亲庶民弗信臣惧民之不信

君也故不敢不言不然何急其以言取囗也王病之

曰子复语不囗虽不能用吾慭置之于耳对曰赖君

之用也故言不然巴浦之犀牦兕象其可尽乎其又

以规为瑱也遂趋而退归杜门不出七月乃有干溪

之乱灵王死之

吴人入楚昭王出奔济于成臼见蓝尹亹载其孥王

曰载予对曰自先王莫队其国当君之世而亡之君

之过也遂去王王归又求见王王欲执之子西曰请

听其辞夫有其故王使谓之曰成臼之役而弃不谷

今而敢来何也对曰昔瓦唯长旧怨以败于柏举故

君及此今又效之无乃不可乎臣避于成臼以儆君

也庶悛而更乎今之敢见观君之德也曰庶惧而鉴

前恶乎君若不鉴而长之君实有国而不受臣何有

于死死在司败矣唯君图之子西曰使复其位以无

忘前败王乃见之

说苑正谏篇楚昭王欲之荆台游司马子綦进谏曰

荆台之游左洞庭之波右彭蠡之水南望猎山下临

方淮其乐使人遗老而忘死人君游者尽以亡其国

愿大王勿往游焉王曰荆台乃吾地也有地而游之

子何为绝我游乎怒而击之于是令尹子西驾安车

四马径于殿下曰今日荆台之游不可不观也王登

车而拊其背曰荆台之游与子共乐之矣步马十里

引辔而止曰臣不敢下车愿得有道大王肯听之乎

王曰第言之令尹子西曰臣闻之为人臣而忠其君

者爵禄不足以赏也为人臣而谀其君者刑罚不足

以诛也若司马子綦者忠臣也若臣者谀臣也愿大

王杀臣之躯罚臣之家而禄司马子綦王曰若我能

止听公子独能禁我游耳后世游之无有极时奈何

令尹子西曰欲禁后世易耳愿大王山陵崩囗为陵

于荆台未尝有持钟鼓管弦之乐而游于父之墓上

者也于是王还车卒不游荆台令罢先置孔子从鲁

闻之曰美哉令尹子西谏之于十里之前而权之于

百世之后者也

吴王欲伐荆告其左右曰敢有谏者死舍人有少孺

子者欲谏不敢则怀丸操弹游于后园露沾其衣如

是者三旦吴王曰子来何苦沾衣如此对曰园中有

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

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黄雀

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务

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吴王曰善哉乃

罢其兵

吴王欲从民饮酒伍子胥谏曰不可昔白龙下清冷

之渊化为鱼渔者豫且射中其目白龙上诉天帝天

帝曰鱼固人之所射也若是豫且何罪夫白龙天帝

贵畜也豫且宋国贱臣也白龙不化豫且不射令弃

万乘之位而从布衣之士饮酒臣恐其有豫且之患

矣王乃止

孔丛子对魏王篇齐王行车裂之刑群臣诤之弗听

子高见于齐王曰闻君行车裂之刑无道之刑也而

君行之臣窃以为下吏之过也王曰寡人尔民多犯

法为法之轻也子高曰然此诚君之盛意也夫人含

五帝之性有喜怒哀乐喜怒哀乐无过其节节过则

毁于义民多犯法以法重无所措手足也今天下悠

悠士无定处有德则住无德则去欲规霸王之业与

众大国为难而行酷刑以惧远近国内之民将叛四

方之士不至此乃亡国之道君之下吏不具以闻徒

恐逆主意以为忧不虑不谏之危亡其所矜者小所

丧者大故曰下吏之过也臣观之又非徒不诤而已

也心知此事之为不可将有非议在后则因曰君忿

意实然我谏诤必有龙逢比干之祸是为虚自居于

忠正之地而暗推君主使同于桀纣也且夫为人臣

见主非而不诤以陷主于危亡罪之大者也人主疾

臣之弼己而恶之资臣以箕子比干之忠惑之大者

也齐王曰谨闻命遂除车裂之法焉

新序杂事篇昔者周舍事赵简子立赵简子之门三

日三夜简子使人出问之曰夫子将何以令我周舍

曰愿为谔谔之臣墨笔操牍随君之后司君之过而

书之日有记也月有效也岁有得也简子悦之与处

居无几何而周舍死简子厚葬之三年之后与诸大

夫饮酒酣简子泣诸大夫起而出曰臣有死罪而不

自知也简子曰大夫反无罪昔者吾友周舍有言曰

百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众人之唯唯不如周舍之

谔谔昔纣昏昏而亡武王谔谔而昌自周舍之死后

吾未尝闻君过也故人君不闻其非及闻而不改者

亡吾国其几于亡矣是以泣也

魏文侯与士大夫坐问曰寡人何如君也群臣皆曰

君仁君也次至翟黄曰君非仁君也曰子何以言之

对曰君伐中山不以封君之弟而以封君之长子臣

以此知君之非仁君文侯大怒而逐翟黄黄起而出

次至任座文侯问寡人何如君也任座对曰君仁君

也曰子何以言之对曰臣闻之其君仁者其臣直向

翟黄之言直臣是以知君仁君也文侯曰善复召翟

黄入拜为上卿

楚人有献鱼楚王者曰今日渔获食之不尽卖之不

售弃之又惜故来献也左右曰鄙哉辞也楚王曰子

不知渔者仁人也盖闻囷仓粟有余者国有饿民后

宫多幽女者下民多旷夫余衍之蓄聚于府库者境

内多贫困之民皆失君人之道故庖有肥鱼囗有肥

马民有饥色是以亡国之君藏于府库寡人闻之久

矣未能行也渔者知之其以此喻寡人也且今行之

于是乃遣使恤鳏寡而存孤独出仓粟发币帛而赈

不足罢去后宫不御者出以妻鳏夫楚民欣欣大悦

邻国归之故渔者一献余鱼而楚国赖之可谓仁智

刺奢篇魏文侯见箕季其墙坏而不筑文侯曰何为

不筑对曰不时其墙枉而不端问曰何不端曰固然

从者食其园之桃箕季禁之少焉日晏进粝餐之食

瓜瓠之羹文侯出其仆曰君亦无得于箕季矣曩者

进食臣窃窥之粝餐之食瓜瓠之羹文侯曰吾何无

得于季也吾一见季而得四焉其墙坏不筑云待时

者教我无夺农时也墙枉而不端对曰固然者是教

我无侵封疆也从者食园桃箕季禁之岂爱桃哉是

教我下无侵上也食我以粝餐者季岂不能具五味

哉教我无多敛于百姓以省饮食之养也

魏王将起中天台令曰敢谏者死许绾负操锸入曰

闻大王将起中天台臣愿加一力王曰子何力有加

绾曰虽无力能商台王曰若何曰臣闻天与地相去

万五千里今王因而半之当起七千五百里之台高

既如是其趾须方八千里尽王之地不足以为台趾

古者尧舜建诸侯地方五千里王必起此台先以兵

伐诸侯尽有其地犹不足又伐四夷得方八千里乃

足以为台趾林木之积人徒之众仓廪之储数以万

亿度八千里之外当定农亩之地足以奉给王之台

者台具以备乃可以作魏王无以应乃罢起台

战国策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

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

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

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

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

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熟视之自以为

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

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

欲有求于我也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

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

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

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

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

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

赏能谤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

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

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

战胜于朝廷

江乙欲恶昭奚恤于楚谓楚王曰下比周则上危下

分争则上安王亦知之乎愿王勿忘也且人有好扬

人之善者于王何如王曰此君子也近之江乙曰有

人好扬人之恶者于王何如王曰此小人也远之江

乙曰然则且有子杀其父臣杀其主者而王终已不

知者何也以王好闻人之美恶闻人之恶也王曰善

寡人愿两闻之

新序刺奢篇齐宣王为大室大盖百亩堂上三百尺

以齐国之大具之三年而未能成群臣莫敢谏者香

居问宣王曰荆王释先王之礼乐而为淫乐敢问荆

邦为有主乎王曰为无主敢问荆邦为有臣乎王曰

为无臣香居曰今王为大室三年不能成而群臣莫

敢谏者敢问王有臣乎王曰为无臣香居曰臣请避

矣趋而出王曰香子留何谏寡人之晚也遽召尚书

曰书之寡人不肖好为大室香子止寡人也

杂事篇梁君出猎见白雁群梁君下车彀弓欲射之

道有行者梁君谓行者止行者不止白雁群骇梁君

怒欲射行者其御公孙袭下车抚矢曰君止梁君忿

然作色而怒曰袭不与其君而顾与他人何也公孙

袭对曰昔齐景公之时天大旱三年卜之曰必以人

祠乃雨景公下堂顿首曰凡吾所以求雨者为吾民

也今必使吾以人祠乃且雨寡人将自当之言未卒

而天大雨方千里者何也为有德于天而惠于民也

今主君以白雁之故而欲射人袭谓主君言无异于

虎狼梁君援其手与上车归入庙门呼万岁曰幸哉

今日也他人猎皆得禽兽吾猎得善言而归

同类推荐
  • 洞真太上飞行羽经九真升玄上记

    洞真太上飞行羽经九真升玄上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小问

    小问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奇门旨归

    奇门旨归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学易居笔录

    学易居笔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南亭

    南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花开花落几时有

    花开花落几时有

    花一般的姑娘频频遭遇挑衅,没事,我们还小,绝技太少,咱们做“忍者”,但绝技虽少,整个世界横着走也够了,且看八女纵横天下。开夜店,没一件正经的事,但渣男渣女也遇见了不少,姐们不想惹你,可你偏偏犯贱,放心,阎王那里为你预订了位置。道路坎坷,人生的道路还很长,可谁能出来解释一下,这么多滴花美男是哪儿来的?算了,抱回家养不商量。
  • 祖龙血滴子

    祖龙血滴子

    叶岚本天才,被家族当废材赶出家门,含恨离去。却意外得到强大祖龙血脉,横扫千军万马被帝国所畏惧,成立大型佣兵团,做甩手掌柜再次外出历练。飘往其他大陆…………请观看主角如何逆境重生,无权胜有权。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无敌狂秒系统

    无敌狂秒系统

    在我眼里“杀”才是一切杀人杀妖兽杀佛杀神屠尽天下负我之人
  • 穿成女主死对头

    穿成女主死对头

    云望舒穿成了书中的女配,兜兜转转一遭,还是跟她那个阴险狠辣的丈夫结为了夫妻。成亲前,谢浔跟她说,“你被坑了,嫁给我只能当寡妇。”云望舒觉得,只要谢浔死的时候不喊她陪葬,让她能回家照顾父亲,俩人将就点儿还是能过的。后来,云望舒问他能不能要个孩子。谢浔嘲笑她一个人怕寂寞。她反驳道,“让孩子留下陪父亲,你走的时候,我陪你。”我一心想把你从这修罗阎狱中救出来,免你惊惧,免你苦忧,我想度你一生,回过头来,却发现你已扶了我一世。————那天晚上,她躺在床上辗转反侧,心想,他可真不是个良配,阴险小气还爱恐吓她。心底却有个声音冒了出来,“可他从未伤害过你。”她又想,他向来说话真一句假一句,为人实在不可靠。那个声音又道,“可他从未骗过你。”于是她对自己说,你完了,你把自己的命亲自送到了别人手中。那个声音便笑了,“可你却甘之如饴。”
  • 崖山遗篇

    崖山遗篇

    崖山海战后,宋末帝赵昺是死是逃;虚竹的徒孙的徒孙恋上了黄药师的徒孙;明教圣火令为何被传是丐帮盗去;西域少林如何弃武修佛;阳顶天和杨过到底是何关系?
  • 泉清镇之云上的日子

    泉清镇之云上的日子

    二十年前,一座名叫泉清镇的小镇开发,一场浪漫的相遇,让两个年轻人组建了幸福的家庭。二十年后,带着一双儿女重回小镇,当初的青年已入中年,而新的生命又在延续着旧日青春的容颜。她拥有宠爱她的父母,陪伴她长大的弟弟,独特的智慧,姣好的外貌,看似拥有一切,却唯独没有一颗健康的心脏,不知自己的生命能有多长。他拥有优渥自在的生活,丰富的才艺,高大帅气的外表,却享受不到最平凡的家人团聚。二十年后的泉清镇,新一代的青春少年们,他们之间又会发生什么样平凡却又温暖人心的故事呢?
  • 田晓晓的穿越手册

    田晓晓的穿越手册

    人生之所以精彩,是因为无法预知;人生之所以无奈,是因为不態重来;爱,我所欲也,恨亦我所欲也。
  • 蝶阀灵

    蝶阀灵

    神界公主—蝶空舞,在一系列的事中,命运将何去何从。
  • 中国文化的精神

    中国文化的精神

    中国人日常生活中饮食、医药、居住,所重视的多元和谐,求均匀而忌偏差,趋中和而不过分,种种观念,依旧可见于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中。一代代中国人美好高贵的精神、真实的人性,多不在四书五经和二十四史,而在市井陋巷、山野乡村,街谈巷议、共话桑麻……从开天辟地到江湖豪侠,从男女私情到精怪现象,涵盖范围相当广泛,代表了中国一般老百姓的喜恶与褒贬。他们的历史观,就是这些故事串联在一起的一套评价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