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158800000018

第18章

今天,在共和国的任何一座城市里,人们都不难见到“禁止吸烟”的牌子。世界卫生组织还搞了一个“无烟日”,这天对许多怀藏外烟、手持防风打火机的烟民们来说,无疑是“受难日”。今年的无烟日,我在兰州街头上曾听到过一对烟民的对话:“实在熬不住了,抽一根吧,美国一号。”

“别,咱们坚持一天吧。”

“哎,你听说了吗,据说每年吸烟吸死的人,比他妈的嫖风得了艾滋病的人还多。”

“就是,想想还真不值,他妈的累死累活挣两个钱,都他妈的白冒了烟,是没多少好处。”

然而,今天的人们不会想到,当年先遣连的许多官兵在去世前,大都有一个“要是有烟吸上一口就好了”的愿望。如果是今天,我想,面对许多即将离去的生命,面对垂危之中的共和国功勋卓着的英雄们那最后的要求,不管他们要什么样的烟,也会有人毫不犹豫地满足他们。可当时,就是扒遍了全连可能涉足的地方,也找不出一个烟头了。

幸存下来的先遣连战士骆德才,曾经给我们讲过一段关于烟的故事:“张长福是位老班长,也是我们全连年龄最大的同志,进藏那年是47岁。他去世的那天早上,我去看他,他说他现在就想抽口烟,心里好难受。我说,老班长你等着我去给你找。我们都知道他快不行了。当时他全身都肿得发了亮,头上、脸上都裂开了口子,天天往外流黄水,脸上糊得分不出哪是鼻子哪是眼了,那样子可真惨哟。我流着泪从他的地窝子里出来,心里想,到哪儿去找烟呀,因为我心里明白,全连现在谁也没有烟了。忽然,我又想起了吾买尔,他是兽医,伊犁的维吾尔族,他的家乡盛产莫合烟。先遣连就他的烟瘾最大,进藏时,他比别人多背了一条干粮袋,装的全是莫合烟。兴许他还有。我找到他一问,原来他也早就断顿了。可烟瘾一犯,憋不住,就开始卷草叶子抽:那东西烧得快,经常烧嘴。他就找来兔子粪一粒一粒地烤干,拌上扎麻花和原来连队喝剩的砖茶沫子,用羊角刻了个缸子那么大的烟斗装上抽。我也顾不上什么兔子屎不屎的了,就让吾买尔装上一锅子拿着就往回跑,谁知当我回到张班长的地窝子时,他已经死了。我一摸他的手还热乎乎的。哎,现在想起来还觉得对不起他,临死我也没能让他抽上一口烟。他是从沂蒙山根据地来的老兵,参加过孟良崮战役,家里老婆孩子都有,是位好同志。当时我要是不听吾买尔胡谝,兴许还能赶上让他再抽一口……”

在南疆军区会议楼客厅的沙发上,满头银发的骆德才和我面对面坐着。他自责了许久,才又讲了下去:“记得好像是二三月份吧,二排的刘振义从多木回来,身上带了三根烟,还用油纸包着。他说是10月份运粮队的一位维吾尔族老乡送给他的,他一直没舍得抽,烟瘾来了就拿出来闻闻,要么抽出几根烟丝放嘴里嚼嚼。他把三根烟交给了连里,说让有病的同志抽一口。我们班也分到了一根,可转了两个地窝子谁也没人舍得点着,都是闻闻就往下转。最后是我点着的,一支一人抽了一口,烟还有大半截子,我就一直留着那半截子。后来,刘均义也不行了,他也要烟抽。我又找出来给他点着,他就是拿着那半根烟去世的。”

“一切高原病的起因都可归结为,缺氧和低压造成人的生理机能失常。”原陆军18医院院长,我国着名的高原病防治专家丁志衡,把他三十多年的高原研究成果,概括成这样短短的两句话。

现在,凡是到高原上服役的士兵们,还没上山,就熟知了高原病的防治方法。不信。你到新疆叶城国道219线零公里的起点上,随便找位列兵问问,他保准会告诉你,在高原上救命的基本方法是随手抓过你枕边的氧气袋,打开气阀,把导管往鼻子里一插,保管万无一失。当然,这只算自救应急措施,对高山昏迷、肺水肿之类的高原暴症只起延缓死亡的作用。在新疆军区某高原部队的《师史》上记载着这样一段黑色的文字:

在我部建师前后的三十余年间的和平岁月里,仅在戍守阿里高原的斗争中,先后就有167位同志牺牲在了祖国和人民交给的哨位上。在他们之中,有29位永远18岁的年轻士兵,他们都是在生命即将开花的季节里,被可恶的高原病魔夺去了宝贵生命的。他们没有倒在敌人的枪弹下,甚至没有建立任何功勋,但是他们的名字将与日月同辉,与昆仑共存。

为了抢救这些同志的生命,上级先后出动过上千台(次)的车辆和直升飞机,杨勇、马森、郭林祥、高焕昌等十多位将军都曾亲自指挥过救援和抢救工作……

当然,这一切都是发生在先遣连进藏若干年后的事。而当时我们是什么样的国力。共和国成立之初,全国一年的钢产量还不够每家打一把菜刀。汽车没有,直升机更没有。那时,一切从零开始的新生的人民共和国,甚至没为先遣连准备一袋子氧气。

这能怪谁呢?那时的人们还不知道海拔4000米以上是“生命禁区”,人们更不知道高原病是何物。

春节过后,先遣连几乎每天都死人。彭清云说:“那些日子。就连送葬的路上都死人啊。有一天我们一共举行了11次葬礼。”

彭清云不愿诉说那段黑色的记忆。他说,一提起来,泪水就止不住。我想也许是当时悲壮得流不出泪的缘故,他才将当年省下的泪水留到了事后的几十年时间里。后来他抑制着自己的泪水,从马和骆驼的死亡谈起了那个沉重的话题。

“先遣连进藏时,首长们从全新疆军区为我们选调了一大批最好的马,其中有不少还是军里和师里首长自己的坐骑。由于辎重多,全连平均每人配备两匹战马,还有部分骆驼和骡子,共400多匹(峰)。但是,到1951年春天,全连死得只剩下20多匹马了,就这样还在不停地死。记得阿廷芳放马时,死一匹,他就哭一次,眼睛都哭得看不见东西了。入冬前,光是我们扎麻芒堡一个点,就建了8个大马棚,还关不下,可等到春天时,连一个都关不满了。有个圈里一夜死了10多匹。到安子明带着后续部队上来时,全连包括多木、两水泉3个据点,只剩下7匹马了,还有两匹站不起来。”

“人就更惨了。”彭清云说,“巴利祥子死后不久,卫生员许金全就又倒下去了。当时发病率很高,全连8096以上的人都起不来了,连里就他一个卫生员,死活忙不过来。关键是谁也不知道大家得的是什么病。一旦染上,起初几天暴食暴饮,涨破肚皮也觉着饿。维吾尔族战士木沙刚得病时,一连三天,每顿都能吃一条羊腿。随后连续几天不吃不喝,然后开始从脚往上肿,一直肿到脸上,亮得吓人,用手一按就是一个坑,要不了几天就肿得全身的皮肤都裂开一道道口子,不停地流着黄水,再过几天人的眼睛一发红,什么也看不见了,到这时人也就快完啦。”

彭清云患有严重的心脏病,可他一生又是位爱激动的人。这时他不得不努力抑制着自己的感情,尽量轻松地和我们谈着。但是不久,老人眼眶里就溢出亮闪的泪花,胸脯也急剧地起伏起来。我采访他的时候,正好老人的儿媳从克拉玛依来乌鲁木齐休假,几天中,她也陪着我们听着公公的讲述,和我们大家一起流泪。每当这时,她都迅速拿起一片硝酸甘油帮公公服下,又迅速擦去眼泪,对我说:“对不起,让我爸休息一会儿再谈吧。”

几天的时间里,彭老就这样在儿媳的监护下,断断续续地为我们讲述着先遣连的往事:“那时,李狄三股长也得了这种病。大家就根据徐金全的分析,认为可能是传染病,便采取了严格的隔离措施,加强了护理,控制病号活动。实际上哪是什么传染病呢,也就是现在说的肺水肿。徐金全染上后,一直瞒着大家,当时连里除了红药水绷带外,也没有什么好药。徐金全就强打精神忙里忙外,帮病号喂饭灌水,理发、换衣、端屎端尿,直到他自己脸上都肿得发亮了,大家这才发现,原来他也得了病。几天后,他就去世了。随后,那就是一天一个两个地死。还得互相瞒着,不敢让重病号知道。到了3月份,有几个地窝子里人都死光了。张海堂那个班原先三个地窝子都住不下,后来死得只剩了一个人。”

“噢,给你们讲讲曹家喜吧,他死得很悲壮。”彭清云服了一片药后,继续说,“曹家喜是位好同志,当时在整个西北野战军都是有名的战斗英雄,他在壶梯山、金集镇战斗中,立了好几次大功。保卫延安和解放西北的战斗中,多次负重伤都没死在敌人的枪口下,却让高原病活活夺去了生命。好像是那年的2月几号,他起不来了,一阵阵地发昏,根本下不来炕。可他硬是不让人背着去解手,每次大小便都是自己把两只皮窝子套在手上,爬出去。有天晚上,他爬到了甘玉兆的地窝子里,对甘玉兆说:‘副班长,我快不行了,你可要把咱们这个班带好。要服从命令,多争些最苦最难的任务。现在班里也没几个人,西藏还没有解放,大部队也快来了,你要把他们带出去。我想,这困难也快到头了吧,可惜我可能要先走了。别忘了,等西藏解放的时候给我烧张纸。我在地下也等着你们胜利的消息。”

“第二天甘玉兆也带着病去看曹家喜,曹家喜已经睁不开眼了。他手里握着四块银元,把甘玉兆叫到跟前,对着他的耳朵断断续续地说:‘副班长,求你件事,把这银元交给股长,是我的党费。还有,别忘了给我烧……’话没说完,曹家喜的手一松,四块银元掉在了地上……”

“还有阿廷芳,就是那位给藏民送牦牛差点饿死的战士。快过春节的时候,他带病到温泉那边放马,看到温泉边上有些绿绿的野菜芽子,他就想拔点回来给病号吃,可又怕这野菜万一有毒怎么办?他就写了一张纸条,用石头压在那片野菜上:同志,如果我死了,这草就有毒,不能吃。他拔了几棵自己先吃了,过好久也没有什么反应,才拔了半马褡子回来给病人煮了菜汤,使许多同志临死吃上了一口野菜。当时曾自修还开玩笑说:‘我就是死了,也不忘记阿廷芳的这口野菜,真香啊。’”

“可是不久,阿廷芳倒下了。他逝世的前一天,连里开支部大会,通过决议接收他为中共正式党员。第二天彭清云和陈信之去通知他时,他眼睛一亮猛地坐了起来,笑着说:‘谢谢党让我的愿望实现了,可是刚入党就不能为党工作了。副连长我不甘心啊,我不配是党员。话还没说完,他就一头栽倒了。”

“那天彭清云把他背到墓地时,正巧那位丢牦牛的藏族老人也抱着一只羊羔来了。老人说,他是专程向阿廷芳道谢的,可当他得知彭清云正在掩埋的遗体就是阿廷芳时,老人跪在阿廷芳的坟前,失声大哭,他抽出刀子杀了羊羔为他祭奠。老人摇起了转经筒,边哭边说着什么。事后,彭清云问翻译扎西彭措老人说的啥?翻译告诉彭清云,扎西彭措老人在为阿廷芳诵经,说让菩萨保佑好人阿廷芳早进天堂。”

由于彭清云心脏不好,加上严重的眼疾需要住院治疗,我的采访只能停下来了。可是仅仅一周之后,他就从医院里打来电话,让我抓紧时间。谈话又在医院里接续下来了。

“好在那时,不管病成什么样,所有人的精神都没垮。记得当时,连里还有一支盘尼西林,谁都舍不得用。炊事班长张长福去世前,连里几次决定给他打可都没做通他的工作。他说:‘谁再让我打那针盘尼西林,我就自杀。我四十多岁的人了,死了也没啥了,我求你们别再劝了。’”彭清云说,“就为了那一支盘尼西林,我们党支部不知开了多少次会,还是派不下去。有一次,李股长又召集支委开会,他起不来,腰身以下都肿了,会议开得很严肃,他说:‘目前我们的处境很不好,各方面对我们的威胁都很大。尤其是这种病很厉害,几十位战友都牺牲了,这对我们坚持到春天和大部队一起解放阿里很不利,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干部要首先树立起同疾病斗争的信心和勇气,消除恐怖情绪,把眼光放远一点,精神要愉快一点,就是断了这口气,也要笑一笑再离开人世。笑,也是一项任务。”

“这次开会,党支部制订了几条措施,其中,最主要的一条就是:哪怕只剩下一个人也要坚守岗位,坚持到底,等到和后续部队会师。这条是当时立下的决心。其实,战士们也是这么做的,许多同志去世前,都尽最大努力为连队做好事。”

“3月份,是死亡高峰期,大多数人都起不来了,可连里4个岗哨什么时候都有人守。陈忠义为了能在最后的日子里多替大家站站岗,他就搬到哨楼里去住。大家不忍心,就把他背回地窝子,可他气得骂人说:“老子得的是传染病,你们离我远点。后来这位倔强的战士硬是死在了先遣连的哨位上。”

还有战士刘好志,他是新疆“9,25”起义的战士。解放前,曾当过几年土匪,后来一次剿匪战斗中。被曹海林的部队俘虏。接着又在旧军队里混了好多年,身上沾染了不少兵痞味,平时比较散漫,患病后却改变了常态,工作十分积极,直到站不起来了,还爬着给其他同志倒粪便。有一天,连长曹海林去看他,劝他注意休息,他却说:“连长,我知道自己没几天了,得多做些好事。人过留名,雁过留声,我总不能背着孬兵的名声去见阎王爷吧。”

他去世的那天,几度气绝又几度复苏,反复问自己的班长:“上次我犯的误岗错误还算不算,我不行了。我的错误还能改正吗?”

同类推荐
  • 骆一禾情书

    骆一禾情书

    本书稿是一部较有价值的文学著作,也是一部颇具分量的文学史料集。骆一禾在信中不仅叙写了与妻子张玞相知、相恋、相守的爱情故事,文笔生动,感情深切;而且也在信中对诸多文人、文事和文章进行了独到的评论,有些评论可能只是他的一家之言,但从中可以瞥见他作为一个独放异彩却不幸早夭的青年文人的才智和文思。因而,这部书信集不仅是骆一禾的爱的宣言,也是记录那个时代文坛事迹的重要手札。
  • 故乡水

    故乡水

    《故乡水》,是“无法寻找到故园”的游子李文俊老先生年届九十高龄遴选出的一本特别的散文集——创作散文加翻译散文。 创作散文部分,涵盖回忆童年在上海的生活,充满酸甜苦辣的工作和学习,与译界同仁如钱钟书夫妇、萧乾等人的真挚友情,也有旧时光里淘书、玩古董、出国奇遇等生活记趣。所选篇目文采斐然,语言朴实无华又生动活泼,有情趣有史料,正如作者所希望的,“花些力气,把数年前的种种琐事一一变为可以稍久保存的铅字”,从某种程度上真实反映了一个时代的生活侧面。 翻译散文部分,读者可以静心聆听女作家威拉·凯瑟那场神秘而美丽动人的“邂逅”,或者跟随法利·莫瓦特前去领略诗一般“雪”的王国,更可翻开《密西西比》,走进文学大师福克纳隐秘的个性世界。
  • 孝心不能等待

    孝心不能等待

    本书是用日记体的方式写成的,其中渗透着对母亲深恩的追思。书中的这位母亲在“婚后的58年里赡养和抚育了五辈人”,是深入骨髓的敬老爱亲的传统教养,使这位母亲,以柔弱之躯和礼让、宽容的情怀,维系了一个由五辈人组成的和睦家庭。她以“淡定的人生”,向周边的邻里亲朋,昭示着爱心的伟力。作者面对远去、且永不回返的母亲,受到了“死别”之痛的巨大震撼,使他的思想走向了人生的终极目标,产生了无尽的追悔,并升华出“孝心不能等待”的哲理,众多的读者又由此开始了对孝心的“自省与自责”……这部书的出版与传播,在我们面前呈现了一条由孝道传递爱心的心路历程。
  • 在祖国的大地上浪漫地行走

    在祖国的大地上浪漫地行走

    《在祖国大地上浪漫地行走》收入杨志学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创作的诗歌,题材包括主题诗、纪游诗、抒情诗等。作者以个人、个体为本位来关照世界、抒发情感,作品力求清新、自然、生动。浪漫主义是杨志学诗歌的基调和底色,其作品具有较强的抒情性,真挚热烈,有感而发,贴近生活。既充满了时代感和正能量,也有着宽广的视野和深切的关怀,可谓以诗人自己的歌唱汇入时代的交响,彰显了作品的社会价值。
  • 乡居闲情:文化名家修身录

    乡居闲情:文化名家修身录

    本书选辑了60多位散文名家的作品,包括《喝茶》、《鸟声》、《金鱼》、《谈娱乐》、《芭蕉花》等文章。
热门推荐
  • 回明之锦绣河山

    回明之锦绣河山

    他的前世是一流的杀手,二流的保镖,三流的佣兵。一世为人,两手杀孽。奈何地狱无门,竟在坠楼一刻穿越时空。皇帝不理政事,只爱下车间做木匠活。太监专权,一手遮天九千岁。忠臣枉死诏狱,百万大军只识锄头不知战为何。这是一个广为人知的王朝。这是一段英雄与狗贼并立的历史。
  • 恋猫日记

    恋猫日记

    大学生秦羿轩因雨天回家偶然一只落魄小灰猫,小灰猫的出现,让秦羿轩回忆起了与外婆的时光,更让秦羿轩开始了一段不可言喻的新生活……
  • 养疴漫笔

    养疴漫笔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破天戮道

    破天戮道

    一息若存,希望不灭。一位被断定活不过十八岁的武道天才少年,在家族被灭后,带着家族的仇恨,带着寻求打破命运束缚的梦想踏上武道。杀仇人,寻武道,名动天下,他开始了他的征程,开始了迎接一个又一个的挑战。问鼎之路,何其困难,无边杀戮,蔓延而…
  • 至尊吃货懒药师

    至尊吃货懒药师

    谁说特工就不能是吃货了?谁说吃货就不能穿越了?沈凌,一个实力顶级然而却嗜吃如命,任务都能不接就不接的超级……懒特工,终于…………她把自己吃死了……再次醒来她成了异世大陆的胎宝宝,打定主意这辈子混吃等死的她,究竟能否如愿?敢打她主意?扔去喂狗!作为一只吃货,她的愿望就是吃遍天下美食……什么?这个世界竟然不止一个位面?那就提升实力,上去继续吃!不过……这不应该是美食文吗?这个实力撒狗粮的男人是什么鬼?……
  • 三国杀之拯救英雄

    三国杀之拯救英雄

    李浩好不容易省下来钱,起了一大早去买了个iphone6,就因为下载了个三国杀传奇,竟然就穿越到三国了……什么都不会?没事,你当主公就可以了没钱?没事你当主公就行了我要开宝马、还要美女,你当了主公就送李浩泪流满面,我的梦想终于实现了,于是点头同意……
  • 在校园里的后来

    在校园里的后来

    在我的笔下,沈祥知和余晨有了后来。一见钟情,余晨以为不会发生在她的身上……
  • 躲在永夜背后

    躲在永夜背后

    对于他来说,每一场职业比赛都是惊心动魄、历经磨难的故事。他一直觉得在世上无牵无挂的人活得最潇洒,直到她的出现,让他的生活从潇洒到狼狈,而这一切,才刚刚开始。后来的我们慢慢明白,每个人的出现都有意义,他一定是要教会你什么。邂逅和离别是瞬间的,总有那么一个人猝不及防地闯进你的世界,即使你们拥有的时光很短,但记忆很长,要用尽一生去遗忘。
  • 甜心丫头:霸道校草宠上瘾

    甜心丫头:霸道校草宠上瘾

    他是学院的校草,是学院中所有人的男神,她是绝世美女,但学院中的人以为她是“丑女”。校草对她一见钟情,她和校草大人产生了误会,她开始讨厌校草大人,在一次机缘下,校草大人在她家再一次见到了她,并成了她的未婚夫。霸道校草和“丑女”擦出爱情的火花呢?
  • 愿青春的我们,不再彷徨

    愿青春的我们,不再彷徨

    七个人的友谊,其中有三对情侣,剩下了一只单身狗,你能想象吗?我能,因为我就是那只汪汪。学校的午饭并不好吃,但有人却能被狗粮喂到饱,你能体会吗?我能,因为那六个人都养成了秀恩爱的坏习惯。单恋是如此的普通,但有人却爱得痛彻心扉,你能感受吗?我能,因为我为了他连命都舍得。青春里,我只愿,有阳光,有花香,有你们,还有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