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203900000018

第18章 李白(八首)(2)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一夫当关”四句,语本晋张载《剑客铭》:“一夫荷戟,万夫趦趄。形胜之地,匪亲勿居。”李白化用其意,用来说明剑阁形势的险要,作为刻画蜀道艰难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世事艰难、国家命运的担忧。蜀地形势险要,自古以来,为兵家必争之地,若无可靠之人把守,就会出现军阀割据、社会动乱的局面,给人民带来无穷灾难。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这四句承上,进一步加以想象和发挥,设想出那些作乱者,就会像猛虎、长蛇那样残害人民。人民就像害怕猛虎、长蛇那样,朝夕不安,日夜躲避。这种预感不是没有根据的,李白写作此诗时,正值安史之乱前夕,是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前夜。诗人李白在金碧辉煌的社会背后看到了潜在的危机,这是难能可贵的。

蜀地形势如此险恶,并不安全,因此他劝友人说:“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锦城虽说是个快乐的地方,但“我”劝你还是早点回家。这样,就把蜀地山川之险和政局之恶巧妙地结合起来了,从而使“蜀道难”的主题得到了深化。

最后又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的强烈咏叹收束全篇,既照应前文,又给读者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唐宋诗醇》云“结语收得住,有无限遥情”,所评极是。

在表现手法上,李白的《蜀道难》给人的第一个印象,就是想象丰富,夸张奇特。如诗中写秦地道路之高峻,诗人展开了想象的翅膀,“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连善飞的黄鹤和极灵巧的猿猴到此也被山峰所阻,不得越过。写青泥岭之高,诗人极尽夸张之能事,“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另外,诗人还运用了五丁开山、六龙回日的古老神话传说,与诗中想象、夸张的描写相结合,为全诗涂上了一层瑰丽神奇的色彩,增强了诗的艺术感染力。

其次,结构纵横开阖,韵律富于变化,也是这首诗一大特色。“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是这首诗的主旋律,在诗中先后三次咏叹,一次比一次强烈,每次重复,都把诗歌的抒情意味推到一个新的高潮,使全诗的主题一再得到强调,具有一唱三叹之妙,回旋往复之美。同时,本诗的开头、结尾都采用强烈的咏叹,这在结构上则形成首尾呼应的特色,加上诗中五次换韵,而又舒卷自如,给人以回肠荡气之感。

另外,此诗虽属七言歌行,但句式长短不一,参差相间,这使得诗的语言更自由活泼,有利于表达诗人那种浪漫主义激情,充分体现了李白诗歌语言的个性特点。

掩泪悲千古

——读《丁都护歌》

云阳上征去,两岸饶商贾。

吴牛喘月时,拖船一何苦。

水浊不可饮,壶浆半成土。

一唱都护歌,心摧泪如雨。

万人系磐石,无由达江浒。

君看石芒砀,掩泪悲千古。

李白是我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一生写下了大量的诗歌,内容丰富多彩。其中,也有不少描写社会生活、反映民间疾苦的现实主义杰作。《丁都护歌》就是这类诗歌中脍炙人口的名篇之一。

《丁都护歌》原属南朝乐府《清商曲·吴声歌》曲名,一作“丁督护歌”。《宋书·乐志》记载了这个曲名的来源。说的是:南朝宋高祖刘裕的女婿徐逵之为鲁轨所杀,刘裕便派遣府内直督护丁旿去料理丧事;丁旿回来之后,徐逵之的妻子(刘裕的长女)向他询问殡殓时的情况,每问一声,就哀叹一声“丁督护”,其声哀切,催人泪下。后来,人们便依声制曲,题为“丁都护歌”。从《乐府诗集》所存的以“丁都护歌”为题的诗歌来看,内容多写戎马生活的艰辛和思归哀怨之情。李白此诗却是借乐府旧题,取其哀切之声调,另创新意,与原来的题意无关。

对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及其主题,向来意见纷纭。元萧士赟《分类补注李太白诗》谓是咏秦皇凿北坑以厌天子气一事;或曰为韦坚开广运潭而作,借秦为喻(见《李太白全集》卷六引)。明胡震亨《李诗通》认为,镇江原先不通长江,润州刺史齐瀚决定从镇江开新河通长江,所以李白作此诗讽之。这两说显然与诗的内容不合,故不可信。

清王琦注《李太白全集》,认为是悯船工之苦。他说:“考芒砀诸山,实产文石,或者是时官司取石于此山,僦舟搬运,适当天旱水涸,牵挽而行,期令峻急,役者劳苦。太白悯之,而作此诗。”此说较为妥当。

据近人黄锡珪的《李白诗编年》的考证,《丁都护歌》为天宝六年(747)李白游丹阳横山时所作。此时,他流浪吴越,目睹大批民夫在夏季拖船运石的悲惨实况,因而用饱蘸血泪的笔墨,写成了这千古传诵的诗篇。诗人通过对劳动人民拖船之苦的具体描绘,揭露了统治阶级为满足自己的豪奢享受,不顾人民死活的罪行,对下层劳动人民倾注了深切的同情。

“云阳上征去,两岸饶商贾。”诗一起笔便用“云阳”二字点明了拖船的地点。“云阳”,今江苏省丹阳县。战国时为楚云阳邑,三国时为吴县,唐属润州。据《元和郡县志》记载,天宝元年(742)改为丹阳县。“上征去”,就是逆水行去的意思,这里指出了船行的方向。“饶”,可当“多”讲;“商贾(gǔ)”,就是商人,这里指经商店铺。“饶商贾”三字,点出拖船的环境;商贾之众多,显示出运河两岸商业发达、经济繁荣。这开头两句,平铺直叙,乍看似乎与题意关系不大,其实,这两岸商贾市肆的豪华正好与下文船夫拖船之苦形成鲜明的对比。“云阳上征去”,也为下文描写“万人系磐石”的情景作了辅垫,由此可见作者独具的匠心。

“吴牛喘月时,拖船一何苦。”这是从正面描写船夫拖船之苦了。“吴牛”句化用了“吴牛喘月”的典故。据刘义庆《世说新语》记载:有一次,晋武帝司马炎叫满奋在北窗下陪坐,“(满)奋难色,帝笑之。奋答曰:‘臣犹吴牛,见月而喘。’”刘孝标注:“今之水牛,惟生江淮间,故谓之吴牛也。南土多暑,而此牛畏热,见月疑是日,所以见月则喘。”“吴牛喘月”典故由此而来。这里,李白信手拈来,恰到好处地点出拖船的时令:连水牛热得晚上见到一轮明月,误认为是太阳而吓得喘气的酷暑炎夏,船夫们还在不分昼夜地干着拖船的重活。这短短两句诗,犹如电影的特写镜头,把一千多年前封建社会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真实地再现在读者面前:他们头顶炎炎烈日,脚踩滚烫大地,弯腰曲背,抬着沉重的脚步,拼力拖船上行。面对如此情景,诗人禁不住发出“拖船一何苦”的深沉感叹。“拖船”,写明所干之事。“一何”,是多么的意思。“一”字,是语气助词。杜甫在《石壕史》诗中写道:“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其中“一何”二字,亦是为了增强语气,强调诗意。在此,诗人李白仿佛是在大声疾呼:“拖船有多么苦啊!”这个“苦”字为一诗之眼,贯穿全篇。

接着诗人对“苦”字进行了具体描绘:

“水浊不可饮,壶浆半成土。”这是写船夫的劳动条件。上句细加体会,含有三层意思:一、由于天气炎热,久旱不雨,使河涸水浅,暗示一个“热”字;二、由于水浅,拖船也就更加艰难,点出一个“难”字;三、由于拖船运石之多,致使河水格外混浊,人们口渴欲饮而不得,暗点一个“渴”字。船夫们遇着天旱水浅、暑气蒸人的时节,拖着这运石的沉重船儿,而且是逆水而行,每前进一步,都要花费很大的力气。这时候,必然是汗流如雨,口干舌焦,急需解渴了,可偏偏又是“水浊不可饮”,找不到一滴能止渴的清水。如此恶劣的气候环境,简直到了令人不堪忍受的地步,其“苦”也就不言可知了。下句“壶浆半成土”,是对“水浊”的程度作具体说明。你看,盛到壶中的水,竟然一半都是泥土,既然连一滴水都弄不到,恐怕吃饭就更成问题了。

下面由环境的烘托转入到对船夫心理的刻画。

“一唱都护歌,心摧泪如雨。”他们在如此艰苦的特定环境下,被迫拖船运石,饥渴交加,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而且运石的目的是为统治阶级修建宫室园林,是为他人“卖命”。想到这些,他们的心情该有多么悲苦啊!这种悲苦的心境正与当地流传的声调哀切的“丁都护歌”是一致的,于是他们就自然唱起这支歌来了,企图借这悲苦的歌声来倾诉内心的苦痛,真是一阵歌声一行泪,令人不堪卒闻。这寥寥十个字,把船夫忧伤的心情、愁苦的面容,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了。这里需要说明一下,“心摧泪如雨”一句有不同解释:一说主语是指船工,一说是指作者自己。统观全诗,还是前一种解释好。这样理解,上下文的联系才显得更紧密,船夫们的内心世界,才得以充分展现,也完全符合船工当时的心境。他们这种繁重的劳动、苦难的生活,究竟何时才能结束?诗人继续写道:“万人系磐石,无由达江浒。”“万人”,形容人之多,并非实数。“系”,有的本子作“凿”。这里的“系”字是“拖”的意思。“磐石”,大石也。“无由”,指没有办法。“江浒”,指长江边。云阳在长江南,采石后,向北运至长江,再由水路北运。这两句是说,虽然已费了成千上万的人力来拖这装满磐石的船只,但水浅船重,看来是没有办法到达江边了。这就写出了运石之艰巨。拖船才刚刚开始,人们就汗流浃背、口渴唇焦了,要想到达江边,一路上还不知要吃多少苦!也许有人在尚未到达江边以前,就因酷热、干渴、疲惫而倒下去,永远起不来了。这两句与开头“云阳上征去”相呼应,再次突出了拖船民夫之苦。

结尾两句是作者的感叹:“君看石芒砀,掩泪悲千古。”“芒砀”,是叠韵连词,形容石头又多又大。“掩泪”,就是掩面而哭。“泪”,这里作动词用,当“哭泣”讲。诗人眼见船工拖船之苦,不由得发出深沉的叹息:你看看这又大又多的石头,采不尽,运不完,给人民带来无穷的苦难,甚至千百年以后,人们都会为之悲痛不已!写到这里,“悲、苦”二字达到了高潮,诗篇亦在这沉痛的感叹和深切的同情中结束。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同情,不能仅仅把它看作作者自己。“君看石芒砀”的“君”字是泛指。“掩泪悲千古”的“千古”二字,极言时代的久远。这便大大扩充了这种同情的范围,不仅包括诗人自己在内的当时广大人民,而且会使人千古同悲。是的,一千多年前,李白所处的封建社会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然而,当我们今天捧读这首现实主义杰作的时候,亦禁不住要为古代劳动人民洒下同情之泪了。

综观全诗,作者所描写的现实是真实的。作为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能写出这样直接反映劳动人民苦难生活的诗篇,不是没有原因的。天宝三载(744),因高力士等权贵的谗害,李白被玄宗以“赐金还山”为名逐出长安,开始了第二次漫游生活。在漫游过程中,对下层社会他有一定的接触和了解。所以,反映在这首诗中的对劳动人民拖船之苦的同情是非常深切的。但全篇着力在“苦”字上,使全诗悲苦有余而愤慨不足,情调自然也就显得低沉了一些。

在表现手法上,这首诗也不同于李白的浪漫主义作品。它既不像《蜀道难》那样极度夸张,也不像《梦游天姥吟留别》那样驰骋想象。全诗基本上采取白描手法,叙事简略,感情真挚,字字动人。诗人把叙事与抒情统一于对现实生活的客观描摹之中,通过典型环境的铺陈渲染,如天气酷热、口渴而水不能饮等,形象而真实地展现出船夫们的苦难生活。在对人物内心世界的刻画时,又用“一唱都护歌”这样的沉郁氛围加以烘托,使他们船工越发感伤,读之使人产生共鸣。而结尾“君看石芒砀,掩泪悲千古”两句,更是语意深长,发人深省。清人《唐宋诗醇》评语说:“落笔沉痛,含意深远,此李诗之近杜者。”这是很有见地的。

从诗的结构来看,可分为三层:开头两句,交代事情发生的地点和环境;中间八句,具体描写拖船之苦;最后两句以感叹作结。全诗层次清晰,结构紧密。

本诗虽为现实主义诗作,描写的是现实中存在着的事物,但为了增强诗的感情色彩,诗中也含有夸张成分,如“拖船一何苦”、“心摧泪如雨”、“万人系磐石”、“掩泪悲千古”等。为了突出船夫拖船之苦,诗人不仅选择了水浊不可饮的典型细节,从正面烘托;而且还用“两岸饶商贾”的繁华景象加以反衬,从而进一步深化了诗的主题思想。

此外,诗句朴素自然,不加雕饰。“吴牛喘月”典故的活用,浅显、贴切,容易为人们所感受和体会。可以说这首诗之所以千百年来脍炙人口,与它在艺术语言方面发展了乐府民歌的优点是分不开的。

诗境虽奇脉理极细

——读《梦游天姥吟留别》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霓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同类推荐
  • 清点傍晚的村庄

    清点傍晚的村庄

    周春泉出身书香门第,但时代的荒芜荒芜了他的人生。几十年来,他一直在幕阜山中钻来钻去,幕阜山于是以她的本性养育了他。幕阜山险峻而藏宽容,贫瘠而藏富有,原始而藏自尊,坦荡而藏诡谲,有一种做惊天之事于谈笑之中的韵味。幕阜山,用深沉的教义诠释和珍藏了中华民族一代又一代诗人和诗。周春泉用一本诗集《清点傍晚的村庄》引领读者拜读了幕阜山。从屈原那里,从范仲淹、黄庭坚那里;通过周春泉,从秋收起义的梭镖那里,从叶金波的从容就义那里……为中华民族找到了一座诗的圣山!
  •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收录了迄今可以找到的林徽因的散文、小说和书信。她的散文热情洋溢,意蕴悠长;她的小说以悲天悯人的情怀描绘人间百态,文字细腻,情感真挚;她致亲人、友人的书信充满了知性和妙语。字里行间尽显一个聪明女人对生活的态度,她真实的个性、思想,以及她的黄金时代。
  • 一生必读名家精品——以小见大

    一生必读名家精品——以小见大

    人生价值跳舞的时候我便跳舞,睡觉的时候我就睡觉。即便我一人在幽美的花园中散步,倘若我的思绪一时转到与散步无关的事物上去,我也会很快将思绪收回,令其想想花园,寻味独处的愉悦,思量一下我自己。天性促使我们为保证自身需要而进行活动,这种活动也就给我们带来愉快。慈母般的天性是顾及这一点的。它推动我们去满足理性与欲望的需要。打破它的规矩就违背情理了。
  • 世界最具欣赏性的优美散文(4)

    世界最具欣赏性的优美散文(4)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世界最好的杂文

    世界最好的杂文

    本书从世界各国浩如烟海的杂文作品中精选出70余篇经典之作,代表着杂文创作的最高成就,通过它们,读者可以在最短的时间里获得最佳的阅读效果。同时,在体例编排上,通过“作者简介”、“佳作赏析”等栏目多角度解析名作,引导读者准确、透彻地把握作品的思想内涵。我们诚挚地期望,通过本书,能够让读者充分享受阅读的乐趣,激发理性思考,进而提升个人的文学素养、写作水平、审美水准和人生品位,为自己的人生开辟一片广阔的天地。
热门推荐
  • TOM SWIFT IN THE LAND OF WONDERS

    TOM SWIFT IN THE LAND OF WONDER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樱花升妃

    樱花升妃

    她冯晓榕一朝穿越,成为魔界的樱花使主,他一国帝王,风流倜傥,后宫佳丽三千,新婚之夜她逃离魔界,而他却在她不知情得情况下穿破的她的身体,与此同时血色的樱花诡异的开满三界的秋落枯树,飞纷的蝴蝶鬼魅的在夜间穿行!他魔界圣君,新婚之夜,是谁抢走了他的新娘?而这个新娘不是别人,正是冯晓榕!看红尘苦恋,听随风往事!
  • 啻蒂

    啻蒂

    天地初期,混沌始开,形成了天和地,红尘炼狱,然而人们却不知道,拥有两种灵魂的人,死后其中一股魂魄会投生以另一个世界——啻蒂。但是如果这股灵魂带着你前生记忆又会怎样呢?故事从这里开始……
  • 快乐炉石

    快乐炉石

    这是一个以卡牌为核心的世界,每个人六岁就要选择伴随一生的职业。瑞白穿越而来,而他前世最喜欢看的便是“狗贼叔叔”的直播,所以他肯定要选择“老师”的术士“铲车人!集合!”…………“我要让术士拿着法师炎爆乱轰”ps(书中所有卡牌,皆来自《炉石传说》)
  • 重生修龙

    重生修龙

    修仙成仙,修妖成妖,修魔成魔,修佛成佛,那修龙又成什么?神通术法、法宝飞剑!永恒的星空之中,三千大世界,三千中世界,三千小世界,无尽的修炼门派,繁多广大的神通!金丹、元婴,合体、天仙,应龙、青龙,重生后附身为蛇的卑微生灵,如何勇猛精进,一步步打开由蛇化龙的奥秘,龙腾宇宙?(新书《血火明末》已经发布,求围观支持!点击作者信息直接链接进入,拜谢了)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宇宙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宇宙

    本书从宇宙的起源说起,并分别介绍了它的发展历程、运动方式以及它的成员们。
  • 从历史提取概念武装

    从历史提取概念武装

    射日弓、星祸补天石、永冻冰天珠、九州鼎、伏羲八卦图。转生仙侠,古老历史传说,也可以成为打造武装的骨架。且看历史传说复苏,走无上路,镇压诸天。
  • 洪荒混沌记

    洪荒混沌记

    是否看过的小说套路一样?是否主角总是各种奇遇让你不在有了新鲜感?是否NPC的智商总是让你感到着急?没关系现在有了洪荒混沌记、让你感觉小说不在千遍一律。让我带你去见证真正的修仙之路的放纵!!敬请期待,不一样的修仙之路
  • 缘尽三生:夫君大大哪里逃

    缘尽三生:夫君大大哪里逃

    她当了十年质子,只为有朝一日能见到梦中的那一抹身影。她寻遍四界,只为寻找有关他所有为人所知的讯息。他挑起大战,只为将伤她的那些人挫骨扬灰。夫君大大,想逃?等下辈子吧~
  • 出租兵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