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203900000030

第30章 岑参(二首)(1)

岑参(715—770),南阳(今属河南)人,迁居江陵(今属湖北)。天宝三载(744)进士,授右率府兵曹参军。曾两度赴边,充安西节度使府掌书记及安西、北庭节度判官。回朝后,任右补阙,历太子中允、殿中侍御史,充关西节度判官。最后,官至嘉州刺史。后世称岑嘉州。老年依杜鸿渐,死于成都。

岑参早年诗风绮丽,后长期生活在边塞,诗风为之大变,笔意纵恣,变化无端,设色奇伟瑰丽。为盛唐时期著名的边塞诗人,与高适并称“高岑”。有《岑嘉州集》。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读《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岑参的边塞诗,大都是在做安西北庭节度判官时所作。这首《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便是天宝十三载(754)八月,诗人在轮台(封常清军府中)为一位姓武的判官送行时所写下的作品。

“歌”是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有时称为“行”或合称为“歌行”。它始于汉代,而在唐代得到辉煌的发展。唐人歌行七字一句,所以又叫作七言歌行。它讲究诗歌语言的自然音调美,但没有严格的格律,字数也可以略有增减,押韵无平仄规律,可一句押韵,可两句押韵,可一韵到底,也可换韵,比较活泼自由,便于写曲折的故事,抒发复杂的感情。岑参喜爱并擅长这种形式。“白雪”是咏白雪。“歌”是歌行体。“判官”,官名,为节度使的佐理。唐代特派担任临时职务的大臣,都可自选中级官员奏准充任判官。唐时节度使、都护,第一等是副大使知节度事,第二等是行军司马,第三等副使,第四等就是判官,再下来就是支使、掌书记。“京”,指京都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

全诗可分为二段,四小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北风”,寒风。“卷”,漫卷。北风卷地而起,直接写出了狂风大作、飞沙走石的状况。他的《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中有:“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这里写的也是这种情景。“白草”,西北地区特有的一种草,到秋天变白。《汉书·西域传》颜师古注:“白草似莠(狗尾草,样子像谷子——引者按)而细,无芒,其干熟时正白色,牛马所嗜也。”王先谦补注:“春兴新苗与诸草无异,冬枯而不萎,性至坚韧。”“白草折”,间接形容北风的狂猛。“胡”,西北方少数民族。“胡天”,即西北地区的天空。“即”,当就讲。“即飞雪”,写胡地早雪,来势突然,带有惊奇之感。这两句的意思是说,狂猛的北风漫卷着大地,使坚韧的白草都被折断,西北地区的天空仅仅是农历八月就纷纷扬扬地下起雪来了。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忽”是忽然的意思,“忽”字写出了气候的突然变化,有出人意料之感,使人感到惊讶。一夜之间,大雪纷飞,整个大地披上了银装,那落在树上的朵朵白雪,仿佛是那盛开着的梨花,景色十分绚烂瑰丽。这两句想象新奇巧妙,而又贴切动人,显示出诗人浪漫乐观的积极精神,给人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在这里,诗人以积极礼赞的精神,以春风比北风,以梨花比雪花,写出了雪景的奇观,仿佛把读者带到了梨花竞放、春意盎然的和平美好世界,使人如身受边地奇寒,而无凄紧畏缩之觉,倒是享受到了春天的温暖。梁萧子显《燕歌行》中有“洛阳梨花飞如雪”的诗句,写得也很有生色。岑参很可能是翻用了此句,但比原句写得更加新奇、瑰丽,既描写出西北风雪的威严风骨,又展现出春意盎然的江南风光。

这开头四句为第一节,以抑扬顿挫的手法,写出雪的早、美。从飞雪突来,写到雪着万树的奇观,这都是室外的景色。

下面四句由室外转入室内,写雪后的奇寒。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散入”,指雪花轻盈飘入帘内的样子。“珠帘”,用珠子装饰的门帘。“湿”,表示慢慢地润湿罗幕的情景。“罗幕”,用丝绸做的帐幕。“狐裘”,用狐皮做的衣袄。“锦衾”,锦缎被子。“将军”,高级将领,指军官。“角弓”,用兽角装饰的硬弓。“都护”,是边塞掌管军事的长官。这里的“都护”与上句的“将军”都是泛指。唐朝于长安二年(702)设置安东、安西、安南、安北、单于、北庭六大都护府,各设大都护一员。“铁衣”,铁甲。“着”,穿。这四句的意思是说,飘飘扬扬的飞雪进入到垂有珠子的门帘,又慢慢地把丝绸制成的帐幕润湿了。狐皮袄已挡不住寒气,锦缎被子也冷冰冰的,令人感到单薄。将军们冻得连兽角装饰的强弓也拉不开,长官们威严的铠甲冰凉得难以附体。

诗人从远写到近,从室外写到室内,一直写到人身上的寒冷。“散入珠帘湿罗幕”是一个过渡句,雪花朵朵,散飞而入,故用“散”。雪花进入珠帘之后,便融化成冰水,然后慢慢把罗幕润湿,故用“湿”字,写出了雪融化的动态感,因而生动传神。“狐裘不暖锦衾薄”一句虽然是写景,写雪后的奇寒,但从“狐裘”、“锦衾”这些高级御寒物中,我们不难发现军官们生活奢华的实况。将军们穿的是“狐裘”,盖的是“锦衾”,仍然感到寒气袭人,士兵们的苦寒也就自然可以想见了。诗人正是抓住这富有特征的东西加以极力渲染,从而表现出唐军将士不畏艰苦为国戍边的豪情壮志。

以上八句为第一段,着重描写边疆奇特的雪景,既美而又苦寒。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瀚海”,指沙漠。“阑干”,纵横的样子,可引申为到处。“百丈冰”,一作“千尺冰”,形容冰雪之厚。“愁云”,阴云。“惨淡”,暗淡,阴沉沉的。“凝”,聚集。这两句先为送别在环境气候上作了渲染。沙漠上冰雪纵横,而且是“百丈冰”;天空是阴云凝聚,而且是“万里凝”。在这样恶劣的气候下,诗人想到友人武判官将要起程,怎能不感到忧愁呢?不让他走吗?不行,因有公事在身。那只好安排酒席为他送行了。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中军”,主帅亲率的军队。古时分中、左、右三军。这里借指主帅所居的营帐。“置”,安排。“饮归客”,请归客饮酒。“胡”,少数民族。“胡琴琵琶与羌笛”都是所奏的乐器。这两句写宴会的情景。主帅为归客安排了酒席,筵席间有乐队奏乐劝酒,使用的都是具有地方特点的外族乐器,异乡情调和中原本色的乐声合奏成曲,同僚们个个为归客举杯预祝。尽管诗人没有具体描写宴会上的情景,但场面的热闹、乐曲的优美是完全可以想象得到的。

下面二句又写到室外:“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纷纷”,形容多。“暮”,迟暮,傍晚,应是归客起程头天的傍晚。“辕门”,军营门。古时作战多用战车,扎营时常以战车首尾相接,围成栅栏,出入处两车辕木竖立相向为门,故称作辕门。“掣”(chè),牵曳,可当拉扯讲。“翻”,翻卷,飘动。“暮”字表明时间的推移,已经是傍晚了,可是辕门外还是风雪交加,辕门上插着的红旗不知什么时候也被冰雪冻住了,尽管强劲的寒风吹拉着也不能使之飘动。这一句写得奇特。隋虞世基《出塞》:“雾暗烽无声,霜旗冻不翻。”但与岑参这句相比,也显得逊色了。岑参运用一个“掣”字,把风使劲吹拉红旗的情状写得栩栩如生,把风拟人化了。这样写,使旗的重量与风的力量一并表现出来了。茫茫雪野上雕塑般的一面冻住的红旗,鲜艳的色调仿佛暗示着主客的情绪也变得昂扬了。

关于“风掣红旗冻不翻”一句,还有另一种解释:大风雪中的红旗,像是谁有意把它“掣”住一样,一个劲儿地朝一个方向刮,动也不动,如同冻在那里一样。我们前面所解的“冻”字是动词,这里说风掣红旗,红旗像冻住了一样,不能翻动,就把“冻”字当形容词解了。从诗的第一句“北风卷地白草折”来看,风是很大的。既然风如此之大,雪能落在红旗上吗?再说,如果红旗真的被冰雪冻住,在这“瀚海阑干百丈冰”的西北边疆——轮台地区,红旗早被大风刮断、刮碎,无影无踪了。由此可见,这种解释也并非毫无道理。

以上为第三小节,主要写送别宴会的情景。

最后一节,点出轮台东门的雪中送别。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轮台”,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唐时属庭州,为北庭都护府管辖,当时封常清驻兵于此。“天山”,一名“祁连山”,在今新疆中部。“回”,曲折。“转”,环绕。归客出发了,“去时”为早晨,承接前面的“暮雪”。诗人从辕门一直送到轮台东门,天山路本来就曲折环绕,加上冰雪覆盖,便更加难走了。诗人在为归客担忧,目送着友人的离去,只见武判官越走越远,忽隐忽现的身影渐渐被山峦隐没,终于什么也看不见了。诗人迟迟不肯回去,他在默默地凝视着归客走过之后雪地上留下的清晰的马蹄印迹。

读了这悠然不尽、耐人寻味的尾句,读者的视线不知不觉地随着诗人的目光无限伸展开去,并深深地为诗人真挚的友情所感动。在这里,我们眼中看见的是雪满天山路,心中却感到情满天山路。诗人对武判官真挚的友谊溢于诗句的字里行间。最后两句可以说是送行者眼中的雪景。假如我们用电影摄像中的镜头运用作比喻,这便是诗人的主观镜头,给读者留下的印象是非常深刻的。

以上十句为第二段,着重写送别。

这首诗写雪中送别。诗人写了边疆风雪奇寒的景色,以及边防生活的艰苦,表现出一种豪迈的气概,充满着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情歌颂。

同类推荐
  • 流年一寸心

    流年一寸心

    本书是作者悉心创作的一本传统诗词作品集,收录了其近年来创作的近一百七十首诗词,分为《行旅》《风物》《衷情》《感怀》四个专辑。作者用细腻真挚的笔触,描写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寄托缱绻的亲情、友情和乡情,抒发对人生的思索和感悟,体现其精神追求和品格涵养。
  • 民国第一侠王亚樵真传

    民国第一侠王亚樵真传

    本书是一部纪实文学,描写了中国现代史上的奇人、民国第一侠王亚樵的传奇人生,以翔实的史料和对历史现场的探访,生动形象地再现了王亚樵刀光剑影、宁折不弯的一生,作者深入挖掘王亚樵的内心世界,生动形象、可叹可信地再现了王亚樵的侠义风采。
  • 张强文集·艺术批评卷

    张强文集·艺术批评卷

    通过对艺术家各个时期创作观念的衍生与嬗变的梳理,力图较为全面地呈现艺术家的艺术发展轨迹。
  • 秘密档案

    秘密档案

    1999年5月8日晚上10点,当我刚从外地采访顺道回到江苏常熟老家的父母亲身边时,电话铃突然响起:……你看新闻了吗?北约把我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炸了!今天大学生们和不少市民都到大街上游行呢!在北京的妻子告诉我一个晴天霹雳般的消息。
  • 找不到北

    找不到北

    与其致力于对黑车的清理打击,不如倾力竭力甚而像我们常常做的那样——举全市之力——做好我们的城市公共交通工作。
热门推荐
  • 重生之叛国公主

    重生之叛国公主

    用她,可否换来十座城池做聘礼?用她,可否换来十年安逸做赌注?只可惜,自古红颜惹人负。重生归来,她是否能逃离这吃人的皇宫?机关算尽,是否可以为自己追求那最为微小的幸福呢?
  • 傻婆

    傻婆

    。。。。。。。。。。。。。。。。。。。。。。。。。。
  • 犹太人成功兵法2

    犹太人成功兵法2

    本书围绕犹太商人的推销细节,以犹太人的经典论述和事例为依据,解答了犹太商人之所以能在商界称雄的原因。
  • 三生默许之倾城舞

    三生默许之倾城舞

    他是这片大陆唯一的神!白衣飘飘,广袖流仙。玉面男儿,绝世容颜。踏的出红尘万丈,踏不出瑶瑶稚儿的情深意一片。即使,历经三世,对于她的痴念只曾不减!若然,必须要负了天下才能与她相守!那么,再多七百年火狱的焚烧又能算得了什么?
  • 文苑奇葩:历史文人那些事儿

    文苑奇葩:历史文人那些事儿

    顽主是一种文化,在世俗人眼里,他们是不务正业的形象代言人,不过他们却未必不学无术。历朝历代,顽主可谓层出不穷,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平民百姓 ,均有佼佼者脱颖而出,甚而至于在某一门类大放异彩,成为大师级人物。只是很多时候,顽主们的所作所为对社会大环境所不相容,与身份地位大相径庭而惹人非议。 但是,换一个角度来思考,我们又有什么理由指责上天在没有选择的情况下赋予他们的过失呢?我们更应该清醒地看到他们在某一个领域做出的贡献,或者成绩。
  • 狼族来客

    狼族来客

    古老神秘的狼族,身为二狼子的他居然要肩负重任背景离乡,来到人类的世界这块异域之地,在阴谋,杀戮,虐恋,和责任的摧残之下,渐渐的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王者之路。
  • 当妈的内心仍是女孩

    当妈的内心仍是女孩

    《孩子》听后灵感随笔,曾经不能理解母亲的担忧,待女孩长大后当了母亲便理解,所有母亲对孩子的关心爱护都是一样的。这份温柔的爱,最终会得到理解和传承。文笔不太好,只着重写了一段细节,如果能够理解到一点母亲对孩子那份复杂细腻的爱,那就太好了!
  • 农门小弃妇

    农门小弃妇

    叶锦夕在功成名就春风得意的时候,悲催的穿越了!而且穿越到一个被退婚自杀的小农女身上?名声败坏无人敢娶?贪财姑姑要把她卖了换银子?叶锦夕怒了!脚踩渣渣手撕极品,发家致富终于再一次功成名成走上人生巅峰。什么,渣男前未婚夫求复合?抱歉,姑娘我从不吃回头草。咦,这是哪里来的神仙哥哥,真是如花似玉国色天香。叶锦夕见色起意,目光灼灼。“小哥哥,你长这么好看,不如入赘我家吧。我包你吃香喝辣辣穿金戴银,荣华富贵,衣食无缺。”谢瑛:“……”他看起来那么缺钱么?后来他三媒六聘八抬大轿把叶锦夕娶回了家,让她冠上了自己的姓。从此叶锦夕夫荣妻贵,一路扶摇直上,做了谢氏宗妇!不仅财色两得,且名利双收,成为真正的人生赢家!
  • 枫萧恋

    枫萧恋

    女主在一次开学的巧合下邂逅男主,就在她希望再次见到男主的时候,却没想到和男主一个班。揪心的暗恋,和兄弟,姐妹的感情就这样展开。
  • 黄明昊的爱情故事

    黄明昊的爱情故事

    王子异儿时的伙伴遇到会发生什么事女主最后的出道与王子异的关系本小说纯属想象不要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