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421100000005

第5章 孙中山,狮城旧居小发现

1994年圣诞节这天我第一次踏出国门。从广州飞新加坡,参加首届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研讨会。新加坡是城市国家,小极但美极。在新加坡,所见所闻无所谓不新奇,感触无所谓不深刻,比如第一次住进新加坡国立大学的访问学者别墅;比如和多个国家的作家、评论家、学者、教授等围坐圆桌,探讨微型小说的文本技术或者作品意韵;再比如在这里第一次吃榴梿、山竹、红毛丹等热带水果……至于游览,闹市的乌节路和义安城,休闲的克拉码头或水族馆,赏景的花笆山或圣淘沙,寻觅早年华人足履的牛车水或如今繁华的登婆街……这些,自然都能码出若干文字。

但我非常讨厌写一般性的游记。虽然每次外出随身的笔记本里也写得密密麻麻,但最终极少正式成文,更极少拿来充塞版面以换钞票—尽管我当着一家晚报的副刊部主任,想使这类文字见报可说易如反掌。但这次在狮城朋友引导下去参观一个叫作“晚晴园”的景点时,带着诧异看完听完后,我却有一种非写不可的冲动。这栋巴拉甸式的两层独立洋房,最早是一位姓梅的富商专为爱妻建造,爱妻芳名叫“明珍”,故取名“明珍庐”。梅姓商人家道中落后,当时的橡胶业巨头张永福便将洋房买下,供母亲居住养老。楼名特取唐李商隐名句“夕阳怜芳草,人间重晚晴”里的“晚晴”二字名之,称曰“晚晴园”。以楼和园的晚霞绚丽寓祝母亲晚景灿烂。

坐落在林木扶疏、环境清幽庭院里的这座洋楼,既曾当过“爱”的信物,也曾作为“孝”的凭据。而当孙中山1906年被新加坡“解禁”而抵狮城时,曾经镶嵌过“爱”与“孝”的洋楼又有了新的升华:爱国华侨张永福萌动了把晚晴园献给孙中山的想法,使这位颠沛四海的中国领袖在狮城有固定的下榻之所,使此园最终成为聚集革命同道的“海外革命圣地”。张永福据此向老母陈述原委,通情达观的老太太一口答应的同时,还连声称赞儿子深明大义……

修建于19世纪的晚晴园早就被新加坡列为国家级古迹。仅凭晚晴园的历史承载以及人文蕴含,自然就能命笔成文。但最能激起我好奇的是,在这里,我有了一个新发现……于是我很快就在此园中涉笔这个“发现”……然而收笔后却无法发表出来。原因是什么?因为这个“发现”涉及了伟人孙中山曾经的婚恋状况—可见副刊部主任发表文章既易如反掌,也还得遵守某种“潜规则”。

提起孙中山的婚姻,一般人大概只知道宋庆龄。知道多一点的也不过是孙中山还有一位原配夫人卢慕贞。卢慕贞与孙中山属于包办婚姻,孙卢除生有长男孙科外,还有长女孙蜒,次女孙蜿。卢氏自幼缠足,个性内向,温良敦厚,属于中国旧式农村妇女。对当时中国一介村姑来说,嫁夫育儿,夫复何求?但试究孙卢婚姻,其实没有多大幸福可言。于是早在1891年—那一年正是孙中山的儿子孙科出生之年—当时在香港西医书院读书的孙中山,经陈少白引介认识了一位从此和他有近20年相随相伴的女性,她就是陈粹芬。香港新界屯门现在仍然保留着他们在这里租屋同居的那栋红楼。

陈粹芬比孙中山小7岁,原名香菱,又名瑞芬、萃芬。家里排行第四,人称“陈四姑”。陈父原为厦门同安的一位郎中,五口通商后来到香港,陈粹芬就出生在香港新界屯门,若论辈分,著名爱国华侨陈嘉庚则属陈粹芬的侄辈。从晚晴园里存有的多张陈粹芬的照片看,她眉清目秀,容貌姣美,身材适中。

我们都知道孙中山筹划的1895年广州起义失败后,不管称之为逃亡也好,旅居也罢,反正孙中山就此开始了长达16年的海外生活。日本、美国、欧洲、东南亚诸国……都留下了他的足履。在此期间,或成立革命组织,或考察社会政治情况,或与国外政治家结识,或向海外华侨华人募捐……总之孙中山都在忙着,当然,孙中山偶尔也悄悄潜回国内—比如曾到上海、台北、广州和广西镇南关等地,主要也是为了策划起义或者和革命党接触。他极少回到卢慕贞的住地,而卢氏一般也不跟随孙中山四处颠簸。所以婚姻后期他们其实已处于长年分居状。

在孙中山长年颠簸的大多数时段里,正是由这位陈粹芬相伴相跟,足迹遍及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陈粹芬对孙中山,由崇敬而相随,再由信念相通而缔结共同的人生目标。所以,她对于孙中山,绝对不是机械单纯的朝夕与共,更不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卿卿我我。陈粹芬不但相随孙中山,还常常面对孙中山的同志,除了洗衣做饭等一干杂务外,她还出去传递密函、散发印刷宣传品,甚至运送军火……尤其是在孙中山策划广西镇南关起义中,陈粹芬还跟着孙中山、黄兴、胡汉民等一道到过中越边境。

新加坡的晚晴园,不但是孙陈二人一起生活较长时间的一处故居,而且还是革命志士们聚会的场所—孙中山平生所领导的十大起义中,许多次就在这里酝酿、策划。晚晴园二楼上陈列着一幅油画作品,正是孙中山和同盟会成员们在开会的写真,画中人物有站有坐,基本上全可以对号入座,其中站在孙中山后面的一位显出贤惠干练气质的女士,就是陈粹芬。可见陈粹芬不仅作为领袖的伴侣而存在,而且同样还应列为革命志士。

孙中山与陈粹芬的交往,对谁都没有任何隐瞒。这个,在我以后两度参观翠亨村孙中山故居时有了印证。在孙家的族谱里,可以查到陈粹芬的记录。孙家墓地里,也有陈粹芬的坟冢。笔者曾尝试与翠亨村人谈及陈粹芬,惊异地发现:孙家族人乃至翠亨村人,基本上都毫无顾忌地坦承陈粹芬和孙中山是情人关系,年长一些的则干脆说是“妾”—这与晚晴园里介绍陈粹芬为“孙中山夫人”基本同出一辙。认定陈粹芬是什么身份,人们可以有不同说法,但谈及陈粹芬与孙中山的原配卢慕贞之间的关系,村民则普遍津津乐道,因为村民都认定卢慕贞和陈粹芬之间能够礼仪相处,情同姐妹。这个,不管是翠亨村还是新加坡的晚晴园,似乎都可以在物证上见出端倪:晚晴园陈列室共有6间,其中“南洋室”展出孙中山1906年在马来西亚槟城的部分,其中就有卢慕贞和陈粹芬在一起的文字记录与合影照片。至今当地侨界人士仍习惯指着陈粹芬的照片尊称为“孙夫人”或“孙太太”。而翠亨村民,一般则把陈粹芬称作“南洋婆”……

陈粹芬在孙中山荣任临时大总统之时悄然身退,但她从不炫耀自己的特殊身份。她说:“我跟中山反清,建立中华民国,我的救国救民愿望已经达到。我自知出身贫苦,知识有限,自愿分离,并非中山弃我,他待我不薄,也不负我。”陈粹芬虽然没与孙中山正式结为夫妇,但一直以来都被孙中山的哥哥孙眉认定为弟弟之妾。即使陈粹芬1912年和孙中山分手,孙眉也完全按照家庭成员的规格对待陈粹芬,特意在澳门给她买下一套房子:风顺堂4号。陈粹芬住上一段后才移居马来。1915年孙中山与宋庆龄结婚,难得陈粹芬发出如此达观的评价:“中山娶了宋夫人之后有了贤内助,诸事顺利了,应当为他们祝福。”其坦荡胸襟略见一斑。

陈粹芬出于排遣独居的寂寞,1915年底抱养了一位苏氏华侨的幼婴为女儿,取名孙容,又名仲英,母女相依为命。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逝世,陈粹芬远在南洋,设坛遥祭7天,痛哭失声说:“我虽然与中山分离,但心还是相通的,他在北京病危期间,我几乎每天晚上都梦见他在空中飞翔……”感情之笃,异乎寻常,这在当地亦传为佳话。1931年,应时任行政院长的孙科请陈粹芬携养女孙容回国,住在广州,为孙科操持家务,照顾其子孙治平、孙治强兄弟。蒋介石南下广州,亲自修书并托时任司法院长的居正去探望陈粹芬,还送上10万元给她作为建筑房屋及养老之用。

以后发生这么一件事,说来很有意思。陈粹芬的养女孙容,与孙中山大哥孙眉的孙子孙乾相爱,这就不免带来一些麻烦,因为论辈分,两人属姑侄,岂能跨代恋婚?于是普遍遭到家族长老反对。但若究其血缘,彼此又并无瓜葛,所以孙科鼎力赞成并出面玉成好事。于是孙容恢复原姓苏,名仲英,与孙乾赴意大利结婚,有情人终成眷属。没承想,苏仲英因患癌症于1958年在异国过世,孙家因怕年迈的陈粹芬承受不了,所以不敢告知。1960年秋,陈粹芬在香港长逝,享年87岁。由于种种原因,不登报,不发讣告,匆匆购地葬于荃湾华人墓地。治丧形式颇为简单。直到80年代末,陈粹芬女婿孙乾—也是孙中山的侄孙,回香港收拾岳母陈粹芬与妻子苏仲英的遗物,改葬岳母遗骨于翠亨村孙氏家族墓地之内。如今墓碑上仍赫然刻着:孙陈粹芬夫人之墓—乾率外孙必胜、必兴、必达、必成、必立建立。

纵观陈粹芬,笔者不得不感慨万端:无论在中国内地,还是在中国台湾、香港、澳门等地,所有撰写孙中山事迹的正式出版物,对陈粹芬和孙中山的关系都闭口不谈。另外,国内几乎所有孙中山的纪念堂(馆)、旧居、故居等,也都对陈粹芬的存在视而不见。唯有孙中山老家中山市翠亨村以及新加坡的晚晴园稍有例外,可以检索到陈粹芬的依稀身影。

在孙中山的传记或者纪念文章中,出于“为尊者讳”,担心影响“国父”形象,所以一般都不会写到陈粹芬,这在特定年月里当然可以理解。但从尊重历史的角度看,陈粹芬不但对孙氏家族有功劳,而且对中国革命也出过力。对于这样一位可以称为革命先驱的人物,完全将其忽略不提,笔者以为这不是唯物主义的基本态度。好在近年来史学界也渐渐突破各种藩篱,在研究陈粹芬为革命作过贡献的同时,也研究在特定历史环境下,她与孙中山的真正关系—总的趋势是按照事实的原本,还原出陈粹芬一个公平公正的历史地位。其实,陈粹芬与孙中山,不管作为传统意义上的“妾”,还是作为新式的情人,她都并不为孙中山丢人。从制度上说,当时的中国,纳妾现象司空见惯;再从个人情感历程看,革命先驱也有七情六欲,也会在特定情态下萌生情感……孙中山和陈粹芬在某种历史条件下,以一种超乎同志的关系相处相待,共同革命,既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也不会有损革命先行者的光辉形象。

至于1912年以后陈粹芬为什么急流勇退与孙中山分手?皆因陈粹芬本身没读过多少书,文化程度有所欠缺,加上出身低微,在心里多少会萌生些许自卑感;另一个原因可能是,陈粹芬与孙中山长期在一起,但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身份,1912年元旦,孙中山出任万众瞩目的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总统夫人仍然属于原配卢慕贞。在这种情况下,陈粹芬多少也会有一些压力;后来宋庆龄出现且很快与孙中山相恋,并于1915年与孙中山正式结婚,这或许就是陈粹芬不可能再与孙中山复合的一个事实原因。

虽然在正史里很难找到有关陈粹芬的记载,但在孙中山当时的战友个人笔墨里,则有不少关于陈粹芬的记述,在充满趣逸的描绘中,我们知道了孙中山业余时间爱下象棋,他下棋的风格是“好取攻势而懈于防守,故易为敌所乘……”而他最喜欢玩的是当时盛行于广东一带的天九牌,冯自由的《革命逸史》第三集就写道“乙巳以前居横滨时,每与陈四姑(名香菱)、张能之夫妇玩之”。

狮城之行转眼间已过10多年,对许多历史事件与历史真相,都已经具有了可以客观表述的可能,孙中山与陈粹芬的故事,也点点滴滴、零零星星被写进多种书刊。另外,由深圳和珠江电影制片厂两家合拍的影片《夜·明》,在南洋就有另一个片名叫《孙中山身边的女人》。饰演孙中山的“专业户”赵文瑄仍然主演孙中山,由吴越主演的陈粹芬也作为主角之一得到较多表现。此片的内容简介明确写道:“……主要讲述孙中山在马来西亚槟城的革命经历,以及他与陈粹芬女士鲜为人知的爱情故事……”

当然,陈粹芬的部分史迹,作为“解惑”的尝试,已经比较系统地出现在我的长篇纪实《根系海南—解惑宋氏家族》一书里。

同类推荐
  • 国学句典国学文典大全集(超值金版)

    国学句典国学文典大全集(超值金版)

    中华历史源远流长,上至黄帝时期下至今朝今日,绵延五千多年的时间。在这漫漫的历史长河之中,先人们为我们留下了数不尽的文化珍宝,让我们后人受益无穷。这其中就包括许多脍炙人口的国学文典和人们口口相传、耳熟能详的国学句典。这些丰富多彩的国学文典和国学句典,是中国无数先人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并结合时代特色和亲身体验总结提炼出来的真情实感、经验见识,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精神修养要素。它们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熠熠闪光的瑰宝,也是中华民族永恒的精神财富,滋养了中华民族子孙万代的心灵世界和思想家园。
  • 花季里跳荡的思想脉率

    花季里跳荡的思想脉率

    这套丛书由8本书构成,是国内文学和语文教学论方面的知名学者优势互补,为中学生提供的“青春读书课”。它克服了文学专家文选式读物可能缺乏教育……
  • 短笛

    短笛

    诗,是大自然的夜明珠,而语言文字只是夜幕,好让它更能显现出……
  • 小说:洞达人性的智慧

    小说:洞达人性的智慧

    本书从“人性的枷锁”、“存在的荒谬”、“愿望的喜剧”、“心理的黑洞”、“好人的报酬”等十二个方面,探讨了中国古典小说如何洞达人性,以及在其古老外衣下那无与伦比的现代性。
  • 北大岁月

    北大岁月

    本书精选来自北大教授、北大学生及北大校园报刊上的美文佳作,书中让你重回到上个世纪上半叶时期的北大,重温这段感人的历史。
热门推荐
  • 追仙録

    追仙録

    九重天近日太平的很,各路神仙春心萌动好色成性司命神君偏爱颜值爆表美男子一纸情书引发一段血案呆萌小徒弟送情书误入夜寒帝君法眼帝君浅浅一笑:你不是思慕本仙多年了么?本仙如今告诉你,你现今可以把本仙打包带走了
  • csgo之世界战场

    csgo之世界战场

    一个常年混迹于国服低信用分局的选手,他的对手是自瞄、透视、演员。当他可以完美的于其中游刃有余的时候,那么他的实力将会强大到什么程度?top20、真正的天才、中国枪男,亚洲剑魔…… 用实际行动,让世界折服。
  • 闭合郁金香

    闭合郁金香

    本书收录了智辨盗贼、秘鲁奇案、欲擒故纵、沙滩血迹等悬念迭起的侦探故事,还配有“放飞心情”的笑话和一些增长见识、开阔眼界的自然科学小知识。
  • 重修封鼎

    重修封鼎

    人生最倒霉的是,好不容易经过重重磨难,飞升仙界。却在升仙池口被抓往仙魔战场镇守外敌。比这还要倒霉的是,好不容易凑满战功,可以离开战场,安心修炼。却被仙、魔两方的巨头争夺的一樽石鼎砸中。悠悠醒来,竟回到少时16岁,燃玉宗收徒...韦路:我靠,我修个仙,容易吗?我!
  • 养只萌呆镇镇宅3

    养只萌呆镇镇宅3

    薛怀璧死了?!怎么可能!你别逗了。长歌大大是不会抛弃我们滴,看——“咳咳。”某人河东狮吼,“我虽然比不上长歌大大,但是我热爱养只萌呆镇镇宅!”希望各位捧场长歌大大的朋友,有钱的捧个钱场,没钱捧个人场!吼吼吼……
  • 从武林开始

    从武林开始

    这是一个关于许乐凡穿越到武林外传的小故事。轻松搞笑的客栈生活刀光剑影的江湖恩怨一个接一个的影视位面在与佟湘玉、白展堂等人的嬉笑打闹中,许乐凡也发现自己在慢慢改变着这个世界。
  • 东坡易传

    东坡易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料得如意春风度

    料得如意春风度

    顾澜之16岁第一次见到柯霖雨的时候怎么也没有想到这个当年的小姑娘会成为自己以后一辈子的羁绊,从遇到柯霖雨之后,其他人都只能是遇到12岁的柯霖雨第一次见到顾澜之是在家长之间的聚会上,此时的顾澜之是家长口中别人家的孩子,从小成绩优异,家世又好,再加上长得一点也不差,简直就是别人家的孩子,柯霖雨看到顾澜之第一眼就觉得这个人如此美好,从那以后,柯霖雨的生活标杆就是顾澜之,顾澜之考医学院,她也考医学院,顾澜之去町州,她也去町州,总之就是顾澜之干什么她就干什么。
  • 初榨

    初榨

    每个人,都在极力适应着、抗争着这个社会中大多数的元素。在这份适应和抗争中,人性,自然会有所改变。在小说主人公看来,社会对于人性的判定,似乎已经模糊。这让那份人性的改变也变得毫无目的。正如小说中,每个人面孔的跳转和闪烁,另一个初入社会的人,应接不暇......故事中的那个“我”,又会因这份社会洪流的冲击和“三人为党”的组织内部纷争而做出什么样的改变呢?“我”究竟会如何在这份无奈的改变面前,使我的人性得以保全?
  • 星耀恋人

    星耀恋人

    那一抹爱的颜色,一个樱花瓣,给了她们一次甜蜜的邂逅,尝一尝那爱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