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421100000057

第57章 中国副职

中国官场的最大特点是什么?自然见仁见智。但我只认定一个最显著的外在结构:那就是副职的官员太多,而原先的更多。有人说我们的机构臃肿庞大,其实臃肿着的各级机构正是由各个副职分管的条条块块组成。

谁都知道几乎所有的机关和机构在职位设置上都实行着“一正多副”的模式,“多副”多到什么程度?情况千差万别,一般少则三五个,多则八九个,十多个,乃至几十个。以某个县为例,居然有多达5个副书记;县政府则有七八个以上的副县长。乡镇呢,十来个以上的副职早就司空见惯。而最最极端的当数华东地区某县某乡排列着34个副乡长;而东北某市政府则有着19名副秘书长。参照级别运作的事业单位,副职之多也是当仁不让,其他例子不必去找了,笔者所在的报社当年尽管只有区区三四十号采编人员,每天仅出8个版的报纸,但却曾经一度有过7个副总编辑排排坐的膨胀时段……以上仅指职务副职,倘把括号“享受副职待遇”都算上的话,有的单位甚至多到可以打几个筋斗的程度。

一个乡镇是这样,一个县呢?一个市乃至一个省呢?还有企业、社团、学校等等呢?有人凭此断言:中国的职之多实乃世界之最!实在没有理由不相信。后来中央就限制地方党委副职的问题发了指示,这才遏制了各级副职的滥化。副职之多,原因不一而足,它既是安排某一级别人员的职位凭借,也是平衡矛盾或协调人际关系的一种现成资源,当然有时也掺杂着人情票、贿票、权力代金券等因素,成为副职腐败生态的一道阐释——比如那一年山西长治原县委书记王虎林,两个月内突击提拔科级干部278人;又如只有40多万人的陕西洋县,县委书记邱军提拔科级干部800多人,超编307人……总之,收钱卖官安排个副职,既像筵席中加双筷子那么便捷,也像下象棋拱一步卒那样随意。

以上只略约探讨副职之多的部分原因,这里不准备去罗列副职太多引发的弊端,也不会去拉外国官场副职的设置情况来作生硬对比,以强化或者支撑某种论点。笔者只想尝试窥探一下伴随着副职泛滥而普遍存在的种种不同心态:副职中当然蛰伏着大量踌躇满志的未来之星。于是除却正常的工作外,他们对正职就似乎更有一套讲究,比如他们事事处处都注意:揽事不揽权,做事不争功;到位不越位,用权不越权;陪同不炫耀。总之,演好角色,拿捏分寸,把握平衡,左右逢源,进退有度……是副职伺机“升级”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处世版本。

也有一种副职自知上进无望后,往往表现出清静无为、淡泊潇洒的姿态,有人对之进行概括:吃饭吃素,穿衣穿布;上班走路,当官当副。这真是一种自足心境的勾勒,一种平和姿态的显现。有的副职当成“老油条”之后,便表现为鬼精鬼精的,在正职光圈的笼罩下,鬼精们深深体会到“干多没啥意思,不干不够意思;干点意思意思,全干你啥意思”的个中三昧。

当然有为数不少的牢骚副职,他们怨言的根据是:出了成绩,登台领奖总是正职;捅了娄子,面对曝光镜头的几乎全是副职。而平日里,太主动了正职会骂你抢功;太严厉了下属必骂你装蒜。总之左右不是人。于是乎,牢骚发布者无不感慨中国副职:定性模糊、标准不清、期待空缺、角色尴尬……哦,“当官要当正的,带兵要带愣的”这句顺口溜是否就这样应运而生?笔者最感纳闷的是:面对着庞大的副职结构,为何无人去深入采集、深入研究这一活生生的权位标本?空置着驳杂的副职现象,何以迟迟不诞生一门也许有研究前景的社会结构新兴学科—副职学?

同类推荐
  • 李致文存:我的人生

    李致文存:我的人生

    本书回顾了李致九十年的人生,以随笔的形式记述的人生往事,既是个人的历史,也是时代和社会的缩影。从读小学时为抗日战士捐寒衣,青年时期参加学生运动,后来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成渝两市做地下工作。后来,李致在共青团大学、区、市、省和中央机关多个岗位工作,在改革开放初期,回到四川,为四川出版、振兴川剧和文艺工作作出贡献。
  • 历史与文明

    历史与文明

    中华文明反映了中华民族的创造才能和聪明智慧,也体现了中华民族的道德观念和精神风貌。在走向世界的今天,弘扬中华文明不仅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刻的思想意义。
  • 花季里跳荡的思想脉率

    花季里跳荡的思想脉率

    这套丛书由8本书构成,是国内文学和语文教学论方面的知名学者优势互补,为中学生提供的“青春读书课”。它克服了文学专家文选式读物可能缺乏教育……
  • 冬牧场

    冬牧场

    2010年冬天,李娟跟随一家熟识的哈萨克牧民深入阿勒泰南部的冬季牧场、沙漠,度过了一段艰辛迥异的荒野生活。这本书,便是这段生活最真实、最感动、最深入、最珍贵的全景记录。李娟是第一位描写哈萨克民族冬牧生活的汉族作家,她以饱含深情又不失节制的文字,呈现出阿尔泰最后的“荒野主人”冬季转场时的独特生存景观。
  • 南京大屠杀全纪实

    南京大屠杀全纪实

    以中国人的视角完整反映南京大屠杀始末。1937年12月13日,日本侵略者攻破南京,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进城的日军,以其占领者的优越感,在随后的几个星期里,残暴地屠杀了已经放下武器的中国守城官兵和普通市民达30余万人,在中国人心头和中华民族史上留下了一段永远难以愈合的伤痛……作者饱蘸国人的血泪,文笔大气磅礴,以详尽的事实和一手资料以及诸多不为人知的历史真相震撼着读者,以犀利的拷问促使今天的读者深刻反思南京大屠杀的历史,深入思考其历史教训现实意义。
热门推荐
  • 阎王爷的生死簿

    阎王爷的生死簿

    神话中,它是记载众生生死来去审判的册子,必须依照自然行事,南斗注生,北斗注死,未注生先注死,南北斗星君注完后交由地府阴司执行,勾画就是死期,阴司差人将魂魄拘到即勾画,涂抹即是注销。如果有一天,部分生死簿流落到阳间究竟会引起一场怎样的轩然大波,而我们的故事就从这里开始。阎王爷的生死簿粉丝群:539665641,管理先到先得。
  • 嫡女第二世

    嫡女第二世

    沐家嫡女沐宁悦因为一场是故驾鹤西去,而同一时间,21世纪一个普通女生沐小艺也惨遭不幸,然而……沐小艺幸运的成为了沐宁悦的替身,可是偏偏……沐小艺居然没有沐宁悦本尊的记忆,闹了笑话不说,还被指骂傻女,连爹娘都要嫌弃她……一介意外沐小艺变为了枝头凤凰……
  • 血染的江湖

    血染的江湖

    我在J县已经生活了10几年了,大大小小的斗争已经看得惯了。我第一次看见打架,是在7岁那年,当时我还以为那些人都是打架不要命的亡命徒,但和现在J县的那些黑老大比起来,实在是小巫见大巫了。现在的我坐在电脑前,回想着以前J县的风风雨雨,仿佛那些年的事情又浮现在了眼前。。
  • 李慕执

    李慕执

    燕都,乃大燕之都。东城,一栋独栋小院,院落不大,院中种着一株柳树,柳树已二十年,粗细有一人怀抱。这院子既无水榭,又无楼台,既不庄重,又不奢华。
  • 穿越的金庸武学

    穿越的金庸武学

    李暮雨以前叫做李风,在那一天,他先是差点被一枚记录了众多武学的令牌砸死,接着被一个美若天仙的美人收为养子。他的命运就在那一天,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幸亏,那块令牌记载的武学非常给力,什么降龙十八掌、独孤九剑、乾坤大挪移,易筋经等等,都厉害的一塌糊涂。
  • 炼武记

    炼武记

    “我命在我不在天,天若扰之,昂首执剑向苍穹。”命运无情,少年自幼身患重疾。不能修炼灵力,但他却饱读诗书。不屈于命运的摆布,与病魔挣,与命运挣,走出自己郎朗乾坤的一条路。看他如何从逆流中走出,成为笑傲天下的人杰。
  • 小文艺·口袋文库·小说系列(全19册)

    小文艺·口袋文库·小说系列(全19册)

    轻量级风格,中量级篇幅,重量级阵容——上海文艺出版社重磅推出“小文艺·口袋文库”,一套轻便丛书涵盖小说、社科随笔、传记等多种文学体裁,以百种规模回归阅读本质,重拾书香风雅,希冀“成为你的美好时光”。“小文艺·口袋文库”首批推出“小说”系列19种,精选聚焦现实的“中国故事”,于日常经验的褶皱,邂逅那些低语的灵魂,讲述独属我们这个时代的传奇,以精美故事拼贴人生版图。接下来陆续推出的“器物”和“偶像”系列,则分别为引进版社科类和传记类读物,均以中篇体量解码大千世界——正所谓:口袋虽小,有容乃大。本套丛书,囊括了余华、苏童、李洱、格非、徐则臣、韩少功、裘山山等中国现当代名家作品,包含《我胆小如鼠》《群众来信》《二马路上的天使》《不过是垃圾》《伪证制造者》《报告政府》《正当防卫》《特蕾莎的流氓犯》《无性伴侣》《单身汉董进步》《不准眨眼》《荔荔》《夏朗的望远镜》《城市八卦》《请女人猜谜》《北地爱情》《目光愈拉愈长》《致无尽关系》《金链汉子之歌》共19部作品。好读、便携、有格调,口袋文库,你的贴身小文艺,用碎片化时间来感受经典的力量吧。
  • 我有一棵技能树

    我有一棵技能树

    万丈龙城之内,一个经历了工业革命,繁衍发展了两千多年的仙秦,会是怎样的世界?这里有力可搬山,断江,煮海,开天,辟地的强者武者!这里有飞天遁地的妖兽!这里有荡气回肠可歌可泣的热血故事!
  • 忆星龙

    忆星龙

    前世的冤孽延伸到今生,我的使命不止为你,更为全人类,但我更愿为你而死。来偿还你前世对我的好,今生你受的苦。Thankgodcreatedyou
  • 偏执季少追妻记

    偏执季少追妻记

    季霆琛重生了。上辈子他喜欢时清冉喜欢了七年,爱她深入骨髓,为了她成为了偏执狂,可她却依然不喜欢他……这辈子,他会努力改变,成为她喜欢的人,可如果她还是不喜欢,那他就再次把她囚禁起来。在他的世界里,时清冉就是他的光,他的全部,他不能没有她。(本文无恶毒女配,只有男主追女主,女主不会很快喜欢上男主,会虐男主,1∨1双洁。男主是偏执,不喜误入)(更新较慢,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