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471800000028

第28章 卷六(2)

侍御字颂南,一字笙叔,福建晋江县人,道光十二年进士也。林芗溪尝言侍御年十二岁时,一日天大雨,其家下紫雨,凡十三簷,他簷无之。至道光二十二年,侍御由户部升御史,其家又下紫雨,凡十三簷。侍御尝有诗以纪之,洵异事也。侍御居台垣,不避权贵,尝劾海疆失律诸帅,得旨允行。满洲毓九观察嵩龄观察乾隆丙午举人,曾任巡道,后预道光重宴盛典。年八十余,其子秋谷尚书慧成,时亦出为总督矣,闻之来见。比至门外,长跪不起称善。侍御延之入,观察痛斥失律诸帅辜恩负国。语及当事,怒发冲冠。后侍御镌级,观察为之不食者累日,尚书偕侍御劝之食始食。曰“吾为国事忧也”!其感人有如此者。今上登极,下诏求贤,钜公交章保荐,得旨召用,再居谏垣。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户部因军饷不继,有捐银五千两作为军功举人,捐银三百两作为军功生员,一体乡会试之例,得旨允行。侍御闻之,为之不寝不食者累日。后与满洲花松岑、歙县王子槐两侍郎交章论驳,复奉俞允。其所言。事多类此。侍御少传闽县陈恭甫编修经学,尤深于三家诗。后又及阮文达之门,经学益邃。文灿尝闻诸侍御云:“今日而治三家诗,必当如张皋文之于《虞氏易》,乃为有补经学。”又谓《尔雅》多《齐诗》,《广雅》多《鲁诗》。后仓传《齐诗》,《礼》传自后仓。郑君注《礼》,盖用《齐诗》,郑君笺《诗》多与毛异,亦多与《礼》注异,盖用《鲁》、《韩》云。所著有《籀古堂集》八卷。

侍御又尝曰:“昔长洲陈硕甫明经奂为余言杭州金诚斋秀才鹗,西湖诂经精舍士也。尝与明经同寓僧舍,本不相识,时方秋试,秀才日读《汉书》,声达户外。明经访之不应,突入室中,见所陈多甲乙部书,谓秀才曰:‘试期伊迩,奚用是为?’秀才曰:‘吾辈读书有素,岂屑屑于时文、试帖诗者?穷达有命,茍不悟此,奚试为?’明经曰:‘能如是乎?是同志也。所著书必多矣。’再三索观之,秀才曰:‘察子言貌,尚可读吾所著书者。’及出所著《求古录》示之,明经为正其是非,辨其舛误,秀才钦服。居无何,各散去。后秀才殁于京师,明经曾觅其《求古录》,录副上之阮文达,文达谓当续入《皇清经解》。”侍御亦尝录《求古录》之副藏于家。其书说《礼》甚精,近明经已为之付梓云。

近时江北经师,有“扬州二刘”之目。其一为楚桢大令,其一则孟瞻明经也。大令重疏《论语》,明经则重疏《左传》,亦可谓竞爽也矣。明经名文淇,仪征县优贡生也。考六朝疏家、南北异学,及乎隋氏,会为大宗。若二刘之《诗》、《书》、《春秋》,沈重之《周礼》、《毛诗》,皇、熊之《礼记》,沈文何之《左传》,皆能兼举众说、疏通证明,其辅翼之功钜已。自唐孔颖达奉诏为《五经正义》定名曰“正”,必先有委弃前疏之心,故其例必专守一家,然后可进退众义而不复更举其人。世知孔颖达与诸儒删定旧疏,非出一人之手,永徽中就加增损,书始布下,又多非孔氏之旧。至于剿袭旧疏之迹,概谓难寻。近人有以《舜典》、《武成》、《吕刑》疏中每称“大隋”,知是旧疏原文,谓非唐人之语。然仅此孤证,于全书体例未尝细为区分。孟瞻明经研究诸经《正义》,见其上下割裂,前后矛盾,疑者久之。后读《左传》疏,反复根寻,乃知唐人所删订者仅驳刘炫说百余条,余皆光伯旧疏也。文十三年《传》“其处者为刘氏”,疏云:“讨寻上下,其文不类,深疑此句或非本旨。盖以为汉室初兴,捐[1][1]“捐”,疏文原作“损”。弃古学,左氏不显于世,先儒无以自申。刘氏从秦从魏,其源本出刘累插注此词[2][2]“词”,疏文原作“辞”。

[3]“求”,疏文原无此字。

[4]疏文“邱”作“丘”。,将以求[3]媚于世。”此疏未著何人之说。明经据襄二十四年《传》“在周为唐杜氏”,疏云:“炫以处秦为刘,谓非邱[4]明之笔豕韦唐、杜,不信元凯之言。”以前疏为光伯语显然可见。又襄二十九年《传》“为之歌颂”,疏云:“成功者,营造之功毕也。天之所营在于命圣,圣之所营在于任贤,贤之任贤[5][5]疏文“任贤”作“所营”。

[6]疏文“如是”后有“则”字。

[7]疏文“辑”原作“戢”。在于养民。民安而财丰,众和而事济。如是[6],司牧之功毕矣,故告于神明也。刘炫又云‘干戈既辑[7],夷狄来宾,嘉瑞悉臻,远近咸服,群生遂其性,万物得其所,即功成之验也’。”此疏似前为唐人之说。而《诗·关雎》序“颂者,美盛德之形容”,疏文义与此大同,惟删去“刘炫又云”四字。明经谓据《诗》疏知此疏皆光伯语,据此疏知《诗》疏皆非冲远之笔云,明经据此二端谓足见唐人剿袭之迹。乃依孔氏序例细为析别,共得一百九十五条,釐为《左传旧疏考证》八卷。其余《易》、《书》、《诗》、《礼记》诸疏犹将次第考正,冀六朝旧疏可还旧观云。

明经又著《项羽都江都考》,据《秦汉之际月表》第三格知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都江都。阮文达公以为此说甚新异可喜,因为之跋。言“检《新扬州府志·沿革建置门》有双注,云《史记·秦汉之际月表》有项羽都彭城,一本又云都江都。考诸书,无羽都江都之事,殆传刻误。此盖嘉庆间修志者见无都江都之本而致疑也。因检文选楼旧藏元中统刊本,明明有都江都一事,为之大快”云。文达又云:“古人如项羽者,灭秦封汉,气盖一世。快意之事,正在霸王都江都之时,而江都王者以项羽为最。先乃此事黯然不彰,绵绵欲绝,幸赖明眼人于旁行斜上、蝇头细书之《月表》识别而出,而又得此霉烂蠹蚀五百余年之故纸为之确证,古本之可贵如此。”语见《揅经室再续集》。明经之子名毓松,字柏山,亦优贡生,传其家学。

陈卓人比部立,江南句容县人也。道光甲午科举人,辛丑科进士,以庶吉士改刑部主事。卓人为江南大师凌晓楼、刘孟瞻两明经入室弟子。少聪颖,成童时已斐然有著述之志。所著《白虎通疏证》十二卷、《句溪杂著》二卷,皆能根本传注而疏通证明之。孟瞻明经序其书言:“《公羊》、礼服之学,比部[1][1]刘文淇序原文“比部”作“卓人”。

[2]刘文淇序原文“意”作“义”。早得其传,遂乃博稽载籍,凡有关于何、郑之学者手自钞录,推阐其意[2],所著《白虎通疏证》十二卷,实能条举旧闻,绝无向壁虚造之说。”洵不诬也。咸丰壬子,文灿获交比部于京师,谦逊和平而词有体要,出所著《白虎通疏证》手稿相示,事事详审精密而绝无驰骋之辞,盖博极群书而矜慎出之者也。

自道光中叶以来,朝士风气专尚浮华。临轩策士,钜典也。读卷者当观其策文之详略以验其真学、真识,而不当较论行款之修短合度、楷字之墨色精工。今上登极之初,上元张京卿锡庚奏请申明旧章,奉旨允行,还亦如故。此外,殿廷一切考试,莫不以楷字之工拙为去取。庠序化之,竞成风俗,牢不可破。文灿尝谓凡此一切考校,当照乡会之例,概用誊录,则此弊立除,而专凭字迹嘱托夤缘以求进用,其风自息。比部之论与鄙说合。比部所著,次第刊行。文灿尝见其“路寝孔硕辨”曰:“《诗·閟宫》卒章‘路寝孔硕’,注疏皆以路寝为人君之正寝,愚窃以为未然。按[1][1]《句溪杂著》无“按”字。

[2]六寝,注文原作“六寝者”。另清人蔡启盛作有“僖公作閟宫说”,陈立作有“路寝孔硕辨”,分载《诂经精舍六集》卷六、《句溪杂著》卷一,可参考。

[3]《尔雅·释宫》经文原作“室有东西厢曰庙,地东西厢,有室曰寝”。另清人毛奇龄作有“答章宗之问东西房书”、万斯同作有“房室考”、胡培翚作有“东房西室疑问”,分载《西河合集》卷十八、《群书辨疑》卷六、《研六室文钞》卷一,可参考。寝有二:有人君朝后之寝,在路朝后。《周礼》‘宫人掌王之六寝之脩’,注‘六寝[2],路寝一,小寝五’是也。有庙后之寝,‘隶仆掌五寝之埽除之事’,注‘五寝,五庙之寝。周天子七庙,惟祧无寝’是也。此诗上下皆美新庙之事,无缘此句独言及宫室。况朝后之寝为人君出入燕居之所,故庄公薨于路寝,《春秋》美其得正,亦不必俟僖公脩复,且居寝、孔硕亦不足为僖公美,则此路寝当为庙后之寝。《尔雅·释宫》云‘有东西厢曰庙,无曰寝’[3],又《隶仆》云‘大丧,复于小寝、大寝’,注‘小寝,高祖以下庙之寝也,始祖曰大寝’,‘路’有大训,知‘路寝’即大寝也,当为伯禽庙寝。诗文多互文见义,咏《閟宫》则凡文王、周公之特庙可知矣,咏路寝则五庙之寝可知矣,咏新庙则闵公以上亲庙及大祖庙可知矣。”

又“鲁读崔为高”说曰:“《一切经音义》引郑氏《论语注》‘鲁读崔为高,今从古’,是则《鲁论》作‘高’,《古论》作‘崔’。以《左传》崔杼事证之,则《鲁论》信为误字。然文子所至各国,亦何至皆如崔子,而文子亦何至辄拟人以弑君之贼?则下两言‘犹吾大夫崔子也’似以《鲁论》作‘高子’为长。盖杀君之逆,法所必讨。高子为齐当国世臣,未闻声罪致讨,以《春秋》贬赵盾律之,宜与崔子同恶矣。文子历至诸邦,盖见其柄国者亦多孱弱庸徒,故曰‘犹吾大夫高子耳’。《论衡·别通》论云‘仕宦为吏,亦得高官。将相长史,犹吾大夫高子也,安能别之?’正用《鲁论》之意。首[4][4]《句溪杂著》“首”字前有“其”字。句自当作‘崔子’,《鲁论》作‘高子’,则涉下‘高子’而误。郑氏考齐、鲁、古为之注,故以《古论》定《鲁论》也。但郑注已佚,下两言‘高子’,未知郑本若何耳。考《左传》襄六年‘高厚、崔杼定其田’,十九年‘齐杀其大夫高厚’,二十九年‘齐高止出奔北燕’,注‘止,厚子’,可见高氏之不振矣。”其他考证精确多类此。刑部又有主事曰寿昌,字湘帆,江宁驻防,满洲人,道光三十年进士,深于经学。近治《夏小正》,考证甚详,林芗溪云。

徐彝舟检讨,江南六合县人,名鼒,字亦才,彝舟其号也。道光乙未恩科举人,甲辰大挑二等,乙巳恩科成进士,官翰林。壬子之夏,晤于京师邸舍,言词谦逊,操履谨严,洞达时务,经术湛深,可谓通人矣。文灿尝问检讨曰:“《说文·自序》云‘其称《易》孟氏、《书》孔氏、《诗》毛氏、《礼》、《周官》、《春秋》左氏、《论语》、《孝经》,皆古文也’,而《说文》所载《韩诗》、《鲁诗》、《公羊春秋》之类,确有明征者比比皆然,何也?”检讨谓:“古人著书,体例最宽,非如后人之比。故《说文》虽博采众说,其《自序》则如此。”诚确论也。

又尝与文灿书云:“连日痛谈,鄙吝顿消,钦服钦服。昨接札示询弟拙著,弟束髪后,从先君子授经,弱冠游庠,旋以计偕入都,中间困于举子业者十数年。间有心得,笔之书者,自以生长童土,闻见不广,未敢出而问世。藏草稿于箧中,惴惴然有燕石之惧。拙著有《周易旧注》稿本三册,《四书广义》稿本十二册,皆搜辑旧说,有取无弃,亦未敢以己见参之。有类钞,胥无足观也。其以己意商榷折衷者,有《读书杂释》稿本八册,微特浅陋,不足问世。又以弟拙于行草,涂鸦不可辨识,自官京师,债台兀坐,匆匆无晷刻暇,遂复弃置,不理不殖,将落自惭自惧而已。近以天步维艰,感念时事,不能释然于怀,而司计诸臣有开矿、开捐、折漕、票盐诸议,官私交困,势益不支。而鄙意以今天下之贫,其弊在于二百年利孔无不凿,而独于穀帛自然之利未之讲求,以银短而复以银救之,如虚弱证服金石之药,枯竭血脉,病且不起,因为《务本论》三篇,本欲呈之当事者,故有誊写本。其第三篇为友人取去,先将第一、第二篇呈政。又《敝帚集文钞》二卷,乃在家授徒时门下士所钞录者,并呈斧削。又有《胜朝佚史编年》一书已成,二十卷。缘体例未一,且于全书未及十分之二,故亦未暇钞写。弟弇鄙不学,而爱士者欲自隗始,故敢布之足下焉。”观此亦可知其梗概矣。检讨尚有手辑《度支辑略》十卷,卷一总纲,卷二分纪东三省、直隶、江南等省,卷三分纪浙江、江西、福建、山东、山西、乌里雅苏台、科布多等省,卷四分纪河南、陕西、甘肃、新疆、湖北、湖南等省、卷五分纪广东、广西、四川、云南、贵州等省,卷六关榷,卷七鹾政,卷八漕运,卷九钱法,卷十茶课。一出一入,巨细无遗,纤毫不误。官户部者多茫然,检讨官翰林,乃能辑此,亦难能而可贵已。

徐君子远灏,其先浙江人。父继钊,占籍番禺,充儒学生,遂为粤东人,以佐幕为业。近之佐幕者,大都趋于权势,工于讳饰,明于利害,昧于是非。纪文达所谓救大不救小,救旧不救新,救官不救民,救生不救死者,殆有甚焉,四方多故,盖由于此。君习律令以自给,而治经独能不存门户,平心求是,亦可谓难能之士矣。君于诸经并有解说,六书、九数皆能通晓,著有《通介堂经说》十二卷[1][1]《续修四库全书》据上海辞书出版社图书馆藏清咸丰四年(1854)刻本影印作“三十七卷”。

同类推荐
  • 传世藏书-世说新语(上)

    传世藏书-世说新语(上)

    《传世藏书》是一套囊括我国从先秦到晚清历代重要典籍的大型丛书。精选有深远历史影响的一流名著一千余种,门类从经书到小说,从科学到艺术及至闲适杂书,应有尽有。全书分经、史、子、集四库,每库又分若干部类,共计二亿五千万字、一百二十三册,总计一万四千印张,二十一万一千二百页,定价:98000.00元。是继《四库全书》二百年来最大的古籍整理工程。
  • 玉佛缘

    玉佛缘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二十四史-宋书

    二十四史-宋书

    《二十四史》自成书以来,一直最为一部完整的史书出版、流传、研究。《二十四史》由《史记》开篇到《明史》压轴,计三千二百五十余卷,四千七百二十万字,系统记述了从中华始祖黄帝(公元前二十六世纪)起始至清兵入关、明朝灭亡(1644年),上下四千多年的中国历史。
  • 脉经

    脉经

    脉学是中国医学的卓越成就之一。魏晋以前,脉学史料已经相当丰富。《脉经》编纂了从《黄帝内经》以来,直到华佗,有关脉学的经典理论和重要方法,各按类别递相依次排列,对中国公元3世纪以前脉学进行总结,并作了发挥。
  • 二十四史-晋书

    二十四史-晋书

    《晋书》是中国古代最早由官方主持、集体编撰的几部正史之一。这部《晋书》至今仍是学习、研究两晋十六国史的主要文献。
热门推荐
  • 你爱我只是因为我身体的虫子

    你爱我只是因为我身体的虫子

    “你种了我的蛊,就是我的蛊人。此生不得逃脱。”“我不会去逃,但你也不会好过。”“逃,我是不会逃的。你死,肯定不会死的。我会让你生不如死。”
  • 不负情深深似海

    不负情深深似海

    前世眼瞎抛下最爱自己的老公,和小贱人在一起,如今重生抱大腿,绝不松手。
  • 武谋

    武谋

    他是谁?他到底要干什么?一张被迷雾遮掩的面孔下,到底隐藏着什么?一场预谋了16年的阴谋,又引发了一场怎样的天地动乱?远古之战重新开启,战火燃烧着每个角落。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老人与海(壹力文库中英双语珍藏版)

    老人与海(壹力文库中英双语珍藏版)

    《老人与海》是海明威的代表作,为海明威夺得普利策奖和诺贝尔文学奖。本书讲述了古巴老渔夫圣地亚哥与大鱼搏斗的故事,塑造了文学史上典型的硬汉形象,宣扬了不畏艰难、不屈服于命运的斗争精神。
  • 小马宝莉到猫武士

    小马宝莉到猫武士

    小马宝莉上空出现了一个大洞!公主们尽力保护小马莉亚,但并没有啥卵用,就连和谐之元也无法拯救小马莉亚了!紫悦他们来到了猫武士的世界。猫武士的世界充满暴力,而小马宝莉的世界却是友好和谐的。身为和谐公主的她能否适应这里的生活?是什么原因让他们来到了猫武士的世界?他们又将如何挥去?敬请期待——新猫武士
  • 血染战旗

    血染战旗

    小说讲述1943——1950年,共产党员朱育才、朱文泉、胡晓昌等人组织领导一支革命武装活跃在广东中部抗击日寇、争取民主解放的故事。故事主要讲述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贫苦大众团结起来闹革命情节。凸现人性美,扬人格魅力,颂正气、贬恶习。力求书友在愉悦观阅时能有所禆益。
  • 花神当道

    花神当道

    她本是九天玄女,神见神爱,一场阴谋袭来,让她含恨九泉;一朝重生,她又是人见人羡的绝世天才,然而一次意外,又让她与至亲分离。成神之路漫漫,阴谋四起,危机四伏,而当年真相只有她一人知道!所幸,这一路,有他相伴。
  • 快穿之女配最爱玩

    快穿之女配最爱玩

    莫名其妙,大boss今天不对劲吖,这丫的又坑我,不是说做完最后一个任务就可以解除契约,让宝宝随心玩耍的嘛。唔,走在路上莫名其妙晕倒,唔,又被一个软萌软萌的声音叫主人,qwq萌物控的昔真是够了昂。唔,记忆丧失,需要去各个小世界找回记忆,唔,听起来挺好玩的。那么,我就恭敬不如从命啦,嘻嘻。
  • 酒味橙

    酒味橙

    原以为只要静静看着你开心,无论是谁站在你身边,我都无所谓。可是你哭了,即使那人是我最好的兄弟,我也不会再退让,甚至是义无反顾地把你抢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