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498500000001

第1章 引子:走进“常青藤素质”

最受青睐的“常青藤教育”

在美国,“常青藤学府”一般指的就是美国高等学习院校,而“常青藤联盟”则是指美国东北部八所久负盛名的大学,它们分别是: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康奈尔大学、布朗大学、达特茅斯大学和宾夕法尼亚大学。这八所学校是世界公认的一流大学,他们历史悠久、治学严谨,除了康奈尔大学之外,所有的这些学校都是在北美独立战争之前创设的。教授的授课水平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好,为美国的发展输送了大量的政治领袖、商界精英和意见领袖。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常青藤大学又时常作为顶尖名校的代名词。在习惯上,人们也会将精英教育称为是“常青藤教育”。

今天,常青藤联盟不仅仅针对美国人,它正以更宽广的胸怀面向整个世界。作为世界上最好的大学,常青藤对所有的优秀学子都敞开怀抱,每年,从世界各地寄来的入学申请书不计其数。

也正因为如此,常青藤联盟中每所学校的入学标准都非常严格,那些具备申请资格的学生不仅要学习成绩好,而且要独立、自信、有特长。为了找到优秀的生源,这些学校很早就到各个高中去物色合适的人选,有许多得到全国优秀学生奖或者是SAT成绩优异、高中课程成绩在全校前十名的学生,都是常青藤盟校搜罗的对象。进入常青藤的学生,不仅基础扎实,且综合素质过硬。

说到这里,一定有很多家长都梦想着把自己的孩子送进常青藤,或者是让自己的孩子也有机会接受这种精英教育。机会对每个孩子来说都是均等的,只是需要每一位家长和学生自己去争取。在达成这个目标之前,有一点是家长可以完全靠努力做到的,那就是让自己的孩子具备一种“常青藤素质”。要想做到这一点,最好的方法就是使用常青藤的教育准则、用最精英的教育思维来培养我们的孩子。这样的话,即便你的孩子在现实中没有机会走进常青藤接受教育,而“常青藤素质”将一直陪伴他,同样可以使他在未来的生活中更优秀、更具有竞争力。

美国曾有一位著名的企业领袖说过:“即便是让那些哈佛的新生不去上学,让他们随便干点什么,等20年后,他们还是比别人要成功。这个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哈佛教给了他什么,而是在于哈佛选择了什么样的人。”所以,常青藤的教育并不是局限于狭隘的知识教育,选择或者塑造什么样的人,才是教育成功的关键。相信那些被常青藤选中的幸运儿,本身也已经具有了一种“常青藤素质”,家长正是这种素质的第一教师,每一个家庭就是孩子人生中的第一所“常青藤”学校。

培养孩子的常青藤素质需要父母有意识地进行,而且是从孩子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开始,到他出生、学会说话、上幼儿园、小学、高中,直到他具备那些“常青藤素质”。这个过程中,父母会不断收获一些新的感悟,不断发现孩子身上可喜的变化。当孩子真正进入常青藤学校或者其他优秀学府的时候,也许那已经不是一个巨大的惊喜,而是一种必然。

在介绍常青藤教育法则方面,有一位重要的人物不得不提及,他就是著名的“反智书生”薛涌。薛先生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总结出了很多常青藤教育与传统教育的不同之处,为中国读者打开了一扇了解常青藤教育的窗口,他的著作《一岁就上常青藤》也是本书重要的参考资料,希望我们在介绍常青藤教育方面的共同努力,能够给更多的中国家庭带来科学、优质而又充满人情的教育方案。

正如薛涌所言,梦想,如果不以一种崭新的教育作为起点,那就终究是水中明月。而一种崭新的教育,不在学校的课文里,不在任何组织的文件里,只在每一位家长与孩子相处的细节里。当有一个家长懂得用常青藤的方法来教育孩子的时候,这个孩子是幸运的;当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运用常青藤教育法则的时候,它会形成一种巨大的浪潮,那么我们这个国家和民族就是幸运的。可能有的人会想,运用常青藤法则教出来的孩子会不会没有“中国味”,没有传统。其实这是多虑的,一方面人才国际化是一种趋势,社会需要的是具有创造性的人才,所有格教育方式最终都会殊途同归;另一方面,我们的传统中既有优秀的东西,也由需要改良的东西。从来没有无源之传统,既然传统本身是一个时代的风格的延续,那么尊重时代的风格,则自能成传统。

本书重点在于讨论实现精英教育的具体路径,参考了许多美国历史上有常青藤教育背景的人物成长经历,希望广大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越来越了解常青藤教育,也越来越能自然而然地将它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去。

常青藤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成功的人

如果说常青藤是精英教育的话,恐怕会有人提出异议:精英可不全是“常青藤出品”,例如培养出众多诺贝尔奖获得者的芝加哥大学、加州理工学院,科技人才荟萃的麻省理工和斯坦福,乃至英国古老的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

其实,完全没有必要用门户之见来对待“精英教育”,如果要办一个精英擂台,阵容强大的常青藤联盟在当今美国的政治界、商界、科技界肯定是硕果累累的,这一点毋庸置疑。而且,常青藤教育的原则并不是彻底排他的,不是说一旦某一条原则属于常青藤,就像校徽一样只能专属,不能共存。不管是在常青藤学校,还是在其他大学,有一些原则是共通的,相似的,互补的。我们可以这样看:以哈佛大学为首的常青藤联盟,更全面、更系统地体现了世界精英教育的特点,介绍常青藤原则,也就是介绍了精英教育的本质。常青藤的培训目标是为世界培训未来的领导者,也就是要培养出成功的人。

哈佛大学在接受学生入学申请的时除了考察成绩以外,还非常着重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哈佛大学的“附加个性评价表”中涉及了15个方面的内容如下:

1.Intellectual curiosity 好奇心及求知欲

2.Intellectual creativity创造能力

3.Academic achievement学业成绩

4.Academic promise学业前景

5.Leadership领导能力

6.Sense of responsibility责任感

7.Self-confidence自信心

8.Warmth of personality为人热忱

9.Sense of humor幽默感

10.Concern for others关心他人

11.Energy 活力

12.Maturity成熟

13.Initiative 主动性

14.Reaction to setbacks对挫折的反应

15.Respect accorded by faculty受老师们的重视程度

哈佛大学“附加个性评价”所涉及的这15个方面,几乎也是美国常青藤学校都关注的。这些名校精心设计了申请程序,包括用表格考察的各个方面,用各种方法从各种角度来评价申请者:这个学生各方面的状况和发展潜力如何?在同校同届同地域的学生中有多突出?在优秀程度不相上下的竞争者中是否仍然占据优势?

不难看出,名校一直看中的那些方面,样样都直击人的素质,也就是前面所提到的“常青藤素质”。常青藤教育出来的绝不仅仅是研究型人才,“幽默感”、“关心他人”、“活力”等项的考察,其背后指向一个人的影响力、团队精神、协作能力等等,只有具备这些品质,才能承担得起更大的成功和荣耀。如果说常青藤的教育目标可以分为两个部分,那就是品格和能力。所谓的品格,也是指一个人的价值观念,这是教育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把孩子培养成为一个好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他会更容易理解别人,更加有兴趣来探索解决社会问题的路径,因而更有可能成为社会的领袖,也更容易得到较高的报酬,这样的孩子最容易成功,生活的幸福感也最强。至于能力,和智商无关,也完全仰仗于后天的培养。

家教比学校教育更重要

教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其实,父母更接近这个崇高的角色。在哈佛大学考察新生的15项中,好奇心及求知欲、创造能力、领导能力、责任感、自信心、为人热忱、幽默感、关心他人、活力、成熟、主动性、对挫折的反应这些都是在父母日积月累的影响下形成的品质。父母的教育比教师更能塑造人,影响人。

但我们常有“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感慨,天天肩负教育责任的父母,却往往把自己当成了“外行”,误认为教育是学校的责任;也有一些重视家庭教育的父母,还在用上辈人教育我们的做法在教育今天的孩子。家庭还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教育作用,而这正是常青藤学生的家长们做得最好的地方。

父母身上有一个极容易被忽略的教育优势:在孩子成长的敏感期内与他(她)朝夕相处。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可以清楚地看到孩子变化的每一个细节。在日常的生活中,父母的言行举动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这些细节上的影响,会形成孩子日后待人处事的潜意识中的标准,可以说,父母的高度决定了孩子人生的宽度。

美国教育学家泰曼·约翰逊说:“成功的家教造就成功的孩子,失败的家教造就失败的孩子”。这句话说得不无道理,从这个意义上讲,家庭教育决定着孩子的命运,父母对于孩子的成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家庭的教育决定着孩子的命运。

其实,常青藤的教育理念也可以很轻松地解释为什么说家庭是最好的教育场所。常青藤教育注重小规模授课,使师生之间能够有更多机会进行面对面的互动讨论。常青藤视大学为一个学术共同体。把一个大学分割成几百人左右的一个个小学院,使学院内的师生能够基本上认识并叫得出名字来,一个学院就像是一个家庭。其实,家庭内部本身就是对话讨论式的,父母与孩子之间沟通的机会大大高于老师与学生之间。

在家庭教育中,当家长独自面对孩子,不正是“小班授课”的绝佳时机吗?况且,孩子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基本上也仰赖家庭教育的培养。如果父母中一方选择在家全职照看孩子,则是一种一对一的模式,就连常青藤学校也无法达到这样的“小班标准”了。

一岁到高中时期是孩子成长中的关键教育期,孩子的素质就在这个阶段形成,日后人生起飞点的高低也在这一时期见分晓。而孩子人生中的教师在不断变化,可能遇到一位良师益友,也可能没有那么幸运。但父母一直在他身边,父母一直在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影响着孩子。好则好矣,差则晚矣。可以说常青藤学校最要感谢的就是那些培养了优秀的孩子的家长们,正是他们做好了基础工作,教育才能以更加有效、更加无阻力地展开。常青藤不仅是属于学校的荣誉,也是属于家长们的荣誉。

当我们看清常青藤背后优秀的家庭教育时,我们也就更加理解何谓“常青藤”。

给孩子营造一个常青藤教育环境

人是环境的产物,孩子是家庭的缩影。从孩子的身上可以看到一个家庭的氛围、素质和实力,要培养一个具有常青藤素质的孩子,首先就是要为他创造一个“常青藤教育环境”。当然,这种环境不是指毗邻哈佛耶鲁,如果我们研究美国总统奥巴马的家庭,就会知道它指的是什么。

奥巴马的童年比较特殊。他出生在夏威夷,父亲是肯尼亚一名黑人经济学家,母亲是美国一名白人女教师。两人的婚姻很短暂,奥巴马两岁的时候,他们分手了,父亲离开年轻的妻子和儿子前往哈佛继续读书。毕业后,他带着另一名美国女人回到了肯尼亚,后来在肯尼亚死于车祸,奥巴马与父亲的交集少得可怜。

父亲离开后,母亲再嫁,由于继父工作的关系,六岁的奥巴马和母亲一起去了印尼,并在印尼生活到他十岁。

在印尼,奥巴马是一个“异类”,他的长相和宗教信仰都与别的孩子不一样,因此吃了不少恶作剧的苦头。他被伙伴们一起扔进泥塘,由于初学印尼语,学校的课程对他来说绝非易事。那时他性格内向,容易害羞,总是坐在教室最后面。三年级时,奥巴马写了一篇作文,写出了自己长大后的梦想是要成为总统。

十岁时,母亲与继父离婚,并带着他同父异母的妹妹留在印尼,生活十分困难,母亲自己在攻读人类学博士学位,还要供奥巴马读书。后来,奥巴马回到了夏威夷,他和外祖父、外祖母挤在一个很小的公寓里。外祖父换过多份工作,做过家具推销员,还当过一名很失败的保险经纪人,外祖母在一家银行工作。

种种迹象表明,奥巴马的家庭条件很一般,但这只是指的物质条件。

奥巴马的母亲安是一位很了不起的人。

与老奥巴马离婚后,安一边带儿子一边求学,但从未向前夫提出过要赡养费,困难可以想见。不仅如此,安对孩子的父亲可以说是非常理解的,她没有表现过对老奥巴马的愤怒,也从来没有在儿子面前说过他的坏话。每当和儿子谈起他的父亲,安说的都是优点。她对奥巴马说,他的父亲聪明,幽默,擅长乐器,有一副好嗓子……

奥巴马童年的每一个进步,母亲都自豪地归结为奥巴马继承了父亲的智慧,是奥巴马沿着他父亲成功的道路在走。这种鼓励给了孩子极大的信心。在夏威夷普纳后私立学校念书的时候,奥巴马总是跟同学吹嘘“生父是一个非洲王子”。童年的奥巴马把父亲想象成非洲王子,他为配得上这样的父亲而积极进取。这个信念是母亲给奥巴马最好的人生礼物,他的外祖父母也很好地保护了这份“珍贵的礼物”。奥巴马的外祖父母反对女儿与奥巴马父亲的婚姻,但他们并没有因此在奥巴马的面前诋毁他的父亲,相反,他们会向对父亲没有太深记忆的奥巴马谈谈他父亲的逸事。例如,谈起老奥巴马曾在国际音乐节上唱非洲歌曲时,他们说:“你老爸唱得非常好,每个人都被他迷倒了。”

奥巴马的亲人们都在努力为他创造一个更乐观、更幸福的成长环境。

安的教育智慧不止这些,她不仅让儿子以有这样一个黑人父亲自豪,还让儿子学会了作为一个黑人的自豪。她经常带民权运动的书籍、美国著名女黑人福音歌手马哈利娅·杰克逊的录音以及马丁·路德·金的讲稿回家,让奥巴马耳濡目染。这一切给奥巴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相信,人们虽然拥有不同肤色,但本质是一样的,人人生来平等”。

安是一个感情丰富的母亲,奥巴马回忆她在看到别的地方发生灾难、冲突的时候,会在电视机面前流泪,她到印尼之后总是对上门乞讨的人施舍,后来他们家门口总是聚集着很多乞丐,安不得不有选择地施舍了。“她是一个感情真挚、有想法的人”,这是安得到的最多的评价。

1971年,安把10岁的奥巴马送回了夏威夷。小女儿玛雅回忆,那是母亲一生中最困难的决定,因为她在印尼生活,这会带来很多困难,但这时她的乐观天性发挥了作用。对此,玛雅说,妈妈曾教育她说:“不要被恐惧或狭隘的定义所束缚,不要在自己周围筑起围墙,我们应当尽力在意想不到的地方找到亲情和美好的事物。”

显然,奥巴马也继承了妈妈的这一天性。美国民主党内初选中,尽管一开始希拉里明显占据上风,并在后来也给奥巴马带来了严重挑战,而且他也遭遇过“牧师门”等事件,但奥巴马和他的竞选阵营从未乱过阵脚,每次都能化险为夷。

提起母亲,奥巴马说“我身上最好的东西都要归功于她”,遗传自父亲的黑色皮肤在奥巴马的政治生涯中成为一面旗帜,而遗传自母亲的坚韧不拔与自信,以及受母亲影响形成的对社会、宗教和种族的看法,更使他成了今天的奥巴马。

奥巴马的家庭就是一个常青藤环境的范本——家人之间相爱、相互支持,父母能够在孩子面前起到正面的引导作用、鼓励孩子独立、启发孩子思考、让孩子从内心深处相信自己……我们可以提炼出很多东西来,它们的本质只有两点——家长注重身教言传,更看重孩子自身的学习力和思考力。这也是常青藤环境的精髓。

从小让孩子接受常青藤的教育,其实也就是创造一种友爱、互动的氛围。父母要尽可能地把自己摆在和孩子平等的位置上,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来培养孩子的品格和社会能力。

我们为人父母,在教育孩子方面总是有些战战兢兢,总是希望能够找到最好的教育方法,把教育孩子当成是教育自己的过程。当有一天你发现自己培养了一个成功的孩子时,才明白原来开什么样的车子,住什么样的房子,赚多少钱都无关紧要了。

同类推荐
  • 培根论人生

    培根论人生

    《培根论人生》为培根的随笔选集,内容涉及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语言简洁,文笔优美,说理透彻,警句迭出,几百年来深受各国读者的喜爱。培根学识渊博且通晓人情世故,对谈及的问题均有发人深省的独到见解。
  • 有一种境界叫放下

    有一种境界叫放下

    本书从为人处世、职场、情感、婚恋、家庭、理财、交友等不同角度、不同方向,将放下的智慧娓娓道来,从而让读者了解放下的真谛,在生活中坦然追求、潇洒面对,用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赢取真正该拥有的东西,明确奔向自己的目标。
  • 别让三个笨蛋毁了你的前途

    别让三个笨蛋毁了你的前途

    为什么公司里总是有开不完的会、层出不穷的新规定、坐火箭也赶不上的业绩指标?充斥着套话、闲聊,沦落为一言堂的会议有什么召开的必要?单反面复印、上厕所不得超过几分钟这些琐碎严苛的规定真的有用吗?不是所有的工作成果都能用数字衡量,这么简单的道理领导怎么就是不明白呢?……一心只想做好工作的你,却总是遇到一些莫名其妙的阻碍,这些阻碍的制造者多半是身边的领导、同事或下属,他们的脑子里究竟在想些什么?该怎么做才能躲开他们制造的麻烦与压力?阅读本书,跟着著名心理学家榎本博明一起揭开职场笨蛋们的心理动机,轻松绕开工作上的人为阻碍。
  • 这样做女孩最命好

    这样做女孩最命好

    时间是女人最大的敌人,再漂亮的女孩也有美人迟暮的那天,年轻不是我们的王牌,如果把青春拿来寻欢作乐,以为年轻就可以肆意妄为,一再放纵自己,那就大错特错了,因为你不可能一直都拥有年轻,不可能做一辈子的天真少女!
  • 经典人生艺术

    经典人生艺术

    西奥多·罗斯福是美国有名的总统,他和善可亲,异常地受人欢迎,甚至他的仆人也都非常喜爱他,你不禁要问,他运用了怎样的魔法使人们都喜欢他呢?其实很简单,其中的原因之一就是罗斯福很善于记忆别人的名宇。
热门推荐
  • 易烊千玺——花依旧盛开

    易烊千玺——花依旧盛开

    第二部hhh——当他发现与自己婚期将至的女子并不是自己所爱之人,恼羞成怒的他会选择当面揭穿或是逃婚?与梦中的女孩再次相见却是另一番场景,他们能否苦尽甘来,修成正果?
  • 今天追到队长了吗

    今天追到队长了吗

    【肤白貌美沙雕X骚话连篇精分】云栖:"我不适合过副本,哪哪都不合适。"叶祁言:"没事,你适合我就行。"云栖:"你愿意做我的太阳吗?"叶祁言:"乐意至极。""那么请你和我保持1.49597870691亿公里。""......"云栖每每看到叶祁言的那张脸,心里的那只疯鹿就会疯狂的刷起存在感叶祁言每每看到云栖,满嘴的骚话就停不下来
  • 奇葩侦探怪神偷

    奇葩侦探怪神偷

    早上侦探晚上神偷,穿越过来的莉蒂亚里奇维该如何做好两样兼职呢?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七五”普法党员干部学法用法一本通

    “七五”普法党员干部学法用法一本通

    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在全体公民中普及宪法、法律知识,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全面依法治国作出重要部署,对法治宣传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这是今后法治宣传教育的方向,也是基本遵循。本书根据深入开展“七五”普法活动的精神,科学编排了党员干部必须掌握的宪法、法律知识和党内法规,是党员干部培养法律信仰,增强法治观念,提高法治素养的学习读物,也是“七五”普法期间有效开展党员干部普法活动的必备读本。
  • 破碎传说之新星崛起

    破碎传说之新星崛起

    数千年前,神帝受假天道之意派遣神将王启,领百万身着金甲天兵,捉拿星无尘。世人皆以为星无尘只是螳臂当车,万万没想到的是最后王启身亡。星无尘则消失的无影无踪。破碎大陆形成数千年,星无尘这个名字仿佛是一种禁忌,是所有人、妖、魔的梦魇。是神也得绕道走的人。大陆破碎,新的时代来临,新的星星也将照亮这个世界。
  • 继续飞

    继续飞

    学会用诗歌流泪,不是同情也并非矫情,而是还原诗歌本生的价值,不是金钱也并非炫耀,而是我们心中都有同一个平凡的世界,也但愿这个平凡的世界永有平衡的你我他。
  • 细胞的重叠

    细胞的重叠

    出现了一种可以让人体机能增强的药丸,此药丸让人类的生活变得更好,人类科技成叠加式增长,药丸会有多大的改造空间
  • 迷蝶幻空

    迷蝶幻空

    春风!春风!抚我帷帐入我梦。惊梦!惊梦!一场梦幻一场空。
  • 重生米国警察

    重生米国警察

    2044年的首席杀手重生2009年菜鸟小警察,复仇是他的第一要务除此之外他还想享受一下普通人的酸甜苦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