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658000000008

第8章 炎帝与中华民族的重农思想

中国是一个“以农立国”的国家。农业的出现有着悠久的历史。据考古资料表明:中国的农业大约起源于距今1万年到8000年前。在这漫长的农业发展史中,其间有无数个为推动农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的英雄人物,而历史传说的炎帝神农氏便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关于炎帝神农氏对农业的杰出贡献,在历史文献中有多处记载。《艺文类聚》卷十一引《帝王世纪》:“神农氏,人身牛首,长于姜水。”又引《周书》:“神农时,天雨粟,神农耕而种之。”《白虎通义》:“古之人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耕作,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故谓之神农也。”《拾遗记》:“有丹雀衔九穗禾,其坠地者,帝(神农)乃拾之。以植于田。”《论衡·感虚》:“神农之揉木为耒,教民耕耨,民始食谷,谷始播种,耕田以为土,凿地以为井。”从这几条记载里,我们不难看到炎帝神农氏对原始农耕文化的重大贡献。正因为是炎帝神农氏最早发明了粟(谷),创造了农耕工具,刀耕火种,并推而广之,教民农耕,所以被后世人们崇封为“农神”即“农业之神”,并以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而加以崇拜和祭祀。如果我们考察一下自炎黄以降历朝历代中华民族所形成的“以农为本”的重农思想,这无疑是与炎帝神农氏有着密切的关系。换句话,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经久不衰的“以农为本”的重农思想之渊源,可以说,是来自于炎帝神农氏。

首先,先秦以前,在人们的心目中,炎帝神农氏为“三皇”中的“地皇”。关于“三皇”,人们有多种说法,有的说是伏羲、女娲,神农,有的说是伏羲,神农、祝融,还有其他几种。但不管是何种说法,炎帝神农氏都被列于三皇之中。《风俗通义》引《礼纬含文嘉》云:“神农悉地力,种谷疏,故托农皇于地。”炎帝神农氏最先懂得了使用地力,种植五谷蔬菜,因而成为农业始祖,被尊奉为地皇。可见远在夏代以前,炎帝神农氏就被尊崇为农业之神来祭祀。

夏商以降,开始有了祭奠神农、祈求五谷丰收的典礼。商代的甲骨文中多有向农神祈求年丰的记载。商王还亲自藉田,以示对农业生产的重视。《令鼎》铭文曰:“王大藉农于淇田。”这里的“淇田”,当源出于《管子·轻重》篇所记载“神农氏作,树五谷淇山之阳”的传说。不过《令鼎》铭文所说的淇田,并非炎帝神农氏种植五谷的故地,而是在商代晚期都城殷的南郊即今淇县境内。从《》铭文“令女(汝)作司土官司耕田”的记载里,可以看出,当时已有管理藉田的官员。在藉田之前,还要用新收获的谷子祭祀农神。

到了周代,虽然周人以自己的始祖后稷代替了炎帝神农氏为农神,但在某些场合或不同的地区仍保留着以炎帝神农氏为农神的习俗。如《礼记·祭法》云:“烈山氏之子日柱,农官也。”因炎帝神农氏之裔有迁至江南的,所以南方仍奉神农氏为农神。《礼记·月令》云:“南方日炎天,其帝炎帝,乘离执衡而治夏。其神荧惑,其佐祝融。祀夏,配神农。从祝融。”《周礼·春官》亦云:“以赤璋祀南方。”郑玄注:“祀南方以主夏,而炎帝、祝融食焉。”可见,周代南方仍尊奉炎帝为农神。相传周天子亦曾率百官藉田,并制定有一套完整的礼仪。《诗经·周颂·良耜》便是周王朝于农业丰收之后举行祭祀活动的一首乐歌。当然,这种祭祀活动,一般每年春秋季节要各举行一次:春天的祭祀活动,含有祈求农神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意思;秋后的祭祀活动,含有答谢农神保佑农业丰收的意思。

到了汉文帝时候,官方又恢复了帝王藉田、祭祀神农的礼仪。汉文帝二年正月,诏告天下,强调农业的重要,曰:“农者,天下之本,其开藉田,朕躬帅耕,以给宗庙粢盛。”其后,汉景帝亦亲藉田,垂范天下。据《后汉书·礼仪志》刘昭注引贺循《藉田仪》云:“汉耕日,以太牢祭先农于田所”。这里所说的“先农”,即炎帝神农氏。如《汉旧仪》所说;“春始东耕于藉田,官祠先农,先农即神农炎帝也。”从此记载可知,汉代帝王祭祀炎帝神农氏后,接着便行藉田之礼。时间在农历正月,并设有专职官员来管理先农祠和藉田。这些都体现汉代统治者的重农政策。此外,在民间也有祭祀先农的习惯。崔实的《四民月令》载:正月上亥曰“祠先农”。

魏晋南北朝时期,藉田祭祀活动依然存在,魏帝亲耕藉田。《晋书·礼志上》载:“晋武帝泰始四年,有司奏耕祠先农,可令有司行事。诏曰:‘夫国之大事,在祀与农,是以古之圣王躬耕帝藉,以供郊庙之粢盛,且以训化天下。近世以来,耕藉止于数步之中,空有慕古之名,曾无供祀训农之实。以太牢祀先农。”晋孝明帝太和元年,又祭祀农神,以“神农配火”。北周宇文氏刚一登上帝位,便以炎帝神农氏之后的名义筑丘祭祀。南朝宋文帝于元嘉二年和十一年都在先农坛之东北面行亲耕藉田之礼。北齐开始了设坛祭祀先农。

隋代藉田,据《隋书·礼仪志》载,在长安南郊启夏门外十四里。隋文帝为了显出他对农业的重视,还特意对北齐藉田礼仪作了更改。北齐帝王藉田时,令御史乘马车,载耒耜于五辂之后。文帝以为礼轻,遂以侍中奉耒耜,载于象路,以随木辂之后。象路就是用大象拖着车,取舜帝以大象耕田之意。

唐代藉田的礼仪,继承了隋代并有所加重。皇帝乘耕根车,以象辂载耒耜,列于仪仗内和皇帝銮驾之前,以表示重视耕藉大礼。不过,隋、唐的都城虽同在长安,但帝王藉田的地方却有不同,隋在南郊,唐在东郊。唐为何要改在东郊,唐太宗认为,长安城所在的关中,春耕是从东向西开始,而帝王亲耕藉田,为天下先,也应该在东郊进行。贞观三年,唐太宗在长安城通化门外东郊十里设先农坛祭祀炎帝神农氏,于坛南十步躬耕藉田。唐高宗和武则天因常驻跸东都洛阳,为了便于祭祀先农和举行藉田大礼,唐又于洛阳上东门外七里道北设置先农坛和藉田。藉田之日,备耕根车一乘,驾青马六匹,驾士四十人,均着青绣大袖。等皇帝驾临先农坛处,先用牛犊祭奠先农,再下藉田耕耘。皇帝拿着耒耜先推三下,接着三公和诸王推五下,尚书、六卿推九下。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敕建三皇五帝庙祀神农,以祝融配享,春秋致祭。

因唐代末年和五代的战乱,藉田大礼断绝几近百年,直到北宋雍熙五年,才又恢复起来。是年正月十七日,宋于都城汴京朝阳门外七里筑造先农坛,藉田祭农神。对此活动,宋王朝极为重视,做了充分的准备。命翰林学士宋白、贾黄中、苏易简共同详定礼仪方案,又以宰相李肪为藉田大礼使,开封府尹陈王赵元僖为桥顿递使,宋白为礼仪使,贾黄中为卤簿使,御史中丞神宏为仪仗使。可见以藉田祭先农之隆重。到了宋仁宗当朝,他为了表示其力劝农桑之决心,没有墨守帝王“三推为止”的古制,一口气耕了十二畦田,成为古来藉田耕得最多的帝王。随后,又交给侍耕官员耕田,皇帝登观耕台,观看公侯耕田,直到司农少卿率农夫将田耕完。此次藉田活动,其声势更为隆重。

南宋虽偏安江东,国家贫弱,但仍能继承前代祀先农耕藉田的传统。南宋将先农坛和藉田设在其都城临安(今杭州)嘉会门外以南四里的玉津园附近,差不多每年都要在此举行祀先农、行藉田之礼。

元代,其皇帝虽未躬祭亲耕,但让有关部门进行,孙承泽《春明梦余录》云:“其祀先农,命有司摄事。”

明代将祀先农、亲耕藉田的活动推向高潮。明太祖朱元璋定都南京,于洪武二年建先农坛于南郊,亲祭先农,躬耕藉田。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仿南京之制,在客城之南建起了先农坛,每年仲春二月,由北京所在地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顺天府尹致祭。后来每代皇帝登基初年,都要亲祭先农,行耕藉礼。弘治元年后,又规定每年二月,皇帝亲耕藉田,祭祀先农。崇祯十五年,对祭祀礼乐作了修订,明令“以后耕藉,宜歌《豳风》、《无逸》之歌。教坊俚俗之调,斥令改正。”崇祯皇帝并亲自祭先农,躬行藉田大礼。

清代基本上继承了明代的礼制。顺治十一年开始恢复了祀先农耕藉田的老传统。康熙时始创《祈谷九章》乐。二十八年,又撰《谷祀文》用以祭祀神农的祈祷之辞。三十五年正月,康熙又派大臣到湖南衡州府酃县的炎帝陵去祭祀。雍正二年,祭先农行耕藉之后,雍正赏赐藉田农夫每人四匹布,颁赐各省嘉禾图一幅。乾隆三年在举行耕藉大礼前六日,皇帝亲至中南海丰泽园指导农耕演习。清朝的祀先农耕藉田的活动,一直延续到清末光绪年间。与此同时,从雍正五年开始,又规定全国各省、府、州、县,都设立先农坛藉田,每年仲春亥日,由地方行政长官率领官属农夫祭祀先农,行九推藉田之礼,这是历朝所没有的创举。

总之,这种源远流长的重农思想。既有利于中国古代农业的交流,传播和发展,同时也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融合。

(原载于《宝鸡社会科学》1998年第4期。)

同类推荐
  • 曾国藩家书

    曾国藩家书

    曾国藩是清末重臣,太平天国起义后,清王朝正是得益于曾国藩的辅佐才得以有延续了半个世纪。曾国藩的家书记录了他在清道光三十年至同治十年前后达三十年的翰苑和从武生涯,近一千五百封。曾国藩去世后,李瀚章、李鸿章兄弟二人从曾国藩众多家书中精选数百封,编撰成书,出版后广受好评,成为时人争相阅读的经典之作。本次再版的《曾国藩家书》以李氏兄弟二人所编撰的版本为底本,重新加工,加入了更适合现代人阅读习惯的新内容。
  • 世界文学评论(2014第1辑)

    世界文学评论(2014第1辑)

    全书内容主要包括:比较文学研究、英国文学研究、美国文学研究、研究综述与图书评论等。全书收录的文章主要包括:韦纳斯的《史诗风格的地域文化书写——论刘保昌新著〈楚武王〉》,赵国泰的《别求新声造佳著——沈光明〈留学生与中国文学的现代化〉研究笔记》,何云波的《接受、影响与融通——彭燕郊诗歌访谈录之一》,邹建军、陈清芳《长篇小说〈瞳话〉的哲学意蕴》等。
  • 中国十大古典喜剧故事

    中国十大古典喜剧故事

    中国十大古典喜剧凝聚着中国人的智慧,它们是在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沉淀下来的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和艺术感染力。
  • 故都的秋:郁达夫

    故都的秋:郁达夫

    郁达夫素以忧郁伤感的自传性散文著称,但他不仅是精神世界最直接表露的代表者,其散文也时见明朗率真之处。本精选集以郁达夫自编《达夫全集》《达夫自选集》《达夫散文集》为底本,并参阅郁达夫长媳陆费澄所编《郁达夫全集》,遴选作者各时期散文代表作53篇,不仅有《归航》《感伤的行旅》《还乡记》《还乡后记》《苏州烟雨记》《水样的春愁》等忧郁伤感的自剖佳作,更有《半日的游程》《超山的梅花》《饮食男女在福州》《杂谈七月》《日本的文化生活》等明丽真挚的作品。阅读本书,你可以完全了解郁达夫散文风格、生平思想,乃至时代风貌。
  • 在文化树下喝茶

    在文化树下喝茶

    散文集装帧精美,共20余万字,遴选了作者近年来利用工作、生活闲暇潜心创作的各类散文作品百余篇。全书分为三辑,第一辑“一马平川”,描摹冀中平原的人文风貌,对语生长于斯的这片土地,呈现鲜明的文化意识和理性思考色彩;第二辑“平原故事”,以故事形式记录平原的流年碎影,试图拨开生活的表象,寻找文化的影子;第三辑“从平原出发”,领略平原之外的景物和风情,字里行间镀染着作者思考的印痕。作品文笔清丽,画面感强,时空转换明快,富有时代气息,深得“新荷花淀派”风韵,于漫不经心间给人以心灵的感动,传递大文化背景下的人文关怀。
热门推荐
  • 告别岛

    告别岛

    我们要如何去爱一个人,是有所保留,还是倾尽所有,奈何躲不过命运的摧残,于是一切灰飞烟灭,那大海里的蓝色奇异光点,是我摘下来的星星,然后扔进海里,被海水染成了蓝色,人生不过是大梦初醒,但请不要叫醒我....
  • 可盐可甜明星老公爱上我

    可盐可甜明星老公爱上我

    当霸道总裁的国民第一老公易宸遇到可盐可甜的狡诈懒惰少女蒋懿,在看到一次次经历各种困难后还在追逐自己脚步的蒋懿,易宸心软了。从此一点一点走入他的内心,成为他内心最深处的柔软;而她在越来越熟悉后把自己的小习惯一点一点的暴露在他面前。最终在她不断地努力下易宸觉得自己越来越…温柔?大半夜起床只为帮她买姨妈巾、熬红糖水、甚至……最终连自己的节操都离家出走了“敢问说好的高冷男神霸道总裁呢?”“嗯,离家出走了!!”
  • 最强农民闯都市

    最强农民闯都市

    大脑记忆恢复,夏东升突然想起。他两年前上过警校。二十二岁有个漂亮女友。六岁时有个可爱的弟弟。小时候有个善良的母亲。是谁夺走他的爱。他开始走上了自己的复仇之路。。。
  • 武道灵诀

    武道灵诀

    开灵脉,开灵海,雕纹骨,秘神臧,虚化神,斩仙宫,破生死修炼之路却艰苦无比,没有人能一蹴而就杨枫,一个大家族的遗孤,如何在艰苦的环境下一步步逆而成仙
  • 青梅撩人:竹马,轻点宠

    青梅撩人:竹马,轻点宠

    【全文免费】她五岁,他七岁。她说:“麻麻说男人是萝卜,花心!”他回:“粑粑说女人是老虎,凶残!”她十五岁,他十七岁。她问:“你这么优秀,会被越来越多的人喜欢,那我怎么办?”他回:“被我喜欢!”
  • 躲藏不要让他们发现

    躲藏不要让他们发现

    好像睡了很久很久,大汗淋漓。做了很久很久的一场梦,犹如长城望不到头,每一步又犹如刀尖上行走。偶尔看到的光明也是海市蜃楼。这个噩梦长万里。但是还是愿意义无反顾的把这个噩梦做下去,不愿清新,自甘消沉极度享受这份消沉。梦醒是深渊。不醒我就是深渊。
  • 都市强者之战神

    都市强者之战神

    一个摆摊的小摊主的奇遇,没想到背后竟然隐藏着秘密
  • 重生西游之天之骄子

    重生西游之天之骄子

    桃花片片纷飞下,龙潭幽幽照鹤鸣。老谭驻足良久,十五年了,是时候把真相告诉他了。从小生活在世外桃源的尤生,逍遥自在,无忧无虑,然而今天,爷爷却借着龙泉一剑抖出他离奇的身世,简直是匪夷所思,让人难以置信。尤生以为爷爷在开玩笑,可当爷爷拿出证据时,他终于傻眼了,立水竹篮,竹梅绣裹,还有桃源禁地——桃花阵。尤生的人生被彻底颠覆了,为了绕过百年的桃源禁令,为了掩人耳目,爷孙俩演了一场让人揪心的苦肉计。泪洒桃林,身陷混沌,而他的迷雾人生才刚刚开始,在寻亲的路上,他仗义为人,遇见不少能人异士,也找到了自己的另一半,但让他万万想不到的是,时至最后,自己走的竟然是个局,而布局之人竟是……
  • 洪荒封神决

    洪荒封神决

    一笑沧海笑,一怒三天抖。少年身怀三大太古血脉,在当时却被世人判定为废材,被天道所排斥。以我灵帝之威傲世天下群雄,以我死神之血成就无上至尊,以我洪荒之道破天道之阻。我命由我不由天,天道焉能阻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