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695000000015

第15章

結意指略中初句就權乘自分純雜且以淨土觀門分之約教則彌陀稱讚等經所詮行相但示五燒唯明念誦此屬散善名曰雜脩可配文中麤福雜字十六觀經立觀想念此屬道分名曰純脩可配文中細道純字約機則有九品三輩純雜可知而言交加備有者則一一經中容有多教且如觀經三種福業是福分十六行相是道分又十六行相皆是事脩是心是佛等又屬理解又乃一人具行眾行或行福而助道或觀相而加念如斯之類其相無窮不可具書故且存略餘下次總約權實二教以分純雜凡聖行法隨朝道整禪師所作總分時教以為六行一凡罪行二凡福行三小乘行四小菩薩行五大菩薩行六佛果證行初則凡聖一分前二是凡後四是聖就凡行中罪福為二初罪二福就聖道中初分大小前一是小後三是大又大乘中權實分二前一是權後二是實就後實教因果一分菩薩是因佛即是果凡罪行者所脩善行本為福生惡習所資反成罪累如上文中因福起罪等凡福行者但求世報不思出有即藏乘中人天等教及三乘人散心所脩即上文中禮佛誦經觀想念佛等竝福分攝小乘行者唯觀五陰證空無我既不利他但求小果小菩薩者唯了境空不知心造雖脩二利事理未圓大菩薩者了境是心真俗雙運三祇未克位尚在因佛果行者二障永盡三德俱圓究竟住持清淨圓覺如斯分位深淺有階權實偏圓不分自別故云次第也。

【科】此之一篇分定邪正不解不行則非所述。

結篇意中問法依四種俱是教相如何取別答依經是教依義是理依法約前人以簡境依智約自見以簡心更有異論避繁不述。

【科】行四依者。

【科】律中自明三乘行者通所資用所謂納衣乞食樹下塵藥各有開制如常共傳。

行四依中指同律者彼受戒後示為行本律既廣明故此存略三乘通用者釋迦一化無菩薩僧形服既同理須齊奉納衣開長乞食開請樹下開房塵藥對病開酥密等故云各有開制也。

【科】餘有四種墨印四種廣說如別顯之故不備載矣。

結略中十誦墨印四分廣說皆類四依能分邪正如常所問。

【科】約時科節篇第七(謂六時禮敬三業加勤)。

釋約時科節篇篇名如注所顯。

【科】序曰夫為務學之士無時不行固得念念策心新新習起豈可前念背惡遂剋苦而靜塵後念陵善便縱意而揚怠所以論美四脩(謂長時無間恭敬無餘也)經歎一慮(謂行住食息常爾一心也)然後方能正想革絕凡懷。

文中初段初四句示正意務學有二謂解與行無時不行示不廢也念念新新明行相也豈下四句責其不常上二句示乍脩下二句明即廢陵善反上背惡所下總引二文以成前意論即淨土論彼云一者恭敬脩謂恭敬彼佛必命為期二者無餘脩謂專念彼佛乃至專讚不雜餘業三者無間脩謂禮敬稱讚乃至心心相續不以餘業間斷四者長時脩謂菩薩已免生死所作善法迴向佛果乃至盡未來際等經歎一慮者如後引遣教晝則勤心又云制之一處等竝斯意也然下結非從正。

【科】但為倒想沸騰難為執捉教稱野鹿又等圓珠不可徵治無由待對事須商量分次以法籌之是以論云菩薩晝三夜三禮念諸佛。

次科論意初段初敘因迷立法是下次約論正示初中上六句迷情難治倒想即是妄心追逐緣境故曰沸騰野鹿類其奔馳圓珠方其走弄教喻極多不可定指亦如經中猿猴惡馬其喻略同又寧僧統物類相感志曰有圓珠置之平地終日不停言其轉走不止也文中所用即其事爾不可徵治由奔馳故無由對待以走弄故下二句出對治分次即六時也次中即十住婆沙論切詳前篇約事起脩多依此論則知今篇所立事法即是前篇所明事行也。

【科】致使宗文之士崇遵此教遂分六時以淨三業餘時捨縱且習由來此則福淺罪深無由拔本又理都不然情亦不可。

次科初敘法執宗文之士即執語之徒不悟論中接俗之意專執六時以為定式餘時捨棄妄習世緣此下次伸誡責善心薄故福淺業障重故罪深我執既堅何由濟拔若以教照理實不然人情推之亦不可也。

【科】何以知乎夫以六時之候接俗恒儀類彼八齋同於五戒言雖有數事義無窮準此以論故知擇日分時可以例準。

三科中初句徵起夫下推釋初二句躡示分意類下例顯圓脩又三初二句約數以類六時次二句約義以比常脩後三句結顯八齋五戒如律所明五外加三故云八戒(不著華鬘不坐高牀及作伎樂不非時食)約相有數推理無窮以戒法類通有境皆護。

【科】經云汝等晝則勤心脩習善法無令失時初夜後夜亦莫有廢(此謂晝夜一心常行道觀撿據身心無人無法故也)中夜誦經以自消息(此謂日夜剋心惑致昏昧故以言誦經用散情意)以此文證通日連夜安有閑時。

四科中初正舉經文即遺教經初段注中一心即上一慮常行道觀即釋經中脩習善法約注所示即人法二空引觀對經須知大小次注惑宜作或昏昧即睡眠也前明道觀則治其散情此曰誦經則警其昏睡文多言字以下以經符論義合常行。

【科】然自末代下凡煩惱濁重約令恒作退住俗流或竊服疑陽因循歲月寄心無地投形無所連日通夜一敬不行任業流溺知何不起故設六時以接愚惑微得漸集猶勝沈昏。

祖意中初科初示初心障重無任急制制之太急則反縱愚懷故生多失懼制休心退道歸俗一失也切食偷形因急成詐二失也教急機慢道業無成疑謗反生謂法無驗三失也猒急逃閑日夕俱廢四失也既不脩新翻種苦業互失也疑陽以喻顯法陽即日輪盲者不覩然不自咎疑日有私喻顯愚流謗法無驗因循(有作因脩字悞)故下次示因迷起教如能漸進猶勝不行漸字上聲集即就也。

【科】後漸明閑連時接運猶謂為好好故須除。

次中初示正行心意曠達故曰明閑二六時中勤行無替故曰連時接運猶下次遣執情因前分次故得常行因行起著故曰為好好是執情即須隨遣。

【科】凡夫起行各有異倫曾習便欣未行便捨致有去取眾務紛然。

起行差殊中初科異倫猶不等也如好坐禪隨情忻習於彼禮誦曾未行之合意即行違情即捨取捨無法故曰紛然。

【科】竊聞泥洹法域入有多門萬行雖殊宗歸捨著但以罪業違理一向不行福業順生觀時脩捨出世道業由來未經故須專志不容寧捨經雖廣說不出此三約理求文斯皆統攝。

次科中初舉宗要言多門者總彰萬行也歸捨著者的示宗要也然萬行雖多三行攝盡謂罪福道也罪即凡罪行罪性垢濁起必污心故曰違理此屬全捨故曰不行福即凡福行功非出界故曰順生然則下根脩之以遮罪路上根慕道著則非宜故曰觀時脩捨道即聖道行三乘聖賢假茲而出故曰出世道業即六行法後四行也此道由來不曾脩學特須專慮以自策勤豈容自寧捨而不學經下次結示。

【科】然今隨習各有生心或樂禪靜則以禮拜為麤疎樂禮拜者又以禪思為坐睡讀誦講解偏誚默念之徒苦節獨住特忿清談之叟是則相從奔競莫委其情朋騰任情不可比擬。

三中即示前科起行不倫之相文中交映作句示之。

宗黨相尚故曰相從奔競封迷想見故曰莫委其情朋謂朋黨相從騰謂騰躍自大恣其愚見故曰任情觸事生癡無堪比擬。

【科】夫以大聖立教卓出恒倫序其指歸終為離著至於隨境流觀陶甄性靈廣張聲教都惟可學學在三位以攝教源。

會同三學中初科為二初四句示立教之意功存破惑故曰離著至下次明教本又二初廣顯教門不出三藏隨境流觀者且舉戒學境即所防如婬盜等觀為能防如對婬脩不淨觀等或可境即五乘之機觀即三學之法隨機授法故云流觀淘甄性靈者光顯淨心也如是隨機開導廣布羣詮數量塵沙意存脩學學下的示教源。

【科】祖而脩奉不越斯位乃至分時督課前脩舊行日夕三時禮悔相續可謂儀形有據不墜彞倫外攝羣小開俗信於未然內斂恒情增天龍之護助若此行之不徒設也。

明脩奉中初科初二句總示乃下別明三時禮悔雖據歸敬前脩舊行義通萬行可下結美行人合教正脩以彰功益。

【科】且禮念之法自有威儀三學言歸俗多分異。

別就敬明初科初標敬法次標三學。

【科】元立三學同傾一惑為宗以三征之不可分為三別如論所云戒如捉賊定如縛賊慧如殺賊明喻即目何用深思尋喻乃三約賊唯一事分三義宗成一滅故重張之意存通領。

正配初科初顯正意如下引文證出成實論明下結示尋下重顯喻三謂捉縛殺也賊一即劫使煩惱也事三即戒定慧也一滅即涅槃盡諦也。

【科】且如禮敬一法用息慢高如不屈躬斯名犯戒常念在心斯學定也常知無我斯名慧也一敬如此餘行同然是則萬行殊途三學攝盡。

約敬配中初科初約敬正配一下例通眾行。

【科】今學教者皆三別蹤又執自計以破他部擬前喻說理不容非固須一事沿脩隨公三學。

次中初出妄情不能圓脩故分三別執自計者尚己宗故破他部者生異執故擬下次顯正意指義如前即喻三賊一也。

【科】更為重顯如佛立戒無境不脩名作持惰名止犯犯從止起畏犯脩持持名隨戒戒名警策是為戒學安心此學非定不行名定學也深思此學為滅倒情縱而不學還順生死為絕苦本非學不明力勵徵責名慧學也。

約戒配中初句示重沓之意如下顯相初明戒學安下配定學深下示慧學。

【科】如此漸境漸境託心凡倒漸輕聖解漸厚積功不已無往不成千里一步如前具述時序可惜無容自欺。

五段中初勸依教漸脩凡下因脩獲益執亡障遣則凡倒漸輕理顯智明則聖解漸厚行之不已聖果可成千下躡事伸誡事同上述寸陰可惜時不待人努力勤脩勿自欺怠。

同类推荐
  • 佛点头脉诀

    佛点头脉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梵语千字文之二

    梵语千字文之二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杨忠愍集

    杨忠愍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华严普贤行愿修证仪

    华严普贤行愿修证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野菜赞

    野菜赞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一个人守一空城

    一个人守一空城

    趁还年轻,趁我们还在,趁一切还来得及,就好好彼此相爱。
  • 圣幽冥1神之局

    圣幽冥1神之局

    少年撩了撩头发,很淡定的道:“父母我倒是没见过,但有凡大哥保护我,我怕谁!”……“既然这是他安排的,那我也只能照做!还要继续寻找着可能!”少年有些愤怒。……落离凡:“不要在意其它一些微不足道的,当你强大的时候,那些自然会被毁灭!”……神之局,命运的赌局……我要打破它!
  • 道码独尊

    道码独尊

    以宇宙为熔炉,红尘为烈焰,熔炼己身!道码为基,三千大道为食,缔造无上至尊!一个只懂死读书的闷骚大学生机缘巧合之下获得道码传承,世俗武林,修真宗派,仙魔鬼妖四界,其所到之处,都将充满腥风血雨。一切与他为敌之人,都将成为他踏上无上至尊之位的垫脚石!!!
  • 重生之民国芳华

    重生之民国芳华

    生于21世纪,致力于研究生化武器的女博士黎咏歆某日遭到同僚陷害死于非命,却不想阴差阳错穿越到自己的前世身上,民国的深宅大院,睁开眼便收到父母双亡的消息,青梅竹马的未婚夫也跑来忽然倒戈,这一切来的太快....想拿我做人体实验?有没有搞错!姐研究的东西说出来吓死你!笑我不懂新派事物,嫌我来自京都旧派家庭,你们这群木乃伊,可知道本小姐来自100年以后?(注:坑品极高,尽情跳吧~)
  • 遇见你,才是最好的时光:让所有人心动的爱情

    遇见你,才是最好的时光:让所有人心动的爱情

    本书精选作家古保祥的数十篇青春爱情类故事,其中许多被《读者》《青年文摘》《格言》和《青年博览》等杂志转载。这些故事或悲或喜,有温暖的,有明亮的,有寂寞的,有疯狂的,每一个故事都是一次爱和哲理的青春洗礼,里面有我们每个人青春的影子。希望这些故事能够带给你爱的感触,让你发现属于自己的最好时光。
  • 从聊斋开始的双界之旅

    从聊斋开始的双界之旅

    无尽的虚空之中,一红一蓝两个身影相对而立,在他们之间,一个黑色的虫洞不停跳跃着,几经闪烁之后,终于由虚化实,稳定了下来,变成了一个深蓝色的小珠子。还没等两人松口气,一个清瘦的人影忽然出现在两人之间,那深蓝色的小珠子像是受惊的野兔一般,倏地一下便消失不见。这家伙没有一点坏了人家好事的觉悟,无比亲热的拍了拍两人的肩膀道:“两位大神!好久不见啊!最近在哪儿发财!我听那个臭狐狸说你们两个开始搞基了,是真的吗?”两人一起看着他,杀气四溢。那人打了个冷颤,做出一副西子捧心的模样,“你们不会是要上我吧!说过多少次了,我绝对不搞基……”红影一把将他揪过来,咬牙切齿的说道:“你这话痨又把我们辛苦搞出来的时空珠给弄丢了!”闯入的家伙一副滚刀肉的模样,满不在乎的说道:“嗨!我当是什么事呢!都搞丢了好几次了,你们也该习惯了嘛!”红影大怒,刚要说话,旁边的蓝影一把将那人抓过来,在一阵令人牙酸的‘嘎吱’声之后,那人居然被他像橡皮泥一样揉成一团,捏成了一只鸟的样子。“把珠子找回来,不然你这鬼老就一辈子这样吧!”说完,便提着它的翅膀丢进了时空乱流。“哦!NO!”那弯曲的尖嘴一句话都没说完,便消失不见了。
  • 感谢你出现在我的故事里

    感谢你出现在我的故事里

    发生在青春里的故事,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经历,但共同的是我们的青葱岁月。一些青春随笔,可能是真实的故事,也可能是梦中的回忆,这本书是由一个又一个的故事组成,有我的故事,也有我朋友的故事,我负责倾听,并把它写成故事给你。相遇即是缘分,欢迎你的到来。
  • 鸳鸯蝴蝶梦:民国名媛往事

    鸳鸯蝴蝶梦:民国名媛往事

    民国名媛,一群生活在云端的精致女子,承载着家族荣光,其经历却渗透时代动荡,幸与不幸,均化烟云。林徽因直率爽朗,乱世中为抢救华夏古建筑不遗余力,与诗人徐志摩的情感纠葛,只是小小点缀;陆小曼倔傲孤高,风光时芳华绝代,落寞处宠辱不惊,爱上一人,不惜为其耗尽余生;凌淑华恬静温润,徐志摩视其为“唯一有益的真朋友”,二人的情感一度到了危险的边缘,为何擦肩而过?以及张允和馨香淡雅,毛彦文红尘几回,张爱玲爱恨倾城,苏青花落人亡……
  • 四大皇妃之倾城红玉

    四大皇妃之倾城红玉

    文艺版:如梦般惊醒,却发现已不在原处,那些爱狠情仇,那些生死之约都付之一炬,有谁知道我的悲伤,有谁懂我的孤独,又有谁真心爱我?他说,我爱你,但我笑说不信,直到他用血染红这个诺言,我才突然惊醒,爱早已在身边。搞笑版:调戏皇子?!猥琐帝师?!勾引第一杀手?!这女人还有什么做不出来的?!什么?!最近又要去讽刺京城第一富商?!她也太不怕死了吧!什么?!有我罩着她?!我什么时候说过了?!某王爷一摔情报,怒骂道。好吧这才是正剧:这是一个人穿越到地架空大陆,和各种男配玩暧昧,被男主嫉妒结果抓起来的又逃走又被抓纠缠不清的故事
  • 中华典故修身律己的故事

    中华典故修身律己的故事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历史文化典籍中的典故也是数不胜数。本书编者在先秦到晚清的文化典籍中穿梭往来,精选出数百则典故,并对每则典故的出处、故事、含义、用法进行了详解。为了方便读者查阅,根据含义的异同对这些典故进行了分类,使读者用起来方便快捷、得心应手。一书在手,尽览中国语言文化的博大精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