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183300000010

第10章  “八年抗战”凤凰涅槃

1.“超人”与“蜜蜂人”哲学

从菲律宾归来后,亚萍的检讨和道歉让她整个人又成熟了一圈,幸运之神才姗姗来迟,她被召入中国乒乓球女队,她终于离自己的梦想更进一步。然而,1988年全国青年乒乓球赛上,她却大失水准,痛失进入前八名的机会。本是冲着冠军去的,谁知连八强都没有进,怎么向教练和父亲交代。回到宾馆后,亚萍用枕头压住脑袋,痛哭不止。

不过经由这次,亚萍切实感到在国家队的生存危机,她在给父母的信中写道:“我好像在攀登珠穆朗玛峰,越往上爬,越要付出更大的代价,如果停下来,歇一歇,就可能滑落山谷,永远也不会达到峰顶……”

父亲在信中告诉她:“球技问题是一个严肃残酷的问题,要求实实在在的工夫,决不能有半点的虚伪和骄傲……”

两次刻骨铭心的挫折以及爸爸的及时点拨,使亚萍悟出了这样的道理:身体上没有优势,并不可怕,如果一个人没有精神优势,就不可能推动事业成功,那样即使勉强支撑着走上赛场,也会败下阵来。

“付出超人的代价,就有可能取得超人的成绩。”亚萍坚定自己信念。这是她的人生哲学,也成为她成功的钥匙。自此之后,每天训练,亚萍都带两双鞋,一双湿透了再换一双接着练,球衣每天要换三、四次。训练时跟机器人一样:接发球,教练以每分钟四十五个球的速度,连珠炮般发向球台的两角,必须拼命奔跑着一一接回;练扣杀,乒台对面的教练两边喂球,力量大、速度快、落点刁,她像影子般往返移动于一米半宽的球台两侧。训练用的球,一筐有二百多个,一天至少要打十几筐。每一组球的强度相当于跑一个四百米,一堂训练课下来相当于跑一万米。其实,这不是简单的一万米跑,其中还要做出数以千计的击球的动作,其训练程度之大,令人咂舌,有人看过邓亚萍的训练后说:“这哪是个女孩,这就是只蜜蜂,看看她的动作,真快!”

亚萍的回答也很明确:“我的优势就是快和狠,没有这个,我就在国家队活不下去了……”

人说亚萍像是对球有特殊的敏感,一上场便精神抖擞,一天练6个小时,打到底。近乎极限的多球全台跑动训练,一筐球200多个,她一天要打十几筐,不到半个小时便气喘吁吁,汗如雨下。训练快结束时,她面色苍白,人困马乏,仍是坚持做体力消耗极大的打高球练习。真是一天击球数千板,板板认真不松懈。

国家队训练安排一般到下午5点55分。亚萍却总觉得吃不饱,所以她自己要加量,再找一个队员加班加点。教练张燮林算了一下,亚萍一天,若是只算她是练40分钟,因为人家帮她练40分钟,她还要帮人家练40分钟,她帮人家的且不算,仅仅算别人帮她的40分钟,一年算下来,整个训练时间算下来,大概是一万四千六百分钟。

有人问亚萍为什么这么拼命,亚萍说乒乓球运动员的球感特别重要,不认真练,球感很快会麻木,打起来球不到位,着急也没用。有一句话说得恰如其分:“一天不练自己知道;二天不练对手知道;三天不练连观众也知道了。”

2.让教练求饶

10岁进郑州队时,就以大运动量苦练而为圈内人称道。进国家队后,她深知自己1米49的身高在竞技体育的残酷竞争中所处于的极其不利地位。于是,她天天加班加点,超额训练。

她几乎成了训练馆的守门员,最早训练,最晚回去,这在国家体委训练局已成为美谈。一次,她在接受采访时曾脱下鞋袜,展现在记者面前的竟是一双由血泡磨成的,老茧比铜钱还要厚的脚板,有的地方破了皮,有些地方已经坚硬无比,记者感慨,这哪是一双妙龄少女的脚!

一次夜里,张燮林指导披上大衣到女队宿舍查房。一进屋,他就发现邓亚萍桌上盖碗的那张报纸被熏湿了碗口大的一片。他揭开报纸一看:一碗方便面。

“怎么?夜里还加餐?你的饭量可不小!”教练好奇地问。邓亚萍不语,怕教练说她贪吃。同屋一位队员出来打抱不平。“张指导,她加班训练晚,食堂关了门,还没吃饭呢,我们就算帮她打饭,也都凉了,吃得也不舒服。”张燮林听了之后有些意外,“天天这样?”张燮林追问,室友回答:“差不多……”

听到这些,张燮林一句话不说,转身离去。没有人看到教练是双手颤抖着,肩膀紧绷着走出去,张燮林是怕在孩子们面前控制不住情绪,多少年没有见过这样的运动员了,自己在国家队这么久,像亚萍这么拼命的,仅此一人。如果说一天两天,谁都有这样的情况,但是天天如此,这得需要多大的毅力。那天,张燮林一夜没睡好。

第二天,他送来一袋子鸡蛋:“不能只吃方便面,这是你阿姨让你吃了增加营养的。好,赶快吃了,休息。”

邓亚萍知道“你阿姨”是指教练的夫人。可她却不知道这是教练不好意思说是自己的安排才说的,而这之后,食堂也常常给亚萍加小灶,正长身体的时候,有了身边人的照顾,亚萍的训练更加起劲。而体育馆的食堂人员也知道每天一旦亚萍来吃饭,就说明体育馆关门了。

每天训练结束后,她必须接受1个多小时的按摩治疗,有时电疗会使她疼得喊出声来。主教练张燮林感慨地说:“对邓亚萍,我只有常常‘勒令’她休息,否则真怕她练过了头。有时,我都得向她求饶!”

训练馆外面的世界异彩纷呈,录像、舞会、卡拉OK……这一切都与邓亚萍无缘,她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到紧张艰苦、单调乏味的训练之中。她痴迷于思球、想球、琢磨球,时刻想着为国争光,梦想在所有乒乓球项目的奖杯上都刻上中国人的名字,都刻上自己的名字。

3.世界冠军,这是真的吗?

进入国家队5个月后,教练宣布,邓亚萍将作为参赛选手,参加1989年第40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只有16岁的她,第一次参加世界大赛,就连平时不服输的亚萍也有些忐忑不安。

很难得的是,一开始单打争夺前8名的时候,亚萍就遇到了朝鲜女队的台柱子李粉姬。这是一场白刃战,赛前亚萍据别人说,李粉姬的左手正手位较弱,短球较差,就设计了一大套的针对措施。可是一开打,亚萍一下子就蒙了……这是什么?此人不仅技术全面,而且颇有大将风度。原来设计的一套战术未能奏效时,任何霸道的球打过去,都像打在了棉花肚上,力道被化解了,又以柔韧的劲打回来。虽然她顽强咬住,但对对手的判断仍然误导着亚萍的判断,亚萍最终还是以2∶3输给对手。

第一次参加世界大赛,亚萍就一头栽在世界乒坛名将李粉姬的拍下。

值得庆幸的是,接下来亚萍与乔红配对,在女子双打比赛中一路畅通,在决赛中与中国队的陈静与胡小新交锋。亚萍这个时候反而不着急了,与李粉姬的输球让她输清醒了。这是她在这次大赛中最后一次机会了。她不能否认,跟李粉姬的比赛上,自己太想证明自己,太想为自己树立位置。就像这个时候,她的队友乔红已经名列世界第一号种子选手,亚萍自己也很想证明自己,因为,现在离冠军太近了。

可是,越是往金字塔尖上走,越能感到风大路难,虽然冠军近似伸手可摘,其实距离还是很明显。越是给自己制造夺冠压力,反而会让自己的登峰包袱更加的重。她知道几万公里之外,她的父母在盯着她,她的兄长在盯着她,她的市队教练和省队教练在盯着她,全中国的千千万万球迷的眼睛在盯着她。她感激她们,但是,她此刻要为自己打,她要用完整的状态去打,而不是一个心神无法集中的紧张状态去打。

这场比赛打得又可笑又精彩,说可笑呢,是因为邓亚萍与乔红、陈静与胡小新4个人都是首次参加世界锦标赛的双打决赛,谁都控制不住自己。发球的时候,手在发抖,打球的时候,心在发抖。4个人都想着,只要打上台就行。什么发力,什么旋转,什么落点,全都不管不顾,一切回到了最原始的状态,谁多打上一板,谁就赢了。结果,是亚萍多打了一板。这种返璞归真的打法确实让人啼笑皆非。

要说精彩呢,倒是四人打着打着,就把最自然的状态打出来了,小球你来我往,激发了亚萍骨子里的拼命三郎的基因,结果在亚萍一次一次给自己给乔红喊漂亮之后,她们拿到了冠军。

按实力,乔红、邓亚萍这对双打是中国5对选手中最弱的1对,但偏偏最弱的一对拿了冠军。

当亚萍和乔红走上冠军领奖台的时候,她还笑容满面,神情泰然;走下领奖台的时候,她却不敢相信了。“哇!这就是世界冠军啦?”童年时遥不可及的梦已经成为现实了吗?她还是不敢相信,队友、观众向她祝贺,她还追问乔红:“这就是世界冠军啦?”乔红看着队友云里雾里的样子,忍不住笑了笑,说:“是啊,哈哈!怎么,你不想当?把奖牌交出来!”

坐上大轿车回饭店有1个小时的路程,在这1个小时里,亚萍似乎依然不能置信,自己一个人还在琢磨,她只是觉得像做梦一样。这个梦,她做了八年,这八年里,她跌倒、爬起。被赞扬,被否定,被怀疑,被重视,一切都历历在目。无数的往事都化作鲜亮的形象在她眼前上映;爸爸5个小小的豆沙包,她对着打球的那面墙壁,她被冻得像面包一样的小手,李教练向她发火时那双怒气冲冲的眼睛……汽车在高速公路上急驶着,车厢昏暗,万家灯火点起,城市的光影倏忽闪过。车厢里异常安静,也许每个人都在各自品尝着欢乐和痛苦,各自品尝着酸甜苦辣。亚萍突然不可抑止地悲痛起来。

“这是我的第一个世界冠军。太艰难了。太艰难了。”如果不是十岁为自己下了个赌注,她不会选择乒乓球,而为了走到这个台阶上,她将她的专业队六年压缩当成十六年来使用。别人都说她打球狠毒,可是谁知道,她的成长里,充满了危机,亚萍只要打不好,就会被视为天鹅群里面的癞蛤蟆。

那一路上,她斜倚在车座靠背上,一动不动,任凭泪水的涌流。

也就是从那个历史瞬间开始,一些新的东西就产生了,这如同破茧而出的蝴蝶一样。亚萍有了自己的翅膀。不管怎么样,从竞技乒乓球来讲,如果拿了一个世界冠军,不管这个冠军是团体也好单打也好,双打也好,混双也好,无形当中,第一个双打冠军可以垫底了,垫了底,就标志着自己走上了一条冠军之路,就可以一切从零开始,登峰造极,这像人们说的一碗老酒垫底。从那开始,一直有些自我怀疑的亚萍就奠定自己非常强烈的信心,然后不断地要完善,不断地要超越自己,达到自己所想要的更高要求。

难怪乔红拿了单打和双打两项冠军之后仍然对记者说:“邓亚萍的拼劲儿很足。假如单打她不被李粉姬淘汰,我俩交手,我未必能赢她。”

§§第三章 巅峰立场:我能,我冠军

很多人都记得,90年代的乒坛并非中国一家独大,“东有东亚劲旅,西有欧洲骁将,外有海外兵团,内有新老队友”,硝烟弥漫,战事频繁。那是个乱世出英雄的舞台,中国乒坛运动员的生命在那时争相绽放,有人昙花一现,有人坚若磐石。“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物竞天择的进化论在这里残忍展现,“狭路相逢勇者胜”,邓亚萍坚守她的巅峰立场:“我能,我冠军”!

同类推荐
  • 左宗棠传

    左宗棠传

    《左宗棠传》是国内首部原版引进的由西方学者撰写的左宗棠传记!终生不败的谋略全解,大器晚成的悲喜人生!智慧与杀伐、谋略与权术,中央帝国最后的不败大将!
  • 中国历代张天师评传(第2卷)

    中国历代张天师评传(第2卷)

    本书论述并总结了自第十二代至第三十代张天师的生平事迹、道法特点,以及他们对其所处时代的社会贡献,并对他们在中国道教史上的历史地位作出了客观公允的评价。
  • 淫君之首——明武宗

    淫君之首——明武宗

    《淫君之首——明武宗》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李自成第四卷:李信与红娘子

    李自成第四卷:李信与红娘子

    明末,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崇祯三年(1630),李自成辍业,于米脂号召饥民起义。后与农民军首领张献忠等合兵,在河南林县(今林州)击败明总兵邓玘,杀其部将杨遇春,随后转战山西、陕西各地。七年,连克陕西澄城、甘肃乾州(今乾县)等地,后于高陵、富平间为明总兵左光先击败。
  • 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爱因斯坦富兰克林

    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爱因斯坦富兰克林

    本书侧重讲述爱因斯坦和富兰克林两位科学家青少年时代的家世及对其一生产生影响的人和事,有童趣,有苦难。希望这些影响人类文明史的科学家对科学孜孜以求的精神对成长中的青少年有所裨益。
热门推荐
  • 秀才家的胖媳妇儿

    秀才家的胖媳妇儿

    顾云慧是清水镇上最有钱的大地主顾家的大女儿,但因为从小母亲早逝,父亲娶了一个恶毒后母,从此对她不闻不问,自己又是个小胖子,年十六了还无人问津。
  • 姐夫好霸道

    姐夫好霸道

    一场堕落,一场报复;她堕落是不相信有亲情,她报复是因为怨,恨,她,是双胞胎姐姐,可以享尽家人的温暖,亲情;她,是双胞胎妹妹,却沦为男人的玩弄对象;老天爷是公平的么?不,它一直对她都不公平母亲的死,她必须承受父亲的斥责他,是姐夫,改变她命运的男人……也是她甘愿沦为他的地下情人,甘于为他堕落的女人,世上没所谓的亲情,只有一次次的怨恨怨,她很怨恨,她很恨为了解脱,她离开他,离开充满斥责、怨恨她的家……
  • 桃源小地主

    桃源小地主

    厌倦都市喧嚣,回到老家桃花村过悠闲的农夫生活。养养鸡,逗逗狗,爬爬山,钓钓鱼。承包荒山搞种植,兴建水库做养殖。大碗吃肉,大碗喝酒。地主生活真逍遥,给个神仙都不换。
  • 轻狐非狐

    轻狐非狐

    对于轻狐来说,邪与正、爱与恨在江湖之中,什么时候能够分得清呢?轻狐觉得与其在灰色地带不断徘徊、挣扎,倒不如放手俗世的看法,淋漓尽致的爱,不遗余力的恨,至少不会后悔曾经的自己是否错过谁又或者亏欠了谁。轻狐出涧,非狐入世,爱憎分明的她为江湖所称赞,最后却又为了维护江湖稳定死在了爱着她却又算计她的男人的怀里。她的一生如烟花般璀璨短暂,只留下了记忆中的妖冶。
  • 联盟之一战成名

    联盟之一战成名

    简自豪:许正,是个狗货,喜欢让我给他抗塔,还抢我五杀。我可是uzi,会去抗塔吗……真香。李哥:许正这货不是上单吗?玩中单单杀我是个什么鬼?卡萨:我要为正哥守好他每一个红蓝buff。……许正梦回s7半决赛,成为rng的替补上单。看了看自己的系统,笑了。这一次,剑指可不是剑指咯!我许正,要一战成名!(书友群:864786258,欢迎加群聊天打屁骚扰作者,讨论联盟,开黑都阔以。)
  • 南朝旧事

    南朝旧事

    大启灭、南朝出。一场惊世预言,两人半生羁绊。世人皆说她是荧惑守心、蝴蝶女婴,遇则杀之,方可无忧。但他偏偏不信,心已倾之,万劫不复又当何惧!历经几载,待到这预言揭开,重重阴谋浮出水面,而烽火狼烟天下再次陷入战乱。生若不逢时,命又怎由人,这场繁华落尽,最终两人是执--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西域猎记

    西域猎记

    远处传来一阵驼铃,苍凉的黄沙在尘封的传说中飘荡着。厚大的脚掌在戈壁印下后,又被埋藏了起来,这尘封了千年的文化,如今也变得淡化了。西域,一个充满神秘而又令人向往的地方,那曾经的“孔雀河、双圣山、三十六国、楼兰女尸、小河公主、精绝古城……”如今成为了人们心目中,一个又一个的谜团,留下的只是让人百思不得其解而又毛骨悚然的:罗布泊。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朱自清精品集

    朱自清精品集

    朱自清的散文被公认为现代散文和现代汉语的楷模。其为人为文表现出中国知识分子正直清明的节操。朱自清把古典与现代、文言与口语、情意与哲理、义理与辞章,结合到了近乎完美的境地。在朱自清的散文中,汉语的修辞功能被发挥得淋漓尽致而又不觉得炫耀累赘,是白话美文的模范。朱自清死前贫病交加,但坚决不领美国的“救济粮”,毛泽东评价说:“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我们应当写闻一多、朱自清颂,他们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本书选编了朱自清作品的大部分,基本上反映了作者的思想和艺术魅力。
  • 万域霸尊

    万域霸尊

    简介:无尽世界,万域林立。剑域,有剑中王者。雷域,有雷神震慑。刀域,有刀中霸者。火域,有火中君王。陆羽,一个从剑域中走出的少年,凭借一口残缺的断剑,走上称霸万域的道路!
  • 剑洗霜河

    剑洗霜河

    一代枭魔阴天子,纵横武林十余年无人能敌,他的存在,就是江湖上空前绝有的传奇与巅峰。但就是这么一个被神化了的人,却在一场大屠杀后,离奇地杳无音讯,没有留下任何线索。而且那场屠杀的幸存者,也都神秘地自我了断。这一切事件的背后,究竟掩盖了什么血腥的事实?阴天子的失踪,江湖上传言四起,他的武笈,他的信物,他的权力,据说都被他藏在了某个地方,于是,整个天下的人都沸腾了,前出之侠,后起之秀,邪派魔头,正道高手,都各怀目的地踏上了寻找阴天子线索的旅程。眼看另一场江湖纷争就要开始,无论是谁成为了最后的赢家,都会关系到武林前所未有的变数。而那场大屠杀幕后的真相,也终究会被揭开。这个江湖的故事,就从这里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