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459700000010

第10章 绘画艺术(5)

水彩画

水彩画,从广泛的意义上讲,凡是用水作媒介,调和水性颜料作画的方法都可以看作水彩画,因此它包括了水粉画,丙烯画,蛋彩画,甚至中国画等。但这里讲的水彩画特指属于西方绘画体系中的透明水彩画,它是以水为调和剂,用透明的水性颜料在纸本上作画的一个独立画种。这个画种脱胎于欧洲中世纪手抄本的彩色插图,早期并不为人们所认识,被看作是一种既缺少油画那样的美学价值,又缺少版画那样经济价值的绘事末技。但当它完全摆脱其他画种的影子,充分发挥自身材料的特点,获得独立地位时,才真正显示出了自己强大的生命和艺术魅力。

从15世纪中叶德国画家丢勒(Albrecht Durer,1471~1528年)以来,欧洲大陆上的水彩画,都可以看作规模初具的水彩艺术。但作为一种正式的绘画方法,到18世纪的英国,才渐臻完美,并走向繁荣。之后,这一画种又蔓延至美洲大陆和亚洲等众多的国家,于20世纪初叶的五四时期传入中国。

(1)水彩画的雏形

追溯历史,欧洲中古时代(4世纪前后)出现的贵族们使用的一些手抄本,如:祈祷书、草药书、植物书等都附有手绘的小插图。这些插图用清水蘸颜料粉作成,画得十分纤细、工整,但色彩却没有附着力,很容易掉(褪)色,作品的功能也只是为了文字的辅助说明,自身的独立性、思想性和艺术性并不强。当然,这些只是水彩画的雏形。

据西方美术史书记载,13世纪初,有画家在素描作品上施以淡彩,形成了素描淡彩作品,这些有颜色的画面比单色的素描作品更富有视觉感染力。之后,许多画家纷纷效仿,有的干脆用墨水,熟褐或赭石颜色以水调和作单色水彩画。真正使水彩成为独立的艺术表现形式,应归功于一些艺术大师的介入。

1492年初夏的一天,德国铜版画家丢勒心血来潮,他没有像往常一样在画好的素描稿上用调色油调出稀薄的油性颜色罩色,完成一幅油画作品,而是别出心裁地把颜色粉与阿拉伯树胶、蜂蜜和甘油等材料相混,用水作调和剂作画,取得了意外的效果:这种水性材料不仅色彩透明迤逦,而且大大了制作程序。这,就是西方最早的,具有很强艺术内涵的水彩画。

(2)英国的水彩画

18世纪以前的水彩画大部分是在以铅笔、毛笔或钢笔画的素描稿上,用淡彩渲染而成,色彩并不丰富,画种的独特面貌不强。真正使水彩画发展成为独立画种,应该归功于18世纪和19世纪英国水彩画家们的努力。当这种新颖别致的绘画方法传到英国之后,许多画家乐此不疲,其他任何欧洲国家的画家都没有像英国画家那样严肃认真地对待这一艺术形式。

从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中叶,水彩画之所以在英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原因种种。首先,是英国人审美观念的引导——对世界观看方式的改变。为摆脱中世纪宗教艺术的桎梏,人文主义思想的复苏促使英国人从对宗教的顶礼膜拜中走向大自然。大自然的优美景色唤醒了人性内心对生活的渴望,于是,他们从沉重的十字架上走下来,尽情享受大自然对人类的慷慨赠与,绘画的使命从为神服务转变为为人服务。从绘画材料的角度与油画,版画等画种相比,水彩属于轻松灵便型,是绘画语言中的浪漫骑士、行吟诗人,传达出来的视觉效果也雅逸别致,优美敞亮,令英国画家们痴迷,用它作景色的记录当然是最为简单轻便了,在这样的文化背景和思想观念指导下孕育出许多水彩画家也就不足为奇了。其次,是英国的气候条件。英伦三岛多雾潮湿的气候,诡奇多变的光线,转瞬即逝的迤逦景色常常处在云遮雾罩之中,水分蒸发很慢,非常适合这种绘画的工具、材料的制作和充分发挥。第三,英国人功利的实用目的。当时英国逐步上升为欧洲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军事、地质学及科学技术上的进步,使英国的水彩画相应得到发展。

保尔·桑德比是抒情主义水彩风景的预言者,被誉为“水彩画之父”。他的作品以表现大自然中光色的变化和造型生动的景物为主,使用含蓄的色块和细密柔软的方法确立了英国古典水彩画的风格。

英国水彩画从题材来看,以风景为主,也有少部分的人物画,从审美精神来看,总体上是以浪漫主义理想化观念为主导,抒情性较强;从风格技法来看,作品严谨、细腻,以透明薄罩的干叠法为主;幅面不大,以4开、8开、16开为主。

总之,英国人的重要贡献是在水彩画中注入自身民族强烈的审美意识,改变了人们以往观看和表现的视觉习惯而使之从油画的附属中独立出来,赋予该画种以种种人格魅力。因此,对于他们,水彩画是一种英国民族艺术,其丰富经验和突出的成就,仍是各国水彩画的楷模。尤其是他们对水彩画领域的广为开拓,从淡彩到单色,一步一步地迈向高度写实和丰富表现力等方面的种种追求;在水彩材料完善、技法探索、理论初创、现代水彩画椟式的正式形成等方面有不可磨灭的功绩。

(3)其他国家水彩画基本状况

其他国家的水彩画虽然没有像英国那样系统和拥有众多的人数,但在近现代也不乏些杰出的人物。这些画家一方面从事油画创作,一方面拿起手中的水彩工具,涉猎水彩画领域,两者相辅相成,且有很高的造诣。

俄国,是世界上除英国以外的第二个有传统历史的水彩画大国。俄国疆土辽阔,横跨欧亚两个大陆,气候变化的幅度很大。他们的性格豪放、粗犷,绘画的面貌也较为写意。历史上出现过像伊乃诺夫、苏里柯夫、谢洛夫等这些既画油画又画水彩的双栖型画家。尤其在苏联时期,自从1956年第一次全苏水彩画展以来,前苏联美术家协会为支持这一嫩弱的画种,作了种种努力。他们组织水彩画家深入生活,奔赴各地写生,先后在全国举办过130余次的水彩画展,大大推动了其水彩画事业的发展。

美国是20世纪以来水彩画发展得很快,是继英国、俄国之后兴起的又一水彩画大国。水彩画成为他们的主流画种之一,这里有历史和文化的双重原因: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历史不长。人与自然的关系非常密切,他们在与荒野奋斗以图牛存的斗争中取得了胜利,于是对大自然的浪漫情绪油然而生,水彩风景画开始流行。1866年在纽约成立了美国水彩画协会,19世纪中后期,水彩画已获得了普遍的盛誉,深受美国大众的欢迎。美国水彩画协会每年举办一次全国性的水彩画展,每届都进行评奖,到1998年已举办130届,大大推动了美国水彩画的发展。

此外,法国的塞尚、毕加索、米罗、保罗·克利等著名画家,他们在油画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虽不是专攻水彩的画家,但经常以相当高度的艺术格调和深刻的哲理,以水彩画材料为工具抒发心象。在理念和风格上,他们的水彩画与他们的油画相一致,同时也强调水彩画艺术的语言特点。其水彩画作品的视觉效果与油画相比变得更为轻松,色彩含蓄微妙,给后世的水彩画家许多启迪。

总之,水彩画是世界性的画种,它的历史虽然不长,但正以自己独特的审美理念和画种面貌,充满青春生命的活力,迈着轻快的步伐向艺术高端前进。

水粉画

水粉画是西洋画的一种,指用水粉笔、水彩笔、油画笔、国画笔等画的美术作品。

水粉画是以水作为媒介,这一点,它与水彩画是相同的。所以,水粉画也可以画出水彩画一样的酣畅淋漓的效果。但是,它没有水彩画透明。它和油画也有相同点,就是它也有一定的覆盖能力。而与油画不同的是,油画是以油来作媒介,颜色的干湿几乎没有变化。而水粉画则不然,由于水粉画是以水加粉的形式来出现的,干湿变化很大。所以,它的表现力介于油画和水彩画之间。水彩画的特点是颜色透明,通过深色对浅色的叠加来表现对象。而水粉画的表现特点是处在不透明和半透明之间。如果在有颜色的底子上覆盖或叠加,那么这个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加法,底层的色彩多少都会对表层的颜色产生影响,这也就是它较难掌握的地方。但是,有经验的画家往往就是利用它的这种特性来表达水粉色彩自身的和特有的艺术魅力。

水粉画的起源很早,这可从使用水溶性颜料作画的中外古代石窟、墓窟、寺院壁画中得到佐证。如我国北魏时期的敦煌石窟壁画,西晋南北朝时期的新疆地区石窟中的佛教美术,六朝永乐宫壁画和历代工笔重彩画,以及古代院体画与民间绘画等等,都是使用水溶性粉质颜料绘制而成的。古罗马地下墓室中的壁画,也大多是使用胶或蛋清调合颜料粉绘制而成的胶粉画。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大师们手下的壁画原作,在后来修补过程中经专家考证发现,有的也是使用胶粉颜料绘制的。这些古今中外早已出现的使用粉质水溶性颜料的绘画作品,都具有了水粉画的基本艺术特点,这说明水粉画颜料的产生与使用的历史非常悠久。这类古代水粉画,虽然使用的颜料品种有限,作画的工具与方法也与现代水粉画有所不同,但对现代水粉画的提高与发展,不无研究与借鉴的意义。

现代水粉画实际上是英国18世纪水彩画发展中的一个分支,它的产生与发展与欧洲大陆水彩画的产生与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根据目前掌握的美术资料,可以认定欧洲大陆最早运用水彩作画的是15至16世纪德国巨匠丢勒(1471~1528),他在学画时期就用水彩画风景和动物、植物。他使用的水彩色常搀入不透明的白粉色,或用白粉色画出明亮部分,而这就是水粉画的表现效果。丢勒时期的水彩画,只是处在水彩画的萌芽时期。作为绘画的品种与方法来说,到18世纪,英国水彩画发展时才逐渐完善,成为独立的画种出现在画坛上。

水粉画在制作过程中,开始仍以透明水彩作为第一次底色,然后利用不透明色画出景物深入具体的立体空间效果,使其具有很强的真实感。这样完成的作品已失去传统的水彩画所具有的流畅、透明的艺术特色,形成一种现代概念的水粉画。

版画

在英文中,“版画”是“图的、图解的、印刷的、平面艺术”等的含意。从广义来说,它包括一切用复制方法产生的艺术品,包括水彩画、书籍插图等。

欧洲的古代版画,是在14世纪后才产生的。随着丝绸之路开通,中国木版印刷术的西传,欧洲人把它用于宗教画和文学作品插图。现存《圣克利斯朵夫图》是1423年的作品。到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使木刻发展到一个崭新的高度。德国画家丢勒、荷尔采因开创了中世纪后期欧洲木刻画的黄金时代,与我国明代的木版画东西辉映。17世纪,欧洲人发明了铜版后,出现了名垂后世的伦勃朗、戈雅的铜版画以及杜米埃的石版画。

早年的木刻主要带有复制性质,主要用以印刷制版。真正称得上创作木刻的,是18世纪从英国开始的,后来才逐渐成为独立的艺术门类。木刻中强烈的黑白效果,明净单纯的色彩,有力的笔触,刀味和木味,以及可复制的特点,吸引了一些欧洲画家,最初的英国画家毕维克的动物木刻,极受称赞。法国曾以重金聘请英国人培养人才,造成了18、19世纪的创作木刻繁荣局面。20世纪后,产生了坷勒惠支(德)、麦绥莱勒(比)等进步的版画以及苏联革命木刻、美国肯特精巧的插图。

版画的种类根据制版方式,主要分为4种,也有说5种。4种是指凸版、凹版、平版和孔版,5种是在此基础上加了综合版。

凸版是版画中最常见的类型。画家在平面的木板或其他金属等板面上,进行雕刻或腐蚀,将不需要印刷的部分铲除,保留凸起部分形成画面,经上墨、印刷所产生的作品称之为凸版画,最典型的是木刻。

凹版是指在平面的金属板面上用钢刀将需要印刷的部分雕刻出深凹的线纹,形成粗细、深浅不同的沟槽,然后将油墨填入凹缝中,再经铜版印刷机的压印,使油墨粘在纸面上出现图画,称为金属版画。如人民币上的人像图案或雕版邮票等。金属板有铜板、钢板、铝板、锌板、铁板等,艺术家最常用的是铜板,故凹版画一般指铜版画。

平版不是依靠版面凹凸不平,而是以油水相拒的原理来印刷。平版印刷是现代滚筒印刷术的前身。以往的布告、音乐的五线谱等都是用平版印刷的,由于用手工印刷费力、效率低、误差大,所以金属感光制版术一出现,滚筒式印刷代替了平版印刷,平版印刷术则被人们逐渐遗忘。而画家利用平面的平版印刷技术与绘画相结合,创作出优美的平版画。

孔版也称漏版。一般是指通过绢、涤纶、尼龙、丝等材料,利用其织纹的漏孔,将水或油质的颜料,用刮板由下至上的刮印,漏印于纸上。过去印刷版的主要材料是真丝网布故称丝网版画,现在通用的名词是绢网版画。在中国,丝网版画是新兴的画种,从开创到兴盛不过20年左右的光景。

综合版画是利用凸、凹、平、孔各版式,两种或采用两种以上结合套印的产物。综合版往往是以一种版式作为主版,其他为副版,有的局部只利用一些特殊肌理效果。

达·芬奇

“上天有时将美丽、优雅、才能赋予一人之身,令他之所为无不超群绝伦,显出他的天才来自上苍而非人间之力。莱奥纳多正是如此。他的优雅与优美无与伦比,他的才智之高可使一切难题迎刃而解。”这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传记作家瓦萨里对达·芬奇的溢美之词。

同类推荐
  • 万物由来之谜

    万物由来之谜

    本套书主要介绍古今中外关于人类诸多未解的社会、自然现象,包括《中国自然遗产之谜》、《星球宇宙之谜》、《巨兽异兽之谜》等20个分册。
  • 那些稀奇古怪的冷知识

    那些稀奇古怪的冷知识

    本书是一本科普类知识百科合集,崇尚趣味,兼具实用,既有冷门学问,也有热门新知。书中涵盖自然科学、宇宙航天、健康饮食、动物植物、神话传说、历史八卦、异国奇闻等方面大量有趣又古怪的杂学知识。这些知识有些是我们平常不易了解的,有些是最新的前沿新发现,有些是我们常见却易发生歧义的,作者用生动有趣而富含逻辑的语言将其一一讲述。令读者在快乐阅读中增长见识与阅历,增加谈资,提高生活与社交能力。
  • 人类宝藏之谜

    人类宝藏之谜

    本套书主要介绍古今中外关于人类诸多未解的社会、自然现象,包括《中国自然遗产之谜》、《星球宇宙之谜》、《巨兽异兽之谜》等20个分册。
  • 露营:知道这些就够了

    露营:知道这些就够了

    天当房,地当床,知道这些就够了。作者戴尔·沃勒在圣路易斯长大,现居匹兹堡。他曾在海军服役,目前是一名核能工程师,写作是他的兼职工作之一。他自2013年开始自出版创作,至今已有百本涉及人文社科领域各类话题的作品与读者见面。
  • 登月传真

    登月传真

    科学是人类进步的第一推动力,而科学知识的普及则是实现这一推动的必由之路。在新的时代,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我们青少年的科普教育提供了新的契机。抓住这个契机,大力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精神,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质,是我们全社会的重要课题。
热门推荐
  • 寻找轩辕剑

    寻找轩辕剑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紫家少年紫天逃婚至泰山,欲寻得轩辕剑,决定自己婚事,怎料一场风云等着他?奸臣当道少年斩,乱麻情丝谁来理?正邪势不两立,试看正派侠义之士众志成城,力挽狂澜;还是妖邪冷血之徒支配人间?生与死,正与邪,情与义,命运的抗争,寻找中阻扰,阻扰中找寻,是是非非,错错对对。看少年如何在朋友、亲人、长辈、爱人帮助下,寻得轩辕剑,拯救万民于水火。
  • 倾城风华

    倾城风华

    草包美人一朝嫁入皇室,却被帝王无情打入冷宫。再度睁眼,锋芒毕露,落魄皇后竟是顶尖杀手!什么?那个该死的皇帝也被引来了,想缠着她,那就休怪她好好整顿殿下您的后宫了!
  • 幻想现实的穿越生活

    幻想现实的穿越生活

    偶然间获得了穿越多维宇宙通道的他。不在乎称霸,不在乎超脱,只求心安只求随心,试想安定社会主义下的普通半宅男心能有多大?心有所想,意有所指······求财,求地,求······反正不求天下,当然,偶尔的冒险刺激便如繁忙的生活中偶尔的旅游放松般必不可少·········
  • 桃落生声

    桃落生声

    一朝相遇,一世情深。一生一代一双人,桃落生声你可闻?
  • 悟道:星云大师讲述的人生智慧课

    悟道:星云大师讲述的人生智慧课

    星云大师以佛教精义为根底,对世俗社会的万千进行最智慧的阐释。让我们和星云大师一起活在当下,感悟幸福,了悟人生得失盈亏,离苦得乐,慈悲做人,智慧做事。
  • 日常中平凡的事

    日常中平凡的事

    记录着生活里的一些小事,平常而又普通,简简单单。
  • 异世缘之舍我其谁

    异世缘之舍我其谁

    当周围一切变的都是如此的陌生,忘记自己的过去,如何开始一段属于自己的新人生。<陌生的世界,应该由谁来主宰,人是否应该相信宿命,一个人真的无法与现实的洪流对抗吗?陌生的世界……等待我演绎的精彩……
  • 领导的方与圆:洞察人性管理的奥秘

    领导的方与圆:洞察人性管理的奥秘

    我们常常听见有些领导抱怨:中国人真难管!我们的回应则是:谁让您管中国人?“管理”一共两个字,一个是“管”,一个是“理”。“管事理人”,是领导者做好工作的根本。曾仕强教授在书中用风趣幽默的语言,向世人阐述了管理者“外圆内方”的领导艺术,令你在读后充分领悟领导者从成功到卓越的真谛。
  • 黑的白

    黑的白

    她,好像和谁都合的来,总是充满了阳光;但,没人知道,其实她的生活总是在一片黑暗中,没有阳光。可听说,黑色的极致,是白色········
  • 侍妾养儿记

    侍妾养儿记

    平平淡淡过了一辈子的现代教师穿越到古代养儿养女,与后院的女人们斗智斗勇,最终如愿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