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508800000073

第73章 天缘巧合静安寺 节度为媒谐鸾凤

第二天,石雄换了一身便服为文人打扮,也不带亲随,独自出了潞州东门,一路打听着往静安寺而去。这静安寺离城只有三里地,坐北向南,位于一条小河边上,寺庵规模不大,两扇黑漆大门紧闭。石雄上前敲门,却见一小尼姑前来开门,石雄道:“请小师父头前引路,找静空师父说话。”小尼姑说声:“施主请!”待石雄进去后,她随手关了山门。在小尼姑的引导下,石雄沿着五彩石铺就的小路,来到大殿之西的方丈室内客厅坐定,小尼姑入内通报,不一会静空双手合十、口念“阿弥陀佛”地走进来,石雄起身双手抱拳还礼,静空让座后,自己在方桌的另一边就座,小尼姑奉上茶来。还不等静空动问,石雄就自报家门说:“在下石雄,为访问紫英姑娘而来。”静空闻言,猛地一惊,随即手打稽首说:“小庵只有老尼师徒二人,别无她人,施主可向他处去寻!”这时,石雄见侍立一旁的小尼姑出去了,就微微一笑说:“老师父不必隐瞒,在下已打听明白,紫英姑娘逃入贵庵,得师父保护。”静空又手打稽首说:“出家人不打诳语,施主勿听他人闲语!”正在这时,就听窗外莺声道:“师太不必隐瞒,一人做事一人当,妾并不敢连累贵庵。”说着走进一女子,石雄抬眼看,见这位女子一身素缟,乌云高挽,未戴任何首饰,中等身材,若春柳,桃圆脸上白中透红,白处如粉,红处生艳,一双杏眼晶莹中射出坚毅的目光;蛾眉如黛,妩媚中透出一股英气。她进来后,并无忸怩之态,直视石雄而言:“妾就是紫英,因避死逃入静安寺,一切与师太等无关。若以叛逆戚属论罪,妾独当之,望将军不累及无辜!”

实际上,说紫英避入静安寺,石雄只是一种推测,为使静空说出实情,他才故意这样说。小尼姑听说来人是石雄,立即去报知寺后禅房中的紫英,且说明就石雄一人前来,并不着官服。紫英听到这些情况,知道石雄并无伤害自己之意,且内心也想见见她在童谣中宣扬的这位大英雄。于是就挺身而出,石雄见到紫英却怦然心动,又听她说出那番话,心中暗暗佩服:见识不同凡响,真乃女中豪杰。心中又想:想必泽潞童谣,乃此人所制。于是起身施礼说道:“姑娘误会了!末将石雄乃一介武夫,蒙姑娘抬爱,创制‘石雄七千人,杀进潞州城’。李德裕端公以为此心战之术,于朝廷平泽潞有功,命末将细访此人。今得见姑娘之面,实是三生有幸,若诚如此,末将定当回复端公,妥善安置姑娘。”静空一听,喜从天降,紫英若因此得福,静安寺定可得其带携,就忙说:“阿弥陀佛,正是,正是!善举必得我佛佑庇。”

紫英听他们这样说,反倒不好意思起来,一时低头无言,静空忙拉紫英在自己身旁坐下。静空五十开外,平生阅人甚多,见状知两人互有敬慕之心,就用语挑之:“小娘子进庵来有为尼之心,老尼未得朝廷度牒,实不敢私下剃度,长此以往,终不是个了局。不知将军家眷可曾带至潞州,小娘子可否入拜?”石雄脸一红说:“末将随军多年,并无家眷。”静空心中大喜,说道:“小娘子独处小庵,消息传扬出去,终不稳便,若有闪失,老尼吃罪不起。”石雄道:“这倒不妨,河中军多屯于潞州城外,末将今将军营移驻静安寺旁,末将一向严格治军,军中无人敢来扰贵庵。其后之事,待禀过李相再做处置。”说罢告辞。

石雄果于当日移营屯于静安寺东,暗中保护紫英等,又派人送柴米油盐等生活用品过来,紫英一概不收,又对来人说:“请传言石帅,妾身用度暂可自备,不劳费心。”军使说:“未得军帅将用物带回之令,小人不敢自主。”说完把物品留下,告辞而去。潞州城中白婆红女得知静安寺有驻军保护,纷纷前来敬香祈福,静安寺香火大盛。石雄将寻访制谣人的过程及紫英的现状等,写明派人送进京,交李德裕。

李德裕看过石雄来信,大惊道:“此事不想为一女子所为,如石雄所言紫英确系一奇女子,所料都有先见之明,我不妨如此如此。”就上奏唐武宗:“石雄已访得制‘石雄七千人,杀进潞州城’童谣之人,臣奏请遵杜仲阳之制,由潞州军府供养。”唐武宗看过李德裕上疏,心中好生奇怪:这杜仲阳原为李之妾,德裕为何要将制谣之女子遵此之制?但又转念一想:大约此人也和杜仲阳有相同之处,不便为官吧!于是就在上疏中批道:“着卿处之。”原来李德裕见石雄在信中说,紫英原为张谷爱妾,色艺双全,且赞她为女中豪杰,非常人可比。心想:石雄之情已流于笔端,紫英之事就由他处置吧!但又怕节外生枝,因在上疏中含糊其词,并不明确说出紫英的身份。既然唐武宗御批要李德裕酌情办理,他就此批语及自己上奏事宜写信给卢钧,命他照此办理,且嘱他和石雄商议处置。派人把自己所写之信,直接送交卢钧。

卢钧接到李德裕信后,又好生奇怪:此为公事,李相公文来往即可,却以私信贻我,且令我与石帅商议处之,其中倒有何蹊跷?于是就请石雄过府相商,石雄就把李德裕如何嘱托,自己如何暗访以及找到紫英等情说了一番。卢钧听罢说道:“果是一段奇遇,不过紫英按制由潞州军使供养,下官必奉命而为。李相嘱下官与节帅相商,不知节帅还有何议?”卢钧这一问,却使得石雄一时赧颜无语,半晌才勉强说:“末将心甚德之。”卢钧大笑道:“李相目光如炬,可惜下官还蒙在鼓里,难怪李相以私信贻我。你我既为同僚,共处相得,节帅可有私意嘱我?”石雄又赧颜道:“一切唯大人裁夺,末将无话可说,就此告辞!”说完辞出,卢钧直送出中门笑道:“老夫叨长节帅几岁,弟既嘱唯我裁夺,心迹已明,老夫裁夺后,弟可不许反悔哟!”石雄抱拳道:“弟不敢!”说完走下台阶匆匆离去。

第二天,卢钧带了两个亲兵,三骑马来到静安寺,卢钧命两亲军:“看住寺门,任何人不得进入!”两人答声“是”,卢钧下马,将马拴在寺外,独步来见方丈。静空见有官人到来,忙过来稽首让坐。卢钧笑道:“可唤紫英前来说话!”小尼不一会儿就领紫英进来拜见,卢钧笑道:“不必多礼,请坐下说话!”紫英也不忸怩,仍在静空下首入座。卢钧就将唐武宗、李德裕之意说明,紫英立即叩头谢恩。卢钧笑道:“小娘子请起!”紫英谢过入座,卢钧又问:“小娘子芳龄几何?”紫英答:“贱庚二十有一。”卢钧道:“石帅贵庚二十八,依下官看倒也相宜。”紫英不解问:“大人此言何意?”卢钧道:“李相嘱我与石帅相商,老夫蒙钝,一时不明就里。昨日与石帅相商,才知你二人有一段奇姻缘。”静空一听,忙起身道:“谢大人,小娘子不啻人间天上。”紫英却说:“大人,万万不可!”卢钧问:“却是为何?”紫英说:“妾先为张谷贱妾,今得不诛已是万幸。石帅贵为朝廷首功大吏,我二人有天地之别,妾实不敢高攀。”

卢钧并不马上回言,却转向静空说:“小娘子正当妙龄,长此孤身无依,终非了局。俗话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石帅即将领军回河中,此事不可久拖。正所谓‘机不可失,失之不来’。老夫日后尚不知身在何处,小娘子如无妥当的安身之处,岂不令人担忧?”静空道:“大人所言极是,小娘子不可拂了二位大人的一片美意。”卢钧又对紫英说:“成人之美,良善之人多愿为之,我朝历来天恩浩荡,任天下男女再婚再嫁。老夫偌大年龄,为人保媒岂可儿戏,若不得石帅应允,岂敢胡言乱为?正所谓天缘巧合,小娘子须拿定主意,不可多虑。古人云:‘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凭小娘子的智谋,这一点不可能不懂。老夫此来是不见真佛不烧香,烧得高香必有应,小娘子难道真要驳老夫的面子不成?”静空一听立即起身走到紫英身旁,抚着她的肩膀说:“卢大人官清似水,爱民如子,百姓敬仰,今把话说到这个分上,小娘子还有什么话可说?老尼以为摇头不算点头算,小娘子只可点头。”紫英这才说:“非是妾不给大人面子,想我小小女子,却累大人亲来苦口婆心相劝,就是铁石心肠也感化得了。只因张谷不从我劝,心神不定,抛得妾无门可奔,亏得师太收留,我本已心如死灰,欲青灯古佛了此一生,不想师太不允。今得大人之命,师太之劝,妾怎敢不允?愿唯命是从。”二人一听大喜,卢钧起身告辞道:“老夫‘不辱使命’,这就好回复石帅了。”

接下来,紫英为追荐张谷、鄂氏而大开道场,卢钧亲自安排石雄、紫英结鸳鸯之好、成连理之枝。不日石雄告别卢钧,带着紫英领军回河中去了,不必一一赘述。诸事已完,卢钧就将石雄和紫英成婚之事,写信派人回复李德裕。李德裕见信后心花怒放,自元和十五年(820)以后,垂今二十四年,昭义终平定,想不到在实现国家统一的过程中,于昭义有此圆满结局,真令李德裕兴奋不已。

李德裕本因爱惜人才,又大庇天下寒士而美名远扬,今又平定泽潞建不世之功,更威名驰天下。这时,巡边使刘在上疏中附有一诗,名曰《织锦回文诗》。却见其诗是织成一方锦缎,打开来看,却见上面用彩丝织成下文:

贵米何不当量妻夫抛怎咐真鹤阳

再夫柴初早寡思离妇嘱老深情月

我思结中配回织垂时恩山年日语

侣发身夫家锦归去双叫深同婆谁

好伴奴上回想本早泪怜久料翁

谁放寻文少孤更回要可上至别去

早知朝能受寒野归地与今枕日离

天冷淡尚雀衣天不久夫同鸯鸳子

后面还附有刘写给李德裕的一封短信,信中说此锦得于灵武军将,因是上奏天子的,自己不得不上奏。他又嘱咐好友说,不可将此织锦文看作文字游戏,实涉及边将之切身利益,凭端公之诗才,必能解得其诗意。李德裕看后想:近年来文士中盛行回文诗,此织锦文既称回文诗,必是顺读、倒读皆成诗。于是他就再来看,无论顺读、倒读都不成诗。李德裕慌了,心想:这若呈奏天子,天子问其所言何事,我将如何回答?于是再细看,还是看不明白,忽金吾军士来报:“请端公回府!”李德裕这才注意到天色不早了,就急忙将那方织锦收入袖中,在金吾军的护送下回到府第。

进得府来,他不到后面去,而是进到书房,又拿出那方织锦看,无论横念、竖念还是不成诗。饭菜摆好,刘夫人派贴身丫头冬梅请他去吃饭。冬梅请了两次,他口中尽管哼声答应,眼睛却盯着那方织锦不放,更未见他动身。冬梅不敢再催,只得去禀告刘夫人说:“夫人快去看,相公今好像着了魔似的,我请了两次,相公口中虽答应,眼却不离一方织锦,不知怎么回事?”刘夫人一听也有些慌了,说声:“待我去看。”就悄声走进书房,来到李德裕身旁,他却浑然不觉,只盯着那织锦在看。刘夫人细看那方织锦,首先看到左下方两个字“子天”,其倒读正好是“天子”,就脱口而出:“既有‘天子’二字,难道是上呈天子的?”李德裕这才似惊醒过来问:“‘天子’二字在哪里?”刘夫人指给他看道:“这二字倒读不正是‘天子’?”李德裕笑道:“真乃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我怎么就只知顺读,倒读不成诗,何不将其文字拆解开组句?”可破解了半天,还是不成诗。刘夫人又说:“女人心思,还得女人知。我虽没有看出怎样组成诗,可我大体上看懂了这是一位女子,思念自己的丈夫,而呈给天子的东西。”李德裕笑道:“刘信上说这是一首织锦回文诗,是上呈天子的,涉及国家兵制。如只是女子思念丈夫,与国家兵制何干?”他说到这,却又停住,转言道:“夫人说得有理,这位女子若由自己思念丈夫而推己及人,岂不涉及千家万户,可涉及兵制到底说些什么?”

刘夫人再细看说:“好像上面也说到公婆、柴米等事。”李德裕惊问道:“是吗?在哪里?”刘夫人又指着说:“相公请看,这第五行最末一字和第四行倒数第二字合起来,可不是‘翁婆’二字。第一行第二字和第三行第三字合起来可不是‘柴米’二字,再带上第一行第一字可不是‘柴米贵’?”李德裕恍然大悟道:“是也,是也,此乃苏若兰织锦回文璇玑图之术,老夫怎么愚钝若此,把它给忘了!”刘夫人说:“我在闺中时,听人说起过璇玑图,可没有见过。”李德裕说:“前秦苻坚时,秦州刺史窦滔妻苏氏,名蕙字若兰,家居扶风。及窦滔镇襄阳,苏氏因思念丈夫,遂织成回文璇玑图,精思妙语,人多不及。此图以五色丝线织成,有多种读法,如四围四角红书读法、中央井栏式红书读法、墨书读法、半段顺读等,读法甚多,每法皆成诗。若参照其读法,用织锦回梭来读此锦文,必能解得其本意诗。”刘夫人按丈夫所说,依平时纺织时来回回梭读法去读,果然读通。夫妻俩满心喜欢,这才想起吃饭。

同类推荐
  • 特别妈妈

    特别妈妈

    本书精选作者多年来发表过的小小说、短篇小说、中篇小说数十篇,如中篇小说《特别妈妈》《回家》《走过那座桥》《天上有一片云》,曾获“安徽小说对抗赛淮河文学奖”。作者对现实的立体交叉式的视角观察,独特的调动艺术手段塑造新的正面文学形象的能力值得肯定,以女性特有的清新雅致的笔触,塑造出一个个有感染力的人物形象,主题深刻,思力深沉,语言质朴清新、格调高雅。
  • 朝鲜中古文学批评史研究

    朝鲜中古文学批评史研究

    与韩国文学一样,其文学批评也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具有自己独特的民族特色。本书研究韩国上古时期至19世纪末叶的文学批评,对其从萌芽阶段到系统总结形成完整体系的阶段,都做了细致深入的探讨,揭示其与韩国文学发展、时代环境、哲学思想、文艺思潮、审美趋向、文化时尚等的密切关联,阐明其与中国文学批评的互动、浸染的关系。
  • 名家名作精选:冰心散文

    名家名作精选:冰心散文

    世上的一切事物,只是百千万面大大小小的镜子,重重对照,反射又反射,于是世上有了这许多(璀璨)辉煌,虹影般的光彩。没有蒲公英,显不出维菊;没有平凡,显不出超绝。
  • 唐诗宋词三百首

    唐诗宋词三百首

    本书针对中小学生的阅读特点和实际需要,精挑细选了在当今仍然极具艺术价值和符合时代思想的三百余首唐诗、宋词,力争做到通俗易懂、言简意赅而又不失原诗的语言意境和艺术风格。为解决读者对整体语意不能充分理解的缺憾,《青少年纯美阅读:唐诗宋词三百首》特地安排了“文意解读”,让不了解古诗词的朋友,找到一条快速而方便的学习捷径。同时书中还插入了作者简介,帮助读者加深对诗人、词人的了解,增加对古诗词的兴趣。
  • 雅舍闲情:余生从容,便是安好

    雅舍闲情:余生从容,便是安好

    真正的岁月安好,不是远离俗世的喧嚣,而是守住内心的平和,品味人生的从容。《雅舍闲情:余生从容,便是安好(2019新版,梁实秋经典散文集)》囊括了梁实秋先生散文作品的精华,分为人间风味、雅舍忆旧、闲情偶记、读书谈艺四部分。书中所写极具生活气息,吃饭睡觉、读书看戏、散步旅行、男人女人……篇篇雅致,妙趣横生,充满闲情逸趣,处处流露出梁实秋高雅、豁达、平和、从容的人生态度。
热门推荐
  • 往生入梦来

    往生入梦来

    这一切都是真的吗?周围全是人嘈杂的声音,我是谁?鱼往生,又或是鱼千忆。
  • 舒恩与俊熙

    舒恩与俊熙

    同时发生的两个悲剧却将两个孩子的命运紧紧的牵连到了一起,这场悲剧使两个孩子成为了真正的一家人,他们相依为命,相互守护,一起照顾母亲,妹妹甘愿为哥哥做任何牺牲,她为了让哥哥上大学自己放弃了学业供哥哥读书,供哥哥读完大学后,妹妹离开哥哥去寻找自己的未来
  • 惊天逆转

    惊天逆转

    同是穿越,田安安窃喜自己起点很高:上层阶级,长房嫡长女,无庶出姐妹争宠宅斗,无宫廷阴谋流血牺牲,谁知道一步步行来,命运却是跌宕起伏风云变幻,田安安被抛在命运的漩涡里上吐下泻,几番浮沉。。。
  • 女帝天下之两世孽缘

    女帝天下之两世孽缘

    男尊女卑,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缘来缘去非流水,花开花落有心知。万物阴阳两均分,孰高孰低凭人为!凤凰昂首,脚踏苍龙,权倾天下,女帝为尊!
  • 始端分裂

    始端分裂

    为了能和挚爱在一起,少女付出了无穷的努力,但是死亡的方向异常的明确,转生到爱人身上的她,死后又转生到杀死她爱人的爱人身上,最后还有一次地狱的重生。记忆本身不存在,这是神的赌局,决定的是名为静默的神的复生,两个世界,一个诞生,一个复活。在凡人的格局,杀死千万人的罪恶感将幸福拒之门外,死在他乡或者与爱人一起,但这终究不是永恒的幸福,随着时光的流逝,幸福也会死去。少女的梦想是和爱人永远地在一起,幸不幸福直到结局才发觉。在地狱的门户一切真相才会有曝光的可能,神如是说,对赌之人认为同样如此。
  • 重生之嫡女逆天

    重生之嫡女逆天

    被最心爱的人与他的宠妃毒死,重生在十二岁那年。重活一世,李嫣然不在是当年那个任性无知的少女,背叛她的侍女?直接扔进庄子里!陷害她的好姐妹?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她发誓,那些曾经陷害她的人,她一定要让他们加倍奉还……
  • 网游之我是策划

    网游之我是策划

    一个平凡的复读考上二流大学的小吊丝,遇见了改变了他这辈子的道士师父,凭着他的机智,在游戏里生活中无往不利。你见过当游戏策划的大学生吗?你知道什么叫华夏道术吗?你知道吊丝是怎么逆袭的吗?你知道策划也玩游戏的吗?“木有错,你见到我就全知道了”刘能如是说。遇见白富美,习得新道术,畅游大游戏,肆意度生活,这才是刘能的日常。
  • 年少时爱上你——易烊千玺

    年少时爱上你——易烊千玺

    本小说是关于tfboys易烊千玺的小说,第一次写,可能写的可能不太好,请见谅。女主女主王雅晴是易烊千玺的粉丝,她的闺蜜叶婉是王俊凯王源的粉丝,两人在qq上相识。王雅晴离开家来到北京,住在叶婉家里。一次偶遇让王雅晴和易烊千玺擦出了火花。而两人偷偷在一起后,叶婉对王雅晴心生憎恨,姐妹反目成仇。经过时间的演变,王雅晴已经成了和易烊千玺一样的明星,叶婉也知道了错误。最后叶婉和王源在一起了。而王俊凯与易烊千玺同时喜欢王雅晴,让王雅晴不知如何抉择....最后王雅晴选择了两人中的其中一人,而另一个人最后也得到了幸福。
  • 贪恋红尘三千尺

    贪恋红尘三千尺

    本是青灯不归客,却因浊酒恋红尘。人有生老三千疾,唯有相思不可医。佛曰:缘来缘去,皆是天意;缘深缘浅,皆是宿命。她本是出家女,一心只想着远离凡尘逍遥自在。不曾想有朝一日唯一的一次下山随手救下一人竟是改变自己的一生。而她与他的相识,不过是为了印证,相识只是孽缘一场。
  • 唯我真仙

    唯我真仙

    一个少年一路成仙史。理想会将激情点燃,信念会改变历史。看李天成古往今来跌宕事。筑基、辟谷、金丹、元婴、出窍、分神、合体、渡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