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508800000009

第9章 郭太后怒言叱奸 王守澄阴计构乱

唐穆宗的死,是因急于修成“长生不老”之术,加量服用“仙丹”,因铅汞中毒而死。他在弥留之际,自知不可再起,忙令太子李湛监国。李湛年已十六岁,虽可亲政,但刚正不阿的侍读学士韦处厚,又为帝师,这使王守澄、梁守谦等宦官党徒不能不有所顾忌,他们便私下商议对策。王守澄眼珠一转说:“太子少年心性,我等可引他声色犬马,远离朝臣,朝政可委郭太后禀持。等到太子亲政后,早已在我等掌控之中,韦处厚等何能再翻起大浪来?”梁守谦连称好计。忙说:“说行便行。”他们就约了杨承和、魏从简,同去晋见郭太后说道:“太子年幼,我等恭请太后临朝,待太子年长正式即位后,再还政于皇上。”不料郭太后一听大怒,叱责道:“尔等欲我效武氏么?昔武氏称制,几倾社稷。我家世代忠义,岂屑与武氏之比?太子虽少,但得贤相辅之,卿辈勿预朝政,自可致国家太平。今有忠直大臣裴度、韦处厚等在朝,卿辈不去问计,却出此下策,欲使后宫为主,古来唐尧、虞舜,可有此等理国者尔?”王守澄等不想被郭太后骂了个狗血喷头,只得诺诺而退。

他们出了兴庆宫,王守澄不仅不怒,反倒嘻嘻笑对三人说道:“古来条条大道通京师,未听说哪条道走不通,此不宜走,还有彼。既然郭太后不愿临朝,我等难道不能使宰相李逢吉禀政,换个招儿掌控朝政?”其他三人又连声称妙。当时,裴度、元稹又双双被免相,王守澄等引李逢吉为相,李逢吉网罗了“八关十六子”,成为内结中官,外结党羽,织成了一张控制朝政的大网。不久,也即长庆四年(824)正月,唐穆宗死,太子李湛即位为唐敬宗,令李逢吉摄冢宰事,全权处理大行皇帝唐穆宗丧葬等诸事。

王守澄等引诱唐敬宗率领内侍到中和殿击球,往飞龙院蹴鞠,且召集乐工在一旁奏乐;内宫增选几位美人,充作媵侍,通宵达旦宴乐歌舞。百官每当朝日入朝,在紫宸门外鹄立,侍待几个时辰,却不见唐敬宗坐朝,致使年老体弱的朝臣,昏倒在紫宸门外。偶遇唐敬宗上朝,百官刚朝谒完,他就宣布退朝,臣工只得叹息而出。时京兆尹韩愈、翰林学士李绅,上疏弹劾宰相李逢吉误国,李逢吉大恨韩愈、李绅。他设计了一条一箭双雕之计,奏请罢韩愈京兆尹职,改任御史大夫。李逢吉又派心腹挑拨韩愈和李绅之间的关系,说他们互相看不起,都挑对方行文中的毛病。韩愈和李绅不加细察,两人在议事时便相持不下,在文书往来时言辞不逊。李逢吉就上奏说韩愈和李绅在台参“睚眦相向,大碍政事,乞罢二人职事”。唐敬宗就以韩愈为兵部侍郎,以李绅为江西观察使。

但李逢吉认为将李绅贬得太轻,就密嘱族子、“八关十六子”中的李虞、李仲言,托王守澄向唐敬宗密告说:“李绅、裴度等本不欲立陛下,而欲拥立深王(李),亏得逢吉力为挽回,陛下始得践阼。”事若如此,裴度、李绅等获谋逆死罪,唐敬宗尽管年轻淫娱,但涉及两位朝廷重臣之生死存亡,他也不能不慎重,便密召韦处厚询问。韦处厚一听,直惊得魂飞天外,忙奏道:“裴度乃三朝重臣,素忠于国事;李绅蒙先朝奖用,尽心职守,为逢吉之党所谗,人情叹骇。似此属国家根本之大事,度、绅岂敢谬言?据臣所知,二人在立储君之事上,异口同词。此等大事之文书,先君必贮于内密,陛下定当明察。”唐敬宗听罢,点头不语。唐敬宗回宫后,亲检宫中文书,见唐穆宗果有一个封存颇固的密匣,启封来看,内中果有裴度、杜元颖、李绅等上疏请求立李湛为太子的奏折。唐敬宗大是叹息,从此对李逢吉、王守澄等渐不似先前那样信任。韩愈因被李逢吉所诬陷,郁郁抱病,经月而亡,终年五十六岁,天下为之叹息,唐敬宗赐韩愈为礼部尚书,谥曰“文”。

李逢吉为相,朝政更加混乱,对割据藩镇一味迁就,曾奏请唐敬宗,使王庭凑、朱克融堂而皇之的为成德、平卢节度使,其引得藩镇纷纷效法。武宁节度副使王智兴驱逐节度使崔群,自为节度使;昭义节度使刘悟病终,其子刘从谏(本是刘悟之侄,收为养子)秘不发丧,自为留后等,不及一一赘述。外镇如此,朝政亦是混乱不堪,宦官更加横行无忌。唐敬宗嗣位后的第二年(825)正月,改元宝历元年,依例大赦天下。唐制是大赦令发布时,必由卫尉建置金鸡,即宫门外建一高杆,高杆顶端置铜制的“金鸡”,遇赦的囚犯立于金鸡下,然后击鼓宣诏,后释放囚犯。这年大赦日,正在击鼓,忽从宫中冲出数十个大小太监,手执白梃,到金鸡下,对一绿袍乌纱的犯官,乱棍交加,直打得血流满地,昏死过去。原来此人是樗县县令崔发。崔发为县令时,宫中五坊小儿仗着宦官的势力,在街市上横行不法,任意殴打百姓,百姓只得到县衙击鼓鸣冤。崔发接了状纸,当即命捕役将打人之人众逮捕归案,经审讯,知是五坊中人,崔发知己惹祸,急忙释放。隔了一天,台司就接到敕书,命将崔发收捕下狱,一关就是两个月。这天正赶上大赦,崔发也整装站在金鸡之下,等待恩赦,谁知宦官竟不把天子放在眼里,不仅将崔发打昏,还令将他收监,不放赦归。韦处厚实在愤慨不已,便对唐敬宗说:“崔发堂堂一县令,却无端为中使所系。纵使有罪,今遇大赦,理应放归。听说崔发家有高堂,年垂八十,自发下狱,积忧成疾,陛下方以孝治天下,怎可不令发侍疾母前?”唐敬宗这才悯然说:“谏官只言发冤,未尝叙及老母有疾,果如卿言,朕有何不赦?”随即令将崔发赦还,宦官见唐敬宗准韦处厚所奏,不敢再阻拦,崔发才捡了一条命。在天子面前,宦官们对堂堂朝廷命官尚敢如此,对待普通百姓就可想而知了。正因宫中宦官视百姓如草芥,且横行不法,不久就引起了一次宫乱。

且说宫中染坊有个工头名叫张染,颇有些胆量,平时管理着宫中百十个染织工人。这些工匠平日屡被大小太监所欺辱,已是忍无可忍,他们纷纷要求张染为他们做主,张染便密嘱大家暗中准备工具,要为大家出一出气。大赦过后,宫中太监们的白梃无所用,都随意乱放,就被染工们暗中收集起来。适逢李逢吉、王守澄等自韩愈病故、牛元翼死后,一家百十口被王庭凑所杀,唐敬宗有所省悟,自叹道:“宰相用非所人。”太监们得唐敬宗这句话,急忙传报给李逢吉,李逢吉也大为惊忙,急和王守澄等商议固宠办法。王守澄寻思一番后说:“六月初六为千秋节,端公不妨上奏皇上诏令各地加贡贺礼,以显我等爱君之心。浙西为富庶之地,特诏浙西造银子妆具二十事进内。李德裕自恃廉政,必会上疏谏止,这将会引得皇上恶李德裕,而亲近我等。”李逢吉一听,连称“好计”,于是上奏唐敬宗下诏。宫中太监就严督宫中连夜赶造贺礼。

千秋节,是唐玄宗时流传下来的一种节日,即是皇帝的生日这一天定为千秋节。先是大臣们到这一天各自向皇帝献上铜镜,作为贺礼。到后来,竟演变成命各地向宫内进献贡品,名目繁多,各地因向百姓加征税赋,赶制贡品。这样,贪官污吏便乘机搜刮钱财,中饱私囊。且说宫中吧,宦官们奉了差事,便作威作福,立逼染织工日夜赶造贺礼物品。以往都是由工头向工匠们敛钱,以“孝敬”监工太监,求他们宽待工匠。今年则不同,染坊的张染不但不向监工奉上“孝敬钱”,且言语不和,即横眉顶撞。监工太监不由火起,就聚集了二十多人,各自手持棍棒要教训张染。张染毫不退缩,一声令下,百十名染工各擎出已准备好的白梃,一拥而上,将二十多名太监打得头破血流,四处逃窜。其他太监见同伙被打,便集聚到染坊来抓人。张染便率领众染工奋勇向前,白梃齐举,见太监便打。此时的太监们并无大打出手的思想准备,见染工们来势凶猛,便纷纷逃往清思殿。唐敬宗正在清思殿击球,忽见太监慌忙跑进大叫:“染坊贼众造反,已往清思殿而来,陛下快走!”唐敬宗一听说宫中有人造反,就慌了,忙不迭地说:“快……快往右神策军营……”话还未说完,内侍们说:“右军距此太远,不如亟幸左军,倒较为近便。”说着,就拥着唐敬宗出左角门,逃往左军。

左神策军中尉马存亮听到太监们大呼:“反贼进宫,快来护驾!”忙出营迎驾,见击球太监扶持着唐敬宗跌跌撞撞而来,也顾不得见驾,躬身背负唐敬宗入左营,立令大将康艺全,带领左营骑兵五百人入宫讨伐张染等。唐敬宗瘫坐于榻上,声气不接地说:“两宫隔绝……不知……太后可安好?”马存亮又急令兵马使尚国忠率五百骑去迎谒太皇太后及两宫太后入左营,再派尚国忠率二百步卒去援助康艺全,且传令关闭宫门。此时马存亮尚不知宫中为乱者到底有多少人,便自领左营中剩余的步卒,紧守左营营门。

张染所率人员本不多,见神策军大兵到来,只得据清思殿抵抗,康艺全率步骑到来,将清思殿团团围住,不停地攻打。入夜,神策军打着火把,喊杀声响彻宫内外。前已提及,杜秋娘、宋若兰就于此时,由侍女金娘、翠娘搀扶着下到御沟中,湿漉漉地逃出宫。张染等虽人少,却关闭宫门拼死抵抗,康艺全率兵到天亮时,才用冲车撞开清思殿宫门,与染工短兵相接。染工们终因寡不敌众,全部被杀,清思殿变成了屠场,尸横遍地,血流如注。天已大亮,一场虚惊总算过去,宰相李逢吉等众臣不过三十人入宫庆贺平息宫乱,迎谒唐敬宗入勤政殿。翰林学士韦处厚当面奏道:“陛下安然无恙,臣等欣喜。然先帝耽恋酒色,致疾损寿,臣当时未曾死谏,只因陛下年已十五,主器有归,内外仰凭。今皇上主政才及周年,竟祸生肘腋,不可不儆,臣怎敢不冒死上谏!”唐敬宗叹息一声道:“卿之爱朕,朕心下有知,尝思奖许。”就命赐韦处厚锦彩百匹,银器四具,韦处厚当面谢辞,唐敬宗不许他辞,他只好领受。时李逢吉、牛僧孺在场,脸上红一阵、白一阵,却无言以对。

这次宫乱后,唐敬宗确也听从了韦处厚之谏,清静了几天。但李逢吉、王守澄等不停地对他说:“陛下洪福齐天,张染等于宫内作乱,终不免授首。今年之千秋节不比往常,各地贡宫贺礼须加紧筹办。”唐敬宗对李逢吉道:“此事由卿操办,何须多奏!”李逢吉巴不得就要这句话,就和王守澄、梁守谦派中使,到各地去催办。他们也知唐敬宗乃属不耐寂寞、喜游幸的少年心性,便引诱他避开大臣们眼目,带宦属出宫去玩。李湛果然好了伤疤忘了疼,不久就把韦处厚的谏言忘之脑后,就暗中带了贴身太监到山中去捉狐狸,玩得格外高兴。

韦处厚见唐敬宗旧态复萌,且越来越没有天子样了,就于讲读之机,重申召裴度回朝的谏言,唐敬宗见朝政日非,朝内外召裴度回朝的呼声越来越高,只好答应。但他又怕此举遭到李逢吉和宦官们的反对,就命韦处厚暗中传言给裴度,令裴度上疏自请回朝。裴度于穆宗朝被排挤出朝,先为东都留守,职位虽不低,但处于散官地位,无所事事,后又出镇兴元,得韦处厚传言后,只得奉诏上疏,请求内调,署名为“东都留守度”。得裴度上疏后,唐敬宗大是奇怪,裴度为何只以东都留守的名义上疏,而不署“同平章事”。他便召问韦处厚,韦处厚奏道:“先帝时,元稹、李逢吉共谋出裴度镇淮南,臣工中有忿元稹者,上书曰元稹欲买刺客刺杀度,后查无实据,先帝愤而同时免元稹、裴度同平章事职,出度为右仆射、东都留守,故而度不署同平章事。”唐敬宗听后也觉恻然,就令韦处厚拟诏,复裴度右仆射、同平章事入朝。

李逢吉闻此消息,大是惊忙,就召集“八关十六子”四处制造谣言,以期阻裴度回朝,此谣言多亏韦处厚在唐敬宗面前化解,敬宗也不再信任李逢吉,便以他为同平章事,充山南东道节度使,令他出朝到襄州(今湖北襄阳)去了。而牛僧孺见唐敬宗荒淫、嬖幸用事,尤其对李逢吉、王守澄等以奸邪之道擅政,他既看不惯,又怕引火烧身而不敢言。唐敬宗即位后,牛僧孺虽在相位,却如同尸位素餐,只求自保。今又得知裴度复相回朝,自知难以赧颜相对,便上疏请求出朝,韦处厚以为牛僧孺虽聊以自保,但为人并不坏,如再在朝居相位,仍形同虚设,便建议以他为同平章事、充武昌节度使,唐敬宗允准,牛僧孺便也出朝出镇鄂州(今湖北武昌)。

王守澄、梁守谦等见李逢吉、牛僧孺皆出朝去了,裴度今又回朝,心中吃惊不小,又知这一切大都是韦处厚在起作用,但韦处厚也是三朝元老,又是侍读学士,与当今圣上有师生之谊,一时难以扳动他,便商议改变策略,只以千秋节纳贡、肆意游幸为意,使少年天子疏于上朝、渐远朝臣,再寻找机会从中谋事。便一面命中使于各道催办贡品,一面又选美,引诱唐敬宗游幸。唐敬宗也以为有三朝元老裴度回朝主政、三朝元老韦处厚主翰林,朝事皆顺,自鸣得意,更可乐得享受,与王守澄等一拍即合,自然白天入山捉狐狸,夜晚笙歌燕舞,懒得上朝。

同类推荐
  • 爱那么真,爱那么美

    爱那么真,爱那么美

    紫陌红尘,为何偏偏与你一生幸福相约?难道是那冥冥的注定?抑或是千年的修行?柔肠寸寸的爱,侠骨铮铮的爱,明明白白的爱,说不清楚的爱……都在沿着今生的美丽,走向来世的美丽。
  • 国学讲演录

    国学讲演录

    《国学演讲录》是南怀瑾高足魏承思先生在其国学经典导读班中讲学文稿所整理而成的国学讲演录,全书是由讲稿整理而成,开篇讨论国学的概念、定义、范围,接下来对诸子百家学说进行了深入讨论,其中以儒释道墨法数家为主,详略得当、重点突出。进而以朝代为线索,探讨了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与清代朴学等流派,勾勒出了我国古代思想流变的树状脉络,接着以四书五经、诸子学说与二十四史等经史子集为主要内容,内容详实、深入浅出,文笔浅白易懂,为我国国学经典作品展开了引人入胜的推介与条理清晰的剖析,是一部很好的国学入门读物。
  • 《大学》《中庸》应该这样读

    《大学》《中庸》应该这样读

    本书不同于市场上一般的经典读物,采取了原文+注释+译文+历史故事+点评的格式,让读者更多通过对译文的消化和故事的体悟,再加画龙点睛的点评,对《大学》《中庸》有深刻的解读与体验。本书非常适合青少年阅读,是引导他们国学入门的良好阅读物。
  • 乔伊斯文论政论集

    乔伊斯文论政论集

    《乔伊斯文论政论集》由美国著名的乔伊斯研究学家埃尔斯沃思·梅森、理查德·艾尔曼合编,收入乔伊斯从14岁至55岁写就的随笔、讲演、书评、提纲说明、信函、诗歌凡57篇。
  • 冲动的青春——那年代 那岁月(上)

    冲动的青春——那年代 那岁月(上)

    尧鑫所著的《那年代那岁月》摒弃了以一个人的经历为一条线索的叙述方式,从男女主人公两个角度双线并行,回忆式叙述,力图更广阔地反映社会面。在表现校园生活的同时,也涉及中学生、大学生感兴趣的其他话题。同时,不失思想性,构筑正确的价值取向。《那年代那岁月》文字唯美细腻,善于构建画面感。人物性格特点突出,各具个性,人物在作者学习、工作、生活中皆有原型。
热门推荐
  • 寻找到你

    寻找到你

    因为生活的艰辛,迷失在生活里的灵蓝打算去旅行,但在途中发现背包里有一个小时候的洋娃娃说要和自己一起旅行,经历一路艰险,最终有了一个美好的结局。
  • 都市之古武者

    都市之古武者

    古玄风从小修炼天玄神体,踏上古武者的妖孽道路。
  • 天佑魔君

    天佑魔君

    湮灭之后,地球生灵遭遇灭顶之灾,人类面临巨大生存考验。莫天佑出生于普通人家却有着谜一样的身世,他刻苦修炼、他追求实力,在这表面平静的现世之下,他能否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在各方势力的暗流涌动中他还能否明哲保身。光明是什么、黑暗又是什么,表面光鲜的就一定是正义,身处黑暗就一定是邪恶吗?一代魔君横扫乾坤、倒犁六合,最后又能否看清这尘世呢?天佑魔君,敬请期待!
  • 始终心要注

    始终心要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狐狸家的小西瓜

    狐狸家的小西瓜

    西瓜家的小狐狸开文啦!美好的遇见,美好的结局,女主不作不装,敢爱敢恨,悄悄告诉你,女主有暴力倾向,当然男主面前还是个可爱的小妹纸的。男主不高冷,和女主相亲相爱。美好的宠文开始了
  • 做人做事好心态:决定人生成败的66个细节

    做人做事好心态:决定人生成败的66个细节

    心态决定命运播下一种好心态,收获一种好思想;播下一种好思想,收获一种好行为;播下一种好行为,收获一种好习惯;播下一种好习惯,收获一种好性格;播下一种好性格,收获一种好命运。
  • 腹黑老公别乱来

    腹黑老公别乱来

    重生的她聪明、腹黑、天赋高,修炼三天就能抵得上别人修炼十年。却因抵御强敌,伤重失忆,变成一个看起来天真烂漫的小女孩,一心想着要翘家。幸好找到个“妻奴”相公,对她无限宠溺,她捣蛋,他收拾烂摊。
  • 开挂的炮灰

    开挂的炮灰

    一天不秀,浑身难受,秀啊秀,秀成了一代传奇。这是一本主角掌控了异变之书,一时秀一时爽,一直秀一直爽的故事。最开始,宁远被尊称为【宁先生】,后来大家觉得他是【当代宁树人】,再后来他是【传奇】……他是【守护神】……最后人类共称他【宁师】。多年后,但凡涉及异变的书或资料,开头必有《宁师曽言》或者《宁师曰》等等。他制定了修炼规则,他解惑授道、他测绘了精神世界,他阐述了无数未知,他……他只想说:其实也没什么,我就是一个得到了金手指的炮灰。————PS:已有完本精品老书《洪荒之妖皇逆天》,欢迎雅正。
  • 云龙破月

    云龙破月

    他是将军,一场错嫁,伤了她的人,却始终不能伤害她的心,因她不曾爱。他是国师,一人之下万人之之的九皇子,如谪仙下凡,绝然飘逸,世上再无第二人。她是名义的上的姐姐,一切灾难也因她而起。她有着看透人心的异能,却独独看不透最尊贵的他。悬崖边,她的衣裙似断翅的蝴蝶般飞舞,伤的是谁的心,毁的是谁的人。
  • 我真的不是爆发户

    我真的不是爆发户

    重生平行世界,萧浪成为了万亿集团的唯一继承人。发现这个世界互联网还是一块处女地后的他。凭借前世记忆,一次次创造商界神话。在一次釆访中他这样说:“我真的不是爆发户,其实我是超级富二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