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8007500000002

第2章 地球(1)

地球的诞生

在地球是如何诞生的这一问题上,至今已经提出多种学说。现在流行的看法是:地球作为一个行星,远在46亿年以前起源于原始太阳星云。它同其他行星一样,经历了吸积、碰撞这样一些共同的物理演化过程。地球胎形成伊始,温度较低,并无分层结构,只有由于陨石物质的轰击、放射性衰变致热和原始地球的重力收缩,才使地球温度逐渐升高。随着温度的升高,地球内部物质也就具有越来越大的可塑性,且有局部熔融现象。这时,在重力作用下物质分离开始,地球外部较重的物质逐渐下沉,地球内部较轻的物质逐渐上升,一些重的元素(如液态铁)沉到地球中心,形成一个密度较大的地核(地震波的观测表明地球外核是液态的)。物质的对流伴随着大规模的化学成分,最后地球就逐渐形成现今的地壳、地幔和地核等层次。

地壳

通俗地讲,地壳是地球的最外层,岩石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底界为莫霍洛维奇不连续面(莫霍面)。整个地壳平均厚度约17千米,其中大陆地壳厚度较大,平均为33千米。高山、高原地区地壳更厚,最高可达70千米;平原、盆地地壳相对较薄。大洋地壳则远比大陆地壳薄,厚度只有几千米,有的地方为5~8千米。

地壳可分为上下两层。上层化学成分以氧、硅、铝为主,平均化学组成与花岗岩相似,称为花岗岩层,亦有人称之为“硅铝层”。此层在海洋底部很薄,尤其是在大洋盆底地区,太平洋中部甚至缺失,是不连续圈层。下层富含硅和镁,平均化学组成与玄武岩相似,称为玄武岩层,亦有人称之为“硅镁层”(另一种说法,整个地壳都是硅铝层,因为地壳下层的铝含量仍超过镁;而地幔上部的岩石部分镁含量极高,称为硅镁层);在大陆和海洋均有分布,是连续圈层。两层以康拉德不连续面隔开。

地幔

一般来讲,地幔是地球的中间层,位于莫霍面以下和古登堡面以上的地下33~2900千米深处,随着深度的增加,压力可以达到50万~150万个大气压,温度1200℃~3000℃。地幔的质量占地球总质量的67.8%;体积占地球总体积的82%。厚度约2865千米,它是地球内部体积最大、质量最大的一层。主要由致密的造岩物质构成。它受地壳隔离,人们直接看不到,只有火山喷发时,人们才可以一睹地幔的一部分“熔岩”,它像房子的帐幔一样遮住了人们从地壳角度察看地核的视线,故称其为“地幔”。

地幔可分成上地幔和下地幔两层。上地幔一般又称为软流层,成分接近于超基性岩即二辉橄榄岩的组成,很可能是岩浆的发源地。他的顶部存在一个地震波传播速度减慢的层(古登堡低速层),与地震波传播速度也一致。软流层以上的地幔是岩石圈的组成部分。下地幔的物质呈可塑性固态,温度、压力和密度均增大。1914年,古登堡根据地震波传播速度测定地核的深度为2900千米,比现代精密测量的结果只差15千米。因此,地核——地幔边界又称为“古登堡不连续面”。

地核

“地核”顾名思义是指地球的核心部分。位于古登堡面(2900千米)以下直到地心。它从下地幔的底部一直延伸到地球的核心部位,距离约为3473千米,半径为3480千米,总质量为1.88×1021吨,占整个地球质量的31.5%,体积占整个地球的16.2%,比太阳系中的火星还要大。压力可达300万~360万个大气压;一般认为温度为2000℃~3000℃,或更高。地核的边界是一个极为明显的不连续面,纵波从13.6千米/秒下降到8.1千米/秒,横波突然消失。

地核又分为外地壳、过渡层和内地核三个层次。外地核的厚度为1742千米,平均密度约10.5克/立方厘米,物质呈液态,压力已达到136万个大气压。过渡层的厚度只有515千米,物质处于由液态向固态过渡的状态。内地核厚度1216千米,平均密度增至12.9克/立方厘米,也增加到了360万个大气压。其主要成分以铁、镍为主,所以又称“铁镍核”。

板块学说

所谓板块指的是岩石圈板块,包括整个地壳和莫霍面以下的上地幔顶部,也就是地壳和软流圈以上的地幔顶部。一般说来,在板块内部,地壳相对比较稳定,而板块与板块交界处,则是地壳比较活动的地带,这里火山、地震活动以及断裂、挤压褶皱、岩浆上升、地壳俯冲等现象频繁发生。新全球构造理论认为,不论大陆壳或大洋壳都曾发生并还在继续发生大规模水平运动。但这种水平运动并不像大陆漂移说所设想的,发生在硅铝层和硅镁层之间,而是岩石圈板块整个地幔软流层上像传送带那样移动着,大陆只是传送带上的“乘客”。

勒皮雄在1968年将全球地壳划分为六大板块;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板块(包括澳洲)和南极板块。板块之间的边界是大洋中脊或海岭、深海沟、转换断层和地缝合线。这里提到的海岭,一般指大洋底的山岭。在大西洋和印度洋中间有地震活动性海岭,另名为中脊,由两条平行脊峰和中间峡谷构成。

地热

一般认为,地热是由于地球物质中所含的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量。地球内部活动可以产生巨大的热能,有人估计,在地球的历史中,地球内部由于放射性元素衰变而产生的热量,平均为每年5万亿亿卡。这是多么巨大的热源啊!地球每一层的温度是不相同的,从地表以下平均每下降100米,温度就升高3℃,在地热异常区,温度随深度增加的更快。其中一部分热量能以特定的形式到达特定地表,因此,人们能够利用地球内部的热获取生产生活必需的能源,这是地热对人类的一大贡献。

多数地热资源都存在于活火山活动地区。温泉、间歇泉、沸泥浆池以及喷气孔是最容易开发的资源。地热可以用来加热浴池和房屋,然而地热能的最大利用潜力在于发电。意大利在1904年首先使用地热能来发电。1981年8月,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召开了联合国新能源会议,据会议技术报告介绍,全球地热能的潜在资源约为现在全球能源消耗总量的45万倍。地下热能的总量约为煤全部燃烧所放出热量的1.7亿倍。地球蕴涵着丰富的地热资源,等待我们去开发。

同类推荐
  • 涨姿势系列丛书之每天学点经济常识

    涨姿势系列丛书之每天学点经济常识

    本书是一本经济学常识精编荟萃,把读者可能感兴趣的、觉得有意思的,然而又零散的经济常识编辑成册,帮助读者轻松熟悉有关经济方面的基本常识,从而丰富知识,开阔视野。融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具有较高的阅读和收藏价值。
  • 生物的净土(谷臻小简·AI导读版)

    生物的净土(谷臻小简·AI导读版)

    环境科学与技术应运而声,它涉及人类对环境问题的全面和深入的认识,为防治环境问题的出现及危害开展的科学研究,以及为保护环境所采取的工程技术和政治、法律、经济、行政、教育等手段。本书就是由环境领域的专家,为读者普及环境保护领域的基本问题和重大事件。
  • 一千个问题(下)(青少年必读书系(小学卷)(中学卷))

    一千个问题(下)(青少年必读书系(小学卷)(中学卷))

    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总会遇到许许多多的疑问,许多的事物对于他们来说都是新奇未知的。本书内容丰富广博,涉及一个学生应知必知的每个知识学科,脉络非常清晰,是以小学生的理解程度为标准编写而成的,能有效地帮助孩子建立起对整个世界的认识。
  • 军事知识大闯关(青少年科普知识阅读手册)

    军事知识大闯关(青少年科普知识阅读手册)

    知识的伟大在于它的博大和精深,人类的伟大表现在不断的探索和发现已知和未知的世界,这是人类进步的巨大动力。在过去漫长的岁月中,人类的发展经历了轰轰烈烈的变迁:从原始人的茹毛饮血到色彩斑谰的现代生活;从古代社会的结绳计数到现代社会垄断人类生活的互联网;从古代的四大发明到上世纪中叶的月球着陆,火箭升天。人类几乎在任何领域都取得了令人惊叹的成就。技术更新,知识爆炸,信息扩张……一系列代表着人类社会巨大进步的词汇,充斥着我们的社会,使每个人都感到在巨大的社会进步面前人类自身的局限。作为人类社会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群体——青少年朋友,在对现有书本知识学习的基础上,更充满着对一切现代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的无限渴望。
  • 复活节岛(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复活节岛(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复活节岛”岛上,遍布着神秘的魔艾石像和刻满奇异形象文字的木板。这些石像造型之奇特,雕刻技艺之精湛,令人赞叹不已,但又一直困扰着人们。这些石像是何时雕刻的?出自何人之手?他们又为何要雕刻这些巨像?以当时的技术水平,他们是如何雕刻这些巨大的石像、又是如何将它们搬运、竖立起来的?这些人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了?复活节岛的文明又是如何兴起和衰败的?这些谜题一直不断地激发着无数考古学家和科学家们极大的兴趣。那么,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揭开它们的谜底吧……
热门推荐
  • 末日都市大佬

    末日都市大佬

    生存狂李谷神未雨绸缪,建造自己的末世基地。面对众人冷嘲热讽,他毫不在意。可是有一天,末日真的来了。李谷神微微一笑,无比娴熟地开启来自己的末世之旅
  • 我是神豪皇帝

    我是神豪皇帝

    香水、黄金、米粉、玻璃。。这是一个缩小后,在小人国倒卖物资当皇帝的故事。
  • 绥广纪事

    绥广纪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重生1980奋斗农家女

    重生1980奋斗农家女

    刘家有四个姑娘,三个姑娘嫁的都好,除了最小的刘慧芝,刘慧芝上辈子听从父母嫁给邻村村长的儿子,订婚第三天被娘家送到婆家,丈夫考上了大学,到城里念书,刘慧芝等了4年,没想到等到的是丈夫与别人结婚生子的消息,等成了老姑娘,最终嫁给带着两个孩子的男人在一起生活,由于生活不顺心,久病在结婚两年后结束了她的一生,没想到回到了1980年,她还没有跟他发生关系,回到了曾经,看她如何逆袭。
  • 重生之赛罗

    重生之赛罗

    重生成为赛罗第一卷写戴拿第二卷盖亚第三卷未定本作纯属自娱自乐看不下去请绕路
  • 悲情英雄之血与沙

    悲情英雄之血与沙

    主人公从一个抵抗西域强权的好汉沦为角斗士,经历生死返回故土,演绎了腥风血雨的英雄故事,走过了爱恨情仇的情感历程.......
  • 冰火魔煌

    冰火魔煌

    退一步,不会海阔天空,而是赶尽杀绝,哪怕是至亲。人性的可怕,难以想象。刘学煌临死时才摒弃了迂腐的思想,重新认识了这个残酷的世界。大幸,从天而降的奇异婴儿给了他重活一次的机会。这一世,当为自己而活!
  • 宠婚,御夫有术

    宠婚,御夫有术

    她本来豪门独生女,却一夜之间变成了孤女,父亲现任小三逼死了母亲,还把她扔到国外不闻不问,好不容易回来还是逼着她嫁人,只不过她没有想到是她要嫁的是父亲现任小三的堂弟,堂堂一个市长,她名义上的舅舅却非她不娶,且看腹黑市长诱爱成婚,宠妻如命。--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人生就是练级打怪

    人生就是练级打怪

    还有比重生在高三更悲催的事吗?曾筱会告诉你,有,那就是重生在了高四!曾筱,一个网瘾人士,熬夜玩网游时晕倒,苏醒在一个高4熬夜复习猝死的女生徐胜男身上,并获得一个“人生就是练级打怪”系统,在系统的鞭策下,从一个重度拖延症患者,一步步走向人生的巅峰!
  • 谁“害”了北大学生

    谁“害”了北大学生

    北京大学作为中国最高学府,其传统中所弥漫的气息,表现在毕业生身上,却与社会现实存在某种冲突。问题出在哪里?是谁“害”得他们与社会现实不合拍?又是谁“害”得他们饱受种种非议?是北大学生自己?是北大学校?是用人单位?还是社会整体发展效应的结果与悲剧?这其中是否隐藏着深刻的体制性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