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8169800000015

第15章 企业的目的(1)

假相:企业的目的是获取利润。

真相:企业的目的是创造顾客,为社会做贡献。

利润不是企业的目的

2006年,参加首期“全球CEO课程”的中国学员在美国学习,郭广昌问魏思乐:如何看待来自中国企业的竞争?郭广昌执掌的复星集团旗下的制药企业,跟魏思乐领导的诺华制药有直接竞争。

魏思乐的回答一企业是需要盈利,但更重要的是社会责任一听起来有点跑题,但据说使在场的30多位中国企业家“陷入思考”。魏思乐的回答和在场的中国企业家的反应,让人想起了近60年前,在美国的另一个商业领袖的聚会。

在1949年的一个研讨会上,惠普公司的创始人之一帕卡德说了类似的话,但是没有使在场的美国企业家们“陷入思考”。帕卡德“认为企业对自己的员工、客户、供应商以及广大社会的公益事业,都负有重大的责任。结果令我惊讶而且失望的是,居然大部分的人都不同意我的看法。他们认为自己唯一的责任便是为股东牟取利润。”

在1960年,帕卡德依然执着不悔,在对员工的一次演讲中明确说出了企业的目的:

我首先想探讨一家公司存在的原因,换句话说,我们为什么会在一起?我想,很多人误以为公司存在的目的只是为了赚钱。这一点其实只是一家公司存在的一种重要结果,我们必须进一步深入地去发现我们存在的真正原因。在探讨时,我们不可避免会得出一个结论:一群人结合到一起,以我们称之为公司的机构存在,是为了能够合力完成一己之力无法做到的事情——对社会做出贡献。这个名词听来平凡,却是根本因素。

……你随处(整个企业界)都可以看到有人只对金钱有兴趣,对其他一切事情却没有兴趣。但是,根本动力大部分来自能在其他方面做出成就的意愿。

例如,制造一种产品,提供一种服务,大致上就是做一些有价值的事情。

企业的目的,就是通过提供产品和服务而为社会做贡献。尽管赢得利润不是企业的根本目的,但是利润和目的两者并不对立。利润和目的之间,有三点相关关系。

第一,利润是企业为社会做贡献的结果。

如果企业以有效率的方式,提供了社会所需要的产品和服务,那么,企业就会赢得利润。赢得利润是为社会做贡献的结果,不过结果不是目的。

有一种错误的观点,认为企业在起步阶段应该以利润为目的,发展壮大了才考虑为社会做贡献。问题是:在起步阶段,如果不是提供社会所需要的产品和服务,你靠什么赢得利润?只有做了贡献,才能取得利润。

第二,利润是企业长期生存、持续为社会做贡献的手段。

企业的存在,是以获取利润为前提的。如果不能获取利润,企业无法长期生存。不过,手段也不是目的一就像人要吃饭才能生存,但是吃饭不是大多数人生存的目的一样。

另外一种错误的观点,认为企业应该无偿地,或者说不计利润地为社会做贡献,比如把专利无偿地给全社会使用。我们来比较两种方式:一种方式是企业今天不计利润地为社会做贡献,明天就破产不存在了。另一种方式是企业获取合理的利润,长期存在并发展壮大,为社会做出长期的贡献。这两种方式,哪一种对社会的贡献更大?当然是后者。再说了,不计利润地为社会做贡献,是非赢利组织的任务。

第三,不以利润为目的的企业,往往更能创造利润。

以利润为目的的企业,也可能赢利,如果它有效率地提供了社会所需要的产品和服务。但是,很有趣的现象是:拼命想赚钱的企业,往往赚不到钱;不以利润为目的的企业,利润往往滚滚而来。

在2005年,美国两家大公司的掌门人就企业的目的进行了公开辩论。Whole Foods的麦基说,Whole Foods的目的是通过提供高品质和高营养的食品来促进人类的健康和幸福。赛普拉斯半导体的罗杰斯则说利润是第一位的。

但是事实是:麦基的公司是财富500强中业绩最好的食品零售商,27年来创造了巨大的股东价值;相反,罗杰斯的公司23年来累计是亏损的。

这跟管理大师柯林斯的发现是一致的。在《基业长青》一书中,他和合作者研究了索尼、默克、IBM等18家“高瞻远瞩的公司”,发现:“高瞻远瞩公司能够奋勇前进,根本因素在于指引、激励公司上下的核心理念,亦即是核心价值观和超越利润的目的感”;而且,“高瞻远瞩公司同时也是高效率的赚钱企业”。

为什么超越利润的目的,能够带来长期的利润?要回答这个问题,就要进一步深究企业的目的:怎样为社会做贡献?做贡献有哪些主要的方式?

伟大企业的起点

企业的目的,是通过提供产品和服务而为社会做贡献。但是光知道这一点还不够。提供怎样的产品和服务,才称得上为社会做贡献?为社会做出了什么贡献?

具体地说,提供满足了顾客需求的产品和服务,就称得上为社会做贡献。为社会做出的贡献,就是满足了顾客需求。或者,用管理大师德鲁克的定义:企业的目的,就是创造顾客。

他在1954年出版的《管理的实践》一书中写道:如果我们想知道企业是什么,我们必须先了解企业的目的,而企业的目的必须超越企业本身。事实上,由于企业是社会的一分子,因此企业的目的也必须在社会之中。关于企业的目的,只有一个正确而有效的定义:“创造顾客。”

市场不是由上帝、大自然或经济力量创造的,而是由企业家创造的。企业家必须设法满足顾客的需求,而在他们满足顾客的需求之前,顾客也许感觉到那种需求。就像饥荒时渴求食物一样,不能满足的需求可能主宰了顾客的生活,在他清醒的每一刻,这种需求都盘旋在他的脑海中。但是,在企业家采取行动满足这些需求之后,顾客才真的存在,市场也才真的诞生,否则之前的需求都只是理论上的需求。顾客可能根本没有察觉到这样的需求,也可能在企业家采取行动一通过广告、推销或发明新东西、创造需求之前,需求根本不存在。每一次都是企业的行动创造了顾客。

企业的目的,是为社会做贡献。而为社会做的贡献,就是创造顾客,就是提供产品和服务来满足顾客需求。

这时,我们可以为“为什么企业不以利润为目的,往往更能创造利润”这个问题提供第一个答案。

企业不以利润为目的,不是没有目的,而是以创造顾客为目的,以提供产品和服务来满足顾客需求为目的。而以利润为目的的企业,要么一开始就没有找准自己要满足的顾客需求,要么在满足顾客需求的过程中把利润的考虑放在了顾客之上,所以要么一开始就没有顾客,要么渐渐失去了顾客。

利润只能由顾客带来。以创造顾客为目的的企业,在创造顾客的同时,自然而然就创造了利润。而以创造利润为目的的企业,自然而然就忽视了顾客,也就失去了利润。正如默克公司的乔治·默克二世所说:“我们要始终不忘药品旨在救人,不在求利,但利润会随之而来。如果我们记住这一点,就绝对不会没有利润;我们记得越清楚,利润就越大。”

同时,我们也可以为管理大师汉迪的一个问题提供答案。

汉迪也坚决反对把利润当作企业的目的:

我曾经参加过某个公司的高级主管会议,主题是订立新的“使命宣言”。宣言中说,他们将秉承和股东一样的热忱,积极造福客户、社会、员工与环境。在众人的要求下,总裁说明他个人的优先事项:“在关键时刻,我会把盈余放在第一位。”此话一出,赢得满堂彩,他一副很有气概的样子。而我搞不懂,他们为什么要喝彩,他们又不是股东,而公司也没有财务危机,他们为什么要在意盈余?难道他们不觉得,让公司成为同行中的佼佼者、创新领先、声望最高、乃至于规模最大,才更值得自豪吗?然而,他们追求的却是获利最高。

沃特金森委员会说:“利润是最主要的尺码。”

可是,这把尺的测量对象是谁?测量的目的又是什么?尺码本身怎么可能是目的?就好像有个打板球的人,把争取高打击率当作是最终目标一样。错了!

取得高打击率的目的,是为了能让自己继续留在队中打板球。

汉迪提出了问题:用利润做尺码,测量什么?测量的目的又是什么?如果我们知道企业的目的是创造顾客,那么测量的对象就是企业是否创造了顾客,测量的目的是为了继续创造顾客。

更具体地讨论创造顾客的方式方法,就进入了战略和营销的范畴。也就是说,战略和营销的起点是企业的目的。其实不仅仅如此一引用穆科贾安尼斯的说法,目的是伟大企业的起点。他认为,伟大的企业有四类目的。

这四类目的,也是为社会做贡献、创造顾客的四种方式。

第一种是同理心驱动的“为他人”,比如沃尔玛以替顾客省钱为目的,迪斯尼则是带给人们欢乐。

第二种是求胜心驱动的“做英雄”,比如默克公司以征服疾病为目的,福特汽车则是让汽车民主化。

第三种是像艺术家一样“求卓越”,比如投资之神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以超凡的投资为目的,宝马汽车则是非凡的驾驶乐趣。

第四种是像探险家一样“去发现”,比如索尼以有用的创新为目的,IBM则是做信息领域的先驱。

穆科贾安尼斯还指出了与这四种目的对应的四种人生哲学。企业像人一样,信奉不同的人生哲学。

“为他人”者追求“助人”,哲学基础是苏格兰哲学家休谟的幸福观。休谟认为,幸福的根源在于人内在的为他人的痛苦而痛苦、为他人的幸福而幸福的同理心。关心他人是我们的道德本能,我们在意别人的快乐,放弃自私的快乐,为他人创造了快乐,我们自身的快乐也就得到了最大化。

“做英雄”者追求“有效”,哲学基础是德国哲学家尼采的超人哲学。尼采主义者认为只有少数人是真正自由的,不可避免地将实施自己的意志和领导力。你要么成为这少数人,要么跟随那些真正的领袖。尼采主义者认为采取一项行动的最终理由,是该项行动能够增加整体的人类成就和有效性。

“求卓越”者追求“好”,哲学基础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成就观。他认为至善在于一个人作为个体和社群一员的人生角色的卓越表现。亚里士多德称之为eudaimonia,有时翻译为“幸福”,但是更接近“实现”、“繁盛”、“成功”的意思。

“去发现”者追求“新”,“去发现”的哲学基础是丹麦哲学家克尔凯郭尔的存在主义。这种观点认为:当我们真诚的生活时,我们可以自由地去不断寻找新的有价值的事物,不被常规所束缚。但这并不意味着经常改变方向。

正是因为我们是自由地选择了道路,因此更要坚持不懈地投入所选择的事业。

在讨论过四种目的的哲学基础之后,在给出“为什么企业不以利润为目的,往往更能创造利润”的第二个和第三个答案之前,我先介绍一下巴菲特的管理之道一很简单,只有两点。

巴菲特不仅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投资者,也是一位管理大师。他投资那些和他信奉同样的管理之道的公司,而且作为董事帮助这些公司管理得更好。他成功地投资了《华盛顿邮攒),并对该公司传奇性的女CEO格雷汉姆提了很多管理上的建议。

他在《凯·格雷汉姆的管理生涯》一文中这样写道:她不太懂得财务报表,但这并不重要,因为她懂得“商业的两条基本规则:第一,把有才之士聚集在你的周围,并给予他们责任和你的感激之情。第二,始终如一地向顾客提供超凡卓越、不断改进的产品。”

巴菲特的管理之道就是这么简单的两点:人和产品。

我就从这两点着手,来接着回答这个问题:为什么不以利润为目的的企业,往往更能创造利润?

第二个答案跟人相关:“为他人”、“做英雄”、“求卓越”、“去发现”这样的目的直指人类内心的本性,比金钱更能凝聚、激励人。比如沃尔玛的领导者想要激励下属,不会说:“好好干,想想我们帮沃尔顿家族挣钱多有意义”,而会说:“好好干,想想我们帮顾客省钱多有意义”;迪斯尼的员工,会因为看到孩子们快乐的笑容,而不是因为公司股价的上涨而觉得自己的工作很有意义。

第三个答案跟产品相关:以目的而不是利润为指导,企业才能有正确的产品战略。巴菲特强调了不断改进的优质产品的重要性,但是,向着什么方向改进?该推出怎样的新产品?那就要以目的为指引。比如IBM就不断再造自己,从打卡机公司变为电脑公司,再升级为软件和服务公司。目的不变,产品一直在变。

同类推荐
  • 品牌资产生成路径

    品牌资产生成路径

    本书将企业与消费者联系起来,通过对企业的品牌理念与品牌管理等一系列内在因素及消费者对品牌认知度与忠诚度等一系列外在因素的分析,探索企业和消费者对品牌认识的异同及其关系,构建一种新的企业—品牌—消费者关系模型,并揭示企业品牌资产来源和生成路径。
  • 销售经理实用全书

    销售经理实用全书

    在当今的时代,销售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它充斥着人们生活、工作、学习的方方面面。小到个人,大到企业、组织、机构、行业乃至整个国家,都无法脱离开销售而存在。销售是产品价值的体现,是利润形成的最终环节,是满足全社会的需求和欲望的手段,是促进社会进步的媒介。本书引用国内外销售名家的经典案例,旨在帮助销售经理提高销售管理的技巧和技能、提升销售业绩。
  • 苹果传奇

    苹果传奇

    本书分五章,分别从苹果诞生、早起发展、苹果的扩张等方面对苹果公司进行了全面介绍,使读者对苹果公司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 三招练就驾校招生冠军

    三招练就驾校招生冠军

    该书是作者根据多年的实操经验总结出一个招生模型——“农场招生模型”。这个模型就是心法,可以说是“六字心法”。本书的所有章节和内容都是围绕着这个驾校招生模型而展开,几乎所有驾校的招生的方法、策略,甚至一些管理、服务的内容都离不开这个模型。开新,主要破解学员是谁,学员在哪里,如何让学员主动找你等问题。养熟,主要解决如何让学员超级信任,如何与学员拉近关系,如何让学员追着你咨询等问题。播传,主要处理如何让学员带来更多的学员,如何让学员黏着你招生,如何成为招生冠军等问题。
  • 我是理财能手

    我是理财能手

    俗话说:“你不理财,财不理你。”如果你想拥有财富,就应该有理财的意识,并学会理财的技能。当你有了理财意识后,你会懂得珍惜父母辛苦挣来的钱,你会养成勤俭节约、科学消费的习惯。在购物的时候,你还能熟练地砍价,知道货比三家,花最少的钱买最需要、最好的商品,这种能力足以让你在今后的竞争中占据优势。
热门推荐
  • 超位面混乱之漫威狂徒

    超位面混乱之漫威狂徒

    一个狂徒在漫威世界搅动风云,用拳头征服无数世界的故事。
  • 复仇公主冷魅少

    复仇公主冷魅少

    少时,她痛失双亲,得知一切都是因为利益,一切只是一场阴谋,她决定报复。她要将本属于她的东西通通拿回来,让那些曾经伤害过她和她家人的人,付出代价。但是,在不经意间,她遇到了他,让她觉得好像这一切也不是那么糟糕……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的第一本哲学启蒙书2

    我的第一本哲学启蒙书2

    1+1等于2吗?为什么早晨会来临?物体也有生命吗?为什么会有地球?宇宙的尽头是怎样的?是让孩子在懵懂中走向成年,还是洞悉万物,从容不迫地长大?对于成长过程中那些疑问和困惑,日本五位哲学学者将打破砂锅讨论到底。不妨想象一下你生活的这个世界,跟随他们一起来好好探索一下吧!
  • 阿莱曼之战

    阿莱曼之战

    本书介绍了二战时欧洲战场、大西洋战场、亚洲战场和太平洋战场等。内容包括东南欧沦陷、列宁格勒战役、保卫莫斯科等。
  • 都市之超级侦探系统

    都市之超级侦探系统

    一桩桩诡异离奇的命案,一个个神秘莫测的组织。异能与智慧交锋,鲜血与疑窦共舞。然而,黑夜下的真相永远只有一个!神秘组织:……不装逼你会死啊!
  • 总裁驾到(即将大结局)

    总裁驾到(即将大结局)

    她,曾经是裴氏企业的千金,然而因为一场空难,裴氏家道中落,而她也沦为裴家的孤女,也许是命运在和她开玩笑,一纸婚约把她与他栓到了一起,莫名其妙的成为鑫悦集团的总裁夫人……她以为她的幸福开始启航,可是婚礼那天,没有见到新郎本人,见到的只是一张冰冷的新郎遗照……她与丈夫阴阳两隔,但她却必须恪守妻子的职责,忍受神秘公公的刁难和小叔的冷嘲热讽与情欲的纠缠……她觉得自己是进入了地狱,过的是女奴一样的生活,越是想要逃离,却越陷越深,她不知道这纸婚约背后的阴谋,直到——总裁驾到,她的“鬼丈夫”突然从天而降,暗藏的迷情才开始一层层的揭开……他是来救她的,还是把她拉入更深的漩涡呢?为什么他要隐瞒自己还活在世上这个事情?
  • 师父,我来保护你

    师父,我来保护你

    年幼无知的她本是跟随师父闯荡江湖的小贼,却在一次无意中遇上了帅到逆天的宁王。巧合之下,她成为他的贴身丫鬟,却在一次意外入宫被皇上看上了。身世可怜的她在经历了一次又一次人生的极度痛苦后,又会面临怎样的人生道路。师父,一直是她生命里最最重要的人,却要一次又一次地因为他任人宰割,然而,生命里最初的梦想不会放弃。生命再苦,梦想,仍要继续。
  • 单翼天使成长记

    单翼天使成长记

    阳光姐姐;我是一个单亲家庭的小孩。姓名【张小可】年龄;12性别;女官职;学习委员,性格特点;勤奋自律,缺点多情,最依赖的人;妈妈,最在意;妈妈的爱。单亲家庭孩子,往往显得更优秀,因为他们比同龄人更懂事更早熟因此也更努力---张小可就是这样一个孩子。如果他们克服敏感和狭义的缺点,多一些宽容和平常心,就会更加快乐。这是著名作者伍美珍的作品,因我也是一个单翼天使很想着文中的张小可,所以我改变这些策略写一写我个人的生活从我记事开始的到六年级,谢谢大家
  • 雪落寒山逢雨生

    雪落寒山逢雨生

    他是天上的神,逍遥神、神帝双神位拥有者,本是无上荣光,但为了她,他愿携众神落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