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8384300000013

第13章 佛教与文学(2)

但是,仅仅悟到这个程度,还是很不够的。佛教从小乘开始,随着社会的前进,逐渐向大乘过渡。大乘最根本的教条,从信仰上来说,是菩萨思想,要广度众生,比起声闻乘来,要广大得多了。在教义方面,这表现在最早出现的《般若经》中。《般若经》的主要思想是,法无自性,即所谓法空的思想。“空”,梵文原文是 nya,意思是“空虚”。许多大乘的重要经典,如《法华》、《华严》等,其主要思想都是建立在般若基础上。所谓“般若性空”者即是。我在这里没有可能详细介绍大乘中观派、瑜伽行派的共同点和不同之点。不管是所谓“空宗”,还是所谓“有宗”,其根本教义都是讲空。中观派讲空讲得过了头,连“佛性”、“真如”等都想空掉。这动摇了大乘的信仰基础,因此有宗就出来加以纠正或者补充。它们之间没有根本矛盾。

什么叫“空”呢?《中论》第二十四品说:“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法”,指的是事物。一切事物都是因缘生成,本身是不存在的,所以称之为空。佛家这一套烦琐哲学,同我现在要讨论的东西,没有多么重要的关系,姑且置而不论。

总之,要讲悟,悟到了“无我”还不够,必须再提高一步,要悟到“空”。

我在上面回答了我提出来的两个问题:什么叫“悟”?“悟”到了什么东西?“悟”,同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悟得真理,是一脉相承的。悟得的东西低层次的是“无我”,高层次的是“空”。禅宗的思想基础是大乘空宗。因此悟空对中国禅僧和禅学诗人,是至关重要的。

中国禅宗的几个祖师爷所悟得的,也就是这个空。我从五祖弘忍和六祖慧能谈起。我现在根据《坛经》把他们二人一段公案简略地介绍一下。上座神秀题偈: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

五祖念了偈以后,对神秀说:“汝作此偈,见即未到,只到门前,尚未得入。”对他是不够满意的。慧能是不识字的,也作了一偈,请一解书人题在壁上: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佛性常清净① ,何处有尘埃?

又偈曰:

心是菩提树,身为明镜台;明镜本清净,何处染尘埃?

五祖认为慧能悟道,便把衣钵传给了他,并且说:“法以心传心,当令自悟。”神秀和慧能的两偈,其区别一看便知:神秀悟空悟得不够。

“无我”的思想,“空”的思想,一旦渗入中国的诗歌创作,便产生了禅与诗密不可分的关系。禅与诗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的,相互起作用的。正如元好问在《赠嵩山隽侍者学诗》中所说的:“诗为禅客添花锦,禅是诗家切玉刀。”②

四、禅与中国山水诗

禅与诗的密切联系首先或者主要表现在山水诗上。

为什么会产生山水诗呢?(我觉得,山水画的出现也与此有关)

悟“无我”或者悟“空”,最好要有两个条件:一个是主观条件,指的是心灵中的悟解;一个是客观条件,指的是适当的自然环境,以远离尘嚣的山林为最理想。身处闹市也不是不可以静悟。陶渊明的诗:“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陶渊明是受道家思想影响的人,他也许有自己的一套修养方法,这里暂且不谈。佛家的禅僧或者接受参禅思想的诗人,据我的观察,有一套不同的办法。他们往往遁入深山野林最寂静、不受尘世干扰的地方去静悟。中国古诗说“天下名山僧占多”,正表示了这种情况。但是,佛教初入中国的时候,并不是这个样子。传说是中国最早的佛寺白马寺,建筑在洛阳城外,并不在山中①。 后来仍然有在城市中建庙的习惯,《洛阳伽蓝记》中记述的寺院,几乎都在城内。一直到了唐代,长安城中的寺院还是很不少的。此风流传,至清不衰。可见佛寺并非一定要建在山上。但这只是事情的一个方面。可能从晋代起,山林中建庙的风气就开始了。从此就开始了名山与名刹互相辉映的局面。中国的禅宗初祖达摩于梁武帝时期(6世纪前半)来华以后,在洛阳他不住在白马寺,而住在嵩山中的少林寺,可以透露个中消息。

既然讲到达摩,我索性把达摩的禅法以及大小乘禅法的区别也简略地介绍一下,以利于对中国禅宗的了解。禅,在印度有其根源,梵文是dhyna,巴利文是jhna,音译为“禅”,原意是“冥想”,英文叫meditation。我在上面已经说过,传到中国来以后,汉末安世高的禅法属于小乘,与属于大乘的禅宗的禅法完全不同。小乘禅法有所谓****四禅和无色界八定之说。“四禅”指的是静坐冥想时精神统一的四个阶段,梵文称之为dhyna-catustaya。为了把这一点说明,我举一个具体的例子。释迦牟尼在临涅槃前,坐双树间进入禅定。《长阿含经·游行经》中说:

是故比丘!无为放逸。我以不放逸故自致正觉。无量众善,亦由不放逸得。一切万物无常存者,此是如来末后所说。于是世尊即入初禅定,从初禅起入第二禅,从第二禅起入第三禅,从第三禅起入第四禅,从第四禅起入空处定,从空处定起入识处定,从识处定起入不用定,从不用定起入有想无想定,从有想无想定入灭想定。

然后又倒转回来,从灭想定转到第一禅,又从第一禅依次回到第四禅,“从第四禅起,佛般涅槃”①。 小乘禅定大体上就是这个样子。

综观释迦牟尼的一生,他并没有号召和尚普遍坐禅。有人说:“佛教在印度流传的时期,便提倡居山林坐禅。”② 这是一种误解。灵鹫峰同佛祖有点关系,它只是王舍城附近的一座山峰,释迦牟尼对它并无偏爱。所谓灵山,到了大乘时期才屡见于佛典。常说的“灵山会上,如来拈花,迦叶微笑”,这是大乘捏造的。可能与大乘起源有关。这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这里暂且不谈。事实是,释迦牟尼成佛以后,到处奔波游行,弘宣大法,讲的不外是四圣谛、八正道、十二因缘等。禅法还根本没有。在印度,幵凿石窟,雕塑佛像,是晚期的事情。一直到后来,也并不提倡在山林中修建寺庙。“天下名山僧占多”的现象,在印度是没有的。玄奘游学的那烂陀寺,有悠久的历史,有崇高的地位,也是建筑在大平原上的。

我现在再回头来谈小乘禅与大乘禅的问题。根据汤用彤的意见,汉晋流行之禅法,大别有四:一曰念安般;二曰不净观;三曰念佛;四曰首楞严三昧。③ 其中一二属于小乘禅,三属于净土教,四是大乘禅。达摩的禅法属于大乘。达摩主顿悟,而在中国首倡顿悟者为竺道生,他们之间有一脉相承的关系,这是很自然的。达摩所修大乘禅法,名曰壁观。《灯录》引《别记》云:达摩教禅宗二祖说:“外息诸缘,内心无惴。心如墙壁,可以入道。”① 达摩大概认为,修这样的禅,最好远离尘世,因而不住在洛阳城内,而遁隐嵩山少林寺。达摩之后,二祖慧可、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慧能,连神秀在内,都提倡独宿孤峰,端居树下。三祖僧璨“隐思空山,萧然静坐”,四祖道信唯山林是托,五祖弘忍提倡“栖神山谷,远避嚣尘”,等等②, 由此可见,坐禅与山林的关系是多么密切。

我现在举一个具体的例子,来说明大乘顿悟与山林以及与山林有密切联系的山水诗的关系。这个例子就是谢灵运。

我们绝不能说,谢灵运属于禅宗,因为禅宗初祖达摩在梁武帝时期(六世纪前半)来华活动,而谢灵运则是生活在385年至433年,比正式禅宗的建立要早很多年。但是禅宗思想决非一夜之间就从地里钻出来的,而是有一个长久的潜伏期。因此,如果说谢灵运的思想和行动有与后来的禅宗相通之处,那是符合实际情况的。

古今文艺理论家和文学史家都认为,晋宋之际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出现了一个很大的变化,这就是两晋的“玄言诗”为“山水诗”所取代。这并不是说“玄言诗”一下子就消失了,那是不可能的。这是一个渐变的过程。无论如何,这个变化是极为显著的。刘勰在《文心雕龙·明诗》中说:“宋初文咏,体有因革,庄、老告退,而山水方滋。”山水诗的开创者又是集大成者就是晋宋之际的谢灵运。

为什么独独一个虔信大乘空宗顿悟说,曾协助僧人们翻译整理《大般涅槃经》,显然学习过梵文,对梵文《悉昙章》有精深研究的谢灵运会成为山水诗的开路人呢?再从后来的,至少是唐代和宋代的许多山水诗人都与禅宗有密切联系这一点来看,佛教的顿悟与山水诗之间有一脉相通之处,就很显然了。

山水诗的形成,其原因绝不止一端。对于这个问题,蒋述卓发表了一些很好的意见。归纳起来,约有以下几点:第一,山水在此时已作为人类独立的审美对象而进入文学艺术领域。第二,玄学与佛学思辨性的理论及其方法给山水诗的产生提供了深厚的理论基础。第三,佛教在印度流传时期,便提倡居山林坐禅。这一点与实际情况不符,我在上面已经谈到了。第四,由对本体的探究与追求,也引发出了玄佛二家对自然山水理想寄托的契合,等等① 。因为这在中国文学史上是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所以论之者极众,学说五花八门,我在这里不一一列举了。

下面专谈谢灵运。

谢灵运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相当重要的诗人。他信佛②, 写过一些关于佛教的文章,诗文中有佛教思想,更是非常明显的。他有时候把儒家经典同佛典相比,认为“必求性灵真奥,岂得不以佛典为指南耶?”③沈约《宋书》为灵运立传 ④ 。《传》中讲了一些他信仰佛教的情况,也讲到他对山林的爱好。“遂移籍会稽,修营别业,傍山带江,尽幽居之美。”这一点同唐代虔诚奉佛的王维完全一样,很值得注意。沈约把谢灵运的《山居赋》完整地收入《传》中。《赋》中讲到佛,讲到山水,讲到招提(佛寺)。谢灵运用了很多佛经典故,并自己注明出处。他“钦鹿野之华苑,羡灵鹫之名山”。注:“鹿野,说四真谛处。灵鹫山,说《般若》、《法华》处。”这说明,谢灵运精通佛典,相信的是大乘空宗的《般若》和《法华》。我在上面提到灵鹫山与大乘的关系,这里又提供了一个证明。《赋》中还说:“安居二时,冬夏三月。远僧有来,近众无缺。法鼓朗响,颂偈清发。”可见山中迎远僧,邀近众,击法鼓,做佛事之热闹情况。总之,《山居赋》充分体现了谢灵运信佛教、爱山水的心情。

谢灵运同佛教的关系还不止这一些。

谢灵运对梵语有研究。他对悉昙藏、对梵汉音训都有湛深的研究,对梵文字母的数目,更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日本僧人安然撰《悉昙藏》,引用了很多谢灵运的话。我从第一卷中引一条:

谢灵运云:诸经胡字,前后讲说,莫能是正。历代所滞,永不可解。今知胡语而不知此间语,既不能解。故于胡语中虽知义,不知此间语亦不能解。若知二国语,又知二国语中之义,然后可得翻译此义,以通经典。故睿法师昔于研采经义,又至南天竺国,经历年岁,颇了胡语。今就睿公是正二国音义,解释中胡字晓然。庶夫学者可无疑滞,粗为标列在后,差可推寻云尔也①。

此事又见于《佛祖统纪》二六《僧睿传》② ,参看《高僧传》七《慧睿传》。可见谢灵运对佛经梵语确是下过一番功夫。对十四音,谢灵运也有自己的看法。③

谢灵运还自己在山中修建佛寺。《佛祖统纪》五三说:“谢灵运于石壁山建招提寺。”④ 谢灵运可以说是集佛典顿悟、作山水诗、于山中建寺这三件有联系的事情于一身。

因此,在他的山水诗中大量地反映出他那佛教思想,特别是般若空观的思想。关于这个问题,过去很多学者做过很精彩的分析,比如说,赖永海的《佛道诗禅》页143~145、蒋述卓的《佛经传译与中古文学思潮》页76~77。我在这里不一一具引。此外还有很多书谈到这个问题,都请读者自己去翻阅吧。我只想指出几个例子。在《佛影铭序》中,谢灵运说:“我无自我,实承其义。尔无自尔,必祛其伪。”我在前面讲要“悟”什么东西的时候,曾说,首先要悟“无我”,这是佛教最根本的教义之一,后来的“空”可以说是它的发展。在这里,谢灵运说到“我无自我”,正是禅宗初步的“悟”。当然其他所有的僧人,都必须相信“无我”。不过从谢灵运笔下看到“无我”,觉得决非偶然而已。过去讨论谢诗与顿悟之间的关系的学者,曾举出了许多谢诗的名句。我个人觉得,谢灵运脍炙人口的名句“明月照积雪”,写的是白茫茫一片空蒙的景象,也可以归入反映他般若性空思想的诗句之中。甚至他那名闻千古的“池塘生春草”,倘若从佛教顿悟的观点上来加以解释,不也可以发前人未发之覆吗?

对于谢灵运的诗,要谈的还很多,限于篇幅,我就不再细谈了。总之,谢灵运是在禅宗建立和流行以前把大乘般若性空思想与山水诗结合起来的集大成者,对以后中国文学的发展有深入持久的影响。

同类推荐
  • 提高学校规范化管理的质量(上)

    提高学校规范化管理的质量(上)

    学校的规范化管理,是为了实现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把学校管理活动中最基本的、相对稳定的管理内容,通过制定切实可行的制度和规范,采取强制执行、严格训练和有效的思想教育,使之成为学校师生员工自觉遵守的习惯,内化为师生员工的素质,进而形成学校的传统,以达到管理非管理,似有似无的境界,并形成一定的常规。
  • 区域性媒体运营策略研究

    区域性媒体运营策略研究

    《区域性媒体运营策略研究》以区域性媒体运营策略为主要内容,将前沿性媒体运营理念与实战性媒体运营实务相结合,涉及媒体实务、媒体运营、新媒体、传媒思想等方面。《区域性媒体运营策略研究》对区域性媒体的运营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既可作为高校传媒专业参考用书,也可为传媒从业人员提供指导。
  • 美国黑人教育发展研究

    美国黑人教育发展研究

    在今天这样一个功利主义盛行、凡事都强调实用的社会里,学术研究也深受其苦、深受其害。有没有直接用途?能否直接为地方和国家经济建设服务,成为许多人判断一项学术研究是否有价值的惟一标准。因此,研究美国黑人教育史给人们带来的疑惑和惊讶可想而知,此书在申请立项资助时几经磨难的经历也证明了这一点。幸亏最终有人慧眼识珠,我们才能读到这本倾注了作者近五年心血的力作。
  • 社会学大纲

    社会学大纲

    《社会学大纲》是李达在国立北平大学法商学院任教授时所作,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目前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名著。全书由五篇组成,分别是:唯物辩证法;当作科学看的历史唯物论;社会的经济构造;社会的政治建筑;社会的意识形态。全书思想深刻,对认识社会,了解社会变迁中内在的动因,具有指导性意义。被誉为是“中国人自己写的靠前本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
  • 筑梦:一名科技工作者的人文思考

    筑梦:一名科技工作者的人文思考

    本书以一名科技工作者的视角,对社会上发生的一些重要事件进行深入浅出、简明扼要地解读和思考,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或者建议,内容涉及科技、“三农”、民生、环保等诸多领域,真实地记录了新时代作者的思考,为社会健康发展提供正能量。
热门推荐
  • 天才神医:轻狂驭灵师

    天才神医:轻狂驭灵师

    她是绝种的异能天才,一双天眼,透视活死人,性情冷漠,精明毒舌的她却穿越成风流小废物,当无能褪去,她又如何一朝逆袭崛起?他是腹黑的妖孽神医,性子拽上天,偏偏对她赔血本倒贴。凡欺她辱她者,下场无不惨烈。猛女出没,看她带着一水的奇葩美男横行狂笑!他媚笑,“这天上地下,唯你可勉强压我,从了吧宝贝。”她黑脸,“废话少说!衣服脱掉,先验货!”
  • 阳光倾斜的午后

    阳光倾斜的午后

    青春的阳就像太阳的光,在倾斜的午后,会灼伤自己和她人,也会给予温暖。在阳光倾斜的午后,看看青春面对的困惑与烦恼,悲伤与欢喜。
  • 黑色爱情之曾经的故事

    黑色爱情之曾经的故事

    “其实你身边爱你的人是有的,可是你没有发现。你的眼睛里都只有他,可他有把你放在心上吗?”“即使他没有把我放在心上,我也爱过他!不像你,身边围着一大群人,却从来没有动过心!”“如果我懂爱,我早就动心了!!”她的身份是那样神秘,无人知晓。或者说,知道的三个人人已经死了。这个真相,还是玫瑰夫人说了出来,要不然,她的身份是永远都没人会知道的。这不仅仅是一个黑社会的故事,还是一个纯真爱情的故事。
  • 医脑

    医脑

    萧景逃入自己平时采药的山林,怎知山中突然起雾,萧景失足滑落山崖。在他醒来后,发现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变成了十六岁的傻子萧景,新的规则,给了拥有很多中医知识的萧景无尽的便利,他很快获取了医师资格证。在他成长的道路上,遇到了善良的大医阮佑铭,黑心商人涧则先,还有无耻的骗子月隆,以及为了利益,颠倒黑白的官员厚适才。
  • 从零开始的内测游戏

    从零开始的内测游戏

    暑假里的某一天,十六岁少年许三笠正玩着一款还未面世的、只针对内测玩家的新游戏——《欢迎来到奥克摩都新世界》。可是——没想到的一幕发生了!什么?我——我这是——被吸入游戏里了吗?!“欢迎来到奥克摩都新世界”——且看少年许三笠组团智斗神秘策划!
  • 藏在妖尾里的恶魔

    藏在妖尾里的恶魔

    黑魔导士、阿库诺洛基亚。纳兹的最终命运会步向死亡,但是纳兹不想死,他想和同伴们一起生活,一起渡过。纳兹决定和同伴反抗命运,与妖精尾巴的同伴一起。纳兹“我不是E.N.D,我是纳兹.多拉格尼尔,妖精尾巴的成员!”格雷“我不会消灭E.N.D,你是我的朋友!”艾尔莎“我相信你,纳兹!”温蒂“纳兹哥就像我的哥哥!”露西“纳兹,我们永远是同伴!”
  • 纵苦不负青春

    纵苦不负青春

    青春,痛并快乐着。它是属于每个人一去不复返的私密时代。不可辜负,也不可期待
  • 悠闲修仙生活录

    悠闲修仙生活录

    得到木神传承,成为新时代木神。成为木神,也见识到世界的光怪陆离,宿舍的好友可能是头野猪精,正追求的女孩或许就是条美女蛇。修仙的目的是长生,过快乐逍遥、悠闲自在的生活。为着这个目标,神仙妖怪都在努力维持着和平相处,杨成当然不会例外。种种花,养养鸟,喝点茶,四处游逛下,修仙路上,杨成走得惬意无比。
  • 萌妻未成年:掰掰更健康

    萌妻未成年:掰掰更健康

    她从一出生就没见过父母,也从来不知道父母是谁,在孤儿院里长大,十五年来,她从来不曾感受到过被爱,从来不知道亲情是什么,友情是什么,爱情又是什么,她不懂,完全不懂,对于她来说每天能吃饱穿暖就已经知足了,从来不敢奢望更多,但她却不知道原来这十五年都是一个大大的陷阱,被人出卖后,偶然逃到一座豪门,为了谋求生路,与豪门总裁签订契约…不过,貌似这个总裁某方面有点问题唉!……………………………提示:(这是一只萌妹掰直弯男的故事)…
  • 刑从

    刑从

    东风与花海,骄阳与明月,我所向往之前方。(一章是全部,不是太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