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8925600000017

第17章 2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

充分信任导演

对于华谊的成功,王中军自己总结道:“我们为什么能做到现在这样?重要一点就是团队稳定,我们的团队应该是最稳定的一家!起码冯小刚拍了我8部电影,我觉得中国一个大导演和一个公司有这么紧密、这么规范的商业合作的不多。李冰冰和公司签约,从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到今天,8个年头。范冰冰虽然离开了公司,但是从签约到离开,约有6年,完全履约完成。这就是我们的独特之处。我们公司有很多成员,创业的时候就跟我在一起,这个办公室我在这儿坐了10年,这个也能看出我们的成长安全。”

有一个玩笑说,王中军在公司就是管钱的,跟公司员工都不怎么见面。王中军倒是回应了这句玩笑:“艺人经纪我管得不多,有些员工我也不认识,因为公司分工挺明确。”从这句玩笑话的另外一面可以看出华谊管理层面上的特点,那就是王中军充分担当“甩手掌柜”。

事实上,面对高速发展的国内电影市场,如何能够做到与市场一起成长是众多影视公司共同面临的问题。华谊兄弟能够成长起来,王中军自言并没有依靠什么创新,而是得益于当时一个凭直觉的判断:必须要吸引人才。

正像王中军如此总结自己的商业——从某种程度上说,他的商业就是他的人脉。

是什么令他完全放心、完全放手,交给华谊内部的管理层和华谊员工?华谊旗下的导演和员工又是如何在华谊旗下施展个人能力?

华谊商业上最重要的领域就是电影的制作和发行,而电影制作的很大一部分都依赖于一个好的导演,王中军自认为华谊之所以能在影视方面取得巨大的成功,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找对了人。

现在华谊兄弟签约导演除了冯小刚外,还包括陆川、路学长、滕华、黄磊、陈大明等新锐导演。凭借王中军的直觉,华谊兄弟往往能够在这些导演尚未成名的时候把他们发掘出来,用一个合适的价格签下来。而此后这些导演也纷纷用不错的成绩证明了王中军的慧眼。陆川的两部作品《寻枪》、《可可西里》均获得了票房和口碑的双赢,路学长用《卡拉是条狗》证明了自己的实力,陈大明的《鸡犬不宁》反响不错,滕华的新作《心中有鬼》反响不俗。

王中军称自己是全靠直觉找到导演,但更重要的是,他靠真诚信任导演,华谊才取得了今天在影视领域的不凡战绩。

众所周知,冯小刚的电影已成为华谊的一个品牌。谈到和冯小刚的合作,王中军描述说是“一拍即合”。他说:“我当时电影也没拍过,首先冯小刚是学画画出身,我自己也是学美术的,经历比较像。而且他也在部队待过,我也当过兵,我觉得什么都是感觉。”这当然并不是两人合作的全部理由,但有一点非常重要,那就是冯小刚的电影思路,正好对应了王中军的市场思路。

“我们的合作从《没完没了》开始,我们爱好一致、兴趣一致、性格一致、投资目标一致,什么都合得来!”虽然与冯小刚的关系是个说了无数次的话题,但王中军的眼睛里依然闪着兴奋的光,“小刚认为我在投资决策上做得非常好,当然我认为他在创作上、拍摄上也非常好!”王中军一口气说了四个“一致”、两个“非常”,足见他对冯小刚的欣赏和信任。

王中军经常和冯小刚开会讨论事情,他们两个的爱好也非常接近。最早,他们俩最大的爱好是看房子、看装修、看设计,因为都是学美术出身的。爱好相投与工作的默契,使王中军与冯小刚的兄弟之情非同一般,他们还经常一起出去度假。冯小刚最近几年受到王中军的影响,也开始进行一些艺术品收藏,两人的收藏方向也很接近。“清闲时,我们还会在一起打牌、吃饭。我经常去小刚家吃饭,徐帆做的饭很可口,他们家就像我的食堂。他也经常去我们家吃饭。”王中军说。

王中军与冯小刚几乎从来没红过脸。作为投资人,冯小刚对他的意见照单全收,“要是我说这个不能拍,就不会拍”,王中军的权威总得到拥护,而更让王中军感到骄傲的是:“小刚从来不会跟我追加预算。我的预算到最后不会多要一分钱。”

王中军说华谊的发展目标就是要找到具有商业价值的人,而冯小刚的商业价值大家已经有目共睹,这就是王中军充分信任冯小刚的原因。冯小刚的片子多是大制作,这也让王中军率领华谊在中国开启了电影大成本制作的时代,在影视投资中王中军崇尚大制作。他相当认同这一理念——“只有大制作才有出路”。

就像目前华谊正在筹拍的剧本《唐山大地震》——冯小刚的下一部戏,大家一听这个题材很好,因为地震对中国人来说是最大的灾难,而灾难面前每个人都会有些变化。再加上华谊对冯小刚驾驭能力的信任,这个题材最终确定下来,马上进入拍摄阶段。冯小刚的这部《唐山大地震》,同样是走大制作的路线。

可以说,华谊和冯小刚的关系十分微妙,王中军这样评价华谊和冯小刚的关系:“小刚和华谊应该是互相帮衬、共同成长的,可以说,小刚对于公司的贡献大过公司给他的帮助。”

当然,对于华谊和冯小刚未来的合作,也有记者曾经尖锐地问王中军:“前几年,有一句戏语,说冯小刚在华谊兄弟打一个喷嚏都能震一下,如果他现在离开华谊单干呢?”

王中军说道:“我觉得小刚在公司是非常重要的专业人才,他的产品对华谊来讲是最重要的产品之一,他也是这个公司的股东之一,他离开了,公司有损失,他也在损失自己的利益。小刚在这个行业里面干了这么多年,我觉得我们之间有很多的工作基础和感情基础。我觉得没有这个必要,何况也没有这个选择……”

也有记者戏称王中军和冯小刚的关系如同联姻,那么冯小刚和华谊是否能够“白头偕老”?是不是只有冯小刚与华谊的一纸合同,才能约束着冯小刚不会离开华谊?

王中军说:“我觉得‘白头偕老’是肯定的,只能是说未来我们的合作将会是什么模式。2003年我们俩也一直在谈续约的问题,但没有谈成,我觉得这并没有伤害我们任何一个人的感情。现在还是一样,还是酒肉朋友。我们差不多每天都在一起。他闲了就会打电话给我,彼此串串门。他平时要是买了一件好东西,一定会和我分享。他会说,中军,我今天买了一东西特牛,我要说不好,他心里肯定就不太舒服,我得说这东西还真不错,肯定了他的价值,他就高兴!我觉得这个人和我一样,我要是买了一件什么好东西,也一定想让他看看。”

王中军说:“像冯小刚2003年拍的《天下无贼》,虽说和华谊完全没合约了,我们俩就是一个导演与一个投资人的关系,但我觉得我们之间的关系与原来没有任何区别,就华谊对这部戏的影响力上来讲,我没有感觉有任何的削弱。”

所以王中军非常自信地认为,也完全以信任的口吻说道:“未来我们的合作一定会天长地久,当然,也有可能,他的下一部戏是别人投资的,但我觉得这不影响我们两个人的感情。”

2005年初,冯小刚自立门户失败后,又回到华谊兄弟,合约签到2010年,并成了华谊兄弟的股东。冯小刚和华谊的合同签到2010年,他自己说可能要在华谊兄弟退休。

华谊和冯小刚的合作,已经不仅仅是商业上的合作关系那么简单,更多是兄弟一般的互相信任、互相扶持的情谊。

王中军始终给予冯小刚很高的评价,他相信冯小刚的实力,充分了解冯小刚的为人。他曾经这样评价冯小刚:“冯小刚的状态特别好,不像有些人说,冯小刚现在已经没什么新招了。我不认同,他还是有招的。他是一个极有工作热情的人,每个戏开拍的时候,他是全身心地投入,但一旦关机,转入后期制作了,往往后期还没做完,他马上就跳到下一个戏了,天天跟我谈,中军啊,下一个戏怎么样,他就是这么一个人。”

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才华横溢的导演,华谊的影片不仅仅是靠数量取胜,更依赖于导演高水平、高质量的制作。王中军将导演的自由度发挥到最大,充分考量到导演个人的能力,同时他是在用心去培养与导演之间的信任和情谊,不仅仅是对冯小刚这样,公司里的其他导演,王中军一样充分信任,陆川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当时陆川还是一个无名的年轻导演,王中军选择投资他的影片,有两点原因:第一点是他的学历是研究生,王中军说研究生的导演没有见过,单从学历上看,陆川的个人素质相当不错;第二点就是剧本写得好,这一点深深打动了王中军,他当时觉得剧本写得很具悬念,他平时看稿子看得也比较慢,可是当时那个剧本他一下读完了,觉得这个陆川不错。第二天就约陆川到他办公室,那是他们的第一次见面。

后来,陆川的电影《可可西里》拍得相当感人,同一年度得了金马奖、金鸡奖、华表奖。

相对于冯小刚的“大制作”电影来说,陆川拍摄的《可可西里》属于小成本制作。但这部片子除了给华谊带来利润外,还带来了“品牌效应”,华谊的电影不仅仅是大制作才能打出名声来,这说明华谊不光能拍那种大成本的商业片,也可以做这种公益题材的电影,而且可以拍得很好看。

陆川这样评价王中军:“他就是抓大事儿,抓方向,而且他很信任办具体事的人,这一点是他的特质。他相信你作为一个创作者,你热爱你的东西,你的热爱是完成它的根本,他相信你的热爱。很多制作公司会到现场去说三道四,甚至一个角度都跟你掰扯,中军没有介绍过任何演员演戏,这是一个很技术性恰恰是很有意义的管理方面的信任。我两部戏没有用过公司的演员,我觉得这是他对我的信任。”

有时王中军会和陆川意见有点不太一样,陆川还是那种学生劲儿,爱拍探索电影,王中军有时候跟陆川开玩笑,说不能总拍这种文艺的电影啊,已经拍过的《寻枪》、《可可西里》,足够具备大导演的味道了,而且名气也够了。王中军就和陆川商量,下一部电影应该大一点儿的制作,男主角不是梁朝伟就是刘德华,再把营销做好了,改变一下文艺导演的味道。

王中军和手下所有的导演以这样的方式沟通,将问题摆在桌面上,但又绝不以老板的姿态强加命令,而是从市场、从发行的角度与导演沟通,将导演的个人风格和电影现状、电影营销等相结合,所以华谊电影的位置还是相当坚固的。而且,问题当下解决,避免了导演和公司意见不统一,造成误解或沟通不畅的问题。

正是这种对导演的充分信任,华谊赢得了真诚的回馈。能与冯小刚、张纪中这样有号召力的大腕签约,可见导演们对于华谊的充分信任。正如很多人评价的,华谊兄弟也许不是最早进入中国传媒领域的民营资本,但无疑是比较成功的。这份成功除了足够的运气之外,更关键的是王中军一直坚持的“人才资本”。

“六年前我签冯小刚的时候,没人理他。我说‘买断’,他挺高兴的,我当时没想好,但是我觉得人才很重要。陆川也是几年前以很低的价格‘买断’,我觉得很值。”王中军回忆起当年的情景,心里恐怕也在暗自庆幸自己的英明吧。

谈到陆川,王中军特别感慨:“怎么把明星吸引进公司是分阶段的,到了陆川就是更特殊的情况了,完全是新导演,什么公司给他投钱他就愿意去那个公司,就更没有问题了,我喜欢那个剧本。你看我这一摞剧本,都是新导演,你会看到一个新人对投资人的那种期待。‘衷心地希望与您公司合作,作为中国电影最成功的出品人,您是我的偶像’,这些话带着些吹捧,也可能他就是一个新人,他就是希望你给我出钱,‘您多次的举措证明中国电影是会有辉煌前景的,拍电影是我一生的追求和唯一的快乐,我愿意追随您,拍中国人喜欢的和国际认可的好电影,为中国电影尽一份力量’,就是一个新导演他希望打动你,当时陆川就是这个状态。一个剧本拿了两年多,转了很多家公司,没人投,正好有一个机会这个剧本放在我桌上,我正好读完了,我很喜欢《寻枪》这个剧本,结构很好,我说这个戏我可以投,我马上把这个导演约过来,当时陆川的状态蛮紧张的。”

到后来,包括签约像张纪中这样的大制片人,王中军觉得到这个阶段基本上是靠华谊的品牌来吸引这些大导演了。签约张纪中的目的非常明确,王中军认为,华谊多年来在电视剧方面是一个弱项,虽然拍过,但是一直没有特别大的,站得住的电视剧,这对一个影视娱乐公司来讲确实是个缺憾。怎么把它做好呢?其实是一个概念,王中军在董事会上说,应该走电影的路线,就是高端人才,不惜代价。王中军列了一堆人,什么代价,如果愿意付出这个代价会为公司带来什么,起码所拍电视剧会很有市场。董事会对这个想法比较认同。

这也是品牌的力量,张纪中也不是随便哪个人约他他就会谈。王中军带着很成熟的想法跟他谈,大概两个来回。一个月都没有用,所以有了大戏《鹿鼎记》。电视剧比电影的人才多很多,因为电影还真没谁可谈。电视剧同档量的导演和制作人太多了,因为电视剧是面向中国市场的,天天就是三十几家电视台。中国电视剧进步非常快,早就比台湾和香港好多了,可选择的目标很多。康洪雷加入公司后的《士兵突击》,柳云龙演的《功勋》,现在是《末路天堂》。实际就是人才的问题,一个就是品牌,他们愿意加入公司旗下,觉得蛮荣幸的,或者至少不丢人;第二就是有资本,张纪中每年只拍一部戏,但他每部戏都是5000万,是中国最大的电视剧,没有比他更贵的,也没有比他卖得更好的,华谊至少每年有5000万来支持他的创作。

说起张纪中,王中军笑道:“张纪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忙,他什么事情都要亲自干,从做戏到剪片子,等等,属于工作狂。”王中军目前正在尝试调整这位华谊旗下大导演的工作状态,“我现在已经开始灌输一些东西给他,告诉他,什么是大制片人啊,你得有自己打高尔夫的时间,得有和老板享受闲情逸致的时间”。

这也足以看出王中军对待人才的态度,他充分信任这些导演,又充分尊重他们的创作。这些年,让王中军感到欣慰的是,华谊的“兄弟”们都很信任他以及他构想的发展目标。

“四海皆兄弟”

王中军的华谊兄弟目前位居中国500强第359位,是娱乐传媒业的第一名。谈起做老板的经验,他说自己是“迷迷糊糊当上了企业家”。

学美术出身的王中军更愿意别人把他当成一位艺术家,而不是商人。虽然王中军的正式头衔是华谊兄弟传媒集团董事长兼总裁,不过他认为自己做事情的方式和商人不一样,他说自己没有太多的理论,理论都是事后媒体给总结的,他和艺术家类似,更相信自己的直觉。

如果说开始涉足商业领域,王中军靠着自己的一腔热情和无畏的勇气、闯劲的话,那么随后公司的发展,可不仅仅是单纯靠直觉那么简单。

在华谊发展初期,王中军遇到了资金不足的瓶颈。在这之后,王中军认识到了资本运作的重要性。现在,他的身边可谓高手云集,汪潮涌、刘二飞、朱云来,等等,个个都是金融界的大腕。

王中军觉得“自己学美术的,很多事情没有太多思路”,所以对于周围朋友的态度是“反正谁跟我讲这个事情有价值,我就说你帮我弄一弄,我这个人最大的特点是比较容易相信对方。”王中军喜欢参加各种研讨财经、管理问题的论坛,“别人参加论坛可能只是听听而已,我有点不同——听到有用的建议,我会马上实施”。

有一次,他在一个论坛上听到有的老板不懂财务管理,于是请专家当财务顾问,效果非常好。王中军很快就请了一名资深专家当财务顾问,感觉“非常好使”。王中军说:“如果在金融领域,你的投资顾问、财务顾问选择对了,可能对公司的帮助,就像你选择了一个好导演同样重要。”王中军现在有多位投资顾问,其中汪聪勇先生是海归派,他虽然不懂电影,但是通过私下聊天,用外行的角度来评价电影。私人顾问刘二飞先生也都对华谊作了很大的贡献。

王中军觉得自己“用人胆儿大,敢于相信别人”的特点帮了他的忙。

接近王中军的易凯资本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王冉说:“华谊兄弟能够每年上一个台阶,是因为王中军非常善于从外部投资人那里学到东西,在获得资金的同时,能够让自己的公司越来越规范,越来越具有大的视野。”华谊兄弟曾经与美国哥伦比亚公司合作,也有过股权转让的打算,哥伦比亚还为此付出了100万美元定金。虽然,后来两家企业的股权合作并未实现,但是与哥伦比亚的合作让华谊兄弟在制片管理和海外发行方面受益匪浅。而上市公司TOM集团的入股带给华谊兄弟的不仅是资金,还有更规范化的管理。入股的同时,TOM集团为华谊兄弟做了大量法律架构上的工作,包括审计、财务管理,各种应有而不完备的协议也都被补充签署,包括和以前的股东,职业经理人的关系也都重新理顺。这些文件“签字都要签几个小时”。

这大概就是华谊在资本运作上独胜一筹的原因之一,虽然王中军并非商人出身,但在华谊兄弟的发展平台上聚合着一批优秀艺术家的同时,也聚合着一帮优秀的企业家、金融家。

易凯资本的王冉曾说过,王中军是中国娱乐界最善于和自己圈子之外的人打交道的人,尤其是和资本打交道,对此王中军这样评价自己:“其实,要看怎么划分圈子,用娱乐来划分我是娱乐圈的,用企业圈来划分,大家都在驾驭着一个企业。我觉得我和企业圈的朋友沟通的话题很少是具体一部戏的内容,大多数都是公司结构战略,这些朋友对我有很大的帮助。我觉得我这么多年发自内心的最大财富就是有这么一群朋友在帮助我。有时候自己想象不到的位置、想象不到的层面,他们会帮我出出主意,可能我多少对他们也有帮助,但是我不知道。”

比如和马云在《天下无贼》的合作,对淘宝网的品牌应该说有很大的拉动,从这个角度上来说,马云是客户,王中军是服务商,当然最后的服务马云很满意,这是从商业的层面。同时,王中军和马云也是很好的朋友,由于对人真诚,所以他还有很多企业界的朋友。

王中军虽然是华谊的“甩手掌柜”,但他不断向优秀的企业家、财务顾问学习资本运作,最终将华谊变为一个积极占有资本,并将资本用于市场推广、院线发行等基本完整的生产体系,华谊才取得现在的成就。

同类推荐
  • 马云的颠覆智慧

    马云的颠覆智慧

    他自称完全不懂网络,却打造了阿里巴巴帝国,颠覆了中国互联网生态:他演讲激情澎湃,不走寻常路,成为一名孜孜不倦的布道者;他宣称在阿里巴巴,股东的地位在顾客、员工之后,股东却纷纷向他伸出橄榄枝!他如何以颠覆完成超越?《马云的颠覆智慧》正是从分析马云异于常人的企业运营智慧和理念出发,用清晰的案例和深刻的分析,展现其以颠覆完成超越的独到智慧。
  • 按制度管事全集

    按制度管事全集

    本书主要内容有:战略企划管理制度,企业物资管理制度,生产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市场营销管理制度等。
  • 互联网思维:商业颠覆与重构

    互联网思维:商业颠覆与重构

    《互联网思维:商业颠覆与重构》是国内首本系统论述互联网思维的书籍,全面揭秘互联网七字诀“专注、极致、口碑、快”,结合当前的最热事件与高速成长企业背后的成功法门,深刻而系统地解析12大核心互联网思维:标签思维、简约思维、NO.1思维、产品思维、痛点思维、尖叫点思维、屌丝思维、粉丝思维、爆点思维、迭代思维、流量思维、整合思维。
  • 经商三忌

    经商三忌

    本书告戒的经商三忌包括:一忌知进不知退;二忌见钱不见人;三忌善干不善变,阐述了经商的成功之必须规避的禁忌。
  • 网上开店与创业

    网上开店与创业

    本书以网上开店与创业的实际操作流程为主线,介绍了网上开店与创业的基础知识、网上开店准备、网店商品摄影、网上开店、网店管理与推广、网店客户服务、网上创业法律和法规等内容,同时辅以相关链接、小知识、案例分析等栏目,穿插与创业相关的营销、物流等知识,总结了网店卖家在实际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并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本书内容丰富、条理清晰、实用性强,是一本关于网上创业与开店的全程指南教材。
热门推荐
  • 快走开,闪光生物

    快走开,闪光生物

    在一个拥有俊男父亲、美女母亲和白天鹅般的姐姐的家庭中成长,却被人嘲笑是一只灰头土脸的丑小鸭,每天靠甜食来安慰自己,恶性循环下,得到的是日渐臃肿的身体……当潘多拉以为自己的生活就这样只能被甜食、肥胖、嘲笑充斥时,她意外地捡到了一只闪闪发光的生物。
  • 流星恋之180度之后的爱恋

    流星恋之180度之后的爱恋

    初次见面,她是贫困特优生,他是标准高富帅。后来善良的她坚强的她悄悄的走进他的心里,而她却因为他母亲的威胁离开了他。半年后她的归来会掀起怎样的风雨……
  • 我们的青春哪去了

    我们的青春哪去了

    人生最大的悲剧莫过于你配不上自己的野心,也辜负了所受的苦难。
  • 从1986年开始

    从1986年开始

    一觉醒来,赵正坐在了1986年回家的火车上。此时,他父亲16岁,他母亲14岁……
  • 来自王爷的爱

    来自王爷的爱

    两世之情,让两人再次相遇“娘子,想为夫了吗?”造孽男人深情的看着对面的女孩“我不认识你”女孩单纯的眸子里不带一丝杂质王爷该如何宠爱萌妻?
  • 尊后娘娘慢些跑

    尊后娘娘慢些跑

    作为一个小说迷,凌灵面对被雷劈穿越非常的淡定,可是为什么这个地方只有木头和石头的制品?在她进京赶考、造纸炼铁、被封为王时,遇到的人是谁?而且,她发现她所看过的武侠小说中的武功都在她的脑海中。在她转化日月之精华为内力,争夺武林盟主之位后,为什么要有如此变故?“一见你,我便认定了你,所以,还是我去吧。”“你就不怕我不喜欢你了?”“灵儿,我相信你。”“可是我怕你会因为某种原因离开我。”“我答应你,你答应我,不离不弃,可好?”她沉思着,最后千言万语化为“好。”
  • 玲珑相思佩

    玲珑相思佩

    天下人皆知,唐门玲珑佩是一个可以蛊惑人心,牵引缘分的东西。而唐门的玲珑佩另一半早已不知所踪,唐门主唐安玲珑秘密寻找,却发现玲珑佩早已融入丞相之子林相的身体里,唐安玲珑无奈,只得与林相周旋,而每代唐门主死于二十岁竟与玲珑佩有关........................
  • 观音义疏

    观音义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月下忆瑾年

    月下忆瑾年

    天帝三女儿凉月的桃花不开则已,一开惊人,不对,是惊神,但是,真正不败的那朵桃花,早就已经刻在了姻缘石上……(总之是HE)
  • 末世次元危机

    末世次元危机

    末世到来,一个自称为神魔,把地球改造成一个竞技场,无数的次元位面的丧尸、异形、啃种、巨人......来到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