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9389500000038

第38章 趋善度恶:善似青松恶落花

佛法讲究因果循环,非常重视因缘果报,它告诉人们要想看清此时此刻的果,就必须追究彼时彼刻种下的因。正如佛陀所说:“恶由自己做,苦由自己收;恶要由自己去净化,苦要自己去解除。净与不净完全在于自己,没人能污染自己。”有了这重因果关系,我们要消业障而得福报,就必须多种善因,努力改过从善,将来才能够获得吉祥福德。

慈悲没有敌人,智慧不起烦恼

《三字经》开头便是“人之初,性本善”,这在某种程度上对善良的价值作出了充分的肯定。善良是人性中蕴藏着的一种最柔软但同时又最有力量的情愫。

弘一大师曾说:“做慈善事业——尤要!既为佛教徒,即应努力做利益社会之种种事业,乃能令他人了解佛教是救世的、积极的,不起误会。”

出家人以慈悲为怀,佛法是十分注重慈善之心的,而且一直教导人们一心向善。一个高高在上的有钱人施舍一点残羹冷炙给乞丐,这并不是善良。佛法中的慈悲与善良伟大就伟大在,佛祖是以与众生平等的地位来展示自己的慈悲与善良的。

在佛祖眼里,人与世间其他生命都是平等的,都是值得去珍惜和热爱的,更是需要我们去善待的。一个真正善良的人,正是因为他把万事万物都放到与自己平等的地位。因此,他更容易感万物之所感,悲万物之所悲,他也就更懂得去善待他物。

古希腊时期的哲学家苏格拉底曾说过:“吃素以后,人们会平和、健康地活到高寿,并且把类似的生活方式传给后代子孙。”辟谷很难,因为“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然而,吃素食只需控制口腹之欲。我们只要多一些慈悲,便可拯救无数的生命。给每一个生命以尊重,便是对自我生命的敬畏,给生命以敬畏,便是大慈悲!

佛陀说过:“对愤怒的人,以牙还牙是一件不应该的事。对愤怒的人,不以牙还牙的人,将可得到两个胜利:知道他人的愤怒,而以正念镇静自己的人,不但胜于自己,而且胜于他人。”学会以豁达的心胸待人处世,不以人之犯己而动气,以祥和慈悲的态度面对一切事、一切人,不含嗔心,这才是最好的养生方法,这样才能获得快乐的人生。

红尘禅语:佛偈云:“恶是犁头善是泥,善人常被恶人欺,铁打犁头年年坏,未见田中换烂泥。”世界上善恶是并存的,没有善良,又哪里显得出罪恶呢?所以,要以平和的心态去面对社会中的欺诈、险恶,自己可以是一只羊,但是,自己要有一颗能看透伪装的蕙质兰心,不要被狡猾的“狼”欺骗。

不以己心定善恶

佛经上说:“心净则国土净。”处处都是净土,处处都是极乐世界,人自然也不会凭空生出烦恼来。

其实,不管儒家、佛家、道家,以及世界上一切宗教,人类的一切修养方法,都是这三个字──善、护、念。好好照应心念,起心动念,都要好好照应你自己的思想。

有学僧请示峻极禅师道:“如何才是修行行善的人?”

峻极:“担枷戴锁者。”

学僧:“如何是邪恶为非的人?”

峻极:“修禅入定者。”

学僧:“学僧愚昧,禅师的开示,颠倒难明,恳求禅师用简明易晓的言辞开示吧!”

峻极:“所谓恶者,恶不从善;善者,善不从恶。”

学僧如坠五里雾中,仍旧茫然。

良久,峻极禅师问学僧道:“懂了吗?”

学僧:“不懂。”

峻极:“行恶者无善念,行善者无恶心,所以说善恶如浮云,无所生也无所灭。”

学僧于言下有悟。

心是修行的渡头,生命之舟停靠在那里。心中无善恶,才能拥有一片清净的心地。

慧能禅师说:“思量人间的善事,心就是天堂;思量人间的邪恶,心就化为地狱。心生毒害,人就沦为畜生;心生慈悲,处处都是菩萨;心生智慧,无处不是乐土;心里愚痴,处处都是苦海。”

在普通人看来,清明和痴迷是完全对立的,但真正有智慧的人知道它们都是人的意识,没有太大的差别。人世间万物皆是虚幻的,都是一样的。生命的本源也就是生命的终点,结束就是开始。财富、成就、名位和功勋对于生命来说,只不过是生命的灰尘与飞烟。心乱只是因为身在尘世,心静只是因为身在禅中,没有中断就没有连续,没有来也就没有去,没有善恶之别,世界自然清明,内心自然清净。

红尘禅语:憨山禅师说:“法无善恶,境无损益,善恶源于心,损益在人为。”我们在对任何事物作出判断或者得出结论前,都应该先抛开个人的喜好,静下心来,心平气和地对事物进行充分的调查、了解和分析,这样才能保证我们作出的判断或得出的结论是正确的。

行善可以防止灵魂走偏

因为心存善念,而标榜自己是一个善良的人是浅薄的。真正的善良是有善念,还能行善行。只要心存菩提,又何必在乎外在的毁誉、表面的得失呢?行善行,内心世界里便已种下了快乐的种子。

一座城市来了一个杂技团。8个12岁以下的孩子穿着干净的衣裳,手牵着手排队站在父母的身后,等候买票。他们不停地谈论着上演的节目,好像他们要骑上大象在舞台上表演似的。

终于轮到他们了,售票员问要多少张票,父亲神气地回答:“请给我8张小孩和两张大人的。”

售票员说出了价格,母亲的心颤了一下,别过头把脸垂了下来。父亲咬了咬唇,又问:“你刚才说的是多少钱?”

售票员又报了一次价。

父亲眼里透着无奈的目光,他实在不忍心告诉他身旁兴致勃勃的孩子们:我们的钱不够!一位排队买票的男士目睹了这一切,他悄悄地把手伸进口袋,把一张20元的钞票拉出来,丢到地上。然后,他蹲下去,捡起钞票,拍拍那位父亲的肩膀说:“对不起,先生,你掉了钱。”

父亲回过头,明白了原委。他眼眶一热,紧紧地握住男士的手。因为男士在他心碎、困窘的时刻帮了他的忙:“谢谢,先生。这对我和我的家庭意义重大。”

有时候,一个小小的善行,就会铸就大爱的人生舞台。充满爱心的人往往能比别人享受更多的幸福,因为他们有三个幸福来源:自己的幸福,别人的快乐,还有自己对别人的付出。

帮助他人就是帮助自己,要时刻拥有一颗同情心。我们不能对身处困境的人熟视无睹,那种丧失了同情心的人同时也会把自己推进冷漠的世界。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有时遭受的甚至是毁灭性的打击,在这种时候没有人会拒绝别人善意的帮助。“君子不乘人之危”是说正义的人不要在这个时候给他人伤口上撒盐,把别人置于死地。我们主张“君子好乘人之危”,是指在别人处于危难之时,我们能够挺身而出,伸出援助之手。

红尘禅语:如吉法师说:“善,是正道之门。”佛经上也说:“善人行善,从乐入乐,从明入明。恶人行恶,从苦入苦,从冥入冥。”真正的善行,必然需要超过常人的节操,以及常人在情感上所不能忍耐的气度。生活中,一些人面临意外时不惊慌失措,受到冤枉侮辱时也不愤怒委屈,这是因为他们不计较个人荣辱得失,对世人抱有悲悯慈爱之心,怀有以一己之力度众人之苦的大志向。

善恶只合转眼看

雷锋有句名言:“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温暖,对待敌人要像严冬一样残酷无情。”佛家有菩提低眉,也有金刚怒目,更有“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其实,这是一种出于大爱的牺牲,是用自己的牺牲来维护心中某种不可动摇的信念。

一次,佛陀和四百多个商人同坐一条船,船上有一个贼,想杀掉这些商人劫取金银珠宝。

佛陀当时已有他心通,知道贼要杀四百多个商人,而且是绝对劝不住的。他心里想:“如果告诉商人,这贼一定活不了;不告诉商人,这贼一定会杀商人。那怎么办呢?”

无奈之下,佛陀自己把贼杀了。

佛家本是忌杀孽,明知故犯的佛陀将会受到应有的惩罚。然而,杀一人而救百人,以己身换来众生的平安,是大智慧的慈悲,是大牺牲的慈悲。为了心中坚持的信念,有很多人选择了舍身入地狱。

著名佛学大师弘一法师便是这样一个人。

李叔同在世人诧异迷惑的眼神中,抛弃了娇妻幼子、事业前程,远离世事繁华,开始了他身为弘一法师的另一条人生道路。他曾说自己出家非谋衣食,纯粹为了生死大事。在出家的岁月里,他做到了对生死不怀恋,宁为佛门而舍命,也做到了念佛不忘救国。这是一个出家人的大慈悲。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在青岛弘法的弘一法师不愿独自离开避祸,面对朋友的恳求劝说,他写下了“殉教”二字,并表示:“为护佛门而舍身,大义所在,何可辞也?”并且提出了“念佛不忘救国,救国不忘念佛”的口号。

不久,他来到战火纷飞的厦门,在自己的禅门前悬上“殉教堂”的条幅,下决心与厦门共存亡,如果厦门失守,他将以身相殉。直到厦门局势平稳后,弘一法师才离开那里。

什么才是真正的大慈悲呢?是佛祖舍身饲虎,也是佛陀无奈杀人。《水浒传》中花和尚鲁智深为了被欺压凌辱的父女俩,三拳打死了镇关西。慈悲不是一味地后退与忍让,不是毫无原则地迁就,而是面对给众生带来大苦难的罪恶,能毫不犹豫地举起手中的屠刀。佛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然而,怒目的金刚宁愿拿起禅杖,扫荡一切妖魔,换来苍生的安宁。

一个人死后去见佛祖,佛祖决定将他投入地狱,他不服,质问佛祖。佛祖历数了他的罪孽:对父母不管不顾,使他们无依无靠、衣食无着;对结发妻子粗暴残忍,百般虐待,使其郁郁而终;对自己的儿女毫无温情、刻薄吝啬,使他们离家出走;对朋友心怀恶念、巧言欺骗,导致朋友倾家荡产、一无所有。最后,佛祖说:“我佛慈悲,却度不尽世人的罪孽。你等残害众生,不知悔改的人,只能进入地狱。”

对善的人善,对恶的人和,不让情绪化影响了自己的身心,豁达面对世间善恶,才能永远保持美好的心境。

红尘禅语:禅宗六祖云:“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太虚不生灵智,真心不缘善恶。”对身怀罪孽的人,宗教布下了地狱。这一方面是对受难者的补偿,另一方面是为了让身怀罪孽的人消除罪孽、重获新生。不得已时,惩罚也是规过劝善的行为,无上无私的慈悲。

是非善恶心中秤

佛陀说:“欲知过去因,现在受者是;欲知未来果,现在做者是。”人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此言半点不虚。为善还是为恶,全凭自己裁断。

裴度是唐朝人,年轻时一贫如洗,在乡下的私塾以教书糊口。他的学问虽然渊博,无奈时运不济,屡试不中。

有一天,他走到街上,经过一座寺院,看见一行禅师正在替人相面。他等大家都走了以后,才去请教自己的面相。一行禅师熟视良久,说:“你天生薄相,今生不但没有希望考取功名,而且眼光外浮,纵纹入口,是一种乞食街头、饥饿而死的相!我看你甭考了!”

裴度听后,心里非常伤心,整天垂头丧气,连教书都无精打采。

数天后,裴度到香山寺漫步,看见寺里有一位妇人跪在佛前,喃喃祈祷,祷告完毕,匆匆离去。裴度看见案桌上有一个包袱,解开一看,是非常贵重的物品——一个翠玉带和两个犀带。他想,这一定是刚才那妇女所有,于是坐着等待失主。

到了下午,那位妇女满头大汗,气喘吁吁,匆匆进门,扫视案桌一遍,不禁哇哇大哭。裴度上前问她为什么哭,妇人哭着说:“家父病重,家产当尽,昨日我请到名医,略有起色,所以今天早晨,我赶去亲戚家,借到一条玉带和犀带,准备典押借款,做医药费。我行经此寺,顺便入寺祈祷,不料心急匆忙,忘记携走包袱,等我到了典铺,才发现遗失包袱。我没有钱,家父一定无法活命,尚有家母和弟妹待养,我不知道怎么办才好!”说完,又大哭起来。于是裴度完璧归赵。

裴度回家途中,又遇到一行禅师。才走离数步,一行禅师呼唤裴度转身,对他说:“你必定做了一件很大的功德,我看你的容貌,蛇入口变为玉带纹,不但不会饿死,而且将来有无量的福报,可能会出将入相!”

裴度怕一行禅师讽刺自己,回答说:“大师说话怎么前后矛盾呢?”

一行禅师回答:“七尺长的身体不如一尺长的脸,一尺长的脸不如三寸长的鼻子,三寸长的鼻子不如一点心!”

裴度笑着说:“人心怎么相呢?”

一行禅师回答:“要知天上意,须在云中取,要知心内事,须辨眼中神。你积了功德,目光不浮,紫气贯睛,口角纹长过陂池这部位,而且胡子均匀变美。做了功德,脸上的相便会有所改变,你必定享受极贵的福禄无疑!”

那一年,裴度便考取进士,由于官运亨通,过了十多年,他升任大学士,不久,又升为首相,平定淮西内乱后,被封为晋国公。裴度有五个儿子,也都被赐封爵位。

所谓命运,命不可改,运却由人自己来定。裴度虽然生了一副福薄的命相,又无大富大贵之命,但是他有一颗善良心,且终因这颗好心而扭转乾坤,改变了命运,为自己换来了无上果报。

红尘禅语:六祖慧能禅师曾言:“一切福田,不离方寸,从心而觅,感无不通。”福田不在远处,都是由人的一颗好心种下,只要有一颗善心,多做善行,就等于为自己开垦福田。我们应当明白:能吃苦,了解了苦的根源,才能苦尽甘来;只享福,消解了福气,福尽悲来。只有行善才能得乐,若是造孽,必将啃食苦果。

同类推荐
  • 厚道:星云大师的人生成功课

    厚道:星云大师的人生成功课

    星云大师的著述涵盖甚广,包罗万象,从佛心禅意出发,启发世俗人生的精进与和谐。继《宽心》、《舍得》之后,推出本书,内容涉及自身修养、人际交往等诸多方面,提出诸多启发性的哲辩思语,以使读者在工作生活同时在心灵上获得教益和抚慰。
  • 学步集:曾召南道教研究论稿

    学步集:曾召南道教研究论稿

    宗教学是门年轻的学科,从缪勒1873年在《宗教学概论》中正式提出“宗教学”算起,到今天也不过一百三十多年的历史,故宗教文化很古老并依然活跃,宗教学却还年轻。宗教学研究与宗教信仰是不同的,它虽然要涉及宗教信仰,但研究宗教和信仰宗教不是一回事。
  • 仁德法师

    仁德法师

    本书讲述了一个传奇而不息追求的当代高僧,一段中国佛教曲折而多变的历史,是一部让人获得文学快感与佛学修养的读物。
  • 沉思录III

    沉思录III

    古罗马著名政治家、演说家、和哲学家马尔库斯·图利乌斯·西塞罗的传世名作。此书详细阐述了友谊与义务、善良与社会、利益与责任之间的关系——“友谊来不得半点虚假”、“任公职者要信守规则”、“只要能坚持,老年亦健康”,这样的语段让我们在觥筹交错、霓灯闪烁间坚定地认清自己而不至误入歧途。
  • 星云大师谈当代问题2:心净国土净

    星云大师谈当代问题2:心净国土净

    本书为族群伦理探讨,此单元有八篇精彩论述,大师提出对族群、宗教之间、人生、家庭、青少年教育,乃至对杀生以及生命教育的看法。大师的开示,均针对人们的现实困境与心灵需求提出建设性的见解,并给与疗愈,继而启发人之善言、善心、善行。
热门推荐
  • 来到异世界的新生活

    来到异世界的新生活

    新的开始,萧晨要掌握自己的命运!炼金,炼金宗师都要小心翼翼的进行,他随手一挥,产率升千倍!!传奇级别锻造,锻造宗师拼尽全力,制作出史诗武器,他把锤子随手一扔,传奇级别神器!大战神说:我最强!斗气8阶,斗气外放!大魔导师说:我最强!魔法8阶,水火木三系魔法全掌控!萧晨:让让,让让,我斗气魔法双修。斗气传神阶,斗气凝型。魔法全系,无吟唱秒发。“大佬,收我为徒吧!!!”众人齐声吼道,“无聊...随手就可以做的事,为什么要....”众人:啊啊啊啊啊啊啊,不活啦!!!白学100年!!!”
  • 月落剑

    月落剑

    我们都在努力的找寻自己,那么什么才是我们要找的自己呢?奉献与自私、奋斗与淡漠、爱与恨?那看看自己是什么吧!
  • 快穿之我在古代当御厨

    快穿之我在古代当御厨

    【本文1V1,甜宠文+爽文+女强文+穿越元素】喜欢看快穿小说和玩养殖种植游戏的百万粉丝微博美食博主苏果有一天发现,最近很多事情都很奇怪:相同的梦,永恒不变的随身空间……她意识到,穿越小说上的情节,发生在自己身上了!紧锣密鼓的一番准备后,苏果成功穿越到了一个暴君当道的架空古代,她的任务便是:除掉暴君,还百姓一个太平盛世!苏果的系统还可以玩种植作物和养殖动物的游戏,收获的副产品,全都可以变成真实的物品,储存在仓库里!苏果还和一个世子石言御纠缠不清,后来两人见面,石言御对苏果一见钟情,开始漫长的追妻之路……且看苏果如果凭着自己的本事,永恒的随身空间和自己的随身农场牧场,飞升上神,完成任务,顺便喜提世子石言御!(本为短篇,约10万字,全订也不过一杯奶茶钱或者一个汉堡钱哦。喜欢本文,请支持正版!)
  • 金星离火星有多远

    金星离火星有多远

    本套丛书主打科技牌。少年儿童要想成为一个有科学头脑的现代人,就要对科学知识和科学热点有一个广泛的了解,这样才能激发他的兴趣和爱好。
  •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杨开慧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杨开慧

    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扬直上重霄九。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洒。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你知道毛泽东同志这首《蝶恋花·答李淑一》是为谁作的吗?这首充满感情、寓意深刻的词是他为怀念自己亲爱的夫人、革命烈士杨开慧女士而写的。这位年仅29岁的女英雄,正是我们这本小册子所要叙述的主人公。开慧的童年和少年生活在一个新旧交替的时代,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1911年,也就是她10岁的时候,孙中山领导了辛亥革命,无数革命烈士抛头颅,洒热血,终于推翻了腐朽的清政府。在她那幼小的心灵中是清清楚楚的,并为她今后坚定不移地投入革命斗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苍岚微云

    苍岚微云

    一场夺冠赛,成为一场交易,他们穿梭时空,两人一起并肩同行,风雨无阻,叱诧风云。
  • 入赘兵王

    入赘兵王

    堂堂军人,最强兵王,就算退役了,也不能入赘,传出去还要脸不?等一等,是入赘这家做女婿吗?
  • 重生空间女医

    重生空间女医

    前世她是一个一无事处,亲人的看不起,和一个他一直爱她的男人。总想重生一次,一天突然喊一声要重生,醒来回到她16岁那年,她无意中得到一个空间学医
  • 我在大唐开产业

    我在大唐开产业

    呃……这是……唐朝?商人没出路?不!我可以在这里做产业巨鳄?!重农抑商?不存在的。未及含苞待放年华的晋阳公主,还会奄然谢世吗?心高志远,天生帝王的李承乾,还会因为足疾和叛逆而走上谋反绝路吗?许许多多的轨迹,是否会发生变化————————————————————ps:本文属新人作家作品,请大家多多支持,帮帮孩子吧,太难了,谢谢大家
  • 风和叶的约定

    风和叶的约定

    讲述急性白血病患者易茹和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李婷婷的互相与命运抗场的治愈系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