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9389500000008

第8章 善护自念:持重守静是人生根本(2)

这句话告诉人们:在学佛路上,最重要的是调适身心,身心调好,世间就没有难以解决的困难。人生最大的烦恼是心中有贪欲,佛陀告诉我们,生命不久长,寿命不断轮转,我们容易在无常、短暂的生命中起惑造业,因业力、烦恼的牵缠,让人心行颠倒迷失。做到富贵学道比较困难,这很容易理解,因为富贵的人容易迷失道心。世间有很多人在尚未显达前非常努力,低声下气,认真地锻炼自己的能力,以争取他人的信任。有朝一日,当他财、名、利共聚时,傲慢之心就会随之而生,忘了当初困顿的生活,这是权势名利牵缠着他的心。

很久以前,佛教创立后,很多的国王、大臣也皈依三宝,虽然他们处于富贵名利当中,但是经过佛法的洗涤后,逐渐了解佛法的真义,进而成为一国仁君、仁臣。

不过,在佛法普照人心的同时,也有人燃起了利欲之心。譬如提婆达多,他原本是佛陀的弟子,在皈依出家后,看到佛陀受到很多人的尊重敬仰,许多国王、大臣、长者都来皈投佛陀座下。佛陀能统理大众,提婆达多看在眼里,羡慕在心里,于是就生起贡高之心。因为他本身的条件不仅是释迦种族,也是王子之一,他想:既然佛陀能得到天下人的尊重,难道我就不可以?于是,为了超越佛陀,他开始追求利养。当时频婆娑罗王的太子阿阇世年轻气盛,也有着“贡高我慢”的心态,他与提婆达多意趣相投,又受提婆达多的影响、唆使,最后竟变成一个篡夺王位、杀父害母的人。提婆达多则是出佛身血,屡次想尽办法伤害佛陀,分散佛陀的僧团,可后来却事与愿违,以失败告终。

所以说,人心一旦被名利牵制,将造成不堪设想的后果。有智慧的人,在短暂的人生里,视荣华富贵如浮云、梦境,也如草上的露水;而愚痴者则被权势名利所迷惑。

就比如说释迦牟尼佛,他原是一个国家的太子,能享尽天下的富贵荣华,但是一个真正的智慧者所追求的却是纯真的人生,以及内心的觉性。

孔子曾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颜回家境极其贫困,但内心快乐无比,这种精神连孔子都不得不赞叹、折服。而在现实中,能做到这点的人少之又少,不过惟其如此,这类人才更值得人们钦佩欣赏。

一对夫妻年轻时共同创业,到了中年终于小有成就,公司净资产一千多万,而且发展势头良好。提起这对夫妻,商界的人都竖起大拇指,然而就在他们的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两人却隐退了。他们辞去了董事长、总经理的职务,将大部分股份卖给一个他们平时就很欣赏的企业家,将房子和汽车委托给好朋友照管,两个人潇洒地环游世界去了。消息传出后,大家都觉得太可惜,一些亲戚朋友也不理解,讽刺他们说:“年龄这么大了,办事却像小孩一样,那么大的家业说丢就丢,放着好好的老总不做,偏要去环游世界!”

在一些人眼里,这对夫妻从此以后再也体验不到当老总的风光及大把大把赚钱的乐趣了。其实,环游世界一直就是这对夫妻的梦想,他们抛弃虚名浮利得到了生活的真正乐趣,名利被他们看做是生命的修饰物,而不是人生的最终目标。

一个人若抱持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那么面对生活,他也就更容易找到快乐的一面。如此,他就能在纷繁的世界里,在自己的心中,构筑一片宁静的田园。

红尘禅语:赤松领禅师写过一首禅诗,其中有这样两句:“不恋龙门路,清音出梵宫。”意思是说,真正的快乐与金钱、地位没有直接联系。人类的烦恼多半来自对名利的追逐,若身陷追逐名利的繁杂事务中,即使地位显赫,也没有快乐可言。人们常说:“富不过三代人。”可见富与贵并不是永恒的,只有在名利的旋涡中寻回单纯的自己才是最明智的。

别让物欲妨碍快乐

乐趣的来源,并不需要依靠物质和虚伪的荣耀。不合理地、非法地、不择手段地得到富贵是非常可耻的事,这种富贵对人们来说等于浮云,聚散不定。明白了这点,自然可以不受物质、环境、虚荣的惑乱,从而建立自己的精神人格。

有一次,净空禅师在香港讲经。

期间,他遇见一位有很多金银珠宝的居士。有一天,居士拉着禅师前往银行,想让禅师见识见识他那些放在银行保险柜里的珠宝。

到了银行,经过层层鉴别,再由守卫送到保险库,打开保险箱取出金银珠宝。这时禅师说:“这是你的呢?你就这么一点点吗?”

听了这话之后,居士心里很不痛快。他有那么多的财产,禅师居然说不是他的。这些珠宝居士不敢拿回家,怕被小偷盗走;不敢戴在手上,怕被人抢去。所以,他只好放在银行保险柜里,一个星期去打开看一下。

这时,禅师说:“如果这样算自己的,那香港所有银楼都是我的。为什么?我到那里,叫人拿出来给我看看、摸摸,好!收起来,给我保管好。这与保险柜里的金银珠宝有什么两样?也不敢戴,也不敢放在家里,怎么能算是自己的呢?”

每个人在拥有丰富物质的那一瞬间能够感觉到满足,但是之后因为拥有而产生的恐惧感会一直存在。所以,有时候拥有太多的东西反而会成为一种不必要的负担。

从前,有个山民靠打柴为生,他长年累月地辛苦劳作,仍改变不了困顿的局面。他自己也不记得曾在佛前烧了多少炷高香,祈求佛祖降临好运,帮他脱离苦海。

佛祖果然慈悲,有一天,山民无意中在山坳里挖出一个百十来斤的金罗汉,转眼间他就过上了从前做梦都无法梦到的生活,又是买房又是置地。而他的宾朋亲友一时间竟多出十几倍,从四面八方赶来向他祝贺。

可是这个山民只高兴了一阵,继而犯起愁来,食不知味,睡不安稳。

“偌大的家产,就是贼偷,一时也不能偷个精光,看你愁得像个丧气鬼!”他的老婆劝了他几次都没效果,不由得高声埋怨起来。

“你一个妇道人家怎能理解我的愁事呢?怕人偷只是原因之一啊!”山民叹了口气,说了半句便很懊恼地用双手抱住头,又变成了一只闷葫芦。

“18尊罗汉我只挖到了一个,其他17个不知在什么地方?要是那17个罗汉一起归我所有,那该有多好啊!”这才是他犯愁的最大原因。

在人的一生中,要学会合理地控制自己的欲望,这样才能够生活幸福。如果贪得无厌,陪伴自己的将只有痛苦,并且贪欲与痛苦是成正比的。

红尘禅语:弘一法师说:“不为万物所动之谓静,不为外物所实之谓虚。”一切多余的物欲实则都是累人的外物。幸福与物质无关,不生病,不缺钱,做自己爱做的事,就是幸福的生活。

宁静致远,无欲则刚

刚强与否如何界定?一个人有欲望是刚强不起来的,碰到你所喜好的,就非投降不可。人无欲则刚。东云禅师说,“人到无求品自高”,要到一切无欲才能真正刚正,才能真正作为一个大写的人屹立于天地之间。

拉尔夫是一位国际著名登山家,他曾经在没有携带氧气设备的情况下,成功征服了多座高峰,这其中还包括了世界第二高峰——乔戈里峰。许多登山高手都以不带氧气瓶而登上乔戈里峰为第一目标。但是,几乎所有的登山好手来到海拔6500米处,就无法继续前进了,因为这里的空气变得非常稀薄,几乎令人窒息。因此,对登山者来说,想靠自己的体力和意志,独立征服8611米的乔戈里峰峰顶,确实是一项极为严峻的考验。

然而,拉尔夫却突破障碍做到了,他在事后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说出了这一段历险的过程。拉尔夫说,在突破海拔6500米的登山过程中,最大的障碍是心里各种翻腾的欲念。在攀爬的过程中,任何一个小小的杂念都会让人松懈意志,转而渴望呼吸氧气,慢慢让人失去冲劲与动力,而“缺氧”的念头也会开始产生,最终让人放弃征服的意志,不得不接受失败。

拉尔夫说:“想要登上峰顶,首先,你必须学会清除杂念,脑子里杂念愈少,你的需氧量就愈少;你的欲念愈多,你对氧气的需求便会愈多。所以,在空气极度稀薄的情况下想要登上顶峰,你就必须排除一切欲望和杂念!”

山高人为峰,无求品自高。

排除一切欲望和杂念,才能保持身心安定、清净、祥和。身心清净,没有欲望和杂念的干扰,能量的消耗就会降到最低。

一位高僧和一位老道,互比道行高低,相约各自入定以后,彼此追寻对方的心究竟隐藏在何处。和尚无论把心安放在花心中、树梢上、山之巅、水之涯,都会被道士的心于刹那之间追踪而至。他忽悟因为自己的心有所执著,才会被找到,于是便想:“我现在也不知道自己的心在何处。”随后进入无我之乡,忘我之境,结果道士的心就追寻不到他的心了。

超然忘我,放下得失之心,不苦苦执著于自己的失与得、喜与悲,便不会陷入欲求的痛苦中。

红尘禅语:慧律禅师说:“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方得花朵静静开。”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拥有一颗宁静的心,我们才能从容地面对自己的生活。很多时候,当我们处在困窘的处境中,似乎会有更多的渴望,然而,太多不切实际的杂念,往往是我们登上人生顶峰的最大阻碍。这时候,如果你能够让你的心平静下来,不受外界的干扰,那么你就可以得到你想要的一切。

同类推荐
  • 每天学点佛学智慧:不生气2

    每天学点佛学智慧:不生气2

    慈悲没有敌人,智慧不起烦恼;尽心尽力第一,不争你我多少。嗔心起时要思员,熄下怒火最吉祥。必有容,德乃大;必有忍,事乃济。以虛养心,以德养身;涵容以待人,恬淡以处世。
  • 宗教与民族问题研究论集

    宗教与民族问题研究论集

    民族、宗教问题很敏感,民族、宗教工作很重要,民族、宗教关系很重大,一句话,民族、宗教无小事。
  • 法眼宗研究

    法眼宗研究

    《法眼宗研究》论著主要对法眼宗的形成发展、禅学思想内容、宗风特色、衰落原因等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和细致的研究。论著分为两大部分:一是前言部分,对选题缘由、法眼宗的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思路和方法等方面进行了介绍和说明;二是论著的正文部分,共分五章。第一章,探讨了禅宗传衍与法眼宗的形成问题。第二章,探讨了法眼宗的传播发展与区域分布及其现当代传承。第三章,主要对法眼宗最为重要的禅学思想理论进行了研究。第四章,主要探讨了法眼宗的宗风特点。第五章,在唐宋政治、思想和文化的整体背景以及禅宗自身发展走向衰落的趋势下重点探讨了法眼宗衰落的主要原因。
  • 一口气读懂道教的故事

    一口气读懂道教的故事

    本书以道教体系为逻辑,以道教神仙、人物、宗派、典籍、名山、道观为点,以图文互注的编排形式叙述道教的故事,详解道教文化。
  • 了烦脱俗:让生命圆满的方法

    了烦脱俗:让生命圆满的方法

    "这是一本精神修行指引书,告诉人们认清人生的本质,从俗世烦忧中解脱出来,从而获得趋向人生圆满的方法。我们的人生充满了未知数:我来这个世界到底是干什么的?我的目标是什么?我在这个世界生存的价值是什么?活佛嘎玛仁波切告诫我们:我们每个人都具备可以开放的潜能。一个含苞待放的莲花和一个完全开放的莲花在本质上是一样的。人最不容易了解的就是自己。该是你的就是你的,越“聪明”越烦恼,一日三省吾身,为获得永恒的快乐而自我修养,达到心灵上的逍遥和自在。"
热门推荐
  • 校园王道:别样花美男

    校园王道:别样花美男

    哪有一个学校不喜欢女生进,有那么性别歧视的?不让进,还偏要进了。肖一辰看了一眼圣夜学校官网,兴趣浓浓。水水干掉学生会的那群中看不中用的欧巴们,大摇大摆地进了圣夜。但是谁又知道那个彪悍的花美男就是个女神级妹纸呢?
  • 重生之爱上安以墨

    重生之爱上安以墨

    如果说沈芳的前世是灰姑娘和白雪公主的合集,只是在奔向大结局的途中GAMEOVER……那么重生后的沈芳就是白鹤报恩和大灰狼与小白兔……只是沈芳不是白鹤,也不是小白兔……
  • 鹿晗,别来无恙

    鹿晗,别来无恙

    她爱他,可是,他却爱着另一个她她恨她,对谁好都不会对她好,后来,他开始注意这个一直守候在他身边的她..............
  • 鹿校草是人间理想

    鹿校草是人间理想

    【已完结】近日,一则街头采访迅速走红网络。采访中,主持人问:“请用四个字形容一下你的男朋友。”纪绾笙看了看身旁的男人,笑靥如花:“人间理想,另外,他不是男朋友,是老公”*自从见到鹿辞的第一眼,纪绾笙就知道,她完了,完的很彻底。她对那个总是带着温柔笑意的少年见色起意……哦不,一见钟情了。纪绾笙:“学长,我感觉你有点眼熟,很像我认识的一个人。”鹿辞:“哦?像谁?”纪绾笙:“我男朋友!”【超甜!超宠!超暖!!!】 书粉群:733512460
  • 重生之瞭望

    重生之瞭望

    不买彩票,不懂歌曲,不拍电影,不会剽窃,这是一个常人普普通通的重生历程。在重生的第一个晚上,吴梵给自己定下了目标1.坚持锻炼身体,至少要有八块腹肌2.学习一门乐器3.当一回兵4.考上一所大学5.掌握一门外语6.坚持一项运动
  • 念时光流逝

    念时光流逝

    4年前,在山林的一个别墅内发生了一起密室杀人案,死了2男一女,在今年底才被游客发现并报警,真相随着时光流逝是否能破案?(纯属虚构)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突破自我缺陷

    突破自我缺陷

    具有猜疑性格缺陷的人,如果不能及时、主动地矫正自己的性格缺陷和心理障碍,则会因环境变化、人际关系紧张、工作生活不顺心,加上激烈的精神刺激等因素,而诱发为精神疾病,甚至对家人和社会造成损害。
  • 快穿之繁梦

    快穿之繁梦

    “你恨吗?”“怎会不恨……”“如果给你一个机会,你愿意杀了他吗?”“杀了他?不,我要他活着,我要他求生不得求死不能!”“你把你的灵魂交给我,我赐你新生,你可愿意?”“……好……”
  • 梦溯民国之旅

    梦溯民国之旅

    民国时期,烽烟不断。文人墨客之间暗讽言喻针锋相对…在这个黑暗混沌的社会,仿若没有光没有温度,有的人堕落,有的人麻木,有的人奋起反抗,有的人与狼相伴。但她,仿佛是这个世界中格格不入的天使,于黑暗之中奋力拉起了多少双无助迷茫的手。你看,乌鸦无所畏惧地穿越天际,人们笑它丑陋平庸,它笑人们愚昧且不知如何在孤独与黑暗之中忍辱负重。”少女轻轻地笑着,杏眼中流动繁星般的光,“它们,也许是太阳的后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