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9679300000050

第50章 学会做自己的主人

问:我学习打坐已经六年了,可腿还是疼,请问有什么方法可以帮助过这一关?

师:练腿子没有什么好方法,就是需要时间。明心见性、开悟成佛和腿子没有多大关系。但要转变这个色身,腿子功夫必须练出来。出家人要有一副好腿子。在家人就不应该在腿上下太多工夫。

修行修的是心态,是思想的提升,观念的转变。静心并不是非要通过盘腿打坐、念佛、观想、持咒才能达到,通过其他方式同样可以。比如一个走钢丝的人可以随时进入状态。每个人静心的方式都不同,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一个打字员在打字的过程中,注意力是非常集中的,只要一打妄想就会打错字。如果你让他打坐静心,可能他的妄念会更多。打字非常熟练的人可以一边打字,一边和旁边的人说话,这就是一心多用,由有意识进入无意识。

刚开始学习静心的时候,应该先将散乱的心收回来,由起初的多心多意变为三心二意,再由三心二意变为一心一意。当你能长时间保持一心一意,就可以达到全心全意,进而达到无心无意,这时候你就可以一心多用了。也就是先将一万颗散乱的心变成一颗心,再把这一颗心分散为千千万万颗,这就是所谓的千百亿化身。很多人看似一个完整的人,实际上他的心并不完整,已经飞出去好几分,只有一部分在他的身体里面,这就叫做“魂不守舍”。这样的人做事效率很低。只有一个魂魄健全的人才可能有智慧,才能在专心致志的情况下高效率地工作。

很多法师和信徒都有一边念佛一边做事的习惯,比如一边切菜一边念佛,一边走路一边念佛,一边织毛衣一边念佛……可是有几个人有一心多用的能力呢?能一心一意地把菜切好就已经很不错了,能一心一意地织毛衣就已经在道里了。一心一意地织毛衣和一心一意地念佛,一心一意地打坐有什么区别呢?耍杂技的人通过走钢丝达到的一心不乱,和我们通过打坐、持咒、观想达到的一心不乱有什么区别呢?只是用不同的方法达到了同一种效果。就像赚钱一样,途径很多,每个人赚钱的门路都不一样,从事各行各业都可以赚钱,但结果是一样的——都赚到了钱。但是赚到了钱并不是目的,让自己和家人过上美好幸福的生活,利益他人,为社会做贡献才是目的。同样,通过念佛、观想、走钢丝、练武等等达到一心不乱也不是目的,开悟、了生死、成佛作祖才是目的。但是,只有达到了一心不乱,你才有本钱说:“我想开智慧,我要成佛,我想去东方琉璃世界,我想去西方极乐世界……”如果没有修出一心不乱,没有开智慧,你哪有本钱去西方或东方呢?法门只是一种手段,通过这个手段达到一种效果,获得一种资本,这个资本就是一心不乱。

盘腿可以转变这个肉身,让我们身心健康,长命百岁。可是又有几个人能转变这个色身,让自己身心健康,无病无痛呢?恰恰相反,很多人本来身体还可以,一盘腿却盘出一身病。为什么?有两个原因,一是禅坐的方法不正确;二是还没有通过盘腿突破身心,达到一个高的层次。所以即便盘腿,病痛仍然很多。只有通过盘腿,禅定功夫达到相当高的层次,突破了疾病,才可能去病延年,身心健康。

通过盘腿最容易检验出一个人身体健康的程度。如果一个人的身体不健康,盘腿到某个阶段,身体的隐疾就会显发出来。这些病症并不是因为盘腿而产生的,而是通过盘腿有了一定禅定功夫,把身体隐藏的宿疾唤醒了,并分批释放出来,使这些宿疾不会因为累积到一定程度突然爆发而导致无药可治。随着禅定功夫的提升,病气慢慢释放出去,身体也就慢慢痊愈了。刚开始盘腿打坐隐疾是不会显发出来的,只有禅定功夫达到了相当高的层次才可能。当禅定功夫达到一个更高的层次时,身体会很健康,不会再生病。但是陈年宿疾想通过盘腿转化掉比较困难。身心不够放松,盘腿的时间不够,身体的宿疾是没办法显发出来并释放掉的。如果一个人身体的阳气很足,即便有些小毛病也会化解掉。我们身体的阳气是怎么失去的呢?是因为风寒和风湿。当身体不舒服,气血虚弱时,风寒风湿就容易侵入身体。当它潜伏在身体里面时,阳气就会逐渐减退。阳气一减退,就给了病灶一个滋生的机会。一个人通过盘腿入道以后,体现在身体上最明显的一个标志就是身体的阳气很足。当阳气很足时,就能百病不侵。

为什么修行人要早睡早起呢?因为在子时身体会进行一次阴阳交合,这时候身体必须彻底放松,才有助于阴阳交合。当身体内在的阴阳交合以后,会和大自然再进行交合。而早起的原因是身体的阳气在卯时开始生发,如果这时候还躺在床上,就会阻碍阳气的生发,阳气就会被抑制。所以早睡早起有利于身体阴阳的交合和阳气的生发。

打坐时不要给自己强加任何意念。观想头部如莲花苞打开时不要引导气血往上冲,只是观想头部像一朵莲花打开,头部以下的身体变成了莲花杆,同时意念从眉间往外看。我们通常说“一目了然”,这个“一目”指的就是我们的天眼。当天眼打开以后,就能看透法界内外,对万事万物就了然于胸了。

如果静坐时身体没有放松,绷得很紧,意念又过多地放在头顶并往上导引,头就会很痛,血压就会升高。所以静坐时身心一定要放松,越放松,气血下沉得越好。为什么中老年人会得高血压呢?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身体虚弱,气血往上升,沉不下来,所以血压就升高,头就晕。当元气很足,身体很健康时,气血自然就往下沉。身体越好的人,气血越往下沉。气血越虚的人,气血越停留在头上,沉不下来。所以越是身体好的人打坐越容易静心。越是身体虚弱的人越容易散乱,因为元气集中不起来,沉不下去。当身体虚弱时,气血就往上浮,憋在胸腔里,身心就焦躁,就想说话,而且会说个不停,不说就难受。越老、身体越不好的人越爱说话。因为通过说话可以把胸腔里的气释放出去。当身体健康,元气充足时,气沉在下面,就不想说话。这就是老年人话多,年轻人不爱说话的原因。所以要想把气凝聚起来,使它充足,首先要把气沉下去,少说话,尽量不说话,把嘴巴闭上,乃至心念都不要动。有些人虽然不说话,但内在非常热闹,像开运动会一样,六根内摇,内心在不停地自言自语,这比他说话消耗的元气还要多。如果一个人的心念很少,内在很清静,他的身体会非常强壮,精力会非常充沛,做事不会疲劳。即便有时候有些疲劳,只要心静一静,坐上半个时辰,就能迅速将六根关闭,身体的能量很快就得到补足,疲劳很快就消除了。

一个智商低下、魂不守舍的人,他的眼神是游离的,眼睛是暗淡无光没有神采的,不犀利,也没有穿透力。当一个人修禅定修到入流亡所时,他的眼睛就像猫头鹰的眼睛一样,晚上看上去炯炯有神,目光犀利,很有穿透力。白天他的眼球也是乌黑发亮,眉宇间散发着一种英气。和别人最明显的区别,就是他的声音和脸上的饱满度。如果你遇到这种人,一见面你自然就能感觉到这些。一个修行人必须经历这样一个过程,否则就是一个只有房舍,没有主人的人。只有人在哪里心在哪里,才有资格谈修道。只有训练到身心合一,坐禅才能入门。

专注做事产生的禅定是一种心灵的获得与超越。而通过盘腿产生的禅定,不仅心灵可以得到超越,连色身都可以得到转化。但是每个人的身份、所处的环境、所具备的条件不一样,如果两方面都能获得当然最好,如果只能求其一,就要看我们的身份和所处的环境了。比如出家人两者都可以得到,而在家人只能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在过去,出家人是必须转变这个色身的。

为什么过去很多出家人没有明心见性,大彻大悟,却炼成了金刚不坏之身;而有相当一部分在家菩萨虽然明心见性,大彻大悟了,他们的肉身却留不下来呢?就是因为这些在家菩萨的腿上功夫不够,色身转化不了。那些出家人虽然腿上功夫够,色身转化了,但由于缺乏历练,心性没有彻底转变,所以不是究竟的明心见性,大彻大悟。

一个不了解自己,尤其不了解自己缺点的人,是一个愚昧无知的人。一个了解自己的缺点却改变不了,主宰不了自己身口意的人,是一个懦夫。一个成功的人,首先要能主宰自己的身口意。对自己的身口意能把握几分,在事业上就能成就几分。一个管不住自己身口意的人,凭什么获得别人的信任和重视,以什么来为人处事,拿什么来和人交往?一个不知道自己在想什么、说什么、做什么的人,能干什么?这样的人,他所谓的虔诚一定是假的。修行人的内心必需细腻到对自己的言行举止和每一个起心动念都清楚明了。

现在很多人都知道学佛要看破、放下、知足、随缘、不执著,却不知道这是何等高的境界!只有走完了整个过程,达到四禅八定以上,才有资格说这些话。一个刚开始学佛的人哪有资格说这样的话呢?实际上“执著”本身就是耐力、胆识、魄力、专注的体现和证明,也是一种责任心的体现。“放下”则是不负责任的表现。我不是经常说一个有本事、有责任心的人,任何时候都是提起来,不会放下。往往是那些没有责任心、没有能力的人,才把“看破、放下”挂在嘴边吗?一个学佛的人,或者一个在世间上有所作为的人,如果没有多年忘我的执着,怎么可能成就呢?没有多年把自己的身心完全抛开的忘我精神,无论世间法还是出世间法都不可能掌握。一个修行人最重要的是要执着,要专注,要一心一意,要把握住自己的身口意,做自己的主。

学佛的人经常提到“无我”,对佛门里的这个“无我”,你们是怎么理解的?

2010年10月24日

同类推荐
  • 红尘禅影1:我用《红楼梦》讲《坛经》

    红尘禅影1:我用《红楼梦》讲《坛经》

    《坛经》诞生于唐朝,是禅宗标志。《坛经》的诞生是一场奇遇,他是中国文化的奇葩。本书简单讲述《坛经》中的大唐文化,从文学、哲学、历史三个方面讲佛教归化中国,在唐代圆满融入中国文化。这段融入,使中国文化更具魅力。在文学方面:“坛经偈”影响了唐诗,反映了唐代禅诗传统,还影响了《红楼梦》的诞生,本书即用《红楼梦》的内容、情节及人物讲解《坛经》的奥妙。
  • 道教简史

    道教简史

    本书分十四章,以时间为序,介绍了道教出现的基础和背景,探讨了从汉至清道教的发展变化及各时期的特点,简明扼要地勾勒了中国道教的发展历史,深入浅出,雅俗共赏。其中,作者对道家与道教的关系、道教起源等诸多问题有独到的见解,资料详尽,有理有据,极具说服力。
  • 佛教常识

    佛教常识

    本书是一本启蒙、启智的佛教入门书,也是教育普通大众修身养性提升自我的一本有益书籍。
  • 当代宗教冲突与对话研究

    当代宗教冲突与对话研究

    本书分当代宗教冲突研究、当代宗教对话研究、中国宗教的和谐传统与现代价值3编。具体包括:阿以冲突与宗教因素、海湾教派冲突和黎巴嫩内战等内容。
  • 未来的男女

    未来的男女

    本书是计划中的星云大师套书“人间万事”中的第四册,是台湾星云大师目前仍在《人间福报》“人间万事”专栏连载的部分短文集结。该书有别于过去传统佛教读物的写作手法,是一种完全应世的、软性的文章。风格情形,朴实有味;取身近物,道不远人,体现出很强的人间性和普遍性。该书从最普世的角度谈人生和社会,文字简洁清新,没有不合时宜的政治倾向,更无狭隘的宗教习气,实有益于世道人心,有益于和谐社会建设。
热门推荐
  • 温润若玉

    温润若玉

    温祈对程婼一见钟情,却被拒绝,在缘分的帮助下与程婼再次相遇,陪伴程婼从高中到大学一直到永远。程婼在感情方面很慢热,但遇到了心机深重温祈,从一开始就计划怎样获得程婼真心。任人山人海,我依旧长心不改。无虐点,都是初恋,平淡甜蜜,青春
  • 天宇大荒行

    天宇大荒行

    天宇大陆,蛮荒小村里的小小少年郎,看小家伙一步一个脚印慢慢成长,走出大荒
  • 唤天记

    唤天记

    有一种寂寞叫做求败。有一种变态叫做不败。穿越的人士们总是有着这样或那样的不甘、这样或那样的不爽。艾霆云的穿越也许是最痛苦的,他不是小人物、却胜似小人物。他尝过痛苦,却无法领悟众生的痛苦。当然了,艾霆云猜测……那仅仅只是因为自己不是唐僧罢了。
  • 末世之小萝莉养成计划

    末世之小萝莉养成计划

    我发誓,我对天发誓,我真的只是玩了个游戏而已啊!怎么世界都被玩坏了?“大叔,那些视频里穿的好少的姐姐是干嘛的啊?”“呃,他们是老师。”“那我以后能像他们一样吗?”“......”教育孩子,要从小抓起啊!(新人新作,多多支持,多多包涵。)
  • 爱情辐射线

    爱情辐射线

    青春是场被狗咬或者咬了狗的旅行。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以小人之心夺女儿之情

    以小人之心夺女儿之情

    天雅国太子楼修雅出生时被卜算出十八有一情劫,重则众叛亲离。从此,楼修雅就冷血无情,不仅对对女子,连对男子也是冷淡,唯恐让自己陷入情网中。在他以为安然无事的时候,独孤淳的出现让他乱了心。……“你还是寻相似身形的女子为妻吧,我们并不相配。”独孤淳一脸无奈看着楼修雅“我心虽小却装满都是你,我绝不会放手。”楼修雅一手紧抓独孤淳大腿的衣摆,仰着头,一脸坚定地对她说。……后来的后来…一个身高一米八五的男子站在孤独淳面前,双手把她襄入怀中,用力抱紧。嘴凑到独孤淳耳旁轻语:“十八以前,我怕劫;十八以后,我不惧。因为你,我愿众叛亲离!”这是一个女儿国国王和小人国太子的故事。古灵精怪酷女王×傲娇舔狗小太子
  • 此去经年无期

    此去经年无期

    他为她亲手叠一千个星星,唯一的愿望是一辈子可以在她身边。第一次分开,她无法独自承受层层打击,向现状妥协。第二次分开,他苦苦哀求,可她被迫,再次妥协。第三次分开,是彻底的分离,他说:汪晨,16岁开始,我最爱的便只有你一人,我们似藤蔓缠绕挣扎多年,还是这种结局,从今以后我不想再执念下去。她一直在逃离,避开一个沼泽,掉入一个深渊。逃出深渊,掉入下一个枯井。而这次,她愿意独自待在高深的枯井,换他安稳一生.....
  • 洪荒称霸

    洪荒称霸

    洪荒,王晨道“巫妖大战,洪荒破碎,吾今日划分人间界,修罗界,仙界,冥界,魔界,佛界,妖界,神界,圣界。高界不得随意插手低界之事情,也不许各界逗留人间界”人族兴,王晨道“轩辕人皇,以后要是你族中有一名叫轩辕灵儿的女子,还请代我照看好她。”都市,王晨道“轩辕灵儿,我等候数亿年,终于可以见到你了,你要等我。”主角无敌也有敌,从洪荒到都市由麋鹿金山带你看到不一样的洪荒与不一样的都市。
  • 无敌丹道

    无敌丹道

    穿越到异世的天才少年突然陨落,却意外得到了系统,经历了深渊之火的淬炼成为一代丹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