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谓“欲成事,先做人”,无论在什么时候,我们都要秉承先做人、再做事的原则。因为如果做人上有所欠缺,做事上也难保没有缺陷和不足。做人简单一点,无争一点,谦和一点,……这样更利于成就大事。
平常心——放低你的心
平和的心态,能够经得起顺境与逆境的考验,得意时不忘形,失意时不在意;成功了,要警醒自己“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失败了,就告诫自己失败为成功之母;在哪里跌倒了,就勉励自己从哪里爬起来。心无大喜,亦无大悲;没有大起,也没有大落,心静如水。
保持平常心,你便能以低姿态积极地面对生活,这是低姿态做人的根本。如果你心中平常,面对生活的一切时,你就能泰然处之,既不会受到任何伤害,也不会害怕。下面的故事就很好地体现了平常心的益处。
放牛出身的徐达,戎马一生,为明朝的建立立下了赫赫战功,深得朱元璋的器重,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谋将。徐达之所以能有如此辉煌的成就,除了他的刻苦努力外,最重要的是他深谙为人处世之道,无论作出了多大的贡献,既不邀功也不请赏,把自己看做平凡之人。他懂得不管自己官有多大,本领有多大,他都要低姿态做人,摆正自己的位置,所以他才会得以善终。假如他像居功自傲的韩信那样,不知收敛,朱元璋也不会如此放心,定会将他杀之以除后患。
可以说徐达圆满的一生,与他的平常心,与他的低姿态做人有很大的关系。如果他凭借自己的贡献或才能,恣意妄为,飞扬跋扈,心怀不轨,完全不知放低自己的姿态,可想而知他也定会被朱元璋除掉。因此,低姿态做人无论是在官场、商场还是政治军事斗争中都是既可攻又能守的处世之策。也就是说,做人不管你的权势有多大、地位有多高,你都要保持平常心,低调做人,这样你的人生才不会有太多阻碍,变得顺利。
平常心,既积极主动、尽心尽力,又顺其自然,不苛求事事完美,是一种从容淡定的自信心。不管你是什么人,也无论你身居何位,都需要保持一颗平常心,否则,容易心生傲慢、急躁,甚至失控,进而影响到你和他人之间的关系,即便是无意或者是出于一片好心,也难以被人们接受。也正是因为你缺少平常心,你周围的同事、朋友、邻里才会讨厌你、远离你。保持平常心以戒骄戒躁是做人的重要一课,是低调做人的关键所在。
其实,许多人就像生活在“高压锅”中,有的人承受不了高压,选择了退缩;有的人学会了坚韧,扛起了生活的重担。学会坚韧的人往往是拥有一颗平常心的人。这不仅是一种心性的修养,更是一种道德的修养。一个人的心态决定着他的人生,保持平常心可以让人懂得如何与他人交往,如何掌握人生的主动权,而不会迷失自我。
无论是在生活还是在工作中,都要拥有平常心,如此才能更好地与他人沟通,才能不因一时成功而得意忘形;不因一时失意而自暴自弃、丧失信念;不因环境的改变而惊慌失措、自乱阵脚。无论条件如何变化,都能一如既往地充满希望,始终如一地坚持自己的信念、追寻自己的梦想……
清心寡欲,才能领略生活的快乐
《小窗幽记》里曾讲道:“清闲无事,坐卧随心,虽粗衣淡饭,但觉一尘不淡;忧患缠身,繁扰奔忙,虽锦衣厚味,亦觉万状苦愁。”的确,人生应该有一种宁静致远的境界追求。顺其自然,想坐就坐,想躺就躺,随心所欲,在这种状态下,就算是布衣粗饭,也会觉得闲适安逸,不会因日常凡俗之事而不安;相反地,那些欲望过多的人,即使锦衣玉食也会由于患得患失、烦恼缠身而痛苦万状。
清闲自在,坐卧随心,便是“清心”。从心理学上说,清心就是一种没有“心机”的心理状态。它是与“有心”的生活态度相对的。所谓清心就是指不动情绪、不执著,恬淡而自得,依照自己的本真去待人处世。
由此说来,清心也是一种生活之道。依照老子“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的观点来衡量,清心的境界远在德、仁、义之上。清心中蕴涵着童真、活力与快乐。
《菜根谭》里也谈道:“此身常放在闲处,荣辱得失谁能差遣我;此心常安在静中,是非利害谁能瞒昧我。”也就是说,置身在悠闲的环境中,对荣华富贵与成败得失就会看得很淡;只要自己的心灵保持安宁和平静,就会将人世的是非曲直看得清楚。
一对年轻的美国夫妇,在假期外出旅游。从纽约南行,来到一处幽静的丘陵地带,在这人迹罕至的小山旁边,竟然发现了一个小木屋。
门前坐着一位老人,丈夫走过去问道:“老人家,你在这荒无人烟的地方居住不觉得孤单吗?”
“你说孤单?不!绝不孤单!”老人说。老人停了停,又接着说:“我观摩青山的时候,青山赐予我力量;我凝望山谷的时候,在植物的叶子上看到无数秘密;我遥望蓝天的时候,看到云彩变化成各式各样的城堡;我听潺潺溪水的时候,仿佛遇到了与我交谈的知音;我的狗将头依在我膝上,眼神里透露着淳朴的忠诚。当夕阳西下时,孩子们跑回家里,虽然他们的衣服沾满尘土,头发也乱蓬蓬的,然而,他们的嘴上却挂着微笑。他们亲切地喊一声‘爸爸’,足以让我的心如饮甘泉一般甜美;闭上双眼,我会觉得有一双温柔的手放在我的肩头,那是我妻子的小手。无论怎样的困难和忧愁,这双手从不曾放弃支持我。我相信,上帝总是仁慈的。”
这对年轻夫妇听了,感慨万分,他们沉默了。
最后,老人强调说:“你说孤单?不,绝对不孤单!”
这位老人的生活看似平淡无奇,却是闲适安逸。想过平淡快乐的生活,就要超越繁华和诱惑,给自己的灵魂一份清心寡欲。这样,于己,如云彩一样的飘逸;于人,如湖泊一样的宁静。
故事中的老人便是达到了清心境界的高人。所以,他能清闲自在、坐卧随心,从平凡的生活之中,体会到了生活的情趣,过着简单而快乐的日子。
老子主张“无知无欲”,“为无为,则无不治”说的就是无为而治。老子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无,只有无才符合道的原则,“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在生活中,也有不少人常把“无为”挂在嘴边,但是真正能做到的却很少。不过,如果一个人处在忙碌之时,置身功名富贵之中时,不妨静下心来让形体和精神都闲适一下。倘若真能达到佛家所谓“六根清净、四大皆空”的境界,人生的荣辱得失、是非利害便不再重要了。也许,这种境界不是一般人能达到的,但是经常自我调节,可以避免陷入功名富贵的迷潭。
洪应明认为佛家的“六根清净、四大皆空”,不过是人生要豁达淡泊,降低欲望,把生活中的是非成败看得淡一些,从而让生活的快乐多一些。他在《菜根谭》中多次提到,人需要静观世事,做到身在局中,心在局外,这样就会客观地对待生活,才能不为外物所累,人间的种种现象也才能了然于心。
实际上,现代社会竞争激烈,人际关系复杂多变,各种压力使得人难以再享受生活的快乐。身在名利场中,不妨放慢一下脚步,审视自己的内心,把心放宽,调解自己的心境,清心寡欲,到那时你就会发现获得快乐是如此简单。
与世无争,简单也很快乐
许多人从小就有很多梦想,为了让这些梦想得以实现,势必要将能想得出的办法都用上。人性的贪婪也是无休无止的,小愿望的实现不足以让人心满意足,往往接二连三地派生出更多更大的欲望。整日为满足欲望奔走劳碌的人,终有一天会停下来反观自己,到那时他们也许会发现,与世无争的生活也是一种简单的美。
与世无争是有气度和修养的体现,集这两者于一身,让人不拘小节,对名利不争不贪;与世无争让人们心中多了一些内敛的韵味,含蓄中既有凛然正气也不乏侠骨柔肠;与世无争者有自己不同的表现方式,未必非要学古人“梅妻鹤子”,也不一定非得隐居桃园。只要我们觉得自己的生活自然而洒脱、从容淡定即可。
与世无争也是一种志向。人和人是不一样的,有的人一生浓墨重彩,经历过大起大落;有的人耕织劳作,笑对夕阳远山。轰轰烈烈是一生,平平淡淡也是一生。与世无争的人可寄情于山水之间,终日以花鸟虫鱼为伴,自得其乐。由于心境的不同,同样是明月繁星,有的人看见的是耀眼,有的人看见的则是刺眼。
与世无争不代表庸庸碌碌。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我们要拿得起放得下,做到“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那么,究竟怎样才能做到与世无争呢?首先就要控制好自己的欲望。
法国著名的哲学家卢梭认为,人们的欲望过于强烈,他说:“十岁时被点心、二十岁时被恋人、三十岁时被快乐、四十岁时被野心、五十岁时被贪婪所俘虏。人到什么时候才能追求睿智呢?”
活在世上,没有一点欲望是不可能的。我们除了有求生的欲望外,还有其他数不清的欲望。追求欲望,其实也是推动人类发展的动力。但是,在现代社会,过多的欲望也可能会给我们带来痛苦和不幸。
人们往往习惯把随心所欲当做自由的象征。其实不然,真正的自由在于能在生活中顺心顺意。关于自由,卢梭还说过这样一句话:“人的自由并不仅仅在于做他愿意做的事,而在于永远做他不愿做的事。”可见,自由也是需要付出代价的,每一种自由都是有限的、相对而言的。精神上的自由,通常取决于行为上的不自由。精神上自由了,我们才能保持超脱的姿态,抛开物欲自甘平淡,做事才能有条不紊、临危不乱。
其次就是要甘于“缩着活”。现代人把生活比作电视机,说“人得缩着活”,其实缩着活又有什么不好呢?与世无争的生活,表面上看起来虽然简单但是却很快乐。面对外界的变化时,他们能随时保持镇定,从容不迫、不惊不惧。即便物质的引诱大过天去,他们也能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做到心不动手不痒。要想活得轻松自在,就应该学学他们,不要总是被名利所累,因琐碎的小事而烦恼。这样度过一生,就不会有什么遗憾,当你回首往事时,能想起来的都是快乐、安宁和踏实。
我们不妨留意一下身边那些不甘平淡的人。他们完全失去了对物欲的控制,严重的甚至可能沦为阶下囚。假公济私者的下场可以想见,即便侥幸未被检举揭发,但终日如惊弓之鸟,随时提心吊胆,诚惶诚恐。试问,这样活着又有什么快乐可言呢?
甘于平凡与世无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拥有一颗淡泊的心,不是一句话就能做到的。这需要我们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将名利和地位置于身外,不让名利拖累自己,也不让世俗干扰到自己。毕竟,地位是临时的,荣誉是过去的,金钱是身外的,只有健康才是自己的。如果未能满足欲望,反而落下一身“名利病”,那就得不偿失了。
不要小瞧了这与世无争的做人之道,它能让你在别人视财如命的时候,保持一颗平常心,帮你抵抗“酒、色、财、气”等诸多欲望的诱惑,那时,你便会发现:宁静之中,心绪如秋水一样清澈,可以照见心性的本来面貌。安闲之中,从容不迫,才可以看清心性的本原之所在;淡泊之中,意念情趣谦和愉悦,才可以得到心性的真正体味。这才是人生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