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0104400000017

第17章 柳外弄好音

董小宛,金陵人(公元1624—1645)。名白,号青莲,南京教坊歌伎。

小宛出身于苏绣世家,苏绣,又是交早受到华夏民族青睐的装饰和工艺品之一,这里有必要说说苏绣:据西汉刘向《说苑》记载,早在二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吴国已将苏绣用于服饰。三国时代,吴王孙权曾命赵达丞相之妹以刺绣手法绣《列国图》。建于北宋时期的苏州瑞光塔和虎丘塔都曾出土过苏绣经袱,在针法上已能运用平抢、铺针和施针,是目前发现最早的苏绣实物。据有关史料记载,自宋代以后,苏州刺绣技法十分兴盛,工艺也日臻成熟。农村“家家养蚕,户户刺绣”,城内还出现了绣线巷、滚绣坊、锦绣坊、绣花弄,等坊巷,可见苏州刺绣之兴盛。清代是苏绣的全盛时期,可谓流派繁衍,名手竞秀,绣品分人物、宠物、花鸟、风景等等。皇室享用的大量刺绣品,几乎全出于苏绣艺人之手。据《清秘藏》叙述苏绣“宋人之绣,针线细密,用线一、二丝,用针如发细者为之,设色精妙,光彩射目。”

苏绣,是江南女孩一生中最美丽的情结。

董小宛出生于苏绣之乡,又成长于其父所开的小有名气的绣庄,小宛要强聪明,娇媚可人,冰清玉洁,自然是学得一手绝色女红,练得一手琴棋书画,能诗善文。小宛十三岁那年,父亲因患暴痢撒手人寰。小宛与母亲不愿在城中继续住下去,睹物思人,倍感伤心。于是花了一笔钱,在半塘河滨筑一幽室,带着女儿小宛在乡下过一种田园幽居生活,绣庄生意则全权委托伙计掌管。然而,两光年阴荏苒,由于明末朝廷腐败,枭雄四起,社会动荡不安,小宛母亲白氏打算关闭绣庄,收回资金以备随时逃难。然而,世事难料,当她们母女准备变卖绣庄,找一个僻静乡间过一种宁静的田园生活的时候,伙计交来的却是上千两银子的账单。白氏又气又急,终于病倒在床。

绣庄破产,庞大的债务、母亲的医药费、生活所需,等等、等等,一切重担如排山倒海,压在了十五岁的小宛身上,她仿佛从云端跌入了冰窟,一时间被冰冷的世界窒息了。

从小随母亲隐居世外的小宛,孤高自傲,哪里肯低三下四,仰人鼻息度日,无奈答应了别人的引荐,来到南京秦淮河畔的画舫中卖艺,改名小宛。小宛容貌秀丽端庄,气质超凡脱俗,尤擅抚琴,与柳如是、陈圆圆、李香君等同为“秦淮八艳”。其诗词歌赋,琴棋书画的禀赋和素养,堪称一绝。因之,16岁的董小宛很快名噪画舫,传遍秦淮。

然而,喜欢幽静,酷爱山水的董小宛,却不得不以欢舞笑颜,抚琴歌唱面对寻芳而来的商贾和士大夫们,对于现实生活的失望和无奈,使这位年仅十六岁的少女病眼看花,以诗的形式吟哦心伤。《绿窗偶成》正是她十六岁的生活画面,也是这位十六岁少女,“病眼看花,独坐抚琴”的心声:“病眼看花愁思深,幽窗独坐抚瑶琴。黄鹂亦似知人意,柳外时时弄好音。”

那“知人意”的黄鹂,能否以它清丽的歌喉,为小宛唤来好运呢?少女情怀在春的明媚中,期盼拥抱柳外黄鹂“弄好音”的美丽幻想,究竟会是怎样的好音?小宛赋予那“好音”无限的遐想;善良、聪慧、纯净得如晶莹露珠的女子,就是如此富于幻想,在幻想中慰藉自己飘零于尘埃的心魂。动荡的社会,龌龊的现实,世俗的炎凉,并不能够使她青春萌动,生机勃勃的心寂寥,沉没,陨落于万丈尘埃。即使是“病眼看花”时,她也要看出花朵之外的明艳,以及那诱惑她乐观生存的柳暗花明来。这就是别具一格的绝色才女——董小宛的处世之道。

董小宛辗转于秦淮,以歌舞诗书谋生存,时间如流水,冬去春又来,然而,岁月的年轮总是不留情面地向前碾压,且是永远的单行道,单程车,一去不返,小宛以歌舞谋生已两年有余。这期间,无论画舫老鸨怎样责备,客人怎样故意刁难,她都忍耐的态度要求自己,即做到坚守自己为人处事的底线,又不给老板找为难。就这样,小宛自从遁入画舫卖唱的一天起,她就遵循母亲的嘱托:坚持卖唱不卖身,将来找一个好人家嫁出去,才女孩子一辈子的根本大计。

岁月蹉跎三五载,小宛终于遇到了自己生命的另一半——冒襄,且一见如故。冒襄对小宛的才华人品盛赞不已,小宛投桃报李,以积极乐观主动的生活态度与冒襄往来,他们诗书酬唱,举案齐眉,小宛与冒襄的结合,被人们称为“人间仙侣”。这一雅称,除了他们郎才女貌之外,还有另一层意思——小宛与冒襄结合之后,与冒襄的母亲、妻子都相处十分融洽,他们的生活充满诗情画意。闲暇时,小宛与冒襄常坐在画苑书房中,泼墨挥毫,赏花品茗,评论山水,鉴别金石。于是,就有了前面说的“人间仙侣”之雅号。

小宛初进冒家,看到董其昌模仿钟繇笔意为冒襄书写的《月赋》,她非常喜爱,往往已有闲暇,就拿来细品笔墨意蕴,着意临摹。单单临摹这一副字,她又觉得单调,不过瘾,就常常找来钟繇的字帖临摹,后来又认识到钟繇的字体稍稍偏瘦。后来在一次不经意间看到钟繇的《戎辂表》一文,钟繇在此文中将关羽称为贼将。关羽是东小宛及其敬仰的英雄,也可以说是她董小宛崇拜的偶像级人物。你钟繇算什么?竟敢对关将军不敬?董小宛一气之下,把临摹钟繇的字全部销毁,当然也包括字帖。从废了钟帖之后,小宛改学曹娥碑,每天几千字,从不停歇。没过多久,就练得一手积各家所长的绝妙书法。小宛画作小丛寒树,笔墨楚楚动人,15岁时的作品《彩蝶图》以及题词,也堪称艺术精品,现收藏在无锡市博物馆。

到如皋后,小宛保持了对绘画的特殊爱好,时时展玩新得长卷小轴,或家中旧藏;喜欢旖旎山水的董小宛,处处彰显出一个优雅绝色女子的特色,乐观向上的情怀和诗情画意的生活情趣。才女从来不乏赞美者,关于小宛的文字很多,清代诗人、画家吴伟业题董白小像诗,对她游历黄山作了描述:“钿毂春浇斗画裙,卷帘都道不如君。白门移得丝丝柳,黄海归来步步云。”冒襄也在他的著作《影梅庵忆语》中,洋洋四千言,回忆了他和董小苑缠绵悱恻的爱情生活。

董小宛才貌绝佳,处世乐观积极,热情好学,在当时,自然不乏仕宦子弟,文人才子追求。然而,小宛对冒襄却是一见钟情,赞叹冒襄为奇人。之后,便一心一意,只等冒襄这位真命天子的青睐。而冒襄却是心中另有其人,于是他们的结合就有了一个小小的插曲。

冒襄,崇祯十二年(1639)出身于一代仕宦之家。那年他乡试落榜,路过访半塘,与小宛首次见面。小宛对冒襄一见倾心,连称:“异人!异人!”然而,冒襄早已心仪于陈圆圆。一心向往着陈圆圆的冒襄于崇祯十四年(1641)两赴苏州,两次与陈圆圆相见。崇祯十五年春,冒襄三访苏州之时,陈圆圆已被强抢进北京,冒襄在失意之中再过半塘。是年秋季,冒襄第六次乡试,复社同人于秦淮画舫宴曲款待,此间再次巧遇董小宛。小宛向冒襄表示心意,并决心追随。这次相遇,小宛亲自送冒襄至镇江。

在此之前,冒襄从方以智、吴应箕、侯方域等人口中对董小宛之才貌早有耳闻,而小宛在名流宴集间也知道复社中有冒襄这样一位文采风流之俊杰。此次他们相遇,正是天作之合。才子佳人,终于珠联璧合。

冒襄与董小宛的结合,钱谦益功不可没。

钱谦益(1582-1664)字受之,号牧斋,常熟人。清初诗坛盟主之一,明末东林党领袖,官至礼部侍郎。后任南明弘光政权礼部尚书、清礼部侍郎。钱谦益开创有清一代诗风,文章亦名扬四海,号称“当代文章伯”。与吴伟业、龚鼎孳并称“江左三大家”。钱谦益与冒襄属世交,称冒襄为“淮海维扬一俊人”。钱谦益小妾柳如是,亦名列秦淮八艳。是年冬,钱谦益出白银三千两为小宛脱籍赎身,并买舟送行,附书说情。据记载:小宛于崇祯十五年十二月十五日夜晚抵达如皋,冒襄将她“居之别室”。第二年四月,正式纳为妾。其时董小宛二十岁,冒襄三十四岁。

小宛与冒襄结合以后,两人志同道合,极尽恩爱,卿卿我我,缠绵缱绻。

冒襄是个出类拔萃的风流才子,康熙年间,清廷开“博学鸿儒科”,下诏征“山林隐逸”。冒襄也属应征之列,但他视之如敝履,坚辞不赴。这些都充分表现了冒襄以明朝遗民自居,淡泊名利,不仕于清朝的心态和节操。冒襄缅怀亡友,收养东林、复社和江南抗清志士的遗孤;在水绘园增建碧落庐,以纪念明亡时绝食而死的好友戴建。随着岁月的流逝,冒襄已是垂垂暮年,生活穷困潦倒,只能靠卖字度日。他曾这样描述自己的晚年生活:“献岁八十,十年来,火焚刃接,惨极古今!墓田丙舍,豪豪尽踞,以致四世一家,不能团聚。两子罄竭,亦不能供犬马之养;乃鬻宅移居,陋巷独处,仍手不释卷,笑傲自娱。每夜灯下写蝇头小楷数千,朝易米酒。”

明代自万历以来已江河日下,特别是太监弄权,朝纲倾颓,已达登峰造极。面对这种危亡局势,有正义感的知识分子都在为朝廷的颓败而忧心。1636年,冒襄与张明弼结盟,参加复社,同陈贞慧、方以智、侯朝宗过从甚密,人称“四公子”。他们年龄相仿,志趣相投,或结伴同游,或诗酒唱和,或抨击阉党,或议论朝政,希望改革政治,挽救国家危亡。1639年由吴应箕起草、冒襄等复社140余人具名的《留都防乱公揭》,在当时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使得阮大铖、马士英等奸佞在南明的权力受到一定程度遏止。

公元1644年,李自成的农民军攻入北京,明亡;随后,清兵入关,建立大清国。南京的明朝旧臣建立了弘光政权。阉党余孽阮大铖投靠马士英,当上了南明的兵部尚书兼副都御史。于是,阮大铖报复复社诸君子的计划,在南明******的玉玺保护下,冠冕堂皇、步骤分明地展开。冒襄因风闻高杰将驻防如皋,带领全家逃往南京。在南京,阮大铖意图让冒襄加入他们的势力圈,游说不成后,便派遣锦衣卫逮捕了冒襄,直至第二年,马士英、阮大铖逃离南京,冒襄才得以脱离牢狱之灾。还有一种说法是:他连夜逃往扬州,靠史可法的荫庇,才躲掉了这场灾难。

崇祯十七年四月,冒襄闻听“高无赖”高杰所部兵马移驻如皋,于是举家逃难江南,结果江阴遇盗,十艘船只所载财物被迫舍弃,后经湖州辗转返回如皋,此行董小宛之“珍爱尽失”。“江左三大家”之一、崇祯四年榜眼、太仓吴伟业有诗记之:“念家山破定风波,郎按新词妾唱歌。恨杀南朝阮司马,累侬夫婿病愁多。乱梳云髻下高楼,尽室仓皇过渡头。钿盒金钗浑抛却,高家兵马在扬州。”

1645年6月,如皋抗清英雄陈君悦组织义兵抗拒清廷官吏。冒襄再次举家逃往浙江盐官。从夏至冬,辗转颠沛,在马鞍山遭遇清兵,掠杀惨烈,“仆婢杀掠者几二十口,生平所蓄玩物及衣具,靡孑遗矣”。家人被战乱夺去生命,平生所蓄尽失。这一切,对冒襄精神上打击非常之大,第二年他带家人从盐官回归故里隐居。

顺治二年,清兵南下,扬州失守,如皋陈君悦率众抗清,委派如皋县令马御辇诛杀清廷,冒襄、李之椿参与其事,随后,满清大军直驱如皋。冒襄雇船携家南移,避兵盐官。盐官是钱塘江北岸的一个小镇,是冒襄盟兄陈则梁之家乡,其时到处兵荒马乱,这里也不例外。栖息于友人之所的冒襄、小宛不免心中悲苦寥落,小宛曾于南北湖畔鸡笼山中,含泪葬残花,感叹江河破碎。自夏至冬,冒襄一家辗转于深林、僻路、茅屋,渔艇,长则一月,短则一日,甚至一日之内数次迁徙。饥寒风雨,鞍马劳顿,居无定所。在马鞍山再次遇清兵,烧杀掠夺,惨不忍睹,逃难成为他们生活的常态,幸亏在朋友帮助下得一小舟,一家八口小舟飞渡,才侥幸逃生。

在颠沛流离中,渡江后暂栖泰州,冒襄身染重疾。小宛仅卷一破席,横陈于冒襄病榻旁,知冷知热,无微不至地照顾丈夫,“汤药手****进,下至粪秽,皆接以目鼻,细察色味,以为忧喜。”小宛这样侍奉冒襄疾病达一百五十日,冒襄终于康复。

顺治四年,冒襄“久抱奇疾,血下数斗。肠胃中积如石之块,以千计。骤寒骤热,片时数千语。皆首尾无端。或数昼夜不知醒,医者妄投以补,病益笃。勺水不入口者,二十余日。”又是小宛左右不离,细心呵护六十昼夜。

顺治六年秋,冒襄疽发于背,疼痛难忍,不能仰卧,小宛便夜夜抱着冒襄,让他依靠自己的身体安寝。正如冒襄对小宛所言:“余五年危疾者三,而所逢者皆死疾,惟余以不死待之。微姬力,恐未必能坚以不死也!”

然而,董小宛却是早早地去了。小宛的早亡,给冒襄带来了终生遗恨。活过八十二岁的冒襄,直到老年还念念不忘他的小宛。《影梅庵忆语》,冒襄以四千言诗语,记述和回忆了他与董小苑的爱情生活。也许董小宛就是三生石上那棵绛珠草,历经五百年修炼,五百年祈祷,五百年追寻,终于在人间相聚九年。九年的夫妻恩爱,却留给冒襄四十多年生离死别的想念,终生无怨的追忆。

人间仙侣香魂永逝。

然而,在那朝廷覆亡,新旧更迭的****年代,董小宛这朵别具艳丽风采的奇葩,还是过早地香消玉殒了。

南明朝覆亡后,冒襄没有像钱谦益、吴梅村、龚定山等人投降清朝,而是离开南京,向外出逃。冒襄与董小宛夫妻逃到盐官后,小宛不辞劳苦继续协助冒襄编辑《四唐诗》,并自著《奁艳》,选编《全唐五七言绝句》。社会动荡不安,逃难的艰辛与苦楚,使他们夫妇心力憔悴。冒襄不幸得了重病,董小宛伺候左右,精心照顾,使得冒襄大难不死。此时冒襄举家生活条件每况愈下,衣食难保。小宛身体本来就虚弱,加之五年之内三次照料冒襄危疾,使小宛“星靥如腊,弱骨如柴”,终于一病不起。冒襄多方延请名医,怎奈回春无力。顺治八年(1651)正月初二,在冒襄通彻心扉的哀哭声中,小宛以疢疾病卒,享年二十七岁。

董小宛与冒襄的旷世爱情非同一般,冒襄说:“一生清福,九年享尽,九年折尽矣”,是对于小宛夫妻恩爱的最好诠释。董小宛热爱祖国,忠于民族,正直善良,嫉恶如仇,淡漠名利,不畏劳苦,才艺出众,爱情坚贞,这样一位高尚女性,受到冒襄乃至后代众多文人雅士撰文赋诗纪念,实在是情理之中人性向善向美使然。

冒襄在《亡妾董小宛哀辞》记述:“小宛自壬午归副室,与余形影交俪者九年,今辛卯献岁初二日长逝”。 哀辞两千四百字,细细讲述小宛临终情景:“一息数喘,娇喘气幽。香喉粉碎,靡勺不流。火灼水枯,脾虚肺逆……”

顺治八年闰二月十五日, 冒襄将董小宛葬于城南,冒氏别墅,影梅庵之侧,海内数十位名宦大儒撰诗文以凭吊。如崇祯状元、九江知府史惇,明左中允李明睿,明庐州知州陈弘绪,江左三大家之一吴伟业,清刑部尚书龚鼎孳,清刑部尚书、文坛领袖王士禛,清翰林院掌院学士刘肇国,清翰林院侍讲学士宋之绳,清吏部员外郎王士禄,清监察御史赵而忭,《明史》、《大清一统志》纂修官黄虞稷,翰林院孔目张潮,“词坛双璧”之一顾贞观,“词坛三绝”之一陈维崧,“江东独秀”宋实颖,著名遗民诗人杜浚、周蓼恤等等。湖州知府吴绮、著名学者颜光祚、遗民诗人纪映钟等亲临葬礼。

董小宛的早亡,使冒襄一时间失去了生活的方向,几欲随小宛而去。他含泪写下了《亡妾董小宛哀辞》,悼念爱妾董小宛,以志与小宛恩爱一世的情缘。

冒襄的好友,江南诗社领袖龚鼎孳将董小宛平生始末写成一首长诗《金阊行为辟疆赋》以此纪念这位明末著名女子。

提起董小宛与冒襄的姻缘,人们对于他们夫妻的爱恋遭际,悲欢离合,说书为文者的臆测妄断,使小宛之死,成为后来的“史学家”哗众取宠的热选课题。如:血染维扬、姑苏玉殒、香消紫禁、梦游金陵、魂归雉皋等等,无论哪种说法,都与忠勇贞烈之说相关,都充满了绚烂与光彩。

也有一种奇妙的说法,说清军南下,董小宛被清军所俘,献于清廷,后来被顺治帝封为妃子,董小宛就是后来的董鄂妃。其实也并非大家喜欢花边八卦,只是在那样皇权即是一切的年代,一个美貌如仙,玉洁冰清的女子,实在是没有多少选择爱情的权力,更没有过一种粗茶淡饭,男耕女织生活的安全感。清顺治皇帝如若真的看上了董小宛,就凭他冒襄(1627-1642年)间,六次去南京乡试,六次落第,仅两次中副榜,连举人也未捞到的一介落魄书生。尽管他才高八斗,尽管被号称复社“四公子之一(陈贞慧、方以智、侯朝宗)”,他都无力,也不能够保护他的爱妾董小宛。一如堂堂大唐天子玄宗李渊尚不能保护自己的爱妃杨玉环,足可证明一切。三千宠爱于一身的杨玉环,年仅三十七岁,便命丧马嵬坡,且是玄宗三尺白绫刺死的。一个皇帝看上的女子,即使是他的儿媳,都不会放过,这就是封建时代所谓的“天子”至尊!

这个世界就是如此不可理喻,皇权下的爱恨情仇可以凌驾于他人的幸福、爱情与生活之上,可以凌驾于社稷祸福、百姓生存之上;爱江山,还是爱美人,就算是三千宠爱于一身的杨玉环,也难以逃脱社稷危亡之时,皇帝大开杀戒,屠杀生灵的灾难。一介弱女子的生命,就算是她愿意为社稷的安慰而献身,又有谁能够设身处地地担纲起她们的一腔热血、一缕情愫?然而,庆幸的是,清顺治皇帝与董小宛晚生十四年,且英年早逝。董小宛病逝的时候,顺治帝不过是十几岁的娃娃,并没有到了看到美女就垂涎三尺的年龄,董鄂妃自然与董小宛毫无瓜葛。

因之,董小宛是幸运的,也是幸福的,她得以在自己爱人陪伴下,香消玉殒,回归自然,当是含笑九泉。无论她有过多少缠绵的女儿情愫,浩然的丈夫情怀,也算是死而无憾了。

明末的腐败衰落,起义军李自成军队自身的缺憾,以及进驻北京的“生不逢时”,使得清兵浩浩荡荡,终于在吴三桂的“协助”下,得以长驱直入。他们越过三海关,进驻北京,评定全国。降清的复社成员陈名夏曾从北京写信给冒襄,信中转达了清当权人物赞冒襄为“天际朱霞,人中白鹤”,他要“特荐”冒襄入清为官。然而,冒襄却称病“坚辞”。

董小宛作为冒襄的爱妾,她是幸运的,冒襄总算没有辜负她的爱恋之情;董小宛也是悲哀的,因为在那****的年代,小宛终于积劳成疾,不幸撇下她的挚爱,撒手人寰。年仅27岁。正是青春靓丽的风华少年,夫婿的温存缠绵,恩爱有加。抛下冒襄,小宛会有多少个不忍离去?然而命运就是如此的残酷无情,命运要不公地夺去小宛年轻的生命。即使是冒襄的哭声震破寰宇,引来上帝同情的泪滴,又有何用?董小宛总归是去了,驾着年轻之魂的方舟,乘鹤西去。也许小宛的香魂飘渺于万里高空的云端,俯瞰继续游走于残酷的现在之窟的人间;更也许,她会在云端默默祈祷上苍保佑她的夫婿冒襄健康、长寿、平安!!

活过八十二岁的冒襄,一生著述颇丰,除了大量的书法绘画之外,传世的文学作品有《先世前征录》、《朴巢诗文集》、《水绘园诗文集》、《影梅庵忆语》、《寒碧孤吟》和《六十年师友诗文同人集》等等。其中《影梅庵忆语》洋洋四千言,回忆了他和董小苑缠绵悱恻的爱情生活。

有学者说曹雪芹《红楼梦》中林黛玉的原型就是董小宛。其实是与不是,笔者认为都无关紧要,小说的人物原本都是拼凑起来的,是作者费心、费血,塑造的一个形象而已。不要说是曹雪芹时代,就是现在,有人要拿董小宛做模特,塑造一个类似的红颜薄命的人物,只要作者用心用情去描绘,也一定能够赚取众多观者的眼泪。然而,董小宛就是董小宛,即使塑造十个八个林黛玉,董小宛的芳魂依然如故,如一株虽经风霜雨雪,仍然不变其色的松柏,长存于华夏这块土地上,一代才女的芳华艳影依然源远流长!

同类推荐
  • 炮仗王爷的驭兽妻

    炮仗王爷的驭兽妻

    京城里的人都知道,他们的炮仗王爷娶了一个能和所有动物说话的神经病王妃。因为有不少的人都见过王妃一个人对着一只动物,特别是狗狗,在哪里自言自语,而且一说起来就是没完没了。所以京城里的人对于她来说简直是避如蛇蝎,唯恐不及,以招横祸。只有炮仗王爷对她那是百般呵护,就比如:“我家王妃很是温柔,你们不要吓到她。”“王爷你先起来,让他跪!”所有人一听,看了一眼全身上下被咬得没有一块好肉的可怜人,默默地转过了身。“我家王妃很娴淑,大家不要动不动就吼她。”“王爷,你怎么不吃啊,这里面的骨髓只要咬碎了就可以吃到了!”跟在孟新竹后面收拾烂摊子的小斯丫鬟绝倒一片,纷纷举手表示,她们能不能加人?王妃精力太好,她们有些吃不消!“我家王妃很聪明,你们不要老是说她。”“它像不像你啊,我花了好久呢!”满脸都是墨迹的孟新竹看着冥寒天,指了指那一坨。被请来教孟新竹的夫子嬷嬷吐出一口老血,倒地不起。“我家王妃很可爱,你们要多多的夸奖她!”“好喝吗,厨房里的人说,这是最为齐全的调味料了,不管加什么都好吃!”众人吐血,伸出被咬过无数次的中指,要是这个也算的上是可爱的话,王妃的确挺可爱的!
  • 穿越异界做宠妃

    穿越异界做宠妃

    一本《山海经异兽录》引起的穿越异世,白奕安本想乖乖升级打怪快点回到自己的世界,却没想到路上总有一个男人在阻碍她的回家之路,在这异世之中,白奕安凭借自己的一身武功创的是风生水起,那漫漫回家路,白奕安还能成功吗?
  • 东风第一姝

    东风第一姝

    重生后,阮思给自己定了一个小目标——再也不要做怨妇。前世渣夫又来提亲了,阮思转头嫁给冷面司狱晏瀛洲。旁人可怜她嫁了个活阎罗,阮思偏要仗着她夫君不好惹,惩恶霸斗奸佞,把日子过得风生水起。她这夫君百般好,就是整日将她看得牢。要不……等她赚足了银子,买他一张放妻书?*他司狱典,掌刑狱,世人畏他如鬼神。晏瀛洲扶额叹息,他囚得住天底下最危险的犯人——怎么就锁不住他家夫人那颗想和离的心?*任尔东西南北风,占尽风流第一姝。
  • 娇弱王妃升职记

    娇弱王妃升职记

    本来是路边捡的弃婴,养大了居然会反抗?.....我究竟是谁?15年前究竟发生了什么?.......这一纸休书你拿好了,以后可别再和我攀关系!我们相处15年,你却只给我一纸休书?少说也要黄金万两!......夫人现在过的可好?诶!打住,我可不是你的夫人,我现在的相公可是旁边这位!
  • 嫡女策:盛世风华

    嫡女策:盛世风华

    她是精通医术毒术的墨府大小姐,却人人传她好吃懒做,嚣张跋扈,恶贯满盈。他是人人口中所传的病弱王爷,身子孱弱,恐怕活不了几天。可太皇太后突然颁布的一道懿旨,让他和她的命运就此绑在一起。人人都说纨绔配病弱,绝配。殊不知纨绔也能变贤淑,病弱也能变聪明。小剧场:墨夕颜看着面前隐卫送来的一只血淋淋的心脏,不由得抽了抽嘴角。“他这是什么意思?”隐卫同样嘴角抽搐,“主子说这世上除了他,您如果敢喜欢其他男人,他就把那个人的心脏挖出来给您当作贺礼。”墨夕颜:“……”说好的自由呢?说好的病弱呢?说好的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呢?
热门推荐
  • 鬼王太猛,一统天下

    鬼王太猛,一统天下

    鬼界,是一个可怕的地方,但这里最可怕的,是鬼王,穆森。
  • 落梦繁华

    落梦繁华

    “我愛你”“为什么是繁体字啊?”“因为我喜欢你是以前的事了”
  • 重生之乱世无忧

    重生之乱世无忧

    如果可以重来,我不会疑惑,不会后悔,不会踌躇。且无忧,暂且无忧,她的名字,是母亲取的,为求得她一世安好,无灾无难。她只想安安分分过完一生,为何总有人不愿意放过她?母亲懦弱无能,父亲不闻不问,姨娘欺辱打骂,庶姐肆意陷害。冷清的眸子再次睁开时,她也已经不再是那个不堪的她,鬼门关前走了一槽的她,已然化身成为恶鬼,向欺压过自己的人,以牙还牙,一一偿还!且看她如何——乱世无忧,攀上顶峰!!
  • 大学,真有趣

    大学,真有趣

    作为一个大学新生,当谢惠泽从直达大学的大巴车上下来的时候,他是蒙逼,因为他发现他所达到的地方居然不是学校,而是世界第一赌城——梳打港。面对接下来种种离奇古怪的遭遇,他唯一的感慨却是——你说我一个大学新生,怎么就来到了赌城这种花花世界来了?
  • 世界凉薄唯你炽热

    世界凉薄唯你炽热

    四岁出游,骗了她一个亲亲。六岁回见,带她见了家长,喝了“合卺酒”。十几年辛苦经营,在鲜血堆里摸爬滚打,终于凭一己之力在豺狼虎豹中拿回自己家族的产业,并将其扩大至无人企及的规模。所有人都以为他没有感情,血液都是冰一般寒冷,像野兽一样嗜血,名震四方,无人敢近。可是他一朝消失,杳无音讯。另一所国内知名大学里,多了个温文尔雅的大二学长徐文轩。他做那些,都是为了她。他的出生就注定了他的结局。要么一路鲜血,披荆斩棘,手刃奸邪。要么被人斩草除根,带着家族冤屈和奶奶的性命,永下黄泉。所以他只能战,并且要战无不胜!可是三岁的那个姑娘,像个小太阳一样,在他最坚持不住的时候给他一点温暖,让他继续前行。一次次忍不住去了解,一次次情根深种,难以自拔……
  • 修仙美少年

    修仙美少年

    我成长在原本幸福的家庭,权利,富贵,应有尽有。但我不甘于所拥有的一切,我向往那种君临天下的权利,那种将别人的命运玩弄于鼓掌之间的权利!我相信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对于泡妞,那是我的长处!但我是一个拥有真感情的人。我要带着我的兄弟、我的女人,站在金字塔的巅峰!在追求梦想中,我历尽艰辛,学会了坚毅,爱上了拼搏,闯出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最终让所有人高山仰止
  • EXO之没爱错

    EXO之没爱错

    她,是学渣,他,是学霸"我是学渣""我不介意""我对你没感觉""我对你有感觉就好""……"遇见她,他还是那个清晨小鹿吗?
  • 金石缘

    金石缘

    《金石缘》是一部才子佳人小说,又名《金石缘全传》。小说在叙述落难公子金玉与卖身为婢的平民女子石无瑕结为夫妇的故事时,涉及到了土财主林攀贵、医生石道全、扬州知府利图三个家庭的变迁,在一定程度上触及清代社会吏治腐败、官场黑暗、道德沦丧的现实,具有认识价值。
  • 束之高阁上

    束之高阁上

    女主和黑化小天使似乎永远不会恋爱的故事。(划掉)哇这个作者在说什么?不不不,本文的确是个1v1!(确信)什么?你说与实际内容不符?接着看下去你就知道了嘛~
  • 灵魂棋师

    灵魂棋师

    孤儿自走棋主播穿越到了一个奇怪的世界,这个世界有各式各样的棋盘,棋子,且看少年成文如何在这个奇幻的世界一步步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