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066000000042

第42章 研究历史不允许“创作”史料 (2)

“新丰”与秦宣太后陵所在地的下和村—西杨村之间里程的数量关系,已经被找到、被验证过了;“新丰”与秦始皇陵之间里程的数量关系,又是怎样的呢?其实,从“新丰”故城出发,朝西南方向行进“十里”即4420米,就到达秦始皇陵的北门阙了。至此,这边的方位和里程数量关系,也得到复核和验证。说起对这些著名历史遗址的方位和里程数量的验证,还必须提到一个人,这个人就是唐太宗的四子李泰,经过太宗的批准,编成《括地志》一书。而正是此书,对包括骊山、秦始皇陵、秦宣太后陵在内的古代遗址所处位置,都进行了方位和里程的“精确测定”。

在李泰的《括地志》上,明确地记载着:“雍州新丰县,本周时骊戎邑;骊戎故城,在雍州新丰县东南十六里;秦宣太后陵,在雍州新丰县南十四里;秦庄襄王陵,在雍州新丰县西南三十五里;骊山,在雍州新丰县南十六里;秦始皇陵,在雍州新丰县西南十里;秦孝文王陵,在雍州万年县东北二十五里;汉新丰故城,在雍州新丰县西南四里。”有了这么多可靠的古代遗址的地理信息资料,还怕找不出一个秦宣太后陵所在地的准确位置?有了这么多古代遗址珍贵的地理信息资料,还能够让秦宣太后陵所在地的位置,跳出这一个早已被世人公认的地理“大框框”?

秦宣太后陵的位置,双方的观点是如此的鲜明和对立。但不管怎么说,历史上的秦宣太后陵,只能有一处,不能有两处,更不可能有三四处。人们对这个争议性很大的问题,对它们提出各种论证材料的是是非非,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上,总该有一个基本的判断才好!人们可以将各方提交的材料,进行必要的纲目性的汇总和梳理,将争论过程中的症结问题,全部展示在公众的面前,让外界有机会广泛地参与审视和点评,看看到底谁比谁说得更有道理,到底谁提出的观点和材料真正的无懈可击。看来,要想否定“秦宣太后陵在骊山北麓”,恐怕是很困难的!

骊山北麓有一座秦宣太后陵,尽管材料非常确凿,但是很多人是不愿公开承认的。因为,一旦接受这个事实,那么当年秦俑的“定性、定名”,立即就要变成泡影。为了确保“大局”,他们要采取一种不妥协的“对抗”策略。不管自己的说法在理不在理,公众接受不接受,反正一遍又一遍地都要把这本“经”念下去。不知者,不为过,这是正常的、完全可以理解的;如果明知不对,还要继续采取“驼鸟式”的不承认主义,这就说不过去了,这就不是真正做学问的态度了,就不是在进行学术讨论了。不进行学术讨论,那肯定就是在进行一场非学术性的争斗了!

应该说,确定秦宣太后陵的史料依据,是十分充分、可靠的,有关陵址方位和里程的认定,也是十分严密的,这里没有任何虚构和想象的成分,更不存在有意的歪曲和篡改,所有这些史料出处的可靠性,可以接受来自任何方面、任何形式的检验。如果秦俑馆的考古学家和考古界、历史界其他的先生,能够对众多的质疑、否定他们观点的各种材料,还有什么不同的意见和看法的话,本着平等交流、充分讨论的精神,作为观点对立面的另一方,当然也是应该表示热烈欢迎的。真诚地希望这些先生们能够精心地撰写各种有价值的文章,以便给对手有力的回击!

兵马俑坑与墓葬等级无关

西安一些学者对“秦宣太后葬骊山北麓”的观点,是怎样作出回应的呢?他们说,由于《史记·秦本纪》中“葬芷阳骊山”的“在雍州新丰县南十四里”的《史记正义》注释,没有直接说“秦宣太后陵在雍州新丰县南十四里”,因而只能认为它是指新丰与骊山的距离。也就是说,由于这段《注》的原话,本来是“骊,力知反,在雍州新丰县南十四里”,可见这“在雍州新丰县南十四里”的话,只与“骊”字有关,而与正文中的“宣太后”无关。正文中的“宣太后”三个字,又直接与“芷阳”两个字紧紧挨着,所以秦宣太后只与“芷阳”有关,而与“骊山”无关。

学者们的论证,似乎是非常有力的,作为对手又该怎么评论才好呢?首先,《史记·秦本纪》的正文是“宣太后葬芷阳骊山”,所以“在雍州新丰县南十四里”的《注》,没有理由指的不是秦宣太后的“葬地”。其次,“骊,力知反”只是对古文字的一种注音,不代表它就是《注》的主体。类似的《注》还有很多,《史记·秦始皇本纪》的正文是“秦始皇十六年九月,秦置骊邑”,《史记正义》又在后面《注》说,“骊,力知反,雍州新丰县,本周时骊戎邑。”如果按西安学者的观点去审视,这个“注”岂不就要变成“骊山,在雍州新丰县,本周时骊戎邑”的大笑话了!

秦俑馆张文立先生,2004年3月告诉《三联生活周刊》记者王小峰先生说:秦宣太后和秦始皇两人,相隔了近100年的时间;袁仲一先生在2006年9月,告诉《都市文化报》记者王彬先生说,秦宣太后比秦始皇早了100多年。从两位考古学家嘴里,都说出意思相同的话,说明了这一个问题在馆内是有共识的,是一致对外的统一口径。这话的含义也十分清楚:在秦始皇陵附近地区,发现100年之前其他任何人的墓葬,实在是不可想象的。这和2004年4月袁仲一先生在《复活的军团》中,对外宣称:“在秦始皇陵周围地区,没有别的大型墓葬”的说法是一致的。

2007年7月21日,陕西省文物局、西安市临潼区文物局、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秦兵马俑博物馆等部门和单位,在《三秦都市报》上,发表的一篇《兵马俑主人是秦始皇早有定论》的文章中,其中有一条理由就是,“宣太后距秦始皇相隔三代60余年,那时国力有限,加之频繁的对外战争,连国君本人陵墓的规模都非常有限。何以为宣太后营造兵马俑那样大的工程?秦国从普通平民到大臣,从大臣到国君,墓葬大小都以生前身份确定。在等级森严的丧葬制度下,连名声显赫的秦昭王、秦庄襄王墓都没有营造兵马俑这样的陪葬坑,何以会为宣太后营造兵马俑坑?”

不管怎样,他们在论证其他的问题时,还能够拿出一点所谓的“依据”来,这回倒好,在以“两人相距60年~100年”为理由,就得出“秦俑坑与秦宣太后陵无关”的说法时,竟然连一个字的论证材料都拿不出来。我们必须弄清楚:这60年、100年,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到底有什么特殊的含义,这样一个普通的时间差,为什么就可以将宣太后排除出俑坑主人可能的选项之列,对此谁也说不出一个所以然来。既然亮出了一个“60年”,就能帮他们解决俑坑最后的归属问题,为什么还冒出一个“100年”的奇怪说法来?到底是多少年,恐怕他们自己都说不清楚!

一些考古学家说,连名声显赫的秦昭王、秦庄襄王陵,都没有建造像兵马俑这样的陪葬坑,所以谁还会为秦宣太后建造这么大的兵马俑坑?如果一定要比的话,人们也会提出:连名声更为显赫的汉高祖刘邦的长陵、汉武帝刘彻的茂陵,都没有建造像兵马俑这样的陪葬坑,所以谁会为秦始皇建造这么大的兵马俑坑?用这一种无形的、没有任何可比性的因素,将古代陵墓的工程建设规模比过来比过去,实在是毫无意义的,也是不能让人信服的。因为,有俑坑的人,不代表就一定比任何帝王都高一等,没有俑坑的人,不代表墓主人比任何人都矮半分。

秦汉时期陵墓规模的大小,难道是以有无兵马俑坑作为衡量标准的吗?所谓等级森严的丧葬制度,难道就是以有无兵马俑坑作为核定标志的吗?实际上,没有任何史料记载说,有兵马俑的就是大型的墓葬、帝王的墓葬;没有任何考古发掘材料,能说明有兵马俑的就是最高等级的墓葬、就是帝王的墓葬。我们知道,无论从国家的政权巩固、军事形势、社会稳定、经济实力、技术发展等各个方面的情况看,汉代是远远超越秦代,汉帝是远远超过秦帝的,为什么汉代最高等级墓葬,还是竖穴加黄肠题凑的?为什么汉代帝陵没有出现西杨村这类大型“兵马俑坑”的?

袁仲一著文称:“规模宏大的兵马俑,是秦始皇时代的产物,宣太后时期不可能出现。”复旦大学考古系陈淳教授也说:“从秦俑的规模和投入的人力、物力去衡量,觉得它应该是千古一帝的随葬,与秦始皇陵是比较相称的。秦统一中国前,没有哪国的国君,能动员如此庞大国力,来营造这样的陪葬坑。”看来,在地下挖几个大坑,塑造几千个俑,只有秦始皇能够挖、有钱挖,秦宣太后不能搞、没钱搞?这种说法未免也太武断了吧!秦宣太后执政时期,她手下的四位大权在握的大臣,一个个都是“私家富,重于王室”,有什么理由说他们是既无权又无钱?

应该说秦兵马俑坑的建造,只是一个“很特殊、很怪异”的个案,从俑坑显示的种种奇特现象看,俑坑主人具有一种与众不同的性格特点:热衷火红的服装,偏爱头上的歪髻,主张众多的俑殉,追求场面的活跃。符合这些条件的君王一级的人物,谁又能找得出多少个来?真正能够符合这些先决条件,只有一个曾经统治秦国41年,地位远远超过了秦王,论其出身还是楚国王族的人,这个人不就是大名鼎鼎的秦宣太后芈氏嘛!只要将兵马俑的主人,由原来错误认定的秦始皇,恢复成真正的主人——秦宣太后,那么秦俑坑中存在的所有疑难问题,也就真正地解开了。

同类推荐
  • 骁果卫

    骁果卫

    本书没有时下最流行的穿越,主角也没有带挂,反而时时受虐。没有那么多美好的东西,只有现实的残酷!以史料为依据,历史大事件不会改变。隋朝有支精锐特种兵,骁果卫,他们臂刺血鹰,胯下汗血马,个个武艺高强。史书中对于其的记载并不多,隋朝亡了以后,他们去哪了?
  • 举世大穿越

    举世大穿越

    看一个人穿越当主角的小说烦腻了?那就来看看整个世界都穿越吧。
  • 奔跑吧姜子牙

    奔跑吧姜子牙

    姜子牙被杀之前,将一个少年强行杀死,转投到人世,重新开启一段人生的旅程。。
  • 众魔在人间

    众魔在人间

    总有人会说欧洲的中世纪,尤其是英法百年战争的时代,是历史时代的断层,先一段的文艺复兴都没有改善那个时代,黑死病夺取四分之一的人口,巴黎曾今两度遭狼群攻击,世界被笼罩在黑暗的教会统治下,圣骑士也只是他们的工具,没有前面希腊众城邦的繁荣的延续,也没有后世工业革命资本改良的富足的铺垫。但是那个时代的人的故事,也值得我们去品味,那才是最好的年代,也是最坏的年代,只消我们关注。《众魔在人间》,红发小骑士德梅斯带领你去那个神秘又不神秘的时代,看森林中的天使,大学里的魔鬼,城市里的豺狼。
  • 唐时月明

    唐时月明

    林峰意外的机会穿越隋末农民起义时代,先从温饱做起,再到小康,迎娶李渊的女儿,做李世民的姐夫,变成一个成功的男人
热门推荐
  • 别丢下我tfboys

    别丢下我tfboys

    他们是万人瞩目的明星,她们是豪门的千金。他们很相爱,但能不能走到最后呢?在他们的爱情道路上会发生什么呢……
  • 傲慢不偏见

    傲慢不偏见

    想要动笔写这个作品的原因有三个,第一个是因为最近刚刚经历了一次恋爱,确切地来说应该是我的初恋,结局以悲剧结尾倒是符合了我要的刻骨铭心,其实直到现在我还没有完全走出伤心,但三十岁的人了,不会为此茶饭不思、萧条度日,我需要找到另一个情绪的宣泄口,或者说找到更多的倾诉对象;第二个是因为我以前都是在用我脑袋里的幻想去写东西,我幻想爱情应该是那样,我幻想的高中应该是每个人都会配一个男朋友,我幻想大学生的恋爱就应该生生死死的,不然枉称爱情,但我没写过真实的,我见过的、听到过的真实地故事,也许我无法将当事人的内心特别准确地描写出来,但都是不同的人生,我写出我的观点,读者也可以有不同的见解;第三个是因为我太渴望表达,其实要不是因为没有勇气,我真的很想去脱口秀大会,好好去扩充一下我自己的脑洞,毕竟在屏幕前写出一些自己的想法比在很多人面前,一字不错的说出自己想法揉成的搞笑段子容易的多。
  • 命运九子传说

    命运九子传说

    这个世间只有两位真神,一位是盘古大神,一位是命运之神。盘古大神,诞生于虚无空间,于茫茫混沌之中开天辟地,其后创造山河大地,创造日月星辰,是拥有无尽威能的造物者,主宰着整个世界。然而,盘古诞生之时,命运也随之诞生。命运之神,无形无相,只存在于冥冥之中,但却掌控着天地万物,世间万灵,只是唯独盘古大神超脱其外。世间本太平,皆因恶念而变。经过了无尽岁月后,盘古不甘于自己创造的世界被命运所掌控;而命运也不甘唯独盘古超出自己的掌控,于是,两位真神的大战爆发了。最后的结果是:盘古大神消逝于世间;命运之神被打散,一分为九,化为九龙,分别寄宿在九位命运之子体内,积攒力量,准备于万世轮回之后重生。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神眀大帝

    神眀大帝

    武圣后人为了最初正义得罪最强黑暗势力从此一生颠沛流离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人间漫游指南

    人间漫游指南

    一个被所有人背叛的恶魔,经历了几世的轮回,转世到了一个蘑菇头的乖学生身上,他曾是骄傲的六翼天使——路西法。因为不屑于假惺惺的神界之主宙斯装伪善,所以他扒开了藏有世间一切罪恶的一口井——藏骸之井。释放出来六个恶魔...在人间积蓄力量挥刀斩向了所谓的“神”
  • 神明之门

    神明之门

    当人们开启了通向神明的通道,传答贪婪的欲望,迎接来的是毁灭或满足?
  • 采访外星人第一部

    采访外星人第一部

    话说为了搜寻地外文明,地球整了一台全世界最大的射电天眼之后,外星文明好高兴的,回应迅然:哎,既然你在找我嘛,那我就发个声音,咱俩互动一下。双方共同制作的是一款天外电台节目,两名主持人一位是远道而来的“宇宙大馄饨”,一位是来自地球的“地球小笼包”。听名字就知道啦,这二位的吃货级别不同凡响,已与天地水乳交融。节目以专栏的形式推出。内容主要包括:一系列绝密档案的解封,外星文明每天起床忙点啥?宇宙的来龙去脉,人类看不见的视角之外,想不到的逻辑之外,宇宙的那一部分精彩,包括不可思议的外星定制科技,很不一样的生命理念,物理概念,医学体系……为了接上地气,节目间隙将穿插更新版本的星座与预测方面的知识运用。喛,每次上直播,这两枚吃货主持都会重点商议今晚夜宵吃什么。你猜,外星人到地球后第一顿饭吃的是什么美食呢?啧啧,第一集就这么香喷喷地开始啦!
  • 亡神救赎

    亡神救赎

    很久以前,一个天资聪颖的少年因遭受家族的遗弃。在夺嫡的过程当中,杀父弑母,霸占兄嫂。诸神对他进行裁决,于是他又开始屠杀圣灵。当邪恶即将压倒正义,当天堂逐渐变为地狱。众神终于联合向这少年发动神战,展开了对亡神的救赎。这个少年,叫秦从文。——摘自《亡神救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