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118100000012

第12章 论“女神崇拜”在萧红小说中的变形

论“女神崇拜”在萧红小说中的变形

——以《后花园》、《呼兰河传》为例

王金茹

学者蓝棣之先生曾说:“对文学作品的分析是可以在好几个层面上进行的,作家说出了什么样的意思,是一个层面,作家到底想说什么,又是一个层面;作品在实际上具有什么样的含义,它象征或暗示着什么,是一个层面,而作家没有明确察觉到他想说什么或说了些什么,也是一个层面。这个没有明确察觉的意向,看来是在很深的地方左右着作家的创作,甚至成为作家创作的潜在动因。”a循着蓝先生的思路,我们不妨对萧红的小说进行一次重读,仅以《后花园》和《呼兰河传》为例。

《后花园》发表于1940年4月,《呼兰河传》发表于1940年9月,这两部作品可以说是萧红创作成熟期的产物。萧红1938年与萧军纰离,1940年1月底随端木蕻良去了香港,1942年1月22日因医生误诊而离世。从作品发表时间上讲,这两部作品均产生于萧红创作的高峰期,这期间其个人思想意识、艺术见解、创作技巧都日臻成熟,因此更能代表萧红的创作心理与艺术水平。

在对《呼兰河传》与《后花园》两文的比较阅读中,我们发现有两个重复出现的相关情节、人物值得仔细体味:一个是磨倌冯歪嘴子(也叫冯二成子)这个人物,另一个是“后花园”这一物象。本文主要论述磨倌冯歪嘴子这个人物形象背后的“秘密”。

在《呼兰河传》的结尾,萧红写道:“以上我所写的并没有什么幽美的故事,只因他们充满我幼年的记忆,忘却不了,难以忘却,就记在这里了。”回过头看来,都是些什么人、什么事让作家难以忘却呢?有呼兰河小城的地理分布,有这里的风俗习惯,有家中的亲人,还有一大群邻居。让人吃惊的是,家中的亲人除了老祖父形象具体生动,其他人都面目模糊,只具有符号式特征,比如父亲,比如祖母,比如母亲和继母,相反,倒是一群邻居让人印象深刻,比如有二伯,比如老厨子,比如那些漏粉的人,比如老胡家一家人,比如磨倌冯歪嘴子,尤其是这位磨倌,作家竟单独又为他写一篇小说《后花园》。是什么动因令作家对这位邻居如此情有独衷呢?

茅盾在1946年8月为《呼兰河传》作序时说:“要点不在《呼兰河传》不象是一部严格意义的小说,而在于它这‘不象’之外,还有些别的东西——一些比‘象’一部小说更为‘诱人’些的东西:它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她不留情地鞭笞他们,可是她又同情他们:她给我们看,这些屈服于传统的人多么愚蠢而顽固——有的甚至于残忍,然而他们的本质是良善的,他们不欺诈,不虚伪,他们也不好吃懒做,他们极易满足。……他们都象最低级的植物似的,只要极少的水分,土壤,阳光——甚至没有阳光,就能够生存了,磨倌冯歪嘴子是他们中间生命力最强的一个——强的使人不禁想赞美他。然而在冯歪嘴子身上也找不出什么特别的东西。除了生命力特别顽强,而这是原始性的顽强。”之所以不厌其烦地将茅公的评论复述一遍,是因为茅公的论断具有很强的权威性与学术性,也许从社会历史批评角度说,这是极中肯的评价了,因为萧红生前也曾明确说过类似的话,大意是她本想通过对人物自然状态的描述来突出人物身上那种因循守旧、愚昧不开化或是安于现状的平庸等等,但写出来之后,却发现这些人竟是那样的生命力顽强,他们身上那种坚强、隐忍、逆来顺受却又不屈不挠的精神让她都感到吃惊,在批判的意识之后,她竟有些敬佩他们了。这是萧红在给一位友人的信中说到的,也许这就是蓝先生所说的“作家没有明确察觉到他想说什么或说了些什么”那部分内容吧。但当我们换一种思维方式来考量时,就会发现冯歪嘴子身上还有一个秘密:那就是他心中蕴藏着古老的女神崇拜意识。换句话说,这也是潜藏在作家萧红心底的一种集体无意识。

女神崇拜心理对于土生土长的东北人来说,并不奇怪,因为在北方民族的文化发展历史中,一直存在着女神崇拜这一心理原型,特别是近年来考古工作的新发现,尤其是1983年,辽宁省考古工作者在凌源与建平交界的牛河梁神殿遗址中挖掘出一个女神头像,出土时,颜面鲜红,唇部涂朱,面部表情栩栩如生,在采用夸张手法放大的眼眶里,一对淡青色玉片制成的眼睛,炯炯有神。《光明日报》也曾对此进行过报道,文章认为辽西牛河梁女神庙大型女神头像和大量生殖女神裸体陶质塑像以及猪龙的出土,说明东北远在五千多年前,已进入极为繁荣的母系社会末期,具有国家雏形的原始文明社会。b尽管这是一个推论,但已让很多学者相信东北这个地方一向是蛮荒而缺少文明的说法是靠不住的。这也为我们的推断提供了某种理论与实践上的依据。

从典型人物来看,无论是《呼兰河传》中的冯歪嘴子,还是《后花园》中的冯二成子,他们共同的身份是磨倌,也可以说他们来自于同一个人物原型,萧红在这个人物身上赋予了极大的热情,她洋详细细地描述着磨倌冯歪嘴子(冯二成子)的生活环境,日常起居,一举一动,所思所想,其中有几处颇具深意的细节描写,如对磨房窗前植物的描写:

“正临着这热闹闹的后花园,有一座冷清清的黑洞洞的磨房,磨房的后窗就向着花园。刚巧沿着窗外的一排种的是黄瓜。这黄瓜虽然不是倭瓜,但同样会爬蔓子的,于是就在磨房的窗棂上开了花,而且巧妙的结了果子。

……同时一边结着果,一边攀着窗棂往高处伸张,好像它们彼此学着样,一个跟一个都爬上窗子来了。到六月,窗子就被封满了,而且就在窗棂上挂着滴滴嘟嘟的大黄瓜、小黄瓜、瘦黄瓜、胖黄瓜,还有最小的小黄瓜纽儿,头顶上还正在顶着一朵黄花还没有落呢。

——《后花园》

“那磨房的窗子临着我家的后园。……因此那磨房的窗子上,也就爬满了那顶会爬蔓子的黄瓜了。黄瓜的小细蔓,细得像银丝似的,太阳一来了的时候,那小细蔓闪眼湛亮,那蔓梢干净得好像用黄蜡抽成的丝子,一棵黄瓜秧上伸出来无数的这样的丝子。丝蔓的尖顶每棵都是掉转头来向回卷曲着,好像是说它们虽然勇敢,大树,野草,墙头,窗棂,到处的乱爬,但到底它们也怀着恐惧的心理。

再过几天,一不留心,那黄瓜梗经过了磨房的窗子,爬上房顶去了。

后来那黄瓜秧就象彼此招呼着似的,成群结队地就都一齐把那磨房的窗给蒙住了。”

——《呼兰河传》

作家以同样的笔法、心情描写着同一个事物,却出现在不同的作品中,是作家不经意的重复吗?还是有意为之?这是理解此处的关键。先分析一下黄瓜在这里传达着一种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从字面意思理解,这一窗子挨挨挤挤的大黄瓜,小黄瓜、瘦黄瓜、胖黄瓜是那样的充满生活热情和生命的活力,而那黄瓜的小细蔓更是生的坚韧、执著,细得像银丝似的,一棵黄瓜秧上伸出无数的这样的丝子,可它们在勇敢之余却为什么仿佛又“怀着恐惧的心理”呢?按照典型环境与典型人物相映衬这一原理,我们完全可以把这一窗子的黄瓜与冯歪嘴子等同起来看,作家是在用这些生力盎然的黄瓜暗示着磨倌冯歪嘴子这个生于底层、最弱小、最平凡的男人同样具有坚韧的生命力,这在小说中自有明证。

透过这一象征意蕴,我们还可进一步分析。黄瓜在植物中与葫芦、倭瓜等属于同一科,蔓生,多籽,在中国有一个古老的传统,多籽植物与生殖崇拜息息相关,而在弗洛伊德的理论中,黄瓜则象征着男性生殖器,那么这一窗子的黄瓜至少与男主人公性意识活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说到男主人公冯歪嘴子的性意识活动,两部作品中都有描写,首先是他的年龄,三十多岁,未婚,整天呆在磨房里,这种枯燥单调的生活更增添了他的寂寞,他在磨房中与外面人的对话,十有八九变成一种自说自话,尤其是像老厨这样的人,以戏耍他为乐,可见磨倌是没有朋友的。在《呼兰河传》中,作家对磨倌的性寂寞写的比较隐蔽,因为从小说的主题构思看,作家更多的是想通过这个人物来揭示生命的顽强与质朴,而在《后花园》中,作家似乎放下了前面的负累,真正把人物还原为人,让他更逼近生活的真实。

除了窗前的黄瓜,还有一个重要的象征意象:梆子。书中说,每个磨房都有一个,冯二成子这个因为用得久,已经被打得两边高中间低呈元宝状了。书中写道:“他(冯二成子)知道天快亮了,露水已经下来了。这时候,正是人们睡得正熟的时候,而冯二成子就象更唤发了起来。他的梆子就更响了,他拼命地打,他用了全身力量,使那梆子响得爆豆似的。不但如此,那磨房唱了起来,他大声疾呼的……他有意要把远近的人家都惊动起来,他竟乱打起来,他不把梆子打断了,他不甘心停止似的。”

长夜无眠的男人他心里想的是什么,他的烦躁不安又为了什么,这一段描写其用意不言自明。事实也正是如此,文章接下来就写到在一个寂寞的雨夜,冯二成子听到隔壁女儿的笑声,心中不由得躁动起来,他“不知为什么心里好不平静,他赶快关了门,赶快去拨灯碗,赶快走到磨架上,开始很慌张地打动着筛罗。可是无论如何那窗里的笑声好像还在那儿笑”,他怕听到这笑声,可又希望听到,当姑娘借给他洗衣盆时,他竟有些恍恍惚惚,衣服也没洗干净就晒上了。

不仅在白天,就是在夜里睡觉的时候,他仍然忘不掉这个姑娘,“每次睁开眼睛,都觉得是邻家女儿惊动了他。他在梦中羞怯怯地红了好几次脸”。作家在这里极写磨倌对邻家女儿的相思之情,情节顺理成章,合乎人性的发展规律,按说接下来就该写到磨倌托人说媒,两人进行情感交流,或是最终成为眷属,可事实并非如此,磨倌冯二成子最终也没有表露自己对邻家女儿的一片痴情。

小说写到这里,在情节上明显暗含着置换变形了的母神崇拜意识。按照叶舒宪在《高唐神女与维纳斯》一书中所阐释,中国的母神神话是遵循着“原母-地母-爱神-美神”这一思路来表达女神形象的,这是随着母系氏族制的衰落和男性中心文化的建立,母神崇拜意识在人们的心中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c原母神的形象逐渐演变为美神,那种可望而不可即的圣女形象,文中冯二成子对邻家女儿的想象性描述,便带有这种仰望、渴慕而又自惭形秽的心理。他先是闻其笑声而着迷,接着在心中想象着这个姑娘那一双大眼睛好似“向日葵”似笑非笑的样子,这里有一个有趣的疑问:为什么要把姑娘的大眼睛比喻成“向日葵”呢?形容眼睛大的词很多啊,其实在这个词背后隐藏着一个更深层次的集体无意识,那就是男权意识,谁都知道,男性菲勒斯中心主义自形成之日起便意欲消灭母神崇拜意识,时时处处将女性置于“第二性”位置,所以他们创设词汇时都会带着浓厚的男性崇拜意味,“向日葵”在这里便颇具男权崇拜意味,太阳是男性的象征,而这种植物每天它的花盘都要随着太阳的东升西落而自动转换方向,于是,“向日葵”便成了这种植物的名字。而在男性心中,或者说在男权社会,这种向阳性多么生动鲜明地表现出阳性崇拜的特征,“向日葵”与女人又多么相像!难怪在《呼兰河传》中那些老太太在夸赶车人的女儿王大姐时也用的是“哎哟,这姑娘真是一棵大葵花,又高又大”。

在冯二成子的心中,邻家女儿不仅是一棵“大葵花”,更是一位圣洁的天使,在她面前,他羞得抬不起头,不敢正视她的脸,这种羞怯,既有身份上的自卑,也有潜意识中把女孩当成神女一样敬畏的心理。小说中这样写道:“世界上竟有这样谦卑的人,他爱了她,他又怕自己的身份太低,怕毁了她。他偷着对她寄托—种心思,好像他在信仰一种宗教一样。邻家女儿根本不晓得有这么一回事。”他第一次大胆打量这个女孩时,看到的是“她的嘴是红的,她的眼睛是黑的,她的周身发着光辉,带着吸力”,这种感觉与印象明显带着崇敬与迷茫,是一种凡人面对神祗时的心理表征,所以他是不敢也不可能与之恋爱、成婚的。她是他心中的美人幻梦,所以后来当女孩嫁人了,他反倒有一种解脱感。他把女孩的母亲当成了亲人,没事的时候去和老太太说说话,“他觉得那女儿出嫁了反而随便了些”。当他送老太太去女儿家时,他送了一程又一程,“他好像对着旷野要高歌的样子,他的胸怀象飞鸟似的张着,他面向着前面,放着大步,好像他一去就不回来的样子”。这种情形看上去有些怪异,但与下文的描写一对照,就会发现这是作家有意在以乐写哀,两相对比,更突出了下文磨倌孤独、绝望的心理。作家在冯二成子这个人物身上真是寄寓了太丰厚的意蕴。而后来冯二成子与王寡妇的结合,却带上了更多的世俗意味,这个自当别论。

就现有的资料表明,《呼兰河传》早在1937年萧红就开始酝酿并着手动笔了,而《后花园》则创作于1940年,这时的萧红与端木住在香港的九龙尖沙嘴乐道八号,过着一种几乎同外界隔绝的生活,每天除了操持家务外,大部分时间用于写作,这期间她完成了长篇小说《呼兰河传》和《马伯乐》的上部,同时也创作了《后花园》,而且《后花园》先行见诸报端。

从《呼兰河传》中的冯歪嘴子到《后花园》中的冯二成子这两个人物形象的塑造上看,作家的创作心理与创作意图似乎也有些变化。在《呼兰河传》中,磨倌冯歪嘴子是一个心地醇厚、朴实善良的底层劳动者,他安分守己,每天除了拉磨,还是拉磨,他不懂人情世故,也不关心外界的变化,无论是老厨子的故意捉弄,还是有二伯的真诚交谈,似乎在他看来没有什么两样,他只关心他的小驴腿伤啥时能好。每到秋天,新鲜粘米一下来的时候,他就三天一拉磨,两天一拉粘糕,卖粘糕的时候从不缺斤少两,真正做到了童叟无欺。就是这样一位好人,可当他与赶车人的女儿王大姐自由相爱并结合了时候,却遭到了众人的讥讽与嘲笑,因为他们没有按传统办事,没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所以他们的结合得不到世人的祝福。后来王大姐又死于难产,扔下了两个孩子,一个四五岁,一个刚出生,但即使是这样,冯歪嘴子仍然我行我素,没有辩解,没有委屈,更没有绝望,他精心地伺候着两个小孩,看到小孩子会笑了,他高兴得不得了,看到孩子会拍掌了,他更是喜得眉开眼笑。作家在他身上更多的是寄寓了“生的坚强”,而这一切都是透过“我”(一个六七岁小女孩)的眼睛所“看”到的。作品中没有直接对冯歪嘴子的心理进行描写,但有一段却别有意味,那就是当王大姐第二次怀孕后,冯歪嘴子不让她做任何家务,当他看到妻子一天天苍白消瘦下去时,他会说:“你身子不好,我看还是应该多吃几个鸡蛋。”“多吃几个鸡蛋算什么呢!我多卖几斤粘糕就有了。”在别人面前他更是不无爱怜地夸奖妻子:“那个人才俭省呢,过日子连一根草也不肯多烧。要生小孩子,多吃一个鸡蛋也不肯。看着吧,将来会发家的……”这段语言描写活脱脱勾勒出一位知疼知热、有情有义的丈夫形象。要知道,在萧红的作品中,这样去描绘一位男子的时候可不多见。细数她笔下的男性形象,从《生死场》中的赵三、成业、二里半,到《北中国》中的耿大先生、《马伯乐》中的马伯乐、《呼兰河传》中的父亲、老厨子、有二伯,没有一位是值得称道的男子汉,可以说,除了老祖父,冯歪嘴子是惟一一位堪称完美的男性形象,他身上所体现出的对女人的尊重与关心,是那么的乍眼,那么的出人意料,但如果将这个人物与《后花园》中的冯二成子联系起来看,我们就会发现《呼兰河传》中同样存在着母神崇拜意识的置换变形,冯歪嘴子对妻子的态度与印象,充满着敬重与理解,那是男性对他心中的“女神”的态度,只不过这一次,为了现实主题的需要,“女神”与人结合了。应该说在冯歪嘴子身上,作家萧红更多考虑的是如何表现小说的主题,如何通过这个人物来实现她对故乡人民生活的展示与剖析,从而实现她的启蒙叙事。

也许萧红对冯歪嘴子这个人物的塑造还意犹未尽,于是又创作了《后花园》。在冯二成子身上,作家则更具体更深入地展示了这个磨倌的真实的生活,她除了让冯二成子继续着冯歪嘴子朴实憨厚的性格,同时更多地揭示出一个平凡男人的喜怒哀愁及其感情生活,尤其是对人物性心理的开掘,无疑是对她以前笔下男性人物的一次超越。从这一点上说,冯二成子身上所蕴含的文化底蕴要比冯歪嘴子更充分更浓郁些。

注:本文所引萧红作品原文皆出自于《萧红全集》(上、下),哈尔滨出版社1991年出版。

注释:

蓝棣之.现代文学经典:症候式分析[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王宏刚.北方民族女神崇拜的历史、文化意义[J].社会科学战线,2003(3)

叶舒宪.高唐神女与维纳斯:中西文化中的爱与美主题[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铁峰.萧红年谱[M]//萧红全集.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

原载《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5月

同类推荐
  • 我的青葱时代(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我的青葱时代(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国学大师的斑斓人生之青葱的大学时代。从济南到北京,是青春往事特有的青葱和美好,求学清华园、任高中教员、怀师记友……一段段汩汩流淌的情思,都是对最好年华的留恋追忆。
  • 感悟友情——知己难遇的86个情感追忆

    感悟友情——知己难遇的86个情感追忆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同怀视之。”这是鲁迅赠给瞿秋白之辞。在艰难困苦之中,有一个充分理解自己,与自己患难相扶的真朋友,实乃不易。友情是朋友心中的一份真诚,是朋友之间的一份信任,是朋友眼中的一丝鼓励。如果友谊如船,那么书中最感人的友情故事和心灵小语则是友情的双桨,只有用心体味,才能使它们和谐的摇荡,才能推开层层波浪载着我们走向成功的彼岸。
  • 朱熹文学思想研究

    朱熹文学思想研究

    从朱子原著出发,从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深入研究和探索朱熹文学思想的深刻内涵。从朱熹关于诗经、楚辞、韩文研究的文学研究专著,到朱熹对于历代作家作品的分析思考,从朱熹的文学理论专题,到他的文学批评与文学欣赏,乃至朱熹的广义创作论,都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探讨。
  • 燃烧的红烛

    燃烧的红烛

    张家界这地方,出奇山,出秀水,出异物。单以花言,便有鸽子花、龙虾花、五色花等珍稀品种。鸽子花即“中国珙桐”,系冰川运动的孓遗物,全世界仅我们中国极少数地方幸存之;龙虾花多长于金鞭溪一带,模样酷似龙虾。遥想远古时候这里曾是一片海洋,便自然会生出纷纷的想像;绝无仅有的五色花,长于景区内的神仙湾一处。
  • 向加泰罗尼亚致敬(奥威尔纪实作品全集)

    向加泰罗尼亚致敬(奥威尔纪实作品全集)

    西班牙内战是奥威尔第一次亲临体验战争的残酷和萧条,为他以后作品的反战基调奠定了基础。可以想象,从未涉足政治的文人奥威尔面临残酷的意识形态斗争和政治的党同伐异时内心的彷徨、无助和绝望。在目睹了许多曾经在前线共同作战的友人没有战死在前线,却死于自己人的迫害之后,奥威尔对苏联的政治体制产生了怀疑,从此走上了反对极权体制的道路。从这个意义上说,是西班牙内战这个熔炉促使奥威尔的创作热情和才华从控诉外在的世界表象的不公转向了对内在的体制和人性进行深刻反思。而共产国际、西班牙政府与英国媒体对西班牙内战的歪曲描写和为达目的操纵宣传工具的做法促使奥威尔开始思考历史的真实性,并在《一九八四》中升华为对极权主义操纵历史手法的反思。1946年,奥威尔写道:“自1936年后,我所进行的严肃创作的每一行话,都是在直接或间接地反对极权主义体制,并为民主的社会主义体制鼓与呼。”
热门推荐
  • 旅韵心梦

    旅韵心梦

    一书是王炳武发表过与未发表过的小说、散文等作品的“合订本”,纵览该书全部内容,无不渗透着一位旅游工作者热衷于旅游事业的工作热忱和辛勤付出。
  • 真假小姐我爱谁

    真假小姐我爱谁

    他,一代武林盟主,实为皇帝暗卫,既是江湖侠士,又是皇亲贵族。千方百计隐藏身份,到底所谓如何?她,遭遇狸猫换太子,阴错阳差成为林家夫人的婢女,当年真相能否被揭露,真假小姐谁能分清?当隐身暗卫遇上真假小姐,他是否能为爱而放弃身份的差别,又是否能爱到最后不死不休?当年谜雾重重,真假小姐。
  • 上苍神境

    上苍神境

    玄幻是永无止境的,它是一个永恒之迷。时光荏苒,岁月无情,世事沧桑,过往云烟,终将消逝!宇宙洪荒,世界苍茫,天地玄黄,日月星昃,包罗万象。敢问天下苍生,谁能永生不死?谁可主撑苍茫?谁与浮沉争霸?在这里一滴血可补阙天缺,一株草可斩尽日月星辰,一棵树可湮灭世间万物!乱荒年代,种族林立,群雄并起,争战不息,天崩地坼,万界生灵在破败中生存,逆境里成长。一切都要从这里开始,且看一个少年,如何在这乱世之中崛起!御魂苍穹纵五海,荡漾茫茫寻真理。傲视群雄,俯瞰众生,踏破苍穹,登临绝巅!为情,血染苍穹;为爱,只手遮天;为义,独闯龙潭虎穴;为天下苍生,陨落诸神,极立众世!一刃斩灭黑暗源头,一刃斩尽万般因果,一刃斩断无极岁月!独自踏上征途,不归路!
  • 紫气成道

    紫气成道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杀戮。有修仙者的地方就有各种神话传说、妖魔鬼怪。机缘巧合之下,林夜拥有属于自己的一个小世界,一番努力下小世界一点点的成长为大千世界,而他也依靠着一个世界的气运,一步步走向三界巅峰,成为至高之一。在这成长的过程中经历了怎样的艰难险阻,风云变幻呢,让我们一起来见证……
  • 清河恩仇

    清河恩仇

    清末明初,山东乐安县出了三位著名的侠客,陈二黑,邱二斋,李起。江湖人称乐安三侠。只因其幼时好友韩塘为利禄所惑,施计害死陈二黑。而江湖义士误以为陈大侠乃韩塘之妻郦仙所害,种种纠缠误会。险些掀起喋血风雨。。。。。
  • 最后的拾魂者

    最后的拾魂者

    生活在H市的阿伦遇到了一件怪事,早晨去捡拾陨石的同学,失魂一般的回来,亲手杀掉了老师。这一切是否与陨石的掉落有关呢?防务部门的天才科学家张浩天与公务员张哲文产生了分歧“恐怕陨石并不是一切的起因,一切早已注定”
  • 冷面妖姬她又美又毒

    冷面妖姬她又美又毒

    她,星元纪年犯罪鬼才,精于科技,擅于暗杀,世人眼中的冷面修罗,一颗心锈迹斑斑在尘埃中日渐腐朽。他,星瀚大陆鬼界大佬,冷心冷情,嗜血狠辣,一言定人生死,一举倒转阴阳。星际追击,身陷风暴,再次睁眼,斗转星移。被人辱骂嘲弄?她无动于衷;被人迫害休弃?她嗤之以鼻;她的不争视为懦弱,她的善意遭人践踏;一个字,干。契神兽,虐渣女,炼星力,穿古今。两条本该毫无交集的平行线,在某一刻缠绕交织。她是他命中注定的劫,无尽时光中,他把自己唯有的温暖给了她。为了她,他坑蒙拐骗死皮赖脸;为了她,他舍弃自我散尽修为;他是她隐藏至深的秘密,腐朽心中唯有的一处干净之地,如同一支画笔,在她晦暗世界中画下一道浓墨重彩,一点一滴,融入骨髓,浸入肺腑。原来,极致腐朽中真得能开出花来。【宠文,极致宠,1V1,男强女强,欢迎入坑】
  • 豪门盛宠:封少请温柔

    豪门盛宠:封少请温柔

    父母自杀身亡,家产流落在外,爷爷生命垂危……而她,被深爱的男人亲手送进监狱!出狱后,殷月宝像变了个人,刚虐完白莲想逃之夭夭,却又被某人盯上,她气不打一处来:“封少这种心狠手辣的人,我惹不起,难道还躲不起了?”某男却不满:“殷小姐以前说过要追我,还请言行一致。”
  • 戈争天下

    戈争天下

    青山叠嶂,薄雾如云。软红十丈,群雄逐鹿。裙衣浮曼,美人倾世。
  • 逆天绝修

    逆天绝修

    【完结】求支持~~~~平静了数千年之后,天澜大陆再掀起一股腥风血雨,魔族,神族,人类都纷纷的参与了进来。一个看似普通的少年,在这样的乱世中,一步步的修行,经历无数的生死考验,凭借着自己的实力,一点点的揭开乱世幕后的真相,终结了这一切背后的阴谋。【重复章节已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