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2150200000011

第11章 识人之道(11)

曾国藩治军严明则主要表现在对队伍的严加约束上,在这方面,曾国藩可谓六亲不认。如湘军初建时,纪律涣散。尤其是靖港之败,练勇大批溃散,即使在湘潭之役中获得胜利的水陆勇也到处抢劫,携私潜逃。曾国藩于咸丰四年四月二十日(公元1854年5月16日)在家书中就这点作过较为详细的记述“水勇于二十四五日自成章诏营内逃去百余人,胡维峰营内逃去数十人。二十七日,何南青营内逃去一哨,将战船炮位弃之东阳港,尽抢船中之钱米帆布等件以行。二十八日,各营逃至三四百人之多。初二靖江战败,而后又有一溃也。其在湘潭打胜仗之五营,亦但知抢分贼赃,全不回省,即行逃回县城。甚至将战船送入湘乡河内,各勇登岸逃归,听任战船漂流河中,丢失货物。彭雪琴发功牌与水手,水手见忽有顶戴,遂自言名册上姓名全是假的,应募之时乱捏姓名,以备将来稍不整齐,不能执册以相索云云。鄙意欲预为逃走之地,先设捏名之计。湘勇之丧心昧良,已可概见!”他们应募入伍,本来就是为了发财,所以不少人隐名埋姓,另捏假号。这些人的战斗力自然不可能很强。曾国藩对这点是看得很清楚的:“若将已散者复行招回,则断难得力。”因此,他自岳州、靖港、湘潭之役后,立即着手整顿湘军,凡溃散之勇不再收回,溃散营哨的营官哨长也一律裁去不用。经过整顿,水陆各勇仅留五千多人。与此同时,他调罗泽南、李续宾带所率湘勇回长沙,又令英勇可靠的塔齐布、杨载福、彭玉麟等大量招募新勇,新增数营,湘勇很快又扩大到一万人。他还向广东、广西奏调水师兵勇,广东派山东登州镇总兵陈辉龙带水兵四百名、炮一百尊,广西派升用道员李孟群带水勇一千名,来湘会战。又在衡阳、湘潭分设船厂,新造战船六十多只。

湘军经过这次整顿之后,更加兵精械足,“规模重整,军容复壮”,水陆两师共达二万之众。

在当时的湘军中,以治军严明著称的还有彭玉麟,他可以说是得曾国藩严明之真传,以至民间有“彭打铁”之雅号。彭玉麟归隐后,以查江旧居已坏,在郡城东岸买小楼自居,题名曰:“退省庵”。每日种树灌园,有终老之志。但自彭玉麟归隐,长江水师规制渐坏,弁勇横行抢掠,朝野有人认为水师可废。清廷下诏彭玉麟再次整顿水师。彭玉麟出山后即劾罢营哨官百八十二人,于是江湖肃然。尤其是不顾情面,弹劾名将黄翼升。彭玉麟勇于负责,有功不贪。常轻舟小艇,往来倏忽,不独将佐畏之如神,即地方官也望风震慑,民间不轨之徒敢作奸犯科者辄互相惊吓曰:“彭宫保!”立即奔逃不敢出。威声震动数千里。朝廷对他倚任更重,凡有大事都交他处置,如两江总督左宗棠、刘坤一,湖广总督涂宗瀛,两广总督张树声,皆朝廷倚重大臣,经言官上奏,皆命彭玉麟察核。

彭玉麟刚介绝俗,颇有豪气,尤善饮,经常咯血而酒不废。中年黜妻屏子,没有姬侍,只有一二个老兵供事其旁。对待部下旧将如同布衣子弟,而纪律极严。他的弟弟长期客居州县,服食鸦片成瘾,正巧军中严禁食烟,旁人将此事告知,彭玉麟大怒,立杖四十,并斥之曰:“不断烟瘾,死不相见。”他的弟弟感愧自恨,卧三日已濒死,竟绝不再服,复为兄弟如初。以旧习商业,令行盐,致资巨万,一无所取。其弟亦豪迈挥霍,恤贫笃人。

彭玉嶙尤恶浮华,厌绝请送之类官场旧习。治军广东时,民士恐饷粮不继,共募银十七万两送军中,彭拒而不受。辞官之日,众以金排万人姓名于二伞上,价值万金,彭谕令各还其主,且戒其奢。断案严肃,恒得法外意,所杀必可以正民俗。安庆候补副将胡开泰,召娼女饮酒作乐,而使妻行酒,其妻不从,遂抽刀割其腹,街巷汹汹,事情闹到院司,正聚议所以处置。彭赶至后,遣人召来,但询名姓居址,即令牵出斩之,民众大欢。忠义前营营官、总兵衔副将谭祖纶诱劫其友张清胜妻,清胜知悉后,秘密留居密室,出伪券索要偿债,但谭逃走,升营将。州县官因为在谭祖纶管辖地方,置之不问,因诉于彭玉麟。彭玉麟先闻黄州汉阳道路藉藉,欲治之无端,得清胜词,为移总督,先奏劾谭祖纶,且遣清胜赴武昌对质。朝廷下诏,令彭玉麟与总督即讯,谭祖纶令人将张清胜从轮船上挤下溺死。又行贿张妻父母及妾刘氏反其狱,忠义营统将方贵重用事,总督昌言诱奸无死罪,谋杀无据。彭玉嶙知谭祖纶根据盘固,不可究诘。适总督监临乡闱,立即至武昌,徼府司提祖纶至行辕,亲讯,忠义营军倾营往观。祖纶至,装出若无其事的样子,等到公开他的罪行,支离狡诈,及谋杀踪迹,祖纶伏罪,立即令就岸上正法,一军大惊。

湘军诸将正因为在曾国藩的严格教诲下,“虽离曾国藩远去,皆遵守约束不变”,这也符合曾国藩治军的特点。因为曾国藩在湘军中把封建伦理观念同尊卑等级观念结合起来,将军法、军规同家法、家规结合起来,用父子、兄弟、师生、朋友等亲友关系来掩饰、调剂、补充上下尊卑关系,以减少内部的摩擦与抵触,使下级与士兵乐于尊重官长、服从官长,为官长卖命。

5.忠义

——忠义之将,可横行天下

原文

无兵不足深忧,无饷不足痛哭。独举目斯世,求一攘利不先,赴义恐后,忠愤耿耿者,不可亟得;或仅得之,而又屈居去下,往往抑郁不伸,以挫以去以死,而贪饕退缩者,果骧首而上腾,而富贵,而名誉,而老健不死,此其为浩叹者也。

——引自《曾文正公全集》

解读

没有兵不值得深深地忧虑,没有军饷也不值得痛哭。只是我举目望这世界,想找一见利不争先、赴义惟恐落后、忠心耿耿的人,却不能很快找到;即使能幸而找到一个,却又因屈居低位,郁郁不得志,最终因为遭受挫折而离去,并因此而死。而贪婪退缩的人,却能飞黄腾达,享受荣华富贵和美名,并且健康长寿,这真是令人深深叹息的事情。

原文

今日百废莫举,千疮并溃,无可收拾。独赖此耿耿精忠之寸衰,兴斯民相对于骨岳血渊之中,冀其塞绝横流之人欲,以挽回厌乱之天心,庶几万一有补。不然,但就时局而论之,则滔滔者吾不知其所底也!

——引自《曾文正公全集》

解读

目前百废待兴,千疮已经溃烂,无法收拾。只有依赖自己的耿耿忠心,发动广大人民面对这骨山血渊,期望着以此塞绝横流的人欲,挽回厌倦混乱的天心,或许还有弥补的可能性。否则的话,仅就现在的局势而论,还不知要乱到什么时候才是尽头呢!

详解

古人云:臣待君以忠,君待臣以义。达忠义二字历来是密不可分的。战场形势瞬息万变,在君主与军队统帅、主帅与部帅之间,如果缺乏了这个忠义,那后果是不堪设想的。但是,在对这忠义的运用上,首先是上位者要讲义,就是要在见识对方才能的基础上,用人不疑,待之以义,对方必会报之以忠。

南宋年间,名将宗泽领兵抗金期间,俘虏了金将王策。王策原是辽的将领,辽灭亡后成为金将。宗泽亲自为他松绑,劝他说:“契丹本来与宋是兄弟之国,如今金虏掠我徽、钦二帝,又灭掉了辽国,我们应同心合谋报仇雪恨才是。”王策一听感动得落下泪来,表示愿意参加抗金战争,于是他们制订了大规模抗金的计划。宗泽又联络北方义军头领王善、杨进、等人,以及“八字军”、“忠义军”等,与他们协同作战,连连告捷,金兵闻风丧胆,听到宗泽的大名都噤若寒蝉,称他为“宗爷爷”。

清太宗皇太极,是努尔哈赤第八子,努尔哈赤在位时,他战功卓著,兼辖正黄、镶黄两旗。努尔哈赤死后,他继位登基。为实现统一中国大业,积极招徕汉官汉民。皇太极为了招降明朝著名将领祖大寿,派人先将祖大寿的儿子及其他亲属接人清营,百般体贴照顾。当时,祖大寿统兵驻守大凌河城(今辽宁锦县西南),皇太极围城百余天,派明朝降将张弘漠等人前去劝降祖大寿,祖大寿因内无粮草、外无救兵,决定诈降清军。皇太极表示:“几大凌河所降明朝将吏城民,(清军)不得杀戮,有违此盟者,天必遣之。”为使祖大寿能同妻子相聚,让他率二十余人返回锦州城,但祖大寿又统率明军同皇太极兵戎相见。皇太极对祖大寿的家属仍以礼相待,并致书祖大寿说:“至于去留,终不相强。将军虽屡与我兵相角,为将固应尔,朕决不以此介意。将军勿自疑。”直至1640年,皇太极指挥清军击败增援锦州城的明军,又招降了名将洪承畴,祖大寿无计可施,只好献城降清。皇太极大喜过望,立即召见祖大寿,对他抚慰道:“你违约与我,是为了你的明主,为了你的妻子和宗室。我经常同内院诸臣谈及,祖大寿必不能死,以后再降,我也决不加诛。往事已毕,今后能竭力相助就行了。”并令祖大寿隶属正黄旗,授总兵职。此后,祖大寿忠心侍清,成为皇太极手下的一员得力战将。由于他熟知明朝军事,对皇太极入关灭明统一全国,贡献颇多。

正是这众多的历史事实启发了曾国藩,使他深深认识到忠义对战争取得胜利的重要性。对曾国藩的这一观点,蔡锷有这样的感慨:“右列各节,语多沉痛,悲人心之陷溺,而志节之不振也。今日时局之危殆,祸机之剧烈,殆十倍于咸同之世,吾侪自膺军职,非大发志愿,以救国为目的,以死为归属,不足渡同胞于苦海,置国家于坦途。须其耿耿精忠之寸衷,献之骨岳血渊之间,毫不返顾,始能有济。果能拿定主见,百折不磨,则千灾百难,不难迎刃而解。若吾辈军入将校,则以居高位享厚禄安福尊荣为志,目兵则以希虚誉得饷糈为志,曾胡两公必痛哭于九泉矣。”

6.军心

——以真心实肠,得士卒之心

原文

古来名将,得士卒之心,盖有在于钱财之外者。后世将弁,专恃粮重饷优,为牢笼兵心之具,其本为已浅矣,是以金多则奋勇蚁附,利尽则冷落兽散。

——引自《曾文正公全集》

解读

自古以来的名将,能够得到士卒的衷心拥戴,主要原因不在于依靠钱财。后世的一些将领,专门依靠粮多钱多来笼络士兵,这样其军心就不巩固,所以钱多人人奋勇归附,无利可图就会作鸟兽散。

原文

军中须得好统领营官,统领营官,须得真心实肠,是第一义。算路程之远近,算粮仗之缺乏,算彼己之强弱,是第二义。二者微有把握,此外良法虽多,调度虽善,有效有不效,尽人事以听天而已。

——引自《曾文正公全集》

解读

军中必须要有好的统领和营官,作为统领营官,最重要的是要有真心实肠,这是第一义。计算路程的远近,粮食和器械的多寡,敌我的强弱,这是第二义。这两点如没有什么把握,即使有许多好的办法,好的调度,也只能有时成功,有时失败,不过尽人事,听天命而已。

详解

治国须得民心,治军则须得军心,这是取得成功的千古不易之理,因此,蔡锷对曾国藩的这些论述评论道:“带兵就像父兄带子弟”这一句话,最是仁慈贴切。有了这种思想,则古今带兵格言,虽千言万语,都可付之一炬。父兄对待子弟,担心他们愚昧无知,于是就谆谆地教诲他们;担心他们饥寒苦痛,则精心爱护他们;担心他们放荡,没有好的品行,就严厉地惩罚责备他们;担心他们没有好的前途,就加意培养他们。无论是宽还是严,是爱还是憎,是喜欢还是讨厌,是奖赏还是惩罚,全都出于至诚,没有丝毫虚伪,因此做起来至公无私。如果能做到这些,那么,部下爱戴长官,也肯定与子弟爱戴他们的父兄一样。

7.评将

——衡才不拘一格,论事不求苛细

原文

窃疑古人论将,神明变幻,不可方物,几于百长并集,一短难容。恐亦史册追崇之词,初非预定之品要。以衡才不拘一格,论事不求苛细,无因寸配而弃连抱,无施数罟以失巨鳞,斯先哲之恒言,虽愚蒙而可勉。

——引自《曾文正公全集》

解读

我私下里怀疑古人评论将才时,往往称他们神明变幻,超乎想像,几乎要把所有的优点都集中在一人身上,一点短处都不能容忍。这恐怕是史书上的溢美之词,并不是选拔将才之初就定下的标准。其实,选拔将才时要不拘一格,评论事情不过于苛求,不能因为一点点短处就不用极有才干的人,不能因为结细密的渔网就漏掉了大鱼。这才是从前圣贤常常说的话,即使是很愚味的人,也可以此来勉励。

详解

中国人有这么一个习惯,如说一个人好,则什么都好;如说一个人不好,则什么都不好。对此,曾国藩并不苟同。他从长期的领兵打仗的实践中知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而将亦是人,难以十全十美,作为统帅,决不可因此就加以抛弃。曾闺藩的这一观念,无疑是十分中肯的。而在中国历史上,这样的例子也是很多的。如民族英雄岳飞在公元1122年应募投军,初任秉义郎(低级武官名),隶属名将宗泽。一次,秉义郎岳飞触犯军法将受处罚,宗泽一见便深感他超群不凡,说:“这正是做将领的人才啊!”这时正值金兵攻打汜水关,宗泽便把五百名骑兵交给岳飞,要他立功赎罪。岳飞果然不负所望,得胜而归,宗泽大喜,提升他为统制。岳飞从此名震遐迩。宗泽极为欣赏岳飞的才智,对岳飞说:“你的智勇才艺,古代的良将也比不上你,只是你喜欢野战,这可不是领兵打仗的万全之计啊!”于是,宗泽把行军、交战、驻营等作战经验传授给他,岳飞认真研习,颇有心得,说:“兵法体现了作战的规律,深刻领会了,就能灵活巧妙地运用。”宗泽肯定了他的见解,并对自己为国家发现了这样一位大可造就的将才而深感欣慰。

同类推荐
  • 中华圣贤经典——仁

    中华圣贤经典——仁

    中国古代圣贤是中华文明辽阔天幕中最闪亮最灿烂的星星,他们崇高的道德修养和深邃的思想智慧堪为万世师表,他们创作的一大批经典著作经久不衰,成为文化发展史上的不朽丰碑,供后人瞻仰和学习。丛书摘取了以儒家学说为主的圣贤经典论著中最富影响和声名的章句,按照指导原则——人生态度——人际关系——工作方法——人身修养——自我追求这六个板块对其思想内涵进行了解释、挖掘和延伸,并辅以正反两方面的典故论证了其科学性和正确性。柳季不背信、梁国志教子、师旷论学、黄裳还珠、许衡不食无主梨、董狐直笔……
  • 孔子原来这样说

    孔子原来这样说

    品读孔子,让你学会如何在事业上再添辉煌,更进一步;品读孔子,让你懂得如何在人生中体现价值,更有意义;品读孔子,让你知道如何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游刃有余……孔子是中华文明的璀璨明星与圣者,他的思想博大精深。姜正成编写的这本《孔子原来这样说》针对孔子中庸、修身、齐家、孝悌、仁爱等思想,借助于古今之生动实例,准确严谨地予以分析解读,给读者以思考空问,心灵的共鸣。相信你捧读《孔子原来这样说》,定会感到心灵神往;合上书卷,亦能回味无穷!
  • 中国民间文学史

    中国民间文学史

    本书内容涉及神话,民间故事,史诗,民间谚语、谜语和歇后语,民间小戏,民间传说,民间歌谣,民间长诗,民间说唱等。
  • 爱恨交织话烟草

    爱恨交织话烟草

    该书从烟草史话、烟识讲坛、烟标欣赏、烟具大观、烟的礼俗、烟与名人、烟与健康、烟闻轶事及烟品收藏九个方面对烟草进行了全面阐述,对大家正确认识烟草,安全吸烟,提高健康水平都是很有必要的。
  • 软实力博弈:媒介强度与文化势能

    软实力博弈:媒介强度与文化势能

    本书通过对美国等西方国家“软权力”、媒介垄断及文化渗透等方面的论述,建立起对全球传播的研究框架,分析了美国等西方国家文化传播的价值、实质和意义。同时指出,20世纪末以来,西方国家在全球形成规模庞大的传播体系,信息文化单向流动的问题愈加严重。发展中国家在世界传播体系中处于从属和被支配的地位,信息主权和民族文化面临着冲击。对于中国来说,大众传媒的发展战略应变被动为主动,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并加大对外信息文化的传播力度,不断提升中华优秀文化的世界影响力。
热门推荐
  • 霜满庭

    霜满庭

    她是一个痴傻娇憨之人,却终是变了风云。“这天下本就为你而夺,如今为你而弃,有何不可?”他笑,笑得那样云淡风轻,一袭蓝衣在风中傲然挺立,掩盖了眸中无尽的凄凉。也许,他的心一直未变,变的,只是她的执念罢了。既然,遇见我是你的劫,来生,你我定不要再见。此书微虐,稀饭的多多评论和支持哦!么么哒~
  • 寻医药寮

    寻医药寮

    药缭,字荨,号寻医,师从怪医(暮云卿),居于虚竹雾谷,有一幢三层小竹楼名为药寮居。若隐若现的绿色双眸,几缕青丝隐于三千墨发之中。头戴帷帽,肩挎药箱(生死缘),腰别短笛(返魂),发间一簪(碧涧),指上一戒(鬼目)。————————————————————“世人皆寻医问药,殊不知医者也在寻病救人,我曰寻医,寻遍天下之病。”“我希望,终有一天,我的名字,可以成为生老病死的信仰和诅咒。”未成想,在实现伟大梦想的征途中,还冒出了一个小可爱(拖油瓶)。“好吃姐姐,我喜欢你,你给我做一辈子的好吃的,我给你钱好不好?”——————————————————作者跪求,不喜勿喷。女主表面清冷,实则emmm.男主粘人精,爱吃,“平平无奇”小皇子。(再多的我也编不下去了,大家凑活着看吧)!————————————————————比心(≧ω≦)
  • 修真时代结束之后

    修真时代结束之后

    大陆发生异变,真气溃散,修真者失去了修炼所必须的真气,所有修真者一夜之间都变成了普通人。正当所有人都以为世界再无修真者时,人们惊奇的发展另一种修炼方法,新的修真时代被开启。修真时代陨落的天才少年,新时代引起的激流,他能否顺着这新时代的激流一飞冲天呢?
  • 泯月记

    泯月记

    好好活下去,是母亲的愿望。这是两个概念,一个是活,一个是好好地活。他不愿意碌碌无为地活着,所以他下山了。带着母亲赋予的强大天赋,踏入尘世泥沼,追寻自己的道路。最重要的还是天上那一轮暗月,一定要将它灭掉才是。
  • 怀柔清

    怀柔清

    故乡水,故乡人。英雄难过美人关。剪不断理还乱。清者自清,问心无愧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们的名字是灵啊

    我们的名字是灵啊

    这是我的第一部作品,有任何问题,还请读者们直接指出来
  • 我在末世当魔法师

    我在末世当魔法师

    “我们在第九号基地……我们需要水,食物以及电。我们这里很安全……我们……啊!”收音机里传来了卡机般的声音。“我觉得我们要谈一谈……我们觉得你们的脑子很好吃……我们来找你们了。”收音机那边传来了一阵嘶哑的声音。标签:末世,丧尸,魔法师,魔法
  • 妖印之眼

    妖印之眼

    如果可以,我想称之为宿命。我的际遇,我的未来,我的人生,一切都从我九岁那年开始扭曲。当这双眼第一次看见他,命运的齿轮便开始转动了,浓妆淡抹,粉墨登场,一切的一切,都驶往我无能为力的方向。如果这是宿命,如果注定无法改变,那么,我只好选择接受......
  • 倾城花开

    倾城花开

    不作就不会死,吃饱了撑得睡不着觉的公主作死作活玩逃婚,本以为找一个回来就能解把婚约推掉。但看着这个自己找回来的驸马,话说这婚还要退吗?同一个人定两次亲……貌似也没啥好玩的吧。高冷的摄政王大人本来最恨的就是自己的尊姓大名,但看着那个作死的公主,觉得吧,还是就叫这个名字吧,顺便把那个作死的公主一起划拉家里来笑个够。二儿小跑着奔进摄政王府的大门,噗通一声跪在地上:“王爷,你快去看看吧,公主听说皇上要给你们赐婚,嚷着要出宫自己找一个驸马回来。”某王爷微微一笑:“这京都男子虽多,但能让公主看得过眼亦是不多,不急。”二儿都要哭出来了:“就是不多,所以公主喊着要出宫去找个女人回来。”某王爷闻言慌乱丢下手中茶盏:“来人,去把本王的那套女装拿来!”某公主眼泪婆娑:“二儿啊!你可是我的人啊!”二货公主加上腹黑摄政王,欢乐不断一锅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