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218100000013

第13章 旷达人生(12)

九月六日,朝廷的祭祀活动结束,大臣们就都急着赶往司马光的宰相府吊唁。程颐负责主持司马光的丧事,却不许大家在这个时候吊唁司马光。为什么?理由来源于孔子的《论语》。程颐说:“《论语》中说过:‘子于是日哭,则不歌。’”孔子曾经说过:如果你今天参加了丧礼吊唁之类的活动,就不能再参加唱歌、跳舞这类综艺娱乐活动,否则就是对礼仪的亵渎。

程颐说:“你们刚刚参加了朝廷的吉礼活动,现在又来参加丧礼,同一天里一会儿嘻嘻笑笑,一会儿哭哭啼啼,太不严肃,不符合古代的礼仪。明天来吧。”

孔子的这段话的确是对礼仪之道的规范,但这种规范也是建立在人们真实情感的基础之上的。一个人经历或者沉浸在巨大的悲伤中,从情绪上来讲,很难真正忽然转为喜悦、兴奋,所以孔子这段话是对生活经验的总结。古代的礼仪制度并不是凭空想像出来的,而是这样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一点点总结出来的。

转悲为喜不大符合人之常情,但是乐极生悲,从喜悦转为悲伤,从情感上来讲就比较顺畅了。这就好比流水很容易很自然从高处落到低处,但是要从低处到达高处,就比较麻烦。正因为如此,当时就有人反驳程颐道:“孔子是说过哭则不歌,但并没有说歌则不哭呀。”

程颐有些尴尬,满脸涨得通红,不禁提高了嗓门,继续高声争辩。这件事情本来与苏轼没有任何直接关系,但是一则苏轼本来就很讨厌程颐古板僵硬的作风,二则他看见这种尴尬而滑稽的场面,觉得非常可笑,似乎如鲠在喉,不吐不快!于是他止不住上前加入争辩的队伍,进一步挖苦程颐道:“此乃鏖糟陂里叔孙通所制礼也。”(事载《续资治通鉴长编》卷393)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叔孙通是秦汉之际的儒生,刘邦称帝后,他为汉王朝制定了一整套规章与礼仪,算是汉朝开国的大儒,礼仪策划的总监。“鏖糟陂”则是一处污泥烂草、肮脏不堪的沼泽地,位于东京汴梁西南十五里处,“夏秋积水,沮如泥淖”(宋·庄绰《鸡肋编》)。

“鏖糟陂里叔孙通”的意思是:程颐是一个从京城郊区污泥脏水中爬出来的冒牌叔孙通,这套伪规矩都是村学究制定的。这是讥讽程颐拘泥小节,不识大体,是个没有见过世面的假学者。

我们可以想像一下,在司马光去世的哀悼现场,本是一派庄重肃穆的氛围,而苏轼随口勾画出的却是一个滑稽、生动的漫画式的程颐形象,这一切形成了鲜明的反差、对照,在场的官员们禁不住哄堂大笑。程颐一下子恼羞成怒,而朝廷中那些程门弟子更是怒不可遏。从此,苏门与程门算是结下了深仇大恨,也为后来的政坛引出无穷的后患。

这件事从表面上看,似乎只是一场口角之争,无关国家大体,至多不过反映了苏轼、程颐两人在思想、志趣和性格上的歧异,但从深层来看却意味深长。

第一,北宋以来的学者,普遍具有个性执拗、独树一帜、严以律己、严以律人的特点。发展到极致,不免自我标榜、惟我独尊,对于异己观点动辄大肆批判甚至群起围攻,王安石、司马光、程颐身上都或多或少有这样的特点。对于一般人来说,这些特点不过是有些古怪、古板或者不合人之常情罢了。但是在苏轼看来,这就是奸伪。如前所述,苏轼就曾数次指责程颐的这种表现是“奸”,也就是“奸伪”。所以说苏轼对程颐的嘲讽首先就是基于这种学风、人格乃至个性的差异。

第二,苏轼对程颐的嘲讽还反映了苏轼本身的个性缺陷。苏轼虽然担任着翰林学士、经筵侍读等重要官职,但是性情并没有很大的改变,依然有意气用事的一面,喜欢以个人好恶来臧否人物。这也从某些方面说明苏轼政治上的不成熟,说明他在政治上难以堪当大任。俗话说“宰相肚里能撑船”,做宰相必须要能够容纳不同的人物性格、政见,将各方面的人物团结起来共同做事。苏轼的师长欧阳修就善于团结个性耿介不群的石介,司马光更是善于将不同派别的人物聚拢帐下,苏轼却没有这个本事,这是他政治个性中一个不可忽视的缺点。

第三,苏轼对于程颐的这种态度,以及发展到后来的“洛蜀党争”,反映了司马光去世后,旧党一派人物群龙无首的政治局面。比起新党人物,旧党内部的政治、文化、学术乃至人际关系要复杂得多,混乱得多,凝聚力也要差得多。司马光这杆大旗一旦倒了,他们就立刻互相攻击,乱作一团,难以形成一个拥有共同奋斗目标的团结体,自然也就难以形成强大的统一的政治力量,自然也就给新党人物的卷土重来创造了机遇。更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新党势力尚未重返朝廷的时候,旧党人物各走各的路,等到新党再次上台,旧党人物就都开始“分享”共同的悲惨结局,在这个时候,他们似乎才开始走到一起了。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司马光去世之后,矛盾重重、貌合神离的保守派旧党阵营分裂为三个学术兼政治派别。一派以程颐为首,朱光庭、贾易为辅,程颐的籍贯是河南洛阳,所以这一派被称为“洛党”;一派以苏轼为首,吕陶等人为辅,苏轼的籍贯是四川,这一派被称为“蜀党”;还有一派以司马光提拔的谏官刘挚、刘安世等人为首,羽翼尤多。刘挚是河北东光人,属古代河朔地区,所以这个门派被称为“朔党”。

苏轼的一句取笑嘲讽之语从此拉开了洛蜀两派党争之幕。

在上一章我们曾说过,苏轼对于元佑时期的政治有一个基本的态度,即:“今朝廷欲师仁祖(仁宗)之忠厚,而患百官有司不举其职,或至于蝓;欲法神考(神宗)之励精,而恐监司守令不识其意,流入于刻。”(《试馆职策问三首》其一)大意就是,既不能像仁宗时期那样过于松懈惰怠,也不能像神宗时期那样过于紧张严苛,应当作必要的调合折中。

程颐的门生、谏官朱光庭针对这几句话进行了断章取义的解释,认为苏轼的言论是对仁宗与神宗皇帝的恶意诽谤,要求朝廷对苏轼予以惩治。主持朝政大局的高太后具有敏锐的政治眼光,对朱光庭等谏官的这套手段洞若观火,她没有明确表态,而是采取了和稀泥的办法,下诏苏轼免罪,希望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苏轼却不肯受这冤枉罪,马上表白自己的那段话的真实含义,指出朱光庭为诬告。朱光庭也不肯善罢甘休,继续上表攻击苏轼。殿中侍御史吕陶乃是蜀党的人物,他也上表弹劾朱光庭,一针见血地道破朱光庭弹劾苏轼的真实意图:

议者皆谓轼尝戏薄程颐,光庭乃其门人,故为报怨。夫欲加轼罪,何所不可,必指其策问以为讥谤,恐朋党之敝自此起矣。(《宋史·吕陶传》)

意思是说:大家都知道苏轼曾经戏弄嘲讽程颐,朱光庭是程颐的门人,这样做分明是在报复苏轼。如果要给苏轼加罪,什么理由不可以,为什么非得指责他的进士策问之题?我担心朋党的弊端从此会兴起。

俗话说得好,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这场洛蜀之间的口水大战难道真的就因为苏轼对程颐的几句嘲讽之语吗?而朱光庭弹劾苏轼,也难道仅仅就是为了报一箭之仇吗?恐怕没有这么简单。

其实,以朱光庭的地位,要想扳倒苏轼是根本不可能的。元韦占时期,苏轼、苏辙在朝廷中都曾经担任很重要的官职。苏轼先后担任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兵部尚书、礼部尚书等职;苏辙则先后充任中书舍人、翰林学士承旨、吏部尚书、门下侍郎等职;蜀党的门生在朝廷中也很有权势。与此相比,洛党一派在朝廷中的政治权势则小得多。再说,程颐即便因为苏轼的嘲讽而恼羞成怒,但他这个人说到底不过是一介书生,距离政治较远。况且,就洛党本身而言,也并不是什么成熟的政治派别,他们对于“熙宁变法”乃至“元韦占更化”并没有提出过什么更为独立的见解,说到底,洛党还算不上一股巨大的政治力量。

但是当朱光庭对苏轼展开激烈的弹劾,尤其当朝廷传言要罢免朱光庭的时候,却在当时的政坛掀起了巨大的波澜,不仅洛党,连朔党也开始群起而围攻苏轼,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攻击苏轼的政治浪潮,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原来,洛党的势力只不过是扮演了马前卒的角色,它背后真正强大的政治势力在于刘挚、刘安世等人为首的朔党。当初苏轼因免役法与司马光争得不可开交,根据苏辙的回忆,司马光本想将苏轼挤出朝廷,但他恰好去世了,这件事情也就放下了(语载苏辙《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现在以刘挚等人为代表的朔党一派,借着洛党弟子朱光庭开战的机会,也纷纷拉开架势开始对苏轼群起而攻之,认为他结交朋党,认为他维护免役法,甚至认为他可能是又一个王安石。

那么,朔党对于苏轼的攻击难道也仅仅是为了废除免役法,为了维护朝廷的传统体制?恐怕也没有这么高尚!

说到底,朔党攻击苏轼的本质是为了权力。此时正值司马光去世前后,宰相这个权力中心出现了真空地带,朔党人物眼看苏轼深得高太后赏识,所以借着洛党与蜀党的矛盾,试图推动整个事态朝着不利于苏轼的方向发展。所以这一场洛蜀党争的口水大战,从表面来看,是因苏轼与程颐的口角之争而起,结果逐渐发展为洛蜀两党的争斗,但其本质却是苏轼与朔党人物的内在矛盾冲突,这个冲突的表象是所谓政见不一,而其实质还在于权力斗争。

苏轼对此其实看得非常清楚,他在奏章中说:陛下即位,起臣于贬所,不及一年,备位禁林,遭遇之异,古今无比。臣每自惟昆虫草木之微,无以仰报天地生成之德,惟有独立不倚,知无不言,可以少报万一。始论衙前差顾利害,与孙永、傅尧俞、韩维争议,因亦与司马光异论。光初不以此怒臣,而台谏诸人,逆探光意,遂与臣为仇。臣又素疾程颐之奸,未尝假以色词,故颐之党人,无不侧目。(《杭州召还乞郡状》)

大意是说:皇上即位之后,将我从贬所迅速提拔到翰林的位置,这样的恩遇古今少有。自己为报答圣上恩典,一直坚持独立政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前番与诸位大臣所争论的不过就是与司马光有分歧的免役、差役问题。当初与司马光争论这个问题的时候,他本人并不因此而与我反目。只是他所提拔的诸位谏官,妄自揣度司马光的意图,故意与我结为怨仇。我又看不惯程颐奸伪的作派,所以洛党一派也对我没有好眼色。

司马光尚且不与苏轼结仇,为什么他手下的谏官却急着跳出来结这个仇呢?就是权力之争。所以苏轼将他与朔党的矛盾排在前面,而洛党不过是第二位的矛盾,是次要矛盾。

洛朔两党人物对苏轼是步步紧逼,不达目的誓不罢休。这一天,御史中丞傅尧俞、侍御史王岩叟与高太后当面发生激烈的争论。王岩叟等人手持苏轼的策问之题,要求太后惩戒苏轼妄自议论仁宗神宗的“为臣不忠”之罪。高太后不想扩大朋党相争的混乱局面,没等王岩叟等人说完便忽然厉声说道:“我不想也没有必要看这些策问之题!”王岩叟等人不肯罢休,当面开始诵读苏轼的策问之题,高太后表示大不以为然,王岩叟等人说:“如此看来,太后是坚决偏袒苏轼,站在苏轼一边了!”高太后气得厉声说道:“我凭什么偏袒苏轼?苏轼又不是我的亲戚!”盛怒之下扬言要将争辩的双方统统撵出朝廷(事载《续资治通鉴长编》卷349)。

苏轼在这场争辩中当然也有不少的过错,甚至有不少令人遗憾的表现。但是总的来说,苏轼一直坚持两个原则:一是坚决反对借此大兴文字狱;二是始终强调这场争论的核心是他与司马光的不同政见,而不是权力斗争。这其实也是鉴于自己在“乌台诗案”中的遭遇而极力避免陷入政治陷阱。

所以,苏轼一旦觉察到这场政见辩论渐渐偏离了争论的方向,开始走向政治权力斗争的时候,一方面感觉到深深的疲倦,同时也产生了一丝恐惧。曾经遭受过囹圄和流放之苦的他不愿意在这场口水仗中重蹈覆辙,他决心放弃眼前一切令人羡慕的职位与生活,请求到外地去做地方官。于是他接连上了四道奏章,请求离朝外任。

面对苏轼的请辞奏章,高太后着实为难,她非常希望苏轼能够留在朝中,成为平衡朝廷权力的重要力量。

一天,高太后唤苏轼人内起草诏书,草罢苏轼正要告退,太后忽然问他:“我有一件事想问内翰。”苏轼忙说:“请陛下明示。”太后问:“内翰前年任何官职?”前年,也就是神宗元丰八年(1085),苏轼刚刚由黄州团练副使改判汝州团练副使。苏轼不知太后为何问及此事,只好据实回答。太后接着问道:“那么内翰现在任何官职?”“翰林学士。”苏轼回答,心中更加纳闷。

太后又问:“内翰如何能有今天的地位?”苏轼赶紧回答:“都是陛下的提拔。”太后微微一笑,说:“这都不关老身的事。”苏轼赶紧说:“那一定是官家(哲宗)的提携。”“与他也没有关系。”太后摇了摇头。“难道是大臣们的推荐?”苏轼有点不解。“与大臣们更没有关系。”太后摆了摆手。苏轼心里一惊,连忙辩白道:“臣虽然无德无能,但还不至于为了做官而请托权贵朝臣。”

“早就想让学士知道。”高太后慢慢说:“学士能够有今天的地位,完全是神宗皇帝的遗愿。想当初他在世的时候,每当吃饭停下筷子看文章,宫人们都说:‘这一定是苏轼的文章。’有时候读着读着,神宗皇帝会忽然称赞说:‘奇才,奇才!’只是还没有来得及进用学士就仙逝了……”听到这里,苏轼再也忍不住悲痛,失声痛哭起来。太后与左右宫人也掉下了眼泪。

过了一会儿,太后赐茶赐座,语重心长地对苏轼说:“内翰啊,你一定要尽心尽力地侍奉官家,报答先帝对你的知遇之恩呀!”苏轼连声诺诺,拜辞而出,太后特命宫人手提御前金莲花烛送苏轼回翰林学士院(事载宋·王巩《随手杂录》)。

高太后一番语重心长的话语的确是用心良苦,苏轼也并不是不想在朝廷做出一点实实在在的成绩,可是洛朔两党对苏轼依然紧咬不放,而且大有排山倒海之势。如果继续在朝中呆下去,自己“必致倾危”。在给高太后的《乞郡札子》中,苏轼痛陈自己在朝中举步维艰,难以有所作为的困境。

苏轼说,自己与司马光交情深厚,见解相近,本来没有什么不睦之处。只是因为免役、差役问题有所分歧。但目前朝中的舆论早已经背离了他与司马光争论的初衷。洛党、朔党以及自己所谓蜀党的下属、门生、故旧纷纷群起,使用愤激的语言互相弹劾、指责甚至谩骂对方。其中造谣生事、蛊惑人心、煽风点火者大有人在。他伤心地说,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自己所选拔推荐的人才也都因此遭到恶意的诬陷诽谤。

苏轼在《乞郡札子》中指出,当今圣上固然天资聪明,但是目前洛朔两党气焰嚣张,震动朝廷,朝野百官无不畏避其锋芒,太后与皇上深居宫中,朝野上下的情况难以周知。自己担心如果被洛朔两党官员抓住奏章、诗文中的“小辫子”,太后与皇帝又听信了他们的言论,自己再次重蹈“乌台诗案”的覆辙,那自己在“怨仇交攻”当中,将“不死即废”了。因此他再三请求离开朝廷,去地方上任职。

同类推荐
  • 巴顿

    巴顿

    巴顿,美国陆军上将。生于加利福尼亚州圣加夫列尔一军人世家。1909年美国陆军军官学校(西点军校)毕业后在骑兵部队服役。1916年作为J.J.潘兴的副官参加对墨西哥的武装干涉。1917年随美国远征军赴法参战。同年11月负责组建美军第一个装甲旅。1918年9月指挥该旅参加圣米耶勒战役。1919年回国后在坦克训练中心工作。1932年毕业于陆军参谋学院。1935年任夏威夷军区情报处长。1940年7月任装甲旅旅长。12月晋少将,任第2装甲师师长。1942年任第1装甲军军长。同年11月作为北非远征军西部特遣部队司令,率部参加北非登陆战役,占领法属摩洛哥。后负责组建美国第7集团军。
  •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海伦·凯勒精选大全集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海伦·凯勒精选大全集

    回忆真是一件让我惶恐不安的事情。当我提起笔来,写下自己从出生到现在的生命历程,真的感觉到童年往事如同笼罩在我身上的薄雾一般,模糊而飘渺。当我要把它掀开时,才发现其中有很多细节已经变得混沌不清了。因为童年早已离我远去,现在的我很难分清楚回忆中到底哪些是事实,哪些是幻想。不过,有些回忆在我的大脑深处,是永不褪色,永远生动的,虽然这些画面只是片断的、零碎的,但对于我的生命却有着或大或小的影响。为了避免文章冗长乏味,我只是节选了一部分最有价值和最有趣味的情节,来讲述我人生的故事。
  • 刘勰与《文心雕龙》

    刘勰与《文心雕龙》

    《文心雕龙》是一部讲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的专门著作。它总结了齐梁以来各种文体的写作经验,使之上升到文学理论层面,而且还运用这些理论对各个时代和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进行了深刻的批评,是一部世界文学史上空前绝后的文艺创作理论集大成之作。它的作者刘勰可以说是中国文学史上伟大的文学理论家和批评家。
  • 吃透曾国藩

    吃透曾国藩

    本书是对曾国藩格言的解读,以传统文化精神激励现代青年心灵,是一本有特色的中国式励志读物。作者选取格言引自有据可考的曾国藩文集,与现代青年分享其多年以来阅读和研究曾国藩的心得与人身感悟。全文共分四篇,前三篇分别谈理念、谈修身、谈实践;并将出处不尽详细,但流布极广、裨益于青年的一些格言,收录于拾遗篇。
  • 马上皇帝——赵匡胤

    马上皇帝——赵匡胤

    《马上皇帝:赵匡胤》介绍马上皇帝——赵匡胤的有关内容。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热门推荐
  • 地球来客之炼神伐天

    地球来客之炼神伐天

    混沌开,道则现,宇宙衍。好一个宇宙乾坤,天地玄黄!神、佛、仙、魔的博弈,星域星海的战争,神灵开辟的古路……这是怎样的一个世界?地球很渺小,但是却充当了一个神秘的角色,萧潜就是从这里而来,却是误入掌控者们的琪局,面临不可撬动的天,他要如何反抗?蝼蚁尚且偷生,何况人乎?闯古路,踏歌行,剑碎星河。战群英,屠鬼雄,谁与争锋?星断处,遇佳人,梦魂牵绕……一曲箫声去,问君何时还?吾欲踏破天阙,寻觅自在乾坤!
  • 暗黑复仇:入戏太深

    暗黑复仇:入戏太深

    两千多年前家族的恩怨。现在是再合适不过的机会。十五岁懵懂少女到人类世界复仇。竟爱上复仇对象。假戏真做、。
  • 我是电脑知识大王

    我是电脑知识大王

    知识的伟大在于它的博大和精深,人类的伟大表现在不断的探索和发现已知和未知的世界,这是人类进步的巨大动力。
  • 帝少之宠:他与她

    帝少之宠:他与她

    小羊四年前逃脱了!四年后还有机会?看羊如何入虎口,一步一步走进对她而言的“深渊”。“辽辽?撩撩?聊聊?”“全满足满足你?”…他对她道“我帮你脱离管束,以后你是我的”。她傲娇的回答“我们现在的关系不也挺好?办公室恋情,多新鲜”。一把按住她…
  • 邪王追妻:嫡女太嚣张

    邪王追妻:嫡女太嚣张

    她是天之骄女,人人追捧。她是丑颜嫡女,人人唾弃。当她重生成为了她,丑颜变天颜。怯弱的包子女华丽变身霸气女神。有小人找茬,没事。拿针扎死,还能废物利用。有渣姐算计,速来。将计就计,更兼敲诈勒索。还有渣爹在后,更好!一网打尽,银子是我的,房子是我的,通通都是我的!不知何处冒出来美男一枚:我也是你的,求带走!
  • 婚婚欲醉:霸道总裁请接招

    婚婚欲醉:霸道总裁请接招

    他是东方集团总裁,身价上亿,竟要娶有身孕的她。传言他不能人道,容颜丑陋。婚后却对她极宠,她要什么给什么。直到她说,“莫少,我要你。”第二天,她腰酸腿疼下不了床,才知被骗。她不信男人如此宠她,于是与初恋聊聊天,与他的弟弟眉来眼去,甚至调戏他的手下。却不想他在夜里化身为狼,“看来是没有满足你,从今日起,我一定尽全力!”
  • 大忽悠的日常

    大忽悠的日常

    机智如我,都是靠本事吃饭,我凭嘴忽悠的白富美怎么样?手动滑稽
  • 遇此不负于你

    遇此不负于你

    谁曾把相思埋入血液之中扎根,初见是惊鸿一瞥,情不知所起,一往情深,渐心乱迷。昔日的回忆,亦是不能消除,你的一字一句,一颦一笑,都记忆犹新。我为你倾尽整个天下,却换来我一人白头。
  • 蘸糖的奶油

    蘸糖的奶油

    管家身体突发不适,回家修养,管家的儿子来到顾府,成了新官家,可是,怎么说呢,这个新官家长得自不必说了,五官俊郎,眸若星辰,自带滤镜,那通身的气质也不似凡人,顾深深不由得提她家兢兢业业工作了几十年的老管家不平,看来他是遇上隔壁老王了。~~~~~书名:情深深几许
  • TFBOYS之千金小姐

    TFBOYS之千金小姐

    前世,她为了杀渣男,不小心出车祸死亡,老天重新给了她机会。虐渣男,虐婊子……三年前,转进小时候王俊凯所在的学校,王俊凯情不自禁的爱上了她,三年后,她华丽回归,并进击娱乐圈,可待他俩重新见面,却是陌生人……【有虐有甜,纯属虚幻】小樱qq:2932067244群号:5969754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