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2813700000016

第16章 一生俯首拜阳明

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嘉靖七年(1528)年九月初八,朝廷派出的特使冯恩来到了南宁,带来了朝廷对王阳明的亲切问候。

圣旨对王阳明平定思、田之乱进行了嘉奖,并发放了一份大礼包:赏银五十两,丝四匹。在南赣,王阳明剿灭了那么多山贼,才总共得到了四十两白银奖励。相比起来,朝廷这次的行动算是大手笔了。王阳明听说圣旨到,挣扎着从床上站起来,坚持要行跪拜大礼。

不过还有更搞笑的事情。圣旨中居然对平定八寨、断藤峡的事情只字未提,似乎在警告王抚台,没有惩办你的自作主张,已经是格外开恩了!王阳明又怎么可能看不出这一点呢。

冯恩只是个两年前刚中进士的职场新人,朝廷派他做特使,足以说明对王阳明的广西平叛成果相当不重视。但冯恩是一个很有想法的年轻人,他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请求王阳明收他做弟子,王阳明被其诚意打动,终于答应了。他也就荣幸地成为了王阳明最后一个学生。

到了十月初十,王阳明又在病榻上提起笔,写下了《乞恩暂容回籍就医养病疏》。他再一次强调了自己的病情,肺病已经让自己不堪折磨了,来南方后又中了炎毒,一遇到湿热天就发作。浑身溃烂。随行的医生无法忍受南方的气候,先回老家了,无人给他治疗。希望朝廷允许他立即返回家乡养病。

将近三个月过去了,王阳明盼星星盼月亮,还是没有盼来朝廷的回复。谁让他过去十年屡屡上书请辞,然后又表现得比正常人更精力充沛、思维活跃呢?嘉靖皇帝和内阁官员们难得地达成了共识,让王阳明在广西多待一段时间。

王阳明的病情一天天加重,他知道自己不能再等了,他还想再回山阴,最后再看一眼自己住过的房子,院前栽下的花草,和那些一直挂念自己的弟子道个别,也许最重要的是他太想听儿子正聪叫自己一声父亲了。死在这里,他实在于心不甘。

从广西回乡,漓江是必经的水路。沿途美妙的风景,王阳明已经无心也无力欣赏了,他只想早早回家。可考虑到他的身体状况,船家根本不敢把船开快。不过有一天,当别人告诉他,前面就是以马援将军名字命名的伏波山,山上有伏波庙时,他突然精神振作,下令停船上岸。

还记得年少时的梦吗,像一朵永不凋零的花。

陪我经过那风吹雨打,看世事无常,看沧桑变化。

他的思绪,一下子回到四十三年前,回到那个梦境中。没错!大殿的布局,塑像的朝向,侍卫的人数,案前的香火……都和梦中几乎一模一样。

而他的一生经历,他成就的辉煌,他遭受的陷害……和伏波将军都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他感慨道:“我十五岁梦到伏波将军,今天所见,宛如梦中,人生出处岂是偶然!”

在这里,他挥笔写下了一首诗:

四十年前梦里诗,此行天定岂人为。

徂征敢倚风云阵,所过须同时雨诗。

尚喜远人知向望,却惭无术救疮痍。

从来胜算归廊庙,耻说兵戈定四夷。

到了增城(今属广州),他参拜了六世祖王纲的庙。王纲生活在元末明初,和大明开国第一谋臣刘伯温是好朋友,刘伯温推荐他入朝为官,担任兵部侍郎。在处理苗民兵乱时,王纲死在了增城。

王阳明的学生王大用此时担任广东布政使(副省长),火速从广州过来陪同他北归。王大用知道老师的情况,悄悄命令将上好的木料装上船。王阳明对自己的情况也很清楚。在一次谈话中,他突然问自己的学生:“你知道孔明托付姜维的故事吗?”

王大用的眼泪马上就流了下来。

前面就是梅岭,过去之后就是江西,王大用吩咐用竹轿抬着老师,小心上山。正是隆冬时分,积雪湿滑,山路非常难走,侍卫们小心翼翼地走在湿滑的山路上,王阳明坐在轿子里非常着急,他是真担心,自己赶不回去了。

终于过了梅关,来到了江西地界。在赣江码头,王大用把老师送上船,眼含热泪话别。王阳明已经站不起来了,他吩咐快速前进,十一月二十五日,船到南安(今江西大余),这是十年前,他担任南赣巡抚时管辖的八府一州之一。

他有两个学生在当地任职。推官周积和赣州兵备道张思聪,得到消息后火速赶来。

见到两人,王阳明来了精神,居然从床上坐起来了,两个学生都非常紧张,他却笑着问:“你们近来的学业进展如何?”全然不把自己的安危放在心上。

“学生还在继续攻读。”两人更关心的是,“先生的身体,可否有所好转?”

“我的病已经无药可治了,现在没有死,只是元气还没有尽罢了。”王阳明的脸上依然带着笑容。面对死亡,他真的这么从容吗?不一会儿,他突然闭上了眼睛,难过地说:“我平生的学问才有所成就,还没有和同道中人好好分享,这样走我实在不甘心!”

这,才是他真实的想法。

每个人都只有一次生命,每一个生命都不能清零重来。尽管活着有太多痛苦,太多烦恼,太多无奈,太多不甘,当我们真的要告别这个世界时,还是那样的依依不舍。其实,不要追问生命的意义,生命的存在,就是最重要的意义。

十一月二十九日,船到青龙铺。王阳明让人把周积叫进来。

他慢慢睁开眼睛,平静地说:“我走了。”周积跪在床边泣不成声:“老师,您……您有什么话要交待?”

“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这是王阳明留给世界的最后八个字。

这一刻,大约是嘉靖七年十一月二十九辰时,公历1529年1月9日8点左右,孔子之后中国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了思想。

有些人活着,他已经死了。

有些人死了,他还活着。

世界上没有永恒不灭的肉体,也未必有永远不灭的灵魂,但是,世界上真的有永恒不灭的思想(前提是地球没有毁灭,人类没有消亡)。

孔子、柏拉图、西赛罗并没有死,在这个越来越拥挤的星球上,每天都有无数人和这三位大师进行精神交流。当然也有无数人,靠解读他们的学说来养家糊口。

王阳明同样没有死去,过去的五百年间,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几乎没有一天不受到他的影响。

世间已无王圣人,十二月三日,周积一行在南野驿下船,将船上的木板装订成棺,为王阳明沐浴入殓。第二天,装载灵柩的大船驶向南昌。一路之上,都是王阳明生前走过的州县。无数士兵和百姓沿江痛哭,许多家庭自发搭建灵堂祭奠,场面十分感人。

王阳明一生的功绩,很大一部分来自江西,灵柩到了南昌,当地百姓更是如丧考妣,痛哭至昏厥者不可胜数,草木为之同悲,天地为之动容。

按很多官员和百姓的想法,王阳明的灵柩就不要走了,南昌会给他留下最好的栖身之所。周积和张思聪费了很大的力气,终于做通了工作。直到次年的正月初一,灵柩才又重新装船,开往广信。

王阳明去广西时,弟子王畿和钱德洪一路送到严滩。他们在京城得知消息之后,果断地放弃了二月的会试,前往严滩迎候。

二月,王阳明的灵柩回到了山阴,门下弟子搭建了灵堂。学院的讲课照常进行,一如王阳明在的时候。李珙等人在洪溪为王阳明修墓。

嘉靖八年十一月十一日,王阳明的灵柩被安葬在了绍举府兰亭镇花街洪溪鲜虾山南麓,这块墓地是王阳明生前亲自选的,周围青山环绕,林木茂密。离此五里处,就是著名的兰亭,坟前不远则是洪溪。

下葬当天,亲朋好友、当地官员,还有全国各地赶来的弟子,超过了一千多人。这时距离王阳明去世,已经有十一个月之久。

一代伟人,终于得到了宁静的栖息之所。可是在人间,关于他的纠纷却并没有停止。

拨乱反正,阳明先生入太庙。

阳明之死,朝廷早就得到消息了,没有任何谥号与封赏,但却有另一番表示。

这年二月,原任吏部尚书的桂萼兼武英殿大学士,九月,一心排挤王阳明的杨一清,因年龄原因退休。而张璁以直升飞机的速度,当上了大明首辅。而七年前,他还是个没品的礼部闲杂人员。

王阳明不按桂萼的指示出兵安南,还未经许可,自行从广西返回家乡。这都让桂萼的吏部尚书当得很没面子。尽管王阳明已经不在人间,死者为大,但桂萼依然不肯放过王阳明。

桂萼给王阳明罗列的罪状包括:

一、对思恩、田州的处理恩威倒施,起不到应有的效果。

二、平定八寨、断藤峡是擅作主张,未奉成命,完全不把领导放在眼里。

三、未经许可,就从两广巡抚岗位擅离职守,影响恶劣。

四、自创心学,目无朱子,纠集弟子,拉帮结派,图谋不轨。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王阳明尸骨未寒,桂萼就处心积虑地进行报复,小人嘴脸暴露无遗,他也真是天不怕地不怕,就不害怕报应。张璁对王阳明是有好感的,如果不是杨一清处处阻挠,他早就把王阳明拉进内阁了。朝中支持王阳明的声音依然很强劲。但有一个人的意见,却能起到一锤定音的作用,他要说王阳明不好,别人都不敢怎么反对。

这个人就是当年希望王阳明入阁,后来却不放心以至不喜欢王阳明的嘉靖皇帝。按照习惯,重要大臣去世了都要追封谥号,可嘉靖是怎么对待这位挽救了大明王朝的绝世大儒呢?

他首先剥夺了王阳明的新建伯爵位,让王家后代成为平民。然后,又把王阳明的心学定为伪学,禁止传播。年少轻狂的嘉靖,以为自己的措施雷厉风行,可以在历史上留下精彩一笔,却不想自己永远被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

王阳明虽然已经不在人间,他的学说也被嘉靖皇帝禁止传播,但朝廷内外有这么多王阳明的生前好友,大江南北更有无数阳明弟子,想完全禁止这个思想流派的传播,简直比禁止男人追求女人还困难。

嘉靖十年(1531),身为礼部尚书的方献夫,公然在北京联合四十多名官员和翰林学士,公开讲授阳明心学。朝廷对此事不了了之。

嘉靖十三年(1534),王阳明的两位优秀弟子邹守益与欧阳德,担任南北两京国子监的领袖,他们知法犯法,顶风作案,无所畏惧地公开鼓吹心学。

嘉靖二十七年(1548),身为大学士的徐阶,在北京灵济宫和上千阳明弟子讨论心学。

朱厚熜是明朝在位时间第二长的皇帝,仅次于他的孙子万历。嘉靖四十五年(1566),儿子朱载垕继位,改第二年年号为隆庆。

而就是在隆庆元年,王阳明就被追封为新建侯,谥号“文成”。儿子隆庆这么着急给王阳明平反,无疑是抽向老子嘉靖的一记响亮耳光。

在券文中,隆庆皇帝继续狠抽老爹的耳光:“两间正气,一代伟人,具拨乱反正之才,展救民安民之略,功高不赏,朕甚悯焉!因念勋贤,重申盟誓。”

值得一提的是,汉朝的张良和明初的刘基,也有同样的谥号。

隆庆的儿子万历上台之后,张居正担任首辅长达十年,作为江右学派弟子徐阶的学生,张居正骨子里接受了阳明思想,现实中却坚持不懈地打击阳明弟子。而他刚一死,继任的首辅申时行,却完全站在了王阳明一边。

万历十二年(1584),也就是张居正死后两年,在申时行的坚持之下,王阳明和陈献章两位心学大师,被隆重地请进孔庙从祀。这时,距王阳明去世,只过去了半个世纪,王阳明九泉之下有知,无疑也会非常开心。他十二岁时立下的志愿,这时候已经被朝廷正式承认了。但他不会想到的是,自己死后,后世子孙却那样不争气。

纠纷不息,智慧无法传承。

王阳明已经不在人间,但他的后代,却为了一个爵位而争执不休。

王阳明四十四岁的那一年,他对诸氏生孩子已经不抱希望了。父亲王华做主,将弟弟王守信的儿子正宪过继给他。这本来是好事,谁想却给自己的后代引来了大麻烦。

十年之后,诸氏告别了人间。第二年初,王阳明和张氏结婚。当年十一月,他神奇般地老来得子,张氏为他生了正聪。孩子不满十个月,还不会开口叫父亲的时候,王阳明就接到圣旨,远赴广西平叛。

第二年的十一月底,他病逝在返乡的船上。没能和亲生骨肉见最后一面。父子之间也没有过任何交流,这不能不说是一件憾事。王阳明给孩子取名正聪,当然希望他能够聪明,可非常遗憾的是,孩子没有继承半点父亲的智慧。

王阳明去世之后,嘉靖皇帝和朝中一些大臣依然不忘找他的麻烦。心学被列为邪说,明令禁止,王阳明的伯爵没有被剥夺,已经是天大恩典了,但也就到此为止,后代不能世袭。

山阴当地官员都是属变色龙的,从前对王阳明客气得不得了,王阳明一死,他们就板起面孔,经常找王家的麻烦。不过,最大的威胁往往来自最亲的人。小正聪和母亲在家乡守孝的当口,已经长大成人的王正宪,却在亲生父母的煽动下闹起了分家。这个伯爵府本来就是王阳明用生命与汗水换来的,他有什么权力分割?

正聪和母亲在这个大家庭孤立无援,被迫逃到阳明弟子黄绾那里避难。黄绾记得王阳明对自己的照顾,更对王阳明死后的遭遇愤愤不平。他一直很好地照顾着这对孤儿寡母。等正聪成年之后,还把自己的亲生女儿许给了他,并替他改名为王正忆,可能是要孩子记住自己的恩情吧。嘉靖皇帝四十多年的统治,给王正忆留下的都是些痛苦回忆。

嘉靖一死,王家的好日子就来了。隆庆皇帝给王阳明正式平反,允许心学自由传播。更让人到中年的王正忆高兴的是,王阳明的新建伯爵位改为世袭,他也理所当然地当上了伯爵,并重新回到了山阴,重新拥有了父亲亲手修建的伯爵府。

作为绝世大儒王阳明唯一的亲生儿子,王正忆的智商和老爸相比,不知道差了多少条街。因为赶上了好政策,他终于安享了一个幸福晚年,并且有了两个儿子。黄氏夫人生了王承勋,侧室生了王承恩。王正忆死后,嫡子王承勋理所当然地继承了爵位,也名符其实地继承这份功勋。王承恩倒还算规矩,没想着搞什么阴谋诡计。但是,王家的悲剧却刚刚开始。

王承勋当上伯爵时,已经是万历年间。王承勋没有爷爷运筹帷幄的能力,更没有爷爷为国分忧的决心,只是坚定不移地过他漕运总督的幸福生活。都说隔代遗传,他在有些方面,居然和爷爷有共同之处:两人的夫人都生不了孩子。

王承勋可没有爷爷那么高的风格,反正不缺那俩钱,就娶了好几个小老婆。沙氏给他生了三个儿子:依次是王先进,王先达,王先道。因为没有嫡子,最年长的王先进就是天然的继承者了。

王先进的名字先进,脑子却一点不先进。那年头,身体好的男人,谁不留下七八个儿女,可他,一辈子只有一个儿子王业昌,居然还给夭折了。于是他也学曾祖父王阳明,要弟弟王先达将其长子王业泓过继到自己名下继承爵位,却忘记了王阳明当年过继儿子带来的麻烦。

王先达当然高兴啊,大哥要是一死,伯爵府还不是我们爷俩的天下啊。他赶紧回去向老婆汇报这个好消息。

王先达的老婆章氏可不是个省油的灯,她并不满足于只让儿子当伯爵,自己就想先当伯爵夫人呢。章氏为了达到目的,到处散播自己的理念:“大伯既然没儿子,我看他最好就别要这个爵位了,直接给亲弟弟多好,过继来过继去的,不嫌麻烦啊?”

王先进一听这话当然不干了,从山阴老王家的后人里找了一个同族的人,叫王业洵,立做自己的嗣子,并准备让这个跟自己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年轻人继承爵位。但按朝廷的爵位继承文件规定,王先进这是胡折腾,爵位只能留给业字辈的老大王业泓。

王业洵虽然当大少爷当得春风得意,但他有着清醒的头脑和足够的危机意识。知道王业泓早晚要上位,现在自己享受的一切早晚要给人家。怎么办?造谣!

王业洵和哥哥王业浩出钱,让一些人在外面散布谣言,说王先达不是王承勋的亲生儿子,是收养的,根本不能有继承权。然后,他们找来了王承恩的儿子王先通,推举他为继承人。当然,王业洵哥俩出了这么大的力,王先通得手之后,多少也得有所表示。

这下好了,王先通和王先达两个堂兄弟为了争夺爵位继承权打开了官司,一打就是十几年。直到王先达死,案子都没了结。王业泓这个本来无可争议的继承人当然不肯罢休,继续跟王先通死扛,两家把官司一直打到了京城。

王业洵的哥哥王业浩这时已经当上了两广巡抚,经过他在朝中这么一活动,京官们随便编了个理由,硬是将继承权判给了王先通。

不甘心的王业泓试图进宫告御状。可他也太天真了,别说崇祯皇帝已经被东北满贼(皇太极、多尔衮)和西北匪徒(李自成,张献忠)折腾得快崩溃了,就算是太平盛世,皇上也是你一草民说见就见的?走投无路的王业泓试图在皇宫前自杀,以表达自己的愤怒,可就连这点小事他都没做成,被抓进了监狱。溯本正源,还要怪自己那个多事的老妈章氏。

王先通终于得到了不应属于自己的爵位,但这个荣誉只享受了四年,崇祯十七年(1644),李自成的队伍打进了北京,王先通当时镇守朝阳门,由于消息不顺畅,别人都忙着投降,他却忙着抵抗,结果被杀死在城下。草民王业泓在乱世中却成功地活了下来。

王先通死后,他的儿子王业泰继承了新建伯爵位,后来跟着鲁王的小朝廷混。王业泰是王阳明的五世孙。顺治三年(1646),杭州城破,王业泰等人跟随镇东侯方国安降清,王家的爵位传承也就到此为止了。

王阳明之后,王家五代人中,别说再出个哲学家,连个冀元亨这样级别的读书人也没有出现。反而出了不少为争夺新建伯爵位不择手段的丑事。王阳明自己本身就是大教育家,桃李满天下,却没有精力培养和教育自己的儿子,这不能不说是一件非常让人遗憾的事情。

同时,也说明了智慧是一种高度个性化的东西,无法遗传更无法复制。邹守益家族四代人出七个进士的传奇,毕竟是小概率事件。

世间只有一个王阳明,永远不会有第二个。他为世间留下了《传习录》等数百万字的作品,可以让一代代的中国人永远从中受益,改善自己的思维,完善自己的性格。他为我们留下了太多的传奇故事,可以激励无数在逆境中苦苦挣扎的人,坚持自己的理想,把握自己的机会。他用自己一生的光明磊落,践行了“致良知”的理想,验证了“知行合一”的可能。他无愧于祖先,无愧于自己,无愧于置身其中的那个时代,无愧于孔子之后最伟大哲学家的殊荣,无愧于绝世大儒的美誉。

同类推荐
  • 影响中国历史的38位传奇女性

    影响中国历史的38位传奇女性

    本书讲述了女娲、西施、钟无盐、窦太后、王昭君、蔡文姬、花木兰、长孙皇后、文成公主、黄道婆、孝庄文皇后等中国历史上38位传奇女性的故事与经历。
  • 慈禧传

    慈禧传

    慈禧太后17岁入宫,27岁联合恭亲王奕发动“辛酉政变”,废掉辅政八大臣,开始了她的“垂帘听政”时代。在之后的48年里,她三次垂帘听政,扶助同治、光绪两代幼帝成长,实际控制着晚清的朝政大权。本书通过对历史材料的把握与整理,再现了慈禧的一生。
  • 世界历史名人丛书:恩格斯

    世界历史名人丛书:恩格斯

    1820年11月28日,弗里德里希·恩格斯诞生于巴门市一个纺织工厂厂主的家里。恩格斯的故乡——普鲁士的莱茵省是当时德国工业最发达的地方。那时,在德国其他地方,手工业、手工劳动还占统治地位,但是在莱茵省,第一批机器已经出现,工厂也已经产生了。
  • 走出晚清:大师们的涅槃时代

    走出晚清:大师们的涅槃时代

    本书为经典史诗级民国大师集体传记“民国清流”系列之前传。沿袭“民国清流”系列图书风格,呈现出1912年至1916年新文化思潮汹涌澎湃的壮丽景观,客观再现20世纪初中国文化进程的巨大蜕变。时值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中国面临民族危机,康有为、梁启超、章太炎、严复、谭嗣同、黄遵宪、柳亚子、苏曼殊、章士钊等传统文人开始思考救国之道并努力付诸实践。他们仓促而毅然地登上历史舞台,以“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为己任,自觉地自我启蒙,传播新学,通过文化进行救亡图存,表现出“民族之正气”以及文化生命的巨大魅力。在这个文以载道的传统国家,在史无前例的时代巨变中,传统文人遭遇各种困境、苦闷与彷徨,必须做出艰难的抉择与突围。他们在精神和思想领域奋力跋涉,以文字为武器,在实现相当文化和文学成就的同时,也希图借此找到一条走出晚清桎梏的文化转型之路,完成自身的涅槃。一如既往,作者不囿于固有定论,依据翔实的史料,客观地描写大师们的崇高与卑微、飞扬与落寞,真实地还原其独特而复杂的文化品格和人格。
  • 思想人:当代文化二十家

    思想人:当代文化二十家

    本书是文化记者李怀宇对多位著名学者的采访记录。访谈的内容大多涉及学术文化、历史人生,今集成此书,或可视作一位后学向前贤问道解惑的对话,从中探求一些知人论世的史料和真知灼见。
热门推荐
  • 穿越火线之AK之王

    穿越火线之AK之王

    (本作为m4战神的续作)明明一向温柔的他,在走投无路之时选择了CF职业选手的道路,接触AK的时候,明明只是一个菜鸟,但在这之后,他不断的锻炼和努力,成为了一个真正的强者。
  • 惊声爆笑

    惊声爆笑

    “这个世界上绝对没有傀,看到的都是特效啦,特效。”“啊?你刚才看见演员脑袋掉下来?障眼法啦好不好,最简单的魔术表演手法而已,不要大惊小怪的啦~”
  • 武林丛谈

    武林丛谈

    本书介绍了武林行当、武林习俗、江湖特征、江湖规矩、江湖习气追溯了武林形成的原因,探讨了武术流派发展成武术门派、武术门派和江湖帮派割舍不断的联系,以及武术从民间走向殿堂的历程反映了民间对武术的见解和理解记述了以良莠混杂的江湖文化为特点的武术文化现象,还原给读者一个真实的武林。
  • 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率:为人表率

    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率:为人表率

    青少年是国家的希望,是民族不断发展和延续的根本,因此,青少年德育教育就显得更加重要。为了增强和提升国民素质,尤其是青少年的道德素质,编者特意精心编写了本套丛书——《巅峰阅读文库》。“巅峰阅读文库”通过故事、诗文和格言等形式,全面地展示了人类永不磨灭的美德:诚实、孝敬、负责、自律、敬业、勇敢……这些故事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一直被人们用来警醒世人、提升自己,用做道德上对与错的标准;同时通过结合现代社会发展,又使其展现了中华民族在新时代的新精神、新风貌,从而较全面地展示了中华民族的美德。
  • 权少,情深不寿

    权少,情深不寿

    重生前,她因故意伤人入狱,瞎了一只眼,残了一条手臂,过的生不如死,她母亲也因此尸骨无存。重生后,虐渣爹、渣姐、渣继母,更是在娱乐圈混的风生水起。今生,她韬光养晦,谨言慎行,只为复仇而来。甚至在撩男人却反被撩的一条不归路上越走越远……温婉:“跳支舞,我就原谅你。”权佑霆勾起一抹邪魅的笑容,扭着不协调的四肢。温婉笑的花枝乱颤,双手捂眼,简直辣眼睛。原来你是这样的权四爷。记者采访篇:“四爷,你女朋友这么嚣张你知道吗?”权四爷满眼深情:“昨天我们吵架,她把我的车砸了,然后我又换了一辆新的。”记者:“……”这是赤裸裸的炫富吗?
  • 穿越之大唐王妃

    穿越之大唐王妃

    春日游,杏花吹满头。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一次偶然相遇,一个平凡女子,一对欢喜冤家,一段隔世夙缘,天注定偏未认命,一生纠缠,一生守候,回望千山暮雪,空锁雾染烟霞。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神秘的守村人

    神秘的守村人

    传说中,守村人是来到世间进行苦修的,他们为村子消灾挡难,把所有的厄运招揽到自己身上,他们大都五弊三缺,而且命中注定孤独终老受人嘲讽。
  • 懂心理会管理

    懂心理会管理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得人心者得天下”。对于带队伍的管理者来说,如果不了解作为被管理者的员工的心理,在管理中可能以己度人,鸡同鸭讲,管理措施受到抵触。本书是通俗的管理心理学读物,可以帮助管理者充分了解员工的心理,对症下药,征服人心,巧妙地实施管理策略,成功地实现管理目标。
  • 冷王妃慢慢爱上你

    冷王妃慢慢爱上你

    本来想给男友一个生日惊喜的她,却不料被男友反送了个出乎意料的surprise,背叛!最爱她的哲竟然也会背叛她,她吴灿儿伤心欲绝借酒消愁,回家路上不料出了车祸……醒来发现自己竟然狗血的穿越到了古代,不怕不怕,她这样告诫着自己,可是一切本该顺利进行的事情,就因为他,那个恶魔,她的王爷,她的丈夫,一切都变得不再容易……
  • LOLS9世界赛及之后比赛记录

    LOLS9世界赛及之后比赛记录

    简单记录下2019年英雄联盟S系列赛的情况,并继续记录之后各大赛区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