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2835600000023

第23章 科研与图书管理

一、科研工作

党校实行正规化教育以来,随着党校教育任务的不断加大,教育内容的不断丰富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党校的科研工作也走过了一段艰难曲折的发展道路。回顾历史,党校科研工作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一)初创阶段(1984年10月—1989年10月)

1984年10月,经长治市编委批准,增设了理论研究室,任命李廷贤同志为理论研究室主任,但一直是有将无兵,限于条件,科研工作并未正常开展。相应的,这一阶段的科研成果相对也较少。主要的成果,论文方面有陈树义在安徽省文联的获奖作品《一种背时的参照》(优秀论文奖,1988年5月),在《长治日报》、《太行日报》获奖的《在辉煌与残酷中高扬民族气节》(1989年5月,二等奖);1988年12月秦新忠、王志勇、刘金旺三人合作的《关于长治市县、乡两级换届选举的调查报告》在山西省委党校获三等奖。主要著作有1986年至1988年我校教师任理庆分别参编、参译的三部著作:一是河南大学出版社于1986年出版的《自然辩证法问题集萃》,二是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出版的《论科学思维》,三是由新华出版社于1988年出版的《现代科技乡镇读本》;郭建华参与编著的由中央党校出版社于1989年出版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理论难题研究》等。

(二)发展阶段(1989年10月—1995年8月)

1989年10月,为了加强党校的科研工作力度,除李廷贤同志外,学校又从教研室抽调路向明同志到理研室任副主任,并补充崔文雄、谢红实两位教师到理研室工作,完善了建制,标志着理论研究室和党校科研工作都走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这一时期,校委明确提出要把科研工作作为党校的一个基础工程来抓,不断壮大科研队伍,提高科研水平。理研室全体成员,不仅自身积极进行理论探索,实际上已承担起了全校的科研管理的职责。这一时期,党校的科研成果获得了大面积的丰收,据初步统计,广大教研人员参与编写和独立完成的教材、著作、论文、调查报告等70多部(篇),分别在国家、省、市级出版社或学术刊物上发表或获奖。

除了积极进行理论研究、探索外,在校委的领导下,理研室还积极组织、参与各种重大的纪念性理论研究活动,组织撰写和向外推荐优秀论文。1992年,我校开全省地市党校的先河,独立筹备组织召开了“长治市党校系统首届理论研讨会”,我校推荐论文20余篇,其中14篇获等级奖。1993年12月,与长治市委宣传部、讲师团及党史办联合组织的“纪念毛泽东一百周年诞辰理论研讨会”在我校成功举办,我校又有9篇论文获等级奖,其中有的还被评为全省党校系统优秀论文。1995年8月,我校又与市委宣传部、讲师团、党史办共同筹备“纪念抗日战争上党战役胜利50周年理论研讨会”,并积极组织推荐参会论文,有的论文不仅获了奖,而且还为重新修订地方党史提供了新的资料和思路。

1994年,由基础教研室编写的《长治旅游指南——欢迎您到长治来》出版发行,为促进长治的经济发展和扩大长治的影响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1993年12月,我校创办了校刊《上党学刊》季刊,每期8万余字。至1995年8月,共办了8期,60余万字。校刊创刊以后,不仅高质量按时出版,向全国的兄弟党校交流,而且还在中央、省、市委出台重大方针、政策的时候,及时出版有关理论研究专辑,有力地配合了邓小平理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省、市委有关指示精神的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为党校的教学提供了较丰富的教学素材,同时也提升了党校的知名度。

(三)强化阶段(1995年9月至今)

1995年9月6日,中共中央颁布了《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不仅对党校的性质、地位、教育方针和基本任务作了科学界定,对党校的设置和领导体制、班次、学制和学历教育,党的组织和思想政治工作,以及队伍建设、后勤和经费保障等作了具体规范,而且专门用一章的篇幅对科研工作的地位、方针和要求作了详细的规定。次年7月,中共山西省委下发了关于贯彻《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暂行条例》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对党校科研工作的地位和指导思想进行了阐发,并要求设立科研管理机构,制定科研规划,保证科研经费,建立一支政治稳定、素质优良、富有开拓精神的理论队伍,充分发挥党校系统科研力量的整体优势,提升党校系统的科研水平。2000年6月5日和2001年3月5日,中共中央和中共山西省委先后发出了两个10号文件,即《中共中央关于面向21世纪加强和改进党校工作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和《中共山西省委贯彻〈中共中央关于面向21世纪加强和改进党校工作的决定〉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对各级党校的科研工作做出了指导性的意见。中央《条例》和《决定》的颁发,标志着党校科研工作进入了一个新时期,长治市委党校的科研工作也随之跨入一个新的阶段。

近年来,我校认真贯彻中央《条例》和《决定》精神,以及省、市委关于贯彻《条例》和《决定》的实施意见和指示,始终抓住提高教学质量这个中心环节,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研究实际问题为中心,不断强化科研工作力度,加大科研投入,一大批具有较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为我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长治市委、市政府的某些决策提供了可靠依据,为长治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1.加强科研领导,健全科研体制

搞好党校的科研工作,不仅对提高党校的教学质量起着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而且是党校更好地为市委、市政府提供决策服务的前提条件。根据中央《条例》、《决定》的精神以及省委关于贯彻《条例》和《决定》的实施意见,校委认为不论是提高党校的教学质量,还是做好党委和政府的参谋,都要求必须始终把科研工作放到突出位置上来抓,并切实做到了领导到位、机构健全、制度规范、经费保证。

第一,加强了对科研工作的领导。校委每年都定时召开科研工作专题会议,积极研究、指导制定中长期科研规划和年度科研工作计划,鼓励和支持教研人员在完成教学工作量的同时,积极承担科研课题,实行了教学科研双项要求、双项考核、双项发展。例如,在每年的优秀教师评选活动中,制定了严格的量化考核指标。其中,科研成果占10%,并且实行科研成果一票否决制(即没有科研成果的不能评优),在广大教师中产生了极大的震动,起到了鼓励先进,鞭策后进的积作用,激活了科研力量,强化了科研氛围,加大了科研动力。

第二,建立了强有力的科研机构。经校委研究决定,理论研究室不仅是一个研究机构,同时也是全校的科研管理机构,负责科研管理的日常工作,行使科研管理职能。调整充实了校学术委员会(1990年4月成立),具体负责全校科研工作的指导和科研成果的评定、推荐等工作,校学术委员会办公室设在理论研究室,负责日常工作。

第三,制定了规范科学的科研管理制度。在校委的领导和分管校长的直接指导下,理论研究室从本校的实际出发。集思广益,2000年5月,陆续制定和出台了《中共长治市委党校科研工作条例》、《中共长治市委党校学术委员会条例》、《中共长治市委党校科研奖励制度》、《中共长治市委党校科研工作量考核制度》和《中共长治市委党校科研项目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使我校的科研工作逐步走上了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的路子。

第四,投入了充分的科研经费。近年来,在资金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保证了科研所需经费。一是为教研人员订阅了各种报纸、杂志,购买了必备的参考书籍资料。从1998年起每年给每个专(兼)职教师根据不同职称报销200元、180元、150元不等的专业图书购置费;二是加大图书馆、资料室、阅览室的资金投入,共享资源逐年递增;三是保证教研人员外出考察、调研的所需经费;四是设立了科研成果专项奖励基金。1997年投入基金6万元,专门设立了科研成果奖励基金,每年定期总结、表彰奖励科研先进人员。此项基金每年按一定的比例追加投入,仅1999年就一次性投入6万元。这些措施都极大地鼓舞了教研人员探索、攻关的自觉性、积极性,为科研工作提供有力的物质保证,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2.明确指导思想,培养科研队伍

在充分认识到党校科研工作重要性的基础上,我校进一步明确了科研工作的指导思想,那就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围绕教学搞科研的方针。并把主攻方向定位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上,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规律;紧紧围绕市委确定的战略目标和中心工作,研究长治实际,开拓发展思路,使党校的科研成果为党校的教学服务;为市委和政府的科学决策服务;为企业发展和有关部门的工作服务;为长治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多有益的咨询和建议。

党校不同于一般的国民教育院校,它是党培养领导干部和理论宣传骨干的重要阵地,是学习、宣传、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阵地,是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加强党性锻炼的熔炉。要充分发挥党校应有的地位和作用,就必须使教学贴近现实,让科研提供素材;使科研提升教学质量,就必须始终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实践中汲取理论素养,用理论去武装干部的头脑。为此,校委强调教研人员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严格要求自己;一是要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特别是深刻理解和领会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努力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二是要善于理论联系实际,善于把握和领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断提高运用所学理论分析研究现实问题的能力;三是要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在参与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中,不断提高增强党性锻炼和改造主观世界的自觉性。实践证明,只有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科研队伍,才能不断提高党校的科研水平,进而提高教学质量。然而,党校不可能在教学队伍以外再建立一支独立的专门的科研队伍,现实的做法只能是教研一体化,教学队伍就是科研队伍,科研队伍的主体力量就是教师。因此,教师队伍的素质如何,直接关系着党校科研水平的高低强弱。近年来,校委采取各种措施,着重加强了教师队伍的建设,通过培养教师队伍,来强化科研队伍。一是在全校整体计划和统一部署下充分发挥教研室的职能作用,根据各教研室的学科特点集体研究教学思路,共同拟定科研课题,不断提高教师的授课质量和科研水平;二是积极推荐和安排教师到中央党校、省委党校参加进修和培训,并有计划地派遣他们到经济发展步伐较快的经济特区和地区,进行针对性的调查研究,努力开阔教师的研究视野和教学思路;三是对教师授课效果,逆向进行科研评估;根据教师的科研情况,建立了详细的科研档案并把它作为教师评奖的一项硬性指标;四是鼓励和支持各教研室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有计划地选派教师到有关院校进修某些新兴学科,参加各种研讨班、研讨会,以更好地吸取新知识、取得新经验,适应飞速发展的新形势;五是设立了专项调研经费和科研成果奖励基金,鼓励和支持教研人员通过课题攻关、调查研究等实践活动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3.科研水平提高,科研成果丰硕

近年来,我校切实把科研作为党校教学的基础性工作来抓,科研队伍不断壮大,科研水平不断提高,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主要表现在:

第一,这一阶段,全校参与编写或主编教材、著作,撰写论文、调研报告100多部(篇),省级以上出版社出版、学术刊物刊登、报纸发表的占了绝大多数。

第二,1995年9月至1998年3月,《上党学刊》又按时出版7期,50多万字。同年4月,由于形势和政策原因,《上党学刊》停刊。自1993年12月创刊,共出刊15期发表论文250余篇,总字数120多万。这一年9月,为了配合函授教育工作,提高函授教育质量,按照校委的指示,理研室创办了《函授导报》,每月两期,2002年7月教务处接办。作为函授学员学习的向导,《函授导报》发挥了积极的作用。2001年6月,我校重新创办校刊《上党论坛》季刊,每期8万多字,到2003年年底已出版10期,发表论文80余万字。

第三,这一时期,我校在鼓励个人进行理论研究、积极著述外,继续发挥党校科研对社会的影响作用。1998年,为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20周年,我校组织了大规模的理论研讨会,十多名教师在大会上进行了交流研讨。同时,受长治人民广播电台的邀请,制作了理论研讨系列节目。我校推荐的三篇论文还分别在全省和全市党校系统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20周年理论研讨会上获奖。1998年,我校承担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长治文明市民读本》的具体写作任务,并顺利完成。1999年我校承担了市委、市政府为国庆50周年献礼而出版的大型图书《长治五十年》的组织编撰工作。2001年6月,长治市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在我校召开,会议收到来自各县(市、区)和市直单位、企业的论文40余篇,除了大会交流发言外,还将来自各县(市、区)、市直各单位、企业的与会者分成四个小组进行热烈的研讨,收到了很好的成效。会后在研讨会交流材料的基础上,我校又与市委宣传部联合下文,向各县(市、区)、市直各单位和企业征集“贯彻‘三个代表’,切实转变作风的实践与体会”材料,编辑出版了近30万字的《作风一变天地宽》一书,供全市广大干部学习参考。同年7月,我校推荐的三篇论文在“山西省党校系统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80周年理论研讨会”上获优秀论文奖。8月,我校参与山西省社科院在我市进行的创环境变作风专项课题调研活动,其成果《WTO与政府的角色转变——长治市干部转变作风的调研报告》于2002年出版。2003年6月,我校三篇论文获长治市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二等奖,其中一篇还获得山西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优秀论文奖。7月我校参与了山西省纪检委下达的《关于领导干部职务消费货币化具体实施方案》的课题研究,并完成了相关的调研报告。

1997年5月,崔文雄同志调任哲学教研室副主任,11月理研室主任李廷贤同志退休,路向明同志调任经济管理教研室主任,崔文雄同志调任理研室副主任,主持工作,同时调陈树义老师到理研室工作。

2002年5月崔文雄同志任理研室主任,同年7月长治市委党校与长治行政学院整体合并,调王国保同志到理研室工作。

2003年8月设立科研处,崔文雄同志任处长,实行科研处、理论研究室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的新体制。

4.新起点、新设想

校、院合并与科研处的设立,标志着长治市委党校(院)科研工作又将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面对新的形势,总结过去,思考未来,对我们进一步搞好科研工作是十分必要的。我们认为,未来我校(院)的科研工作总的思路应是:找准位置、明确方向、突出重点。

找准位置,就是要始终认识到我校是地(市)一级党校,同时又是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山区党校,我们所拥有的科研条件,包括图书资料、科研人才、科研水平从整体上都无法与上级党校同日而语。因此,必须根据自己的客观条件制定切合实际的科研方向与规划。但是,过去,我们在这方面从总体上考虑得较为欠缺。这主要表现在研究选题存在着盲目攀大、攀上的问题,一是研究者没有始终一致的研究方向,东一榔头西一棒槌、漂浮不定,终难有所建树。二是在心态上较为浮躁,不想稳下身来,沉下心来,深入研究一些具体问题,而多在一些基础理论上打转转,但限于客观条件,从整体上来讲,这并不是我们这一级党校的优势所在,大多数情况下只能做出一些“夹生饭”,根本谈不上什么深刻和品位,因此也难有建树。鉴于此,我们认为,从自己的实际出发,把选题地方化、具体化、专业化,使每个人都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集中精力,对某个领域、某个方面的问题作长期的、艰苦的、深入的分析和研究,真正成为本地的某个方面的“土”专家、“土”学者,成为当地的知名者,这才是比较实事求是的、可望而可即的策略选择。这样的专家、学者多了,不仅可以实实在在地提高党校(院)的科研水平,而且还可以实实在在地提高党校的知名度和吸引力。因为,这样的专家、学者更适合地方的实际需求。当然,我们这样做,并不排斥有条件、有能力、有志趣的同志去搞基础理论研究,去搞文化品位较高、文化蕴涵较深的科研课题,去争当大家、名家。只是说,从整体上不宜这样选择而已。

“明确方向”就是始终不能忘记科研为教学服务的宗旨,特别是要明确我们所服务的对象主要是来自贫困县(区)的党政干部或效益多不景气的企业领导者,我们的科研必须紧紧围绕教学,紧紧围绕学员所想所求去选题,去探索和研究。过去,我们的做法也有一些缺失。主要表现在研究者的科研选题虽然都与自己的专业有一定的联系,但并非都是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而且大部分的选题都比较随意,目的性不强,甚至多与教学相脱节,不是学员所关心和感兴趣的问题。结果是虽然我们提倡的是科研为教学服务,但实际上教学科研并没有紧紧扭在一起。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我校的科研队伍的主体是教师,如果不注意解决这个问题,科研课题与教学内容不相符,与学员的需要和兴趣不相投,很难起到科研为教学服务的作用,很难达到教学与科研一体化的目标。因此,我们必须按照党校教学的目标来确定科研方向,选择科研课题,组织科研力量,走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为社会实践服务,为党委和政府的决策服务的科研路子。

“突出重点”就是要从我市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出发,从建设一流文明市和“百强调产”的战略措施出发,从我市干部队伍的思想实际和知识理论需求出发,针对教学中和实践中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现实性和对策性的研究,并把干部队伍的革命化作为党校教育的根本目标,放在突出的位置。这就要求科研工作者要深入实际作艰苦、细致的调查研究工作,掌握大量的现实情况和第一手材料。调查研究的对象不仅仅是指各地客观的经济、政治、文化状况,还要搞清楚各地群众特别是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实际。这样才能对科研的思路、重点、对象、形式、目的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否则,没有第一手的材料,闭目塞听、人云亦云、心中无数,根本谈不上科学研究,而没有明确的目的,不突出重点,眉毛胡子一把抓,也不可能取得大的科研成效。

此外,还要注意发挥全市党校系统的整体力量,实现合作攻关经常化。一是市委党校校内各科室、各学科的合作;二是市委党校与各县(市、区)党校之间的合作;三是各县(市、区)党校之间的合作。特别是针对一些较大的科研课题,更要注重合作攻关、务求优质高效。这方面,我们过去注意不够,基本是各自为战、单打独斗的,今后这种局面应当有所改观。

总之,在新的校(院)委的领导下,我们一定能够解放思想,求实创新,在新时期创出党校科研工作的新局面。

二、图书管理工作

党校图书馆从建馆以来,经历了20多个春秋。从最初小小资料室,馆藏不到一万册图书,发展到今天拥有近10万册图书,不能不说是一个巨大的进步。纵观图书馆20年的发展,大概分为三个阶段:

(一)第一阶段(1983年—1997年)——图书馆起步创业阶段

这一阶段,图书馆办公地点在一幢两层小楼上,占地面积仅195平方米,年平均购书经费1万元左右,年进书量约1000余册。科室名称为图书资料室,按功能分设图书馆、资料室、阅览室。图书馆的主要职能是根据教学需要,在广泛征求教师意见的基础上,到书店或者到外地参加一些书展,结合党校教学课程的安排,为学校购买一些教学参考书,主要有五大类: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党史党建及一些文学读物。

资料室是结合学校具体情况,订购一些内部教学参考资料,并结合学校的教学情况,编辑出版一些与教学有关的二次文献,也就是教学参考资料,供教师们参考。同时,也邮购一部分内部出版的图书。

资料室除做好日常的征订、分发、上架等工作以外,还要为《上党学刊》“教学参考资料”专栏提供资料,基本上是每季度一次。当时,资料室每年都要收到兄弟党校的一些交换资料,到年终,还要把这些交换资料进行装订,并把我校的教学资料及时地分发到各兄弟党校进行交换,互通有无,提供教学信息。

阅览室主要是订购一些报纸,如《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山西日报》等17种,以及课外杂志,如《人民文学》、《中国青年》、《中国妇女》等28种。

1.机构设置:这一阶段,三个馆室各司其职,工作井然有序。工作人员一共有7人,即:武国和(负责人)、刘翠萍、张延智、李红兵、韩苏丽、朱素娥、刘明雅。分管图书馆工作的是副校长晋德宗。晋校长调离,郭建华副校长负责分管图书馆工作。

2.主要工作:(因为当时党校办有两年制的理论脱产班,这些学员吃住在学校,为了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图书资料室规定当时的阅览室晚上加班对学员开放。图书资料室所有的工人作人员晚上轮流值班。)根据“中共长治市委党校关于图书借阅制度的补充规定”(校发〔1995〕7号),对长期以来图书借书量大,丢书严重等现象,图书室进行了对外借图书的大清理,共清回图书1620册,对548册丢失图书进行了三倍罚款的处理,总罚款3397.37元,由校财务室统一收取。

3.存在不足:这一阶段,学校对图书馆经费的划拨无计划、无制度,随意性很大,所以购书也无计划,给多少钱,买多少书。因此,造成很多书种短缺。

(二)第二阶段(1997年—2002年3月)——图书馆迁入西楼

这一阶段学校加大了对图书馆硬件建设的投资。

1998年,图书馆的负责人武国和调政治处任处长,郭枝巧随调。图书馆留下5名工作人员,图书馆的工作由刘翠萍负责。

1997年图书资料室从小楼搬入西楼,四万多册图书,近百个书柜,既不能乱了;也不能坏了,更不能丢了,经多次研究,制定了合理的方案,把书按类、按顺序捆成小捆,编上序号,一个书架一个书架地整理、搬运,除书之外其他比较重的东西,4次动员全校教职工和学员帮忙搬运。这次搬迁,把资料室原有的4000余册图书归入了图书馆。这样,在搬入新楼之后,根据工作性质及教学需要,对图书室、资料室、阅览室职能、馆藏重点又重新进行了分工,阅览室改为报刊阅览室,资料室只订期刊资料,不再订阅报纸。为了给教学提供更广的信息资料,选订了全国十四所名牌大学的学报,这样,图书馆就由图书馆、报刊阅览室、资料室三部分组成,通俗讲,就是图书、报纸、资料分类管理。

这一期间,根据工作需要,一楼图书馆新增加了30个钢书架,投资1.8万余元,并安装防盗门一个,图书馆三个库房加上了双层玻璃。报纸、期刊阅览室共增加阅览桌22个,多功能报架12个,方便了教职工的阅览。同时,为了让教职工和学员了解国际国内时事,在校园里设立了阅报栏,每天将一些国家级和省级的重要报纸放到报栏内,便于大家阅览。

为了节约经费,缩减了各科室订购报刊的份数,同时,增加报刊阅览室的订报经费,1999年加大了阅览室报刊的份数。国家级大报及本省、本市以及沿海发达城市的报纸,都有所订,如《人民日报》、《山西日报》、《参考消息》、《长治日报》、《深圳特区报》、《北京法制报》等等50余种。这样,既节约了经费,又实现了资料信息的资源共享。

为改变图书馆传统的办公条件,2001年学校为图书馆配置联想电脑一台,价值6000元,打印机一部,价值4750元。这样,加上原来学校配给的一台电脑,图书馆有了两台电脑,一台用于办公,一台用于借阅。为改变传统的手工操作方式,还购买了河北科技大学的“图书馆管理办公软件”,价值6000元,全体科室人员齐心协力,对所有库存图书进行了大清理、大整顿,并全部输入电脑。

资料室、阅览室除完成日常的教师阅览和借阅工作外,图书资料室工作人员对20年的过期报纸和杂志进行了重新分类与整理,并经请示领导同意,对20年有价值的报纸和杂志进行了重新规范化的装订,如《经济日报》、《法制日报》、《新华文摘》、《光明日报》、《参考消息》等。这样,作为资料来讲,有了规范化的管理,将过期报纸、杂志统一集中于一库,并且分类,按年度存放,使教师在查阅资料的时候,一目了然。现在,图书馆存有1983年以来的《长治日报》、1984年以来的《中国青年报》、1985年以来的《参考消息》以及1985年以来的《经济日报》等,图书资料室为教学科研在提供资料方面起了重要作用。吕日周同志任中共长治市委书记期间,市委市政府在编写有关党风廉政建设一书时,就充分利用我校的报刊资料,我校图书馆工作人员配合教师们搜集整理,圆满完成了市委市政府交办的任务。

总的来看,这一阶段,注重了硬件的建设与管理及图书的整理,相对来说,图书购置经费不是太多,购书量不大,比如1997、1998两年购书相当少。1999年,购书经费近万元,购买图书137种1000余册。

另外,为帮助基层党校搞好图书馆的馆藏建设,市委党校还分别向屯留县委党校图书馆、长治市商业学校图书馆及陈村村委捐赠图书1300余册,折3600余元。

(三)第三阶段(2002年7月至今)——院校合并以后的图书馆工作阶段

2002年7月,校院合并。合并后,图书馆的工作人员由原来的6名增加到9名,无论从学历上,还是从年龄上看,图书馆的这支队伍还是相当不错的。这一时期,由郭跃进副校长分管图书馆工作。

这次合并,原行政学院有4万余册图书需要整理搬运。图书资料室把报刊阅览室和资料室并归于一处进行管理,把二楼的报刊阅览室就作为了富村4万册图书的库房,并对这批图书进行了整理。

2002年底,图书馆两名同志到中央党校出版社购回图书1000余册,金额近两万元。2003年,及时对这批图书以及平时所进图书进行登记上账、分类、上架,并打印《图书馆新书通报》一期,共介绍图书533种,1377册,及时分发至校领导及各教研室,以方便他们来图书馆阅览。从搬入新楼至今,为了方便教师新书借阅,及时掌握新的理论动态,及时看到新书,我们设立了新书架,对每年新进图书进行专柜保管,对教师实行开架借阅,这样,教师们来图书馆借书,就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找到自己所需要的最新资料,经过三个月左右的流通阅览,教师们把所借新书还回来以后,我们再把这部分图书归入大库。通过这种形式,既方便了教师的需要,也提高了我们的工作效率。

两校合并后,随着教职工人数及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增多,对原有的各种规章制度进行了修改补充,如《图书馆借阅制度》、《图书馆岗位职责》等等。

另外,根据校委的决定,2003年8月图书馆购置了一套16万元的《四库全书》,这是一套集传世珍藏、文献集成于一体,极具升值潜力的大型丛书,共1500册,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32开精装本,封面材料采用丝质高级羽纱豪华装帧,总目及考证、经部、子部、集部五部分分别为杏黄、绿、红、蓝、赭石五色,与原文渊阁原书保持完全一致,正文用国内著名企业“金东纸业”的60克太空梭高级双胶纸精印,为保存这套珍贵的大型丛书,特意订购了专柜来进行保管,以利于图书的长期保存。

(四)图书馆未来发展思路

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党校图书馆的工作已越来越落后于形势的需要。主要表现在:一是由于资金短缺,造成了文献资源的日益贫乏,加之图书、期刊价格的不断上涨,书刊大藏量一直呈下降趋势,造成信息情报资源来源困难。二是从事图书馆工作的工作人员大多不是专业院校毕业,长期以来,进行培训学习的机会寥寥无几。三是图书馆的管理体制比较封闭,功能单一,设备老化,人员不足,经费紧张,这些都已不能适应新时期党校教学和科研的需要。因此,寻找一种协调合作、资源共享的整体化建设道路成为我们在新时期发挥图书馆这个文化阵地作用的一项首要任务。

图书馆工作是党校教学科研的重要环节和组成部分,图书馆是搞好党校教学科研的基础设施和基本条件,党校要承担培养21世纪高素质的领异干部的任务,必须提高教学质量,必须要有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和设备。抓党校不抓教学科研不行,抓教学科研不抓图书馆不行,抓图书馆不抓信息化、数字化和现代化建设也不行,图书馆的信息化、数字化和现代化建设,关系到党校图书馆的网络系统,把市、县党校图书馆组成互借网,做到互相调剂,互通有无,真正做到少花钱,多办事,这对我们经济并不宽裕的市、县党校图书馆来说,尤其重要。在建立地方网络系统的基础上,我们再建立全省、全国党校系统的数字图书馆网络,就是要以全国党校系统现有资源为基础,利用国内外先进技术,建设具有党校特色,既为党校教学科研服务,同时也在因特网上进行马克思主义宣传的全国党校系统数字图书馆。它的基本框架是采用了国内外先进技术建设全国党校系统数字图书馆网络平台,利用该平台建设全国党校系统分布式的超大规模数据库群,并以中央党校图书馆网站为门户站点,通过互联网形成全国党校系统数字图书馆网络,用“三基本”、“五当代”的理论,来体现“三个阵地”、“一个熔炉”的教育思想,体现党校的性质和任务。在此基础上,我们再建立跨系统、跨地区、跨省、跨国的网络系统,教师们游览资料不再受部门、地区或国别等因素的限制,教师们在自己的家里或办公室里通过网络就可利用各个图书馆的文献信息,不再受某个图书馆馆藏的限制。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师们的水平得以提高,也才能适应新形势下党校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为此,要做到:第一,更新观念。首先是领导的观念转变,要充分认识作为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图书馆工作的重要性,强化对图书馆工作的理解、支持,加大图书馆购书经费的投资。其次是更新图书馆工作的传统观念,必须认识到,传统图书馆的管理手段和服务方式已不适应新形势党校教学工作的需要,随着网络技术、信息技术和其他相关技术的发展,数字图书馆已成为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趋势,只有建立数字图书馆,才能实现资源共享。第三是提高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英国图书馆学专家哈里林说:即使是世界第一流的图书馆,如果没有能够充分挖掘馆藏优势、效率和训练有素的工作人员,也难以提供有效的读者服务。可见图书馆员素质的高低与信息服务质量息息相关。在党校,要建立一支政治坚定、思想活跃、技术过硬、专业协调、结构合理的图书馆专业队伍,就必须把提高人的素质放在第一位,要注重提高图书馆工作人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爱岗敬业,无私奉献。要加大培训力度,有针对性地进行各种形式的业务培训,特别是要加强对计算机知识和技术、数字信息技术、网络建设等方面的培训,拓展每一位工作人员的知识面,使之成为适应信息社会和党校事业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同类推荐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

    恩格斯说过:“我们党有个很大的优点,就是有一个新的科学的观点作为理论的基础。”这个新的科学的观点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它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基础。毛泽东用中国化的语言把马克思主义哲学概括为“实事求是”四个大字,并把它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
  • 安全决定成败

    安全决定成败

    安全于小事,安全问题大于天。安全不仅仅是一种保障,更决定着大到事业、小到每件事情的成败!无论对于政府、企业,还是事业单位;无论是对于集体,还是对于个人,安全都是第一原则。在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不仅要把握方向做好大事,对于每一件事关安全的“小事”,我们也必须认真对待、高度落实,才可能最大程序地避免事故的发生,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保证各项事业的顺利开展。只有真正认识到“安全决定成败”这句话的深刻含义并认真实践,所有的工作才能有保障地得以实现。
  • 做一个合格的党支部书记

    做一个合格的党支部书记

    党支部书记是党的基层组织的主要领导者,是党支部全体党员的带头人,是支委会“一班人”的“班长”。实践证明,要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关键因素之一是要有一个合格的党支部书记。面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的历史时期,对支部书记的素质、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邓小平批判性思维研究

    邓小平批判性思维研究

    批判性思维技能和气质是邓小平重要的品质之一。邓小平是运用批判性思维的典范。他之所以能取得非凡的成就,正在于他用批判性思维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批判性思维在其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邓小平理论的创立与发展是在批判性思维中实现的,可以说没有批判性思维,就不可能有邓小平理论。因此,对邓小平的批判性思维进行全面、系统的探讨,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 新常态·新动力

    新常态·新动力

    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要努力实现多方面工作重点转变。推动经济发展,要更加注重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稳定经济增长,要更加注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宏观调控,要更加注重引导市场行为和社会心理预期。调整产业结构,要更加注重加减乘除并举。推进城镇化,要更加注重以人为核心。
热门推荐
  • 喜欢你是酸酸的啊

    喜欢你是酸酸的啊

    她不漂亮,身材不好,曾经幻想过自己肤白貌美大长腿会怎样,然后……
  • 重生后我仍是您的心上人

    重生后我仍是您的心上人

    “后悔吧?我就是因为嫉妒你才挑拨的!”前世,她以为他不爱她,便错受小人挑拨,最后竟没有落的一个好下场。重活一世,她立志虐渣,顺便将自己的小男人保护的好好的。“盛先生,抱抱~”
  • 不过凡人一枚

    不过凡人一枚

    我也曾想过那万人追捧的场景不过霎那皆过往云烟众人逃不过世俗我亦如此不如泯然众人。
  • 一夕如环

    一夕如环

    雪山之峰,巫教。一个与世隔绝的门派,随着老教主的倒台,大弟子沈明的失踪,老教主遗女柳雪颜的自尽,新教主聂远庭登上了权利的最高峰。与此同时,中原,青山城四大世家各方势力蠢蠢欲动。西灵宫落魄的少主,被逼婚的贵族小姐,悄然降临的巫教圣女。权利的板块无声无息的移动。暗夜,杀戮,微光,黎明前的鲜血盛宴!
  • 诸天帝族

    诸天帝族

    巡回方知界阔,执剑孤战四方。人人有各自的意志,何受天道掌控?叱咤风云,搅动四方。一个人的上路,一场无止境的战斗。在这乱世天才崛起的大界中,我,便是主角!第一本书,各位大佬多多支持一下我啊,谢谢了
  • 死亡的限定

    死亡的限定

    得了肿瘤,快死了被人追杀,快死了能量吸收太多了,要爆炸了,我又快死了哎,怎么我还活着,你们都死了。
  • 霞生殿

    霞生殿

    我家在云之尽头的霞生殿,霞生仙族受人族愿力供养受长生天恩泽,历届仙皇都在人族欲望和长生天规则下沉浮,紫宸,霞生仙族第一美人,生来便被天选为霞生仙皇。真情对她来说是最奢侈的,也是最渴望的。爱你的人总是甘愿牺牲,而失去了才知道真爱来过
  • 苍穹之下——刹那芳华

    苍穹之下——刹那芳华

    强敌降临,生死七日,是奋起反击还是跪地求饶哦,且看众生相。
  • 青藏风景线

    青藏风景线

    本书由《青藏高原之脊》、《死亡线上的生命里程》、《女人,世界屋脊上新鲜的太阳》3部系列中篇报告文学组成。歌颂了战斗在高原的军人和他们的妻子的高尚情操。
  • 我有一只天道眼

    我有一只天道眼

    这本是一个传统的古代世界!在这里,有浓郁的灵气,千载的古武...但突然有一天,天灾降临,整个世界都变了!异世界的科技与武道文明,驾着那满是金属感的机械战舰,乘着那无尽魔法的科技天体,跨越星河而来,冲进了这一方古代世界当中!一时间,天道崩塌,山河尽毁,恐怖的硝烟,带着死亡笼罩了这古世界...末日之下!徐太平!望着那制霸天空的金属巨兽,看着那嘶吼挣扎的饕鬄大军...开始了,属于他的求生路。因为他明白...在这场末世当中,活着!便是最大的成功。(浩劫将起,末日求存)活着!便是一场战争。